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二十 人部四

○圣 贤 忠 孝古

--------------------------------------

◇圣

《尚书》曰:睿作圣。

又曰:圣作则。

《庄子》曰:以德分人谓之圣。

《白虎通》曰:才称万人曰杰,倍杰曰圣,《风俗通》曰:圣者,声也,通也,言其闻声知情,通于天地,条畅万物也。

《家语》曰:圣者,德合天地,变通无方也。

《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礼记》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焘,譬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又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叡智,足以有临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斋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毛诗》曰: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不失其圣也。

又曰:思齐,文王所以圣也。

《大戴礼》曰:圣人有国,则日月不食,星辰不孛。

又曰:哀公问曰:何谓圣人,孔子对曰:所谓圣人者,智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测物之情性者也。

《论语》曰: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礼记》曰:圣人能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家语》:国有圣人而不能用,欲以求治,是犹却步而求及前人也。

《六韬》曰:圣人与天下之人皆安乐。

又曰:圣人守无穷之府,用无穷之才,天下仰之而治。

《管子》曰: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私者乱天下也。

《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文子》曰:圣人同死生,愚人亦同死生,圣人之同死生,明于分理也,愚人之同死生,不知利害所在也。

又曰:圣人以仁义为准绳,中绳之谓君子,不中绳之谓小人。

《列子》曰:龙叔谓文挚曰: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即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从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圣智为病者,或由此乎。

又曰:商太宰见孔子曰:丘圣者与,答曰:圣则丘何敢,曰:三王圣者与,答曰:三王善任智勇者,圣则丘弗知,曰:五帝圣者与,答曰:五帝善任仁义者,圣则丘弗知,曰:三皇圣者与,答曰:三皇善因时者,圣则丘弗知,商曰:然则孰者为圣,孔子曰:西方圣者,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又曰:庖牺女娲神农夏后,蛇身人面牛首,此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事具帝王部女娲篇。

《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庄子》曰: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者,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教之其果为圣人也。

又曰:尧辞封人曰:我以汝为圣人,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迹,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

《孙卿子》曰:神固谓之圣人,圣人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此矣。

又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者天下利器。

《淮南子》曰:圣人不贵尺璧而重寸阴,故禹之趍时也,履遗而弗取,冠挂而弗顾。

又曰:唯圣人为能知权,言而必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又曰:孔子不黔突,墨子不暖席,是故圣人蒙耻辱以干世主者,非以贪禄慕位,欲事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也,神农憔悴,尧瘦臞,舜微黑,禹胼胝,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忧劳百姓亦甚矣。

又曰:古者圣人,劳形尽虑,为民兴利除害,羸天下之忧,而任海内之事,圣人之忧民,如此其明也。

杨子《法言》曰:或问孔子之时,诸侯有知孔子圣者与,曰:知之,若知之则曷为不用,曰:不能,曰:知圣而不能用,可得闻乎,曰:用之则弃其所习,逆其所从,强其所劣,捐其所能,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韩诗外传》曰:辟土殖谷者,后稷也,决江疏河者,禹也,听狱执中者,皋陶也,然而有圣名者,尧也。

《神异经》曰:西南大荒中,人身长十丈,其腹围九丈,践龟蛇,戴朱鸟,左手凭青龙,右手凭白虎,知河海斗斛,识山石多少,知天下鸟兽言语,识土上人所道,知百谷可食,识草木咸苦,名曰圣,一曰哲,一名通,一名无不达。

《尚书大传》曰:天无别风淮雨,中国有圣人。

姚信士纬曰:圣人高不可极,深不可测,穷神知化,独见先识,仁若春阳,信若影响,此所禀于天也。

《说苑》曰:圣人之于百姓也,其犹赤子乎,饥者食之,寒者衣之,将之养之,育之长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颂】后汉张超尼父颂曰:岩岩孔圣,异世称杰,量合乾坤,明参日月,德被八荒,名充遐外,终于获麟,遗歌鲁卫。

