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曜经 佛念 卷二十八

△心意品第三十二轻难护持,为欲所居。降心为善,以降便安。

轻难护持者,所以如来世尊出现於世。正欲降伏人心去秽恶行。如彼修行之人。恒自思惟兴心设论。所谓心者招致众祸使人入地狱饿鬼畜生之道。是故说曰轻难护持也。为欲所居者,彼脩行人观病所兴皆有因缘。究欲之原斯在心意。犹若盗贼依崄。劫盗设无崄者无由生患。欲亦如是心为窠窟。展转流驰以成灾患。是故说曰为欲所居也。降心为善以降便安者,人能降心不记彼寿。所至到处为人所敬。寿终之後漏尽意解得灭尽泥洹。是故说曰降心为善以降便安也。

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心识极惶懅,魔众而奔驰。

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者,犹如彼鱼以失于渊宛转于地。心意烦恼不得自在。是故说曰如鱼在旱地以离於深渊也。心识极惶懅魔众而奔驰者,犹彼岸上鱼跳踉不得自在。心亦如是驰趣诸结使不能自止。便为众邪所得便是故说曰心识极惶懅魔众而奔驰。

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

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者,如彼日光初出之时,悉照四方靡不通达。心亦如是奔趣色声香味细滑之法。不能自制使不流驰。如彼恶象凶暴难御。以得钢钩然後乃制。是故说曰:心走非一处犹如日光明。智者所能制。如钩止恶象也。

我今论此心,无牢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

我今论此心无牢不可见者,彼修行之人专其一意系心在前。以若干方便诲责其心。由汝心本无数劫中。经历生死舍身受身不可称记。或在三涂八难之处。或在天上人中往来。我今为人遭佛圣法。宜可舍本染著之想。以无数方便诲责心已,复更告心汝今轻脆不可恃怙。於此见身当尽爱结。是故说曰我今论此心无牢不可见我今欲训诲慎莫生瑕隙也。

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游逸。我今还摄汝,如御暴逸象。

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者心之为物犹豫不定。著色声香味细滑法,犹如猿猴贪著果蓏。舍一取一意不专定。心亦如是横生万端。造作众患不能舍离。是故说曰汝心莫游行恣意而放逸也。我今还摄汝如御暴逸象者,我当以不净观摄此心意使不流驰。如御暴象不使放逸。是故说曰我今还摄汝如御放逸象。

生死无有量,往来无端绪。求於屋舍者,数数受胞胎。

生死无有量往来无端绪者,人处生死经历劫数不可称记。或在地狱畜生饿鬼。其中受苦甚难可计。是故说曰生死无有量往来无端绪也。求於屋舍者数数受胞胎者,不灭行迹往来不息。系於肥白贪著形色数数受胎。是故说曰求於屋舍者数数受胞胎也。

以观此屋,更不造舍,梁栈已坏。台阁摧折。

以观此屋者,危脆不牢要当坏败为磨灭法。正使安明巨海尽当融烂。更不造舍者,所以然者,以知根原病之所由。更不受形造五阴室。是故说曰以观此屋更不造舍也。梁栈已坏台阁摧折者,所以论此者,乃论结使之原本。身坏四大散。万物不久合。此乃论成道之人。舍形神逝澹然虚空。肢节形体各归其本。地还归地水还归水。火还归火风还归风。神逝无为不复惧畏更来受形。是故说曰梁栈已坏台阁摧折也。

心已离行,中间已灭,心为轻躁。难持难护。

心已离行者,所谓行者众结之首。所以群萌沈湮生死者,皆由造行致斯灾变。圣人降世精勤自脩。断诸行本使不复生。是故说曰心已离行也。中间已灭者,三世之法永尽无馀。是故说曰中间已灭也。心为轻躁者,如佛契经所说,我今说心之本轻躁速疾。一日一夜有九百九十九亿念。念念异想造行不同。是故说曰心为轻躁也。难持难护者,发心之顷造善恶行。念善之心寻响即至间无滞碍。念恶之心如响应声。欲令守护者未之有也。犹若恶兽之类。虎狼蛇蚖蝮蝎之属。欲使将护其意。使不行恶者亦未前闻。是故说曰难持难护。

