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剑侠图 常杰淼 第十五回 司马良招亲三义庄 洪炳南阖家庆团圆

上文书说到:王爷来到三义庄,在酒楼用饭,听王二说出二老思兄之意,告诉他左臂神刀洪炳南之子左臂花刀小火神洪玉耳就在这里,王二撒腿就跑,来到家里禀报两家员外爷。两员外立时来到望友楼,进楼,郑天雄眼含泪问道:“玉耳贤侄在哪里呀?”小英雄抢步上前:“您大概是二叔父吧?

小侄玉耳参见。“郑天雄泪洒胸前,抱住玉耳:”想死叔父,你天伦何在?“

“很快就来,叔父莫急。这位是三叔父吧?侄男叩头。”“孩子,我是你三叔高林,起来起来。哪阵香风把侄吹到,总算苍天见怜,偿我们弟兄的宿愿,但愿得你父母早日到来,咱们也好团聚呀。”玉耳落泪如雨下,说:“二位叔父,侄儿的娘亲已不在人世了。”老哥俩也难受呀,就把当年去接,如何惊闻噩耗之事都说了。又问:“贤侄,这几位是谁呀?”“叔父,都是父亲的好友,此处不便介绍,愿借二位叔父的高轩暂住,不知意下如何?”“孩子,什么是叔父的家,就是你自己的家,请老幼宾朋到寒舍一谈。”说着,就邀众位家去。

一直来到客厅,坐毕,玉耳拉郑、高二位到王爷的身边,说:“叔父,我给您二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当今万岁康熙老佛爷的四皇子雍亲王爷。”郑、高二老慌忙叩头,“死罪死罪,在王爷驾前请死,慢待王爷大不敬,请王爷宽宥才是。”王爷扶起二位道:“本爵私行至江南,不要声张出去。你们二位交友,血心热胆,义气千秋,正是本爵要结交的益友良朋,何罪之有?快起来,再给您二位介绍两位,这位是山东圣手昆仑镇东侠侯廷侯振远。”“大名鼎鼎的前辈侯老侠客,我二人武林末学,该以晚辈之礼拜见。”说着就要行大礼。老侠拦住道:“听洪老英雄提到二位的为人,急于相见,老弟老兄,何分彼此呢?过誉过誉,不敢当。”王爷又把海川叫过来:“二位,这位是武林中的新人物,直隶童海川。”“啊,莫非是杭州擂掌打法禅僧,灵隐寺献绝艺,北高峰贺号,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侠客吗?”王爷点头:“正是。”

“哎呀,我弟兄几世修行的,怎么一时之间王爷、双侠莅临敝宅,做梦也想不到哇。”玉耳又把四小介绍给二老。

大家落座喝茶,才把所有每个人的事情,详细说清。这时候酒宴已齐,才谦让归座。郑奎给王爷满斟一杯:“山肴野味,不成敬意,爷请多包涵吧。”

由于郑奎至诚相让,王爷也不客气:“郑老英雄,本爵也是自家人,最好别客气。”大家开怀畅饮。海川跟王爷商量:“玉耳已然到家,将来炳南公一到,乐享天伦,咱们可是王命在身,限期不多,还是告辞走吧。”王爷点头答应:“郑老英雄,我们的事情也很急,不如趁此机会告辞吧。”郑奎、高林苦苦相留,真是盛情难却。商妥明天一早就走。

吃完晚饭,王爷有些累啦,再说明天还要赶路哪,便道:“二位庄主,本爵今天走累了,给我们找地方休息吧。”“王爷放心,早收拾好了。”命令家人掌起灯光,郑高二位陪着,来到西跨院儿,院里盛栽松竹,十分幽静。

来到北房,借灯光一看,靠墙的书格子置放二十三史,各种书籍俱全。王爷他们坐下。王爷很疼爱这几个孩子,问:“高老英雄,您给他们也安排住处,叫他们早早休息吧。”高林站起来:“贤侄们随我来。”高远甫带着他们五个来到东跨院北房。然后说道:“你们就在这屋里休息,我可不能奉陪你们啦,如果你们解手,还出刚才进来的角门,往北奔内宅有个夹道,走到东边有月亮门儿,一直往东南角儿,就见到厕所啦。玉耳好生陪着哥哥们休息。”

玉耳答应着。他们五个性情相投,又兼聚少离多,真是难以分开,商量着怎样才永远不分离。此时已交二鼓。司马良站起来,道:“咱们可该睡觉啦,我先去方便方便,回来再睡。”九龄站起来道:“我也去。”玉耳、小香、小翠也都站起来:“我们也去。”

五个小英雄出角门,顺夹道往北进了月亮门儿,北边是东西下一段花墙,再往北是个大花园儿,眼前这个院落好像是堆料的地方,有好几垛新砖,还有一垛垛的圆木方木。五个人仔细看着道儿,等来到东南角看见厕所,发现东面是南北的大墙,厕所北面是个冲东的大车门,不过已经上锁。这个院是司马良他们住的跨院后边的第三层院。到了厕所门口,猛然间听上面“嗖”

