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哀经 法护 道慧品第八

佛告总{敖力}王菩萨言:又族姓子。菩萨之业不可称载。所以者何。计如众生贪欲诤门。菩萨修业积功累德。合集众行至初法门。正使族姓子。江河沙等诸佛世界满中众生。皆令成立声闻缘觉。悉令此等一切众生所立善业。不如发意菩萨功勋。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不任为喻。所以者何。自断本性所习尘欲。声闻缘觉住於缘合。菩萨大士蠲除一切众生尘劳所住缘合故。族姓子。一切众生所可造业。声闻缘觉所立德本。比菩萨业为尊为最。无有俦匹。所以者何。凡夫愚人习从颠倒不顺之业。声闻缘觉亦随缘习。菩萨业者,有颠倒功勋无量。以是之故。菩萨大士过於众生。越於声闻缘觉之上。於时总{敖力}王菩萨闻佛所说,欢喜踊跃善心生焉。劝助赞善世尊所演。至未曾有难及难及。如来乃宣菩萨庄严菩萨光明菩萨大哀菩萨化业。唯愿世尊如来至真。垂恩广覆重复解说。何因诸佛而於众生兴立大哀。大哀何所比像。其事云何以比之瑞应。云何住在何所。诸佛世尊造业云何。善哉世尊,如来皆知亦能普见。於诸所造业而睹悉达。惟为我等而分别说佛告总{敖力}王菩萨。谛听善思。如来当说。如来大哀。如来造业。所可斑宣。族姓子知。诸佛世尊不兴大哀亦不奉行也。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常加大哀不舍众生。从无数功积累已成。犹是之故。不行退转不舍众生。是则名曰如来大哀。其哀无量不可称计。难不可当。无可容处。从始至终无能称载。所以者何。如来得道常怀大哀愍於众生。如其佛道大哀亦如是,何谓如来得至佛道。无本无住乃致大道。於彼何谓而住於本。已计身本。立在不诚思想之源。以是之故。如来随时合成於道。名曰无本。亦无所住。以是如来成最正觉。因此达知一切众生无住无本。解其所处。当为宣传如此之谊令其晓了。以故如来於诸众生常怀大哀。又族姓子。道者寂然亦复澹泊。何谓寂然。云何澹泊。於内寂然於外澹泊。所以者何。其眼者空。察无吾我。亦无所受。眼耳鼻口身心亦复空耳。亦无吾我亦无所受。是为眼空。识别除此不为色逸。是谓寂然。耳鼻口身意亦复空耳。识别除此。不为诸法所见驱使。是谓憺怕。众生之类不能晓了。此寂憺怕使明识斯。以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本净亦复显曜。所谓净者,心本清净。何谓言曰其本清净亦复显曜。所谓净者,无所著故亦无所犯。等如虚空。空本净故与空合同。等如虚空故曰空等聚。究竟本净又极显曜。以故名曰本净显曜。愚痴凡夫不觉其实。反为客尘而见染污。吾当解彼本净显曜。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又族姓子。道无精进亦无不精进。何谓无精进亦无不精进。摄一切法是则名曰为无精进。已能受习一切法者,如来于彼亦无精进。亦无不进,则度诸渎。又如来者,於流诸彼不见此迹彼岸。以故名曰离此彼中。如来至真皆解诸法故成正觉。由是名曰为如来也。是无精进亦无不精进。愚戆凡夫亦不晓了。吾当斑宣令解其意。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又族姓子。道者无想亦无因缘。何谓无想亦无因缘。其眼於识而无所得。其无想者,不见诸色则无因缘。耳鼻口身意亦复如是,亦无所得亦无思想。不见诸法则无因缘。是无想无缘为贤圣行。何谓圣行。其於三界而无所行是贤圣行。其此无行为贤圣行。愚戆凡夫不能晓了此贤圣行。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无往无来现在。等於三世断於三场。何谓三场。其心不退游於过去亦不驰骋。於当来慧亦不退念。於现在事於心意识而无所住。不想过去不念当来不戏现在。等於此三则净三场。愚痴凡夫不能晓了此贤圣行。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无身亦复无数。亦无明识。亦无耳鼻口身意识。所识者,无为无数。所谓无为不起不坏亦无处所。是则名曰离於三相。是以无为。如其无为解了有为亦复俱然。所以者何。一切所有皆为自然。悉无所有。其无所有彼则无二。以故无身亦复无为。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又族姓子。道者无所坏迹。何谓为迹。何谓无坏。无本为迹。其无所住曰无所坏。界则为迹无我无坏。本际为迹无动无坏。空则为迹无获无坏。无想为迹无念无坏。无愿为迹无处无坏。泥洹为迹无毁无坏。是无坏迹。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不从身而成正觉。亦不从心。所以者何。身者愚騃。如草木墙壁瓦石影譬。心者如幻。其以身心觉了如此。是名曰道。假有言辞而言兴盛。又其道者无有言辞。亦无身心法与非法。无道不道。无诚无欺。所以者何。道者无言:於一切法而无有道。何所是处。其於言辞而无所说,犹如虚空无有处所。亦无所住无有言辞。道亦如兹则无所住亦无文辞。如是其於诸法审实求道,则无文辞法亦无言:若能晓了诸法无言:是为诸法之所生也。愚戆凡夫未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无取亦无所依。何谓无取而无所依。断於眼识而不受色。亦无所得。不依耳鼻身口意。断无识者亦无所受亦无所得。诸法无获是谓无依。如来以此无受无依。怀来於道致最正觉。眼於受色不以为依。识不退从。耳声鼻香口味身。更意法亦无所依。识不退从。已不住识,则能分别此一切众生心之所处。何谓众生心之所处。众生心处则有四事。何谓为四。一曰色心之处。二曰痛痒。三曰思想。四曰生死之处所。彼於处所而无所住如来明此於无住际。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则空。谓空者,道则为空。所以空者诸法皆空。如来於彼达无本空。解一切法而致正觉。空亦复空故成正觉。以此一慧则别空事。彼则无二。其无二者,空与道慧则无有二。已无有二法则无二。已无有二,则无有名无想无底无行。无所流布所可谓言:所依受者是为归趣。非真谛谊。何所有法而逮色者,空者曰空犹如虚空。所言虚空。虚空无言故曰空。空无言亦空。诸法处所为若此也。至於无名不言有名。如是无慢无言:处所亦无处所。已无慢说无处所。已名亦若兹。所说法者,又计彼法无有言教。亦无不教。一切诸法亦复如斯。生亦复然无正无邪。如来无生晓了无本。如来所知所解脱者,不解不缚是谓平等。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起大哀。

