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二十九 子部三十九

○杂家类存目六

△《蒋说》·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蒋超撰。超有《峨嵋山志》,已著录。《蒋说》者,盖因其姓以名书,如僧肇著书名曰《肇论》之类也。而观其自序,乃转读菰蒋之蒋,已为诡僻。其书杂记闻见,别类分门,附以议论。大旨明鬼而尚俭,尤尊佛氏,至以儒童菩萨化生孔子为实。然其论时政三十馀条,欲复封建一说,尤迂谬难行。惟卷末记节烈数十条,或可备志乘采择耳。

△《云谷卧馀》·二十卷、《续》·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习孔撰。习孔字念难,歙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山东提学佥事。其书喜议论而不甚考证,多以私臆断古人。又果於自信,如杜甫之诗皆为改定,左邱明之传亦为删削。此自有诗文以来无人敢为之事也。

△《蒿菴闲话》·二卷(桂林府同知李文藻刊本)

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凡二百九十六条。顾炎武与汪琬书,自称精於三礼,卓然经师,不及尔岐。故原跋以是编为《日知录》之亚。然《日知录》原原本本,一事务穷其始末,一字务核其异同。是编特偶有所得,随文生义,本无意於著书,谓之零玑碎璧则可,至於网罗四部,镕铸群言,则实非《日知录》之比。如曾子易箦一条,称尝见一书,说楚国曾聘曾子为相,是当时亦曾作大夫,故季孙得以此为遗云云。案《韩诗外传》称曾子仕於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又称曾子仕齐为吏,后南游於楚,得尊官。尔岐所谓尝见一书,当即指此。然韩婴采掇杂说,前后已自相违异,岂可引以诂经?顾炎武必无是语矣。其论吴澄《三礼考注》出於依托,极为精核。盖尔岐本长於《礼》,故剖析凿凿。使尽如斯,则方驾《日知录》可也。

△《暑窗臆说》·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编则世德堂遗书之第四种也。前有自序,称三伏酷毒,挥汗之馀,取架上书,得明人小说百馀种,逡巡读之,随读随笔。今核其名目,似所读乃陶珽《续说郛》也。如辨《莘野纂闻》记刘球事,涉异编剿《太平广记》所载慕容垂诗,《春风堂随笔》误记元韶娶魏孝武后事之类,亦间有可采。而体例不善,宾主混淆不辨。孰为原文,孰为钺语,是则排纂之过耳。

△《听潮居存业》·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原良撰。良字鸣喜,江西乐安人。顺治中贡生。官宁都县训导。是书分十编,各立四字标目。一曰明宗正学。前多讲学之语,后亦杂论经义,如谓孔子学问源於契及成汤、武丁,谓删《诗》存车邻为预知秦有赵高之祸,皆失之附会。二曰身世要则。多论世故。如阴德一条,既云阴德非惟不求人知,亦不可求天知。报应缓急一条,又称天不急性,却有记性,吾辈於善念善事须忍耐为之,隔半页而自相矛盾。附以读书作文十六则,亦殊不伦。三曰史会大纲,四曰友古特评,五曰群古对观,六曰左国补议,皆史论也。但大纲多论世运盛衰,特评则品藻人物,对观则摭古之相类者论之,补议则仿吕祖谦《左氏博议》、柳宗元《非国语》而斟酌其说耳。七曰读馀志略。大致如王世贞《读书后》而弥为肤浅。如以《考工记》为三代以上之书,不宜附之於周,是并郑之削宋之斤吴越之剑诸句亦未读也。八曰元圃馀珍。剽掇旧事,略加评断,亦史论之旁支。九曰韵林随笔。皆所作诗话,如谓庾信诗为梁之特出,唐之先鞭,而《文选》少载。又谓刘禹锡、元稹、白居易与宗楚客同赋金陵怀古诗,则其他可以概见矣。十曰山野寤言。皆私撰经世之策,尤多迂阔之谈。大抵好为议论,而所学则未能淹贯者也。