的一下,从东门上边出现了一个夜行人。不但司马良发现了,九龄他们四个也发现啦,就势五个人全蹲下身来,屏住气息仔细观看。这个人煞白的一张脸,年纪在二十八九岁,一身云串通口夜行衣,绢帕缠头,背插单刀,绒绳勒住十字绊,兜裆滚裤,脚底下抓地虎靴子。他飘身下来,鹿伏鹤行可就往北啦。司马良准知道不是好人,不过他大一点,明白事故多一些儿,像郑天雄、高元甫也是武林人物,在此居住多年,成名的人物要让一面,猫狗小贼他不敢来。这是哪路贼呀?看他走向北边,那面是个花园,已经是郑家的内宅。贼人去可以,我行吗?身为少侠客去人家内宅?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朋友门前如王府哇。想到这儿,自己不敢追啦。后来又一想:焉有见贼不管之理,岂能退缩不前!司马良从后边就跟上啦,这贼人越墙而过。绿林里边有规矩,逢门不乱入,看来他是个内行。司马良也飞身跨上墙头,单胳膊一挂往里看,啊,真是个大花园,既有四时不谢之花,又栽八节长春之草,君子竹、大夫松,牡丹等等,桃红李白芬芳,绿柳青萝摇曳,红紫芳菲,争奇斗艳。这贼人分花拂柳,一直往北,司马良那顾许多,飘身而下也跟上了。

绕过几座假山,穿过凉亭,花团锦簇之中有一座两层小楼儿,画阁雕梁,斗拱重檐,十分讲究。当中栏杆,两边扶手明楼梯,楼上五间,灯火辉煌,有姑娘说笑声音。楼下的五间没灯亮,周围是绿树成荫。楼前是个草坪,碧草如茵,草坪的边上有五个大鱼缸,木架架着。当司马良看情况的时候,这个贼早就蹬着扶手上楼啦。司马良伸手轻轻地拿出链子锤,蹑足潜踪,来到楼下,看窗户上被灯光一照,人影摇摇,都是年轻妇女的样子。再看这贼人,用左手指甲把窗纸割了一个月牙口儿。贼人手扶窗台儿,猫腰往里观看。

这楼里住一位千金小姐,就是郑天雄老英雄的独生女儿,名叫玉兰,今年十八岁,老人爱如掌上明珠。在姑娘小时候,请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秀才,可说是饱学鸿儒,教姑娘读书,念了十年,真是才储八斗,学富五车。长得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高元甫无儿无女,这姑娘受到四位老人的爱护。姑娘每晚上都要带着几个侍女,做些女工针黹,在灯下刺绣。

司马良看得真切,脚尖儿点地,一鹤冲天,轻身飞起,刚往拉杆上一落,双手一悠链子锤,“哗楞”,挂着风声,照着贼人的后脑就要砸。当司马良往下砸的时候,他又犹豫啦,打死他没活口哇,最好把他擒住。这一来锤下去就慢啦。贼人往旁一闪,双锤砸在窗台上。“叭嚓”,可把屋里的姑娘们给吓坏啦。司马良随着又从栏杆上下来,照贼人跨骨上“膨”一下正踹上,贼人就势一溜滚,鲤鱼打挺站起身形,“噌”的一下往楼下蹦。司马良飞身下来,高声喊:“好贼人哪里走?”一抖双锤伏腰就追上去了。前边是假山石,贼人刚要绕,猛然从假山根下花丛之中,“嗖”的一下蹿出一人,正是夏九龄。冷不防“枯树盘根”,链子槊就到啦,正缠在贼人腿腕上,“哗楞”

一抖,把贼人摔出一溜滚去。他起来撒腿往东边花林中逃窜,没想到“噌噌”

出来两个人,正是小香小翠,各自拉刀,盖顶就劈。贼人已成惊弓之鸟,不敢恋战,刚一躲小翠的刀,小香的刀正扎在贼人的大腿上,裤子也破啦,血也下来啦,一跛一点撒腿往西跑。哪想到花丛中飞身形出来一个人,正是左臂花刀小火神洪玉耳。他一压左手刀,飞身过来,“仙人解带”拦腰就砍。

贼人都懵啦!玉耳刀到,他再也躲不开了。玉耳里合一腿,踢在他的肩头,“嘭”!应声而倒。司马良他们正赶到,用膝盖一顶贼人腰眼,抹肩头拢二臂,四马攒蹄给捆上啦。

五小到了一起,九龄才说:“良哥,您追下贼来,我们也跳过了墙,贼人有规矩,哪里进哪里出,我们四个人藏好,这叫预备窝弓擒猛虎,安排香饵钓鳌。”司马良心里高兴,还是把兄弟呀,同仇敌忾,和衷共济。五个人正商量快去到前厅报信,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痰嗽一声:“什么人,在此大胆喧哗?”前边走的郑天雄,后边跟的高元甫。两员外因为盟兄洪炳南很快就到,再说洪玉耳贤侄已经来了,正在内宅商议。好像听见东院花园有动静,老哥俩才来到花园。看见这几个人在这儿,忙问:“你们怎么跑内宅来啦?”