晋孙楚尼父颂曰:皇矣尼父,圣哲之杰,德比天地,明齐日月,周室陵迟,大道芜秽,礼乐崩阻,奸雄罔世,乃养门徒,广延俊乂,垂训列国,颂声鲁卫,威震夹谷,义厌陈蔡,德之休明,幽而弥泰,超美三代,风驰云迈。

【赞】晋陆机孔子赞曰:孔子叡圣,配天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明发怀周,兴言谟老,灵魄有行,言观苍昊,清歌先诫,丹书有造。

晋湛方生孔公赞曰:文王既没,微言将坠,邈哉孔公,龙见九二,阐化系象,素王洙泗,发挥中叶,道映周季。

【碑】后汉祢衡鲁夫子碑曰:受天至精,纯粹睿哲,崇高足以长世,宽容足以广包,幽明足以测神,文藻足以辩物,然而敏学以求之,下问以诹之,虚心以受之,深思以咏之,愍周道之回遹,悼九畴之乖悖,故发愤忘食,应聘四方,鲁以大夫之位,任以国政之权,譬若飞鸿鸾于中庭,骋骐骥于闾巷也,是以期月之顷,五教克谐,移风易俗,邦国肃焉,无思不服,懿文德以纡余,缀三五之纪纲,流洪耀之休赫,旷万世而扬光,夫大明以动,天则也,广大无疆,地德也,六经混成,洪式也,备此三者,圣极也,合吉凶于鬼神,遂殂落于梦寐,是以风烈流行,无所不通,故立石铭勋,以示昭明,辞曰:煌煌上天,笃降若人,邈矣悠哉,千祀一邻,明德弘监,情性存存,弈弈纯嘏,稽宪乾坤,曜彼灵祇,以训黎元,终日干干,配天之行,在险而正,在困而亨,穷达之运,委诸穹苍,日月则阴,天地不光,圣叡殂崩,大猷不纲。

【论】后汉孔融圣人优劣论曰:荀愔等以为圣人俱受乾坤之醇灵,禀造化之和气,该百行之高善,备九德之淑懿,极鸿源之深闾,穷品物之情类,旷荡出于无外,沉微沦于无内,器不是周,不充圣极,荀以为孔子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为覆盖众圣,最优之明文也,孔以尧作天子九十余年,政化洽于民心,雅颂流于众听,是以声德发闻,遂为称首,则易所谓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百年然后胜残去杀,必世而后仁者也,故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尧之为圣也,明其圣与诸圣同,但以人见称为君尔。

梁沉约辩圣论曰:圣人盖人中之含明德,尽照精粹凝玄者,或三圣并时,或千载寂蔑,圣人遗情忘己,常以兼济为念,若不登九五之位,则其道不行,非以黄屋玉玺为尊贵也,文王造周而未集,武王集之而未成,周公虽无王录,而父兄二圣之烈,不可以终,若夫表以圣功,制礼作乐,则太平之基不着,二圣之美不彰,孔子当无录之运,值自晦之时,而云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欲以圣德示天下,垂来世,当仲尼在世之时,世人不言为圣人也,伐树削迹,干七十君而不一值,或以东家丘,或以为丧家犬,若不高叹凤鸟,称梦周公,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则当世安知其圣人乎。

--------------------------------------

◇贤

《毛诗》曰:丘中有麻,思贤也。

又曰:南山有台,乐得贤也,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矣。

《春秋繁露》曰: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尚书》曰: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又曰:野无遗贤。

《论语》曰: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又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也。

又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又曰:臧文仲其○《太平御览》四百零二其下有窃位者欤四字,此脱。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又曰:贤贤易色。

京房《易飞候》曰:视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圣贤人隐。

《家语》曰: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非申叔时之忠,弗能见其义,非庄王贤,弗能受其训。

又曰:哀公问孔子曰:当今之君,孰者最贤,孔子曰:有卫灵公乎,公曰:吾闻其闺门无别,而子贤之何也,对曰:灵公之弟曰公子渠牟,其智足以治千乘,灵公任之,有大夫史?,以道去卫,而灵公却舍,琴瑟不御,臣以此贤之,不亦可乎,国语曰:臼季使于冀野,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归而进之曰:得贤人,敢以告,文公曰:子何,以知其贤也,对曰:臣见其不忘敬也,使为下军大夫。