△《匡林》·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国朝毛先舒撰。先舒有《声韵丛说》,已著录。是编皆其议论之文,裒为一集。自序称读苏轼《志林》,稽诸事理,时或戾焉。因偶为驳正数段,更取他作之类似者并录之,得若干篇,名曰《匡林》。则是书立名,当为匡正《志林》之义。而与轼辨者仅二三条,其馀皆自录集中杂文与近人辨者。然则以裒聚众作谓之林,以力排俗论谓之匡。观其《小匡文钞序》,以小有所匡为说,可互证也。先舒尝与毛奇龄书,戒其诋诃太甚,故持论不似奇龄之獷,然习尚实似奇龄。但奇龄喜谈经,先舒喜谈史;奇龄好蔓引典籍,先舒好推究事理;奇龄好与古人争,先舒好与今人争耳。其中如谓《春秋》不书隐公即位,所以诛平王;郑伯克段之事,罪在段,不在郑伯;齐桓首止之盟,定王世子为大恶,皆故为高论。牵引梦与九龄之文以驳艾南英,亦颇附会。使尽如其题杜诗注之类则善矣。

△《庸言录》·(无卷数,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姚际恒撰。际恒字善夫,徽州人。是编乃其随笔劄记。或立标题,或不立标题,盖犹草创未竟之本。际恒生於国朝初,多从诸耆宿游,故往往剽其绪论。其说经也,如辟图书之伪则本之黄宗羲,辟古文《尚书》之伪则本之阎若璩,辟《周礼》之伪则本之万斯同,论《小学》之为书数则本之毛奇龄,而持论弥加恣肆。至祖欧阳修、赵汝楳之说,以《周易十翼》为伪书,则尤横矣。其论学也,谓周、张、程、朱皆出於禅,亦本同时颜元之论。至谓程、朱之学不息,孔、孟之道不著,则益悍矣。他如诋杨涟、左光斗为深文居功,则《三朝要典》之说也。谓曾铣为无故启边衅,则严嵩之说也。谓明世宗当考兴献,则张、桂之说也。亦可谓好为异论者矣。

△《筠廊偶笔》·二卷、《二笔》·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宋荦撰。荦有《沧浪小志》,已著录。是书皆杂记耳目见闻之事。其中如回雁峰考之类,亦间资考证。然如风风雨雨送春归一诗,向谓乃无名道士诗,此独载为鬼诗。刘廷玑《在园杂志》又考校字句,辨其是非,实则明人所刊《醒世恒言传奇》中诗,不知何以讹传至是也。亦足徵小说之不足凭矣。

△《二楼纪略》·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佟赋伟撰。赋伟字青士,襄平人。官宁国府知府。宁国旧有北楼,即南齐谢朓之高斋。明嘉靖中知府朱大器又起文昌台,设书院其下。赋伟更为修治,题曰南楼。每乘暇游宴其间,因杂录见闻为此书。多自述其政绩及旁涉他事,不尽有关於二楼。既非地志,又非说部,九流之内,无类可归,姑附之杂家类焉。

△《介轩遗笔》·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既济撰。既济字若川,鄱阳人。是编皆随笔记录,多志其家世本末,及江右近事。间及经史,亦罕所考据发明。

△《复堂杂说》·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白字坚又,鄱阳人。书中皆杂论经史之语。其解《易卦》,多尚互体,颇能复古,其馀皆习见之语。首尾仅四十馀则,盖其随笔劄记,而后人抄撮成帙者也。

△《竹村杂记》·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白撰。亦《复堂杂说》之类,而条目稍多。其中谓《左传》、《国语》非一人所作,引黄池之会左氏作先晋人,《国语》作吴公先歃为证,颇能得间。解壹发五豝以中必叠双为误,解朝隮于西以朱注作雨止为误,亦颇见疏剔。至谓桎梏而死为桎梏於人欲,则殊失之穿鉴。其他亦不能一一精确也。

△《山志》·六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国朝王宏撰撰。宏撰有《周易筮述》,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议论多而考证少,亦颇及见闻杂事。其论曾子字子舆,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不应亦字子舆,不知古不讳字,即弟子亦不避师名。董仲舒弟子有吕步舒,汉人最重师承,当时不以为非也。其论古诗东城高且长与燕赵多佳人当从《文选注》分为二篇,不知李善、五臣并无此语,此语起於明张凤翼之纂注,不足为据。陆机所拟及徐陵《玉台新咏》亦均作一首,凤翼何从知为二也?其载明世宗《论书·武成篇》有引用欧阳修语指为有功於六经,杨一清对以修之解经仅见武成,宏撰以一清之对为是,是均未知修自有诗本义也。其载郭正域所刻《韵经》为沈约故本,诋屠隆未见其书,是《韵书》原委全未寻检也。其载简绍芳之说辨扬雄未尝仕王莽,是未核李善《文选注》王俭集序所引刘歆《七略》也。其为杨嗣昌辨冤,亦恩怨之见,不足为凭。至於纪孙传庭之死,谓得於其至戚孔涤儒,与史小异,可资参考。其讲学诸条,亦皆醇正平允。与孙承泽虽友善,而无所曲恂,颇能去门户之见,为可取云。

