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贾谊 卷八

官人(连语)

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

知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知足以为礲砺,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明於进贤,敢於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者,谓之友。知足以谋国事,行足以为民率,仁足以合上下之欢;国有法则退而守之,君有难则进而死之;职之所守,君不得以阿私托者,大臣也。修身正行不怍于乡曲,道语谈说不怍于朝庭;智能不困於事业,服一介之使,能合两君之欢;执戟居前,能举君之失过,不难以死持之者,左右也。不贪於财,不淫於色;事君不敢有二心,居君旁不敢泄君之谋;君有失过,虽不能正谏以其死持之,憔悴有忧色,不劝听从者,侍御也。柔色伛偻,唯谀之行,唯言之听,以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

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伯,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待也。

取师之礼,黜位而朝之。取友之礼,以身先焉。取大臣之礼,皮币先焉。取左右之礼,使使者先焉。取侍御之礼,以令至焉。取厮役之礼,以令召矣。

师至,则清朝而侍,小事不进。友至,则清殿而侍,声乐技艺之人不并见。大臣奏事,则俳优侏儒逃隐,声乐技艺之人不并奏。左右在侧,声乐不见。侍御者在侧,子女不杂处。

故君乐雅乐,则友、大臣可以侍;君乐燕乐,则左右、侍御者可以侍;君开北房,从薰服之乐,则厮役从。清晨听治,罢朝而论议,从容泽燕。夕时开北房,从薰服之乐。是以听治、论议、从容泽燕,矜庄皆殊序,然后而帝王之业可得而行也。

劝学(连语)

谓门人学者:舜何人也?我何人也?夫启耳目,载心意,从立移徙,与我同性。而舜独有贤圣之名,明君子之实;而我曾无邻里之闻、宽猣之智者。独何与?然则舜黾勉而加志,我儃僰而弗省耳。

夫以西施之美而蒙不洁,则过之者莫不睨而掩鼻。尝试傅白黛黑,榆铗陂,杂芷若,虻虱视,益口笑,佳能佻志,从容为说焉。则虽王公大人,孰能无悇憛养心而巅一视之?今以二三子材,而蒙愚惑之智,予恐过之有掩鼻之容也。

昔者南荣踙丑圣道之忘乎己,故步涉山川,坌冒楚棘,弥道千馀,百舍重茧,而不敢久息。既遇老聃,噩若慈父,雁行避景,夔立蛇进,而后敢问。见教一高言,若饥十日而得大牢焉。是达若天地,行生后世。

今夫子之达佚乎老聃,而诸子之材避荣踙,而无千里之远、重茧之患。亲与巨贤连席而坐,对膝相视,从容谈语,无问不应,是夫降大命以达吾德也。吾闻之曰:时难得而易失也。学者勉之乎!天禄不重。

道术(连语)

曰:“数闻道之名矣,而未知其实也,请问道者何谓也?”

对曰:“道者,所道接物也,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虚者,言其精微也,平素而无设诸也;术也者,所从制物也,动静之数也。凡此皆道也。”

曰:“请问虚之接物何如?”

对曰:“镜义而居,无执不臧,美恶毕至,各得其当;衡虚无私,平静而处,轻重毕悬,各得其所。明主者,南面而正,清虚而静,令名自命,令物自定,如鉴之应,如衡之称。有衅和之,有端随之,物鞠其极,而以当施之。此虚之接物也。”

曰:“请问术之接物何如?”

对曰:“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故其士民莫弗敬也;人主有信而境内贞矣,故其士民莫弗信也;人主公而境内服矣,故其士民莫弗戴也;人主法而境内轨矣,故其士民莫弗辅也。举贤则民化善,使能则官职治;英俊在位则主尊,羽翼胜任则民显;操德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惶;明好恶则民心化,密事端则人主神。术者,接物之队。凡权重者心谨於事,令行者必谨於言,则过败鲜矣。此术之接物之道也。其为原无屈,其应变无极,故圣人尊之。夫道之详,不可胜述也。”

曰:“请问品善之体何如?”

