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八 山部下、水部上

○虎丘山 蒜山 石帆山 石鼓山 石门山 太平山 岷山 会稽诸山 交广诸山主

○总载水 海水 河水 江水 淮水 汉水 洛水知

--------------------------------------

◇虎丘山

虎丘山铭曰:晋司徒东亭献公王珣撰,云武丘山先名海涌山。

《吴越春秋》曰:阖庐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发五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摙土,冢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池广六十步,黄金珠玉为凫雁,扁诸之剑鱼肠三千在焉,葬之已三日,金精上杨,为白虎据坟,故曰虎丘。

王珣虎丘记曰:山大势四面周岭,南则是山径,两面壁立,交林上合,蹊路下通,升降窈窕,亦不卒至。

【诗】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曰:沧波壮郁岛,洛邑镇崇芒,未若兹山丽,岧峣擅水乡,地灵侔少室,涂艰像太行,重岩摽虎据,九曲峻羊肠,溜深涧无底,风幽谷自凉,宝沉余玉气,剑隐绝星光,白云多异影,丹桂有藂香,远看银台竦,洞塔耀山庄,瑞草生金地,天花照石梁。

【序】晋顾恺之虎丘山序曰:吴城西北,有虎丘山者,含真藏古,体虚穷玄,隐嶙陵堆之中,望形不出常阜,至乃嵒崿,绝于华峰。

陈顾野王虎丘山序曰:夫少室作镇,以峻极而摽奇,太华神掌,以削成而称贵,若兹山者,高不摡云,深无藏影,卑非培塿,浅异棘林,秀壁数寻,被杜兰与苔藓,椿枝十仞,挂藤葛与悬萝,曲涧潺湲,修篁荫暎,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更缀,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若乃九功六义之兴,依永和声之制,志由兴作,情以词宣,形言谐于韶夏,成文畅于钟律,由来尚矣,未有登高能赋,而韬斐丽之章,入谷忘归,而忽铿锵之节,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于时风清邃谷,景丽修峦,兰佩堪纫,胡绳可索,林花翻洒,乍飘扬于兰皋,山禽啭响,时弄声于乔木,班草班荆,坐磻石之上,濯缨濯足,就沧浪之水,倾缥瓷而酌旨酒,剪绿叶而赋新诗,肃尔若与三径齐踪,鎗然似共九成偕韵,盛矣哉,聊述时事,寄之翰墨。

【书】陈张种与沉蜅书曰:虎丘山者,吴岳之神秀者也,虽复峻极异于九天。隐磷殊于太一,衿带城傍,独超众岭,控绕川泽,顾绝峰岑,若其峰崖刻削,穷造化之瑰诡,绝涧杳冥,若鬼神之仿佛,珍木灵草,茂琼枝与碧叶,飞禽走兽,必负义而膺仁,是以历代高贤,轻举栖讬,梵台云起,宝刹星悬,自非玉牒开祥,金精蕴耀,岂其神怪,若此者乎。

陈沉蜅答书曰:若乃三江五湖,洞庭巨丽,写长洲之茂苑,登九曲之层台,山高水深,云蒸雾吐,其中之秀异者,实虎丘之灵阜焉,冬桂夏柏,长萝修竹,灵源秘洞,转侧超绝,远涧深崖,交罗户穴。

--------------------------------------

◇蒜山

刘桢京口记曰:蒜山无峰岭,北悬临江中,魏文帝南望而致歌,○太平御览四十六作叹。

山谦之南徐州记曰:蒜山北江中,有伏牛山。

【诗】宋颜延之侍游蒜山诗曰:睿思缠故里,巡驾匝旧垧,陟峰腾辇路,寻云抗瑶薨,○《文选》二十二作甍。春江壮风涛,兰野茂荑英,宣游弘下济,穷远凝圣情。

宋谢庄侍宴蒜山诗曰:龙旌拂纡景,凤盖起流云,转蕙方因委,层华正氛氲,烟竟山郊远,雾罢江天分,调石飞延露,裁金起承云。

--------------------------------------

◇石帆山

盛弘之《荆州记》曰:武陵舞阳县,有石帆山,若数百幅帆。

谢灵运游名山志曰:破石溪南二百余里。又有石帆,修广与破石等度,质色亦同,传云,古有人以破石之半为石帆,故名彼为石帆,此名破石。

【铭】宋鲍昭石帆铭曰:应龙剖流,息石横波,下潀地轴,上獦星罗,牵湘引汉,欱蠡吞沱,公历岷冢,北写淮河,渺淼泓蔼,积广连深,沦天测际,亘海穷阴,云旌未起,风柯不吟,崩涛山逐,郁浪雷沈,穆戎遂留,昭御不还,徒悲猿鹤,空驾沧烟。

