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九十一 集部四十四

○总集类存目一

△《文选句图》·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案摘句为图,始於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杨乘等七十八人为客。主分六派,客亦各有上入室、入室、升堂、及门四格。排比联贯,事同谱牒,故以图名。后九僧各摘名句,亦曰句图,盖非其本。似孙此书,亦沿旧名,所录皆《文选》诸诗,去取不甚可解,如苏武诗之“馥馥我兰芳,芬馨良夜发。”上下联各割一句,尤为创调。其句下附录之句,盖即锺嵘《诗品》源出某某之意。其句下附录一两首者,则莫喻其体例矣。

△《文选纂注》·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书杂采诸家诠释《文选》之说,故曰纂注。然所引多不著所出。夫诠释义理,可以融会群言,至於考证旧文,岂可不明依据。言各有当,不得以朱子集传、集注藉口也。其论《神女赋》“王”字讹“玉”,“玉”字讹“王”,盖采姚宽《西溪丛语》之说,极为精审。其注无名氏古诗,以“东城高且长”与“燕赵多佳人”分为两篇,十九首遂成二十。不知陆机拟作,文义可寻,未免太自用矣。

△《选诗约注》·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林兆珂撰。兆珂有《诗经多识编》,已著录。是编取《昭明文选》所录诸诗,重为编次,以时代先后为序。其训释文义,较旧注稍为简约,亦无考证发明。

△《文选章句》·二十八卷(内府藏本)

明陈与郊编。与郊有《檀弓集注》,已著录。此书以坊刻《文选》颠倒棼乱,每以李善所注窜入五臣注中,因重为釐正,汰其重复,斥五臣而独存善注。凡善所录旧注,如《楚辞》之王逸、《两京赋》之薛综、《咏怀诗》之颜延之、沈约,皆仍存之,亦时时正其舛误,较闵齐华、张凤翼诸本差为胜之。然点窜古人,增附己说,究不出明人积习,不如存其原本之愈也。

△《文选尤》·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邹思明编。思明字见吾,归安人。始末未详。前有韩敬序,其私印已称庚戌会状两元,则万历后人也。其书取《文选》旧本,臆为删削,以三色版印之。凡例谓总评分脉则用朱,细评探意则用绿,释音义、解文词则用墨云。

△《文选瀹注》·三十卷(内府藏本)

明闵齐华编。齐华,乌程人,崇祯中以岁贡任沙河县知县。是书以六臣注本删削旧文,分系於各段之下。复采孙鑛评语,列於上格。盖以批点制艺之法施之於古人著作也。

△《昭明文选越裁》·十一卷(内府藏本)

国朝洪若皋编。若皋有《南沙文集》,已著录。是编取《昭明文选》重为删定,复捃拾诸家之注,略为诠解。其圈点评语则全如诗文之式,其谓之越裁者,自序谓时避居越城,志地亦志僣也。案昭明旧本,唐人奉为蓍龟。以杜甫诗材凌跨百代,犹有熟精文选理之句,馀子可以知矣。若皋横加翦薙,可谓不自揣量。即以开卷一篇而论,班固《两都赋》,文本相承,乃删去《东都》一篇,遂使语无归宿,全乖本意。是於作赋之故且茫然未考矣。

△《选诗定论》·十八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湛撰。湛字伯其,号冉渠,睢阳人。其书以《文选》所录诸诗歌,自汉高帝以下以时代编次,而荆轲《易水歌》十五字别为一卷终焉。前列六朝选诗缘起一卷,皆杂引《六经》以释之,迂远鲜当。次统论古今诗及总论六朝一卷,区分时世,至谓陈、隋无选诗,宋、金、元皆无诗。而明人古体学选,律诗学唐,亦七子之绪论。其诠释诸诗,亦皆高而不切,繁而鲜要。如解中山王孺子妾歌之类,於考证尤疏也。