《列子》曰: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尹《文子》曰:尹文子见齐宣王,宣王叹国寡贤,尹《文子》曰:使国悉贤,孰处王下,王曰:国悉不肖,○《太平御览》四百二肖下有可乎尹文子曰国悉不肖十字,此脱。孰理王朝,王曰:贤与不肖,皆无可乎,《文子》曰:不然,有贤,有不肖,故王尊于上,臣卑于下,贤贤退不肖,所以有上下也。

《申子》曰:千里有贤者,是比肩而立也。

《孙卿子》曰:古之贤人,食则餰鬻不足,衣则短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

《吕氏春秋》曰:公孙枝献百里奚于缪公,三月,请属事焉,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无乃为天下笑乎,枝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议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夫谁笑哉。

又曰:贤者遗人以仁。

又曰:得地千里,不如得一贤也。

又曰: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式,其仆曰:君胡式,曰:干木贤者也,吾安敢不式。

《韩子》曰:晋平公问叔向曰:吾群臣孰贤,对曰:赵武贤,武立如不胜衣,言如不出口,然其所举者数十人,皆令德也。

黄石公三略曰: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当其害,达贤者福流子孙,嫉贤者名不存。

《韩诗外传》曰:圣人求贤者以自辅。

又曰:魏文侯问孤卷子曰:父子兄弟臣贤,足恃乎,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拘,兄贤不过舜,而象傲,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纣伐,君欲治,亦从身始,人何可恃。

《物理论》曰:贤人为德,体自然也,故语曰:黄金累千,不如一贤。

【颂】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曰: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趍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及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使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故服絺绤之凉者,不苦盛暑之郁燠,袭狐貉之暖者,不忧至寒之凄沧,何则,有其具者易其备,有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君人者,勤于求贤,而逸于得人,人臣亦然,昔贤者之未遭遇也,图事揆策,则君不用其谋,陈见悃诚,则上不然其信,进仕不得施效,斥逐又非其愆,是故伊尹勤于鼎俎,太公困于鼓刀,百里自鬻,宁子饭牛,及其遇明君,遭圣主也,运筹合上意,谏争则见听,进退得关其忠,任职得行其术,剖符锡壤而光祖考,传之子孙,以资说士,故世必有圣智之君,而后有贤明之臣,诗曰: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故世平王圣,俊乂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之臣,明明在朝,穆穆列布,故圣主必待贤臣而弘功业,俊士亦俟明主以显其德,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会,论说无疑,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其得意如此,则胡禁不止,曷令不行,化溢四表,横被无穷,遐夷贡献,万祥必臻,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

【赞】晋夏侯湛颜子赞曰:知彰知微,体深研机,明象介石,量同圣师,探赜罔滞,在言靡遗,仰诸惟高,瞻之攸希。

又左丘明赞曰:世乱谗胜,君子道忧,丘明达圣,致志春秋,微言逃难,旁行不流,庶几斯文,希志训猷。

晋戴逵颜回赞曰:神道天绝,理非语象,不有伊人,谁怜谁仰,际尽一时,照无二朗,契彼玄迹,冥若影响。

晋孙楚颜回赞曰:束身励行,宗事圣道,钻仰孜孜,视予犹考。

【碑】后汉祢衡颜子碑曰:禀天地之纯和,钟岳渎之休灵,睿哲之姿,诞自初育,英绝之才,显乎婴孩,在束修之齿,入宣尼之室,德行迈于三千,仁风横于万国,知微知章,闻一觉十,用行舍藏,与圣合契,名为四友之冠,寔尽疏附之益,尔乃安陋巷,挹清流,甘箪瓢以充饥,虽屡空而不忧,于时河不出图,周祚未讫,仲尼无舜禹之功,先生包元凯之烈,其辞曰:亚圣德,蹈高踪,游洙泗,肃礼容,备懿体,心弥冲,秀不实,振芳风,配圣馈,图辟雍,纪德行,昭罔穷。