又族姓子。道等如空。其虚空者无等无邪。道亦如兹无等无邪。计於诸等无成道者,彼无有等亦无有邪。如来以此无等无邪。解一切法而悉无本成最正觉。又於诸法。而不受正亦不受邪。如其法数慧数亦如。承佛圣旨。何谓佛圣法有所受者故曰为有。是则归趣无所受者,斯无所有则无有主。以是自然而得逮成。离於自然後无游行。亦无有进亦复无退。是谓进行。有所除断。如来说法断如是行。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又族姓子。道如真迹。何谓真迹。计如道者色复亦如。无本不退。又如道者,痛想行识亦复无本而不退转。又如道者,地水火风其种亦如而不退转。又如道者,眼种色种及眼识种。耳鼻身口意法杂种。亦复无本而不退转。诸法所绝。使了三际种诸入。如来于彼觉了真谛而成正觉。所晓了者不从颠倒。又如去本中後亦如。其无本者而不退转。其本种者则无所生。其他种者亦复无为。中种澹泊。是则名曰如真谛迹。又如一事一切亦如。如一切事一事亦如。如一事者众多亦然而不可得。是为真谛。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入室则入无室。何谓为室何谓无室。修行一切诸德善法。是曰为室。於一切法而无所获。是曰无室。所以无室。心无所住无有处所。故曰无室。无想三昧至解脱门。故曰无室。观察想念称量计校越度称量。故曰有室。其无识业是曰无室。观察有为故曰有室。观察无为此则无室。察於无为是则无室。得入无室则为道矣。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无穿漏亦无所受。何谓无漏。何谓无受。离於四漏名曰无漏。一曰欲漏。二曰有漏。三曰痴漏。四曰见漏。离此四漏。所谓无受。离四事受。一曰受欲。二曰受有。三曰受见。四曰猗戒离此四受。彼此四受。悉归无明恩爱所缠。依猗於内从内发起。如来至真除于内受。所生根本於内清净。归趣一切众生清净。其内净者彼无想念已,无想念除於颠倒。唯念柔顺不住无明。已不住无明,则不复住十二有数。已能不住十二有数,则无所生。其无所生彼则寂然。其寂然者彼则无谊。其无谊者乃第一谊。其第一谊乃为究尽其究尽者彼无人谊。其无人谊无所获谊。其无获谊则如来道。是十二缘。已了十二则曰法谊。其法谊者是则名曰睹见缘起。其睹缘起则见於法其见法者则见如来。如是观者则无有本。性极本末有见想乎。何曰所有。於诸所想不兴因缘。此谓於想而无因缘。如是察者,乃为正觉如来所解。如是像法普行平等。其所等者亦无偏邪。如是平等无有诸漏。亦无所受。愚戆凡夫不能晓了。吾当开悟使分别此。是故如来於诸众生而怀大哀。