夏九龄答道:“二位前辈,真不巧,今天到您的贵府,正赶上闹贼,被我哥哥司马良捆上啦,您看看吧。”高老员外一听,脸色一红,早不来贼,晚不来贼,单单在今天来贼,叫我弟兄不好看。

这五个孩子都没言语,往西出月亮门,顺夹道穿过中厅到西跨院,一看王爷在台阶上站着,二侠都在院中。原来郑天雄走后,老爷仨并没休息安歇,王爷脱了鞋,盘腿坐在炕上,双侠坐在桌子两旁,说了一会儿话,突然好像听见有声音,老哥俩站起来,王爷也忙着下炕提鞋。海川把双钺取出,一提气,飞身上北房,登屋脊往四下观望。耿耿银河,明月在天,听见东院有动手的声音。海川下来,王爷可问海川:“有什么动静?”“东院有人动手。”

王爷心急:“咱们的孩子都在东院哪!”海川点头。“要不叫海川去看看?”

侯老侠听了摇头道:“爷驾想一想,郑、高二位也是武林人物,人家不找咱们,咱不能去,五个孩子在一起,也无妨碍。”王爷知道侯老侠想的周到,真的来贼厉害,自然会派人来请,不等请就去,好像看不起人,叫郑、高二老多想。

不大会儿,五个孩子来到。夏九龄忙上前禀报:“回爷的话,他们家后边有女眷,来了采花……”这个贼字还没说出来,侯老侠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胡说,满口乱道,你还算懂规矩么?”吓得九龄把贼字咽了回去。

王爷一听,这老头儿对孩子们太严厉,问:“老侠客,孩子说错了吗?”

侯老侠道:“王爷,郑、高二老名门大户,又是武林高手,家有女眷,怎能传扬此事?若被外人知道,与本宅妇女名节有关哪。”王爷一听,心中很佩服侯老侠的见解。

咱们这部书说得是康熙年间、封建时代的事,女子没有地位,受旧礼教的束缚。他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又说生死是小,失节是大。像郑天雄这样的人家,要传说出去,就不得了啦。姑娘的名节也受影响,将来找婆家都不好办,还要防范姑娘自己心窄,寻了短见。

郑、高两位老弟兄来到前厅,一看管家带着十来个人把贼人捆得结结实实,这才来到西院。海川一见二老到啦,问:“两位员外,后院有贼人搅闹家宅,甚感不安,我们好不放心哪。”郑天雄、高元甫都抱拳一笑:“惊动爷驾,甚是惭愧,请王爷、侠客爷安心,已经没有事啦。”又禀明王爷道:“贼人已经拿获,请王爷不必挂念。”说着又问九龄:“夏少侠,你们谁拿住的贼人?”九龄现在一看郑、高二老有感激之情,便道:“方才到您的花园儿,很失礼啦。像您这贵府高门,什么样的贼人吞了豹子胆敢来搅闹!刚才,我们在花园,说拿住了贼人,二位员外是不会相信的。不过小子也没有那么大的本领拿贼,也不敢居功,您问我哥哥得啦。”说完,搭拉着小脸蛋,一声不语。

老侠侯振远心里不乐,这孩子的话暗带讥讽,郑、高二老要心地狭窄,可就不合适啦。侯老侠暗含着看了郑、高二位一下,罢了,不愧是老英雄,九龄的言语,人家脸上毫无反应。司马良将前情叙说了一遍。郑天雄听完后哈哈大笑道:“我弟兄甚为感激少侠客,由于园内居住小女,老夫误认为少侠客无故前往,方才在花园出言无逊,是老夫之过也。几位少侠多担待。拿住贼人,保全名声,老夫当有重谢。”侯振远暗暗点头,郑天雄是个人物。

王爷听完,问:“郑老英雄,听良儿一说,贼人十分可恶,现在哪里?”“回王爷,由家人看守。”“好吧,把他押来。”高元甫亲自把贼人押来,家人都在外面侍立。王爷一看这贼人很凶恶,青色绢帕缠头,刀已经给摘走了,一身夜行衣。刚要问话,镇东侠侯振远一摆手,道:“高老员外,您叫人把他带走,爷驾不用细问啦。”家人进来推搡着贼人踉踉跄跄地出去啦。大家都不明白,王爷忙问:“侯老侠,怎么不问问?”老侠微然一笑:“爷驾,高、郑二位员外,这个贼人老夫认识。”

侯镇远这么大的侠客,怎么能认识这种臭贼呢?其中有个原因,这个贼人叫柳玉,是山东巢父林外东北五里李海坞的人,有个外号叫拨草寻花客柳玉。他还有个弟弟,叫窗前一枝花柳未成。前文说过,海川、王爷下山东请老侠,四寇火焚巢父林,侯老侠杀的那两个贼人,一个是吴得玉,一个就是柳未成。当年,柳玉也头顶门生帖要拜侯老侠为师。老侠问了问他的来历,后来暗地一调查,才知柳玉是个为人不齿的坏贼,便骂道:“你是什么人,敢到老夫家中来拜师?本应将你置于死地,我给你一条自新之路,如果恶习不改,犯在老夫手中,定杀不赦!”这小子抱头鼠蹿而去。因为柳未成、吴得玉在云南八卦山后山当小头目,每年探家一次,可今年没来。不是没来,到了东昌府与韩宝、吴志广见面,去巢父林被侯老侠给杀了。柳玉怎能知情?

