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 河上公章句卷二

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其次侮之。禁多令烦,不可归诚,故欺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犹兮其贵言。说太上之君,举事犹,贵重于言,恐离道失自然也。功成事遂,谓天下太平也。百姓皆谓我自然。百姓不知君上之德淳厚,反以为己自当然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之时,家有孝子,户有忠信,仁义不见也。大道废不用,恶逆生,乃有仁义可传道。智能出,有大伪。智能之君贱德而贵言,贱质而贵文,下则应之以为大伪奸诈。六亲不和,有孝慈。六纪绝,亲戚不合,乃有孝慈相牧养也。国家昏乱,有忠臣。政令不明,上下相怨,邪僻争权,乃有忠臣匡正其君也。此言天下太平不知仁,人尽无欲不知廉,各自洁己不知贞。大道之世,仁义没,孝慈灭,犹日中盛明,众星失光。

还淳第十九

绝圣绝圣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仓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弃智,弃智能,反无为。民利百倍。农事修,公无私。绝仁弃义,绝仁之见恩惠,弃义之尚华言。民复孝慈。德化淳也。绝巧弃利,绝巧者,诈伪乱真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也。盗贼无有。上化公正,下无邪私。此三者,谓上三事所弃绝也。以为文不足,以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故令有所属。当如下句。见素抱朴,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少私寡欲。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异俗第二十

绝学绝学不真,不合道文。无忧。除浮华则无忧患也。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同为应对而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而贵文。善之与恶,相去若何。善者称誉,恶者谏诤,能相去何如。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也。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人谓道人也。人所畏者,畏不绝学之君也。不可不畏,近令色,杀仁贤。荒兮其未央哉!

言世俗人荒乱,欲进学为文,未央止也。众人熙熙,熙熙,放淫多情欲也。如享太牢,如饥思太牢之具,意无足时也。如春登台。春,阴阳交通,万物感动,登台观之,意志淫淫然。我独怕兮其未兆,我独怕然安静,未有情欲之形兆也。如婴儿之未孩。如小儿未能答偶人时也。乘乘兮若无所归。我乘乘如穷鄙,无所归就。众人皆有余,众人余财以为奢,余智以为诈。而我独若遗。我独如遗弃,似于不足也。我愚人之心也哉,不与俗人相随,守一不移,如愚人之心也。沌沌兮。无所分别。俗人昭昭,明且达也。我独若昏。如闇昧也。俗人察察,察察,急且疾也。我独闷闷。闷闷,无所割截。忽兮若海,我独忽忽,如江海之流,莫知其所穷极也。漂兮若无所止。我独漂漂,若飞若扬,无所止也,志意在神域也。众人皆有以,以,有为也。而我独顽我独无为。似鄙。鄙,似若不逮也。我独异于人我独与人异也。而贵食母。食,用也。母,道也。我独贵用道也。

虚心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孔,大也。有大德之人,无所不容,能受垢浊,处谦卑也。唯道是从。唯,独也。大德之人,不随世俗所行,独从于道也。道之为物,唯怳唯忽。道之于万物,独怳忽往来,于其无所定也。忽兮怳兮,其中有象;道唯忽怳无形,之中独有万物法象。怳兮忽兮,其中有物。道唯怳忽,其中有一,经营生化,因气立质。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道唯窈冥无形,其中有精实,神明相薄,阴阳交会也。其精甚真,言道精气,其妙甚真,非有饰也。其中有信。道匿功藏名,其信在中也。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自,从也。自古至今,道常在不去。以阅众甫,阅,禀也。甫,始也。言道禀与,万物始生,从道受气。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吾何以知万物从道受气。以此。此,今也。以今万物皆得道精气而生,动作起居,非道不然。

