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 魏文中 第四十三回 入阴罗山猿寄信 奔阳关野马谈妖

历五里村百里许,有山名玉女者,高大而奇险可畏,巉崖壁立,石齿嶙峋。山北树木繁茂,从无人迹所到,妖物甚多,时而吐气成虹,时而飞沙走石,往往迷人去路。山之前后,不惟居民远徙,而且路乏行人。三缄师徒一日来到山麓,以此地幽深可爱,欲求一安居之所而玩赏之。奈四顾其间,毫无观刹。

三缄叹曰:“是山之下,民居鲜有,观刹亦无,师徒何以安住而玩赏乎?”三服曰:“山中必有亭阁,恐林大繁杂,无由见耳。师可于此暂歇,命一二弟子上山觅之。”三缄曰:“汝言甚善。”遍观诸弟,各皆跃跃欲试,因向椒、蜻二子而言曰:“汝二人善飞,不得难于步履,师命汝上此山去觅一所在,以为驻足之区。须速去速来,毋贪赏玩。”二人得命,乘风而往。东西南三面觅之殆尽,亭阁俱无。

二人息足岭头,遥见北山林内,午烟出没。蜻飞子曰:“是地谅有亭阁,不然胡烟生树外如是乎?”椒花子曰:“吾与汝同往观之。”刚入北山,山外一洞高悬,露于崖半,洞门坐一黄衣老着,扪虱自如,突见二人,忙忙下洞,问曰:“二道兄所向何往?”二人曰:“向北山而觅亭阁,以息师徒之足耳。”老道曰:“北山无亭阁之属,其内毒精甚伙,汝如入此,恐难生还。”二人曰:“此中何妖如是其毒?”老道曰:“中有二蛛,修炼数千余载,一名蛛虎,一名蛛龙,二精为众妖渠魁,善能捕人而食。汝可速由南去,否则恐彼被巡山小丑所见,命难全矣。”椒花子曰:“汝又何能居此?”老道曰:“吾在此地修道日久,群妖皆知。”二人曰:“吾不畏之,且向北山一游,看彼将吾何若。”老道曰:“汝不听吾言,恐其受彼牢笼,悔之已晚。”二人不答,直向北山而来。当被小丑见之,归报二蛛。巴蛛手执八卦旗儿向前吼曰:“何处妖魔,敢犯吾境?”椒花子曰:“吾奉师命,特来山内收汝妖魔者。”蛛虎曰:“汝言能收妖魔,谅多道法。”椒花子曰:“若无道法,不敢入汝巢穴矣。”蛛龙在侧,听其夸此海口,手持铁练珠,劈面击来。椒花子身向左闪,蛛虎又以铁练铲击之。蜻飞子见势猛甚,忙以铁灵杵还去。蛛虎躲过,椒花子乘隙击以铁练宝鞭,蛛虎未及提防,正中其臂。蛛龙怒极,忙放铁练珠以击椒花子,复被蜻飞子铁灵杵打下,中彼左肩。二蛛负伤而回,速命群妖持八卦旗儿,于山后山前密密排定,每一旗下派三四小妖逻守。蜻飞子曰:“妖布此阵,不知何为,吾二人不如腾空飞去。”椒花子曰:“可。”将身一扭,腾空而飞。孰知小妖抛以阴罗细网,竟将二子套于网内,悬吊半空。小妖欲噬二人,奈铁鞭铁杵横顺相击,不能近之。二子罹在阴罗,左转右旋,身不能脱。