【论】魏高贵乡公颜子论曰:心不违仁,行无二过,用行舍藏,与同进退,听承圣言,罔有不喻,叙之于易,以章殊异,死则悲恸,谓天丧己,所以殷勤至于此者,圣人嘉美良才之效也,设使天假之年,后孔子没,焉知其不光明圣道,阐扬师业,有卓尔之美乎,百虑之所得,愚者有焉,原后之君子,详览之焉尔。

--------------------------------------

◇忠

《说苑》曰:逆命利君谓之忠。

《孝经》曰: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左传》曰:晋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对曰: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又曰:晋怀公命无从亡人,狐突之子毛及偃,从重耳在秦,弗召,怀公执突曰:子来则免,对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策名委质,贰乃辟也,父教子贰,何以事君,乃杀之。

又曰:楚子灭若敖氏,其孙葴尹克黄使于齐,闻乱,其人曰:不可以入矣,葴尹曰:君,天也,天可逃乎,遂归复命,自拘司败。

又曰:季文子卒,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积,可不谓忠乎。

又曰:楚子囊将死,遗言谓子庚曰: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忠,民之望也。

《家语》曰:孔子曰:晏子于君为忠臣,于行为恭敏。

《晏子》曰:梁丘据问《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从焉,仁人固多心乎,对曰:一心可以事百君,百心不可以事一君。

《韩诗外传》曰:有大忠,有次忠,有下忠,若周公于成王,可谓大忠,管仲于桓公,可谓次忠,子胥于夫差,可谓下忠矣。

又曰:狄人杀卫懿公,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使还,哭毕呼天,因自出其肝,内懿公之肝,齐桓公闻之曰:弘演可谓忠矣。

《史记》曰:项籍围汉王于荥阳,汉将纪信曰:事已急,请为王,王可间出,纪信乘黄屋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皆呼万岁,汉王与数十骑出,项王烧杀纪信。

《说苑》曰:楚庄王立,三年不听朝,令于国曰:谏者死,苏从曰:处君之高爵,食君之厚禄,爱死不谏,非忠也,乃谏,事具谏篇。

又曰:卑身贱体,进贤不解,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王意,庶几有益,以安国家,如此者忠臣也。

《汉书》曰:非刘氏不王,高祖制诏御史,长沙王吴芮忠,其定着令。

又曰:王莽遣使者,即拜龚胜,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辍推不受,曰: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岂以一身事二姓哉,语毕,遂不复饮食,积十四日死。

《东观汉记》曰:光武指王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是日迁常为汉忠将军。

《续汉记》曰:阴识拜特进,极言正议,至与宾客语,不及国事,常慕仲山甫夙夜匪解。

又曰:温序为护军校尉,行部至陇西,为隗嚣将荀宇等所劫,欲生降序,序大怒。以节挝杀人,贼趍欲杀序,宇止之曰:义士欲死节,赐剑令自裁,序受剑,衔须着口中,叹曰:无令须污土,遂伏剑。

谢承《后汉书》曰: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巡行风俗,余人受命之部,而张纲独埋轮于洛阳都亭,曰:銶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奏大将军梁冀无君之心十五事,皆臣子所切齿者也。

《魏志》曰:王修为大农郎中令,时严才反攻掖门,修闻变,将官属出至宫门,太祖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相国钟繇谓修曰: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修曰:居府虽旧,非赴难之义也。

又曰:典韦拜都尉,太祖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帐,韦性忠至谨重,常昼夜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蜀志》曰:初诸葛亮自表后主,成都有桑八百,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至于臣在外任,随身衣食,悉仰于官,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嬴财,及卒,如其所言。

周处别传曰:互○《初学记》十七作氐。贼为乱,以处为建威将军,以兵五千,受夏侯俊节度,处遂进军大战,仰天叹曰:古者良将受命,凿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战死。