△《文选音义》·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余萧客撰。萧客有《古经解钩沉》、《采掇旧诂》,最为详核,已别著录。此书则罅漏丛生,如出二手,约举其失,凡有数端。一曰引证亡书,不具出典。如李善进《文选注表》,化龙引《晋阳秋》,肃成引王沈《魏书》,筴字引徐邈、李顺、《庄子音》。如斯之类,开卷皆是。旧籍存佚,诸家著录可考。世无传本之书,萧客何由得见。此辗转稗贩而讳所自来也。一曰本书尚存,转引他籍。如《西都赋》,火齐引庞元英《文昌杂录》、《南史》中天竺国说火齐云云,何不竟引《南史》也!《逸民传论》引宋俞成《萤雪丛说》,严子陵本姓庄,避显宗讳,遂称严氏,此说果宋末始有耶?一曰嗜博贪多,不辨真伪。海赋、阴火引王嘉《拾遗记》“西海之西,浮玉山巨穴”云云,与木华所云阴火何涉?卢谌《览古诗》、和璧引杜光庭《录异记》“岁星之精堕於荆山”云云,是晋人读五代书矣。《饮马长城窟行》、《双鲤鱼》引《元散堂诗话》“试莺以朝鲜原茧纸作鲤鱼”云云,此出龙辅《女红馀志》。案钱希言戏瑕,明言《嫏嬛记》、《女红馀志》诸书皆桑怿依托,则《女红馀志》已属伪本,所引《元散堂诗话》,更伪中之伪。乃据为实事,不亦傎耶?一曰摭拾旧文,漫无考订。如《闲居赋》、樱字引《鬼谷子》,崖蜜,樱桃也。案此惠洪《冷斋夜话》之文,《鬼谷子》,实无此语。萧客既没惠洪之名,攘己已有,又不知宋人已屡有驳正。《吴都赋》欃枪引李周翰注,以为鲸鱼目精。此因《博物志》“鲸鱼死,彗星出”之文,而加以妄诞。陆机《赠从兄诗》“言树背与襟”引谢氏《诗源》,堂北曰背,堂南曰襟。亦杜撰虚词,不出典记。《归去来词》,“西畴”引何焯批本曰:“即农服先畴之意,西先古通用”。案西古音先,非义同先也。“西畴”正如诗之“南亩”,偶举一方言之耳。如是穿凿,则本词之“东皋”何以独言东耶?凡斯之类,皆疏舛也。一曰叠引琐说,繁复矛盾。如《三都赋》序、“玉树”引颜师古《汉书注》,谓左思不晓其义。“甘泉赋玉树”,又引王楙《野客丛书》,谓师古注甚谬。刘琨《重赠卢谌诗》下注引蔡宽夫诗话曰:秦汉以前,平仄皆通,魏、晋间此体犹存。潘安诗“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是也。潘岳《河阳诗》下又注曰:“国语补音负荷之荷,亦音何。”两卷之中,是非顿异。数页之后平仄迥殊,将使读者何从耶?一曰见事即引,不究本始。如《蜀都赋》、《琥珀》引曹昭《格古要论》,不知昭据《广韵》枫字注也。《饮马长城窟行》引吴兢《乐府解题》:“或云蔡邕。”不知兢据《玉台新咏》也。尚书序,伏生引经典叙录云名胜,不知《晋书》《伏滔传》称远祖胜也。至於凡注花草,必引王象晋《群芳谱》,益不足据矣。一曰旁引浮文,苟盈卷帙。首引何焯批本,称麈史,宋景文母梦朱衣人携《文选》一部与之,遂生景文,故小字选哥,已为枝蔓。又沿用其例於颜延年《赠王太常诗》、《玉水记》“方流”句下注曰:“王定保《唐摭言》,白乐天及第,省试《玉水记方流》诗。”此於音义居何等也?一曰抄撮习见,徒溷简牍。如贤良诏、汉武帝下注:“向曰汉书云讳彻,景帝中子。”《洛神赋》曹子建下注:“翰曰武帝第三子。”世有不知汉武帝、曹子建而读《文选》者乎?至於八言诗见东方朔本传,萧统序所云八字,正用此事。乃引吕延济注,以八字为魏文帝乐府诗,已为纰缪。又引何焯批本,蔓引三言至五言,独遗八字,挂漏者亦所不免。惟《魏都赋》注广苍一条,效曹子建题注孙岩宋书一条,并引《隋书·经籍志》为证。《洞箫赋》注颜叔子一条,引《毛苌诗传·巷伯篇》为证。《曲水诗序》三月三日一条,引《宋书·礼志》为证。《东京赋》注偷字协韵一条,引沈重《毛诗音义》为证。纠何焯批本之误,为有考正耳。盖萧客究心经义,词章非所擅长,强赋六合,违才易务,其见短也宜矣。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冯舒所校,其犹子武所刊也。舒有《诗纪匡谬》,已著录。徐陵《玉台新咏》,久无善本,明人所刻,多以意增窜,全失其真。后赵宧光得宋嘉定乙亥永嘉陈玉父刊本翻雕,世乃复见原书。舒此本即据嘉定本为主,而以诸本参核之,较诸本为善。如序中“投壶玉女为欢尽於百娇”,据《神异经》及《西京杂记》改为“百骁”之类,皆确有依据,不为窜乱。然如苏武诗一首,宋刻本无标题,与《文选》同,舒乃据俗本题曰《留别妻》。徐幹《室思诗》六章,有宋孝武帝拟作及《艺文类聚》所引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杂诗》五首、《室思》一首。《塘上行》据李善《文选注》本有四说,宋刻所题盖据《歌录》第二说,乃据《宋书》不确之说,改为魏武,移於文帝之前。石崇《王明君词序》,其“造新曲”句有李善《文选注》、刘履《文选补遗》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新造”。杨方《合欢诗》五首有《艺文类聚》及《乐府诗集》可证,乃据《诗纪》改为《合欢诗》二首、《杂诗》三首。梁简文帝“率尔为咏”,为字本读去声,乃误读平声,遂据俗本改为“成咏”。王筠《和吴主簿诗》“青骹逐黄口”句,有《西京赋》可证。乃臆改为“青鹘。”皆未免失考。至於张衡《同声歌》之“恐慄若探汤”句,宋刻误“慄”为“瞟”;又“思为莞蒻席”句,宋刻误“莞”为“菀”,苏伯玉《盘中诗》有《沧浪诗话》可证,宋刻误连入傅元诗中。汉成帝时童谣“燕燕尾涎涎”句,有旧本《汉书》可证,宋刻误为“尾殿殿”,皆讹舛显然,而曲为回护,又往往失之拘泥。今赵氏翻雕宋本流传尚广,此刻虽胜俗刻,终不能及原本。故仅附存其目焉。

