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叟曝言 夏敬渠 第三十三回 靳千户双赚鹊桥仙 刘大娘三犯江儿水

那女子解下颈中鸾带便向聂元颈中套来,靳仁也是抖倒在地。亏得魏道胆子还大,猛喝一声,仗手中宝剑,劈头劈面砍去,那女鬼才舍了聂元,一阵旋风旋至窗外去了。魏道定一定心,扶起靳仁,喊醒聂元,急急的退了神将,化了纸钱,散却坛场,帮扶别处坐卧。大家定了一回,吃了些汤水,回过气来。魏道自言自语,猜疑不定,说道:“贫道自学这术,百召百灵,怎今日竟召不动这璇姑,反弄出许多异事?奇怪极了!”靳仁道:“璇姑生魂不召,反召出吊死鬼来。聂兄平日极会说硬话的,兼有五雷天心正法,怎比小弟更自害怕?”聂元道:“公子不认他还不打紧,小道认得他的,怎不害怕?”说到那里,便把脸胀红了。靳仁道:“聂兄认得他是何人?”聂元道:“此连君之妾,凤姨也。曾至丹房拜礼吕祖,以此认识。”靳仁沉吟道:“吾师奉教行法,符师敢于抗违,此是何故?”少阳道:“此教因摄女魂,故所差符使皆属女魂,倩女离魂,王夫人魂,现故为教中符使。贵而杨太真、张丽华,贱而薛涛、长安女儿辈,凡以魂会过生人者亦皆得为符使。这些女子,一味娇痴,不比神将恪守功令。那掌教夫人又是极怜惜这班女魂的,贫道既奉他教,也只得从宽发放,以致骄蹇难御了。但这璇姑以帝妃势力尚不能摄致其魂,恐难唾手得之耳。”靳仁变色道:“我们将来还要惊天动地做出一番事业,若一介贫娃尚不能致,岂不使英雄解体?吾师不必过虑,我当探囊取之。”少阳忙改口道:“以公子之神武,难以常情而论,贫道失言极矣!”当夜不欢而散。

次日靳仁传齐心腹,令其各出奇计。有说该令海岛中兵将去劫抢的,有说该用法华庵尼姑去诱骗的,有说叫红巾力士去舁负的,有说该请大法王或大真人去幻化的;只有靳仁第一亲信之人,名唤单谋,却拱手静听,默无一言。靳仁喝退众人,独留单谋,问道:“众人纷纷献策,吾兄足智多谋,何独默然?必有奇计,望即赐教!”单谋道:“众人之论,非劳师动众,即旷日持久。至此等小事,而上渎法王真人,真割鸡而用牛刀也。依着门下管见。只消费一张纸儿。在两日以内,包管送进府中,听凭发落。”靳仁大喜请教,单谋附耳说了几句。靳仁拊掌称善道:“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也。”连忙分付家人行事去了。这里靳仁自与聂元抓空捣鬼,摄召璇姑,那边璇姑却与石氏心安睡稳,恶梦也不曾做一个。