△《尚论持平》·二卷、《析疑待正》·二卷、《事文标异》·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国朝陆次云撰。次云有《八纮译史》,已著录。三书皆辨证经史疑义,体例相同。特随得一二卷即以付梓,遂各立名目,实则一书而再续耳。尚论持平上卷论五经,下卷论四书及子史,多捃拾琐说,而参以臆断。如水流湿,火就燥,湿自为卑湿,燥自为乾燥。而取秦观之说,谓湿者土之气,土者水之妻,夫从妻好,故水流湿。燥者金之气,火者金之夫,妻从夫令,故火就燥。殊穿凿无理。谓周南、召南即舜歌之南风;谓诗以邶、鄘、卫并列,存三监也,存三监所以存殷也,殷祀之绝,有未惬於圣人之心者;谓夫子录秦风寺人之令为预见赵高之祸;谓秦誓、武成皆称纣为商,证殷为地名,非国号,皆杜撰无稽。至《春秋》未尝摈楚,《论语》不语怪力乱神为指《春秋》,皆郝敬之谬谈;孟子论贵戚之卿为阴指田文之将篡,乃于慎行之妄说;管、蔡为殷之忠臣,文王之孝子,尤郭子章之悖语;一概录之,殊失裁断。谓《尚书》逸篇乃逸於孔子之时,不逸於秦火之后;谓《忠经》真出马融,其注真出郑玄,更漫无考证矣。《析疑待正》於《豳风》七月孟子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皆力主周用夏正,与尚论持平中春王正月一条自相矛盾。其推崇伪撰《三坟》为古书,盖阴剿郑樵之说,而讳其所出。《癸辛杂识辨》诗序后妃之德句谓后指文王,妃指太姒。以是例之,则葛覃序称后妃所自作,将文王与太姒联句乎?螽斯序称后妃不妒忌,将以不妒忌加文王乎?其说至为无理,而次云取之,殊不可解。《事文标异》称黄帝《素问》引古月令,按《素问》无引月令之文,其注中所言乃宋林亿等校正引唐月令,与黄帝无关。又称《大学》石经本,按《石经》出自丰坊,其政和年号之舛迕,合两贾逵为一人之谬误,前人已辨之,尤侗《艮斋杂说》不暇致详,次云又述之,亦为失考。惟其称缁衣所载叶公之顾命,注家以为沈诸梁者,其文实在汲冢《周书》祭公解内,叶字为蔡字之讹,其言有据,可以备一解耳。

△《在园杂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廷玑撰。廷玑字玉衡,号在园,镶红旗汉军。由荫生官至江西按察使,后降补分巡淮徐道。是编杂记见闻,亦间有考证。颇好誉己诗,似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四卷录乩仙诗至十五六页,亦太近夷坚诸志。所记边大绶伐李自成祖墓事甚详,然与大绶自序不甚合,疑传闻异词也。

△《妙贯堂馀谭》·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裘若宏撰。若宏字任远,新建人。康熙丙子举人。是书多记旧闻,随事论断,或意所未尽,则本条之下更缀馀论以申之。凡分五类,一曰谭史,二曰谭学,三曰谭诗文,四曰清谭,五曰杂谭。记其乡人之事为多。