--------------------------------------

◇石鼓山

《临海记》曰:郡西白鹤山,有石鼓石搥,世云石鼓鸣则土地寇乱,隆安初,此鼓屡鸣,果有孙恩之贼。

旧说,邺西北有石鼓,悬着山旁,鸣则有军兵动,零陵永正乡,有鸣石二所,其一状如鼓,俗名石鼓,泉陵县有石鼓,旧闻数十里,今无声。

王韶之《南康记》曰:宁都溪之西,有一山,状如鼓,相传谓之石鼓,去县三里,壁立百余丈,赫然似朝霞初晖,异于凡石。

盛弘之《荆州记》曰:建平郡南陵县有石鼓,南有五龙山,山峰嶕峣,凌云济竦,状若龙形,故因为名。

【诗】晋庾阐观石鼓诗曰:命驾观奇逸,径鹜造灵山,朝济清溪岸,夕憩五龙泉,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非不有,莫知神自然,翔霄拂翠岭,缘涧漱岩间,手藻春泉洁,目玩阳葩鲜。

--------------------------------------

◇石门山

远法师庐山记曰:西南有石门山,其形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

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山在康皇东北八十余里,是一山之大谷,有涧水,亦名石门涧,吐源浚远,为众泉之宗,每夏霖秋潦,转石发树,声动数十里。

刘桢京口记曰:石门,二山头相对,高二十余丈,广六十余步,谓为石门,行道所经。

谢灵运名山志曰:石门山,两岩间微有门形,故以为称,瀑布飞泻,丹翠交曜。

【诗】宋谢灵运登石门最高顶诗曰:晨策寻绝壁,夕宿在山栖,疏峰抗高馆,对岭临回溪,长林罗户穴,积石拥基阶,连岩觉路塞,密竹使径迷,来人忘新术,去子惑故蹊,聒聒夕流驶,噭々夜猿啼,沉冥岂别理,守道自不携,心契九秋干,目玩三春荑,惜无同怀客,共登青云梯。

又石门岩上宿诗曰: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书】梁吴筠○按当作均,后同。与顾章书曰:仆去月谢病,还賝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

◇太平山

孔皋○延佑四明志七作晔。又《太平御览》四十七引孔书皆作晔,后同。会稽记曰:余姚县南百里,有太平山,山形似伞,四角各生一种木,木不杂糅,三阳之辰,华卉代发。

孔灵符会稽记曰:余姚江源出太平山,东至浃江口入海。

【诗】齐孔稚珪游太平山诗曰:石险天浚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铭】晋孙绰太平山铭曰:隗瓘太平,峻逾华霍,秀岭樊缊,奇峰挺崿,上干翠霞,下笼丹壑,有士冥游,默往奇讬,肃形枯林,映心幽漠,亦既觏止,涣焉融滞,悬栋翠微,飞宇云际,重峦蹇产,回溪萦带,被以青松,洒以素濑,流风伫芳,翔云停蔼。

--------------------------------------

◇岷山

《尚书 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河图》曰:岷山之地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上为天井。

【赞】晋郭璞岷山赞曰:岷山之精,上络东井,始出一勺,终致淼溟,作纪南夏,天清地静。

--------------------------------------

◇会稽诸山

《吴越春秋》曰:范蠡作城讫,怪山自至,怪山者,琅耶东武海中山也,一夕自来,百姓怪之,故曰怪山。

《孔子家语》曰: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氏后至,禹戮之,其骨专车。

《越绝书》曰:鸡山豕山者,勾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死士。

孔皋会稽记,永兴县东北九十里,有余山,传曰:是涂山,案越书,禹娶于涂山,涂山去山阴五十里,捡其里数,似其处也。

又县东南十八里,有射的山,远望的的如射侯,谓之射的。射的之西,有石室,壁方二丈,谓之射堂。传云,羽客之所游憩,土人常以此占谷食贵贱,射的明则米贱,闇则贵。喭曰:射的白,?一百,射的玄,?一千。

又曰:县东北六十里,有土城山,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瀚○《太平御览》四十七作澣,沙石。

又曰:东有秦望山,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勒石,其碑见在。

孔灵符会稽山记曰: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石匮,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厥功未就,乃跻于此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

又曰:射的山西南水中,有白鹤,常为仙人取箭,曾刮壤寻索,遂成此山也。

【诗】晋王彪之登会稽刻石山诗曰:隆山珪瓘,崇峦嶕峣,傍觌沧洲,仰拂玄霄,文命远会,风淳道辽,秦皇遐巡,迈兹英豪,宅灵基阿,铭迹峻峤,青阳曜景,时和气淳,修岭增鲜,长松挺新,飞鸿振羽,腾龙跃鳞。

【赞】晋郭璞会稽山赞曰:禹徂会稽,爰朝群臣,不虔是讨,乃戮长人,玉匮表夏,玄石勒秦。

--------------------------------------

◇交广诸山

顾微《广州记》曰:南海增城县,有白水山,有瀑布,悬注百许丈。

又曰:南海始昌县,有一石,望之似牛向江,名曰牛鼻山,县西有夫卢山,高入云霄,世传云,上有湖水,至甲戌日,辄闻山上有鼓角笳箫鸣响。

又曰:南海四会县,有金岗山,行人往往见金人见形岗侧。

又曰:东莞宝安县,有参里山,传云,曾参纯孝,其所居山林,后以为名。

又曰:郁林郡北,有大山,其高隐天,上有池,有石牛在池下,民常祀之,岁旱,百姓杀牛祈雨,以牛血和泥,厚泥石牛背,祠毕,天雨洪注,洗石牛背泥尽而后晴。

刘欣期交州记曰:浮石山,海中而峙,高数十丈,浮在水上。

又曰:有一山,神功刻镂,若射堋,去石堂口百步,夜常闻射声。

裴氏《广州记》曰:苍梧彰平县,有石膏山,望之皎若霜雪。

【赋】宋谢灵运岭表赋曰:若乃长山钦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岗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阪,遂升降于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