又族姓子。道者清净无垢无染。何谓清净无垢无染。空则清净。无想离垢。无愿无染。无生清净。无污离垢。无起无染。本性清净。解脱无染。无游逸则清净。亦无轻戏为离垢。寂调则无染。无本为净法界显曜。本际无染虚空清净。虚无无垢慌惚不染。除内为净於外无逸,则曰无垢。无内外行则曰无垢。不习诸入则曰无染。慧尽过净了。净於当来不起无垢。分别现在住於法界,则无所染是谓清净无垢无染。而平等御於一法矣。至寂然迹。其寂然者则为憺怕。寂然憺怕是谓仁和。是族姓子,犹如虚空道亦如之。如其道者法亦如之。如一切法众生亦如。又如众生国土亦如。如其国土泥洹亦如。如泥洹等见於诸法。究尽寂然此已辩矣。於诸部党而无部党。是为清净无垢无染。如来於彼於诸色像。了一切法而无色像。遂成正觉。观於一切众生之界。无净无垢。於此诸数。是则名曰悟寐众生而怀大哀。如来则以善权方便。感致梵天。不以无请而转法轮。於彼应时六万八千梵天之众。自於天宫忽然不现。在波罗奈鹿苑之中。住世尊前稽首足下。劝请世尊令转法轮。唯愿大圣。班宣经道。若说法者多所救济。梵天。尔时叹此颂曰:

正使诸法,寂然憺怕,清净鲜洁。无垢无染,既不可获,无音无作。则以道慧,最胜悉了,於无数劫。造立愍哀,勤行难量,精修长久。

欲得开化,众生迷惑,睡眠来久。大愚所蔽,众生多有,晓了积德。本以曾修,故诣最胜,必当识别。殊异尊法,唯愿如来,时转法轮。

已得摄伏,魔所处场,寻时开阐。於甘露门,为众广演,贤圣句迹。唯愿导师,显示道迳,假使正觉。矜哀无尽,垂愍众人,转无思议。

我身今日,劝请至尊,唯闻最上。道法之轮,设使大圣,怀乎恩慈。犹拘那鋡,佛讲说教,亦如迦叶。转其法轮,唯愿世尊,颁宣经道。

譬如天雨,多所润泽,生於药草。及茂五穀,以大哀雲,普周世间。如来为雨,正法之水,从始生时。口宣妙言,圣自发生,当度众生。

群庶悉集,渴仰饥虚,唯以法味。除其痟渴。

佛言:如是族姓子。其梵天王劝请如来殷勤若兹。又佛正觉不舍大哀。在波罗奈仙人所止苑园之中。寻时即转无上法轮。沙门梵志诸大魔神梵天王世人。所不能制。所讲经道出非常音。告於三千大千世界。比丘拘轮(晋言本际)第一解法。於时世尊宣乎赞颂。

深妙不可获,第一无所作。拘轮解本际,不怀於结恨。

如来说此法轮之经。不可称计无央数人众生之类。受教随律见於如来。兴阐大哀。无量无限难不可计会群黎之党。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是族姓子。诸佛世尊以十六事。愍念众生而怀大哀。常以慈愍未曾忽忘。彼亦无业不怀恐怖。如来所修无极之哀。不可称载。为一一人而造立行。江河沙劫忍在地狱。初不退还。以是方便。使诸众生随律受教贤圣之法。以此比像如来至真。为诸众生。各各一一受形命者,为一一人各各恒河沙劫。忍於地狱勤苦之患。欲使众人随律受教入贤圣法。如来不以懈倦而厌。不违大哀。族姓子知。诸佛世尊愍哀众生。巍巍如是常怀大哀。又族姓子。诸弟子众声闻种类志怀恐惧。其所愍哀。畏怖如鱼慈犹肌肤。菩萨之慈犹如骨髓。诸佛世尊怀无极哀。常当劝助求於佛慧。化声闻哀。令入道心奉菩萨哀。诸佛世尊,决於道慧故怀大哀。声闻哀者察於慈心。瞻察开化为菩萨哀。究尽启导为佛大哀。厌造立行为声闻哀。精勤转上为菩萨哀。超越诸行为佛大哀。是族姓子。诸佛世尊,而於众生常怀大哀。一劫百劫千亿万劫。为一人故住在世间。劫数难计不可称载。而於泥洹不永灭度也。必当济之故。族姓子。当解知此其佛大圣如来至真在於众生而怀大哀。
资源编号:ZY1537128;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大哀经 法护 宣劫世品第九

下 一 条: 大哀经 法护 大哀经开化品第七

其它收录: 丁酉元日示儿
只有真诚相待,才是真正的朋友
在职场上明朗的微笑是最漂亮的,暧昧的微笑是毒药
秋天在哪里
其实只是上课到11才到家,冬天下雨的夜晚
亲爱的外婆,真心祝你福寿康宁
转岗造句
时候幸福来的太快会让人措手不及,有时候幸福来的太慢会让人孤独彷徨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43.20.24.*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沉思...
145.201.250.*荷兰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13.98.142.*美国 Xerox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好...
9.86.201.*美国 纽约IBM公司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沉思...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