带好兵刃夜行衣包,准备到云南找他弟弟去。但从家中一动身,一路上做尽坏事,真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来到桃园县三义庄,天已傍黑。腹中饥饿,心想到镇甸里找个饭馆吃点儿东西。这小子进的是北镇口,走着走着路西有一条宽胡同,远远地看见几个姑娘,花枝招展的从西往东来,柳玉这种臭贼,发现了姑娘,他能让过去吗?立即迎着往西来啦。

这位小姐就是郑玉兰,带着四个丫鬟去西院叔叔高元甫的家里。高家有一个洗衣婆子,扎得一手好花,她跟这婆子学扎花去啦。本来婶母要留她吃饭,可姑娘一定要回去,没想到碰上这个坏小子。柳玉心里这个美呀,心想:这是我的造化来啦,真是好花儿藏在深山里,美女出在小乡村!他先踩道。

折回来在前街望友楼吃完饭,然后到村口外找个大树林,躺下睡啦。醒来时,已到二鼓左右。他换好夜行衣,插好钢刀,从树林出来,越想越美。施展夜行术来到三义庄郑宅东墙,拔腰上墙,直奔花园。听见楼上姑娘们说笑,他来到楼上捅窗纸,连看都没看一眼,司马良就下手啦。镇东侠为什么不让王爷问话呢?因为柳玉是坏贼,如果一问他,说出不好听的话来,于郑、高二老脸上无光,这才把他带出去。

老侠把柳玉的事情一说,然后把郑天雄请过来,低言相告:“您找几个人,把贼人的嘴堵住捆好,到村外山坡树林里深深的刨坑给他埋了就完结啦。

凡是去的人每人给几两银子,此后不再提起。这事儿不能送官府,因为一经审问,与姑娘名节有碍。“郑天雄真佩服镇东侠心细如发,想得周到。

一夜无话,次日清晨,郑、高二员外来到跨院,痰嗽一声。其实王爷双侠早就起来了,梳洗已毕。王爷在屋里道:“二位员外请进来说话。”郑、高二老进屋,这时五小也来啦,分宾主落坐。下人献茶,郑老英雄手擎茶杯,二目发直,上下打量司马良。司马良很腼腆,看得他发毛。王爷喝着茶总觉得郑奎神不守舍,现在一瞧这意思,心里可就有了七、八分明白啦:一定是昨夜司马良救了他的女儿,想以回报。司马良是两位侠客的高足,人品、性格、相貌、武艺样样都好,大概郑天雄有意招司马良为东床快婿,恐怕因为和我们是初交,不好往外说。看他两家是清白家门,门户又好,应该给他们执斧伐柯做个冰上人,成全两家的好事。王爷喝了一口茶。把杯子放下:“郑老员外。”郑天雄一听王爷叫他,道:“啊,王爷您有什么吩咐?”王爷把九龄叫过来:“陪着你哥哥司马良先到院中去。”九龄跟司马良出去啦。

王爷冲郑天雄一笑:“哈哈,郑老员外,你看司马良这小孩怎么样啊?”

“好极啦。”“噢,这孩子跟随伯父南侠客海内寻针昆仑道长司马空练艺,后又拜在海川名下,本爵看你似有所思,不知何故?”郑奎知道王爷看出来了,便说:“草民有女,品德不错。不瞒王爷您哪,媒人络绎不绝,草民都婉言相谢,皆因品貌不相当。”“老员外的眼光高,一般看不上,门不当户不对。您看司马良这孩子,少年英俊,鹏搏万里,无可挑剔。本爵情愿做媒,成全你两家为秦晋。”郑奎一看高林,老哥俩全都站起来抱拳拱手:“恳求王爷作成此事,我弟兄求之不得。”“二位员外请坐,此事包在本爵身上。”

王爷提高嗓门儿:“司马良进来吧。”司马良赶紧过来:“爷有什么吩咐?”

“你今年十九吧?”“对,孩子十九岁。”“我听你伯父司马南侠提过,你还没有定亲吧?”司马良脸一红,说:“回爷的话,从小随伯父练艺,到杭州拜师,武艺还没学成,正在求上进的时候,哪能想到这方面去?”王爷点头道:“对,大丈夫患名不立,何患无妻,不过也该通权达变么!郑老员外有一女,这位小姐,月貌花容,女工针黹无所不精。可以说上炕一把剪子,下炕一把铲子,煎炒烹炸,酸甜辛辣,操持家务全行。而且识文读书,广念圣贤经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良儿,这可是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内助。

本爵为媒,你就当面应允,可不能说别的。“司马良吓得不敢答言,只看师父。海川心里暗笑:人家姑娘的父亲都没介绍这么清楚,你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真是媒婆媒婆,到处说合,不图挣钱,就为吃喝!

