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雲经 曼陀罗仙 卷四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法。名不忘失菩提之心。何等为十。心无谄伪亦无幻惑。心常吉实澄清净白。於佛法僧终不生疑。受持佛法者亦不生疑。不生师想而吝於法。除卻法慳终不作灭佛法因缘。言行相应终不虚妄受持大乘。若见受持者常能恭敬。於摩诃衍以渐深入。於说法者生於佛想生善知识想。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常不忘失菩提之心。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能识宿命。何等为十。曾多恭敬供养诸佛。受持诸佛法。能净持戒。除诸疑悔除诸盖障。多欢喜心乐於禅定。常受化生得不妄识。供养佛者恒於正法常生恭敬。受持正法者亦常恭敬。以是因缘能受持法。读诵书写广为人说。不惜身命专为正法。净修戒行身口意业悉皆清净。以戒清净故心无疑悔。净持戒故无有盖障。无盖障故心得欢喜。心欢喜故得修禅定。得修禅定故生处清净。生处清净故便得化生。得化生故得不妄识。得不妄识故便得宿命。得宿命故能知一身二身。乃至知百千身。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得宿命智。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得不离善知识。何等为十。得不离值佛若闻佛若忆佛。得不离常闻法。得不离常供养僧。得不离诸佛菩萨礼拜问讯恭敬合掌供养等。得不离多闻人值说法人。得不离闻诸波罗蜜。得不离闻诸道品觉意之法。得不离闻三解脱门。得不离闻四梵当。得不离闻一切种智。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得不离善知识。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得远离恶知识。何等为十。远离破戒恶知识。远离破正见者,远离坏威仪者,远离邪命者,远离乐世俗言说多愦闹者,远离多懈怠者,远离乐著生死者,远离背菩提者,远离在家之众。远离一切结使。菩萨虽乐远离如是等事终不生恼害。亦不生轻毁之心。菩萨作如是念。我曾闻佛说众生性欲相染。以习近故多有所坏。是故我应一切远离。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远离恶知识。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得如来法身。何等为十。等身无二身。清净无尽身久习善身。法身。非算数筹量甚深之身。不思议身。寂灭身。虚空身。智身。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得如来法身。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何时当得如来法身满答言善男子,初地菩萨得等身。何以故?初地菩萨除一切恶身。与诸菩萨同是名等身。二地菩萨得清净身。以持戒清净故。三地菩萨得无尽身。付除瞋恼害故。四地菩萨得久积一切善身。以修集一切佛法故。五地菩萨得於法身。以禅定力知一切佛法故。六地菩萨非世间算数筹量所不能知身。以深远故。七地菩萨得不思议身以善方便故。八地菩萨得寂灭身善除调戏尽一切烦恼故。九地菩萨得虚空身。得无碍身遍虚空故。十地菩萨得妙智身。何以故?遍知一切菩萨诸地法故。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法身。如来法身无差别耶。佛言:身无差别但功德有异。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身无差别功德有异。佛言:身名无异。何以故?身口一相故。而功德相各有差别。云何身中别见功德相。佛言:善男子,我今为汝说喻以释此义。譬如摩尼珠皆同名摩尼。此珠名虽是一。若莹磨治饰光则明显心意悦乐。譬如如来身不莹治者犹如菩萨身。如来身摩尼宝。菩萨身摩尼宝如实无异。然如来摩尼宝。菩萨摩尼宝。然其光明色相各异。何以故?如来身摩尼宝无量。满众生界满虚空界。清净离一切尘垢。菩萨身摩尼宝有限。不能满虚空界。何以故?有垢障故。善男子,譬如月初至十五日名盛满月。後十五日亦名为月。乃至月尽皆名为月。虽月名同。而明不如十五日月盛然月。法尔而如来身菩萨之身俱名为月。如月名同而实亦同。然光明照曜菩萨如来而各不同。菩萨之身光明照曜。不及如来其光炽盛。譬如月末时月月初之月不可相比。善男子,以是故。如来身菩萨身。二身虽同功德有别。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金刚不坏身。何等为十。贪欲瞋恚愚痴不能坏。恼害憍慢著我自恃见颠倒不能坏。世八法不能坏。恶道不能坏。