△《东山草堂迩言》·六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

国朝邱嘉穗撰。嘉穗有《考定石经大学经传解》,已著录。是编乃其劄记之文,分经史、性命、学问、政教、见闻、诗文六门。大抵好为论辨,而考据甚疏。其有妇人焉一条,以妇字为妫字之讹,指为陈胡公满,绝无典据。其古文韵语一条,谓《中庸》仲尼祖述尧舜一章为隔句用韵,乃孔子赞,如武字土字已见今韵上声七麌,他如帱字悖字化字大字音皆相近,想古韵可通用,惟如日月之代明,明字乃平声,不可假借,或当叶作暮字,其说乖谬,托之梦中神授,尤为怪诞。其三年丧辨一条,谓古礼实三十六月,不知唐王玄感已有此说,为先儒所驳。至谓此说出《鲁诗世学》,系宋本,今坊中无之,是并丰坊不知为何代人也。哀梨一条,谓哀字非姓非地,殊不可解,当作袁字,是并《世说新语》未考也。至鱼符一条,谓我朝因前明之制,凡朝参官给牙牌悬於腰间,以通禁门,更为草野传闻之语。盖其著书大旨,在於讲学,而又好奇嗜博,杂及他事,违才易务,故踳驳如斯。至五卷见闻一门,全类小说。六卷诗文一门,多论八比。尤与全书不类也。

△《蓉槎蠡说》·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国朝程哲撰。哲字圣跂,歙县人。此编前有王士祯序,称其抱博辨之才,具论断之识,无雷同剿说之弊。然其书杂掇琐闻,不甚考证。大抵皆才士聪明语耳。

△《道驿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祖年撰。祖年字申伯,汤溪人。是集其所自编,凡再易刊版乃定。卷一曰正学阐微,泛论《四书性理》诸书。卷二曰正史阐微,大致似胡寅《读史管见》。卷三曰杂文提要,卷四曰杂著提要,大抵多讲学之语。祖年自称张栻二十世孙,故力辨张浚杀曲端事,说《论语》、《孟子》皆主栻说。而於明英宗免圣贤后裔差役一事,尤颂美不置云。

△《读书随记》·一卷、《续记》·一卷、《剩语》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自题曰湖上逸人。又署上章摄提格,为庚寅岁,相其版式,盖康熙中所刊也。其书皆摘录经史中语,而以己意论断之,然无所发明。《剩语》为诗赋小词数十首,於句下各加笺注,亦无可采。

△《卮坛对问》·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德中撰。德中有《西粤对问》,已著录。是书首卷论支干及日月星云之事,二卷以下则杂论经史。其自序云,斯编纪事,初详甲子,谱年也。间存姓氏,慎交也。今覆审是书所载,与二语绝不相应,疑已经他人删订,非其原本矣。

△《经史慧解》·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含生撰。含生字天度,萧山人。其自署称固陵者,即今萧山县西兴地也。是书杂取经史事迹人物各著论一篇,凡二百二十一首。其文纵横辨难,颇似毛奇龄。好为异说亦似之,然博赡不及也。末一篇论孟子,谓孟子之徒如万章、公孙丑辈,其言鄙悖浅俚,而惜己不遇孟子。谓仆无从受,孟子无可授,其为不遇则均,其高自位置,又甚於奇龄。二人生同邑里,或亦闻风而兴,变本加厉欤。

△《任菴语略》·(无卷数,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建衡撰。建衡有《读史辨惑》,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不分卷数,但录为上下二册。自述性喜读书,储藏甚富。今观其上册所论,皆商濬《稗海》所载,下册所论,皆陶宗仪《说郛》所载也。

△《岭西杂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孝咏撰。孝咏字慧音,吴县人。自序题彊圉大荒落之岁,当为乾隆二年丁巳,其时《旧唐书》犹未刊刻颁行,故孝咏有重刊之议也。是书乃孝咏客游广西时作,其中颇纪粤事,而所考证议论,无关於粤者甚多。盖以成於岭西而名,非记其风土也。孝咏犹及与朱彝尊等游,故耳目濡染,所言往往有根柢。其中如评李贽、屠隆、祝允明皆极确当,其论徐炯注《李商隐文集》,程婴、公孙杵臼事未详左氏记赵武事,与《史记》全殊,失之不考。其欲以《山海经》、《老子》、《庄子》、《楚词》、《水经》为十三经羽翼,则文人好异之谈,又堕明人习气矣。

△《后海堂杂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孝咏撰。是书成於乾隆甲申。年已七十五矣。多评论古人,亦间及近事。其学多本毛奇龄,故欲以奇龄配孔子庙,未免偏私。其文人相轻一条,载王士祯奖拔赵执信惟恐不及,而执信薄行负心,於其死后作《谈龙录》云云。案执信为士祯之甥壻,其相失结衅在士祯生前,故《居易录》中论二冯《拟才调集》有铸金呼佛之诮,《谈龙录》序亦有年月可稽。孝咏以为士祯没后始著书,非其实也。