直到这日午饭以后,忽听门外人声鼎沸,宅内锣声震天,不知何事,只见一个丫鬟提着一壶茶撩在桌上说道:“不好了,后面柴房里失了火了!”这丫鬟话没说完,飞跑而去。璇姑推窗看时,果见后面远处火光直举,与石氏相顾失色。听着大巷里住房女人都乱跑进去看火,张妈道:“我老儿身子不好,也赶进去则甚?又拿不动火钩,发不动火铳。离着远哩,料想还烧不到这里来。”璇姑道:“就烧不到这里,也怕里面人受累。阿呀,这火势一发大了!”正在着急,猛然拥进五个差人,手里提着铁练,扬一扬牌票,便把石氏、璇姑劈头套锁,口称:“奉钱塘县捕批,拿捉盗犯刘大家属。”拖着就走。石氏与璇姑如青天忽降霹雳,极得大声叫屈。张妈走过来,也在那边屋里叫喊。那差人吆喝道:“刘大做了江洋大盗,现夹在县里,老爷坐在堂上,立等家属去收监。你这老婆子想是窝家,停会就来拿你哩!”一头说一头把石氏、璇姑拖出墙门,推入两乘轿内,吩咐抬到钱塘县去。那轿夫答应一声,抬上肩,如飞而走。璇姑在轿中,一会惊魂略定,暗想:哥哥岂为盗之人,必系仇家陷害。我到官去,当以死争,不可徒然慌急,致官府反道情虚。又想道:连府墙门,就要拿人也该通知公子,怎绝无人阻拦?哦,是了,后边失火,大巷里人尚且都去看救,门上人自必走空,所以容他直入。忽又转过念头来道:怎失火、拿人,如此凑巧?莫非是奸人设谋?正想不了,抬起头来,只见已到荒野之地,失惊道:“钱塘县衙门自在城里,怎抬到这等地方来?其为奸人设计抢劫无疑,惟有一死而已的了!”

不一会抬到河边,只见一只船上许多水手七手八脚在那里打捞,一乘空轿歇在岸上,那两个轿夫道:“不要放出轿来,一个已是跳了河了。”璇姑安心就死,明知石氏投水,却不甚苦,正待解带自缢,早有两个粗蠢仆妇,向轿中一人拉着一条臂膊,扶扯上船。璇姑也要投河,却被两妇夹住,如铜墙铁壁一般,休想挣动分毫,只得任他推入船舱,心里方才酸痛。石氏上船时,也有仆妇来搀扶,却未防备被石氏走上船头,便耸身往河中一跳,船上人拉救不及。水流势急,一直汆出江口,被浪一涌,便直涌入江岸芦苇之中。石氏一手拉住了几根芦苇,死力往岸边爬去,爬了数十步,站得住脚,吐出些清水。喘息了一会,天已渐黑,忽然想起:我丈夫虽不为盗,出门半载,音信杳然,死生未卜。我一个孤身女子,在此荒郊,何所投奔?纵然逃出性命,遇着了不良之人,强行奸辱,岂不污了名节?到那时寻死便是迟了。因立起身来就往江中走去,却又想起夫妻恩爱、姑嫂情分,难舍难分起来。呜呜咽咽,哭有两个更次,哭住了,细细打算,除死之外,更无别法,正想复挣起来,猛被一阵冷风,把浑身浸透的湿气直逼进去,心坎中忽地一冰,竟冰死了去。死去多时,又被一阵风提将转来,此时奇冷愈不可当,浑身一抖,抖得四肢百骸寸寸节节都有声响,满口牙齿捉对儿厮打,更是打不上来,牵得上下牙龈一片的强痛。石氏大哭一声,发狠的挣将起来,望着江中没命的乱跌下去,浪头一裹,仍裹入江去了。

石氏在江裹来裹去,不知裹有多少路儿,忽被一个急浪平空颠起,直冒到一只船头边来。那船上水手正拿着挽篙料理来船,瞥见江中冒起甚物,随手将篙一挽,却挽住了石氏腰间带子,拖出水面,见是女尸,啐了一口唾沫,就要洒放下去,头舱一个客人看得仔细,连忙喝住道:“救人一命!这女人莫非可救?你且拉上船来看个明白,我自赏你。”那水手便用力一提,提上船头,见是一个美貌女子,面色如生,未经白胀,说道:“像是初下水的,不知可救得活。”那客人看着四舱内道姑说道:“你们出家人慈悲为本,出来救这女人一救。”道姑瞪着眼儿,听那客人说到“如救得活,我出香金一两;救不活,也出三钱”,便一齐跑了出来。那客人教他把石氏身躯覆转,双手从腰胁间提起,把头倒撞下去,一会子就吐出许多清水。三个道姑虽是帮着用力,已提不动。那客人连忙掇出一张小凳,教把石氏俯眠在上。卡了一会,又吐出好些清水,石氏便回过气来,叫一声:“淹死我也!”那客人大喜道:“好了,活了!女师父们,快扶进去,替他解脱衣裙,就着你们的铺盖偎裹着他,便不妨事了。”道姑欢喜答应,扛扶进去。那客人随身一个童儿拿出些酱姜、佛手,递与道姑,又向水手说:“方才我打的烧酒快倒一杯给这女人吃。”一面在稍马中,取出五百文钱赏了水手,一面打开银包称了一两银子送与道姑,另外又拈半截银子给道姑作盘缠,令其领回,问明根脚,交付亲人,再三叮嘱。那道姑、水手感谢自不消说,合船人也都歌功颂德,赞叹不绝。