老道在洞,暗思二人自往北山,未见由此而归,其入二蛛之阴罗无疑矣。今日无事,向彼游行,看此二人在于何地。甫入山左,闻林木上有呻吟声,翘首视之,见二人罹于阴罗之上,周身如捆。老道乘群妖已退,低声问曰:“昨日吾与汝言,汝不吾信,而今何如?”二子呼曰:“老道兄急来救吾。”老道曰:“吾不能救汝。汝师现在何所,汝为吾言,吾去告之。”椒花子曰:“在此山麓,祈汝速去通信,以救吾身。”老道曰:“汝等暂为受苦,吾去告与汝师,即来相救焉。然汝罹在阴罗,尚未绝命,亦妖中之有道法者,可将本相与吾言之,往告汝师,庶不以吾言为诳。”椒花子曰:“吾等俱系蜂精,一名椒花子,一名蜻飞子耳。”老道曰:“难怪汝所遇者,蜘蛛精也,所布阴罗甚是厉害,凡飞禽入此,脱身最难,走兽则不能罹之。”言已,驾动妖风,片时而至山麓。见三缄趺坐石洞,参拜毕,立于其旁。三缄曰:“汝何来?”老道曰:“吾乃是山一猿修炼而成。昨见仙官门弟椒、蜻二子来于山内,吾语以北山勿去,彼不听,竟遇蛛妖布起阴罗,为彼所罹,祈吾寄信,冀速救之。”三曰:“汝既寄信于吾,此去北山,还祈引导。”老猿诺。三缄忙命三服、弃海与二狐曰:“尔等同去救护,如妖不服,着一人归,吾自有擒之之方。”四人驱动风车,即随老猿入山而去。老猿导至阴罗处,果见二子凭空高吊,不住呻吟。三服击之以锤,阴罗如丝如绵,软而且牢,不能得破。弃海怒气勃勃,击以画戟亦然。二狐曰:“是物何缠绵若斯,吾且以身钻之。”亦随钻而随合。四人面面相觑,难以为情。蜻飞子曰:“道兄胡不救吾耶?”三服曰:“吾等力已用尽,不能破此,为之奈何?”蜻飞子曰:“速禀吾师,看师作何区处。”狐惑曰:“如是尔等在兹守着,吾归禀之。”三服曰:“急急前来,毋得稍缓。”狐惑曰:“事属危急,安敢怠乎?”言讫,乘风而返。

二蛛在洞,伤已痊愈,为之商曰:“二人罹在阴罗,谅难以脱,吾弟兄今日同去食之。如再迟延,必生他变。”计定出洞,群妖拥后如云。三服遥见二蛛凶恶异常,遂与弃海、狐疑闪于樟树之下。待其将近,三服向蛛虎头上一锤打来。蛛虎大叫一声,倒退数武。弃海忙举画戟,以刺蛛龙。蛛龙以铁铲挡之。蛛虎见蛛龙战接弃海,三服持锤而助,转身与三服力战焉。

狐疑或时助弃海而战蛛龙,或时助三服而战蛛虎,约战数百合,胜负不分。

狐惑回到山麓,告之三缄。三缄曰:“阴罗网非火莫破,吾之绋子善能生火,待吾抛在空际,尔去助阵。”狐惑闻言,复返北山,正遇五人当场大战。于是狐惑助弃海,狐疑助三服。

二蛛力怯,步步退后。忽然天半绋子坠下,声若雷鸣,火光直射阴罗,霎时化于乌有。二子倒地,不醒人事。老猿持丹在手,曰:“阴罗恶毒,惟吾之丹可解。”遂纳二子口中,片时苏来,与弃海诸人同归山下,其时绋子已将二蛛捆回矣。

三缄询曰:“汝在此山曾食多人?”二蛛曰:“入吾山者诛之,未入者未尝妄伤一命,望仙官详查。”三缄曰:“汝愿归吾正果否?二蛛曰:”愿。“三缄释去其捆,仍以本名为道号。二蛛拜师后,椒花子引老猿上前,亦拜三缄求收门下。狐疑在旁禀曰:”彼曾以丹活及椒、蜻二子。“三缄喜,赐号”护道“,又以入门妙诀,一一为三人言之。三人同愿追随云游天下。三缄曰:”汝愿从游,不可辞其劳苦。“三人曰:”吾等前生未能修有功果,所以化为异物。幸得吾师收入门墙,教以大道,仙班之内不敢妄期,但能复转人身,亦不枉投师也,敢辞劳苦乎。“三缄曰:”人生在世,即享厚富至贵,终不免黄泉之路,如花开放,转眼成空。何若敬体《黄庭》,脱却凡躯,不受轮回苦恼之为愈?吾之途程奔走,无非修此外功。待到功成,名列仙班,其心乃遂。汝诸弟子切毋畏难退缩,半途中止,师之望也。兹者南海地面已不远矣,吾于四方,必游到尽头之处乃止。汝等内功勤习,外功济人利物,随为师作之。“诸弟子同声应曰:”谨遵师教,不敢有违。“三缄立意前奔,历遍绿野青畴,行尽江淮河汉,不知不觉,夏去秋来,松涛助虫声以时鸣,黄花映白芦而争放。师徒行行止止,突过小溪,岸上立一白发老人,愁结眉梢,携筇怅望。