◇总载水

易说卦曰:坎为水,润万物者,莫润于水。

《尚书》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谷梁传》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左传》:污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左传》曰:共工氏以水纪官,故为水师而水名。

说文,浦,水滨也。

《礼记》曰:水曰清涤。

又曰: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毛诗》曰:杨之水,不流束薪。

《穆天子传》曰:天子饮于溽水之上。

《尚书大传》曰: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非水无以信道任重也。

《韩诗外传》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似有智者,重而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鄣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

又曰:夏不数浴,非爱水也,冬不数炀,非爱火也。

《论语》曰:智者乐水。

又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文子》曰: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青青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事具离骚,云沧浪之水。又曰: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害之。

《晏子》曰:景公问廉政何如,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其浊无不涂,其清无不洒。

《墨子》曰:古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凶。

《尸子》曰: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清水有黄金,淮南子亦云,事具珠玉部。

《孟子》曰: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又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恶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庄子》曰:水静则明,浊则混,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又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涘涯之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在己。

又曰:夫水,积也不厚,则负其大舟也无力。

《淮南子》曰:往古之时,九州裂,水浩漾而不息,于是女娲积芦灰以止淫水,事具帝王部。

又曰:土地各以类生人,是故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

《山海经》曰:剡山有兽焉,名曰合窳,见则天下大水,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水也。

《玄中记》曰:天下之多者水焉,浮天载地,高下无不至,万物无不润。

《博物志》曰:有八流水出名山,渭出鸟鼠,漾出嶓冢,洛出熊耳,颍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陪尾,淄出月台,沂出太山。

永嘉郡记曰:有柘林水,出建安吴兴县。有梧桐水,有两源,一出松阳。有桃支水,出东阳长山县。

湘中记曰: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石子如樗蒲矢,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

《抱朴子》曰:左慈以气禁水,水为逆流一二丈,禁水着中庭露之,大寒不冰。

《华阳国志》曰:朱仓,少受学于蜀郡,豆屑饮水以讽诵,同业等怜其贫,给米肉,终不受。

《搜神记》曰:汉末,零陵太守有女,悦门下书佐,使婢取盥手水饮之而有娠,既而生子,至能行,太守抱儿,使求其父,儿直上书佐膝,书佐推之,儿仆地为水。

车颍秦书曰:王猛攻邺,慕容评距猛,而恒卖水与军人,众思为乱,猛因得破之。

《续述征记》曰:梁邹城西,有笼水,云齐孝妇诚感神明,涌泉发于室内,潜以绩笼覆之,由是无负汲之劳,及家人疑之,时其出而搜其室,试发此笼,而泉遂濆涌,流漂居宇,故名曰笼水。

【诗】陈祖孙登咏水诗曰:龙川紫阙映,珠浦碧沙沉,岸阔莲香远,流清云影深,风潭如拂镜,山溜似调琴,请君看皎洁,知有淡然心。

【赋】魏文帝济川赋曰:临济川之层淮,览洪波之容裔,濞腾杨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漫浩汗而难测,眇不睹其垠际,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鳞介霍驿,载止载行,俯唼菁藻,仰餐若芳,永号长吟,延首相望,美玉昭晰以曜辉,明珠灼灼而流光,于是游览既厌,日亦西倾,朱旗电曜,击鼓雷鸣,长驱风厉,悠尔北征,思魏都以偃息,讬华屋而遨游,酌玄清于金罍,腾羽觞以献酬。

又临涡赋曰:建安○《初学记》九。又二十二,《太平御览》三百五十九下有十字,此脱。八年,经东国,遵涡水,相佯乎树下,驻马书鞭,作临涡之赋曰: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蓱藻生兮散茎柯,春木繁兮发丹华。

晋应贞临丹赋曰:陟绵冈之迢邈,临窈谷之浚遐,览丹源之冽泉,眷悬流之清波,漱玄濑而漾沚,顺黄崖而荡博,激重岩之绝根,拂崇丘之飞崿,然后阴渠洞出,阳浍旁开,倏熠高鹜,晧暚长怀,盘溢郁没,云转飚回,屏侧为之飞陨,壁岸为之陂隤,列以青林,荫以绿枝,柽松蓊茸于其侧,杨柳婀娜乎其下,则○则上有脱文。高溜承崖,悬泉属岭,别流分注,冰莹玉静,清波引镜,形无遁影。

晋左九嫔涪沤赋曰:览庶类之肇化,何涪沤之独灵,禀阴精以运景,因落雨而结形,不系根于独立,故假物以资生,体珠光之皎皎,若凝霜之初成,色鲜熠以荧荧,似融露之将渟,亡不长消,存不久寄,其成不欲难,其败亦以易也。