△《玉台新咏笺注》·十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吴兆宜撰。兆宜有《庾开府集注》,已著录。是书引证颇博,然繁而无当。又多以后代之书注前代之事,尤为未允。惟每卷以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注曰“以下宋本所无”,较诸本为善。

△《二冯评点才调集》·十卷(内府藏本)

国朝冯舒、冯班所评点,其犹子武合刊之。班有《钝吟杂录》,已著录。此书去取大旨,具见武所作凡例中。凡所持论,具有渊源,非明代公安、竟陵诸家所可比拟。故赵执信祖述其说。然韦縠之选是集,其途颇宽,原不专主晚唐。故上至李白、王维,以至元、白长庆之体,无不具录。二冯乃以国初风气矫太仓、历城之习,竞尚宋诗,遂借以排斥江西,尊崇昆体。黄、陈、温、李,龂龂为门户之争。不知学江西者其弊易流於粗獷,学昆体者其弊亦易流於纤秾。除一弊而生一弊,楚固失之,齐亦未为得也。王士祯谓赵执信崇信是书,铸金呼佛,殊不可解。杭世骏《榕城诗话》亦曰:“戚进士弢言,德清人,每为二冯左袒。予跋其《才调集》点本后曰:‘固哉冯叟之言诗也,承转开合,提唱不已,乃村夫子长技。缘情绮靡,宁或在斯,古人容有。细心通才必不当为此迂论,右西昆而黜西江。夫西昆盛於晚唐,(案晚唐无西昆之名,此语失考。)西江盛於南宋,今将禁晋、宋之不为齐、梁,禁齐、梁之不为开元、大历,此必不得之数。风会流转,人声因之。合三千年之人为一朝之诗,有是理乎?’二冯可谓能持诗之正,未可谓遂尽其变也”云云。其论颇当。惟谓承转开合乃村夫子长技,则又主持太过。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巧在规矩之外,而亦不能出乎规矩之中。”故诗必从承转开合入,而后不为泛驾之马。久而神明变化,无复承转开合之迹,而承转开合自行乎其间。譬如毛嫱、西子,明眸纤步,百态横生,要其四体五官之位置,不能与人有异也。岂有眉生目下、足著臂旁者哉?王士祯《蠡勺亭观海诗》曰:“春浪护鱼龙,惊涛与汉通。石华秋散雪,海扇夜乘风。”竟不知士祯斯游为在春、在秋、在书、在夜,岂非但标神韵,不讲承转开合之故哉!世骏斯言,徒欲张新城之门户,而不知又流於一偏也。

△《诸儒性理文锦》·八卷(内府藏本)

旧本题兵部尚书常珽编,不著时代。考万姓统谱,常珽字方叔,连江人,宋嘉祐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参知政事。似乎即此常珽,惟吏部字不同,疑二书当有一误,或编此书时適官兵部耶?其书全录《宋儒性理》之文,间亦上及韩愈、柳宗元等。分六十四类,文以类附,盖专为科举之用。前有吴登甲、翁以孙序。据序所言,盖登甲又有所补辑,非原本矣。

