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集语 孔子 卷四 六艺四(上)

《周易乾凿度》仲尼,鲁人。生不知易本,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呜呼!天命之也。”叹讫而后息志,停读《礼》,止史削。五十究《易》,作《十翼》,明也,明易几教。若曰:“终日而作,思之于古圣,颐师于姬昌法旦。”作九问、十恶,七正、八叹,上下系辞,大道、大数,大法、大义。易书中为通圣之问,明者以为圣贤矣。孔子曰:“吾以观之曰,仁者见为仁几之文,智者见为智几之问,圣者见为通神之文。仁者见之为之仁,智者见之为之智。随仁智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为道苞吁。易者,以言其德也,通情无门,藏神无内也。光明四通,佼易立节。天地烂明,日月星辰布设,八卦错序,律历调列,五纬顺轨,四时和栗孳结。四渎通情,优游信洁,根著浮流,气更相实,虚无感动,清净昭哲,移物致耀,至诚专密,不烦不桡,淡泊不失。此其易也。变易也者,其气也,天地不变,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君臣取象,变节相和,能消者息,必专者败。君臣不变,不能成朝,纣行酷虐,天地反,文王下吕,九尾见。夫妇不变,不能成家,妲已擅宠,殷以之破。大任顺季,享国七百。此其变易也。不易也者,其位也。天在上,地在下,君南面,臣北面,父坐子伏。此其不易也。故易者,天地之道也。乾坤之德,万物之宝。至哉易,一元以为元纪。”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方上古之时,人民无别,群物无殊,未有衣食器用之利。于是伏羲乃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中观万物之宜,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易者,所以继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是故八卦以建,五气以立,五常以之行。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度时制宜,作网罟,以畋以渔,以赡人用。于是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八卦之用。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质者无文,以天言,此易之意。夫八卦之变,象感在人。文王因性情之宜,为之节文。”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皆易之所苞也。至矣哉!易之德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故艮渐正月,巽渐三月,坤渐七月,乾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在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巽者,阴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四维正纪,经纬仲,序度毕矣。”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成于离,离,南方之卦也,阳得正于上,阴得正于下,尊卑之象定,礼之序也,故南方为礼。入于兑,兑,西方之卦也,阴用事而万物得其宜,义之理也,故西方为义。渐于坎,坎,北方之卦也,阴气形盛,阴阳气含闭,信之类也,故北方为信。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故乾坤艮巽,位在四维,中央所以绳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故易卦六十四,分而为上下,象阴阳也。夫阳道统而奇,故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阴道不纯而偶,故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乾坤者,阴阳之根本,万物之祖宗也。为上篇始者,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终始万物,故以坎离为终。咸恒者,男女之始,夫妇之道也。人道之兴,必由夫妇,所以奉承祖宗,为天地主也。故为下篇始者,贵之也,既济未济为最终者,所以明戒慎而存王道。”