【赞】晋顾凯之水赞曰:湛湛若凝,开神以质,乘风檀澜,妙齐得一。

晋庾肃之水赞曰:湛湛涵渌,清澜澄浚,妙质柔明,云深夜润。

晋殷仲堪水赞曰:大象无形,气以分粗,淡淡冲津,质有虽虚,清澜可濑,明激弗渝,孰能怀之,泛然靡拘。

晋孔宁子水赞曰:澄鉴无虚,积之成川,湍飞莹谷,激石泠然。

晋郭璞释水赞曰:川渎绮错,涣澜流带,潜润旁通,经营华外,殊出同归,混之东会。

又弱水赞曰:弱出昆山,鸿毛是沉,北沦流沙,南暎火林,惟水之奇,莫测其深。

--------------------------------------

◇海水

《尚书》曰:江汉朝宗于海。

《山海经》曰:无皋之山,南望幼海,郭璞注曰:即少海水。

又曰:发鸠之山,有鸟名曰精卫,是炎帝之女,往游于东海,溺而不反,是故精卫常取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又曰:大荒中有山,名曰天台,海水之入焉。

《老子》曰: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

《淮南子》曰:海不让水,积以成其大。

谢承《后汉书》曰:汝南陈茂,尝为交址别驾,刺史周敞,涉海遇风,舡欲覆没,茂拔剑呵骂水神,风即止息。

《博物志》曰: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楂来过,甚大,往反不失期,此人乃多?粮,乘楂去,忽忽不觉昼夜,奄至一处,有城郭屋舍,望室中,多见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为何处,答曰:问严君平,此人还,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乎。

王隐《晋书》曰:慕容晃上言曰:臣躬征平郭,远假陛下之威,将士竭命,精诚感灵,海为结冰,凌行海中三百余里,臣自立国,及问诸故老,初无海水冰冻之岁。

《神仙传》曰:麻姑谓王方平曰:自接侍以来,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乃浅于往者略半也,岂复为陵乎。

《论语》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与。

《庄子》曰: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厚,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常试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又曰:穷发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名曰鲲,化而为鸟,名曰鹏,事具鸟部。

又曰:东海之鳖,谓埳井之蛙曰:夫海,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涯不减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又曰: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薄,故地动。

《韩诗外传》曰:成王时,有越裳氏,重三译而朝,曰:吾受命国之黄发曰:久矣,天之不迅风雨,海之不波溢也,三年于兹矣,意者中国有圣人乎,盍往朝之。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一面万里,太帝之宫,太真东王君所治处。

《玄中记》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恶燋焉,水灌而不已,恶燋者,山名也,在东海南方三万里,海水灌水而即消。

《博物志》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北伐单于,至瀚海而还。

周景式《孝子传》曰:管宁避地辽东,经海遇风,船人危惧,皆叩头悔过,宁思愆,念向曾如厕不冠,即便稽首,风亦寻静。

西域传曰:蒲昌海一名盐泽。

【诗】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凌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

齐谢朓望海诗曰:沧波不可望,望极与天平,往往孤山映,处处春云生,差池远雁没,飒沓群凫惊。

梁刘孝标登郁洲山望海诗曰:沧潦联霄岫,曾岭郁巑崱,下盘盐海底,上转灵乌翼,滇氵眄非可辩,鸿溶信难测,轻尘久弭飞,惊浪终不息,云锦曜石屿,罗绫文水色。

北齐祖孝征望海诗曰:登高临巨壑,不知千万里,云岛相接连,风潮无极已,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无待送将归,自然伤客子。

【赋】后汉班叔皮览海赋曰:余有事于淮浦,览沧海之茫茫,悟仲尼之乘桴,聊从容而遂行,驰鸿濑以缥鹜,翼飞风而回翔,顾百川之分流,焕烂漫以成章,风波薄其裔裔,邈浩浩以汤汤,指日月以为表,索方瀛与壶梁,曜金璆以为阙,次玉石而为堂,蓂芝列于阶路,涌醴渐于中唐,朱紫彩烂,明珠夜光,松乔坐于东序,王母处于西箱,命韩众与歧伯,讲神篇而校灵章,原结旅而自讬,因离世而高游,骋飞龙之骖驾,历八极而回周,遂竦节而响应,忽轻举以神浮,遵霓雾之掩荡,登云涂以凌厉,乘虚风而体景,超太清以增逝,麾天阍以启路,辟阊阖而望余,通王谒于紫宫,拜太一而受符。

魏王粲游海赋曰:乘菌桂之方舟,浮大江而遥逝,翼惊风而长驱,集会稽而一睨,登阴隅以东望,览沧海之体势,吐星出日,天与水际,其深不测,其广无臬,章亥所不极,卢敖所不届,怀珍藏宝,神隐怪匿,或无气而能行,或含血而不食,或有叶而无根,或能飞而无翼,鸟则爰居孔鹄,翡翠鹔鹴,缤纷往来,沉浮翱翔,鱼则横尾曲头,方目偃嵒,大者若山陵,小者重钧石,乃有贲蛟大贝,明月夜光,蠵{辟龟}玳瑁,金质黑章,若夫长洲别岛,旗布星峙,高或万寻,近或千里,桂林藂乎其上,珊瑚周乎其趾,群犀代角,巨象解齿,黄金碧玉,名不可纪。