智者能自正,犹匠搦箭直。有恚则知恚,有恚知有恚。

智者能自正犹匠搦箭直者,夫人习行先正其形。恒知苦空非身无我之法。六思念行以自诫身使不邪曲。犹若巧匠善能治箭端直无节。堪任御敌亦无所难。是故说曰智者能自正犹匠搦箭直也。有恚则知恚有恚知有恚者,怨怨自兹为怨。息怨者自古未有。要当息怨灭怨然後乃知无怨。是故说曰有恚则知恚有恚知有恚也。

是意自造,非父母为,除邪就定。为福勿回。

意造众行为身招患。为恶斯恶斯由心造。亦非父母兄弟宗族仆从奴婢之所为也。明审此者乃知从邪生此尘劳。复不守护使心不乱。是故说曰是意自造。非父母为除邪就定为福勿回也。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不惟行。漏淫怒痴。

犹若世人造作宫殿屋舍亦不至密。天雨之日无处不漏。人不正其行。便漏色声香味细滑法。亦不思惟不净之观。漏出三毒暴溢之水。是故说曰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不惟行漏淫怒痴也。尽应为偈略说其要。愚痴亦尔瞋恚亦尔慳嫉亦尔。憍慢亦尔爱结亦尔。

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自惟行。无淫怒痴。

犹如至密之人。造作宫殿屋舍緻密天雨不漏。人自惟行去淫怒痴不漏诸患尽。应为偈略说其要。愚痴亦尔瞋恚亦尔慳嫉亦尔。憍慢亦尔爱结亦尔。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自今以後先说劝食偈。然後乃食。舍卫城里有二乞儿。至众僧中乞食。正值圣众未说劝食之偈。其中有一乞儿。嫉妒心盛便发恶心。设我後得自在为国王者,当以车轮轹断尔许道人头。说偈之後。乞儿乞食得赀无央数。出在路侧饱满睡眠。数百群车路由其中。轹断其头。死入地狱受苦无量。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庆自随,如影随形。

彼第二乞儿内心自念。设我後得富贵为王者,尽当供养尔许圣众使不渴乏。时彼乞儿乞充本意。寻出卧在树下睡眠。神识澹静无有乱想。尔时彼国丧失国主。更无复嗣继王者种。群臣百僚雲集共论。今国无主复无继嗣。将恐人民散在。不久亡国破家。由是而兴君等。各各欲何方谋令国全在民无异趣。中有智臣明达第一。告诸人民我等失主且无继嗣。宜可遣使巡行国界。若有威相福禄足者,使绍王位。即遣按行见一树下有人眠睡。日光以转树影不移。荫覆人身如盖在上。使者见之即往观视。人中奇异何复是过。此人正应绍继王位。即唤使觉扶舆辇载。前後围绕将诣王宫。人称万岁国界清泰。尔时世尊观此二义已,即说斯偈。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即言即行,福庆自随,如影随形。

念无適止,不绝无边,福能遏恶。觉者为贤。

念无適止不绝无边者,夫修行人纵意游逸不能专一。正使闻法不贯心怀。所谓不绝无边者,戒盗身邪也。是故说曰念无適止不绝无边也。福能遏恶觉者为贤者,夫积善之人。永去淫怒痴憍慢之心。如斯之人履道则易。从是福庆渐至道场。是故说曰福能遏恶觉者为贤也。

不以不净意,亦及瞋怒人。欲得知法者,三耶三佛说。诸有除贡高,心意极清净。能舍伤害怀,乃得闻正法。

诸佛世尊,恒以天眼观三世事知将来世。愚惑众生自憍蔑人不事三宝。吾身去世遗法存在。族姓子汝传吾经诫演布後人。众生闻者靡不蒙济。有一比丘波罗梨大国鸡头园中。为数千万众前後围绕。昇于高座敷演法教。其闻法者,靡不蒙济。随行所趣各充其愿。外国旧典内法之宜。入寺听法及礼佛者皆当脱帽。时有国王头素少发加复有疮。又且脚著履屣。自恃豪尊以氎裹头入内听经。王曰比丘与我说法。比丘告曰如来有教。其有众生脚著履屣者不与说法。王闻怀恚即脱履屣。语比丘曰卿速说法称悦我情。违我本意者当枭汝首。比丘告王又复如来禁戒所忌。不得与覆头者说法。王闻斯语倍复瞋恚奋赫天威。语比丘曰卿欲辱我今故前卻。我今正尔露头听卿说法。若不解吾疑结者,当取汝身分为三分。尔时比丘。寻向彼王而说斯偈。

