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记 余象斗 太子被戏下武当

却说净洛国王升殿,众臣回朝,俯伏金阶奏曰:“臣等到武当山见太子,千言万语解劝,太子如风过耳,不肯回朝,臣等见太子执意,以我主无嗣事奏之。太子云,曾闻师父说,陛下皇后怀孕,今岁该再有一子即位,臣等只得回朝,奏知陛下。”国王见奏,叹曰:“彼若执意不回,难以再去。若云孤后更有一子,亦未可准信,此皆非卿等之罪也,樵夫得其报信封为巡检之职,众臣各赐白金一斤,免朝三日。”众文武谢恩退朝。不觉光阴迅速,春回秋慕,净洛国皇后果又生一太子。国王大悦,取名叫作玄虚。后来长成,即净洛国王。

话分两头。却说祖师辞众文武回朝,在山静炼修行,有二十年矣。这武当山后,原有当山圣母,一日自思曰:“我蒙天尊吩咐,着我在山后,暗伴祖师修行,查其行事。不想其人自从入山至今有二十年矣,无一毫破戒,功成广大。我不免今夜变作一美貌女子前去戏他。倘得那人春心一动,与我交合,那时我神通广大,游遍天下,可不美哉?”思罢,念动真言,摇身一变,变一女子,却似西子重生世,犹如观音降山来。三寸金莲,轻移莲步,娇娇娆娆,转过祖师禅坛之前,假作悲哭之声,叫道:“师父可看天面,救奴一救。”祖师正在禅坛上打坐,忽然哭声近,祖师猛然抬头一看,却是一女子,心中大惊,问曰:“小娘子因甚到此?天将晚矣,可速出去。”女子答曰:“妾为母病,回家看母,迷失道路,来至此处。幸遇师父可发慈悲之心,与妾在此宿过一夜,明日寻路回去。”祖师曰:“此处乃修行之所,止有岩壁下放一禅牀,安能住宿?况小娘子又是女流之辈,古云男女授受不亲,小娘子可就天色未晚,速出此处,去山下寻一店安歇,明日回去,可不妙哉?”女曰:“奴乃女流,若去投宿,有不便处。况奴常有一疾在身,受寒腹痛,今日天气又冷,虽此处宿不得,奴今到此,乞师父发慈悲之心,将衣带放开,把奴抱在师父怀内,倘得一夜旧疾不发,亦感师父恩德。”祖师曰:“阿弥陀佛,是何言也!贫道修行有二十载矣,勿言不近女色,即男子未尝连榻,决难从命。”女子见戏祖师不动,一时间假作悲声,叫:“腹痛难当,师父乞救奴一命。”祖师如若不闻。女子又叫曰:“师父出家人,逢灾救灾,逢难救难,出家之人,何故个铁打心肠。”祖师听久,见其叫得可怜,问曰:“汝旧时腹痛,当用何法治之?”女子曰:“在家略痛,要我丈大之手挪挪便好;痛甚,要我丈夫腹对腹相挨片时才愈。今者到此疼痛,丈夫又未在此,无人代奴挪挪。乞师父代奴挪一挪,若得见母亲一面,当以死报。”祖师曰:“我乃出家之人,叫我近小娘之身,此事决难。”女子又叫曰:“师父,古云救人一命,胜造六级浮屠。若不快挪,奴必疼死矣。”祖师见其叫得可怜,只得近前,用手挪一会。女子又叫曰:“疼甚,虽挪疼不止。古云救人救到底。望师父解开衣带,与奴对合片时,奴疼即愈。”祖师曰:“若是如此,有死而已,决难遵命。”大步行出月光之下,叹曰:“吾离国家,修行二十余载,未逢有道,反被人缠,终非了日,不如下山去,又作别计。”言罢,亦不顾女子而去,移步下山,女子见师发怒下山,大惊言曰:“吾有罪矣。其人修行二十余年矣,天书将至,吾今戏了他,倘此人一去,前功废矣。妙乐天尊知之,则我怎了?不如摇身变一老婆子,去路上点化他转,以释前罪。”说罢,口念真言,变一老婆子,将朽木化成一铁杵,驾云抢至前面,在路旁石上,磨来磨去。

祖师忿然下山,正行之间,见前面一老婆子,将铁杵石上磨。祖师住立细想,不知作何使用。近前问婆子曰:“贫道见老安人将此铁杵在此琢磨,不知作何使用?”婆子曰:“老身为女孙问我讨花针用,家下无矣。老身只得将此铁杵磨成花针,与孙女用。”祖师闻言笑曰:“铁杵何日成得花针?勿废了神思。“婆子曰:“老身亦知难成,前言既出,许女孙磨成花针,安可半途而废?料耐心磨成必有一日也。”祖师听言,亦不再问,遂行。圣母见此回打他不转,又变一老子,驾云去三里之外,一手用一铁槌,一手用一锥子,在岩边锥岩。祖师至,见老子锥岩,不知其意,又向前问曰:“老官用锥在此锥岩为何?”老子曰:“衰老为耕旱田数石,无水应田,故将此锥锥开岩沟,透水应田。”租师闻言笑曰:“何日成之?”老子曰:“古云:心坚石也穿。何愁不成?衰老用功锥岩月有余矣,若因汝一言而弃之,可不废却前功,则不能穿石也。衰老不听汝言,再加勤力之劳,终有一日成功,安可废矣?愚细详度,决不困汝一言而半途中弃却前功也。”祖师听罢,踌躇半晌,自言曰:“下山以来,见磨杵、锥岩者二事皆难,皆言不肯因一言而废前功。我是个出家之人,因一妇人,忿怒下山,而弃前功,不如仍回山中再修,看后如何。”思罢复回山中修行。那当山圣母见祖师心回,复入山中,大喜,仍变回本相,依旧在山后去躲避不题。

