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 辛钅开 卷九 下德

老子〔文子〕曰: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养生之本也;肥肌肤,充腹肠,养生之末也。治国,太上养化,其次正法。民交让争处卑,财利争受少,事力争就劳,日化上而迁善,不知其所以然,治之本也;利赏而劝善,畏刑而不敢为非,法令正于上,百姓服于下,治之末也。上世养本,而下世事末。

老子〔文子〕曰:欲治之主不世出,可与治之臣不万一,以不出世求不万一,此至治所以千岁不一也。盖霸王之功不世立也,顺其善意,防其邪心,与民同出一道,则民可善,风俗可美。所贵圣人者,非贵其随罪而作刑也,贵其知乱之所生也。若开其锐端,而纵之放僻淫佚,而弃之以法,随之以刑,虽残贼天下不能禁其奸矣。

老子〔文子〕曰: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即重生,重生即轻利矣。犹不能自胜,即从之,神无所害也;不能自胜,而强不从,是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故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是谓玄同。用其光,复归其明。”

老子〔文子〕曰:天下莫易于为善,莫难于为不善。所谓善者,静而无为,适情辞余,无所诱惑,循性保真,无变于己,故曰为善易也。所谓为不善难者,篡杀矫诈,躁而多欲,非人之性也,故曰为不善难也。今之以为大患者,由无常厌度量生也,故利害之地,祸福之际,不可不察。圣人无欲,无避也。事或欲之,适足以失之;事或避之,适足以就之。志有所欲,即忘其所为,是以,圣人审动静之变,而适受与之度,理好憎之情,和喜怒之节。夫动静得即患不侵也。体道之人,不苟得,不让祸,其有不弃,非其有不制,?满而不溢,常虚而易赡。故自当以道术度量,即食充虚,衣圉寒,足以温饱七尺之形。无道术度量,而以自要尊贵,即万乘之势不足以为快,天下之富不足以为乐,故圣人心平志易,精神内守,物不能惑。

老子〔文子〕曰:“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强者,必用人力者也;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者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未有得己而失人者也,未有失己而得人者也。故为治之本,务在安人;安人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不夺时;不夺时之本,在于省事;省事之本,在于节用;节用之本,在于去骄;去骄之本,在于虚无。故知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知命之情者,不忧命之所无奈何。目悦五色,口惟滋味,耳淫五声,七翘交争,以害一性。日引邪欲竭其天和,身且不能治,奈治天下何!所谓得天下者,非谓履其势位,称尊号,言其运天下心,得天下力也!有南面之名,无一人之誉,此失天下也。故桀纣不为王,汤武不为放。故天下得道,守在四夷;天下失道,守在诸侯。诸侯得道,守在四境;诸侯失道,守在左右。故曰:无恃其不吾夺也,恃吾不可夺也。行可夺之道,而非篡杀之行,无益于持天下矣。

老子〔文子〕曰:善治国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人之所乱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治人之乱,逆之至也。非祸人不能成祸,不如“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人之性情皆愿贤己而疾不及人,愿贤己则争心生,疾不及人则怨争生。怨争生则心乱而气逆,故古之圣王退争怨,争怨不生则心治而气顺。故曰:“不尚贤,使民不争。”

老子〔文子〕曰:治物者,不以物以和;治和者,不以和以人;治人者,不以人以君;治君者,不以君以欲;治欲者,不以欲以性;治性者,不以性以德;治德者,不以德以道。以道本人之性,无邪秽,久湛于物即忘其本,即合于若性。衣食礼俗者,非人之性也,所受于外也。故人性欲明,嗜欲害之,唯有道者能遗物反己。有以自鉴,则不失物之情;无以自鉴,则动而惑营。夫纵欲失性,动未尝正,以治生则失身,以治国则乱人,故不闻道者,无以反性。古者圣人得诸己,故令行禁止。凡举事者,必先平意清神。神清意平,物乃可正。听失于非誉,目淫于采色,而欲得事正即难矣,是以贵虚。故水激则波起,气乱则智昏;昏智不可以为正,波水不可以为平,故圣王执一,以理物之情性。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圣王托于无适,故为天下命。

老子〔文子〕曰:阴阳陶冶万物,皆乘一气而生。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谷不登,春肃秋荣,冬雷夏霜,皆贼气之所生也。天地之间,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形也。故明于性者,天地不能胁也。审于符者,怪物不能惑也。圣人由近以知远,以万里为一同。气蒸乎天地,礼义廉耻不设,万民莫不相侵暴虐,由在乎混冥之中也。廉耻陵迟,及至世之衰,用多而财寡,事力劳而养不足,民贫苦而忿争生,是以贵仁。人鄙不齐,比周朋党,各推其与,怀机械巧诈之心,是以贵义。男女群居,杂而无别,是以贵礼。性命之情,淫而相迫于不得已,则不和,是以贵乐。故仁义礼乐者,所以就败也,非通治之道也。诚能使神明定于天下,而心反其初,则民性善;民性善,则天地阴阳从而包之,则财足而人赡,贪鄙忿争之心不得生焉。仁义不用,而道德定于天下,而民不淫于采色,故德衰然后饰仁义,和失然后饰声,礼淫然后饰容。故知道德,然后知仁义,不足行也。知仁义,然后知礼乐不足修也。

老子〔文子〕曰:清静之治者,和顺以寂寞,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在内而合乎道,出外而同乎义;其言略而循理,其行悦而顺情,其心和而不伪,其事素而不饰;不谋所始,不议所终,安及留,激及行,通体乎天地,同精乎阴阳,一和乎四时,明朗乎日月,与道化者为人,机巧诈伪莫载乎心。是以,天覆以德,地载以乐,四时不失序,风雨不为虐,日月清静而扬光,五星不失其行,此清静之所明也。

