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七十三

△十恶灾第八十四(此有十三部)▲述意部第一

悲夫!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漂沦苦海,任焦烂而不疲。若苍蝇之乐臭尸,似飞蛾之投火聚。良由迷沈多劫,备历艰辛。具受众苦,迄今烧煮。故如来大悲,不忍永弃,示其苦乐,令其欣厌。故於此篇略明十恶罪福二行也。

▲业因部第二

惟凡夫造业,乃有多种:自有心与身口相称,损亦有身口与心违者。据此而论,凡动身口,皆由心使。若心不善,方能损物。若内有善,方能顺福。虽复损益不同,然三业之本,以心为源,故业起不同,略须料简。如《成实论》云:“有三人俱行绕塔:一为念佛功德,二为盗窃,三为清凉。虽复身业同行而有善、恶、无记三性殊别,当知罪福由心。”身口业相,善恶不定。是故《四分律》及《成论》等:若无心者,虽悮杀父母,不得逆罪。亦如婴儿投母乳身,则不得罪,以无染心故。若依《毗昙》,即说依报色起方便色,以为身业。声为口业。心是罪福体,隐而不说。若依大乘教中实说,身口色声恒非罪福。若说善恶,皆唯是意。如意地思量,发动身口;即此意思,是身口业体。若直意思,不欲发身口者,但名意业。故《唯识论》云:“如世人言:贼烧山林聚落城邑,不言火烧。此义亦尔。唯依心故,善恶业成。”故经偈云:

“诸法心为本,诸法心为胜。离心无诸法,唯心身口名。”

故论释云:“但有心识,无身口业。身口业者,但有名字。实是意业,身口名说。”亦如临终生邪见心,则堕地狱;起正见心,即生善处。是故论云:“离心无思,则无身口业。”又《遗教经》云:“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又《正法念经》云:“有五因缘,虽杀无罪:一、谓道行无记心。二、无心伤杀蠕蚁等命。三、若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四、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打命终。五、然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如是五种,种断生命,不得杀罪。”故知所造发业,皆由心起。

又如杀中,约心境不同,有上、中、下。初据境说:如杀畜生,比丘得波逸提。杀凡夫学人,得波罗夷。杀害父母罗汉,得五无间重罪。杀邪见断善根人,得罪最轻,不如杀畜罪重。故《涅槃经》云:“菩萨知杀有三:谓下、中、上。下者,蚁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萨示现生者。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中杀者,谓从凡夫至阿那含。上杀者,?父母、?罗汉、?辟支、?毕定菩萨。若有能杀一阐提者,则不堕此三种杀中。譬如掘地、刈草、斫树、斩截死尸,无有罪报。阐提亦尔。”(谓无重罪,非无轻苦。)第二约心者,结罪由心,业有轻重。如瞋重则罪重,瞋轻则罪轻。故《成论》云:“或以事重,故有定报:如於佛及佛弟子,若供养,若不供养,若轻毁心。或以心重,故有定报:如人以深厚缠毒,杀害虫蚁,重於轻心杀人。”若心无瞋,虽杀上境,乃至父母,亦不成逆。(自下诸罪,例有轻重。文烦不述,类准可知。)

又《正法念经》:“云何不杀?若稻穀黍麦生微细虫,不捣不磨。知其有虫,护此虫命,不转与人,复不杀生。若牛马驼驴担负背疮中生虫,若以浆水洗此疮时,不以草药断此虫命,以鸟毛羽洗拭。取虫置馀臭烂败肉之中,令其全命。兼护此驴牛,恐害其命,复护虫命,乃至蚁子。若昼若夜,不行放逸,心不念杀。若见众生欲食其虫,以其所食而贸易之,令其得脱。”

▲果报部第三

如《弥勒问经论》云:“十不善业道有其三种: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果报果者,若生地狱中,名果报果。习气果者,若从地狱出,还生人中,依杀生故,有短命果;依偷盗故,无资生果;乃至依邪见故,痴心增上。如是一切,名习气果。”