却说妙乐天尊在云端见祖师功成,渐入仙道,但未去五脏中之脏。天尊显出神通,念动咒语,从空中指出两个瞌睡虫飞去,打在祖师身上,祖师一时睡去不省。天尊即唤出割肚神,即将宝剑一把,吩咐叫他剖开祖师腹中。剖肚神得令,即将祖师衣带解开,当胸一剖,将肚肠取出。天尊吩咐将肚肠放去岩下,用石盖住,将衣衫一幅,放入腹为肚,飞带一条为肠,用线缝合。又取出还魂丹一个,放入祖师口中,叫剖腹神回避。天尊念动真言,一时间祖师省来,见天尊在旁,祖师连忙起来礼拜,言曰:“弟子有失远迎之罪。”天尊曰:”教汝勿得夜寝,何昼寝之?”祖师曰:“弟子往日自觉心静,昼夜不寝,未卜今日为何日觉困倦?一睡不省。”天尊曰:“再不可如此。”祖师曰:“从今改过。”天尊曰:“汝更炼数年功,必入仙位。我赐宝剑一把付汝,常要随身,倘遇邪魔,持起即去。”祖师拜谢,天尊驾云而去。祖师不知被天尊换却肚肠,日夜照旧苦炼,打坐修行,自觉渐渐身轻,常有五色云光罩体,四面禽兽来朝,昼夜听经闻法。

本山有一小儿,乃是竹竿精。自从祖师到此修行,朝夕闻法,略有神通。一日变成一女子,自西路而入,悲悲哭哭,向前叫师父救命。祖师曰:“小娘子因甚到此?”女子曰:“因丈夫逼妾改嫁,妾不肯从,自后门逃出,意欲回娘家。不想行错路头,来到此处。天色晚矣,大雨淋漓,无处安身,乞师父容妾过一夜,明日早行。”祖师曰:“我此禅坛上,乃是诵经说法之所,难以相从。”那女子不听师言,欲入禅坛。祖师恐是鬼怪,将宝剑举起,欲把女子斩死,祖师大惊,看时却是一大竹竿,师才释然。

不觉时光似箭,日月如梭,祖师复入山修行又二十年矣。一日,又有一蟮精变一女子,满身披孝,哭哭啼啼,来到祖师禅坛之前,低头下拜。祖师问曰:“小娘子从何而来?下拜贫道做甚?”女子答曰:“妾身一家六口,因得瘟疫之疾,连丧四人,今仅存幼子,年才三年,又病在牀,无门可投。闻师父在山诵经说法,修行四十有年,必得正道,敬来相投,乞师父早发慈悲之心,去妾寒家,得念一卷真经,倘若救得妾身一子,万载不忘。来世衔环而报也。”祖师听罢,便有怜悯之心,问曰:“去汝家路有多少?”女子曰:“不远,只有五里之遥。”祖师问曰:“汝住处多少人烟?”女子答曰:“只奴一家。”祖师曰:“若只汝一家,贫道乃出家之人,难以从命。”女子曰:“古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有何不可乎?”祖师再三下去。那女就在禅坛之前悲悲哭哭,再三告恳。祖师端然不动,垂目而坐。女子自午哀哭至西,天色将晚。女子曰:“师父既不肯光降,妾到此多时,天色晚矣,不能返家,如之奈何?”祖师曰:“小娘子速回,亦可去得。”女子曰:“师父执一不肯去,妾安敢苦缠。但山下大路,奴到自己行得,山中之路,奴今迷矣,乞师父指引出山,奴自回去也罢。”祖师闻言,只得离下禅坛,带了宝剑,从先行引那女子出山去。至半山,那女子向后扳住师父两肩,言曰:“妾脚酸痛,乞师父扶行几步。”祖师大惊,答曰:“贫道出家四十有年,身体未拈一人,安可扶小娘子?但从缓而行。”女子又曰:“师父之言是也。但妾脚果行不动,若师父下肯扶妾下山,不如同师父回转山中,到禅坛上宿一宵,明日妾自回去也罢。”祖师两皆不能从命。那女子又曰:“扶又不可,回又不可,妾观师父一表非俗,人物清俊,妾一时春心荡漾,乞师父济妾一时之欲,妾自回家如何?”祖师听罢,亦不答话,拔步自回。那女子显出神通,赶至近前,将祖师一把扯住,用钉身法言曰:“奴今出乖露丑,到如落花有意,君何作流水无情?”祖师被女子缠住,自觉身中沉重,不能醒解。猛然思起腰中宝剑,实时取出拔起,那女子不见,祖师神复如旧,回入禅坛不题。