【赞】梁元帝忠臣传记○《初学记》十七作受。讬篇赞曰:太真英挺,投袂勤王,伯猷蹈节,身殒名扬,嶷嶷景倩,主亡与亡,嗟乎尚矣,惟国之良。

又忠臣传谏○原作陈,据本书二十四谏篇引序改。争篇赞曰:子政铿铿,诚存社稷,朱游折槛,遂其婞直。

又忠臣传执法篇赞曰:设官分职,咸曰师师,彼己之子,邦之直司,銶狼当路,安问狐狸,昏明有世,直道无时。

【表】梁元帝上忠臣传表曰:资父事君,寔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是以冬温夏凊,尽事君之节,进思将美,怀出奉之义,羲轩改物,殷周受命,三能十乱,九棘五臣,靡不夙夜在公,忠为令德,若使缙云得姓之子,姬昌鲁卫之臣,是知理合君亲,孝忠一体,性与率由,因心致极,臣连华霄汉,凭晖日月,三握再吐,夙奉紫庭之慈,春诗秋礼,早蒙丹扆之训,宣帝褒德,麟阁画充国之形,显宗念功,云台图仲华之象。

【笺】梁王筠答湘东王示忠臣传笺曰:窃以孝实天经,忠为令德,百行攸先,一心靡或,昔淮南鸿烈,事无的准,沛王通论,义止儒术,东平获誉为片言,临淄见称文辞小道,孰若理冠君亲,义兼臣子,谨当宣示遐迩,光扬德音。

【序】梁元帝忠臣传序曰:夫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因生所以尽孝,因位所以立忠,事君事父,资敬之理宁异,为臣为子,率由之道斯一,忠为令德,窃所景行,且孝子烈女逸民,咸有别传,至于忠臣,曾无述制,今将发箧陈书,备加论讨。

又忠臣传死节篇序曰:自非识君臣之大体,鉴生死之弘分,何以能灭七尺之躯,殉一顾之感,然平路康衢,从容之道进,危涂险径,忠贞之节兴,登平路者易为功,涉险涂者难为力,从容之用,世不乏人,忠贞之?,时难屡有。

--------------------------------------

◇孝

《尔雅》曰:善事父母曰孝。

《孝经》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又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又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礼记》曰:《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又曰: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以为孝乎,《曾子》曰: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又曰: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嗜欲,不忘乎心。

又曰:生则敬养,死则敬享。

《毛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育我,长我畜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又曰: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尸子》曰: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常以一夕五起,视衣之厚薄,枕之高卑。

《韩诗外传》曰:《曾子》曰:往而不可还者,亲也故孝欲养而亲不待,是故椎牛而葬,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初吾为吏,禄不及釜,尚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尺,转尝○初学记十七,《太平御览》四百十四作毂。百乘,然犹北乡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故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

《说苑》曰:曾子常有为不中,曾晳怒,援木击之,曾子有顷乃苏,退鼓瑟而歌。孔子闻之,告门人曰:参来勿内也,昔舜事瞽瞍,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索而杀之。未尝可得,而小棰则受,大棰则走,今曾子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不孝孰大乎。

又曰:韩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未尝泣,今何泣,对曰:他日得笞,尝痛,今母之力不能痛,是以泣也。

又曰: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列女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汉书》曰:淳于缇萦,齐人淳于意,五女无男,坐事当刑,缇萦最小,涕泣随父到长安,上书曰:妾父为监,齐中皆称廉平,今坐事当刑,妾乞没为官婢,以赎父罪,文帝诏免意罪,并除肉刑。

又曰:文帝母薄太后疾,文帝侍养数年,衣不解带,亲供粢盛,坐罪不及父母,下哀矜之诏。

又曰:金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母病死,诏图画于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之涕泣。

《东观汉记》曰:长沙义士古初,父丧未葬,邻人火起,及初舍下,棺不可移,初冒火伏棺上,俄而火灭。

又曰:赵咨至孝,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乞置衣粮,妻子余物无所惜,诸盗皆惭叹,跪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走。

又曰:黄香父为郡五官,贫无奴仆,香躬执勤苦,尽心供养,冬无被袴,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续汉书》曰:申徒蟠九岁丧父,孝毁过礼,服除,不进肉十余年,每忌日,辄三日不食。