对曰:“亲爱利子谓之慈,反慈为嚚;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爱利出中谓之忠,反忠为倍;心省恤人谓之惠,反惠为困;兄敬爱弟谓之友,反友为;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敖;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接遇肃正谓之敬,反敬为嫚;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期果言当谓之信,反信为慢;衷理不辟谓之端,反端为趽;据当不倾谓之平,反平为险;行善决菀谓之清,反清为;辞利刻谦谓之廉,反廉为贪;兼覆无私谓之公,反公为私;方直不曲谓之正,反正为邪;以人自观谓之度,反度为妄;以己量人谓之恕,反恕为荒;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厚志隐行谓之洁,反洁为汰;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放理洁静谓之行,反行为污;功遂自却谓之退,反退为戟;厚人自薄谓之让,反让为冒;心兼爱人谓之仁,反仁为戾;行充其宜谓之义,反义为懵;刃刂柔得道谓之和,反和为乖;合得密周谓之调,反调为眡;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为厄;包众容易谓之裕,反裕为褊;欣忄熏可安谓之煴,反煴为鸷;安柔不苛谓之良,反良为啮;缘法循理谓之轨,反轨为易;袭当缘道谓之道,反道为辟;广较自敛谓之俭,反俭为侈;费弗过适谓之节,反节为靡;田幼银勉善谓之慎,反慎为怠;忠恶勿道谓之戒,反戒为傲;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亟见窕察谓之慧,反慧为童;动有文体谓之礼,反礼为滥;容服有义谓之仪,反仪为诡;行归而过谓之顺,反顺为逆;动静摄次谓之比,反比为错;容志审道谓之亻闲,反亻闲为野;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论物明辩谓之辩,反辩为讷;纤微皆审谓之察,反察为旄;言动可畏谓之威,反威为圂;临制不犯谓之严,反严为;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伏义诚必谓之节,反节为罢;持节不恐谓之勇,反勇为怯;信理遂惔谓之敢,反敢为搑;志操精果谓之诚,反诚为殆;克行遂节谓之必,反必为恑。凡此品也,善之体也,所为道也。”

故守道者谓之士,乐道者谓之君子;知道者谓之明,行道者谓之贤,且明且贤,此谓圣人。

六术(连语)

德有六理。何谓六理?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六理无不生也,已生而六理存乎所生之内。是以阴阳、天地、人尽以六理为内度,内度成业,故谓之六法。六法藏内,变流而外遂,外遂六术,故谓之六行。是以阴阳各有六月之节,而天地有六合之事,人有仁、义、礼、智、信之行,行和则乐兴,乐兴则六,此之谓六行。阴阳、天地之动也,不失六律,故能合六法;人谨修六行,则亦可以合六法矣。

然而,人虽有六行,微细难识,唯先王能审之,凡人弗能自至。是故必待先王之教,乃知所从事。是以先王为天下设教,因人所有,以之为训;道人之情,以之为真。是故内法六法,外体六行,以兴《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令人缘之以自修,修成则得六行矣。六行不正,反合六法。艺之所以六者,法六法而体六行故也,故曰六则备矣。

六者非独为六艺本也,他事亦皆以六为度。声音之道以六为首,以阴阳之节为度。是故一岁十二月,分而为阴阳,阴阳各六月。是以声音之器十二钟,钟当一月,其六钟阴声,六钟阳声,声之术,律是而出,故谓之六律。六律和五声之调,以发阴阳、天地、人之清声,而内合中、六法之道。是故五声宫、商、角、徵、羽,唱和相应而调和,调和而成理谓之音。声五也,必六而备,故曰声与音六。夫律之者,象测之也,所测者六,故曰六律。

人之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兄;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从曾祖而昆弟,故为从曾祖昆弟;从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备於六,此之谓六亲。亲之始於一人,世世别离,分为六亲。亲戚非六,则失本末之度,是故六为制而止矣。六亲有次,不可相逾,相逾则宗族扰乱,不能相亲。是故先王设为昭穆三庙以禁其乱。何为三庙?上室为昭,中室为穆,下室为孙嗣令子。各以其次,上下更居;三庙以别,亲疏有制。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故复有粗衰、齐衰、大红、细红、缌麻,备六,各服其所当服。夫服则有殊,此先王之所以禁乱也。

数度之道,以六为法。数加於少而度出於居,数度之始,始於微细。有形之物,莫细於毫。是故立一毫以为度始,十毫为发,十发为厘,十厘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备於六,故先王以为天下事用也。

事之以六为法者,不可胜数也。此所言六,以效事之尺,尽以六为度者谓六理,可谓阴阳之六节,可谓天地之法,可谓人之六行。

道德说(连语)

德有六理。何谓六理?曰:道、德、性、神、明、命,此六者德之理也。诸生者,皆生於德之所生;而能象人德者,独玉也。象德体六理,尽见於玉也,各有状,是故以玉效德之六理。泽者,鉴也,谓之道;膋如窃膏谓之德;湛而润、厚而胶谓之性;康若泺流谓之神;光辉谓之明;礳乎坚哉谓之命。此之谓六理。鉴生空窍,而通之以道。德生理,通之以六德之华离状。六德者,德之有六理。理,离状也。性生气而通以晓,神生变而通之以化,明生识而通之以知,命生形而通之以定。

德有六美。何谓六美?有道、有仁、有义、有忠、有信、有密,此六者德之美也。道者,德之本也;仁者,德之出也;义者,德之理也;忠者,德之厚也;信者,德之固也;密者,德之高也。

六理、六美,德之所以生阴阳、天地、人与万物也。固为所生者法也。故曰:道此之谓道,德此之谓德,行此之谓行。所谓行此者,德也。是故着此竹帛请之《书》。《书》者,此之着者也;《诗》者,此之志者也;《易》者,此之占者也;《春秋》者,此之纪者也;《礼》者,此之体者也;《乐》者,此之乐者也。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博学辩议,为此辞者也。