△《南村随笔》·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陆廷灿撰。廷灿有《续茶经》,已著录。此其居家时取平日所见闻杂录之,而於新城王士祯、商邱宋荦两家说部采取尤多。盖廷灿为士祯与荦之门人,故其议论皆本之《池北偶谈》,《筠廊随笔》诸书,而略推扩之。其中如辨古人之登高不独重九,开元寺纸箫胜於磁箫诸条,亦颇见新意。至其载汉设官七千五百馀员,乃后汉之制,不知前汉则其数较倍;推梁萧子显之《同姓名录》,不知子显书世已无传,考据亦时有未密也。

△《枝语》·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孙之騄撰。之騄所辑《尚书大传》,已著录。是书取花木蔬果之类,各为铨释。略於形色性味,而详於名义。或穿鉴其偏旁,或附会其音声,偏旁音声皆不可通,则宛转假借,牵合故实,以寓议论。大抵以陆佃《埤雅》为鼻祖,然《埤雅》之失在於好引《字说》,而所长在於考据经典,之騄不效其考据,而效其《字说》,亦可谓不善学矣。古来著录之例,草木种植当附农家,名物训诂当附《小学》,是书皆近之而皆不类,姑附之於杂家焉。

△《谔崖脞说》·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章楹撰。楹字柱天,浙江新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青田县教谕。是书皆其随意抄撮之语,初名《噩捱脞说》,后更今名。一卷曰诗话,多录同时诸人赠答诗篇,而己作亦附见一二。二卷曰昔游,乃述平生经历山水佳胜。三卷曰诧异,则记近世异闻而间证以古事。四卷、五卷曰摭轶,则诸书纪载非世所习见者,节录大略,而以己见发明之,略似史论之体。

△《书隐丛说》·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袁栋撰。栋号漫恬,吴江人。是书杂抄小说家言,参以己之议论,亦颇及当代见闻。原序拟以洪迈《容斋随笔》,顾炎武《日知录》,栋自序亦云摹仿二书,然究非前人之比也。

△《然疑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奎光撰。奎光有《春秋随笔》,已著录。是编乃其笔记之文。其中说《春秋》者十之五六,说四书者十之二三,其他论史、论诗、论文及杂论事理者仅十之一二。所徵引不甚博,而立说大抵中理。其论四书,取毛奇龄之淹洽而不取其巧辩,论《春秋》驳胡安国诸人之苛刻而一一原情准势,皆为可取。论嘉靖大礼一事,历驳张璁、桂萼、方献夫之说而谓杨廷和特操之已蹙,遂相激弥甚,可为持平之议。其论文、论诗亦具有所见,惟力驳《公羊传》为尊者讳之文,则似持平而实乖理。夫褒贬者是非之公义,圣人不得私也;忠孝者臣子之大分,圣人亦不得越也。董狐之於赵盾,南史之於崔杼,特同为齐、晋之臣耳。若《春秋》则《鲁史》,孔子则鲁人也。其被弑之主若隐公、闵公,皆鲁之先君,其与弑之人若桓公、宣公,亦鲁之先君也。书薨而不地,其实固不没矣。如俨然立其子孙之朝,而奋笔大书以恶逆之名加祖宗,是岂天理之所宜,而人情之所安哉!奎光所论,是证父攘羊之直,非圣人之义也。

△《潇湘听雨录》·八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江昱撰。昱有《尚书私学》,已著录。是编乃其弟官常宁知县时,昱奉母就养,因摭见闻,考订故实,著为一编。曰听雨者,取苏轼兄弟对床语也。其中如辨辖神祠即轸宿旁之左辖、右辖,长沙翼轸分野,乃土人祀其分星,又如引《幽明录》证渣江为查江,引《玉篇》、《北史》及欧阳询书温彦博碑证案牍以准作准非宋时院吏避寇准名,其言颇有根据。其辨衡山岣嵝碑一篇,考究详明,知确出近时伪撰,尤足祛千古之惑。惟谰言琐语,颇伤泛滥,不免失之贪多耳。