郭林宗别传曰:茅容耕于野,避雨树下,众皆夷踞相对,独容危坐愈恭,林宗行,见而奇之,与言,因请寓宿,既而日夕,容杀鸡为馔,林宗谓为己设,既而以供其母,自以菜蔬供客同饭,林宗起拜曰:卿贤乎我哉。

《汝南先贤传》曰:薛苞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闻,父娶后妻而憎苞,分之令出,苞日夜号泣不能去,至被驱杖,不得已,庐于舍外,旦入而扫,父怒。又逐之,乃庐于里门,昏晨不废,积岁余,父母惭而还之。

《蜀志》曰:先主在樊,率其众南行,诸葛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以此方寸心,今已失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于此别,遂诣曹公。

《吴书》曰:顾悌,以孝悌廉正,闻于乡党,每得父母书,洒埽整衣服,设几案,舒书其上,拜跪读之,每句应诺毕,复再拜,父有疾耗之问,临书垂泣哽噎,父终,水浆不入口五日,孙权为作布衣一袭,强令悌释服,悌虽以公义自割,犹以为不见父丧,常画壁作棺象,设神坐于下,每对之哭泣,服未阕而卒,晋中兴书曰:吴隐之少有孝行,遭母忧,哀毁过礼,太常韩康伯邻居,隐之每哭,康伯母辄辍事流泪,悲不自胜。

萧广济《孝子传》曰:妫皓父昆,被劾入重,皓年十六,髡头诣阙,通章不省,皓不饮食,怀石腰中,诣公卿,辄出石置地,叩头流血覆面,莫不伤怀,遂奏理昆罪。

师觉授《孝子传》曰:程曾年七岁,丧母,哀号哭泣,不异成人,祖母怜之,嚼肉食之,觉有味,便吐去。

宗躬《孝子传》曰:吴坦之,隐之兄也,母葬夕,设九饭祭,坦之每临一祭,辄号恸断绝,至七祭,吐血而死。

又曰:张景胤六岁丧母,母遗物悉散施,唯留一画扇,每感思,辄开匣流涕,父邵为吴兴太守,暴疾报至,天雪水涸,便徒跣上岸,左右捉履靺逐,发都,夜昼三日半至郡,入郭奉讳,气绝吐血,久乃苏。

又曰:华宝八岁,义熙中,父从军,语宝曰:吾还,当营婚冠,值咸阳丧乱,吉凶两绝,宝年六十,遂不冠娶,举言流涕。

又曰:何子平事母至孝,为杨州从事,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之,答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米,何容独食白粲,母丧,年将六十,有孺,子之慕,昼夜号叫,暑避清凉,冬不衣絮。

又曰:桑虞丧父,年十四,毁瘠过礼,日食百粒,以糁藜藿。

《续搜神记》曰:吴猛性至孝,小儿时,在父母边卧,时夏月,多蚊虻,而终不摇扇,云惧蚊虻去我及父母,父母终,行服墓次,蜀贼纵暴,焚烧邑屋,发掘丘陇,民人迸窜,猛在墓侧,号恸不去,贼为之感怆,遂不犯。

荀氏家传曰:荀顗年逾耳顺,而母年九十,色养烝烝,以孝闻,在丧憔悴,貌不可识,若婴孺之号,哀恸傍人。

【诗】魏王粲思亲诗曰: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隐忧是婴,咨予靡及,退守祧祊。

晋孙绰表哀诗曰:天地之德曰生,生之所恃者亲,亲存则欢泰情尽,亲亡则哀悴理极,故老莱婆娑于膝下,曾闵泣血于终年,哀悼之思至矣,自然之性笃矣,余以薄祜,夙遭闵凶,越在九龄,严考即世,未及志学,过庭无闻,天覆既沦,俯凭坤厚,殖根外氏,赖以成训,然以不才,不能负荷仁妣,弘母仪之德,迈荣寒之操,雕琢固顽,勉以道义,庶几砥砺犬马之报,岂悟一朝,复见孤弃,上天极祸,怨痛莫诉,皆由恶积咎深,不能通感,自丁荼毒,载离寒暑,茵帷尘寂,栋宇寥怳,仰悲轨迹,长自矜悼,不胜哀号,作诗一首,敢冒谅闇之讥,以申罔极之痛,诗曰:茫茫太极,赋授理殊,咨生不辰,仁考夙徂,微微冲弱,眇眇偏孤,叩心昊苍,痛贯黄墟,肃我以义,鞠我以仁,严迈商风,恩洽阳春,昔闻邹母,勤教善分,懿矣慈妣,旷世齐运,嗟予小子,譬彼土粪,俯愧陋质,仰忝高训,悠悠玄运,四气错序,自我酷痛,载离寒暑,寥寥空堂,寂寂响户,尘蒙几筵,风生栋宇,感昔有恃,望晨迟颜,婉娈怀袖,极原尽欢,奈何兹妣,归体幽埏,酷矣痛深,剖髓摧肝。

