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云阁 魏文中 第三十四回 集春山狐鬼斗法 凤仪阁师弟降魔

乌背时见龟孙已去,缓缓归里,妻儿庆幸,自不必言。

无如山王庙中,自背时捉神后,已停一月无妇女伴神。至今阴风时起,村人俱病,许以妇女伴之,则疾始愈。村人畏山王之灵,伴神愈多,香火愈甚。

且言意马洞自意淫伏诛,复有数十妖魔争夺于此,后为一千年狐狸独居其间。此狐法力甚高,群妖皆畏,闲暇无事,妖风驾动,四处游观。游至集春山,见一庙宇香烟缭绕,妇女不绝往来。老狐不知何神镇守是地,变一村叟杂入庙内,隐于西廊密室之中。室无多人,惟一及笄闺女设榻相待。二更后,梁上响亮,一伟汉凭空坠下,就榻淫之。老狐默会,知是铜头厉鬼在此宣淫,心抱不平,暗暗近身,将彼扭着。鬼王下榻,与老狐挣持在室。室外听得数十汉子力斗之声,女子家人忙忙坏门,持火入视,见榻上女子已骇半死,两位红眉大汉相扭榻前。

室门甫开,大汉撞出,霎时狂风大作,走石飞沙,庙宇摇摇,几为倒塌,宇上之瓦,毁坏无存。幸东厢一楼伴神之家,急将女子扶转东廊,同躲楼下。是夜狂风不息。待至天晓,村人来视,满山花木尽皆摧折矣。村中父老,以为山王为上天诛戮,各办牲醴,以谢其恩。

不知狐鬼日则停战,夜则兴兵,争斗连朝,不分胜负。鬼王骂曰:“何方野怪,不思各霸一区,敢逞妖威,夺人血食。”老狐亦骂曰:“尔这淫鬼,士民建庙祀尔,享受香烟,已即千古奇逢,何使民间妇女为伴神之举,以资淫荡之乐乎?狐师爷心实不服,特来与尔试试妖法。如斗得过者,则居此庙;法力不及者,为婢为奴。”鬼王曰:“任尔掀天手段,鬼老子也要与尔斗过尽头。”老狐闻得此语,口吐红珠一粒,直击鬼王。鬼王见之,速吐阴雾,将珠盘旋空际,不上不下焉。老狐知已是一赤阳,彼是一阴,阳不胜阴,故红珠弗坠,不能伤及此鬼。

用手一指,顷来数十狐孙狐子,齐吐阳气,以助红珠。红珠腾空团团圆转,鬼王逃北,珠向北行,奔东珠从东滚,于势穷力竭之际,嘬口一乎,野鬼齐临,各吐阴气,珠仍不滚不坠,稳吊虚空。老狐知珠难伤鬼王,急收之入口。

鬼王吼曰:“老妖欲以红珠伤人,可能击得鬼老子否?”老狐曰:“尔且候之,狐师爷自有伏尔之法。”遂向怀内取出平素所炼连环金钩掌,从空抛来,但见万道赤霞,坠于鬼王头上。

鬼王将头一侧,向南逃去。霞愈生焰,罩着鬼王,四方现出无数金钩,将彼勾定。鬼王用力前奔,金钩向后而拉。鬼王无可如何,嘬口呼之,野鬼复聚,思将金钩取却,以解鬼王之困,无如此钩取去,彼钩又来,鬼王是时已为钩儿连环扣定矣。野鬼愈聚愈多,齐吐阴气,一时金钩散去,鬼王身脱,稳立于北阴角上。老狐见鬼势败,怒詈之曰:“小鬼头知狐爷法力乎?