不以不净意,亦及瞋怒人。欲得知法者,三耶三佛说。诸有馀贡高,心意极清净。能舍伤害怀,乃得闻正法。

王闻斯偈惭颜愧形。即起于坐五体投地自归忏悔。求灭身口意过。长跪叉手白比丘言:不审此偈为是如来神口所说,为是尊人知我心意然後说乎。比丘告王。此偈乃是如来神口所说,此来久矣。非適今也。王自思惟。善哉大圣三达之智靡所不通。乃知将来有我之徒有恚害心。今重自悔更不造新。尔时比丘渐与说甚深之法。即於坐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见法得法无所畏难。

心无住息,亦不知法,迷於世事。无有正智。

心无住息亦不知法者,心如驰流难可制还。水出泉源昼夜下流。欲使还入泉源者斯难获也。如此之人不知正法。亦复不知可就知就可舍知舍。譬如有人聋听五音。盲执於烛。是故说曰:心无住息亦不知法也。迷於世事无有正智者,如彼行人贪乐於世。信邪倒见。或事诸神水火日月。祭祀先祖父母兄弟。意中望得正法功德。如人空中欲安宫宅者,甚为难也。如经文说。杀生祀生交受害也。是故说曰迷於世事无有正智也。

三十六駃流,并及心意漏。敷数有邪见,依於欲想结。

三十六駃流者,三十六邪。身邪有三。三界各有一。边见有三。欲界一色界一无色界一。邪见有十二。欲界四色界四无色界四。见盗有十二。欲界四色界四无色界四。戒盗有六。欲界二色界二无色界二。取而合者合三十六。使世人迷惑不睹正见。是以智人防虑未然。是故说曰三十六驶流并及心意漏三十六邪由心而生。流溢万端遂成邪见。是故说曰并及心意漏也。数数漏邪见依於欲想结者,此邪见者乃论计常见断灭见。此二邪见不与相应。计常见不与断灭见相应。断灭见不与计常见相应。二人所见各各不同。缘是邪见牵致地狱饿鬼畜生。复起三想。贪恚想无明想。是故说曰数数漏邪见依於欲想结也。

舍意放其根,人随意回转。为少灭名称,如鸟舍空林。

舍意放其根人随意回转者,世多有人好喜五音。若眼见色起于眼识遂成眼根。若耳闻声起于耳识遂成耳根。若鼻嗅香起于鼻识遂或鼻根。若口知味起于口识遂成口根。若身知细滑起于身识遂成身根。若意知法起于意法遂成意根。是故说曰舍意放其根人随意回转也。为少灭名称如鸟舍空林者,人之为过不顾後虑。积日为善失在斯须。为诸檀越施主所见讥论。我等本呼戒具清净。何图今日乃见瑕隙。皆共薄贱不复兴敬,犹如群鸟恒宿茂林贪五果香华气味。华果適尽各舍而逝。犯戒之人其喻如此。福尽罪至自当除散。是故说曰为少灭名称如鸟舍空林。

在静自修学,慎勿逐欲迹。莫吞热铁丸,??哭受其报。

在静自修学慎勿逐欲迹者,常当端执意心之行。不为欲意所见钩连。欲者令人迷惑不别尊卑。是故说曰在静自修学慎勿逐欲迹也。莫吞热铁丸??哭受其报者,如火所烧痛彻骨髓。死入地狱酸楚万端。抱热铜柱吞热铁丸。??哭受报靡知所诉。是故说曰莫吞热铁丸??哭受其报也。

应起而不起,恃力不精勤。自陷人形卑,懈怠不解慧。

应起而不起者,形谓起者佛伴善知识。然不造善功德。生虽遇时无益人行。天雨七宝遍满世界。愚者意惑不收其宝。恒受人形无有远虑。虽名为人无益於时。此亦如是遭遇佛世畅演深法。愚人执惑不肯承受。是故说曰应起而不起也。恃力不精勤者,如有行人气力强壮堪任受化。然复懈怠不大精勤。是故说曰恃力不精勤也。自陷人形卑懈怠不解慧者,自陷於生死不顾後世殃。虽遭佛世遭善知识与贤圣相遇。不肯受慧分别义趣。是故说曰自陷人形卑懈怠不解慧也。