石氏裹在被中;略有暖气,又被烧酒一冲,顿觉周身活络起来。道姑又把酱姜、佛手接连递给石氏嚼咽下去,肚中一阵响动,气血更是和活,刚得睁开眼来,船已到岸。众客手忙脚乱,纷纷上岸,独剩下石氏合三个道姑,船家道:“通幽师父,这大娘没衣服替换,快些叫乘轿子,原裹着这被儿去罢。”道姑道:“我们盘缠用多了,那有轿钱替他打发?”那打捞的水手瞪着眼道:“那相公的一两头呢?另外那半截敢有二两多银子,够这大娘吃半年哩!亲人来访,还有谢仪,这七八文轿钱就不肯出?真个出家人慈悲为本,那位相公说的不错!”那道姑胀红了脸,无言可答,只得叫了一乘轿子。石氏方知船中有人出银捞救。

到了庵门首,道姑连忙进去拿出一件衲袄,一条布裙。石氏在轿中穿好,挽一挽头发,走出轿来,见门额上大书“滴露宫”三字,进到大殿,却是供着观音、真武、三官神像。石氏不及礼拜,随着道姑转过侧首一层,来到厨下,走进一个小道姑,递过钥匙,同进房去。道姑让石氏坐下,自去神前点香礼拜。石氏看那房时,收拾得甚是精雅,床铺亦且洁净,香炉茶具,箫笛牙牌等类,摆设完全,仕女花鸟,山水真草等字,糊挂齐整,暗想:这等铺排,岂是苦行焚修之人?轮转一会,就是跟随在船的老姑,掇进饭来,那两个道姑便来陪待。石氏一面拜谢他救命之恩,一面问他法号。那年长些答道:“贫道今年三十二岁,法名通幽。这是师弟,今年二十三岁,法名通微。请问护法姓氏,尊居何处,因何事投江?”石氏不敢实说,含糊道:“奴家姓朱,住在江西,是同夫在船失足落水的。”

道姑也不再问,吃完了饭,叫老道姑爬了一炉火灰给石氏烘烤鞋脚。石氏摸那裤时,已经烘干了,因把灰裙撩好,一面烤烘鞋脚,一面问那通幽道:“船中有一位相公出银相救,姑姑可知他姓名住处?”通幽道:“那位相公姓匡,是吴江人,在江西游了滕子阁回来的。”石氏跌足失声道:“这却当面错过了。”通幽道:“你莫非认得他?怎这相公又不认得你?”石氏道:“倒是不认得他,他的好友姓文的却与我是亲戚,正要去投奔他,岂非当面错过了。”那通幽顿了一顿,说道:“那匡相公还要游湖,正要担搁哩!”把嘴向通微一呶道:“他不是与那老客人说的,要寓在啥仔地方,一时怎记不起来?通微道:”他说要寓在净慈寺,你又忘记了。“通幽拍手欢喜道:”不差,是净慈寺。“石氏也喜道:”姑姑可有甚熟人去寻一寻,奴家有事央及这匡相公哩。“通幽道:”寻是不难,只怕寻了来,你又说得不顶真,他不认起来,却教我讨这老大没趣。你可知那匡相公有多少年纪,何等身材,有胡子没胡子,是光脸是麻子呢?“石氏道:”这也是要虑的。莫非不是这匡相公?那匡相公年纪、身材、面貌,奴家都不知道。是那姓文的曾说是他的好友,为人仗义疏财,最爱寻山问水。奴家因姑姑说道匡相公去游滕王阁,又出银救我,故疑心是他。如今只要去问,若是文素臣相公的好友,就同了他来;若不是也就罢了。“通幽欢喜道:”这便是了,我替你央起人来看,却不要性急,他左右要在湖上担搁哩!“是夜,通幽与石氏同宿。石氏闻着那床上一种香气,又见通幽、通微都有几分姿色,且体态妖娆,风情流动,心里怀着鬼胎,巴不得匡生到来,打算跳出火坑。