如畏厉害,可将此庙送与狐爷居祝倘若半言不予,另使法力,断必震散尔也。“鬼王曰:”鬼走子,让尔先使法力,知尔必将生平所炼善能伤人者使之,尔已使下二宝,未曾伤及吾躬。此次待吾稍使一二,如逃得过,方算尔能。“老狐曰:”狐师爷在此,任将所炼宝器和盘托出,吾不畏之。“鬼王也不回言,举口仰天,吐出千百小鬼,各执绋子在空,言曰:”吾等善力,能套此犬者,即称神手。“言刚出,数十小鬼同声答曰:”让吾先擒此犬。“只见无数飞绋,直绕老狐之身。老狐东走西驰,四方小鬼手执绋子,四面围之。老狐口吐红珠,珠上生火,执绋小鬼畏火而逃。老狐笑曰:”尔有手法,快快使来。“鬼王暗在腰间取黑巾一幅,望空抛去,用口吹之,其巾化为黑气一团,向老狐蒙头盖下。老狐头刚偏左,黑气满布,身已困于其中。

俄而阴风怒号,哭泣之声惨难入耳。老狐极目四望,概属喷血死尸,稍举动时,死尸披发相随,不离不即。老狐暗思曰:“此小鬼所布阴魂阵也,惜吾火光镜未带身旁,如何破之。”思犹未已,喷血死尸尽皆怒面森森,蜂拥而至,臭气入鼻,令人闷绝不堪。老狐将珠急含口内,死尸似畏不畏,不过稍退数武焉。

老狐手向东招,狐子狐孙近前,问曰:“命吾来兹,有何调用?”老狐曰:“小鬼头阵布阴魂,非火光镜不能照散,惜此宝物尚在洞中,尔可速归,与吾取至。”狐孙狐子领得是命,各化黑风而出。铜头鬼王见狐困阵,复抛红巾一幅,化为女鬼,披发吐舌,齐向老狐扑之。老狐正难撑持,狐子狐孙已抱镜至矣。

老狐捧镜在手,光生如火,照彻四面,鬼阵渺然。老狐曰:“小鬼头所布之阵安在?”鬼王曰:“今日罢战,再约明宵。”老狐曰:“如此,让尔灵魂多存一昼。”鬼王于是仍退入庙,暗想:“老狐法力甚高,吾前所统之三千六百野鬼,不知逃向何方。斯时爪牙虽多,然尽属庸庸碌碌,毫无法力,何能胜之。吾与老狐约战明宵,如彼获胜,村中妇女眼见犬子消受矣,安服吾心。吾且乘着阴风,四方访寻,倘得厉鬼助吾,庶不至为彼所败。”寻之已久,野鬼固不乏人,要皆饕餮水饭于村间,不能助力于阵内者。刚逞阴风向西而行,见南角上一缕黑气,如鼎腾沸,由地而升。鬼王不识为何,驱风向南,不久已到。仔细审视,气由冢出,其冢非他,乃古昔时劫运过后所筑之京观也。京观门首立一小鬼,见鬼王而询曰:“尔为谁,来此何事?”鬼王曰:“吾系铜头鬼王,有务在身,特游此地。”小鬼闻“鬼王”二字,报入观中。一时恶鬼数十,接连出观,罗拜于鬼王之前,曰:“不知鬼王驾至,小鬼头有失远迎,望其宽耍”鬼王曰:“皆缘事急,寄信未能,突如其来,有惊尔等。”群鬼曰:“鬼王何事其急如斯?”鬼王曰:“吾与老狐争夺集春山山王庙宇,老狐法力高妙,兼之狐子狐孙甚众,吾不能擒,特来约尔京观鬼魂,助吾今宵一臂之力。若能胜得老犬,许尔等轮流来庙,同享祭祀焉。”众鬼曰:“如鬼王调用,敢不效劳。”狐有狐群,狗有狗党。鬼王曰:“尔辈既愿助吾一阵,可随吾来。”群鬼应声同行,集于山王庙内。老狐率领狐孙狐子,亦临庙外喊杀连天。鬼王谓众鬼曰:“待吾先出,与彼力战,能胜则已,不能胜时,吾口角呼之,尔等齐集,四方围绕,协力共擒。”嘱咐后手执铜捶,飞奔出庙。老狐持定铁铲而相角力,愈战愈雄。一逞阴风,一嘘妖气,山木摧折,民居坏损者不计其数焉。酣战已久,鬼王隙向老狐一槌击下,老狐眼疾,闪过一旁。鬼王势虚,迎面而来,老狐随手还以一铲,鬼王法甚,倒退数百步。知其胜彼不能,口角一呼,京观群鬼哄然出庙,将老狐围在山腰。老狐急然脱身,口吐红珠,冲出重围,回洞而去。群鬼随后追逐,谁知老狐疾速,不知所往,仍退归山王庙中。