雍亲王爷一看司马良吞吞吐吐,心里很着急,问:“良儿,你到底乐意不乐意?快说。”司马良这才跟王爷说道:“爷驾,这门亲事,司马良不敢答应啊,一来没禀明伯父,二来没征得我师父的同意,小子怎能擅自定亲答应?请王爷多原谅。”王爷把脸往下一沉,道:“胡说,我做媒人,我说行,难道你伯父、师父的主我就不能做了么?你的师父在此,他敢驳我的面子吗?”老侠侯振远在旁边看着,不由地暗笑,心中也想着是好事。便冲司马良点头道:“贤侄,郑、高二老的青睐,王爷的大媒,脸面不小,快谢亲吧。”

海川也点头道:“这是好事啊。”司马良知道师父同意啦,赶紧行礼:“既是爷给作主,当然按爷的吩咐去做。”王爷大笑:“哈哈哈,这便才是。”

王爷眼望郑奎:“老员外,本爵办事干脆,先让你们爷俩见个面。九龄把椅子搬到正中放好。”九龄把太师椅放在当中,请郑奎坐下,吩咐司马良过来行礼。司马良脸色红红的,跪在郑奎面前:“泰山石敢当在上,小婿有礼。”当时大家听了都一怔,等到明白过来,“哗”的一下,哄堂大笑。

书中暗表:司马良这句话是刚学的。九龄他们俩到了外面西房下,九龄问司马良:“良哥,您说,王爷叫咱们俩出来干什么?”司马良想了一下,说:“还是昨夜到花园的事吧?”“对!可我问您,为什么叫咱俩出来?”

司马良摇摇头:“不知道。”“哥哥,您真是榆木头,这还不明白,王爷要说话,可背着您,我想是要给您提亲。”司马良一听吓坏了:“你怎敢胡猜,这还了得!”“别发火,要不是就算了,可要是呢,您怎么办?”司马良脸儿一红:“这当着人多不好意思啊?”“我替您想想,勿临渴而掘井,兄弟我是向着您的,如果真是的话您要沉住气,必须要推辞。等到咱师父师大爷点头啦,您再答应,可记住啦?”司马良点头答应。他又问:“唉,我应该叫什么?”夏九龄坏劲儿又冒上来啦,说:“磕头的时候,叫泰山石敢当,要叫别的,老丈人笑话,将来嫂子过了门看不起您,千万记住。”“兄弟,什么叫泰山石?”“就是健康的意思。”果然,司马良这么叫了。

王爷一听他说错了,问:“叫岳父泰山,什么石敢当啊?”小英雄才知上了九龄的当,赶紧改口:“岳父泰山在上,小婿参拜。”这可把老郑奎乐的前仰后合,嘴闭不上。伸手相搀:“贤婿免礼。”

王爷又跟海川商量:“问问你徒弟有什么订礼没有?”海川把司马良拉过来一问:“你有什么礼物?”司马良摇头:“孩儿什么也没有。”“那你拿出一只亮银镖来吧。”司马良无奈,也只好打开包袱,取出一只银镖来,交给师父。海川捧着镖来到雍亲王爷面前禀道:“爷请看,良儿身无贵重之物,就用他的镖做定礼吧。”王爷又派家人买来一块红绸子,包好了银镖,把一个铜茶盘儿擦亮,放在里面,他亲自交给郑奎道:“老员外,这是姑爷和姑娘的订亲之物,银镖为定,终身不渝。”郑奎接过来:“谢谢王爷的吉言。”王爷大笑:“哈哈哈,你府小姐,红鸾高照,今日订亲,大喜大喜,这杯喜酒,我可得喝呀。”连侯老侠心里都暗笑,这回可真吃上人家啦!真是机会巧了,王爷喜爱英雄,愿意结交绿林人物。郑奎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把订礼放在一进客厅大门口靠左边的一个红木的茶几上,然后叫高元甫派人通知内宅,再命厨房准备上等酒席,依然用牛羊二肉。内宅也是一样,传遍两件喜事:头一件阔别多年的兄长很快就要来了,二件是小姐订了亲,真是阖家欢喜。只有海川着急,这一耽搁,今天又走不了啦。可又不能提出来告辞,因为徒弟订亲。

正在这时,家人往里跑,高挑帘栊:“禀二位员外爷,洪大爷到啦。”

就听外面悲泣之声:“二位贤弟,愚兄惭愧呀!”果然炳南公来了。郑、高二老一看真是悲喜交加,两个人出来就跪在兄长的面前,洪利也就跪下,三个人抱头痛哭,老泪纵横。洪炳南涕泪涟涟:“愚兄在与二位贤弟握别之后,托人给家中带信,由于求进心切,才去广东拜师学艺,哪知倒成了洪家的罪人,与二位贤弟失约,也成了负义之徒。回到家中才知妻儿皆亡,不想上苍有眼,无意中得见玉耳,只是你嫂嫂恐已不在人世,使愚兄终天抱恨哪。”