魏文帝沧海赋曰: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讬身,惊涛暴骇,腾踊澎湃,铿訇隐邻,涌沸凌迈,于是鼋鼍渐离,泛滥淫游,鸿鸾孔鹄,哀鸣相求,杨鳞濯翼,载沉载浮,仰唼芳芝,俯漱清流,巨鱼横奔,厥势吞舟,尔乃钓大贝,采明珠,搴悬黎,收武夫,窥大麓之潜林,睹摇木之罗生,上蹇产以交错,下来风之泠泠,振绿叶以葳蕤,吐分葩而扬荣。

晋木玄虚海赋曰:昔在帝妫臣唐之世,洪涛澜汗,万里无际,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掎拔五岳,竭涸九州,于廓灵海,长为委输,去声。其为怪,则乃浟湙音亦。潋滟,浮天○原讹大,据文选十二改。无岸,波如连山,乍合乍散,嘘吸百川,洗涤淮汉,若乃霾翳潜消,莫振莫竦,轻尘不飞,纤罗不动,犹尚呀呷,余波独涌,若乃边荒速告,王命急宣,飞迅鼓楫,泛海凌山,于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梢,挂帆席,望涛远决,冏然鸟逝,一越三千,不终朝而济所届,若乃负秽临深,虚誓愆祈,则有海童邀路,马衔当蹊,天吴乍见而仿佛,冈象暂晓而闪尸,尔其大量也,则南澰朱崖,北洗天墟,东演析木,西薄青徐,经纶瀴溟,万万有余,吐云霓,含龙鱼,隐鲲鳞,潜云居,其垠则有天琛水怪,鲛人之室,瑕石诡晖,鳞甲异质,繁采扬华,万色隐鲜,阳冰不治,○《文选》十二作冶。阴火潜燃,其鱼则横海之鲸,突杌孤游,茹鳞甲,吞龙舟,若其毛翼产鷇,剖卵成禽,凫雏离衤从,鹤子淋渗,群飞侣浴,戏广浮深,且其为器也,苞干之奥,括坤之区,唯神是宅,亦祇是庐,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茫茫积流,含形内虚,旷哉坎德,卑以自居。

晋潘岳沧海赋曰: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澜漫形沉,流沫千里,悬水万丈。测之莫量其深,望之不见其广,无远不集,靡幽不通,群溪俱息,万流来同,含三河而纳四渎,朝五湖而夕九江,阴霖则兴云降雨,阳霁则吐霞曜日,煮水而盐成,剖蚌而珠出,其中有蓬莱名岳,青丘奇山,阜陵别岛,?畏环其间,其山则?累崔嵬崒,嵯峨隆屈,披沧流以特起,擢崇基而秀出,其鱼则有吞舟鲸鲵,乌贼龙须,蜂目銶口,狸班雉躯,怪体异名,不可胜图,其虫兽则素蛟丹虬,元龟灵鼍,修鼋巨鳖,紫贝螣蛇,玄螭蚴虬,赤龙焚蕴,迁体改角,推旧纳新,举扶摇以抗翼,泛阳侯以濯鳞,其禽鸟则鶠鸿鹔鹴,驾○当作鴐。鹅??,朱背炜烨,缥翠葱青,详察浪波之来往,遍听奔激之音响,力势之所回薄,润泽之所弥广,普天之极大,横率土而莫两。

晋庾阐海赋曰:昔禹启龙门,群山既凿,高明澄气而清浮,厚载势广而盘礴。灌注百川,控清引浊,始乎滥觞,委输大壑,若夫长风鼓怒,涌浪碎潏,扬波于万里之间,漂沫于扶桑之外,于是百川辐凑,四渎横通,回?泱漭,耸散穹隆,映晓云而色暗,照落景而俱红,惊浪峣瓘,眇漫瀄汩,灙漭潺湲,浮天沃日,鲸鲵蕴而乍见,伏螭涌而竞游,灵鼍朱鳖,出没争浮,螣龙掣水,巨鳞吞舟。

晋孙绰望海赋曰:五湖同浸,九江丛溉,抱河含济,吞淮纳泗,南控沅湘,西引泾渭,洲渚迢递以疏属,岛屿绵邈以牢罗,殖嵬崔之碣石,构穹隆之牜羊柯,玄奥之府,重刃之房,鳞汇万殊,甲产无方,包随珠,衔夜光,玳瑁熠烁以泳游。蟕蠵焕烂以映涨,灵贝含素而表紫,蠳螺络舟而带缃,青甲芬?以微扇,玄木杳眇以舒芳,其卉木则绿苔石发,蔓以流绵,紫茎菎综,解以被渚,华组依波而锦披,翠纶扇风而绣举,长鲸岳立以截浪,虭?昔扬鬐以排流,巨鳌赑屃以冠山,乌鳠呼吸以吞舟,鹏为羽桀,鲲称介豪,翼遮半天,背负重霄,举翰则宇宙生风,抗鳞则四渎起涛,考万川以周览,亮天池之综纬,弥纶八荒,亘带九地,昏明注之而不溢,尾闾泄之而不匮。