《京氏易传》下孔子曰:“阳三阴四,位之正也。三者,东方之数,东方日之所出,又圆者径一而开三也。四者,西方之数,西方日之所入,又方者,径一而取四也。言日月终天之道,故易卦六十四,分上下,象阴阳也。奇耦之数,取之于乾坤。乾坤者,阴阳之根本。坎离者,阴阳之性命。分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卦象定,吉凶明,得失降,五行分。四象顺则吉,逆则凶,故曰吉凶悔吝生乎动。又曰明得失于四序,运机布度,其气转易,主者亦当,则天而行,与时消息,安而不忘亡,将以顺性命之理,极蓍龟之源,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离之象配戊己,艮兑之象配丙丁,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天地若不变易,不能通气。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以为典要。惟变所适,吉凶共列于位,进退明乎机要,易之变化六爻,不可据以随时所占。”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泰者,天地交通,阴阳用事,长养万物也;否者,天地不交通,阴阳不用事,止万物之长也。上经象阳,故以乾为首,坤为次,先泰而后否。损者阴用事,泽损山而万物损也,下损以事其上;益者阳用事,而雷风益万物也,上自损以益下。下经以法阴,故以咸为始,恒为次,先损而后益,各顺其类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升者,十二月之卦也。阳气升上,阴气欲承,万物始进。譬犹文王之修积道德,宏开基业,始即升平之路。当此时也,邻国被化,岐民和洽,是以六四蒙泽而承吉,九三可处王位,享于岐山,为报德也。明阴以显阳之化,民臣之顺德也,故言无咎。”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益之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益者,正月之卦也。天气下施,万物皆益,言王者之法天地,施政教,而天下被阳德,蒙王化,如美宝,莫能违害。永贞其道,咸受吉化,德施四海,能继天道也。王用享于帝者,言祭天也,三王之郊,一用夏正,天气三微而成一著,三著而成一体,方知此之时,天地交,万物通,故泰益之卦,皆夏之正也,此四时之正,不易之道也。故三王之郊,一用夏正,所以顺四时,法天地之道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享于西山,随者二月之卦,随德施行,藩决难解,万物随阳而出,故上六欲九五拘系之,维持之,明被阳化而阴随从之也。譬犹文王之崇至德,显中和之美,拘民以礼,系民以义。当此之时,仁恩所加,靡不随从,咸悦其德,得用道之王,故言王用享于西山。”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阳消阴言夬,阴消阳言剥者,万物之祖也。断制除害,全物为务,夬之为言决也。当三月之时,阳盛息消,夬阴之气,万物毕生,靡不蒙化。譬犹王者之崇至德,奉承天命,伐决小人,以安百姓,故谓之决。夫阴伤害为行,故剥之为行剥也。当九月之时,阳气衰消,而阴终不能尽阳,小人不能决君子也,谓之剥,言不安而已。是以夬之九五言决,小人剥之,六五言盛杀万物,皆剥堕落。譬犹君子之道衰,小人之道盛,侵害之行兴,安全之道废,阴贯鱼而欲承君子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有六位三才,天地人道之分际也。三才之道,天、地、人也。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法此三者,故生六位。六位之变,阳爻者,制于天也,阴爻者,系于地也。天动而施曰仁,地静而理曰义,仁成而上,义成而下,上者专制,下者顺从,正形于人,则道德立而尊卑定矣。此天地人道之分际也。天地之气,必有终始,六位之设,皆由上下,故易始于一,分于二,通于三,□于四,盛于五,终于上。初为元士,二为大夫,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天子,上为宗庙。凡此六者,阴阳所以进退,君臣所以升降,万人所以为象则也。故阴阳有盛衰,人道有得失,圣人因其象,随其变,为之设卦。方盛则托吉,将衰则寄凶,阴阳不正,皆为失位,其应实而有之,皆失义。善虽微细,必见吉端;恶虽纤介,必有悔吝。所以极天地之变,尽万物之情,明王事也。丘系之曰: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六位正,王度见矣。”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有君人五号也:帝者,天称也;王者,美行也;天子者,爵号也;大君者,与上行异也;大人者,圣明德备也。变文以著名,题德以别操,王者,天下所归往。《易》曰:’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师者众也。‘言有盛德,行中和,顺民心,天下归往之,莫不美命为王也。行师以除民害,赐命以长,世德之盛。天子者,继天理物,改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万民,至尊之号也。《易》曰:’公用享于天子。‘大君者,君人之盛者也。《易》曰:’知临,大君之宜,吉。‘临者,大也,阳气在内,中和之盛,应于盛位,浸大之化,行于万民,故言宜处王位,施大化,为大君矣。臣民欲被化之词也。大人者,圣人之在位者也。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又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言德化施行,天地之和,故曰大人。”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既济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者,武丁也,汤之后有德之君也。九月之时,阳失正位,盛德既衰,而九三得正,下阴能终其道,济成万物,犹殷道中衰,王道陵迟。至于高宗,内理其国,以得民心,扶救衰微,伐征远方,三年而恶消灭,王道成。殷人高而宗之,文王挺以校易,劝德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本阴阳,以譬于物也。掇序帝乙、箕子、高宗著德,易者所以昭天道、定王业也。上术先圣,考诸近世,采美善以见王事,言帝乙、箕子、高宗明有法也。美帝乙之嫁妹,顺天地之道,以立嫁娶之义,义立则妃匹正,妃匹正则王化全。”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泰者,正月之卦也。阳气始通,阴道执顺,故因此以见汤之嫁妹,能顺天地之道、立教戒之义也,至于归妹。八月卦也,阳气归下,阴气方盛,故复以见汤妹之嫁,以天子贵妹而能自卑,顺从变节而欲承阳者,以执汤之戒。是以因时变一用,见帝乙之道,所以彰汤之美,明阴阳之义也。孔子曰:自成汤至帝乙。帝乙,汤之元孙之孙也。此帝乙,即汤也。殷录质,以生日为名,顺天性也,元孙之孙,外绝恩矣。同以乙日生,疏可同名。汤以乙生,嫁妹,本天地,正夫妇,夫妇正,王道兴矣。故曰:《易》之帝乙,为成汤,《书》之帝乙六世王,同名不害以明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绂者,所以别尊卑、彰有德也,故朱赤者,盛色也。是以圣人法以为绂服,欲百世不易也,故困九五。文王为纣三公,故言困于赤绂也。至于九二,周将王,故言朱绂方来,不易之法也。”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易》天子、三公、诸侯绂服,皆同色。困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九五劓刖,困于赤茀。夫困之九二,有中和,居乱世,交于小人;困于酒食者,困于禄也。朱茀者,天子赐大夫之服,而有九二,大人之行,将赐之朱茀,其位在二,故以大夫言之。至于九五,劓刖者不安也,文王在诸侯之位,上困于纣也,故曰劓刖困于赤茀。夫执中和,顺时变,所以全王德、通至美也,乃徐有说。丘记彖曰:困而不失其所亨。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文王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太初者,气之始;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也,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上为天,浊重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物有阴阳,因而重之,故六画而成卦。卦者,挂也,挂万物,视而见之。故三画已下为地,四画已上为天。物感以动,类相应也,易气从下生,故动于地之下,则应于天之下,动于地之中,则应于天之中,动于地之上,则应于天之上。故初以四,二以五,三以上,此谓之应。阳动而进,阴动而退,故阳以七、阴以八,为彖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八卦之生物也,画六爻之移气,周而从卦。八卦数二十四,以生阴阳,衍之,皆合之于度量。阳析九,阴析六,阴阳之析,各百九十二,以四时乘之,八而周,三十二而大周,三百八十四爻,万一千五百二十析也。故卦当岁,爻当月,析当日,大衍之数,必五十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故曰:日十者,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十,所以大阂物而出之者,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戒各有所系焉。故阳唱而阴和,男行而女随,天道左旋,地道右迁,二卦十二爻而期一岁。乾,阳也;坤,阴也。并治而交错行。乾贞于十一月子,左行,阳时六;坤贞于六月未,右行,阴时六。以奉顺成其岁,岁终次从于屯蒙。屯蒙主岁,屯为阳,贞于十二月丑,其爻左行,以间时而治六辰;蒙为阴,贞于正月寅,其爻右行,亦间时而治六辰。岁终则从其次卦。阳卦以其辰为贞,丑与左行,间辰卦遇大畜,艮之二世,九二甲寅木为世,六五景子水为应,世生外,象生象来,爻生互内,象艮别子,应有五子。一子短命。”颜回云:“何以知之?”“内象是本子,一艮变为二丑三阳。爻五,于是五子,一子短命。”“何以知短命?”“他以故也。”