郑天雄擦着眼泪:“哥哥,但愿吉人天相,终有见面之期,今日大喜之事,兄长还是免痛吧。”郑奎把订亲之事,细说一遍,洪利自是破涕为笑,然后大家见礼。家人来往似穿梭,斟酒上菜,内宅两位安人把小姐叫到后堂。有人到内宅报告:“高员外爷叫安人派人去把订亲之物取来。”可巧上房都是年轻的丫鬟,只有高老安人带来的是婆子,这人很稳重端庄,不多说多道。

高氏安人可跟嫂嫂商量:“年轻的不便当,就让那杨姐去取吧。”杨姐奉命来到前厅。按理说一个下人,低头儿进来拿走,也就得啦,偏巧杨姐挑帘子进来,冲着高林说话:“安人叫小妇人来取订亲之物。”这一来,在座的都要看一眼这婆子,尤其是洪炳南听话音耳熟,便猛一抬头,不由得两眼发直,浑身颤抖:“贤妻呀!”往后一仰,跌倒地上。

当年杨氏夫人在大水来到之时,顺水漂出家门。她虽知活不了,也要挣扎,她在水里一冒,伸手一抓,可巧抓到一根很粗的木檀。两手死死抱住,爬在上边就昏过去了。漂到了一个地方叫板闸,这地方有大堤埝,本村百姓,鸣锣集众。河堤上有很多小红灯,人声嘈杂,护埝防水,单有几十位年轻小伙子捞人救护。是男的救上来送到青苗会,妇女救上来暂时送到板闸村尼姑庵。捞上死的停在村公所大院,把每个人年龄相貌特征,穿装打扮,详细填好,任人辨认,无人认领者就地掩埋。水下去啦,男女灾民都打发了,有亲投亲,有友靠友,无亲故者,任其自谋出路。有年老者一并造册报请济养,这是板闸村一份善举。最后问到杨氏安人,她想啊:丈夫出外不归,儿子九死无一生,娘家父母皆亡,虽有兄嫂,一个穷姑奶奶要上娘家住一辈子,这可不成,指亲不富,看嘴不饱,绝不能去!先者丈夫捎信来叫我带孩子去三义庄,投奔盟弟郑奎、高林去,亲弟兄我都不去,怎能投素不相识的把兄弟呢?这也绝不可能!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不如自食其力!丈夫有命回来,虽然我没保住儿子,对不起丈夫临行嘱托,可我还能跟他说清此事啊。所以当老尼姑问她的时候,她可撒谎了:“师父,我丈夫和我三岁的孩子同时遇难,只有我一人活命,想我一懦弱女人,纵然会炕上地下的活计,也无能养活自己。师父是出家之人,方便为本,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弟子愿拜在佛门,削发为尼。“杨安人说着话,痛夫思子,肝肠皆断,热泪直流。老师父口诵佛号:”弥陀佛,佛门广大,众生皆渡,但不渡无缘之人,我见你满怀忧虑,必有难言之隐。看你将来有红尘之福,岂与佛门有缘?不过你现在难中,真要削发,将来丈夫不死回归,悔之晚矣。不如你做我的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弟子,耐心等待来时吧。“杨氏安人磕了头,在庙中帮助老尼姑扫天刮地,烧香念佛。

这座庙叫水月庵,老尼姑名叫慈善,德高望重。其实庙里十分清苦,没有多大香火,只靠慈善募化四方。一次,慈善来到高林的家中写布施,说起家常来,老尼姑说庙中有个中年妇人,因天灾只剩一人,十分贫苦。高元甫一听,便问:“师父,她能做活吗?”“浆浆洗洗,大裁小铰,手底下利索着哪。”“让她到我这儿来吧,我也不会亏待她。”这样洪氏安人改姓来到高家。她干活任劳任怨,上上下下都很合得来。高老安人根本不拿她当下人看待。后来玉兰大啦,最喜欢她的刺绣,总来西院跟她学,妈妈长妈妈短的叫她。慢慢的,洪氏安人才知道,原来是在金兰之好的弟弟家中干活,有心提出来,“我丈夫到现在下落不明,真的日久天长,高家夫妇有待慢之处,到那时自己前不能进,后不退,倒没有安身之处啦。如果不提,他们拿我当成仆人,反倒心安理得,我干活吃饭。”可洪氏慢慢的知道这老弟兄修建房屋,为的就是我夫妻,心里万分感激。有时候高元甫夫妇提到兄嫂,思念之情,流于言表,洪氏安人也是忧心如焚,想痛哭一场。

经过十几个春秋,洪氏安人五十岁的年纪,鬓发皆白啦。这次玉耳来到,尽管高元甫总在东院,可消息传来,说大爷的公子来啦,她有心去看看又不敢。今天小姐订亲,高安人知道洪氏安人与玉兰姑娘好,才叫她到东院来。

