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译杂阿含经 未知 卷五

△初诵第五

(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於佛前。而说偈言:云何戒具足,威仪不阙减。

修习何等业,成就何等法。而能得名为,三明婆罗门。尔时世尊说偈答曰:能知於宿命,见天及恶趣。

尽於生死有,三通并三明。心得好解脱,断欲及一切。成就上三明,我名为三明。时婆罗门闻佛所说,踊跃欢喜,退坐而去。

(八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晨朝著衣持钵。阿难从佛向舍卫城。时於粪聚窟中。见夫妻二人。年几老大。柱杖战栗。如老鹳雀。佛遥见已,告阿难言:汝见夫妻二人极为老朽在粪窟中不。阿难白佛言:唯然已见。佛告阿难。如斯老人。若年少时。在舍卫城中。应为第一长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罗汉。若少年时。聚积财钱。应为第二长者,若出家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阿那含。若第三时。聚集钱财。应为第三长者,剃除须发。被服法衣。应得须陀洹。如今老熟。亦不能聚财。不能精勤。亦不得上人法。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财宝。犹如老鹳雀,迻止守空池。不修於梵行,壮不聚财宝。

念壮所好乐,住立如曲弓。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老婆罗门。年耆根熟。先於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毁犯所禁。不信福善。不先作福。临终之时,无所依止。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而白佛言:世尊,我於往日。多造众恶。极为粗弊。毁犯所禁。不能修福。又不修善。亦复不能先作福德。临终之时,无所依止。佛言:实如汝语。老婆罗门言:善哉瞿昙。当为我说。使我长夜获於安乐。得义得利。佛言:实如汝说。汝於往日。身口意业。不作善行。毁犯禁戒。不修福德。不能先造。临命终时。作所怙恃。汝於今者,实为衰老。先造众罪。所作粗恶。不造福业。不修善行。不能先造。可畏之时,所归依处。譬如有人。将欲死时。思愿逃避。入善舍宅。以自救护。如是之事。都不可得。是故今当身修善行。意口亦然。若三业善。临命之时,即是舍宅。可逃避处。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人生寿命促,必将付於死。衰老之所侵,无有能救者,是以应畏死,唯有入佛法。

若修善法者,是则归依处。

佛说是已,第二经无差别。应求归依处。大人宜修善,第三长行别。偈则不同。偈言:壮盛及衰老,三时皆过去。馀命既无几,常为老所患。

近到阎王际,婆罗门欲生。二间无住处,汝都无资粮。应作小明灯,依凭於精勤。前除於诸使,不复生老死。

(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老婆罗门。往至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吾今朽迈。往昔已来。造作众恶。未曾作福。未更修善。又所不行离於怖畏救护之法。善哉瞿昙。为我说法。使我命终有所救护。屋宅归依逃避之处。佛告婆罗门。世间炽然。何谓炽然。谓老病死。以是之故。应身修善。口意亦然。汝都不修身口意善。汝今若能於身口意修於善者,即是汝之船济。乃至死时能为汝救护。为汝屋宅。为汝归依逃避之处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譬如失火家,焚烧於屋宅。宜急出财宝,以置无火处。生老病死火,焚烧於众生。宜应修惠施,赈众於贫穷。

世间金宝等,王贼水火侵。死时悉舍离,无有随人者,施逐人不舍,犹如坚牢藏。王贼及水火,无能侵夺者,

慳贪不布施,是名常睡眠。修施济匮乏,是名为觉悟。佛说是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乌答摩纳往至佛所。问讯佛已在一面坐。而作是言:瞿昙。我如法乞财。供养父母。又以正理。使得乐处。正理供给。得大福不。佛言:如是供养实得大福。佛言:摩纳。不限汝也。一切如法乞财。又以正理供养父母。正理使乐。正理供给。获无量福。何以故?当知是人梵天即在其家。若正理供养父母。是阿阇梨即在其家。若能正理供养父母。正理得乐。一切皆遥敬其家。若能正理供养父母。正理使乐。正理供给。当知大天即在其家。若能正理供养父母。正理与乐供给。当知一切诸天即在其家。何以故?梵天王由正理供养父母故。得生梵世。若欲供养阿阇梨者,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若欲礼拜。先应礼拜父母。若欲事火。先当供养父母。若欲事天。先当供养父母。即是供养诸天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梵天及火神,阿阇梨诸天。若供养彼者,应奉养二亲。今世得名誉来世生梵天。