直等了两三日,才有人去寻,又说是正值匡生出游未遇。日间常有闲人窥探,深更时闻男人笑语,石氏昼夜提防,非常焦急。等了两日,一发说是往灵隐、天竺一带去了。直至十日以后,通微方才领了一个人进来,生得白白净净,穿着一身华丽衣服,向石氏深深一揖,定睛细看。石氏胀红了脸,回了一礼,问通微道:“这就是在船上出银捞救奴家的吴江匡相公吗?”通微道:“怎么不是?贫道承他厚赐,还感谢不尽哩。”那人道:“小生本性挥金如土,这些小事何足挂齿?”石氏慌忙拜谢。那人回礼,起来盘问道:“据这女师父说,小娘子与文敝友是亲戚,小生因未与小娘子谋面,却未能轻信,请问敝友叫甚名字,多少年纪,住在吴江什么地方,与小娘子是何亲戚,什么称呼?说得对针,小娘子或有缓急,都在小生身上!”石氏道:“文相公的名字一时忘记,住在吴江城里也不知是甚地名,今年二十四岁,奴家的姑娘许他为妾,所以说是亲戚。”那人沉吟着,自言自语道:“如此说来,是我好友文素臣之亲了,只是他的名字、住处,怎都不知道。素臣兄是几时在江西讨妾,这小娘子也不像江西声口。”因问石氏道:“且请问小娘子,我敝友家中还有何人,他如今现在何处,所娶之妾实系何名、何姓,住居何处?说得的确,小生方敢招认。”石氏道:“奴家丈夫实系姓刘,妾小名唤璇姑,原先住过湖边。文相公原是在湖上定亲的。文相公家中现有老母、正妻。奴家岂肯冒认的呢!”那人哈哈大笑道:“这便是了。那女师父说是江西人,我就疑心起来了。这文素臣是我至交,小娘子如今还是要小生送到湖边上去,还是竟到吴江文敝友家中去?”石氏沉吟道:“奴家如今已不住在湖上,这是不消说了;但说送奴家到吴江,也有不便。只求索寄一信,约文相公到这庵中,便感激不尽。”那人道:“小娘子原来不能相信,小生也还要在湖上游赏,我写一信,打发一个老家人。再在这里雇一个养娘,伏侍小娘子到吴江,这就可以放心了。”石氏巴不得脱离此庵,又见这生布置尽善,感激异常,倒身下拜道:“如此足感相公盛德,奴家顶祝不尽。”那人还礼起来叫道:“你进来见过这位大娘,明日就领着养娘到这里来罢。”石氏抬头,见门缝边答应一声,走进一个老家人来,看了石氏一眼,便自低头,并足而立。那人立起身来嘱咐石氏道:“盘缠行李都替你办备,你不用费心,明日饭时就着家人来,送你到吴江便了。”石氏千辞万谢,那老人也跟着出去了。