刚到东院,又听说大爷来啦,所以到前厅取订礼时,她壮着胆子故意和高员外说话,以便观察丈夫是否在此。现在一见丈夫洪利,这十八年的生离死别使洪氏安人一阵哽咽,落泪如雨,觉着天旋地转,身形乱晃。玉耳一下蹿过来,嘭的一把扶住。母子天性啊!玉耳哗啦一下热泪直流:“妈妈!”洪氏悠悠气转,一来思念丈夫想儿子,二来在盟弟府上当了十几年的女仆,又有些羞愧难忍。洪氏安人手捧玉耳的脸:“你、你、你是我洪家后代,十五年被水把母子冲散的娇儿吗?”“正是不孝的孩儿玉耳。”“儿呀,只道母子今生今世不能相逢,要想见面除非是鼓打三更,梦中相会,难道是做梦不成吗?”“妈,儿子确在母亲怀中,不是做梦。”“你父亲哪?”洪利不顾一切,扑了过来。那个年头太封建,不能拥抱,更不能接吻。不管心里如何,外表总要矜持。洪利扶妇人:“唉,千错万错都是洪利一人之错,总算老天有眼,你我一家难后重逢。”郑奎、高林一见如此,忙到洪氏的面前跪下道:“小弟等不知是嫂嫂,十几年来以奴婢下人对待,上天不容,在嫂嫂面前请死。”说着,以头碰地。洪利忙伸手拉起道:“不知者不怪罪。若没有二位贤弟,你嫂嫂早就死于沟壑,怎能有今日团聚?”郑奎起来,跟洪炳南商量:“这里有王爷大驾,不如请兄嫂侄男先到内宅吧。”炳南公点头答应。来到内宅,请兄嫂坐好,四老夫妻磕头,玉兰、玉耳也互相见过。各叙前情,哭一阵,分散十八年,实非容易;喜一阵,夫妻父子,劫后重逢,乐享天伦。

酒宴备好,爷几个来至前厅,洗盏更酌,宾主尽欢。

饭吃完了,大家落坐。王爷很高兴:“炳南公父子相逢,夫妻团聚,真是本朝盛事,人间罕见,祖上的阴功,父母的德高,真是喜报三元,可喜可贺。”炳南也抱拳:“此乃借康熙老佛爷的洪福齐天,草民同沾雨露之恩。”

这时,海川提出要告辞,可老弟兄一再挽留,五小弟兄也确实难舍难离。王爷又都爱他们,想了半天说道:“这样吧,既然五个孩子不愿离开,就叫他们在一起多住两天,我和海川今天就走,侯老侠带他们先别走,过几天让他们爷几个再追我们,你们看怎样?”郑、高、洪三老答应,这才准备好一切。

郑奎拿出黄金五十两,王爷也不客气,叫海川放在包袱里。大家送到村口,洒泪分别。

童海川跟王爷由于心急,头一天就贪晚啦,第二天又走得很急。暑热天气,生长在北方的人们,乍到南省是不习惯的,何况王爷养尊处优呢。第三天一起来,王爷就觉着浑身困倦,四肢无力,便说:“海川哪,这两天咱爷俩走得太急啦,天气闷热,白天受暑,夜晚受寒,我可能要病。”“咱们找个好些的大店住下,请个郎中先生看看吧。”王爷点头。但事情不尽人意,爷俩一直走到天黑,也没找到一处像样的店。只好在一座荒村小店住下。这里连单间都没有,要用什么没什么,可有一样,这个店便宜,两个人两吊钱打尖,两吊钱起火。王爷无法,随着海川进了店。一进店屋的门,两边是大炕,一边都能睡二十来人。大炕铺着莲花竹席,炕上放的都是半头砖,就是枕头,这些砖被人们汗水沤的很光亮。住这儿的都是做苦工的,贩夫走卒、推车挑担的劳苦人。天气这么热,除了汗气味儿,就是臭脚丫儿泥味儿,实在难闻,王爷一进来就要吐。海川告诉伙计:“我们这个伙伴受夜寒啦,你给买二两红糖,一块鲜姜来。”给了伙计一吊钱。海川请王爷靠着墙,这是最好的地方。又赁了两床大被,铺好了请王爷躺下。小包袱放好,海川找来个铁脸盆,放些热水,用自己的汤布手巾给王爷擦把脸。海川是想请个郎中先生,无奈离大镇起码有五十里,就算开了药方,也无法抓药,干脆就用姜糖水。海川说:“您趁热儿把它喝下去,病就好啦。367您是感冒,一发汗就好。”王爷一看这个碗稠糊糊的发黑,就烦了。王爷心说:不喝吧,辜负海川的心,喝吧,实在喝不下去!万般无奈,王爷一连喝了十几口。也搭着天热,汗哗的一下就流出来:“海川,太难喝了,我实在咽不下去呀。”说完躺下。半夜,王爷的汗可出透了,顿感轻松了许多。海川坐了一夜,天都亮了,叫伙计打来漱口水、洗脸水。王爷、海川擦了脸,海川问王爷:“您身体怎样?”王爷明白自己并没好,又怕海川为难,便说:“得啦走吧,这点小病不算什么。”海川放心啦,这才上路。

