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演义 黄小配 第五十四回 破金陵归结太平国 编野史重题懊侬歌

话说杨辅清已困庆瑞,是时伏兵齐出,四方八面,皆是太平人马。相高或十里、八里,分道环攻,清兵皆呼大叫地。穆腾阿保著庆瑞,正望南而走,庆瑞传令以后军为前军,极力越围。此时清兵只顾逃窜,再无抵御之力。杨辅清人马分数路攻击,地方又崎岖,几逃无可逃,于是清兵大半愿降。穆腾阿与庆片不能顾得许多,惟策马落荒而走。时又近夜,军中辎重尽失,所有枪械抛弃原野,杨辅清大获胜仗。是时清兵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汁庆瑞所领二万余人,已死伤万余,降者数千人,都是焦头烂额,衣甲不完的各自逃命。杨输清一面抚辑降兵,一面分道追赶庆瑞。

那庆瑞此时只有穆腾阿率引马队拥护而进,余外步兵又留存无几,心中又羞又愤。忽听得后面喊声又近,料知太平人马又复赶来,时已入夜,不辨方向,正不知向何处逃走。庆瑞心慌,不觉叹道:“吾死于此矣!”言犹未已,已闻枪声响处,弹子纷纷打来。庆瑞手忙脚乱,早跌在马下,正在危急,忽得一支人马拥至,乃张其光兵也。庆瑞此时心中稍安,遂由张其光在前,穆腾阿在后,保著同走。并传令先奔处州府城。再走数十里,觉追兵已远,庆瑞方暂定了魂魄,取道将奔至处州城时,见居民纷纷逃走,庆瑞惊道:“敌兵已得处州乎!”张其光道:“吾军败时,为敌军所压,故越山绕道,以救大人;若处州消息,概未可知也。”庆瑞好生惊疑。

时已抵处州城外。但见城门紧闭,城上旌旗整齐,庆瑞觅土人问之,原来处州府城,已为杨辅清人马所夺。盖杨辅清另分一队人马,伺庆瑞离城后,已间道先袭城池。庆瑞听得这点消息,又不知城内所存守兵,逃往何处?正自惊疑不定,忽然城上鼓声震地,似杀将来,庆瑞大惊,急取败残人马,望南再走。亦不敢逃回温州,只率人马,向云和龙泉而逃。杨辅清大捷之后,笑谓左右道:“吾此计只能瞒庆瑞耳!吾以大军南下,苟非兵力充足,岂敢遽下闽境?乃庆瑞不以为疑,其愚一也;军行最忌险道,若见地势掩映,敌情未悉,必不可穷追,乃庆瑞独不知之,其愚二也;彼若以大兵阻处州要道,以待曾军后援,吾兵断不易至此,今彼不出所计,是吾军得天助耳。庆瑞既败,处州已得,即曾军至,无能为矣。”说罢,传令分军为三:以一驻处州城内;一守处州城外;而分一路收取温州。待温州既定,然后会同人闽。一面飞报魏超成,告以破了庆瑞,拔了处州,便一同南向,折入南境。