益谦第二十二

曲则全,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其身也。枉则直,枉,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洼则盈,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敝则新,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少则得,自受取少则得多也,天道佑谦,神明托虚。多则惑。财多者,惑于所守,学多者,惑于所闻。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守也。式,法也。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不自见故明,圣人不以其目视千里之外也,乃因天下之目以视,故能明达也。不自是故彰,圣人不自以为是而非人,故能彰显于世。不自伐故有功,伐,取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下。不自矜故长。矜,大也。圣人不自贵大,故能久不危。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言天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也。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传古言,曲从则全身,此言非虚妄也。诚全而归之。诚,实也。能行曲从者,实其肌体,归之于父母,无有伤害也。

虚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希言者,谓爱言也。爱言者,自然之道。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飘风,疾风也。骤雨,暴雨也。言疾不能长,暴不能久也。孰为此者?天地。孰,谁也。谁为此飘风暴雨者乎?天地所为。天地尚不能久,不能终于朝暮也。而况于人乎?天地至神合为飘风暴雨,尚不能使终朝至暮,何况人欲为暴卒乎。故从事于道者,从,为也。人为事当如道安静,不当如飘风骤雨也。道者同于道,道者,谓好道人也。同于道者,所谓与道同也。德者同于德,德者,谓好德之人也。同于德者,所谓与德同也。失者同于失。失,谓任己而失人也。同于失者,所谓与失同也。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与道同者,道亦乐得之也。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与德同者,德亦乐得之也。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与失同者,失亦乐失之也。信不足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君以不信也。有不信焉。此言物类相归,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云从龙,风从虎,水流湿,火就燥,自然之类也。

苦恩第二十四

企者不立,企,进也。谓贪权慕名,进取功荣,则不可久立身行道也。跨者不行,自以为贵而跨于人,众共蔽之,使不得行。自见者不明,人自见其形容以为好,自见其所行以为应道,殊不知其形丑,操行之鄙。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而非人,众共蔽之,使不得彰明。自伐者无功,所谓辄自伐取其功美,即失有功于人也。自矜者不长。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长久。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赘,贪也。使此自矜伐之人,在治国之道,日赋敛余禄食以为贪行。物或恶之。此人在位,动欲伤害,故物无有不畏恶之者。故有道者不处。言有道之人不居其国也。

象元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寂者,无音声。寥者,空无形。独立者,无匹双。不改者,化有常。周行而不殆,道通行天地,无所不入,在阳不焦,托荫不腐,无不贯穿,而不危怠也。可以为天下母。道育养万物精气,如母之养子。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见道之形容,不知当何以名之,见万物皆从道所生,故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不知其名,强曰大者,高而无上,罗而无外,无不包容,故曰大也。大曰逝,其为大,非若天常在上,非若地常在下,乃复逝去,无常处所也。逝曰远,言远者,穷乎无穷,布气天地,无所不通也。远曰反。言其远不越绝,乃复反在人身也。故道大,天大,地大,王(「王」一作「人」,下「王」亦同)亦大。道大者,包罗天地,无所不容也。天大者,无所不盖也。地大者,无所不载也。王大者,无所不制也。域中有四大,四大,道、天、地、王也。凡有称有名,则非其极也。言道则有所由,有所由然后谓之为道,然则是道称中之大也,不若无称之大也,无称不可而得为名,曰域也。天地王皆在乎无称之内也,故曰域中有四大者也。而王居其一焉。八极之内有四大,王居其一也。人法地,人当法地安静和柔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置也。地法天,天澹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天法道,道清静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法自然。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重德第二十六

重为轻根,人君不重则不尊,治身不重则失神,草木之花叶轻,故零落,根重故长存也。静为躁君。人君不静则失威,治身不静则身危,龙静故能变化,虎躁故夭亏也。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辎,静也。圣人终日行道,不离其静与重也。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荣观,谓宫阙。燕处,后妃所居也。超然,远避而不处也。奈何万乘之主奈何者,疾时主伤痛之辞。万乘之主谓,王者。而以身轻天下?王者至尊,而以其身行轻躁乎。疾时王奢恣轻淫也。轻则失臣,王者轻淫则失其臣,治身轻淫则失其精。躁则失君。王者行躁疾则失其君位,治身躁疾则失其精神也。