晋夏侯湛离亲咏曰:剖符兮南荆,辞亲○亲下明本有了字,当作兮,此脱。遐征,发轫兮皇京,夕臻兮泉亭,抚首兮内顾,按辔兮安步,仰恋兮后涂,俯叹兮前路,既感物以永思兮,且归身乎怀抱,苟违亲以从利兮,匪曾闵之攸宝,视微荣之琐琐兮,知吾志之愈小,独申愧于一心兮,惭报德之弥少。

【赋】魏陈思王曹植怀亲赋曰:济阳南泽,有先帝故营,遂停马住驾,造斯赋焉,獦平原而南骛,睹先帝之旧营,步壁垒之常制,识旌麾之所停,在官曹之典列,心仿佛于平生,回骥首而永逝,赴修涂以寻远,情眷眷而顾怀,魂须臾而九反。

晋陆机祖德赋曰:咨时文之懿祖,膺降神之灵曜,栖九德以弘道,振风烈以增劭,彼刘公之矫矫,固云网之逸禽,既凭形以傲物,谅傅翼而栖林,伊我公之秀武,思无幽而弗昶,形鲜烈于怀霜,泽温惠乎挟纩,牧希世之洪捷,固山谷而为量,西夏坦其无尘,帝命赫而大壮,登具瞻于太阶,濯长缨乎天汉,解戎衣以高揖,正端冕而大观,戢灵武于既曜,恢时文于未焕,腾绝风以逸骛,庶遐踪于公旦。

又述先赋曰:仰先后之显烈,懿晖祚之允辑,应远期于已旷,昭前光于未戢,抱朗节以遐慕,振奇迹而峻立,在虐臣之贪祸,据西山而作违,招长毂于河畔,饮冀马乎江湄,顿云网而潜泳,挥神戈而外临,敌罔隆而弗夷,逆无微而不禽,茂德韡其既休,元勋晔而荐举,袭衮服于太阶,配三台乎其所是,故其生也荣,虽万物咸被其仁,其亡也哀,虽天网犹失其纲,婴国命以逝止,亮身没而吴亡。

又思亲赋曰:悲桑梓之悠旷,愧蒸尝之弗营,指南云以寄款,望归风而效诚。年岁俄其聿暮,明星烂而将清,回飚肃以长赴,零雪纷其下颓,羡纤枝之在干,悼落叶之去枚,在顾复之遗忘,感明发之所怀,居辞安而厌苦,养引约而摧丰,忘天命之晚慕,原鞠子之速融,兄琼芳而蕙茂,弟兰发而玉晖,感瑰姿之晚就,痛慈景之先违,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

晋刘柔妻王氏怀思赋曰:超离亲而独寄,与忧愤而长俱,虽亮分以自勉,曾无闻乎须臾,思遥遥而忡惙,疾结滞乎肌肤,忆昔日之欢侍,奉膝下而怡裕,集同生而从容,常欣泰以逸豫,何运遇之偏否,独辽隔于修路,何恒鸟之将分,犹哀鸣以告离,况游子之眷慕,孰殷思之可靡,于是仲秋萧索,蓐收西御,寒露宵零,落叶晨布,羡归鸿之提提,振轻翼而高举,志眇眇而远驰,悲离思而呜咽,彼迈物而推移,何予思之难泄,聊揽翰以寄怀,怅辞鄙而增结。