老狐力疲气馁,化一道长,坐于像星山半歇息片时。恰遇紫霞真人化为采药童子,手携畚具,肩负竹筐,见老狐而问之曰:“老道兄何来?”狐曰:“与铜头鬼王力战,被他搬及京观众鬼,势甚凶猛,吾战不过,因逃至斯。”童子曰:“尔与鬼王战几日矣?”老狐曰:“已战三日。”童子曰:“京观众鬼有何法力,道兄竟败下风?”老狐曰:“京观内尽属坠劫鬼魂,在生皆怀毒恶心肠,才遭此难。没后以毒肠而尽作鬼,吾故难以敌之。”童子曰:“尔休与彼斗,不久自有伏之之人。”老狐曰:“吾今归洞炼吾大道,不与鬼头争矣。”言毕竟去。

紫霞思曰:“铜头鬼王逃出阴禁,不守鬼戒,胆敢设局行淫,吾将暗使三缄前去收之,以除民害,然欲收彼,必要云衣子之电光珠。昨命正心子前去请赐,未见言旋,吾且回洞俟之。”无何正心于归,禀之紫霞曰:“云衣真人言宝器不一,吾自急时而赐,不必尔师过忧。”紫霞曰:“三缄而今在何地耶?”正心子曰:“弟子云头遥视,三缄师弟将近含云岭矣。”紫霞曰:“如此,再候信音。”三缄白出飞凤阁,游到含云岭上含云阁内,暂息征鞭。一夜二更,私语狐疑兄弟曰:“师于明晨命尔二人同入海岛,照吾单内药料,采齐急归。吾见是方晦气频凝,定有大疫,吾将药料办就,以救此岭村人。师之功亦尔兄弟之德也。”狐疑弟兄领命安寝。天光发晓,拜别而行。五日归来,师弟三人炼药成丸,每剂三粒,用纸包定,堆于阁之密室,以待狐孩施之。

三缄仍入市廛,结缘而去。到晚归阁,向狐疑兄弟言曰:“无怪是岭以外数十余里晦气盘空,师入市廛,见贸易者尽怀奸诈,淫荡之妇亦甚多多,而且为父不慈,为子不孝,为兄不友,为弟不恭,能弗见怒上天,大疫为之将下耶?”狐疑曰:“既为上天所怒疫之,即以诛之也,乌能救之乎?”三缄曰:“凡求吾药,必先训改恶行,然后予之。上天极爱改过,大疫自不施也。加以吾药之灵,救得女男,即是造先路径。”狐疑兄弟曰:“吾师识见甚高,弟子所不及。”三缄在阁仅住十日之多,果然疫染全村,死亡无数,凡医束手遂命。二狐化为童儿,负药入市,排在案上,大夸海口此症能医,求药人来,不取分文,惟告改过。村人欲顾性命,计从言听,药到症愈,人人皆以为仙。于是染疫之家,迎请视疾者络绎不绝,即是村豪华巨族,亦争迎迓,旁观不识,无不夸其得时。