乱观及正观,皆由意所生。能觉知心观,愚心数数乱。

乱观及正观皆由意所生者,所谓乱观者欲观恚观无明观。行人离此诸观习於正观。正观定意超越殊胜众定中尊。自非圣人漏尽无著得此观定。是故说曰乱观及正观皆由意所生也。能觉知心观愚心数数乱者,进学之人当习出要之观。空无想无愿观。洗除心垢舍世八事。修清净心解诸相好。一一虚寂。所说教诫殊胜难及。四谛如尔昼夜修习愚人执惑数数意乱。犹甘美浆愚谓辛苦。岂须圣人擘口与之。执意迷误难革如斯。是故说曰能觉知心观愚心数数乱也。

智者如是观,念者专为行。咄嗟意无著,唯佛能灭此。

智者如是观念者专为行者,所谓智者演说微吐。或畅疑遣难豫明人情。处在大众独步无侣。数问郡党谁有疑惑。吾当以大慧之火。焚烧汝等犹豫之聚。随时观察意不错乱。学人所修以此为业。是故说曰智者如是观念者专为行也。咄嗟意无著唯佛能灭此者,彼修行人得定三昧。尽舍世俗有漏之行。亦复舍於世俗善本解脱定意。此者是谁。唯佛世尊能舍之耳。是故说曰咄嗟意无著唯佛能灭此。

观身如空瓶,安心如立城。以叡与魔战,守胜勿复失。

观身如空瓶者,犹如朽故之瓶内外不牢。虽可受盛亦不久停。此四大身亦复如是,恒苦败坏不得久停如彼朽弊。亦盛於好亦盛於鬼会归磨灭。就彼灰聚此危脆身亦复如是,亦受於好亦受於鬼。所受善者诸善功德婴珞其身。所受恶者舍於善行染污其心。命终之後浪在丘冢。是故说曰观身如空瓶也。安心如立城者,所以立城牢固深堑者,但厌患群贼盗窃民物。心亦如是厌患诸结使所缠裹故。城则牢固贼不得便。心正不邪结不得便。是故说曰安心如立城也。以叡与魔战者,伎术以备六艺具足。则能与彼自在天子共战。是故说曰以叡与魔战也。守胜勿复失者,以胜淫怒痴无复馀想。恒系意在前无他异心。是故说曰守胜勿复失。取要言之。观世亦尔。

观身如聚沫,解知焰野马。以叡与魔战,守胜勿复失。

犹若聚沫生生便灭不得久停。此四大身亦复如是,聚则为人散则为气。本由父母得有四大。推其本末皆虚皆寂。推之不见其前。寻之不见其後。生生而灭生生而生。灭灭而灭灭灭而生。生不见生灭不见灭。凡夫所习颠倒不寤。是故说曰观身如聚沫解知焰野马。以叡与魔战守胜勿复失。取要言之观世亦尔。

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当舍愚惑意,乐於不起忍。尽漏无有秽,於世取灭度。

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者,如彼修行之人。修习觉意之法。昼夜思惟不舍于怀。是故说曰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也。当舍愚惑意乐於不起忍者,若有众生不起慈心向一切众生。则不至道有所成就。要当舍愚惑之意。不著色想乃应道真乐舍不起法忍。无生灭意乃入道室。是故说曰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也。尽漏无有秽於世取灭度者,彼修行人尽有漏成无漏。心得解脱叡得解脱。於现法中而得自在。如斯之人入无为境取般泥洹。永寂永灭更不复生。是故说曰尽漏无有秽於世取灭度也。

当自护其意,若氂牛护尾。有施於一切,终不离其乐。

当自护其意若氂牛护尾者,心为行道造作无端。常当摄意使不有失。犹彼氂牛昼夜护尾恐有断绝。宁丧命根失其妻息。不使尾毛坠落于地。比丘学道亦复如是。宁丧身命不犯於戒。是故说曰当自护其意若氂牛护尾也。有施於一切终不离其乐者,要当兴意愍慈一切。视怨家如赤子。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自然受福快乐无极。是故说曰有施於一切终不离其乐。

一龙出众龙,龙中六牙者,心心自平等,独乐於旷野。

昔拘深比丘好喜斗讼未曾欢乐。不乐山野闲静之处。尔时世尊数往呵谏。不受如来言教。如来数与说法。不肯承受便舍而去。去彼不远见有一象。独在空山闲静无为。象自念言我在大众中时。为众象所挠逐群。食草则得弊恶草食。饮水得浊。今日在此不为众象所挠何乃快哉。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龙出众龙,龙中六牙者,心心自平等,独乐於旷野。如来说此偈已便舍而去。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