时魏超成已由贵溪直趋弋阳,部下大兵二万余人,所过披靡,时接杨辅清文报,知道杨军大捷,遂悉锐进攻。是时清国总兵王健元,副将袁民,各率兵五千,与魏超成抗战。奈魏超成乘胜之成,不能抵敌,清都司赖正修,引部下干余人,先降了魏超成。于是清兵尽溃。魏超成道:“吾军须速入闽境,与辅王相应。今清兵若败,必退保弋阳,以阻吾去路,又须大费时日矣。”遂分大军为两路:直蹑清兵之后,以攻弋阳。果然清将王健元、袁艮,欲退守弋阳县。惟太平人马己随后追至,清兵不能立足,魏超成乘势取了弋阳。清兵遗下器械粮草无算,皆为魏超成所得,魏军大振。总兵工健元,副将袁民,即随保广信府。先是王健元、袁艮驻守贵溪,自所得魏超成大军已经南下,已恐众寡不敌,即催曾国藩发兵来救。时曾国藩先得庆瑞催救文书,已令朱品隆、江长贵两总兵,先带大兵赴敌。随后又接得王健元、袁艮告急书,遂更调萧启江带兵五千,往救弋阳一带。明知萧启江以五千之众,不是魏超成敌手,惟探得李世贤、黄文金两路大兵,又将人赣,故曾军亦不敢移动。萧启江承派之后,即对曾国藩道:“闻魏超成大军将近三万人,号称五万。今以五千人马当之,恐难取胜。且王健元、袁艮两军,又久不经战事,若不能得其助力,是同与俱败矣。”曾国藩踌躇半晌,乃道:“敌军极狡,吾若多调人马赴援,恐本处兵力单薄,李世贤、黄文金又乘虚攻我矣。今唯有一计:令朱品隆、江长贵便宜行事;若处州未失,能戳杨辅清,则移军而东,以助将军;若处州既失,杨辅清声势更盛,则朱品隆、江长贵在浙,亦属无用,即可移助将军矣。江西乃吾冶地。设城池失守,干系非轻,吾亦当重顾根本也。今更拔张运兰领劲兵南下,以之助君,君亦可以放心也。但赣南危急,君当先行,吾即令张运兰随后至矣!”萧启江乃率军光行。曾国藩随令张运兰起兵援应。

唯是时张运兰方扎景德镇,听得曾国藩有令,遂亦抽调人马六千人起行。共计萧启江、张运兰两路,约万余人;朱品隆、江长贵两路,亦有万余。合四路人马,亦近三万,以此援应赣南,曾国藩亦觉心安。奈朱品隆、江长贵先往处州,不想领军赶至衙州府,已得处州失守,庆瑞大败之信,江长贵道:“庆瑞久于用兵,既已求援,白应待援兵到时,然后开战;今彼如此,其败也宜矣!”朱品隆道:“事已如此,吾等往亦无用。”正说著已得曾国藩追到文书,遂移军回助赣南。江长贵道:“魏超成志在入闽,与杨辅清相应。由赣入闽之路,必经广信府,吾料王健元等,必不能保守贵溪。吾等不如先赴广信府为愈矣。朱品隆甚听其计,乃率军望广信进发。

早有消息报到魏超成军中,魏超成乃与部诸将计议道:“曾军南来,其势必锐;且合四路之众,不易挡之。请间诸君计将安出?”翰王项大英;时为前部总先锋,即进道:“彼分四路而下,以为破我必矣!然朱品隆、江长贵两军,奔驰往返,纵横跋涉,其力疲矣!因而破之,势如反掌。今请分军为二:以一军压广信府,以防王健元与袁民冲出;出一军拒萧启江。某愿以本部人马,为将军破朱品隆、江长贵,待朱、江二军既破之后,如此如此,则萧启江亦为吾所败矣。”魏超成一一从之。先令降将赖正修用汁,一面听候项大英消息,然后行事。

时萧启江不知江长贵即能回军,以为朱、江两将与杨辅清相持,必费时日。自料孤军难抗魏超成,故一心待张运兰到时,方好求战。不意张运兰再离景德镇,即已染病,行程顿滞。萧启江又专待张运兰,因此观望不前,反至朱品隆、江长贵先到。那朱品隆以为魏超成之勇,不及杨辅清,而合张运兰、萧启江之众,实足以破魏超成而有余,遂奋勇赴敌。并谓江长贵道:“吾等奉派援浙,徒劳无功;今此行乃予吾二人以立功机会也,万不宜落后,以惹人笑也。”江长贵亦为然。乃星驰电播,由衙州回江山县,人江西玉山,直望广信北路拦截进发。时翰王项大英,知王健元、袁艮如惊弓之鸟,退守广信,必不敢出。乃以人马五千,压住广信来路,亲率劲旅万人,由弋阳起程,往迎朱品隆、江长贵。曹过了兴安北境,约十余里,已知道朱、江二军将到,遂直趋广信北路,拦截朱、江二军。将人马分为五路:每路二千人,单候迎接。