△《经史笔记》·(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潘继善撰。继善有《音律节略考》,已著录。是书皆偶拈经史之文,为之论说。其论经,如尧典、月令中星不同,合朔置闰测算南陔无辞,《周礼》阙冬官,周改时月。论史,如吕后丧心无耻,不得祔於高祖;孙权、吕蒙为汉贼;王守仁不说良知,其所积自能有用,但其心中恍惚,若有所见,遂忘前此学问之力,而归功於良知;其立论亦颇准於理,但皆人人所共知耳。

△《毛氏残书》三种·(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羽宸撰。原本不题书名,亦无序跋目录。凡分三部;曰理学部,多谈心性;曰儒学部,多考证名物典制;曰史学部,则史评也。似全书不止於此,此其残稿耳。书中颇诋斥朱子,如谓性与天道,晦菴以词章晦之,而晚更以与季通所言者与众共言,虽欲使禅宗不寄我篱下不可得,其说颇悖。检书中有阅陶不退《阆园集序说》一篇,甚推李贽,知其学所由来,源流未正矣。

△《榴园管测》·五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元复撰。元复字能愚,号醒斋,里籍未详。是编采永乐《性理大全》所列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书》、朱子《易学启蒙》、蔡元定《律吕新书》、蔡沈《洪范数》诸书,而引伸其说,大抵因袭旧文,而参以臆断。所附天度月度及杂论数条,亦皆掇拾性理之绪馀。其《经书质疑》中一条云。童年梦人以书授余,内云,惟卧龙无顷刻须臾之悔。又云,八月苦雨,偶看榴花落瓣,於《河图》之数有会。是皆非笃实之言也。

△《数马堂答问》·二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名瓯撰。名瓯字驭卜,福州人。是书九类,一天文,二地舆,三人物,四经书,五史鉴,六人事,七释老,八飞植,九数学,凡二百六十馀条,而飞植类止一条为最少。其体皆设为问答,而大抵掇拾陈因,时多舛误。如牵牛织女一条曰,问《淮南子》云七月七夕织女会牛郎,《齐谐记》谓天河东有织女,天帝之女,因机杼劳苦,天帝怜其独居,使嫁与河西牵牛之夫,嫁后废女工,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一年只会一度,事果可信欤云云?考乌鹊填河以渡织女,白居易《六帖》引《淮南子》而《淮南子》无此文,安得有七月七夕之说?吴均《续齐谐记》成武丁条下有织女嫁牵牛五字,何尝有河东、河西之语?其剿撮无稽,大抵此类。卷首引用书目二百四十种,下至《快书》、《藏书》、《焚书》、《纲鉴补》、《唐类函》、《闲情偶寄》、《一家言》、《唐诗选》、《历朝捷录》、《五车韵瑞》、《韵府群玉》、《古文析义》、《性理大全》、《六才子书》、《诗经嫏嬛》之类,皆据为典要。而二十一史之外别有《史记》,《十三经》之外别有五经、三传、《孝经》、《尔雅》,知其书由杂缀而成也。

△《钝根杂著》·四卷(编修周厚辕家藏本)

国朝周池撰。池有《读史偶评》,已著录。是书卷一曰理气图说,明盈虚消息,以渐而至穷极必返之义。卷二凡二篇,一曰庄子身生性命子孙说,因《庄子·知北游篇》之语而推广之,一曰损人利己说,因史夔《愿体集》所论但言利害,不言是非,故以儒理正之。卷三曰诸凡视七解词,则书一自字而缺其中一横画,因而推阐其说,凡得七解。自序谓如哑谜隐语,盖游戏之笔也。卷四凡三篇,一曰论《诗经叶韵》有误,一曰卷耳篇辨解,一曰邶风柏舟篇辨解。

──右“杂家类”杂说之属,一百六十八部,一千一百零一卷,内七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资源编号:ZY1541318;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三十 子部四十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二十八 子部三十八

其它收录: 史院席上作
山影里出现远古的武士挽着骏马路在周围消失他变成了浮雕变成纷纭的故事今天像恶魔明天又是天使——顾城《山影》
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
没有经验,就可能没有多少智慧
人之所以不知足 ,就是因为虚荣心太强
没钱没事业的人,才有时间去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有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
没有什么事情有象热忱这般具有传染性,它能感动顽石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18.122.183.*日本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行...
16.225.184.*美国 Digital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124.191.140.*澳大利亚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沉思...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
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
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
人生只有两种事,就是幸福和愁...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
end up +doing
each +名(单)每一个…...
Don't mind +d...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