又如《萨婆多论》云:“如牛{加虫}比丘常作牛{加虫},以世世牛中来故。如一比丘虽得漏尽,而常以镜自照,以世世从淫女中来故。如目连比丘虽得神通,犹恒戏跳,以前世时曾猕猴中来故。”增上果者,依彼十种不善业道,一切外物无有气势。所谓土地高下,霜雹棘刺,尘土臭气,多有蛇蝎,少穀、细穀,少果、细果,及以苦果,如是一切名增上果。复有相似果。且如杀者,故与所害众生种种诸苦。因彼苦故,生地狱中受种种苦。以断命故,後生人中,得短命报,由断他暖触性也。(馀准可知。亦如上《受报篇》中《地持论》说也。)

故《涅槃经》:“云何名为烦恼馀报?若有众生习近贪欲,是报熟故,堕於地狱中。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猕猴、獐鹿之属。若得人身,受黄门形,女人二根、无根、淫女。若得出家,犯初重戒。是名馀报。若有众生,以殷重心,习近瞋恚,是报熟故,堕於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毒蛇,具四种毒:一见毒,二触毒,三触毒,四螫毒。虎狼、师子、熊罴、猫貍、鹰鹞之属。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诸诸恶律仪。若得出家,犯第二重戒。是名馀报。若有习近愚痴之人,是报熟时,堕於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象、睺、牛、羊、水牛、蚤虱、蚊、{亡虫}、蚁子等形。若得人身,聋盲瘖痖,癃残背耶,诸根不具,不能受法。若得出家,诸根暗钝,喜犯第三重戒。是名馀报。若有修习憍慢之人,是报熟时,堕於地狱。从地狱出,受畜生身,所谓粪虫、驼、驴、犬、马。若生人中,或入奴婢身,贫穷乞镬。或得出家,常为众生之所轻贱,喜犯第四戒。是名馀报。”疑使大意同痴,不劳别述。亦名五钝使报。

又《菩萨藏经》云:“复次长者,我观世间一切众生由於十种不善业道而能建立,安处邪道,多堕恶趣。何等为十?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离间语,六者粗语,七者绮语,八者贪著,九者瞋恚,十者邪见。长者,我见众生由是十种不善业故,乘於邪道,多趣多向,多堕恶道。为欲证得阿耨菩提,超出一切诸邪道故,以净信心,舍释氏家,趣无上道。”

又《智度论》云:“佛语难提迦优婆塞》:杀生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心常怀毒,世世不绝。二者、众生憎恶,眼不喜见。三者、常怀恶念,思惟恶事。四者、众生畏之,如见蛇虎。五者、睡时心怖,寤亦不安。六者、常有恶梦。七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八者、种短命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堕泥犁狱。十者、若出为人,常当短命。如佛说:不与取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物主常瞋。二者、生人疑。三者、非时非处,行不筹量。四者、朋党恶人,远离贤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财物没入官。八者、种贫穷业因缘。九者、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勤苦求财,为人所共,若王、若贼、若水、若火、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尔。如佛说:邪淫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常为所淫夫主欲危害之。二者、夫妇不睦,常共斗诤。三者、诸不善法日日增长,於诸善法日日损减。四者、不守护身,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有诸恶事,常为人所疑。七者、亲属知识所不爱喜。八者、种怨家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多人共一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如是等种种因缘不作,是名不邪淫。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者、口气常臭。二者、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者、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者、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者、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因闻天下。六者、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者、常多忧愁。八者、种诽谤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者、若出为人,常被诽谤。如是种种不作,是为不妄语,名口善律仪。如佛说:饮酒有三十六过失。(具如下五戒中说之。)如是四罪不作,是身善律仪。妄言不作,是口善律仪。名为五戒律仪。”

又《业报差别经》云:“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外恶报。若有众生於十恶业多修习故,感诸外物悉不具足。何等为十?一者、以其杀生业故,令诸外报大地咸卤,药草无力。二者、以其偷盗业故,感外霜雹螽蝗虫等令世饥馑。三者、以其邪淫业故,感恶风雨及诸尘埃。四者、以其妄语业故,感生外物皆悉臭秽。五者、以其两舌业故,感外大地高下不平,山陵堆埠,株杌丘墟。六者、以其恶口业故,感生外报瓦石沙砾,粗涩恶物,不可触近。七者、以其绮语业故,令诸所有草木稠林,枝条棘刺。八者、以其贪多业故,感生外报,令诸苗稼子实微细。九者、以其瞋恚业故,令诸树木果实苦涩。十者、以其邪见业故,感生外报,苗稼不实,收穫粳少。如是十业得外恶报。”