道者无形,平和而神。道有载物者,毕以顺理适行,故物有清而泽。泽者,鉴也。鉴以道之神。模贯物形,道达空窍,奉一出入为先,故谓之鉴。鉴者,所以能也。见者,目也。道德施物,精微而为目。是故物之始形也,分先而为目,目成也形乃从。是以人及有因之在气,莫精於目。目清而润泽若濡,无毳秽杂焉,故能见也。由此观之,目足以明道德之润泽矣,故曰“泽者,鉴也”,“生空窍,通之以道”。

德者,离无而之有。故润则膋然浊而始形矣,故六理发焉。六理所以为变而生也,所生有理。然则物得润以生,故谓润德。德者变及物理之所出也。夫变者,道之颂也。道冰而为德,神载於德。德者,道之泽也。道虽神,必载於德,而颂乃有所因,以发动变化而为变。变及诸生之理,皆道之化也,各有条理以载於德。德受道之化,而发之各不同状。德润,故曰“如膏,谓之德”,“德生理,通之以六德之毕离状”。

性者,道德造物。物有形,而道德之神专而为一气,明其润益厚矣。浊而胶相连,在物之中,为物莫生,气皆集焉,故谓之性。性,神气之所会也。性立,则神气晓晓然发而通行於外矣,与外物之感相应,故曰“润厚而胶谓之性”,“性生气,通之以晓。”

神者,道、德、神、气发於性也,康若泺流不可物效也。变化无所不为,物理及诸变之起,皆神之所化也,故曰“康若泺流谓之神”,“神生变,通之以化”。

明者,神气在内则无光而为知,明则有辉於外矣。外内通一,则为得失,事理是非,皆职於知,故曰“光辉谓之明”,“明生识,通之以知”。

命者,物皆得道德之施以生,则泽、润、性、气、神、明,及形体之位分、数度,各有极量指奏矣。此皆所受其道德,非以嗜欲取舍然也。其受此具也,礳然有定矣,不可得辞也,故曰命。命者,不得毋生,生则有形,形而道、德、性、神、明因载於物形,故曰“礳坚谓之命”,“命生形,通之以定”。

物所道始谓之道,所得以生谓之德。德之有也,以道为本,故曰“道者,德之本也”。德生物又养物,则物安利矣。安利物者,仁行也。仁行出於德,故曰“仁者,德之出也”。德生理,理立则有宜,适之谓义。义者,理也,故曰“义者,德之理也”。德生物,又养长之而弗离也,得以安利。德之遇物也忠厚,故曰“忠者,德之厚也”。德之忠厚也,信固而不易,此德之常也。故曰“信者,德之固也”。德生於道而有理,守理则合於道,与道理密而弗离也,故能畜物养物。物莫不仰恃德,此德之高,故曰“密者,德之高也”。道而勿失,则有道矣;得而守之,则有德矣;行有无休,则行成矣。故曰“道此之谓道,德此之谓德,行此之谓行”。诸此言者,尽德变;变也者,理也。

《书》者,着德之理於竹帛而陈之令人观焉,以着所从事,故曰“《书》者,此之着者也”。《诗》者,志德之理而明其指,令人缘之以自成也,故曰“《诗》者,此之志者也”。《易》者,察人之循德之理与弗循而占其吉凶,故曰“《易》者,此之占者也”。《春秋》者,守往事之合德之理与不合而纪其成败,以为来事师法,故曰“《春秋》者,此之纪者也”。《礼》者,体德理而为之节文,成人事,故曰“《礼》者,此之体者也”。《乐》者,《书》、《诗》、《易》春秋》、《礼》五者之道备,则合於德矣。合则欢然大乐矣,故曰“《乐》者,此之乐者也”。人能修德之理,则安利之谓福。莫不慕福,弗能必得,而人心以为鬼神以与於利害。是故具牺牲、俎豆、粢盛,斋戒而祭鬼神,欲以佐成福,故曰“祭祀鬼神,为此福者也。”德之理尽施於人,其在人也,内而难见。是以先王举德之颂而为辞语,以明其理;陈之天下,令人观焉;垂之后世,辩议以审察之,以转相告。是故弟子随师而问,受传学以达其知,而明其辞以立诚,故曰“博学辩议,为此辞职者也”。

德毕施物,物虽有之,微细难识。夫玉者,真德象也。六理在玉,明而易见也。是以举玉以谕,物之所受於德者,与玉一体也。
资源编号:ZY1540213;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下 一 条: 佛本行集经 阇那崛多 卷二十九

其它收录: 中秋后一夕正望浮桥观月
母爱是永恒的,不管风雨如何剥蚀
用行动祈祷比用言语更能够使上帝了解
子云兄命赋禄隐
最近自己一个人的生活就是,早醒晚睡
和张按察秋山二首·赋孤山
山镇造句
统一领导造句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6.221.45.*美国 Digital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学习了...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