巧用第二十七

善行无辙迹,善行道者求之于身,不下堂,不出门,故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言谓择言而出之,则无瑕疵谪过于天下。善数不用筹策,善以道计事者,则守一不移,所计不多,则不用筹策而可知也。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以道闭情欲、守精神者,不如门户有关楗可得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以道结事者,乃可结其心,不如绳索可得解也。是以圣人常善救人,圣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性命。故无弃人;使贵贱各得其所也。常善救物,圣人所以常教民顺四时者,欲以救万物之残伤。故无弃物。圣人不贱名而贵玉视之如一。是谓袭明。圣人善救人物,是谓袭明大道。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人之行善者,圣人即以为人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资,用也。人行不善者,圣人犹教导使为善,得以给用也。不贵其师,独无辅也。不爱其资无所使也。虽智大迷,虽自以为智。言此人乃大迷惑。是谓要妙。能通此意,是谓知微妙要道也。

反朴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其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溪也。为天下溪,常德不离,人能谦下如深溪,则德常在,不复离于己。复归于婴儿。当复归志于婴儿,惷然而无所知也。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闇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为天下式,常德不忒,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复归于无极。德不差忒,则常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人能知己之有荣贵,当复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为天下谷,常德乃足,足,止也。人能为天下谷,则德乃常止于己。复归于朴。复当归身于质朴,不复为文饰。朴散则为器,器,用也。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也。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故大制不割。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也。

无为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欲为天下主也。而为之,欲以有为治民。吾见其不得已。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或作「不可执也」)。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为者败之,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执者失之。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伪也。故物或行或随,上所行,下必随之也。或歔或吹,歔,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或强或羸,有所强大,必有所赢弱也。或挫或隳。载,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为治国与治身也。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甚谓贪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www.taoismcn.com

俭武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谓人主能以道自辅佐也。不以兵强天下。以道自佐之主,不以兵革,顺天任德,敌人自服。其事好还。其举事好还自责,不怨于人也。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农事废,田不修。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天应之以恶气,即害五谷,尽伤人也。善有果而已,善用兵者,当果敢而已,不美之。不敢以取强。不以果敢取强大之名也。果而勿矜当果敢谦卑,勿自矜大也。果而勿伐,当果敢推让,勿自伐取其美也。果而勿骄,骄,欺也。果敢勿以骄欺人。果而不得已,当过果敢至诚,不当逼迫不得已也。果而勿强果敢勿以为强兵、坚甲以欺凌人也。物壮则老,草木壮极则枯落,人壮极则衰老也。言强者不可以久。是谓不道。枯老者,坐不行道也。不道早已。不行道者早死。

偃武第三十一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佳,饰也。祥,善也。兵者,惊精神,浊和气,不善人之器也,不当修饰之。物或恶之,兵动则有所害,故万物无有不恶之者。故有道者不处。有道之人不处其国。君子居则贵左,贵柔弱也。用兵则贵右。贵刚强也,此言兵道与君子之道反,所贵者异也。兵者,不祥之器,兵,革者。不善之器也。非君子之器,非君子所贵重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谓遭衰逆乱祸,欲加万民,乃用之以自守。恬淡为上。不贪土地,利人财宝。胜而不美,虽得胜而不以为利己也。而美之者,是乐杀人。美得胜者,是为喜乐杀人者也。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为人君而乐杀人者,此不可使得志于天下矣,为人主必专制人命,妄行刑诛。吉事尚左,左,生位也。凶事尚右,阴道杀人。偏将军居左,偏将军卑而居阳者,以其不专杀也。上将军居右。上将军尊而居阴者,以其专主杀也。言以丧礼处之。上将军居右,丧礼尚右,死人贵阴也。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伤己德薄,不能以道化人,而害无辜之民。战胜,以丧礼处之。古者战胜,将军居丧主礼之位,素服而哭之,明君子贵德而贱兵,不得以而诛不祥,心不乐之,比于丧也,知后世用兵不已故悲痛之。