师弟为救是村,盘桓月余,疫已消散,三缄欲造外功,忙忙促促,离了含云阁,复向前行,日与二狐讲究道旨。凡遇市镇,就地结缘,所游之区已不一处。

一日,来到凤仪村。是村风俗,酷好男孩,不乐女婴。如前有一女,再生四五,尽弃诸水,以为遣盗。习久成俗,沿村效尤,所毙女孙极多。奈无人挽回,女魂相结为魔,吞食男孩,一众村人无法处此。凡家生男孩者,日夜抱之手内,稍置榻间,则呱呱一声,为魔所食矣。久之,小孩食尽,即十一二龄童子,皆被魔吞。是村之中,悲无后嗣者不知凡几。三缄来此,住于大阁。本阁老道偶言及斯,三缄曰:“此魔不除,此村终必孑无遗类。但魔之出没,能令人见乎?”老道曰:“日夕则出,三五成群,狰狞可畏,达年愈集愈伙。日多欲坠而村门闭矣,门内鸣钟击鼓以畏之,不然则破户而入占据食孩焉。”三缄曰:“如是,待吾今夕出阁一观。”老道曰:“疫起出阁视魔,须持钟在手。魔如捕尔,鸣钟以骇,彼乃畏而之他。”三缄曰:“以吾出阁,不必用此,彼自不敢捕之。”老道曰:“总宜小心,免受惊恐。”三缄笑曰:“毋烦老道友叮咛,吾自有降魔之法。”老道亦不复语。

未几而寺钟响亮,山鸟归林。三缄独出阁来,立于高埠,极目遥望,村外无人,寂寂悄悄,灯火俱静。三缄四面详视,未见魔来何处,暗思此必村人相猜相疑,起是风波,未足以为信也。刚欲转身归阁,忽闻山脚下大叫一声,野谷皆应。顷刻又听山左一声大叫,更甚于前。三缄讶曰:“魔虽未睹,声甚惊人。然必得睹形像若何,吾心方信,否则恐是地盗儿假此魔声,以骇听闻,乘势窃取人物者。”突见山下立二巨人,约有一丈之高,目似灯炬,首如巴斗,遍体鳞甲齿齿,足大于箕,一步一昂头,其行甚速。行至山半,大声一呼,山谷之中声声相应,参差不齐。约略计之,不下数十。应声刚驻,呼声又起,连三四呼,群魔陆续而来。体虽稍逊于巨人,而形像则一,片时之际,皆集于山腰,彼此欣然相扑为戏,输者倒地呼号,声闻数里。候至山生野雾,前巨人大震呼声,各分方隅散去。自兹已后,村中犬吠不绝,钟鸣鼓响,入耳如麻。三缄将魔行藏一一觑定,归阁细忖,知是冤气凝结而成。如不解除,是村何以安耶?

晨起斋后,语老道曰:“是方之魔乃冤所结,尔将村人传集,如其愿解,吾能解之。”老道亦畏魔扰,沿村传说,村人甚喜,群皆赴阁,叩求三缄驱除此魔,以安乡里。三缄曰:“待吾今夜考询诸魔,问是所结何冤,如何能解。凡尔畏魔扰害者,准于朋晨同集阁中,听其音信。”村人拜谢归家,各送斋筵,供奉师弟三人,恃之以为降魔保阵。
资源编号:ZY1528114;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上 一 条: 绣云阁 魏文中 第三十五回 困冤魔云衣赐宝 过集春鬼首拜门

下 一 条: 绣云阁 魏文中 第三十三回 集锦村妇女遭害 落花渡龙子宣淫

其它收录: 湖山十景·三潭印月
过七里濑
江南曲(二首)
没有口误这回事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机不可失,尽在XX
黄金白银,珍贵比不上父亲爱心
在我转身的那一刻我以为你会挽留,没想到你走的那样干脆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13.128.104.*德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不错。
76.253.95.*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志在千里,始于足下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
路虽远,行则将至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梦想不会逃跑,只是看你是否去...
自律带来自由
永不言败,直至成功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