齐张融海赋曰:尔其海之状也,则穷区没渚,万里藏岸,控会河济,朝总江汉,湍转则日月似惊,浪动则星河如覆,展转从横,扬珠起玉,峰势崇高,岫形参错,或如前而未进,乍非迁而已却,却瞻无后,向望何前,长寻高眺,唯水与天,若乃山横蹙浪,风倒摧波,磊若惊山碣岭以竦石,郁若飞烟奔云以振柯,连瑶光而交彩,接玉绳以通华,尔其奇名出录,诡物无书,高岸乳鸟,横閞产鱼,蟕蠵玳瑁,绮贝绣螺,玄珠互采,○原讹牙米,据冯校本及明本改。绿紫相华。

--------------------------------------

◇河水

《山海经》曰:昆仑山,河水出焉。

又曰:阳纡之山,河出其中,陵门之山,河出其中。

《毛诗》曰:新台,刺卫宣公也,纳伋之妻,作新台于河上而要之,国人恶之,而作是诗也,新台有泚,河水沴沴。

又曰: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左传》曰: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又曰:楚昭王有疾,卜河为祟,大夫请祭,王曰: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河非所获罪,遂弗祭。

《谷梁传》曰:梁山崩,壅遏河三日不流,晋君召伯尊,伯尊过,遇辇者问焉,辇者曰:君亲素缟师,群臣哭之,既而祠焉,伯尊至,君问之,伯尊如其言,而河流矣,左传云伯宗。

《孝经援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

《吕氏春秋》曰: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名曰洪水,禹乃决流疏河,为彭澧之漳,○吕氏春秋爱类篇作障。所活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

《史记》曰: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皆负薪填决河,而取淇园之竹以为揵,天子既临河决,悼功之不成,乃作瓠子之歌。

又曰:秦灭六国,自以获水德之瑞,更名河曰德水。

《韩诗外传》曰:申徒狄非其世,将自投于河,崔嘉闻而止之曰:圣仁之人,民之父母也,今为濡足,不救溺人,可乎,申徒曰:昔桀杀龙逢,纣杀比干,而亡天下,吴杀子胥,陈杀泄冶,而灭其国,非无圣智,不用故也,遂负石而沉于河。

《淮南子》:河以逶蛇故能远。

又曰:河水九折注海而流不绝者,有昆仑之输也。

《物理论》曰:河色黄赤,众川之流,盖浊之也,百里一小曲,千里一大曲一直。

《尔雅》曰:水自河出为雍。

河出昆仑墟,色白。

《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

《庄子》曰:河润九里,泽及三族。

《楚辞》曰:与汝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诗】梁范云度黄河诗曰: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赋】晋成公绥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弘壮,莫尚美于黄河,发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

魏应玚灵河赋曰:咨灵川之遐原,于昆仑之神丘,冲积石之重险,披山麓而溢浮,涉津路之峻泉,播九道乎中州,汾鸿踊而腾鹜,恒亹亹而徂征,肇乘高而迅逝,阳侯沛而振惊,有汉中叶,金堤隤而瓠子倾,兴万乘而亲务,董群后而来营。下淇园之丰筱,投玉璧而沉星,若夫长杉峻槚,茂栝芬橿,扶流灌列,暎水荫防,隆条动而畅清风,白日显而曜殊光。

【颂】宋鲍昭河清颂,夫四皇六帝,树声长世,大宝也,泽浸群生,国富刑清,鸿德也,制礼裁乐,淳风迁俗,文教也,诛棰羯黠,束颡象阙,武功也,鸣鸟跃鱼,涤秽河渠,至祥也,大宝鸿德,文教武功,其崇如此,幽明同赞,神祇与能,厥应如彼,唯天为大,尧实则之,抑又闻之,势之所覃者浅,则美之所传者近,道之所感者深,则庆之所流者远,圣命难谌,皇历攸归,谋从筮协,神与民推,黄旗西暎,紫盖东晖,纳瑞璃玉,升政衡玑,污彼四渎,媚此双川,伏灵遥纪,閟贶遐年,澄波昆丘,镜流葱山。

【铭】后汉李尤河铭曰:洋洋河水,赴宗于海,经自中州,龙图所在,昔周武诸侯,会于孟津,鱼入王舟,乃往克殷,大汉承绪,怀附遐邻,邦事来济,各贡厥珍。

--------------------------------------

◇江水

《尚书 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又曰: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春秋元命苞》曰:牛女为江潮,江潮者,所以开神润化,故其气湍急。

《孙卿子》曰: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襜襜者何也,在昔江出于汶山,其始出,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方舟,不避风,不可涉也,非唯下流水耶,今汝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汝乎。

《列女传》曰:楚昭王贞姜,齐女也,昭王出游,留夫人渐台,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符,夫人不肯出,使者还取符,未及,台已坏,流水而死,事具人部贤妇人篇。