安营甫定,清将朱品隆、江长贵已到,已见太平人马在前,朱品隆大惊道:“岂魏超成已得广信乎?何以驻兵于此!遂惊疑不定。惟远望见太平人马无多,又不是魏超成旗号,江长贵道:“如魏超成已得广信,必将速入福建,以应杨辅清;何暇与我交战。今魏超成必为萧启江、张运兰所来,特兵于此以疑我耳。今宜速进,勿令敌军得以退去也!”于是朱、江两军齐发,忽然炮声震动,太平人马,各路已一齐出现。

原来太平将项大英所领的兵马,怄旗息鼓,清兵只见其中军齐发,故以为兵马无多,此时忽见项大英有五路人马,心中已怯。且远行疲乏,不便战斗,无如太平人马养精蓄锐,纷向清兵击来,清兵如何抵敌?还亏朱品隆、江长贵,平日久经战阵,仍能死力支持;无如军士疲倦,终难抵御。太平人马已纷扑进,清兵只望后而退。项大英率齐五路,一同追击,清兵死伤五六千人,戈甲抛弃遍野,降者亦二三千人,三停人马,失去二停,朱品隆、江长贵,引败残人马,退三十里屯扎。一面打听萧启江、张运兰消息,再作行止。

原来张运兰既因病阻,误了行程,及朱品隆、江长贵既败之后,萧启江始至贵溪。魏超成早依项大英之策,用计令降将都司赖正修,致函萧启江。那函中大意,却道:“王健元、袁艮等,并未力战,即退保广信。”又道:“自己所部千人,为敌将魏超成所困,致力所擒。今日投降,本非真心,遂请萧启江带兵来战,愿为内应”等语。此函写妥之后,即遣心腹哨弁,投至萧启江处。

原来赖正修,曾隶萧启江部下,平日深为萧启江所信;且与萧启江有同乡之谊。故萧启江得信之后,初犹半信半疑,继恩赖正修为同乡,又是旧部,未必相欺。且彼言王健元、袁艮之无用,亦系实情。乃回复赖正修:请其设法内应。魏超成谓赖正修道:“若由足下设法,以诱致萧启江,吾恐萧启江不免生疑。不如请由萧启江定计,使令足下遵守,然后吾等因其计而用之,较为妥善也。”赖正修乃再飞函萧启江,并称自己无才,所恃者,皆得之部下千人,皆可信任耳。且此间敌将非王即公侯,吾自降后,尚无何职位;即偕降之于人,亦未有声明月饷若干,故旧部下人心依然愤恨。弟故决其可用。尊处不论授以何计,无不可遵命矣!萧启江接函后,心中更安。幕客王席珍进道:“吾所难者两军相拒,而赖正修书信来往,如是其易,须防之耳。”萧启江道:“彼降兵尚在部下,用人自易。且赖君多是湘人,其仍欲归吾者情也,又何疑乎?”遂不听工席珍之言。即密覆赖正修,约以是夜进战,著赖正修举火为号,乘机掩杀,俾里应外合,以破魏超成。计议已定,即密地打点出兵,并谓左右道:“自来用兵以诈降赚敌,往往有之。惟赖正修之降敌,非其本心;且为吾同乡,其部下亦皆有乡情,此其可信者也!况非由彼定汁以赚吾,乃使吾定汁以使之遵守,尤不必多疑,破敌必矣。”