(八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摩纳。名优北伽。往诣佛所。稽首问讯。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婆罗门如法乞财。聚设大祀。教他设祀。如是之祀。为当作祀。为当不作。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马脂及人脂,牛脂并美食。吸风开祀门,此六名大祀。作业虽广大,仙圣所毁呰。牂羊及羖羊,牛王诸小牛。

一切杀生类,此不为正祀。如是是邪祀,众圣所不过。若设正祀者,终不恼群生。不害有生命,设祀断诸有。

是名为正祀,若设如是祀。大仙必往彼,施及祀场馀。宜与彼应供,清净心惠施。时施施何处,当施胜福田。

云何胜福田,所谓修梵行。若能如是施,斯名广大祀。设如是大祀,以如法聚财。净水手自与,若能如是施。

诸天生信敬,名为自他利。必获大果报,如是设大祀。唯有智者能,恼害不能加。得世间众乐,得生於胜处。

是名为智者,所设之大祀。佛说是已,优北伽摩纳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摩纳。名优北伽。往诣佛所。稽首问讯。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婆罗门如法乞财。聚敛大祀。教他设祀。如是之祀。为当作祀。为当不作。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施设大祀具,不扰害群生。若能如是祀,所作皆清净。是名祀深隐,梵行者所受。现於世间中,名闻极远者,

远离於战诤,如是祀可赞。诸佛所称善,祀及祀之道。以清净惠施,宜施彼应供。施时施何处,斯名广大祀。

诸天所信敬,以如法聚财。净水手自与,若能如是祀。名为自他利,必获大果报。如是之大祀,唯有智者能。

能生於净信,亦得心解脱。恼害不能加,得世间最乐。得生於胜处,名为有智者,佛说是已,优北伽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九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摩纳。名曰佛移。往诣佛所。稽首问讯。在一面坐。白佛言:世尊,为有几法教在家人处於家中。得现报利。并得利乐。佛告摩纳。有四法。使在家人。得现世报。获利益乐。何谓为四。一能精勤。二能守护诸根。三得善知识。四正理养命。云何精勤。随所作业。家计资生。或为王臣。或为农夫。或复治生。或复牧人。随其所作。不惮劬劳。寒暑风雨。饥渴饱满。蚊虻蝇蜂。虽有勤苦。不舍作业。为成业故。终不休废。是名精勤。云何名为守护诸根。若族姓子。如法聚财。设有方计。不为王贼水火之所劫夺。怨憎之处悉不得侵。不生恶子。是名守护。云何名为近於善友。若族姓子。近於善友。而此善友资性贤良。终不奸盗。亦不放逸饮酒醉乱。吐出实言:不为欺诳。与如此人。共为亲友。未生忧恼能令不生。已生忧恼能使灭除。未生喜乐能使得生已生喜乐能使不失。是名善友。云何名为正理养命若族姓子。知其财物。量其多少。节其财用。入多於出。莫苟轻用。譬如有人食优昙果初食之时,树上甚多。既食之已醉眠七日。既醒悟已,方觉失果。宜处以理。奢俭得中。若有钱财。不能衣食。不能惠施。极自俭用。众人咸言:如此之人死如狗死。宜自筹量。不奢不俭。是名正理养命。摩纳复白佛言:修何等法。令在家人现受其利。後世得福。佛告摩纳。有四种法。能获福报。何谓为四。所谓信戒及施闻慧。云何名戒。能行不杀。乃至不饮酒。云何名施。施沙门婆罗门。师长父母。贫穷之者,乞与衣食床敷卧具。病瘦医药。种种所须。尽能惠与。名之为施。云何闻慧。如实知苦。知苦谛。如实知习。知习谛。如实知道。知道谛。如实知灭。知灭谛。是名闻慧具足。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精心修事业,勤守护不失。亲近於善友,能正理养命。信戒施闻慧,除断於慳贪。若能如是者,速获清净道。