宋谢灵运孝感赋曰:举高墙于杨潭,眇投迹于炎州,贯庐江之长路,出彭蠡而南浮,于时月孟节季,岁亦告暨,离乡眷壤,改时怀气,恋丘坟而萦心,忆桑梓而零泪,孟积雪而抽笋,王斫冰以鲙鲜,荑葇叶于枯木,起春波于寒川,顾微心之庸褊,谢精灵于昭晢,拥永慕而莫从,曾遐感而靡彻。

梁武帝孝思赋曰:念过隙之倏忽,悲逝川之不停,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仲由念枯鱼而永慕,吾丘感风树而长悲,虽一志而舍生,奉二亲而何期,至如献岁发挥,春日载阳,木散百华,草列众芳,对乐时而无欢,乃触目而感伤,朱明启节,白日朝临,木低甘果,树接清阴,不娱悦于怀抱,唯罔极而缠心,寒冰已结,寒条已折,旅雁鸣而哀哀,朔风鼓而烈烈,无一息而缓念,与四时而长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凉气入衣,凄风动裳,心无迫而自切,情不触而独伤,灵蛇衔珠以酬志,慈乌反哺以报亲,在虫鸟其犹尔,况三才之令人。

【颂】后汉蔡邕祖德颂曰:昔文王始受命,武王定祸乱,至于成王,太平乃洽,祥瑞必降,夫岂后德隆渐,浸之所通也,是以易嘉积善有余庆,诗称子孙其保之,非特王道然也,贤人君子,修仁履德者,亦其有焉,昔我烈祖,暨于予考,世载孝友,重以明德,率礼莫违,是以灵祇降之休瑞,兔扰驯以昭其仁,木连理以象其义,斯乃祖祢之遗灵,盛德之所贶也,岂是童蒙孤稚所克任哉,穆穆我祖,世笃其仁,其德克明,惟懿惟醇,宣慈惠和,无竞伊人,岩岩我考,莅之以庄,增崇丕显,克构其堂,是用祚之,休征惟光,厥征伊何,于昭于今,园有甘棠,别干同心,坟有扰兔,宅我柏林,神不可诬,伪不可加,析薪之业,畏不克荷,矧贪灵贶,以为己华,惟予小子,岂不是欲,于有先功,匪荣伊辱。

晋庾峻祖德颂曰:思文我祖,降兹岳灵,绵绵之迹,时惟初生,天难忱斯,骏命靡常,世祚中衰,官族消亡,念昔厎绩,惟乃旧章,烈祖勤止,其德允荒,汉后不辟,公族剥乱,难起萧墙,政由竖官,监彼天眚,我不干时,纵德遗宠,显志遁思,均乐公侯,逸豫无期,烈祖厎戒,营兹垣墉,曾孙笃之,永世攸同。

【赞】晋夏侯湛闵子骞赞曰:圣既拟天,贤亦希圣,蒸蒸子骞,立体忠正,干禄辞亲,事亲尽敬,勉心景迹,擢辞流咏。

梁元帝孝德传皇王篇赞曰:天子之孝,曰圣与仁,重瞳表德,参漏通神,皇矣高祖,连镳舜禹,天经地义,重规沓矩,道逾七十,声超三五。

又孝德传天性篇赞曰:生之育之,长之畜之,顾我复我,答施何时,欲报之德,不可方思,涓尘之孝,河海之慈,废书叹息,泣下涟洏。

【序】梁元帝孝德传序曰:夫天经地义,圣人不加,原始要终,莫逾孝道,能使甘泉自涌,邻火不焚,地出黄金,天降神女,感通之至,良有可称。
资源编号:ZY153803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二十一 人部五

下 一 条: 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十九 人部三

其它收录: 答陈拾遗赠竹簪
书怀
希望今天的你是快乐的,今晚的你是开心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
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扎在你身上你永远不知道痛
我是思想上的小流氓, 生活中的好小伙
吃早餐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时间不充足就来一包饼干营养又减脂
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55.205.126.*美国 弗吉尼亚美国陆军部队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行...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