三缄师弟临岸息足,见老人憔悴之容而询曰:“老叟在兹何事?”老人见问,双目垂泪,咽呜不能成声。三缄候其心伤后,从容复询。老人曰:“吾族冯姓,贱号容端,翔节母难之期,吾女归宁,路过溪岸,忽被妖风所卷,踪迹渺无。吾之一生只有此女,至今老无依靠,饮食供奉皆彼周全,不知何妖惨攫之去。吾死期至矣。故每日于此望洋悼叹,难为外人言之,幸得道长问吾,不得不心伤而痛泣。”三缄曰:“是地旧有此妖否?”老人曰:“无之。”三缄曰:“狂风卷动时,可知汝女去向?”老人曰:“吾婿曾言,刚起狂风,女牵其衣,顷将夫妇吹至对面沙洲之侧,吾女释手,大叫救命一声,此风刮地扬尘,竟向野马山而去。”三缄曰:“汝婿未去寻乎?”老人曰:“是山常出毒兽,谁敢入之。”三缄曰:“叟家历此几许?”老人曰:“由溪岸转上,不过二里之遥。”三缄曰:“如是,吾师徒今宵暂宿汝室,吾命弟子入野马山内寻汝女焉。”老人曰:“吾女已失三日,安能尚生?”三缄曰:“试去寻访,生耶更美,死耶亦得其尸以厝之。”老人喜,即导入室。室甚宽敞,颇可安祝师徒歇息片时,老人设斋以待。餐罢,三缄暗命三服,与西山道人、蛛虎、蛛龙,同往是山探妖消息。

四子得命,耀武扬威,各驾风车,四面并进。寻至山半,见一洞府高阔如廊,洞外紫榴一株,捆一妇人于其上。三服近而询曰:“汝妖耶,抑民间妇耶?”妇曰:“妾乃民间女子也。”三服曰:“如何到此?”妇曰:“为妖风卷至耳。”三服曰:“卷汝至此胡为?”妇泣曰:“强妾为婚,妾不乐从,鞭抽甚酷,已无完肤。”三服曰:“妖在何处?”妇曰:“山后妖王请去饮宴,闻得宴罢归洞,即诛妾焉。”三服曰:“汝其白发老人冯容端之女乎?”妇曰:“然。”三服曰:“既是冯翁妞妞,吾释汝捆,与吾道弟乘车而回。”妇曰:“恩人救得妾身,德戴不朽矣。”三服将妇解下,付与西山,驱动风车先回。妇归,冯翁不胜欣喜,寄信乃婿。婿来,细问入山之由与得归之故,其妇详告所以。婿悲欢交集,忙然归去,备办斋供,以奉师徒。

三服自将妇人遣回冯宅,常在洞门行走,未见妖归,遂与二蛛分路寻觅。三服寻到山后,瞥见崖下一洞,言语哝哝。近前偷觇,一红眉青面,一红眉绿面,二大汉子品坐于上,一红眉粉面者独坐于下。于是隐身入洞,听其所谈者何。刚入洞门,闻得下座大汉言曰:“吾用妖风卷一女子,意欲以为压洞夫人,恨彼烈性不从,捆于紫榴树间。此宴罢时,可同去破彼之喉,以饮鲜酒。”上座大汉曰:“鲜酒久未沾唇,如得饮之,自是爽口。”下座大汉曰:“只要吾兄不嫌,弟当奉敬。”无何宴罢,三人下席,挽手将行。三服急出洞门,转过山坳,见二蛛曰:“妖已访得,快随吾归。”二蛛同至前洞,三服命隐洞之两旁,己身化作妇人,束于花树。事事停妥,三妖已至,入洞坐定,吩咐二三小妖掐破妇喉,呈之案上。小妖得命,来至树下,正待举手,三服以锤击之,立即丧亡。三妖尚在高兴,一妖慌入禀曰:“二三小妖,已为妇人击毙矣。”三妖厉声吼曰:“村间妇女,胆敢为厉耶?”本洞妖王怒趋出洞,妇人见而哀曰:“祈汝饶吾,愿与为妻,同偕百岁。”妖王笑曰:“昨日胡不应诺,今为后山妖王知之,将掐汝喉,以血为酒矣。”妇泣曰:“汝心残毒如斯,汝来,妾有一言相嘱。”妖怜其美,方向前去,早被三服劈面一锤,妖不能敌,倒地化为野马。蛛龙突出,力以两手扭着马耳。野马向前直奔,嘶鸣之声动摇山岳。洞内二妖齐出,三服敌青面,蛛虎敌绿面。惟蛛龙所扭之马,遍山奔走。蛛龙不释,野马力憋而息于松下焉。