△杀生部第四(此别二部)▲述意部第一

夫禀形六趣,莫不恋恋而贪生;受质二仪,并皆区区而畏死。虽复升沈万品,愚智千端。至於避苦求安,此情何异。所以惊禽投案,犹请命於魏君;穷兽入庐,乃祈生於欧氏。汉王去饵,遂感明珠之酬;杨宝施华,便致白环之报。乃至沙弥救蚁,见寿长生;流水济鱼,天降珍宝。如此之类,宁可具陈。岂容纵此无厌,供斯有待;断他气命,绝彼阴身。遂令抱苦就终,衔悲向荆大地虽广,无处逃藏;昊天既高,靡从启诉。是以经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但凡俗颠倒,邪见无明。或为吉凶公私祭祀,赡待宾客,营理庖厨,烹宰杂类之身,供拟众人之膳。或复年移岁晚,事阒时间。天乍乍以降霜,野炎炎而通烧。於是驾追风而快马,捧奔电之良鹰。剑则巨阙、干将,弓则乌号、繁弱。遂倾诸薮薄,罄彼林丛;颠覆巢居,剖破窟宅。罝罗亘野,罦网弥山。或前络後遮,左邀右截。埃尘涨日,烟火冲天。遂使鸟失侣而惊飞,兽离群而奔逸,雁闻弦而竞落,猿抱树而哀吟。莫不临崄谷而悲号,对高林而绝叫。於是箭非苟发,弓不虚弹。达腋洞胸,解头陷脑。或复垂纶浊渚,散饵清潭。学钓鲤於河津,同射鲋於井谷。朱鳞已挂,无复待信之能;素质既悬,长罢跃舟之瑞。霏脍形躯,有拈槃而雨散。或复猃狁孔炽,宜申薄伐;边境虔刘,事资神武。虽复贤王圣帝,尚动干戈,哲后明君,犹须征伐。所以升陑之役,乃著高名;牧野之师,方称盛德。其中或有拥百万而横行,提五千而深进。碎曹公於赤壁,扑项帝於乌江,悬莽首於高台,横卓尸於都市。并皆英雄一旦,威武当时。如此之流,弗可为记。莫不积骨成山,流血为海。今者王师雷动,扫殄妖逆。扬兵拥节,祐境沾边。既预前驱,叨居後劲。云旗之下,宁敢自安;霜刃之间,信哉多崄。故刀下叩头,槊下乞命。如斯之罪,不可具陈。凡是众生,有相侵害。为怨为阒,负命负身。或作短寿之因,便招多病之果。愿从今日,永断相续;尽未来际,为菩提眷属。不坏良缘,法城等侣矣。

▲引证部第二

如《鼻奈耶律》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国》中有一婆罗门,常供养迦留陀夷。其婆罗门唯有一子,长为娶妇。时婆罗门临终敕子:吾死之後,汝看尊者迦留陀夷如我今日,莫使有乏。父母亡後,子奉父母教,还复供养迦留陀夷,如父在日,等无有异。後於异时,婆罗门子出行不在,嘱妇供养。是日便有五百群贼,中有一贼,面首端正。妇遥见之,遣使唤来,便共私通。迦留陀夷数往其家。妇恐沙门泄漏此事,後共此贼方便杀之。波斯匿王闻於尊者迦留陀夷为贼所杀,王忆尊者,瞋恚懊恼,即时便诛婆罗门家,并杀左右十八馀家。捕五百贼,斩截手足。掷著壍中。比丘见已而白佛言:迦留陀夷本造何恶,为婆罗门妇所杀耶?佛告比丘:迦留陀夷乃往过去作大天祀主。有五百人,牵其一羊,截於四足,将诣天祀而共乞愿。祀主得已,即便杀之。由杀羊故,堕於地狱,受无量苦。昔天祀主,今迦留陀夷是。虽得罗汉,馀殃不尽,今得此报。尔时羊者,今妇是也。昔五百人截羊足者,今日为王截其手足五百贼是。佛告比丘:若人杀害,所受果报,终不朽败。”