《京氏易传》下孔子易云:“有四易:一世二世为地易,三世四世为人易,五世六世为天易,游魂归魂为鬼易。八卦鬼为系爻,财为制爻,天地为义爻,福德为宝爻,同气为专爻。龙德十一月在子,在坎卦,左行。虎刑五月午,在离卦,右行。甲乙庚辛天官,申酉地官。丙丁壬癸天官,亥子地官。戊己甲乙天官,寅卯地官。壬癸戊己天官,辰戌地官。静为悔,发为贞,贞为本,悔为末。初爻上,二爻中,三爻下。三月之数以成。一月初爻三日,二爻三日,三爻三日,名九日。余有一日,名曰闰余。初爻十日为上旬,二爻十日为中旬,三爻十日为下旬。三旬三十,积旬成月,积月成年。八八六十四卦,分六十四卦,配三百八十四爻,成万一千五百二十策。定气候二十四,考五行于运命,人事天道,日月星辰,局于指掌。吉凶见乎其位,系乎吉凶,悔吝生乎动。寅中有生火,亥中有生木,巳中有生金,申中有生水;丑中有死金,戌中有死火,未中有死木,辰中有死水。土兼于中,建子阳生,建午阴生,二气相冲,吉凶明矣。积算随卦起宫,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相荡,二气阳入阴,阴入阳,二气交互不停,故曰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内,无不通也。乾起巳,坤起亥,震起午,巽起辰,坎起子,离起丑,艮起寅,兑起□,□于六十四卦。遇王则吉,废则凶,冲则破,刑则败,死则危,生则荣。考其义理,其可通乎!分三十为中,六十为上,三十为下,总一百二十,通阴阳之数也。新新不停,生生相续,故淡泊不而治六辰。阴卦与阳卦同位者,退一辰以为贞,其爻右行,间辰而治六辰。泰否之卦,独各贞其辰,共北辰,左行相随也,中孚为阳,贞于十一月子,小过为阴,贞于六月未,法于乾坤,三十二岁期而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万一千五百二十析,复从于贞,历以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为一岁。易以三百六十析当期之日,此律历数也。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以应律历之数。故乾坤气合戌亥,音受二子之节,阳生秀白之州,载钟名太一之精也,其帝一世,纪录事,明期推移,不夺而消焉。”