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

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者,尽当除弃怨憎恨心。慈愍一切众生之类。是故说曰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也。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者,视己如彼身而无有异。若闻好语鬼语不经心怀。无有怨恨无复害意。向一切众生战战兢兢终不舍离。是故说曰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也。

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

慈心愍一人者,如佛契经所说,若有人施一切众生。加以慈心施一人者,其福何者为多。比丘报曰:行慈之人愍念众生者,其福甚多是故说曰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也。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者,惠施一人其福难量。况施一切众生之类乎。其福无限无量不可称计。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是故说曰: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也。

普慈於一切,愍念众生类。修行於慈心,後受无极乐。

普慈於一切愍念众生类者,人之行慈发意平等。众生之类多於地种。能普慈心愍一切众生者,後受人身受乐无厌。若生天上受福自然。视东望西玉女营从不可称计。若生人中。豪族富贵生四姓家。七宝具足无有减少。父母真正不处卑贱。是故说曰普慈於一切愍念众生类脩行於慈心後受无极乐也。

若以踊跃意,欢喜不懈怠。脩於诸善法,获致安隐处。

若以踊跃意欢喜不懈怠者,彼修行人息淫怒痴。执意刚强不舍本愿。所获功德尽施於无上正真道等正觉。不待此福求转轮圣王粟散诸王。亦复不求帝释梵天。亦不求作魔若魔王。彼尽求作灭尽泥洹无为无作无生灭法。是故说曰:若以踊跃意欢喜不懈怠。脩於诸善法获致安隐处。

息则致欢喜,身口意相应。以得等解脱,比丘息意快。一切诸结尽,无复有尘劳。

息则致欢喜身口意相应者,人意以息众病都废不复造。於身口意行。若布施持戒摄意受斋。皆求无为之道正使出家脩习福业。舍世辩聪习四辩才。以得八解脱法。比丘习法不离贤圣。是故说曰息则致欢喜。身口意相应也。所谓结者结缚人心。结结相缠。如蛾自裹。缠缚人心不见大明。除彼尘劳乃自照见。是故说曰一切诸结尽无复有尘劳也。

正使五乐音,不能悦人意。不如一正心,向於平等法。

正使五乐音不能悦人意者,彼修行人志在禅定。分别五阴成败所趣。正使诸天作倡伎乐。欲使此人心意动转此事不然。何以故由心正见无颠倒故。是故说曰正使五乐音不能悦人意不如一正心向於平等法也。

最胜得善眠,亦不计有我。诸有心乐禅,不乐於欲意。

最胜得善眠亦不计有我者,如修行人不计吾我染著荣职。宁取冷石宛转土中。不以缚著之心卧於高床帏帐之内。是故说曰最胜得善眠亦不计有我也。诸有心乐禅不乐於欲意者,入定之人心不移变。当入定时寂无音响。千车同响万雷同震不能令入定之人离於正受。所以然者由其心意得普慈故。是故说曰诸有心乐禅不乐於欲意。

最胜踊跃意,亦不见有我。诸有心乐禅,不乐於欲意。

最胜踊跃意者,见无我之人。分别内外所出四大。一一解了虚而不真。是故说曰最胜踊跃意亦不见有我诸有心乐禅不乐於欲意也。诸结永以尽,如山不可动。

於染无所染,於恚不起恚。

诸结永以尽如山不可动者,如彼行人诸结永尽。内外清净无有瑕秽。意犹金刚不可沮坏。亦如泰山不可移动。何以故?由其执心甚牢固也。处欲不污在祸不惧。形神俱虚无可恋著。是故说曰诸结永以尽如山不可动於染无所染於恚不起恚也。

诸有如此心,焉知苦踪迹。无害无所染,具足於戒律。於食自知足,及诸床卧具。脩意求方便,是谓诸佛教。

诸有如此心焉知苦踪迹者,如彼行人练精其心去诸秽著。意存断结日进不怠。尔时焉知有苦踪迹。是故说曰诸有如此心焉知苦踪迹。无害无所染具足於戒律者,亦不自害复不害人。戒律所说不失次绪。既自修德复以此德转教人民。是故说曰无害无所染具足於戒律。於食知止足及诸床卧具者,如彼行人量食而进亦不贪餮。趣支其命行道而已,所以取膏而膏车者,欲使重载有所致也。如人疮痍以膏傅之。所以傅者欲使新者不增故者除愈。是故说曰於食知止足及诸床卧具也。脩意求方便是谓诸佛教者,修行之人采取要义。行中所急者增上心是。是故说曰修意求方便是谓诸佛教也。