随派人密告广信府城内,使王健元留袁艮守城,引兵出城相助。

不知魏超成早料萧启江,必令城内清兵杀出相应,乃分派小队四处巡察,以搜截萧启江交通消息。果然由军士拿到一人,在身上搜得文书,是萧启江著王健元由城内冲出相应的。魏超成大喜道:“果不出吾所料也!”乃将原函毁了,立刻摹仿萧启江印信,另拟一函,先一精细心腹军士,穿了那清兵号衣,投函于王健元。直至城下,声称萧启江有机密函到。时城上守将见他只有一人到来,乃开城迎人,直呈函于王健元。王健元折开一看,那函大意:却称今夜即破魏超成,惟探得敌将翰王攻大英将绕东偷度崇安,直取福建之?建阳,宜即引大兵南出,以扼崇安要道等语。王健元细看印信不错,但然不疑。遂留少数人马守城,余外尽提大兵出发于崇安要道。

魏超成打听得城内清兵已经移动,乃一面令翰王项大英移得胜之兵,以三分之二,径袭广信府城;余外则扼阻朱品隆、江长贵来路。去后,即密令诸将准备迎战。并谓左右道:“若敌将张运兰已到,则吾军胜负尚未可知。今萧启江欲以孤军侥幸一战,不败何待!”说罢,即令诸军但旗息鼓,以待敌军。清将萧启江所部分为三路:人衔枚,马勒口,一字儿逾山挨岭而进,即趋魏超成大营。远望见魏军营中灯火烛天,惟不见太平人马的动静,左右皆有些疑惑。萧启江道:“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即率军扑近魏营,立传令放枪攻击。魏军故作惊惶之状。萧启江以为得手,下令军中,须望见魏军后军火光,方得前进。说犹未了,已见魏军后面突然火起,魏军复似更为惊扰,启江大喜,即令三军一齐追入,魏军即望后而走,且人无多。萧启江此时有些疑惑,自念此处,若为魏超成大营,其人马必不止此数;此时始不欲遽进,又不肯遽尔退回。正踌躇间,忽见前锋统领胡廷干驰至,报道都司赖正修已有军士来报,说称纵火之后,方欲杀出相应,今已为魏超成所围,请速往援救。萧启江听得,乃令诸军急进。忽然省悟道:“吾中计矣!”左右问其故?萧启江道:“敌军如真败,岂能再围赖正修?且深夜扰攘,两军仓皇,赖正修岂能使人到来求救那?”说罢即令退兵。惟前军已进如潮涌,止之不得。忽然听得魏军连放号炮,只见四面八方,皆是魏超成人马,蜂拥杀来,万枪齐发,弹子如雨点而下。萧启江见此情景,乃叹道:“吾用兵多年,今乃为人所弄,悔不听王席珍之言,吾有何面目见人!”乃欲拔剑自刎,左右急为挽救,并道:“胜败兵家常事。大丈夫当留身,以为国用也。”正在纷乱间,忽部将易艮干奔至,大呼道:“敌近矣,速作逃计。”说着,即拥萧启江先逃。未几胡廷干亦奔到,乃共保萧启江急奔,回望后路,不觉叹道:“为吾一人失机,以至陷此数千人,皆吾罪也。”正说着前面敌军已拦住去路。易艮干道:“敌人料我必走贵溪,故以重兵阻此要道。今当望南杀出,再作区处。”于是望南而下,又折了些人马,方得杀出重围。萧启江谓左右道:“剩此败残人马,纵出得重围,亦难立足!不如先走广信府城,以待援兵。”时只剩数百败残人马,绕道奔至广信府城。不料城上旌旗齐整,尽是魏超成旗号。萧启江大惊道:“吾才调王健元,使由城内杀出相应,今不特不见杀出,城池反已失守耶?”说罢急即调转败残人马先行,暂居铅山。那铅山本去崇安不远,至时始知王健元,已往守崇安。询悉原委,始知派人送书于王健元,中途亦为魏超成所截,遂改转函中语意,赚出王健元,并袭了府城。后得城内逃出的清兵报告:原来袁艮已死于城中。萧启江叹道:“此行损兵折将,失城丧地,复有何面目回见曾国藩乎!”说时不觉垂泪。当即挥书到曾国藩处,报称失败情形,并自引咎请开差,暂行回籍。却可次日张运兰兵已到,便交张运兰料理军务;朱品隆、江长贵,亦引败兵回见曾国藩。适湘抚骆秉章,自奉得总督四川之命,久未成行,此时以石达开将行入川,不得不往,乃打算起程,特向曾国藩借用人员,俾一同人川,助理军务。那曾国藩就令萧启江回湘,由骆秉章差遣;并令萧启江所存人马,及王健元部下并交张运兰统带。又令张运兰察看赣南情形,再定行止。