又《贤愚经》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名黎耆弥》。有七头儿,皆以婚娶。最小儿妇,字毗舍离,甚有贤智,无事不知。时黎耆弥以其家业,悉皆付之。由其贤智,波斯匿王敬礼为妹。有时怀妊,月满便生三十二卵。其一卵中出一男儿,颜貌端正,勇健非凡。一人之力,敌於千夫。长为纳妇,皆是国中豪贤之女。时毗舍离请佛及僧,於舍供养。佛为说法,合家悉得须陀洹果。唯最小儿,未得道游。乘象出游,逢辅相子乘车桥上,便捉掷著桥下壍中,伤破身体。来告其父。辅相语子:彼人力壮,又是国亲,难与诤胜,当思密报。即以七宝作马鞭三十二枚,纯钢作刀,著马鞭中。人赠一枚,诸人爱之,欢喜纳受,恒捉在手,出入见王。国法见王,礼不带刀。辅相见受,便向王谗:毗舍离儿年盛力壮,一人当千。今怀异计,谋欲杀王。各作利刀置马鞭中,事审明矣。王即索看,果如所言。王意谓实,皆悉杀之。杀竟,便以三十二头盛著一函,封闭印之,送与其妹。当日毗舍离请佛及僧,就舍供养。见王送函,谓王助供,即欲开看。佛止不听。待僧食竟,饭食讫已,佛为说法,无常苦等。时毗舍离得阿那含果。佛去之後,开函见儿三十二头,由断欲爱,不至懊恼。但作是言:痛哉悲矣!人生有死,不得长久。驱驰五道,何苦乃尔。三十二儿妇家亲族闻事非理,《南藏》本改。又“闻事非理”,《高丽藏》本作“闻此事理”。碛懊恼唱言:大王无道,枉杀善人。共集兵马,欲往报雠。王时恐怖,走向佛所。诸人引军,围绕祇园。阿难见王杀毗舍离三十二子,妇家亲族欲为报雠。合掌问佛:有何因缘,三十二儿为王所杀?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三十二人盗他一牛。共牵将到一老母舍,欲共杀之。老母欢喜,为办杀具。临下刀时,牛跪乞命。诸人意盛,遂尔杀之。牛死誓言:汝今杀我,我将来世终不放汝。死已共食。老母食饱,欢喜而言:由来安客,未如今日。佛告阿难:尔时牛者,今波斯匿王是。盗牛人者,今毗舍离三十二子是。时老母者,今毗舍离是。由杀牛故,五百世中常为所杀。老母欢喜,五百世中常为作母。儿被杀时,极怀懊恼。今值我故,得阿那含果。妇家亲族,闻佛所说,恚心便息。各作是言:此人自种,今受其报。由杀一牛,今尚如是,何况多也!波斯匿王是我之王,云何怀怨而欲杀害?即投王前,求哀忏悔。王亦释然,不问其罪。阿难白佛:复修何福,豪贵勇健,值佛得道?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一老母合集众香,以油和之,欲往涂佛塔。路中逢值三十二人,因而劝之,共往涂塔。涂竟发愿:所生之处,尊荣豪贵,恒为母子,值佛得道。从是以来,五百世中,生恒尊贵,常为母子。今值佛故,各得道迹。”。

正报颂曰:

戏笑杀他命,悲号入地狱。臭秽与洋铜,灌注连相续。奔刀走火焰,擘裂碎楚毒。亿载苦万端,伤心不可录。习报颂曰:

杀生入四趣,受苦三途毕。得生人道中,短命多忧疾。疫病癭难苦,寿短常沈没。若有智黠人,杀心宁放逸。▲感应缘(略引一十七验)宋抚军将军刘毅验

梁有人沐发用鸡卵白验梁有人卖尠为业验梁有客食炙肉验梁有人杀牛系刹柱下验

梁有部曲截盗贼手验齐有人杀牛食卒验齐有人捕鱼见鱼触验唐殷安仁停客杀驴验

唐都督赞阝公窦轨好杀验唐潘果杀羊舌缩验唐贺悦勒牛舌断痖验唐陆孝政杀蜂验

唐有人为雠家所害验唐齐士望烧鸡子验唐封元则盗羊杀验唐京城西路店上人杀羊验

宋高祖平桓玄後,以刘毅为抚军将军、荆州刺史。到州便收牛牧寺僧主,云藏桓家儿度为沙弥。并杀四道人。後夜梦见此僧来云:君何以枉见杀贫道?贫道已白於天帝,恐君亦不得久。因遂得病不食,日尔羸瘦。当发杨都时,多有诤竞,侵陵宰辅。宋高祖因遣人征之。毅败,夜单骑突出,投牛牧寺。僧白抚军:昔枉杀我师,我道人自无报仇之理。然何宜来此?亡师屡有灵验,云:天帝当收抚军,於寺杀之。毅便叹咤,出寺後岗上大树自缢而死也。(右一验出《冤魂志》。)

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卵。临终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雏之声。

梁时江陵刘氏以卖尠为业。後生一儿,头具尠,自颈以下方为人耳。

梁时王克为永嘉郡,有人饷羊。集宾欲燕,而羊绳解,来投一客,先跪两拜,便入衣中。此客竟不言之,固无救请。须臾宰羊为炙,先行至客。一脔入口,便下皮内,周行遍体,痛楚号叫,方复说之。遂作羊鸣而死。

梁时有人为县令,经刘敬躬,县廨被焚,寄寺而祝民将羊酒作礼。县令以牛系刹,屏除形像,铺设床座於堂上接宾。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令左右宰之,饮啗饱酒,便卧檐下。投醒即觉体痒,把搔瘾疹。因尔须臾变成大患。经十馀日便死。

梁时杨思达为西阳郡。值侯景乱,时复旱俭,饥民盗田中麦。思达遣一部曲守视,所得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馀人。部曲後生一男,自然无手。

齐时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则啗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大见牛来,举体如被刀刺,讠口呼而终。

齐时江陵高伟随吴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後病,每见群鱼触之而死。(右七验出《弘明杂传》。)

唐京兆殷安仁家富,素事慈门寺僧。以义宁元年初,有客寄其家停止。客盗他驴,於家杀之。驴皮遗安仁家。至贞观三年,安仁遂见一人於路,谓安仁曰:追汝使明日至,汝当死也。安仁惧,径至慈门寺,坐佛殿中,经宿不出。明日果有三骑,并步卒数十人,皆兵杖入寺。遥见安仁,呼出。安仁不应而念诵逾进。鬼相谓曰:昨日不即取,今日修福如此,何由可得?因相与去,留一人守之。守者谓安仁曰:君往日杀驴,驴今诉君,使我等来摄君耳。终须共对,不去何益!安仁遥答曰:往者他盗自杀驴,但以皮与我耳。本非我杀,何以见追?倩君还为我语驴:我不杀汝,然今又为汝追福,於汝有利,当舍我也。此人许诺曰:驴若不许,我明日更来。如其许者,不来矣。言毕而出。明日遂不来。安仁於是为驴追福,而举家持戒菜食云尔。卢文励说之。安仁今现在。

唐洛州都督赞阝公窦轨,性好杀戮。初为益州行台仆射,多杀将士。又害行台尚书韦云起。至贞观二年冬,在洛州病甚困,忽自言:有人饷我瓜来。左右报:冬月无瓜也。公曰:一盘好瓜,何故无也?既而惊视曰:非瓜也,并是人头,从我责命。又曰:扶我起见韦尚书。言毕而薨。