如是八种法,能得现利喜。於未来之世,亦得天上乐。佛说是已,佛移摩纳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弥絺罗国菴婆罗园。尔时婆私吒婆罗门女。新丧第六子。为丧子故。心意错乱。裸形狂走。渐走不已,至弥絺罗菴婆罗园。尔时世尊与无央数大众围绕说法。时婆私吒婆罗门女遥见世尊,还得本心。惭愧蹲地。佛告阿难。与其郁多罗僧。汝可将来。我为说法。阿难受敕。即与郁多罗僧。婆私吒婆罗门女。寻取衣著。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尔时世尊为婆罗门女。宣种种法。示教利喜。如昔诸佛。为说法要。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苦恼之本。出要为乐尔时世尊广为说法。知彼至心欲离盖缠。为说四谛苦习灭道。此婆私吒女。聪明解悟。闻法能持。譬如净白氎易受染色。婆私吒女即於坐上。见四真谛。见法到法。知法度疑彼岸。自已证法。不随他教。信不退转。於佛教法。得无所畏。即从坐起。合掌礼佛。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得度於三恶。尽我形寿。归依三宝。为优婆夷。尽寿不杀。清净信向。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亦复如是,时彼妇女。闻法欢喜。礼佛而去。更於异时。婆私吒丧第七子。心不愁忧。亦不苦恼。亦不追念裸形狂走尔时其夫婆罗突逻阇说偈问言:

汝昔丧子时,追念极荼毒。愁忆缠心情,弥时不饮食。今者第七子,遇患而命终。汝备为慈母,何故不哀念。

时婆私吒即便说偈答其夫言:从无量劫来,受身无涯际。由於恩爱故,子孙不可计。处处皆受身,丧失亦非一。

生死旷路中,受苦无穷已,我了於生死,往来之所趣。是故於今者,都无哀念情。其夫婆罗门复说偈言:

如汝所说者,自昔未曾有。於谁得解悟,而能忘所忧。时婆私吒复以偈答。婆罗门当知,往日三佛陀。

於彼弥絺罗,菴婆罗园中。说断一切苦,并与尽苦道。修八圣道分,安隐得涅槃。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我今亦欲诣,菴婆罗园中。谘问彼世尊,除我念子苦。时婆私吒复说偈言:佛身真金色,圆光遍一寻。

永断众烦恼,超度生死流。如是大导师,能调伏一切。众生咸蒙化,故号为真济。汝今宜速往,诣彼世尊所。

时婆罗门闻妇所说,欢喜踊跃。即时严驾。诣彼园中。遥见世尊,威光显赫。倍生恭敬。到已顶礼。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以他心智。观察彼心。知其殷重。即时为说苦习灭道及八正道。如此等法。能至涅槃。

时婆罗门闻是法已,悟四真谛。已得见法。寻求出家。佛即听许。既出家已,修不放逸。於三夜中。具得三明。佛记彼人得阿罗汉。是故更名为善生也。已得三明。敕其御者婆罗提言:汝可乘於所驾宝车还归於家。语婆私吒。汝於我所。可生随喜。所以者何。佛今为我说四谛法。又蒙出家。获於三明。是故於我应生净信。时婆罗提乘车还家。时婆私吒见车已还。问御者言:彼婆罗门见於佛不。御者白言:婆罗门即於坐上。见四真谛。既见四谛。求索出家。佛听出家。得出家已,於三夜中。获阿罗汉。尔时其妇语御者言:汝今能传是善消息。当赐汝马及千金钱。御者白言:我今不用马及金钱。我欲愿往诣佛所听受妙法。

婆私吒言:汝若如是实为甚善。若汝出家速能获得阿罗汉道。婆私吒语其女言:汝善治家。受五欲乐。我欲出家。女孙陀利即白母言:我父尚能舍五欲乐。出家求道。我今亦当随而出家。离念兄弟眷恋之心。如大象去小象亦随。我亦如是。当随出家。执持瓦钵。而行乞食。我能修於易养之法。不作难养。婆私吒言:汝所欲者真为吉善。所愿必成。我今观汝不久必当得尽於欲离诸结使。时婆罗门婆罗阇婆私吒。并孙陀利。悉共相随。俱时出家。皆得尽於诸苦边际。

(九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之中。尔时如来著衣持钵。入城乞食。食讫摄其衣钵。并复洗足。坐一树下。住於天住。时有一婆罗门。名郁凑罗突逻阇。失产乳牛。遍处推求。经於六日。不知牛处。次第求觅。趣大林中。遥见如来。在树下坐。容貌殊特。诸根寂定。心意恬静。获於最上调伏之意。如似金楼。威光赫然。见是事已,往诣佛所。即於佛前。而说偈言:

云何比丘乐独静,如是思惟何所得。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我於诸得失,都无有愁忧。汝莫谓於我,与汝等无异。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此中真是梵住处,实如比丘之所说,我欲论我家中事,唯愿少听我所说,沙门汝今者,宴坐林树间。

亦无有失牛,六日之忧苦。当知此沙门,真为寂然乐。汝亦不种稻,何忧於灌水。亦不忧稻穗,有出不出者,

如是等众苦,汝今久舍离。亦不种胡麻,又不恐荒秽。汝亦无如是,耘耨之苦恼。当知彼沙门,实为寂然乐。

我家有草敷,敷来经七月。中有众毒虫,蝎螫生苦恼。汝无如是事,沙门为快乐。汝无有七子,忄龙悷难教授。

举贷负他债,汝无如是事。沙门为快乐,汝又无七女。或有产一子,或有无子者,丧夫来归家,无有如是事。

当知沙门乐,亦无诸债主。晨朝来至门,债索所负者,无有如是事,沙门为快乐。汝无有朽舍,遍中诸空器。

鼷鼠在中戏,蹚触出音声。扰乱废我睡,通夕不得眠。汝无有恶妇,鬼陋目黄睛。中夜强驱起,日夕常骂詈。

或说家寒苦,或云负他债。沙门无此事,当知为快乐。尔时世尊复说偈言:婆罗门当知,汝言为至诚。

无贼偷我牛,已经於六日。无有如斯事,真实为快乐。我实无稻田,而生乏水想。又不忧稻穗,有出不出者,

我无如是苦,常知为快乐。我无胡麻田,生草而荒秽。我无如是事,真实名为乐。我实无草敷,经历於七月。

又无毒虫出,蝎螫家眷苦。我无如是事,真实为快乐。我无有七子,忄龙悷而难教。各自而债负,为他所敦蹙。

我又无七女,或产不产者,丧夫还归家,我无如此苦。我亦无债主,晨朝来扣门。徵索所负物,又亦无朽舍。

满中诸空器,鼷鼠戏其中。蹚触出音声,扰乱废我睡。竟宿不得眠,亦无有恶妇。黄眼而鬼陋,中夜强驱起。

日夕常骂詈,或说家贫苦。或云负他债,都无如斯苦。真实为快乐,婆罗门当知。汝不断爱憎,不得免是苦。

断欲离诸爱,然後得快乐。

尔时世尊,为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利喜。广说如上。乃至尽诸有结不受後有。时尊者郁凑罗突逻阇。得阿罗汉得解脱乐。踊跃欢喜。而说偈言:今我极喜乐,大仙所说法。

闻法得解悟,都无诸取舍。不虚见世尊,遇佛获道果。

(九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罗婆罗门聚落。尔时世尊,於其晨朝。著衣持钵。欲入娑罗聚落乞食。有非时雲起。天降於雨。如来避雨至彼聚落。时聚落中。婆罗门长者共集论处。遥见佛来咸作是言:剃发道人知何等法。佛闻其言即告之曰:汝婆罗门。有知法者不知法者,刹利居士。亦复如是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终不於亲友,令其生屈伏。王者亦不取,不应伏者伏。妻不求夫伏,父母衰老至。子应致敬养,不宜生勃逆。

无有众聚处,而无贤良人。无有善丈夫,而不说法语。断於贪瞋痴,所说皆如法。

时诸婆罗门言:汝善知婆罗门法。来入此众。即时敷座请佛就座。为我说法。我等乐听。尔时世尊,入其众中。坐其座上。为说种种法。示教利喜。而说偈言:

若默无所说,莫知其愚智。要因於言说,然後乃别知。若说妙法者,说法趣涅槃。是以应言说,炽然於法灯。

已立仙圣幢,皆由於言说。言说即圣幢,是以不应嘿。佛说是已,从坐而去。

(九五)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尔时彼国有婆罗门。名曰天敬。其聚落中。有止客舍。尔时尊者优波摩那。为佛侍者止客舍中。如来于时。微患风动苦於背痛。尊者优婆摩那。著衣持钵。诣天敬婆罗门家。尔时天敬。在於门中剃发而坐。彼婆罗门遥见尊者,即说偈言:

落发服法衣,手中执应器。住立我门侧,将欲何所求。时尊者优波摩那以偈答言:大罗汉善逝,牟尼患背痛。

须少燸药水,故来从汝乞。

时婆罗门。即取钵盛满苏油。黑石蜜一箧。燸药水一车。而以与之。尔时尊者,既得之已,赍诣佛所。即以此油并燸药水洗涂佛身。饮黑蜜浆背痛即愈。时天敬婆罗门。於後日朝。往诣佛所。问讯世尊在一面坐。尔时世尊,以偈问婆罗门言:

云何婆罗门,行婆罗门法。施何获大果,何者是施时。於何福田中,获得於胜报。时婆罗门复以偈答言:

有多教学者,多闻能总持。父母真正净,颜容悉端严。如是等名为,三明婆罗门。若施如斯处,能获大果报。

随时施衣食,是名胜福田。时婆罗门复以偈问佛。瞿昙说何种,名为婆罗门。云何为三明,施何得大果。

何者是施时,云何胜福田。尔时世尊以偈答言:明知於三世,见人天恶趣。得尽於生死,并获诸神通。

心智得解脱,是谓为三明。施彼得大果,是名胜福田。时天敬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而去。

(九六)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国夜止娑罗林。尔时有一婆罗门。近林耕殖由晨行田。因到佛所。白佛言:世尊,我近林耕故乐此林。汝今亦乐此娑罗林。将非此中而耕种耶。时婆罗门。即说偈言:

汝将欲种殖,而乐此林耶。无侣喜空寂,以此林乐耶。尔时世尊说偈答曰:我於斯林中,都无有所作。

拔断其根本,一切尽枯摧。於林而无林,已得出於林。我永弃所乐,禅定断染著。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汝实名佛陀,於诸世间尊。善能灭诸结,离於诸畜积。世间之最上,尽後有边际。汝倾欲华幢,故号为世尊,

婆罗门。说是偈已,欢喜而去。

(九七)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国。在娑罗林。时有一婆罗门。去林不远。五百摩纳。从其受学。时彼婆罗门。每念世尊如来何时来游此林。当往谘问。释我疑滞。时婆罗门。遣诸摩纳。诣林采薪。欲以祀火。时诸摩纳。既至林已,见於如来。在树下坐。端正殊特。容貌和奕。如真金楼。晖光赫然。时诸摩纳。睹如来已,寻负薪归。白其师言:和上昔日。每思见佛。今者如来。近在此林。若欲见者,宜知是时,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诣佛所。问讯起居。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深林极茂盛,其中甚可畏。何故独宴坐,修禅无惧心。又无众音乐,可以娱自身。云何乐闲居,实为未曾有。

汝为求大梵,世界自在主。为求於帝释,三十三天尊。何故乐独处,可畏深林中。常修於苦行,将欲何所求。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著有所欲者,多怀诸疑惑。於无数境界,各各生染著。一切诸结使,皆因无智起。

我断无智根,吐结欲泥乾。悉断於志求,亦无诸谄曲。於诸善法中,证知得清净。正得无上道,修禅离欲者,

尔时婆罗门复说偈言:我今稽首礼,归依牟尼尊。於诸禅自在,解悟无量觉。於天人中尊,具三十二相。

端正无与等,犹彼雪山王。於林得解脱,而不著於林。清净解脱者,无生拔毒箭。如来所说法,於诸论中上。

言说最第一,人中师子吼。敷演四真谛,广度於一切。自离於大苦,亦度诸群生。咸今得安乐,愿为说此法。

我今归命礼,得度於彼岸。离诸怖畏者,善来住此林。今我得值遇,天人大导师。能除灭众生,一切诸苦恼。

尔时婆罗门。说是偈已,欢喜而去。

(九八)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国。尔时世尊,止於孙陀利河岸。时彼岸侧。有住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即白佛言:汝欲入此河中浴耶。佛问之曰:入此河浴有何利益。婆罗门言:今此河者古仙度处。若入洗浴能除众恶清净鲜洁。名为大吉。佛闻是已,即说偈言:

非彼孙陀利,得闭及恒河。竭阇婆钵提,入是诸河浴。终不能洗除,已作之恶业。大力钵健提,并与愚下劣。

设共於中洗,乃至百千年。终不能除恶,烦恼之垢秽。若人心真净,具戒常布萨。能修净业者,常得具足戒。

不杀及不盗,不淫不妄语。能信罪福者,终不嫉於他。法水澡尘垢,宜於是处洗。虽於孙陀利,竭阇等诸河。

此皆是世水,饮之及洗浴。不能除垢污,并祛诸恶业。饮浴何用为,实语而调顺。舍瞋不害物,此是真净水。

若入净戒河,洗除诸尘劳。虽不除外秽,能祛於内垢。凶崄残害者,婴愚造诸恶。如是等不净,秽污垢恶者,

水正洗身垢,不能除此恶。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赞言:善哉善哉。诚如所言:夫洗浴者,能除身垢。为恶业者,非洗能除。

(九九)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孙陀利河岸。尔时世尊,新剃须发宿彼河岸。後夜早起以衣覆头。正身端坐系念在前。时彼河岸有祀火婆罗门。祀火之法。馀应施与诸婆罗门。於天欲晓即持祀馀。求婆罗门。欲以施之。过值於佛。尔时世尊,闻其行声。即发卻覆。?磬咳出声。此婆罗门。既见佛已,而作是言:此非婆罗门。乃是剃发道人。寻欲回还。复作是念。夫剃发者,不必沙门。婆罗门中亦有剃发。我当至彼问其因缘所生种姓。时婆罗门。即至佛所问讯言:汝生何处。为姓何等尔时世尊,以偈答言:

不应问生处,宜问其所行。微木能生火,卑贱生贤达。亦生善调乘,惭愧为善行。精勤自调顺,度韦陀彼岸。

定意收其心,具足修梵行。晨朝应施与,祠祀之遗馀。汝今婆罗门,若欲修福者,宜当速施与,如是善丈夫。

时婆罗门说偈答言:我今遇善祀,此处真祀火。我今观察汝,实度韦陀岸。昔来祠祀残,每施与馀人。

未曾得如汝,胜妙可施处。婆罗门。即以此食。奉上世尊,佛不为受。即说偈言:先无惠施情,说法而後与。如斯之饮食,不应为受取。

常法封如是,故我不应食。所以不受者,为说法偈故。现诸大人等,尽灭於烦恼。应以众饮食,种种供养之。

欲求福田者,斯处亦应施。若欲为福者,我即是福田。

时婆罗门。重白佛言:今我此食当施与谁。佛言:我不见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能受是食正理消化。无有是处。佛言:宜置于彼无虫水中。时婆罗门。受佛教已,即持置彼无虫水中烟炎俱起氵怱氵怱作声。时婆是事已,生大惊怖。身毛为竖。以惊惧故。更采取薪。以用祀火。尔时世尊,即到其所。而说偈言:

汝齐整薪燃,谓为得清净。薄福无智人,乃然於外火。婆罗门应当,弃汝所燃火。宜修内心火,炽然不断绝。

增广如是火,斯名为真祀。数数生信施,汝应如是祀。汝今憍慢重,非车所能载。瞋毒犹如烟,亦如油投火。

舌能炽恶言,心为火伏藏。不能自调顺,云何名丈夫。若以信为河,戒为津济渡。如是清净水,善人之所赞。

若入信戒洗,即汝毗陀咒。能灭众恶相,得度於彼岸。以法用为池,瞿昙真济渡。清洁之净水,善丈夫所贵。

诸能洗浴者,毗陀功德人。身体不污湿,得度于彼岸。实语调诸根,隐藏於三业。具修於梵行,忍惭愧最上。

信向质直人,斯是法洗浴。是故汝今者,应当如是知。

时婆罗门闻佛所说,弃事火具即起礼佛。合掌白言:唯愿听我於佛法中出家受具。得为比丘入於佛法修于梵行。佛即听许。令得出家受具足戒。时彼尊者,勤修克己专精独一。乐於闲静离於放逸。不乐亲近出家在家。所以者何。此族姓子。剃除须发服於法衣。正信出家。为修无上梵行。现在知见自身证故。时此比丘。修集定慧。得罗汉果。尽诸有漏。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後有。

(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髻发婆罗突逻阇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已讫。在一面坐。即说偈言:外发悉被髻,内有髻发不。

世间发所髻,谁有能除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明智竖立戒,心修於智慧。专精能勤学,年少除髻发。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外发悉被髻,内有髻发不。世间发所髻,谁能断除者,尔时世尊复说偈言:

眼耳鼻舌身,及与於意法。名色都无馀,心意尽灭度。若能如是者,断除於髻发。旃陀、婆私吒失牛、讲集处。

天敬娑罗林,聚薪、二孙陀。一髻发为十。

(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优楼频螺聚落泥连河岸菩提树下。成佛未久。尔时世尊独坐思惟。而作是念。夫人无敬心。不能恭顺於其尊长。不受教诲。无所畏惮。纵情自逸。永失义利。若如是者,众苦缠集。若人孝事尊长。敬养畏慎。随顺不逆。所愿满足。得大义利。若如是者,触事安乐。复作是念。一切世间。若天若人。若天世界。若人世界。若魔世界。若梵世界。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有生类中。若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胜於我者,我当亲近。依止於彼。供养恭敬。遍观察已,都不见於世间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一切世间有胜於我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我依止。复作是念。我所觉法。我今应当亲近供养恭敬诚心尊重。何以故?过去诸佛。一切皆悉亲近依止供养恭敬尊重斯法。未来现在诸佛。亦复亲近依止斯法。供养恭敬。生尊重心。我今亦当如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亲近依止供养恭敬尊重於法。尔时梵主天王。遥知世尊在优楼频螺聚落泥连河岸菩提树下。而作是念。观察世间。若天若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一切生类。若有胜我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者,我当依止。然都不见有能胜我者,又复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悉皆亲近依止於法。供养恭敬。生尊重心。我今亦当随三世佛之所。应作亲近依止供养恭敬尊重於法。时梵主天。彼作是念。我当从此处没。往到佛所。时梵主天。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至佛所。白佛言:世尊,实如所念。诚如所念。即说偈言:

过去现在诸如来,未来世中一切佛。是诸正觉能除恼,一切皆依法为师。亲近於法依止住,斯是三世诸佛法。是故欲尊於己者,应先尊重敬彼法。

宜当忆念佛所教,尊重供养无上法。尔时梵王。赞叹世尊,深生随喜作礼而去。

(一○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优楼频螺聚落泥连河侧菩提树下。成佛未久。佛於树下。独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净众生。使离苦恼。亦能除灭不善恶业。获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处。云何名为四念处耶。观身念处。观受念处。观心念处。观法念处。若人不修四念处者,为远离贤圣之法远离圣道。若离圣道。即远离甘露。若远离甘露。则不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等人。我说终不能得离於一切诸苦。若修四念处。即亲近贤圣法者,若亲近贤圣法。即亲近贤圣道。若亲近贤圣道。即亲近甘露法。若亲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若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等人。即说离苦。时梵主天。遥知如来心之所念。作是念言:我於今者,当至佛所。随喜劝善。思惟是已,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白佛言:诚如世尊心之所念。唯有一道。能净众生。乃至得免忧悲苦恼。时梵主天。即说偈言:

唯此道出要,斯处可精勤。欲求远离苦,唯有此一道。若涉斯道者,如鹤飞空逝。释迦牟尼尊,逮得於佛道。

一切正导师,当以此觉道。显示於众生,常应数数说。咸令一切知,生有之边际。唯愿说一道,愍济诸众生。

过去一切佛,从斯道得度。未来及今佛,亦从此道度。云何名为度,能度瀑駚流。究竟於无边,调伏得极净。

世间悉生死,解知一切界。为於具眼者,宣明如此道。譬如彼恒河,流赴於大海。圣道亦如是,佛为开显现。

斯道如彼河,趣於甘露海。昔来未曾闻,转妙法轮音。唯愿天人尊,度老病死者,一切所归命,为转妙法轮。

时梵主天。顶礼佛足。即没而去。

(一○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梵主天。於其中夜。光明倍常。来诣佛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梵主威光。照於时会。赫然大明。即於坐上。而说偈言:

刹利二足尊,种姓真正者,明行已具足,人天中最胜。

佛告梵主言:诚如是言:诚如是言:刹利二足尊。种姓真正者,明行已具足。天人中最胜。时梵主天。闻佛所说,踊跃欢喜。顶礼佛足。於彼坐没。还於天宫。

(一○四)如是我闻,一时佛游拘萨罗国。时彼国中有一阿兰若住处。尔时世尊,与诸大众比丘僧俱在彼止宿。於时世尊,赞斯住处。说阿兰若住处法。时梵主天。知如来游於拘萨罗。与比丘众。止宿阿兰若住处。赞叹阿兰若住处。说阿兰若住处法。梵主天王。作是念言:我今当诣佛所。赞叹随喜。时梵主天。即於彼没。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即说偈言:

处静有敷具,应断於结缚。若不能爱乐,还应住僧中。恒应正忆念,调根行乞食。具足禁戒者,应至空静处。

放舍於怖惧,坚住於无畏。断除憍慢者,坚心处中住。如是我所闻,不应怀疑惑。一千阿罗汉,於此断生死。

学者二五百,千一百须陀。随流修正道,长不趣邪径。不能具宣说,诸道得果者,所以不能说,畏惧不信敬。

时梵主天。说是偈已,顶礼佛足。还於天宫。

(一○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释翅迦毗罗卫林。与五百大比丘众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於重担。逮得己利。尽於後有。无复结使。正智解脱。复有十世界大威德诸天。来至佛所。问讯佛僧。於时世尊,说於随顺涅盘之法。有四梵身天。各作是念。今佛在释翅迦罗卫林。与五百比丘僧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於重担。逮得己利。尽於後有。无复结使。正智解脱。复有十世界大威德天。来至佛所。问讯佛僧。世尊为其说於随顺涅盘之法。我於今者,当往於彼佛世尊所。时梵身天。作是念已,即於彼没。譬如壮士屈申臂顷。来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立。时第一梵身天。而说偈言:

今於此林中,集会於大众。是故我等来,正欲观众僧。不以不善心,坏僧破和合。第二梵身天复说偈言:

比丘诚实心,宜应务精勤。犹如善御者,制马令调顺。比丘亦如是,应制御诸根。第三梵身天复说偈言:

譬如野马被羁系,拔柱蹋堑安隐出。诸比丘等亦如是,拔三毒柱断欲堑。世尊导师之所调,能出是等大龙象。第四梵身天复说偈言:

诸有归依於佛者,人中舍形得天身。时四梵身天。各说偈已,在於僧中。敬心战栗。作礼而去。

(一○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梵主天。於其中夜。威光甚明。来至佛所。尔时世尊,入火光三昧。时梵主天。作是心念。今者如来。入於三昧。我来至此。甚为非时。当尔之时,提婆达多亲友。瞿迦梨比丘。谤舍利弗及大目连。此梵主天。即诣其所。扣瞿迦梨门唤言:瞿迦梨瞿迦梨。汝於舍利弗目连。当生净信。彼二尊者,心净柔软。梵行具足。汝作是谤。後於长夜。受诸衰苦。瞿迦梨即问之言:汝为是谁。答曰:我是梵主天。瞿迦梨言:佛记汝得阿那含耶。梵主答言:实尔。瞿迦梨言:阿那含名为不还。汝云何还梵主天。复作是念。如此等人。不应与语。而说偈言:

欲测无量法,智者所不应。若测无量法,必为所烧害。

时梵主天。说是偈已,即往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以瞿迦梨所说因缘。具白世尊,佛告梵言实尔实尔。欲测无量法。能烧凡夫。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夫人生世,斧在口中,由其恶口。自斩其身,应赞者毁,应毁者赞。如斯恶人,终不见乐,迦梨伪谤。於佛贤圣,迦梨为重,百千地狱。

时阿浮陀,毁谤贤圣,口意恶故。入此地狱。时梵主天闻是偈已,礼佛而退。

?此卷末五经及第六卷初五经。皆国宋本所无而丹本独有者,第九是梵问经,第十是度须跋经。今捡梵问经者,与彼大本杂阿含经第四十四卷之初同本异译。度须跋经与大本第三十五卷十六幅已下同本异译。则国宋二本无此经者脱之耳。今依丹藏加之分入二卷焉。?
资源编号:ZY1537302;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别译杂阿含经 未知 卷六

下 一 条: 别译杂阿含经 未知 卷四

其它收录: 心月照云溪 牧牛喻
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
他会迫不及待地走到你的身边, 如果他年轻
荒漠时空,谁予了我一世情仇
医生说,吸烟伤肺
舒服的反义词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做让孩子崇拜的家长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82.99.192.*伊朗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