唯是魏超成既下广信府,听得张运兰已到,自念须从速人闽,以应杨辅清,故不欲再与张运兰交战。惟尽取广信府所有辎重器械,即飞报杨辅清,?尽统大军,弃了广信同向福建进发。那张运兰见魏超成已入闽境,自己只奉令来援赣南,并非奉令要往福建,且听得魏超矾军势甚大,亦不宜追赶,只得报称收复广信,即引军回至曾国藩处缴令。

那曾国藩却谓诸将道:“江、浙两省,全赖闽、粤。今杨辅清、魏超成连破我军,直进福建,于我粮道根本,最为阻碍,将以何策处之?”幕友郭意诚道:“两年以来,自湖口一败,三河再败,直至桐城浦口之战,皆大挫军威;今又警报及于福建,若福建亦危,则粮道绝矣!以洪秀全久踞金陵,西拥东西梁山之固,以连安庆;东并常、苏之富,以通海道。我军处处受制,东南大局危矣!以某愚见,若与之求战,即徒得一胜,亦无济于事。观昔日供秀全不能分兵人闽者,以京陵被向荣、和春、张国梁所扰也!今彼金陵稳固,不特可以分兵南在,且可以移兵保军势复振,且新到吉林马队,并为一军,可以战矣。不如会商胜保,使下窥金陵,吾亦相机而进可也。”说罢即备文书,加紧告知胜保。

时胜保正驻凤阳。自浦口一败,军势尽挫,随即再招人马,复由吉林调到马队五千名,因此军力又复一振。正拟下趋安庆,以雪从前屡败之耻,忽接得曾国藩文书,要攻金陵。自恃年来用兵,迭为敌人所败,与昔年李秀成破向荣、王有龄、张国梁相似,若不动摇洪氏根本,必难复振。是进攻金陵,亦是一策。但敌将陈玉成,方纵横皖省;而李世贤等又在赣浙牵制,曾国藩若不顾全皖、鄂一带,又恐陈玉成更为得势。原来湖北巡抚胡林翼,那时正丁母忧,清廷准假百日,使胡林翼治丧;而鲍超又值告假养病。因此湖北一路,只恃官文督率各将主持。那陈玉成以湖北无人,已大有再取武昌之势。故胜保一接曾国藩文书,颇费踌躇,乃与诸将计议。部将提督李曙堂道:“陈玉成驻军皖南,常欲面撼武昌;今不敢遵进者,以吾太军在此,惧拊其背也。若我移军东趋金陵,彼必乘机人鄂,恐金陵未必即破,而武昌已陷矣。”部将戴天英道:“陈玉成家小尽在安庆,故彼深顾安庆,我若攻金陵,玉成必不骤离安庆。而李秀成又东下苏州,与李鸿章相持,我此时若窥金陵,或可得志。若以湖北一路为优,可即回覆曾国藩,使鲍超速起,力疾视师,屯湖北以图进取,以阵玉成平日本忌鲍超,如是即足以牵制陈玉成,湖北可以无事也。且曾国藩虽被李世贤牵制,然曾军部下诸将,能战者不少,亦可分军渡皖,为鲍超声援,此又何虑乎?”胜保道:“此策极是,吾当从之。”时又听得陈玉成结合捻党苗沛霖,将会皖北;胜保乃调多隆阿一军,直人汴省,以攻捻党,并防陈玉成分军北上。一面知会德兴阿,并各路共攻金陵。适德兴阿驻军椎南,乃定议德兴阿,由天长并绕六合而下;胜保却由定远绕滁州入江浦而来,皆向江宁进发。