老子〔文子〕曰:治世之职易守也,其事易为也,其礼易行也,其责易赏也。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士,士农工商,乡别州异,故农与农言藏,士与士言行,工与工言巧,商与商言数。是以,士无遗行,工无苦事,农无废功,商无折货,各安其性。异形殊类,易事而不悖,失业而贱,得志而贵。夫先知远见之人,才之盛也,而治世不以责于人;博闻强志,口辩辞给,人知之溢也,而明主不求于下;傲世贱物,不从流俗,士之伉行也,而治世不以为化民。故高不可及者,不以为人量;行不可逮者,不可为国俗。故人才不可专用,而度量道术可世传也。故国治可与愚守也,而军旅可以法同也;不待古之英隽,而人自足者,因其所有而并用之。末世之法,高为量而罪不及也,重为任而罚不胜也,危为其难而诛不敢也。民困于三责,则饰智而诈上,犯邪而行危。虽峻法严刑,不能禁其奸。兽穷即触,鸟穷即啄,人穷即诈,此之谓也。

老子〔文子〕曰:雷霆之声可以钟鼓象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知也。大可睹者,可得而量也;明可见者,可得而弊也。声可闻者,可得而调也;色者察者,可得而别也。夫至大,天地不能函也;至微,神明不能见也;及至建律历,别五色,异清浊,味甘苦,即“朴散而为器矣。”立仁义,修礼乐,即德迁而为伪矣。民饰智以惊愚,设诈以攻上,天下有能持之,而未能有治之者也。夫智能弥多,而德滋衰,是以,至人淳朴而不散。夫至人之治,虚无寂寞,不见可欲,心与神处,形与性调,静而体德,动而理通,循自然之道,缘不得已矣。漠然无为而天下和,淡然无欲而民自朴,不忿争而财足,施者不得,受者不让,德反归焉,而莫之惠。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或通焉,谓之天府。取焉而不损,酌焉而不竭,莫知其求由出,谓之摇扁。摇扁者,资粮万物者也。

老子〔文子〕曰:天爱其精,地爱其平,人爱其情。天之精,日月星辰、雷霆风雨也;地之平,水火金木土也;人之情,思虑聪明喜怒也。故闭四关,止五道,即与道论。神明藏于无形,精气反于真。目明而不以视,耳聪而不以听,口当而不以言,心条通而不以思虑。委而不为,知而不矜,直性命之情,而知故不得害。精存于目即其视明,存于耳即其听聪,留于口即其言当,集于心即其虑通,故闭四关及终身无患,四肢九窍莫死莫生,是谓真人。地之生财,大本不过五行,圣人节五行,即治不荒。

老子〔文子〕曰: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人主之于法,无私好憎,故可以为令,德无所立,怨无所藏,是任道而合人心者也。故为治者,知不与焉。水戾破舟,木击折轴,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智不载也;故道有智则乱,德有心则险,心有眼则眩。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留。一日形之,万世传之,无为之为也。一者,无为也。百王用之,万世传之,为而不易也。

老子〔文子〕曰:人之言曰:国有亡主,世亡亡道,人有穷而理无不通,故无为者,道之宗也。得道之宗,并应无穷,故不因道理之数,而专己之能,其穷不远也。夫人君不出户,以知天下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故积力之所举,及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工无异伎,士无兼官,各守其职,不得相干,人得所宜,物得所安。是以,器械不恶,职事不慢也。夫债少易偿也,职寡易守也,任轻易劝也。上操约少之分,下效易为之功,是以,君臣久而不相厌也。

老子〔文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论,聪明照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覆露皆道,溥洽而无私,蜎飞蠕动,莫不依德而生,德流方外,名声传于后世。法阴阳者,承天地之和,德与天地参,光明与日月并照,精神与鬼神齐灵,戴圆履方,抱表寝绳,内能理身,外得人心,发号施令,天下从风。则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与有节,出入有量,喜怒刚柔,不离其理,柔而不脆,刚而不折,宽而不肆,肃而不悖,优游委顺,以养群类。其德含愚而容不肖,无所私爱也。用六律者,生之与杀也,赏之与罚也,与之与夺也,非此无道也。伐乱禁暴,兴贤良,废不肖,匡邪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于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帝者体阴阳即侵,王者法四时即削,霸者用六律即辱,君者失准绳即废,故小而行大,即穷塞而不亲,大而行小即狭隘而不容。

老子〔文子〕曰:地广民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兵利,不可以恃胜;城高池深,不足以为固;严刑峻法,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焉;为亡政者,虽大必亡焉。故善守者,无与御;善战者,无与斗;乘时势,因民欲,而天下服。故善为政者,积其德;善用兵者,畜其怒;德积而民可用者,怒畜而威可立也。故文之所加者深,则权之所服者大;德之所施者博,则威之所制者广,广即我强而适〔敌)弱。善用兵者,先弱敌而后战,故费不半而功十倍。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万乘之国,好用兵者亡。王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胜而后求胜。此不明于道也。
资源编号:ZY1540275;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文子 辛钅开 卷十 上仁

下 一 条: 文子 辛钅开 卷八 自然

其它收录: 勉学诗(八首)
我看不出是哪种花草在脚旁,什么清香的花挂在树枝上
漆黑的凄凉也许是因为在等流星那短暂的美,而孤独的我到底是在等什么
I always have the feeling I can say anything to you, enclosed with the bills I created for you
废物
吟罢浓情诗,唱罢团圆曲
幸福,就是当**退去容颜衰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0.146.90.*美国 Computer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哈...
192.1.146.*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哈...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