又曰:广汉姜诗妻,事姑至孝,姑好饮江水,水去家七里,妻常鸡鸣溯流而汲,而风雪,不时得水,诗责遣之,妻寄邻家,纺绩给与,诗闻追还,舍侧立有涌泉出,味如江水。

谢承《后汉书》曰:吴郡王闳,渡钱塘江,遭风,船欲覆,闳拔剑斫水,骂五○《太平御览》六十作伍。子胥,水息得济。

《吴志》曰: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曰:彼有人焉,未可图也,乃还。

《吴录》曰:书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震泽,吴西南太湖也。

又曰:步骘表言,此降人说,北多作布囊,欲以盛沙塞大江,吴主见吕岱,说,骘言北欲以沙囊塞江,每读其表,辄独失笑,此江自开辟以来,宁可以囊塞之乎。

【诗】梁沉约泛永康江诗曰: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临睨信永矣,望美暧悠哉,寄言幽闺妾,罗袖勿空裁。

又渡新安江贻京邑游好诗曰:眷言访舟客,兹川信可珍,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写高树,百丈见游鳞,纷吾隔嚣滓,宁可濯衣巾,原以潺湲末,沾君衣上尘。

梁任昉济浙江诗曰:昧旦乘轻风,江湖忽来往,或与归波送,乍逐翻流上,近涯无目,远峰更兴想,绿树悬宿根,丹崖颓久壤。

又严陵濑诗曰:群峰此峻极,参差百重嶂,清浅既涟漪,激石复奔壮,神物徒有造,终然莫能仗。

梁刘孝绰和太子落日望水诗曰:川平落日迥,落照满川涨,复此沦坡池,泒引别沮漳,耿耿流长脉,熠熠动轻光,临泛自多美,况乃还故乡,榜人夜理楫,棹女闇成妆,欲待春江曙,争涂向洛阳。

梁王台卿临沧波诗曰:高轩临不测,清江穷广深,天边生岸影,水上结云阴,风来白华起,潮满黄沙沉。

又泛江诗曰:春江下白帝,画舸向黄牛,锦缆回沙碛,兰桡避荻洲,湿花随水泛,空巢逐树流,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迥楼。

陈阴铿晚出新亭诗曰: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远戍唯闻鼓,寒山但见松,九十方称半,归途讵有踪。

【赋】东晋郭璞江赋曰: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于滥觞,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泒乎浔阳,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于柴桑,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呼吸万里,吐纳灵潮,自然往复,或夕或朝,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绝岸万丈,璧立霞驳,碧沙溃沱而往来,巨石硉蛇兀以前却,鱼则江豚海豨,叔鲔王鳣,?骨鯟■鲉,鲛鳐鯩鲢,尔其水物怪错,则有王珧海月。土肉石华,琐蛣腹蟹,水母目虾,紫蚖如渠,洪蚶专车,琼?半晞曜以莹珠,石?去应节而扬葩,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有鳖三足,有龟六眸,赪蟞肺跃而吐玑,文魮磬鸣以孕璆,?孛马腾波以嘘蹀,水兕雷咆乎阳侯,雹布余粮,星离沙镜,青纶竞纠,缛组争映,石帆蒙笼以盖屿,蓱实时出而漂泳,其下则金矿丹砾,云精烛银,鸣石列乎阳渚,浮磬肆乎阴滨,其羽族则有晨鹄天鸡,鴢鷔鸥鹱,千类万声,自相喧聒,繁蔚芳蓠,隐蔼水松,涯灌芊萰,潜荟葱茏,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潜达傍通,幽岫窈窕,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綷其表,海童之所巡游,琴高之所灵矫,冰夷倚浪以傲睨,江妃含嚬而矊眇,若乃宙宇澄寂,八风不翔,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檥榜,漂飞云,运艅艎,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溯回沿流,或渔或商,长风颹以增扇,广莫[C152]音丽。而气整,徐而不,疾而不猛,鼓帆迅越,涨截浻,倏忽数百,千里俄顷,于是芦人渔人,摈落江山,衣则羽褐,食惟蔬鲜,或挥轮于悬蛇奇,或中濑而横旋,忽忘夕而宵归,咏采菱以叩舷,及其谲变儵怳,符祥非一,动应无方,感事而出,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晋庾阐涉江赋曰:发中州之曲泫,背石头之岩岨,溯晨风而遥迈,乘涛波而容与,于是时也,夕日将昏,天吴骇奔,阳侯漂海,若泛江豚,尔乃云雾勃起,风流溷淆,排岩拒濑,触石兴涛,澎湃洗渒,郁怒咆哮,回连波以岳坠,壑后土而川窅,总百川之殊势,集朝宗乎沧浪,注天波于析木,潋东极乎扶桑,体含弘而弥泰,道谦尊而逾光,齐山海以比量,冠百谷而称王,此则水之势也,且夫山川朅怪,水物含灵,鳞千其族,羽万其名,毛群诡观,倮类殊形,明月晞光以夕耀,金沙逐波而吐瑛,抚楫中流,汨徂西土,过乎历阳之津,迄乎横江之浦,若乃越三江之下口,眇濡须以径渡,邈天险之遐势,历习坎之重固,川渎泓澄以含景,山水氵甲氵鼠○原讹■,据冯校本改。而鳞布。

晋曹毗涉江赋曰:迄赵屯,历彭川,修岸靡靡,莞苇芊芊,紫莲被翠波而抗英,碧椹乘天岸而星悬,百籁夕奏,山精夜燃,狂梠萧瑟以洞骇,洪涛突兀而横峙,尔乃江豨彭濞,夜火辉焕,凌错吐梠,骇鲸喷澜,采蜂于是泛波,文鱼于是登岸。