唐京师有人姓潘名果。年未弱冠,以武德时,任都水小吏。下归家,与少年数人出田游戏。过於冢间,见一羊为牧人所遗,独立食草果。因与少年捉之,将以归家。其羊中路鸣唤,果惧主闻,乃拔却羊舌。於是夜杀食之。後经至一年,果舌渐消缩荆陈牒解吏,富平县令郑馀庆疑其虚诈,令开口验之。乃见全无舌根,本纔如豆许不荆官人问之因由,果取纸,书以答之。元状官人,一时弹指,教令为羊追福,写《法华经》等。果发心信敬,斋戒不绝,为羊修福。後经一年,舌渐得生,平复如故。又诣官陈牒,县官用为里正。馀庆至贞观十八年为监察御史,自向临说耳。(右三验出《冥报记》。)

唐武德年中,隰州大宁人贺悦永兴为邻人牛犯其稼穑,乃以绳勒牛舌断。永兴後生子三人,并皆瘖痖,不能言语。

唐雍州陆孝政,贞观年中为右卫隰川府左果毅。孝政为性躁急,多为残害。府内先有蜜蜂一龛,分飞聚於宅南树上。孝政于时遣人移就别龛。其蜂未去之间,孝政大怒,遂煮热汤一盆,就树沃蜂,总以死尽,殆无遗孑。至明年五月,孝政於厅昼寝,忽有一蜂螫其舌上,遂即洪肿塞口,数日而卒。

唐陇西李义琰,贞观年中为华州县尉。此县忽失一人,莫知所在。其父母疑一雠怨家所害,诣县陈请。义琰案之,不能得决。夜中就烛,委细穷问。至乙夜,义琰据案俯首,不觉死人即至,犹带被伤之状。云:某被伤姓名,被打杀置於某所井中,公可早检。不然恐被移向他处,不可觅得。义琰即亲往觅,果如所陈。寻而雠家,云始具伏。当时闻见者,莫不惊叹。

唐魏州武强人齐士望,贞观二十一年死,经七日而稣。自云:初死之後,被引见王。即付曹司别遣勘当。经四五日,勘簿云:与合死者同姓字,然未合即死。判官语士望曰:汝生平好烧鸡子,宜受罪而归。即命人送其出门。去曹司一二里,即见一城。闻城中有鼓吹之声,士望欣然趋走而入。既入之後,城门已闭。其中更无屋宇,遍地皆是热灰。士望周慞不知所计,烧灼其足,殊常痛苦。士望四顾,城门并开,及走向门,其扉即掩。凡经一日,有人命门者曰:开门放昨日罪人出。既出,即命人送归。使者辞以路遥,迁延不送之。始求以钱绢,士望许诺。遂经历川涂,践履荆棘。行至一处,有如环堵,其中有坑深黑。士望惧之。使者推之,遂入坑内,不觉渐稣。寻乃造纸钱等待焉。使者依期还到。士望妻亦同见之云。

唐封元则,渤海长河人也。至显庆中为光禄寺太官掌膳。时有西蕃客于阗王来朝。食料馀羊,凡至数十百口。王并讬元则送於僧寺,放作长生。元则乃窃令屠家烹宰,收其钱直。龙朔元年夏六月,洛阳大雨,震电霹雳元则,於宣仁门外大街中杀之。折其项裂,血流洒地。观者盈衢,莫不惊愕。(右五验出《冥报拾遗》。)

唐显庆年中,长安城西路侧店上有家新妇,诞一男。月满日,亲族庆会,买得一羊欲杀。羊数向屠人跪拜,屠人报家内。家内大小不以为徵,遂即杀之,将肉釜煮。馀人贪料理葱蒜饼食,令产妇抱儿看煮肉。抱儿火前,釜大极牢,忽然自破。釜汤冲灰,火直射母子,母子俱亡。亲族及邻人见者,莫不酸切。信之交验,岂得不慎。店人见闻之者,永断酒肉,荤辛不食。在同店人向道自说。
资源编号:ZY1535739;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禅真后史 方汝浩 第一回 耿寡妇为子延师 瞿先生守身矢节

下 一 条: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七十二

其它收录: 知道吗,你最吸引我的
琴台
如果不是你还年幼,我会杀了你的
女人三八八想:一想电话免费
需要你的时候,你出头了
为她学一首歌,如果可能
爱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孤单
金风送爽 中秋月圆 秋色宜人 秋热如晨 乌云翻滚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28.127.97.*IANA保留地址 用于多点传送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学习了...
165.162.66.*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good!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