到了次日早饭以后,那老人领着个四十余岁的女人,说是雇的养娘,石氏看去,甚是伶俐。那女人把石氏估看了一会,那老人就去叫了一乘轿来。石氏谢了通幽、通微并老道姑,到殿上拜别神圣,欢天喜地,上轿而去。因有男女二人跟着步行,这轿夫就不能赶路,直至日落方到关口,下了一只吴江船,连夜开去。那老人家自在八尺内歇宿,石氏自同养娘在船,甚是适意。走了两日,石氏暗忖,关上到吴江不满三百里,丈夫常说,好风只一日夜就到,怎还不见到来?到了次日早辰,开了一扇吊闼,偷看岸上,只见一带市集甚是热闹,摇至尽处,见一座营房,粉额大书“望亭”二字,这边写着“下至苏州府阊门五十里”。那边写着“上至无锡县锡山驿四十里”,不觉大惊道:“怎么要过苏州无锡起来?”连忙叫那老家人进来盘问,那老人道:“谁是匡相公家人?对你实说了罢,我是扬州教坊。”指着那养娘道:“他就是我家的妈妈。那一个假姓匡的,说你是囗来生没影儿的娘,滴露宫道姑在水里捞起来,原要卖下水去的,我妈妈用了八十两银子讨你回去接客,要你到吴江去做甚?”石氏被他这几句话吓得目瞪口呆,暗想:若一惊慌哭喊,他们便要疑防。反自淡淡的说道:“就要卖我下水,也该说明,怎瞒得人铁桶?”那乌龟欢喜道:“这都是那道姑不是。也是你的造化,投着咱们这一分忠厚人家!”那虔婆道:“你有这姿色,到我家中学会了些歌唱,怕不名重一时?到那时来往都是些王孙公子,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你还感激那道姑不尽哩!”石氏听了如万箭攒心,只得假作欢颜,想要乘个空儿投河自尽,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灵不过的东西,鉴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昼夜防闲,休想有一毫空缝。石氏暗算:且到起船之时,也似前番一样,乘其不备便了。

隔了几日,已到扬州,龟子跳起身,老鸨开了舱门,扶着石氏上来。石氏一看,见这船直歇在水墙门下,门内跑出许多粉头,上船迎接,石氏急要转身,左手却被老鸨一把扯定,右边又紧紧的帮着那个乌龟,无隙可乘,早被那些粉头搀的搀、扶的扶,拥入墙门去了。一进了门,那老鸨坐了中堂,众粉头铺下红毡,簇拥着石氏行礼。石氏此时一腔冤愤只得发泄出来,大骂无休,痛哭不止。老鸨冷笑了一声,吩咐剥脱衣裙,拿过马鞭,一上手抽有一二百鞭子,道:“先给你下马威儿!你拿老娘当着甚么人哩!”那知石氏在江边浪里冻伤饿损,气竭神疲,此时正待发作,又凑着这顿毒打,伤重病发,卧床不起。老鸨延医诊治,都说是九死一生。直医至岁底才有起色,令粉头百般哄劝,石氏总不发一言。

挨到二月初间,再行拷逼,拷过复劝,劝过复拷,约摸拷过了十数回,下半身已是寸节寸伤,石氏安心就死,终无一言。老鸨愁闷,终朝叹气,一日向石氏哀告道:“我家许多女儿,就是三二十两银子讨来的,每日也有一两五钱的进帐;你是费了我八十两元丝银子的,全靠你养家活口哩。你不知道我们门户人家的苦处,上面要答应官府,下面要派办差摇,衙门里书房差役,街坊上总甲排年,合那些罡神泥鬼、掮鹰放鹞的人,那一个不要来分使几个钱儿,就是蔑客、架儿,每年间也要陪些茶酒润润他的喉管。转眼端阳佳节,道士来送朱符,闲汉来插蒲榴艾叶,那一件不是银钱?我因家中没有出色的女儿,赚不起大主钱财,故此远至杭州,拚着大本钱,讨你回来做棵摇钱树儿。如今添了人口,费了本钱,五六个月来了,没得你分毫进益,每日倒贴你药钱、炭钱、郎中的轿钱、谢仪钱,弄得我仓中无米、灶下无柴,店帐家家挂到,嫖客渐渐怕来,众女儿衣服首饰堪堪当尽,再歇几天,只好打入孤老院去了,谁来嫖你?灶君皇帝一日早晚两堂追比,那开门七件事儿谁肯放松一点,你叫我怎生挨得?我这一家性命生生的都要断送在你手里,可不伤心死也!”老鸨说到苦处,竟认真号哭起来。石氏方才开口说道:“我是好人家儿女,岂肯做这污辱之事。你若要偿还身价,只须送我到吴江,寻着文素臣相公,这银子自有着落。若恨我费掉你的银钱,这也是前世孽帐,惟命一条,随你处置的了!”说罢也痛哭不已。老鸨无奈,只得再令众粉头环绕哭跪,百般哀劝,石氏誓死不从,又打了几顿毒棒。石氏甘心受苦,绝不回心,老鸨只得又缓了下去。