海川的意思,要有通衢大镇,请王爷再缓一下。爷俩说说笑笑的也不显寂寞,走了一天也没遇见大点儿的村镇。爷俩走的是东北西南的大路,太阳也快落山了,地上余热未尽。往西北方向看,大块儿的黑云,遮暗了大地。

这时候“唰拉拉”一道电闪,“嘎啦啦”一个沉雷,狂风一卷,大雨点儿叭哒叭哒地下起来。王爷不由得机伶伶打了冷颤:“海川,这可要坏,我还没好利索,要一挨淋,病一反复,我可要病倒,你扶着我快点走吧。”海川左手拿包袱给王爷遮挡一下,右手扶王爷顺着大道走下来。

没走多远,大路的北边看见一座小庙,这庙只有一层殿,正殿的东西山墙上有两个窗户似的气眼,正殿里只有个独坐的神仙,缺胳膊少腿没眼睛,破烂不堪。东西两边都钉着木板隔扇,一边一个门,挂着青布的门帘儿,供桌上放着茶壶茶碗。周围是鹰不落的红庙墙,当中有山门洞,没有门啦。门外有根旗竿,上边挂着带字的旗子,上写义勇团练所。王爷一看天气,风大雨点儿小,便跟海川商量:“你看,天一会儿可要黑,如果今晚借住团练所,那可就太惨了。再说也太不方便,不如往前赶一站,找个客店住一夜倒好。”

海川也觉着这地方王爷要住下是不行,便又继续赶路。天公不做美,现在风停了,雨又刷刷刷下起来。二人小跑着出来有四五里路,海川担心王爷的身体:“您觉着怎么样?”王爷气喘吁吁:“雨虽然不大,淋到身上觉着很凉啊。”“爷还能走吗?”“刚才倒显得不太累,这一气小跑儿,感到腿直发软,我想找个村镇住店休息一下。”海川摇头道:“这个地方上不靠村,下不靠店儿,怎么办呢?”王爷观看半天:“海川,你看前边有片大树林子,也能避一避雨呀。”海川一看,这是很大的一片树林子,各种桑榆槐松应有尽有,烟笼雾绕,尤其是越黑天,越怕人。海川直摇头:“您的病还没好呢,怎么能进树林儿休息?”“怎么着也比雨地淋着好哇!树林里有不沾雨的地方,歇会儿不错,走吧。”爷俩进了大树林儿。

这儿是坟地,北边有个月牙形的土坟山子,上边也长了不少的树。这座祖坟真大,足有一房多高,坟前头有个石供桌,摆着一个石香炉。两边还有几个坟头,明堂很宽阔,地上绿草如茵,往南出树林,是一条西南东北方向的大道。坟茔地上也都淋湿啦,无法坐下。王爷一想,坟后边可能好一些,到坟后一看,由于西北风被这大坟山子这么一挡,又有好多的大树,果然好得多。王爷刚要坐下,海川一拉:“您先等一等。”把身上的包袱先解下来,又把钺包儿打开,双钺取出,把包袱皮铺好,又把衣包放上,请王爷坐在衣包上。海川蹲在旁边,拿起子母鸡爪鸳鸯钺一看,原来这些日子,始终也没用它,又兼暑热,这纯钢打制的兵刃有点反锈。双钺乃恩师所赐,见双钺如对良友,好像恩师站在身旁,岂能让它长锈发暗?海川把腰里的汤布嚓的一下撕下一条来,先把双钺在湿土上往返一磨,然后用汤布条蘸湿沙土用力擦抹。不大工夫,喝,这对子母鸡爪鸳鸯钺擦的锃明瓦亮,寒光耀眼。

这工夫也不小啦,风吹乌云散,雨过天晴,一轮皎月高挂天空,透过疏落的林间,照的眼前一亮。海川见双钺上连个土星都没有啦,站起身来,怀抱双钺。王爷一看海川,真是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心里很高兴。“海川,练趟钺,本爵看看。”海川一想,王爷叫练,那就练一趟,叫王爷看看好长精神。他双手分钺,大鹏展翅,往下矮身,龙骧虎视。刚要变式,就听见坟前脚步响,“噔噔噔”跑进两个人来。
资源编号:ZY1529284;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8;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上 一 条: 雍正剑侠图 常杰淼 第十六回 老剑客松林管闲事 李士钧落难常德府

下 一 条: 雍正剑侠图 常杰淼 第十四回 杨家庄姑舅喜重逢 火神庙父子痛相认

其它收录: 次韵答吴仲山
看到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乞丐不一定妒忌百万富翁
片刻的喧闹,嘲笑着孤傲的姿态
无论梦想当初如何卑微,它不过是颗种子
防撞造句
你每天就做这么一点事情,你凭什么说自己撑不下去了
为了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机智的我半夜爬起来打开了图书馆的水龙头
宣室志 张读 浔阳李生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7.36.134.*美国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DoD网络信息中心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48.175.117.*美国 纽约(Prudential)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完美!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志在千里,始于足下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
路虽远,行则将至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梦想不会逃跑,只是看你是否去...
自律带来自由
永不言败,直至成功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