行人观心相,分别念待意。以得入禅定,便获喜安乐。

行人观心相者,如彼行人知心根源。適生即灭不使滋长。知念待之进退分别善恶。永劫以来所脩行事。是故说曰行人观心相分别念待意也。以得入禅定便获喜安乐者,入定之人何以故说入定之人。定有三义禅最为首,犹如国王统领四方。正可富於世财无有道财。禅定之人当富道财无有世财。所谓道财者,三十七品禅定三昧诸善之本。乐有二义。或有净乐或有不净乐。不净乐者饮食衣被服饰之具。香华脂粉缯采幡盖。斯谓不净乐也。有净乐者,入禅正受澹然无为无他异想。是谓有净之乐也。是故说曰以得入禅定便获喜安乐也。

护意自庄严,嫉彼而营己。遭忧不患苦,智者审谛住。

护意自庄严嫉彼而营己者,彼脩行者,恒护结使缚著色声香味细滑之法。不使众想杂错其间。复以三十七品七觉意花而自庄严。是故说曰护意自庄严嫉彼而营己也。遭忧不患苦智者审谛住者,彼修行人以得入无畏之处。智者神审谛而不移动。是故说曰遭忧不患苦智者审谛住也。

人不守护心,为邪见所害。兼怀调戏意,斯等就死径。

人不守护心为邪见所害者,行人不守护色声香味细滑法。其有众生修习邪径。便当趣於地狱饿鬼畜生之道。不习邪见者生天上人中。处在中国不在边地八不闲处。是故说曰人不守护心为邪见所害也。兼怀调戏意。斯等就死径者,行人所以迷於道者,皆由阴盖所覆。不得闚看智慧光明。加复调戏。五盖所覆重雲所翳。欲得见慧明者此则不然。命终之後必趣死径。是故说曰兼怀调戏意。斯等就死径也。

是故当护心,等修清净行。正见恒在前,分别起灭法。

是故当护心等修清净行者,彼修行人恒常拥护心意。行威仪法舍於非法。可行知行可坐知坐。进止行来不失其仪。是故说曰是故当护心等修清净行也。正见恒在前分别起灭法者,人之修德深自知己。如家有财主自能别。行道之人亦复如是。涉八直之正路御四驶之秽浊。执智慧之庭燎照三毒冥室。分别起灭之所由。归之一定而无碍。於中取道有何难乎。是故说曰正见恒在前分别起灭法也。

比丘除睡眠,尽苦更不造。降心服於药,护心勿复调。

比丘除睡眠尽苦更不造者,观行比丘除去睡眠阴盖之患。尽诸苦际更不造新。是故说曰比丘除睡眠尽苦更不造也。降心服於药。护心勿复调者,常当拥护心所愿必克则能及圣。修无漏行斯由降心去秽所致也。行不放逸不尧於人。复是行者深要之业。是故说曰降心服於药护心勿复调也。

众生心所误,尽受地狱苦。降心则致乐,护心勿复调。

众生心所误尽受地狱苦者,迷误为心所使。种地狱根栽。经历无数亿千万劫。屠割剥裂受苦无量。是故说曰众生心所误尽受地狱苦。降心则致乐护心勿复调也。

护心勿复调,心为众妙门。护而不漏失,便在泥洹门。

心正则道存邪者有高下。众生愚感不别真伪。是以坠堕不至于道。惑者意迷谓道在空乃不自觉。心为道本虚无寂寞。法之极尊众行究竟。永离三有不处三界。度众苦恼毕寿不生。是故说曰护心勿复调。心为众妙门。护而不漏失。便在泥洹门也。
资源编号:ZY153718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出曜经 佛念 卷二十九

下 一 条: 出曜经 佛念 卷二十七

其它收录: 读罪已诏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
爱情是不能讨价还价的
你这个美丽可爱的小鸟,你要把我的心衔到什么地方去呢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是序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2020最伤感的情感语录, 功盖天下主不疑
知识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因为有知识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43.16.228.*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行...
194.72.48.*英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30.105.103.*美国 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国防部网络信息中心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good!
57.224.42.*法国 国际航空通信学会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完美!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