到了五月里边,忽然一个粉头通信与石氏道:“娘因劝你不转,只得打发人往吴江请文素臣相公,问你有甚信物带去,方不费口。”石氏好不欢喜,答道:“信物是没有,只消说是刘大郎的妻子石氏,是刘璇姑的嫡亲嫂子,先前住在西湖昭庆寺后,开过糕饼店,文相公曾在我家住过几日,还寄一部算书来给璇姑看的。这便是的确凭信。”粉头去了一会,走来说:“人是起身去了,不知那文相公可有一捧银子哩?”石氏忙问要多少银子,粉头道:“娘是还想要多,姊妹们劝说,才只得讨得一百两整数。”石氏暗忖:文相公相与极多,想还易措。等了十余日,杳无音信,又疑惑起来,问那粉头:“系前日所言莫非谎我,怎这许多时绝无消息?”粉头道:“我谎你则甚,娘不是在那里心焦哩?”石氏因留心察看老鸨颜色,真个像有心事,又常叫粉头们说时辰,起那大安流连的小六壬课儿,卜问行人,石氏愈加信了;但怕素臣不在家中,又甚忧虑。

一日早起,见一个粉头拿着一张纸儿向石氏一扬,说道:“姐姐,恭喜,文相公就到了。”石氏认是素臣的回字,忙招到房中,取过一看,却是一张课帖,上写着“六月初十日占行人”,中间点着卦爻,后面批着道:“白虎文书爻动,行人已在路上,巳午两日必到。”石氏轮算,就在明日了,问那粉头道:“这起课的向来可准?”粉头道:“这是吴铁口,百断百灵的!”口里说着,如飞拿到老鸨房中去了。此时石氏一心一念望着素臣,夜里风吹草动都疑心是吴江人。到次日,整整的盼了一日,焦闷异常,到得一更以后,合家俱睡,石氏在床,兀是侧耳静听,忽闻剥啄之声,心里一惊,听着龟子接应,起去开水墙门,便悄悄坐将起来。同睡的一个粉头失惊条怪的直竖起道:“姐姐又怎么哩?”石氏道:“我不怎么,外面有人叩门,怕是吴江人哩。”那粉头方始放心,扯着石氏一双臂膊,也坐起谛听。只听见龟子进来回头道:“忒也刁难人,那文相公说脸上不好看,不肯上来,要你同刘姐儿到船上去照一照面,问明白了话,明日就兑银子,也是夜里下船。你说叫人不要生气,许多王孙公子成日住在我家,希罕你什么文相公武相公?”那虔婆道:“休得胡说,他与刘姐儿是亲戚,只认他已经接客,不好明到我家,怎把嫖客来比并他?”石氏听到那里,泪如泉涌,暗忖:文相公怎也信我不过?又想道:“这是啥仔所在,却也怪他不得。他是明理之人,我去哭诉,他自能相谅。”一面穿着衣裙,那老鸨已来敲门,隔壁又述了一遍,石氏接应着,连忙开门出来。龟子提灯笼,老鸨搀扶着,从水墙门马头走上船来。船中灯烛辉煌,船头上家人连声请石氏进舱。老鸨打个照会,把手一放,跨下船去,船家在顶蓬上把篙子撑开,用得力猛,船势一侧,恰遇上流一只大船直戗过来,拦腰一撞,这船便直掀过来。石氏正待进舱,立脚不住,一交跌倒,倒撞人河去了。正是:

亡羊自向屠门入,脱兔翻从虎口生。

总评:

单谋数语,俊爽可喜,其计亦直捷省便,不负其名。靳仁抚掌称善,俨若行军者然。且与魏道变色而言,更居然以草窃自处矣。浅率矜躁于此,可决其败。况璇姑以贵摄之不至,而其妻乃不摄自至乎?《左传》纪事每于闲处,冷着一笔,即为终身蓍蔡。书中屡用其意,于此聊以指之。

摄召如验即摄之不至,亦应见有摄之者,于此回特下心安稳,连恶梦也不曾做一个,其破之者至矣,又何疑“青幡”、“皂幡”,“香风”、“乐音”之有声有色乎?

柴房之火,明修栈道也;钱塘之差,暗度陈仓也。手飏之票,所由一张纸也,单谋真属可儿!璇姑虽属灵巧,何能勘破机关、不落圈套乎?然事变无常,吾心有主,惟有一死而已,虽百单谋其奈璇姑何?

或问石氏非本传吃紧人,何必特费笔墨、不惜覼见缕,俨为立传者然。余曰:此亦画家衬托之法耳。如神手画上帝,近侍者必有天尊,随从者必有真君真人,护卫者必有天神天将,踏白者必有风伯雨师,朝拱者必有神龙水族。其画真君真人也,已如名手所画之天尊;则其画天尊也,必如名手画之上帝;然后其画上帝也,乃迥非名手之所几及。若画真君等不佳,又安望天尊之佳?画天尊不佳,又安望上帝之不可几及乎?璇姑,天尊类也;石氏,真君类也。写石氏至此,是以写天尊者,画真君真人也。不然何以为天下第一奇书也。

或曰:素臣之眷属如石氏者多矣,安得人人而传之。余曰:素臣子二十四人,而特传止六人;孙百数十人,而特传止二人。举一人以侧即余者皆可知,宁必每人而传之哉。

非水手瞅眼数语,则石氏不知有出银救之之人。惟知有出银之人而后得闻匡生之名,迨匡生寻来,盘驳确实顾人相送,此时石氏只盼吴江。深感水手一言得离险地而就康庄矣,孰知其事之大谬不然乎。文之奇变真令人捉搦不住。

石氏欲投河即投河,欲投江即投江,却更有欲投而不得投之时,不欲投而撞落之时,可谓穷极其变。

读老鸨哀告石氏一段,方知衏衙中支撑之难,作者心孔七穿八漏,方是真能格物致知之人。

石氏自粉头通信后,—心只盼素臣,更无别念矣。读者意中亦复如是。而孰知其大谬不然乎?此奇中之奇,变外之变。
资源编号:ZY1526051;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野叟曝言 夏敬渠 第三十四回 文素臣初谒金门 谢红豆一朝天子

下 一 条: 野叟曝言 夏敬渠 第三十二回 疑心成暗疾结将妹妹救亲夫 幻术摄生魂请出娘娘招怨鬼

其它收录: 眼儿媚·前时同醉曲江滨
哲学始于对惊奇的惊奇
心不知不觉的沦陷,投入了太多却开始胆怯
宫词一百首
通知:明年的9月2才开学
不去幻想繁花似锦的生活,世俗的铅华离我们很远
当我闭着眼睛唱着,很久以后才发现
幻想这世界一片黑暗,没有黎明我就不会心寒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2.4.241.*美国 DoD网络信息中心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好...
7.8.201.*美国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DoD网络信息中心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191.20.19.*IANA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