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语 孔子 卷七 臣术六

《尚书大传》孔子曰:“文王得四臣,丘亦得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邪!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邪!自吾得师也,前有辉,后有光,是非先后邪!自吾得由也,恶言不至于门,是非御侮邪!文王有四臣以免虎口,丘亦有四友以御侮。”

《韩诗外传》五孔子侍坐于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于臣,谓之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

《韩诗外传》七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前,洞洞焉若将失之,可谓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子之政,征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抱成王而朝诸侯,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威动天地,振恐海内,可谓能武矣。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请然后行,无伐矜之色,可谓臣矣。故一人之身,能三变者,所以应时也。”

《韩诗外传》七子贡问大臣,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曰:“产,荐也。”子贡曰:“然则荐贤贤于贤?”曰:“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说苑·臣术》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邪?用力为贤邪?“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刘子·荐贤》昔,子贡问于孔子曰:”谁为大贤?“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吾闻进贤为贤,非贤为不肖,鲍叔荐管仲,子皮荐子产,未闻二子有所举也。“

《晏子春秋·谏下》晏子使于鲁,比其反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晏子至,已复事,公乃坐,饮酒乐。晏子曰:”君若赐臣,臣请歌之。“歌曰:”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歌终,喟然叹而流涕。公就止之曰:”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寡人将速罢之。“晏子再拜。出而不言,遂如大台,执朴鞭其不务者,曰:”吾细人也,皆有盖庐,以辟燥湿,君为一台而不速成,何为?“国人皆曰:”晏子助天为虐。“晏子归,未至,而君出令趣罢役,车驰而人趋。仲尼闻之,喟然叹曰:”古之善为人臣者,声名归之君,祸灾归之身,入则切磋其君之不善,出则高誉其君之德义,是以虽事惰君,能使垂衣裳,朝诸侯,不敢伐其功。当此道者,其晏子是邪!“

《晏子春秋·问下》梁丘据问晏子曰:”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对曰:”婴闻之,顺爱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仲尼闻之曰:”小子识之!晏子以一心事百君者也。“

《晏子春秋·杂上》晏子使鲁,仲尼使门弟子往观。子贡反,报曰:”孰谓晏子习于礼乎?夫礼曰:‘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今晏子皆反此,孰谓晏子习于礼者?“晏子既已有事于鲁君,退见仲尼,仲尼曰:”夫礼,登阶不历,堂上不趋,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晏子曰:”婴闻两楹之间,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来速,是以登阶历堂上趋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闻之,大者不逾闲,小者出入可也。“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不计之义,维晏子为能行之。

《韩诗外传》四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赐,寡使也,何足以识礼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

《晏子春秋·外篇上》仲尼曰:”灵公污,晏子事之以整齐;庄公壮,晏子事之以宣武;景公奢,晏子事之以恭俭。君子也!相三君而善不通下,晏子细人也。“晏子闻之,见仲尼曰:”婴闻君子有讥于婴,是以来见。如婴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婴之宗族待婴而祀其先人者数百家,与齐国之间士待婴而举火者数百家,臣为此仕者也。如臣者,岂能以道食人者哉!“晏子出,仲尼送之以宾客之礼,再拜其辱。反,命门弟子曰:”救民之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长短经·惧诫》引《尸子》昔周公反政,孔子非之曰:”周公其不圣乎!以天下让,不为兆人也。“

《三国志·魏文帝纪》注许芝奏引《春秋大传》周公何以不之鲁?盖以为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受命而王。”周公反政,尸子以为孔子非之,以为周公不圣,不为兆民也。

《三国志·魏文帝纪》注辅国将军等奏孔子曰:“周公其为不圣乎?以天下让。是天地日月,轻去万物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卫君入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号,对曰:“诸侯辟疆。”周行人却之曰:“诸侯不得与天子同号。”卫君乃自更曰:“诸侯毁。”而后内之。仲尼闻之曰:“远哉禁逼!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

《韩非子·难一》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惟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不敢失礼矣。”

《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赵襄子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赏而为首,何也?”襄子曰:“寡人之国危、社稷殆,身在忧约之中,与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礼者,惟赫。吾是以先之。”仲尼闻之曰:“襄子可谓善赏矣!赏一人,而天下之为人臣莫敢失礼。”

《说苑·复恩》赵襄子见围于晋阳,罢围,赏有功之臣五人,高赫无功而受上赏,五人皆怒。张孟谈谓襄子曰:“晋阳之中,赫无大功,今与之上赏,何也?”襄子曰:“吾在拘厄之中,不失臣主之礼,唯赫也。子虽有功,皆骄。寡人与赫上赏,不亦可乎?”仲尼闻之曰:“赵襄子可谓善赏士乎!赏一人,而天下之人臣莫敢失君臣之礼矣。”

《吕氏春秋·孟春纪·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吕氏春秋·不苟论》武王至殷郊,系堕。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曰:“吾所以事君者,非系也。”武王左释白羽,右释黄钺,勉而自为系。孔子闻之曰:“此五人者,之所以为王者佐也,不肖主之所弗安也。”故天子有不胜细民者,天下有不胜千乘者。

《吕氏春秋·士容论·务大》孔子曰:“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焚,燕爵颜色不变,是何也?不知祸之将及之也,不亦愚乎!为人臣而免于燕爵之智者,寡矣!”