且说太平天将李昭寿,自会合陈玉成,在浦口破了胜保、德兴阿之后,陈玉成却改令地官副丞相周胜业,代守六合;而以李昭寿移守滁州。原来李昭专人极骁勇,无战不胜;唯是性情凶暴,最嗜杀戮。且自以屡有大功,每凌辱同僚,故同僚多恨之,绝少与之往来。当其领守六合以后,两败德兴阿,又与陈玉成共破胜保;后守住滁州,亦屡挫清兵,复先后分援全椒、乌衣、小店、东西梁山,清兵皆不敢犯,故天京无西顾之忧。自以屡立大功,欲得封王位,并为主将,洪秀全乃商之陈玉成。陈玉成以其性情骄蹇,恐他兵权过重,难以节制,稍裁抑之,李昭寿每立战功,只有厚其赏赐,未尝进爵加权,李昭寿心颇怀恨;但念李秀成待之极厚,不忍违背,心中不免含恨,且时出怨言。除李秀成、陈王成之外,罕有能调动之者。先后如谭绍洸、赖文鸿曾言于李秀成:皆称昭寿赋性凶险,小用之,则不为我用;大用之,又恐难制,宜以罪诛之,免为后患。惟秀成终怜其勇,故极意笼络之。

那一日适接松王陈得风,自天京发来军报,以地官丞相罗大纲身故,特调李昭寿往镇扬州;著李昭寿择员代守滁州一路。李昭寿见之大怒道:“陈得风何人?俺李某岂肯为彼所调遣那!”左右皆谏道:“陈得风身居王位,坐镇天京,居中策调外将,固所宜也。”李昭寿道:“此皆天王用人不明耳!国家分茅胙土设爵位以待有功;我李昭寿汗马功劳,岂在陈得风下乎?今置英雄于无用之地,使懦夫竖子,皆得而调遣之,辱莫大焉。当吾守六合对,若以城降德兴阿,则当日金陵,不知竟归谁手!吾亦不至寥落至此矣。”言时怒形于色。乃回书陈得风:力称不能移动,反调陈得风往镇扬州。

陈得风得书亦大怒,竟不往镇扬州,一面奏知洪秀全,又报知忠、英二王,皆称李昭寿将反,不受谓遣,宜设法防范。洪秀全以李秀成远在苏州,乃急令陈玉成处置昭寿。陈玉成道:“昭寿悍将也!若果降敌,为息不浅矣!”乃急令李昭寿移军小池驿,扬言用以阻曾国藩北渡。李昭寿得令,本不敢抗陈玉成,惟其部将朱志元,私向李昭寿说道:“陈玉成此次调公,必非好意,大约得陈得风之言,防将军北窜,故调至小池驿,使易制将军。前日复陈得风之书,实为取祸之本也,将军危矣!”李昭寿听得,不胜惶惑,乃道:“吾亦不甘于此,只不忍负忠王耳!今号令交迫,将祸及其身,吾欲北投胜保如何?朱志元道:“若此则将军自可保全。然轻往必为胜所辱,吾当为将军图之。”原来朱志元,亦砍降清国,以图富贵,只恨无路可通。至是乃密报胜保,愿劝李昭寿来降,并以滁州相献。