《周易乾凿度》孔子曰:“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岁,录图受命,易姓三十二纪。德有七,其三法天,其四法地。五王有三十五半。圣人君子消息,卦纯者为帝,不纯者为王。六子上不及帝,下有过王,故六子虽纯,不为乾坤。”

《周易坤灵图》丘序曰:“天经曰:乾,元亨利贞。爻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故德配天地,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故尧天之精阳,万物莫不从者。故乾居西北,乾用事,万物蛰伏。致乎万物蛰伏,故能致乎万人之化。经曰:用九。经曰:震下乾上,无妄。天精起,帝必有洪水之灾。天生圣人,使杀之,故言乃统天也。丘括义,因象助类,辞曰:天无云而雷,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经曰:乾下艮上,大畜,天灾将至,预畜而待之,人免于饥,故曰元亨。上下皆通,各载其性,故曰利贞。至德之萌,五星若连珠,日月如合璧。天精起,斗口有位,鸡鸣斗运,行复始,莫敢当之。黄星笰于北斗,必以戊己日,其先无芒,行文元武动事,莫之敢拒。”

《史记·仲尼弟子传正义》引《中备》鲁人商瞿使,向齐国。瞿年四十,今复使行远路,畏虑,恐绝无子。夫子正月与瞿母筮,告曰:“后有五丈夫子。”子贡曰:“何以知子?”曰:“失其所,确然示人,阴阳运行,一寒一暑,五行互用,一吉一凶,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故《易》所以断天下之理,定之以人伦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气,立五常,法象乾坤,顺于阴阳,以正君臣父子之义。故《易》曰:元亨利贞。夫作《易》所以垂教,教之所被,本被于有无。且《易》者,包备有无。有吉则有凶,有凶则有吉,生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从无入有,见灾于星辰也;从有入无,见象于阴阳也。阴阳之义,岁月分也;岁月既分,吉凶定矣。故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六爻上下,天地阴阳运转,有无之象,配乎人事。八卦仰观俯察,在乎人,隐显灾祥,在乎天,考天时,察人事,在乎卦。八卦之要,始于乾坤,通乎万物。故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于其道,其理得矣。卜筮非袭于吉,唯变所适,穷理尽性于兹矣。”

《困学纪闻》引《京氏易积算法》夫子曰:“八卦因伏羲,暨于神农。重乎八纯,圣理元微,易道难究。迄乎西伯父子,研理穷通,上下囊括,推爻考象,配卦世应,加乎星宿,局于六十四所,二十四气,分天地之数,定人伦之理,验日月之行,寻五行之端。灾祥进退,莫不因兹而兆矣。故考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情状,运气生死休咎,不可执一隅。故曰易含万象。”