《盐铁论·通有》昔孙叔敖相楚,妻不衣帛,马不秣粟。孔子曰:“不可。大俭极下,此蟋蟀所为作也。”

《盐铁论·褒贤》季孟之权,三桓之富,不可及也。孔子为之曰:“微为人臣,权均于君、富侔于国者,亡!”

《说苑·臣术》简子有臣尹绰、赦厥,简子曰:“厥爱我,谏我必不于众人中;绰也,不爱我,谏我必于众人中。”尹绰曰:“厥也,爱君之丑,而不爱君之过也;臣爱君之过,而不爱君之丑。”孔子曰:“君子哉尹绰!而訾不誉也。”

《说苑·复恩》孔子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蹷,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蹶以走。蹶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蹷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夫禽兽昆虫,犹知比假而相有报也,况于士君子之欲兴名利于天下者乎?”

《说苑·尊贤》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荆,仲尼闻之,使人往视,还,曰:“廊下有二十五俊士,堂上有二十五老人。”仲尼曰:“合二十五人之智,智于汤武;并二十五人之力,力于彭祖。以治天下,其固免矣!”

《说苑·尊贤》孔子闲居,喟然而叹曰:“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子路曰:“愿闻其为人也何若?”孔子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子路曰:“其幼也,敏而好学,则可;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则可;夫有道又谁下哉?”孔子曰:“由不知也。吾闻之,以众攻寡,而无不消也;以贵下贱,无不得也。昔在周公旦,制天下之政,而下士七十人,岂无道哉?欲得士之故也。夫有道而能下于天下之士,君子乎哉!”

《说苑·正谏》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孔子曰:“吾从其讽谏矣乎!”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

《白虎通·谏诤》孔子曰:“谏有五,吾从讽之谏。事君,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去而不讪,谏而不露。”

《说苑·正谏》楚昭王欲之荆台游,司马子綦进谏曰:“荆台之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猎山,下临方淮,其乐使人遗老而忘死,人君游者,尽以亡其国。愿大王勿往游焉。”王曰:“荆台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为绝我游乎?”怒而击之。于是令尹子西驾安车四马,径于殿下,曰:“今日荆台之游,不可不观也。”王登车而拊其背曰:“荆台之游,与子共乐之矣。”步马十里,引辔而止,曰:“臣不敢下车,愿得有道,大王肯听之乎?”王曰:“第言之。”令尹子西曰:“臣闻之,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禄不足以赏也;为人臣而谀其君者,刑罚不足以诛也。若司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谀臣也。愿大王杀臣之躯,罚臣之家,而禄司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听,公子独能禁我游耳。后世游之,无有极时,奈何?”令尹子西曰:“欲禁后世易耳,愿大王山陵崩阤,为陵于荆台,未尝有持钟鼓管弦之乐而游于父之墓上者也。”于是王还车,卒不游荆台,令罢先置。孔子从鲁闻之,曰:“美哉令尹子西!谏之于十里之前,而权之于百世之后者也。”

《说苑·杂言》齐高廷问于孔子曰:“廷不旷山,不直地,衣蓑,提执,精气以问事君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抱朴子·外篇·逸民》昔颜回死,鲁定公将躬吊焉,使人访仲尼。仲尼曰:“凡在邦内,皆臣也。”定公乃升,自东阶,行君礼焉。

《长短经·臣术》子贡曰:“陈灵公君臣宣淫于朝,泄冶谏而杀之,是与比干同也,可谓仁乎?”子曰:“比干于纣,亲则叔父,官则少师,忠款之心,在于存宗庙而已。故以必死争之,冀身死之后,而纣悔悟,其本情在乎仁也。泄冶位为下大夫,无骨肉之亲,怀宠不去。以区区之一身,欲正一国之淫昏,死而无益,可谓怀矣。《诗》云:‘民之多僻,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
资源编号:ZY154023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孔子集语 孔子 卷八 交道七

下 一 条: 孔子集语 孔子 卷六 主德五

其它收录: 马逸
次韵约之秋怀
一切不容置疑,男人的霸气通过一种温暖的手段淋淳尽臻地表现出来
荠花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乱世中的烟火,摧毁不了爱的传奇
事业空,人生空
半窗灯晕,几叶芭蕉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58.75.37.*韩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good!
59.201.193.*中国 经济信息网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