胜保素知李昭寿之勇,听得大喜,乃密复朱志元:许以重赏。并道:“昭寿猛将也!若允来降,吾事济矣。吾当以提镇之间位置之,决不相负。朱志元乃回报昭寿道:“吾已得胜保欢迎将军矣!将军若自降他,必不见重;今胜保自求将军归降,优待将军必矣。”李昭寿乃深感朱志元,且道:“非君则吾危矣!”遂具书即呈胜保,使督兵来滁,愿以滁州奉献。胜保得书大喜道:“昭寿若来,则敌人失一良村,而吾军多一猛将矣。此机会不可失也!”遂引兵望栋州进发。昭寿接见胜保,立谈之下,相见恨晚。胜保专招保奏昭寿为记名提督。从此李昭寿便变了大清头品大员了,人心思汉,天意佑清,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到金陵定鼎,兵非不众,将非不多,无奈老天不佑,凭你一等好本领,总达不到北伐的目的:第一误了在东王;第二误了在安、福两王。总之一句,洪天王仁慈有余,刚断不足;今岁不伐,明年不征,坐使清廷购械筹响,遣将派兵,把天京一困再困,弄到接未,覆国亡宗,烟消雾散。荡荡乾坤,依旧是大清世界,岂不可痛!那种痛史,在下也不忍逐细描摹,只得忍痛含泪,略述几句罢了。诸君欲知其详,自有那专讲清朝事情的清史演义在。

闲言少叙,却说李昭寿降情之后,警报传到金陵,天王大惊,急召陈玉成问计。玉成道:“昭寿反戈,必为天国大患;忠工北伐之计,怕不能行了。”天王叹息道:“此孤之罪也!”从此天国声势,一天弱似一天;各地风云,一日紧是一日。翼王石达开,在四川为骆秉章所窘,弄倒个全军覆没。清将左宗棠,力攻杭州;李鸿章力攻苏、常一带;曾国藩的兄弟曾国荃,力攻金陵。天王听了安、福两玉的活,把李秀成吊住在京,不肯放他离开一步。李秀成所画之策,都不听用,在围城里每日只做那唱赞美诗,祷告叩拜上帝这几桩事情,军国大事,一概不闻不问。秀成几回哭谏,天王总打着天话:“我自有天父、天帝、天兄,耶稣派遣天兵十万,前来救我。”秀成白着急,奈何他不得!围城里粮食将绝,秀成奏告天王,天王但然道:“那有何妨!天父上帝,方赐我天粮百万,我的军民不会饿的。”孝经退贼,符咒却兵,真是从古到今从没有过的事。在天王肚子里边很明白,不过借着天说,安安各人心的,无非自喝姜汤自暖肚罢了。这日接到说苏州失守,谭绍恍殉难,天王知大事已去,无可挽回,遂背着人,悄悄眼了点子毒药,呜呼哀哉,就此千秋万古!天王薨后没有几时,南京城就被曾国荃攻破,忠王李秀成等是闸中这虎,池内之龙,都被清兵活生生捉去,结果了性命,天国就此亡掉。曾国藩、左宗棠、曾国荃、李鸿章等,一个个封侯拜相,耀武场威,做了清朝的中兴良佐,再造元勋,把已绝的胡运,又延续了三五十年寿命。后人题诗凭吊,摘之于下。

其一道:

哀哀同种血痕鲜,人自功成国可怜。莫向金陵闲眺望,旧时明月冷如烟。

其二道: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熳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其三道:

故国已无周正朔,阳秋犹记鲁元年。伤心怕看秦淮月,剩水残山总可怜。

其四道:

民众齐呼汉天子,欧人争说自由军。倘教北伐探巢穴,此是当年不世勋。
资源编号:ZY152722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花月痕 魏秀仁 第一回 蚍蜉撼树学究高谈 花月留痕稗官献技

下 一 条: 洪秀全演义 黄小配 第五十三回 雷正琯密札访钱江 杨辅清匿兵破庆瑞

其它收录: 颂古五十七首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得是一种本事,舍是一门学问
睡不好觉的直接后果就是头疼妈蛋
生活和爱情中,你会了解到总有段时间是要放手
生命力同人性一样普通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若得心中无事,佛至犹是冤家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39.50.150.*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玛瑞娜戴尔瑞市IANA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