一切苦不能坏。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不能坏。一切外道异见不能坏。一切魔天及魔眷属不能坏。一切声闻辟支佛不能坏。一切欲界不能坏。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金刚不坏身。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大商主。何等为十。能使商人随顺言教。能使商人供养恭敬。能作引导不畏诸难。能为众人作依凭处。能令人依。常得活命。丰饶资粮。多诸珍宝。心无止足。常为前导得至一切种智大城善男子,云何名菩萨能使商人随顺言教。譬如商主善导众商若有所说皆悉随从。菩萨亦尔。善化众生能令一切悉皆随从。譬如商主为诸商人恭敬供养。菩萨商主亦复如是,学无学人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人非人等。亦皆悉来恭敬供养。譬如商主善於旷野贼难之处。能令众伴安隐得过。菩萨商主亦复如是,於生死旷野烦恼贼处能将诸人安隐得过。譬如商主能将诸人。出於旷野令济身命。菩萨亦复如是,令诸外道钵罗婆殖尼乾陀等。於生死旷野将导使出济其躯命。或有王者大臣官属及诸众生乐生死者,亦依菩萨大商主故悉得全济。如大商主善备资粮所须珍宝。能将众人过险道已便得安隐乃到大城。菩萨商主亦复如是,欲至佛所多共众伴。经历生死险远旷野到彼岸城。当修功德以自庄严。禅定解脱悉令具足。菩萨商主。欲至一切种智大城。具一切佛法功德珍宝。譬如商主集诸珍宝无有止足。菩萨亦尔。集法财宝无有厌足。譬如商主善导众商。聪慧最胜财产巨富。所有言说众悉奉用。菩萨商主亦复如是,为众导首功德无量。於法自在所言无二。善能将导超过险路至彼大城。菩萨商主亦复如是,将导诸众生。超生死险。能到涅槃种智大城。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为大商主。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善知道。何等为十。知於平道。知险恶处。知安隐道。知不安隐处。知诸奇道。知诸道处。知止住处所。知於道相。知道曲直。知道出要。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善知於道。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知道不颠倒。何等为十。应示大乘道度者,即示大乘道不示声闻道。应示声闻道度者,即示声闻道不示大乘道。应示一切种智道得度者,即示一切种智道不示声闻道。应示缘觉道得度者,即示缘觉道不示一切种智道。著我见众生不为说空无我。不著我见者不为说苦无常无我。著二边者不为说中道。著中道者不为说二边。失心狂乱者不为说奢摩他毗婆奢那。著邪道者为说正道。令离结使棘刺之属。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不颠倒道。

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常在禅定。何等为十。观身身念处。观受受念处。观心心念处。观法法念处。阿练若处摄心而行。观於五欲摄心而行。於村里营舍城邑聚落国土方所摄心而行。於名闻利养摄心而行。於如来所制禁戒摄心而行。诸於烦恼起瞋恚处及心谄曲摄心而行。云何观身念处摄心而行。以正智慧选择诸恶除去不善。从足至顶乃至脑膜。观察诸分无我我所。念念不住是败坏法。筋脉所缠臭秽可恶纯集恶色。如是观察。横生身想我所之想。以是因缘以是相貌。谛观身相心得自在。云何观受念处。菩萨作是念。观察一切诸受悉皆是苦。凡夫愚人倒生乐想。愚痴无智不识苦乐。贤圣之人悉观是苦。勤修方便断除是苦。亦教馀众生如是观受。不憎不爱断於诸受。云何观心意止观心。无常而作常想。苦作乐想。无我我想。不净净想。心甚猿猴如风动摇。念念不住速疾变异。是结使根本恶道之源。常生谄曲为烦恼主。亦是贪欲瞋恚愚痴因缘。是一切法宗主工匠心为前道。心从缘起悉知诸法。心如画师画一切像而心不知。心集诸业善恶所由。心如循环如旋火轮。心如火种然三有薪。心能生物犹如大水。观察之者,当知心相是大患本。不令是心而得自在。若能於心得自在者,於一切法亦得自在。云何观法念处。不善之法如实而知贪欲瞋恚愚痴及所依起一切恶法能修对治贪瞋痴等。断除不善观诸善法心乐随顺。系心专念顺行诸善。亦教他人同己所观。云何观於五欲摄心修行。於五欲中不生喜乐亦不憎恶。於色声香味触。亦不生爱亦不憎恶。於此无体相法生憎爱心。便同愚痴凡夫婴孩不善之者,又世尊说。若於法生爱乐亦生染著。若生染著便成愚痴。若生愚痴便是不识善恶。以是因缘堕於恶道。是故於此空法不应憎恶。若憎恶者名不堪忍。若不堪忍则增长恚心。为阿耆梨之所呵责。亦为同梵行者之所讥嫌。如是观察五欲修行正念。心不染著亦不憎恶。亦教他人作如是观。云何名阿练若处。摄心离乱如法修行名阿练若处。名为无诤住处。亦名寂灭住处。