蛛龙手执丝绦,将欲捆其四足。野马恐为绦束,愈肆狂奔。蛛龙无奈彼何,翻身上背,两足跨定,任其所之。

片刻之间,约走千里。蛛龙曰:“任尔奔驰,只劳尔力,吾安闲于尔背,有何畏乎?”野马曰:“吾颇有力,日日驰驱,使尔不得其所焉。”蛛龙曰:“吾以天下为家,天下即其所也,尔又何能脱身乎?吾劝尔,不如归服吾师,代其步履,俟道成日,亦不无余光之叨。”野马曰:“尔师何人?”蛛龙曰:“吾师乃上界虚无子一转,受紫霞真人命,阐大道于人间,无论水怪山精以及世人之好道者,俱为指点正途,不入旁迕。故而云游天下,以积外功。其追随者,弃海乃龙王之子,三服乃铜头鬼王,西山道人、狐凝、狐惑乃狐妖归服,椒、蜻二子属蜂精所化,善成、护道属鳌精老猿所化,若吾姓蛛名龙,兄名虎,属蜘蛛精所化,尽皆妖部,何畏尔等耶?”野马曰:“山水精怪能归正道,可成仙乎?”蛛龙曰:“不望成仙,拜师何益?”野马曰:“如尔所说,吾愿归之。”蛛龙曰:“与尔同部者何妖?”野马曰:“绿面者熊妖,青面者鹿妖也。二妖法力甚高,吾亦为彼挟制。”蛛龙曰:“不怕彼有法力,吾师自能伏之。”野马曰:“尔师今在何处?”蛛龙曰:“今在溪左冯姓宅内。

尔所卷之妇,即冯翁妞妞也。“野马曰:”如是吾掉转路头,片刻可至。“蛛龙曰:”此时不知吾兄三服与熊、鹿二妖相战,胜负若何。“野马曰:”候会汝师,再探消息。“言罢,奔走如飞,转瞬已至溪左。

蛛龙入室,参拜三缄而禀曰:“弟子擒得野马精,愿投师门下。”三缄传进,野马拜舞毕,长跪座前。三缄曰:“汝愿投吾门中,不可变易初志。”野马曰:“坚如铁石,至死无有变迁。”三缄命之起,转谓蛛龙曰:“三服、蛛虎未见归来,汝速去视之。”蛛龙得命,飞空而去,来至山岭,正值二人已败下风。蛛龙上前与二妖大战数合,奈彼吐气成雾,迷却路径。冲杀无从,暗偕三服、蛛虎逃归庄所,禀之三缄。三缄曰:“二妖如此猖獗,吾必收之。”当念真言,抛去绋子,青黄二气自空飞来,霹雳一声,坠于山内。
资源编号:ZY1528104;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绣云阁 魏文中 第四十四回 停云阁谈元伏虎 侍郎院讲义还官

下 一 条: 绣云阁 魏文中 第四十二回 三贤庄道止雪雹 五里村法伏虹腰

其它收录: 你是我朝思暮想的笔尖倾城女子,在烟雨江南里成就了我今生的最美
感怀
有一种爱情叫,相濡以沫
今日正午12时23分,于海淀妇幼保健医院
我不会流泪了,你的离开我会当成是生活中的一个低谷
本来那么明亮,蓝得那么澄净的眼睛
大学即将结束,想对大家说
您是严冬的炭火,是酷暑里的浓荫伞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34.199.147.*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