《韩诗外传》八孔子曰:“《易》先同人后大有,承之以谦,不亦可乎!”故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者,抑事而损者也。持盈之道,抑而损之,此谦德之于行也。顺之者吉,逆之者凶。五帝既没,三王既衰,能行谦德者,其惟周公乎!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假天子之尊位七年,所执贽而师见者十人,所还质而友见者十三人,穷巷白屋之士,所先见者四十九人,时进善者百人,官朝者千人,谏臣五人,辅臣五人,拂臣六人,载干戈以至于封侯,而同姓之士百人。孔子曰:“犹以周公为天下赏,则以同族为众,而异族为寡也。”故德行宽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溢。此六者,皆谦德也。《易》曰:谦亨,君子有终。吉。能以终吉者,君子之道也。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德不谦,以亡其身者,桀纣是也,而况众庶乎?夫《易》有一道焉,大足以治天下,中足以安家国,近足以守其身者,其惟谦德乎!

《大戴礼·易本命》子曰:“夫易之生人、禽兽、万物、昆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行,而莫知其情,惟达道德者,能原本之矣。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禽鹿,故禽鹿六月而生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风,风主虫,故虫八月化也。其余各以其类也。鸟鱼皆生于阴而属于阳,故鸟鱼皆卵。鱼游于水,鸟飞于云,故冬燕雀入于海,化而为蚧。万物之性各异类,故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介鳞夏食冬蛰。龁吞者八窍而卵生,咀嚾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者膏而无前齿,有羽者脂而无后齿。昼生者类父,夜生者类母。凡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溪谷为牝。蜯蛤龟珠,与月盛虚。是故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秏土之人丑。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食木者多力而拂,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捍,食谷者智惠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生而神。故曰: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故帝王好坏巢破卵,则凤凰不翔焉;好竭水搏鱼,则蛟龙不出焉;好刳胎杀夭,则麒麟不来焉;好填溪塞谷,则神龟不出焉。故王者动必以道,静必以理,动不以道,静不以理,则自夭而不寿。妖孽数起,神灵不见,风雨不时,暴风水旱并兴。人民夭死,五谷不滋,六畜不蕃息。”

卢辩《大戴礼·易本命》注孔子曰:“圣人智通于大道,应化而不穷,能测万品之情也。”

《后汉书·郎珝传》孔子曰:“雷之始发大壮始,君弱臣强从解起。”

《吕氏春秋·慎行论·壹行》孔子卜,得贲。孔子曰:“不吉。”子贡曰:“夫贲亦好矣,何谓不吉乎?”孔子曰:“夫白而白,黑而黑。夫贲,又何好乎?”

《说苑·反质》孔子卦得贲,喟然仰而叹息,意不平。子张进,举手而问曰:“师闻贲者吉卦,而叹之乎?”孔子曰:“贲,非正色也,是以叹之。吾思夫质素,白当正白,黑当正黑。文质又何也?吾亦闻之,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

《淮南子·人间训》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益损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户,不可不察也。”

《说苑·敬慎》孔子读《易》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曰:“夫子何为叹?”孔子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子夏曰:“然则学者不可以益乎?”孔子曰:“否。天之道,成者未尝得久也。夫学者以虚受之,故曰得。苟不知持满,则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昔尧履天子之位,犹允恭以持之,虚静以待下,故百载以逾盛,迄今而益章。昆吾自臧而满意,穷高而不衰,故当时而亏败,迄今而逾恶。是非损益之征与?吾故曰,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夫丰明而动,故能大,苟大则亏矣,吾戒之。故曰天下之善言不得入其耳矣。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是以圣人不敢当盛,升舆而遇三人则下,二人则轼,调其盈虚,故能长久也。”子夏曰:“善。请终身诵之。”

《论衡·卜筮》子路问孔子曰:“猪肩羊膊,可以得兆,萑苇槁芼,可以得数,何必以蓍龟?”孔子曰:“不然,盖取其名也。夫蓍之为言耆也,龟之为言旧也。明狐疑之事,当问耆旧也。”

《抱朴子·内篇·袪惑》有古强者云:“孔子尝劝我读《易》,云:’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

《尚书序疏》引《尚书纬》孔子求书,得黄帝元孙帝魁之书,迄于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