圣德第三十二

道常无名,道能阴能阳,能弛能张,能存能亡,故无常名也。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道朴虽小,微妙无形,天下不敢有臣使道者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若能守道无为,万物将自宾,服从于德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侯王动作能与天相应和,天即降下甘露善瑞也。民莫之令而自均。天降甘露善瑞,则万物莫有教令之者,皆自均调若一也。始制有名,始,道也。有名,万物也。道无名能制于有名,无形,能制于有形也。名亦既有,既,尽也。有名之物,尽有情欲,叛道离德,故身毁辱也。夫亦将知之。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知之,可以不殆。天知之,则神灵佑助,不复危怠。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在江海。譬言道之在天下,与人相应和,如川谷与江海相流通也。

辩德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能知人好恶,是为智。自知者明。人能自知贤与不肖,是为反听无声,内视无形,故为明也。胜人者有力,能胜人者,不过以威力也。自胜者强。人能自胜己情欲,则天下无有能与己争者,故为强也。知足者富,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强行者有志,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不失其所者久,人能自节养,不失其所受天之精气,则可以长久。死而不亡者寿。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

任成第三十四

大道泛兮,言道泛泛,若浮若沉,若有若无,视之不见,说之难殊。其可左右。道可左可右,无所不宜。万物恃之而生恃,待也。万物皆待道而生。而不辞,道不辞谢而逆止也。功成不名有,有道不名其有功也。爱养万物而不为主。道虽爱养万物,不如人主有所收取。常无欲,可名于小。道匿德藏名,怕然无为,似若微小也。万物归焉而不为主,万物皆归道受气,道非如人主有所禁止也。可名为大。万物横来横去,使名自在,故可名于大也。是以圣人终不为大,圣人法道匿德藏名,不为满大。故能成其大。圣人以身师导,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仁德第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执,守也。象,道也。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治身则天降神明,往来于己也。往而不害,安﹑平﹑太。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家安宁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则身安而大寿也。乐与饵,过客止,饵,美也。过客,一也。人能乐美于道,则一留止也。一者,去盈而处虚,忽忽如过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道出入于口,淡淡非如五味有酸咸苦甘辛也。视之不足见,足,得也。道无形,非若五色有青黄赤白黑可得见也。听之不足闻,道非若五音有宫商角征羽可得听闻也。用之不足既。既,尽也。谓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既尽之时也。

微明第三十六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先开张之者,欲极其奢淫。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先强大之者,欲使遇祸患。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先兴之者,欲使其骄危。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先与之者,欲极其贪心。是谓微明。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柔弱胜刚强。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也。鱼不可脱于渊,鱼脱于渊,谓去刚得柔,不可复制焉。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者,谓权道也。治国权者,不可以示执事之臣也。治身道者,不可以示非其人也。

为政第三十七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以无为为常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言侯王若能守道,万物将自化效于己也。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吾,身也。无明之朴,道德也。万物已化效于己也。复欲作巧伪者,侯王当身镇抚以道德也。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言侯王镇抚以道德,民亦将不欲,故当以清静导化之也。天下将自定。能如是者,天下将自正定也。
资源编号:ZY154034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老子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 河上公章句卷三

下 一 条: 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人的时候

其它收录: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识不多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
中秋祝福各不同,幸福快意藏其中
每一个仰望摩天轮的人,都是在仰望幸福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我必须坚强,
亲爱的亲爱的请你不要走,你可知道我的心好难受
成功和欢笑,泪水也苦恼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82.194.171.*韩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静思
221.225.112.*江苏省苏州市 电信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101.76.234.*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玛瑞娜戴尔瑞市IANA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行...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