此阿练若处。有诸天龙鬼神他心智者善见我心。是故我今不应起不善思觉。断除不善觉勤修善觉。当令善觉常得增广。云何菩萨。於里巷村营城邑聚落国土方所。是中行住坐卧。於不善处於出家所。不应行处悉皆远离。何处是不应行处。酤酒家淫女家王家。棋博之处。醉客之处。歌舞伎乐之处。如是种种非是出家所应到处皆悉不往。如是村邑聚落之处摄心而行。云何於名闻利养摄心而行。於得利养处欲使檀越增长福业不为贪著。所得财利不作己想。与一切苦恼众生悉皆共之。以是施因缘得名称赞叹。虽得名称赞叹。而不自举不生憍慢不自憍逸。如是名称赞叹不久自灭。谁有智者,於无常迅速不住之法不可保信。云何於中生於爱憎。何有智者,生己有想生憍逸心。是名菩萨於名闻利养摄心而行。云何菩萨於如来所制禁戒常念修行。过去诸佛履行禁戒。而得成佛乃至涅槃。未来诸佛亦履行禁戒。而得成佛乃至涅槃。现在诸佛亦履行禁戒。而得成佛乃至涅槃。作是观察能持禁戒终不毁犯。是名善修是名善持。云何菩萨於诸烦恼尘垢盖障。能善修习摄心而行。菩萨善知烦恼结使尘垢盖障。善知其因。善知所因起处从是因出。菩萨於结使盖障常念摄心如是修行。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常在禅定。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为粪扫衣。何等为十。以能受持终不毁坏。心常卑下而不疲厌。不以此事而得解脱。不见其过。见切德利。不自高己。不多聚积。善持禁戒。诸天亲近。云何受持能不毁坏。菩萨有信敬心体性具足。於如来所深生敬信。宁舍身命不舍所受。所受不动以所受坚固心能卑下。以卑下故不生我慢。以意卑下故。便於恶贱粪扫之物。取以净洗。洗以缝染。心不疲厌。不疲厌故常取粪扫衣。亦不以小行而怀自足。方进求上法必获前利。亦不现此粪扫衣过我常著粪扫衣。乃至今老。不以此衣而为粗弊。亦不作念。此衣粗弊多有蚤虱。若常著者令身垢污当念思惟著粪扫衣有诸功德。贤圣所服远离欲者之所修行。是名圣种。诸佛所赞如来所誉。以是因缘故不自称誉。不应自高亦不下他。是名戒具足。戒具足故诸天亲近。诸佛赞叹菩萨守护。善能观察人非人等刹利婆罗门聚落邑主恭敬礼拜。同梵行者之所赞叹。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粪扫衣。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志大。何缘乐此下劣粗弊。佛答言:善男子,菩萨为护众生德力所能。非诸凡愚下劣所堪。为未生烦恼作障碍故。佛语除盖障菩萨。善男子,汝谓如来为是大志为是小乎。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我无此辩当何能答。何以故?无有能知如来量者,现见如来知一切法。受粪扫衣者能制结使。不见如来有所遮制。此四天下天人龙鬼。皆有卑下之志。如来虽见卑下。但为成熟彼众生故。於诸众生前赞叹头陀。汝今当知如是因缘。除盖障菩萨白佛言:世尊,为成熟众生及新学者,菩萨遮断结使故说此事。善男子,威德力菩萨。为化众生现受粪扫衣。非志卑漏。以是义故菩萨受粪扫衣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名受取三衣。何等为十。少欲知足不多贪求不多积聚。无积聚故离诸过患。无失坏故离诸忧恼。离忧恼故离众苦聚集。离众苦聚集故无有爱欲。无爱欲故能尽诸漏。少欲菩萨。趣得为足。知足之人少得而足。以少欲故无多所求。离所求故无多积聚。离积聚故无恼失苦。无恼失苦故无有忧愁。无有忧愁故无有苦恼。无有苦恼故无有受用。无有受用故便得漏尽。善男子,具此十事。是名菩萨受持三衣。
资源编号:ZY1537334;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宝雲经 曼陀罗仙 卷六

下 一 条: 宝雲经 曼陀罗仙 卷三

其它收录: 瓢饮亭
沁园春 鹤答和,寄可与郎中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依着一弯碧水迤逦前行,天高云淡
控制金钱,可以得到财富
康熙侠义传 贪梦道人 第一百二十九回 穆将军夜袭接天岭 白练祖妖术烧清兵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
御风而行,布帆无恙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67.3.233.*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路过
214.35.29.*美国 国防部网络(弗吉尼亚州)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253.216.213.*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