【歌】晋夏侯湛江上泛歌曰:悠悠兮远征,倏倏兮暨南荆,南荆兮临长江。临江河兮讨不庭,江水兮浩浩,长流兮万里,洪浪兮云转,阳侯兮奔起,惊翼兮垂天,鲸鱼兮岳跱,蘪芜纷兮被皋陆,修竹郁兮翳崖趾,望江之南兮遨目桂林,桂林蓊郁兮鹍鸡扬音,凌波兮原济,舟楫不具兮江水深沉,嗟回盻于北夏,何归轸之难寻。

--------------------------------------

◇淮水

《尚书 禹贡》曰:道淮自桐柏。

《毛诗》曰:率彼淮浦,省此徐土。

水经曰:淮水出南阳平氏县昭稽山,东北过桐柏山。

《山海经》曰:淮水出余山,山在朝阳义乡西,入海。

【赋】魏文帝浮淮赋曰:建安十四年,师自谯东征,大兴水军,泛舟万艘,虽孝武舳舻千里,殆不过也,溯淮水而南迈,泛洪潭之皇波,仰岩岗之隆阻,经东山之曲阿,于是惊风泛,涌波骇,众帆张,群棹起,争先逐进,莫过○疑涉下适字衍。适相待。

魏王粲浮淮赋曰:从王师以南征,浮淮水而遐逝,背涡浦之曲流,望马丘之高澨,于是迅风兴,涛波动,长濑潭渨,滂沛汹溶。

--------------------------------------

◇汉水

《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江。

《尚书 禹贡》曰:嶓冢道漾,东流为汉。

《毛诗》曰: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化,被乎南国,美化行于江汉之域,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左氏传》曰:屈完谓齐桓公曰: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诗】梁简文帝玩汉水诗曰:杂色昆仑水,泓澄龙首渠,岂若兹川丽,清流疾且徐,离离细碛净,蔼蔼树阴疏,石衣随溜卷,水芝扶浪舒,连翩写去楫,镜澈倒遥墟,聊持点缨上,于是察川鱼。

【赋】后汉蔡邕汉津赋曰:夫何大川之浩浩,披厚土以载形,纳阳谷之所吐,兼汉沔之殊名,总畎浍之群液,演西土之阴精,过曼山以左回,游襄阳而南萦,于是游目骋观,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坻,下接江湖,导财运货,懋迁有无,既乃风焱萧瑟,勃焉并兴,阳侯沛以奔骛,洪涛涌以沸腾,原乘流以上下,穷沧浪乎三澨,观固宗之形兆,看洞庭之交会。

--------------------------------------

◇洛水

《山海经》曰:洛水出洛西山,东北注河,入成皋之西。

《易》曰: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

《尚书》曰:道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

《国语》曰:灵王二十二年,谷洛龙斗,将毁宫室,王欲壅之,太子晋曰: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水聚于高,归于下,今吾执政,无乃实所僻,而祸夫二川之神,王卒壅之,王室大乱。

《淮南子》曰:雒水轻利宜禾。

谢承《后汉书》曰:沛国陈宣,建武十年,雒水出,造天津城门,或欲筑塞之,宣谏曰:昔王尊正身,金堤水退,况圣人耶,言未绝而水去。

汉官典职曰:德阳殿,周游容万人,自偃师去宫四十五里,激洛水于殿下。

【诗】太宗皇帝临洛水诗曰: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瀁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苏味道和受图温洛诗曰:绿绮膺河检,青坛俯洛滨,天旋俄制跸,孝享属严禋,陟配光三祖,怀柔洎百神,雾开中道日,雪敛属车尘,预奉咸英奏,长歌亿万春。

李峤和拜洛诗曰:七萃銮舆动,千年瑞检开,文如龟贝出,图似凤衔来,殷荐三神享,明祠万国陪,周旗黄鸟集,汉幄紫云回,日暮钩陈转,清歌上帝台。

牛凤及和受图温洛诗曰:八神承玉辇,六羽惊瑶溪,戒道伊川北,通旌涧水西,御图开洛匮,刻石与天齐,瑞日波中上,仙禽雾里低,微臣矫弱翮,抃舞接鸾鹥。

【赋】魏曹子建《洛神赋》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凌景山,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彼何人斯,若斯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虙妃,君王所见,无乃是乎,余告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于是忽焉纵体,以游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采湍濑之玄芝,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尔乃众灵杂沓,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銮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
资源编号:ZY153805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上 一 条: 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九 水部下

下 一 条: 艺文类聚 欧阳询 卷七 山部上

其它收录: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恐怕都是事先命定的,但是你得努力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
安全靠规章严守不可忘
我要穿秋裤,冻得扛不住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
我愿用此后所有的时光善待自己,以缅怀那些生命中永不会失去的曾经
装甲车的近义词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62.71.153.*芬兰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静思
183.18.4.*广东省 电信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176.79.90.*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55.57.50.*美国 弗吉尼亚美国陆军部队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见识...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志在千里,始于足下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
路虽远,行则将至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梦想不会逃跑,只是看你是否去...
自律带来自由
永不言败,直至成功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