却说妙乐天尊在云端,每见祖师心神不动,巍然正气。一日玉帝升殿。

妙乐天尊奏曰:“今有陛下一魂化身,复修成功,无毫发凡心,陛下当速差神将,引至天曹,着位领职。”玉帝闻奏大悦,即着东方青龙,南方赤龙,西方白龙,北方黑龙,中央黄龙,捧驾妙乐天尊领皆。再着西方太白金星捧印一颗,内篆“玉虚师相”四大字。再着卷廉将石谷执旗一把,下凡迎驾。众臣谢恩出朝而行不题。

一日祖师于岩上梳头,霎然想起血身无用,自觉意懒,头亦不梳,撇向后面,沉吟半晌,将身视下岩去,那岩下却有十余丈深。耳闻天书一到,五龙捧起祖师,祖师见旨到跪接。宣读旨曰:古云,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善恶有报,乾坤无私。朕观玄元苦修四十余载,无毫发动念,诚心可知,当入天宫之位。寡人今差五龙捧驾,金星持印,石谷执旗,封卿为五虚师相北方玄天上帝,管三十六员天将,八十二化身。年逢九月九日、十二月念五,巡游天下,验察善恶。原位太阳宫,禄享千锺,入西天受戒而升九族,叩头谢恩。祖师听读罢,叩头谢恩毕,回身梳洗,发不能上。祖师大惊,妙乐天尊曰:“弟子不知此意,天书到后,形下能改,安能再梳。”祖师拜谢。妙乐天尊驾云上天。次日平明,玉帝升殿,妙乐天尊带祖师见帝。玉帝问卿是谁?天尊奏曰:“这是臣领旨前至武当山,带来玄元见驾。”玉帝见奏大悦,降阶扶起祖师,赐锦墩同坐,大设御宴,赏劳群臣,传旨送祖师去太阳宫不题。次日祖师到太阳宫升道公座,门吏报众天尊拜贺。祖师请进相见毕,正谈论间,忽见北方怨气冲天。祖师大惊,问诸天君曰:“弟子才到此上界,因何有此怨气冲天,倦倦不息?”众天君曰:“上帝有所不知,此是中界隋炀帝无道,昏迷杀人,故有此气不散。”言未罢,又见四方妖气冲起。祖师又问曰:“又有妖气起,此是为何?”众天君曰:“妖气者乃上帝部将,在中界四方作乱,故有此妖气也。”祖师曰:“妖怨二气冲天,非祥瑞也。不宜久容,当要何如处之?”众天君谓曰:“如得一人有神通,去中界收尽二气,其功莫大,如此三界宁矣。”祖师曰:“妖气既某步将,何惜一行?来日某当面君下凡,收尽二气,岂不为美?”众天君各各大悦,告辞回洞不题。却说玉帝次日升殿,祖师出班,朝靴踏地,象简当胸,奏曰:“臣昨到太阳宫,见中界有妖怨二气冲天,臣观非上界样瑞,当以除之。闻说者云,妖气乃臣部将在中界四方作乱,臣愿下凡,收回部将,除邪灭妖,回见陛下。”玉帝闻奏大悦,即赐三台七星剑一把,黄金锁子甲一件,火丹五百丸,封为北方真武大将军之职,御酒三杯,谢恩出朝。祖师离上界,去三清观辞三清。相见毕,三清问其来故。祖师将奏玉帝去中界收妖事说了一遍。三清问曰:“更有谁同去?”祖师曰:“弟子自去,又无副将,今者故来请教,当复如何处之?”三清曰:“此亦不难。当日你在武当修行之时,曾脱有肚肠于山中石岩之下,肚成龟怪,肠成蛇怪,在中界作乱。汝若到凡,取此二物为将,方能成功。”祖师闻言,拜别驾云下山。念动咒语,变一道士。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资源编号:ZY1527289;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计利用时间

上 一 条: 北游记 余象斗 祖师下凡收二怪

下 一 条: 北游记 余象斗 太子头挽阴阳髻

其它收录: 沁园春·珠斗阑干
兄弟就是我睡床上,他睡地下
一个人最难得的是平常心,得而不喜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命运
次韵陈维允姑苏钱塘怀古
家是狂风暴雨的一面挡风墙,在冥冥人世间
希望在任何情况中都是必需的,如果没有希望的安慰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贱人还是那个贱人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01.3.69.*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玛瑞娜戴尔瑞市IANA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哈...
145.88.95.*荷兰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学习了...
186.47.90.*拉美地区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见识...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
知识越多越令人陶醉
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
人生只有两种事,就是幸福和愁...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
end up +doing
each +名(单)每一个…...
Don't mind +d...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