《尚书大传》郑注心明曰圣。孔子说休徵曰:“圣者,通也。兼四而明,则所谓圣。圣者,包貌言视听而载之以思心者,通以待之君。思心不通,则是不能心明其事也。”

《尚书大传》孔子曰:“吾于《洛诰》,见周公之德光明于上下,勤施四方,旁作穆穆,至于海表,莫敢不来服,莫敢不来享,以勤文王之鲜光,以扬武王之大训,而天下大洽。故曰圣之与圣也,犹规之相周,矩之相袭也。”

《尚书大传》子张曰:“尧舜之主,二人刑而天下治,何则?教诚而爱深也,一夫而被此五刑。”子龙子曰:“未可谓能为书。”孔子曰:“不然也,五刑有此教。”

《尚书大传·略说》子夏读《书》毕,见于夫子,夫子问焉:“子何为于《书》?”子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如日月之代明,离离若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商所受于夫子,志之于心,弗敢忘也。虽退而岩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作坏室,编蓬户,尚弹琴其中,以歌先王之风。则可以发愤慷慨,忘己贫贱,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而忽不知忧患与死也。”夫子造然变色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见其表,未见其里也。”颜渊曰:“何为也?”子曰:“窥其门而不入其中,观其奥藏之所在乎?然藏又非难也。丘尝悉心尽志以入其则,前有高岸,后有大溪,填填正立而已。是故尧典可以观美,禹贡可以观事,咎繇可以观治,鸿范可以观度,六誓可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观,《书》之大义举矣。”

《韩诗外传》二子夏读《诗》已毕,夫子问曰:“尔亦何大于《诗》矣?”子夏对曰:“《诗》之于事也,昭昭乎若日月之光明,燎燎乎如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弟子不敢忘。虽居蓬户之中,弹琴以咏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亦可发愤忘食矣。《诗》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疗饥。‘”夫子造然变容,曰:“嘻!吾子殆可以言《诗》已矣。然子以见其表,未见其里。”颜渊曰:“其表已见,其里又何有哉?”孔子曰:“窥其门不入其中,安知其奥藏之所在乎?然藏又非难也。丘尝悉心尽志已入其中,前有高岸,后有深谷,泠泠然如此既立而已矣。不能见其里,未谓精微者也。”

《说苑·敬慎》孔子曰:“存亡祸福,皆在己而已。天灾地妖,亦不能杀也。昔者殷王帝辛之时,爵生乌于城之隅,工人占之曰:凡小以生巨,国家必祉,王名必倍。帝辛喜爵之德,不治国家,亢暴无极,外寇乃至,遂亡殷国。此逆天之时,诡福反为祸。至殷王武丁之时,先王道缺,刑法弛,桑穀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工人占之曰:桑穀者,野物也。野物生于朝,意朝亡乎?武丁恐骇,侧身修行,思昔先王之政,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明养老之道。三年之后,远方之君,重译而朝者六国。此迎天时,得祸反为福也。故妖孽者,天所以警天子诸侯也;恶梦者,所以警士大夫也。故妖孽不胜善政,恶梦不胜善行也。至治之极,祸反为福。故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补赞孔子曰:“昔者尧命契为子氏,为有汤也。命后稷为姬氏,为有文王也。太王命季历,明天瑞也。太伯之吴,遂生源也。”

《意林》四王逸正部仲尼叙书,上谓天谈,下谓民语。兼该男女,究其表里。

《隶释》四周憬铭孔子曰:“禹不决江疏河,吾其鱼矣!”
资源编号:ZY154024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放光般若经 无罗叉 法上品第八十九

下 一 条: 孔子集语 孔子 卷三 五性三

其它收录: 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静海感书
爱我,你就回来
你永远是我心里的琥珀,而我可能只是一个碍着你的小沙子
乌云遮蔽天空,独站屋檐仰首
2020元旦到,收到短信心情好;抬头能见喜
总要有一个人要赢,为什么不能是我
凡事都有代价,只不过每个人对代价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66.203.17.*美国 Ohio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静思
88.131.39.*瑞典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244.30.252.*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好...
216.194.16.*美国 纽约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