△《桃花源集》·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姚孳编。孳,四明人。元祐辛未,补武陵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西,流贯武陵,东会洞庭,而桃源枕其涯,异人逸士多寓焉。故录嘉祐以前诸公诗文,缀为一卷云。

△《诗准》·三卷、《附录》·一卷、《诗翼》·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旧本题宋何无適、倪希程同撰。其诗杂撮古谣歌词一卷,又附录一卷,复掇汉、魏、晋、宋诗二卷,而以齐江淹一首终焉,命曰《诗准》。杂撮唐杜甫、李白、陈子昂、韦应物、韩愈、柳宗元、权德舆、刘禹锡、孟郊,宋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王安石、陈师道、陈与义、秦观、张耒、郭祥正、张孝祥诗为四卷,而以陆游一首终焉,命曰《诗翼》。盖影附朱子古诗分为三等,别为一编之说,而剽窃真德秀《文章正宗》绪论以为之。庞杂无章,是非参差,又出陈仁子《文选补遗》下。疑为明人所伪托。观其《岣嵝山碑》全用杨慎释文,而《大戴礼几铭》并用锺惺《诗归》之误本,其作伪之迹显然也。

△《发蒙宏纲》·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罗黄裳编。黄裳,池州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於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诵之文。无所鉴别,亦无所发明,殊无一长之可取,不知何以流传於后也。

△《宋四家诗》·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一为施枢《渔隐横舟稿》,一为徐集孙《竹所吟稿》,一为林希逸《竹溪十一稿》诗选,一为敖陶孙《臞翁诗集》。不解何以取此四家,配为一集之意。殆偶得《宋名贤小集》之残本,装为一册也。

△《宋名臣献寿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载皆南宋祝寿之文。编次既无义例,称名亦无体式,盖其时书肆所为也。

△《群公四六续集》·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凡自甲至癸十卷,皆南宋人通候之启。其正集今未之见,此其续集也。所录无非应酬泛语,无足采录。如方云翼、葛谦白等贺秦太师诸启,尤秽简牍也。

△《大全赋会》·五十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南宋程试之文。案宋礼部科举条例,凡赋限三百六十字以上成。其官韵八字,一平一仄相间,即依次用。若官韵八字平仄不相间,即不依次用。其违式不考之目,有诗赋重叠用事,赋四句以前不见题。赋押官韵无来处,赋得一句末与第二句未用平声不协韵,赋侧韵第三句末用平声,赋初入韵用隔句对,第二句无韵。拘忌宏多,颇为烦碎。又淳熙重修文书式,凡庙讳、御名本字外,同音之字应避者凡三百一十七。又有旧讳濮王、秀王诸讳应避者二十一。是下笔之时,先有三四百字禁不得用,则其所作,苟合格式而已,其浮泛庸浅,千手一律,固亦不足怪矣。

△《启劄锦绣》·一卷(永乐大典本)

旧本题清旷赵先生编,不著其名。所录皆南宋人启劄,而不题作者之姓名。盖当时盛行此体,书贾采辑刊版,备挦撦之用耳。不足以言文章也。

△《宋遗民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此卷皆宋遗民诗词杂文,未知谁所编录。宋之故老,入元后多怀故国之思,作诗者众矣。此本所录,仅谢翱、方凤、纳新、李吟山、王学文、梁栋、林德旸、王炎午、黄潜、吴师道十人之作,已多挂漏。又潜及师道皆元臣,而乃贤为葛逻禄氏,为元色目人,与宋尤邈不相涉。概曰遗民,殊不可解。殆书肆贾竖伪托之以售欺也。

△《唐诗鼓吹笺注》·十卷(通行本)

金元好问编。国朝钱朝鼒、王俊臣注。王清臣、陆贻典笺。朝鼒字次鼎,俊臣字子籥,清臣字子清,贻典字敕先,并常熟人。《唐诗鼓吹》旧有郝天挺注,明万历己卯,新会廖文炳重为补正,增以诠释,名曰《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朝鼒等又以廖所注解为未善,复删改以成是编。其实三家所注。相去无几。廖固不足服郝,四人亦未能服廖也。惟其仅改廖解,未改郝注。又以廖注与郝注别列。朝鼒等补注与廖注又别列。其字句异同,郝注称“某一作某”,朝鼒等所加则变文曰“一本作某”,尚可以寻旧本之迹。较明人臆改古书,淆乱不可复辨者,差为胜之耳。

△《濂洛风雅》·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金履祥编。履祥有《尚书表注》,已著录。是编乃至元丙申,履祥馆於韩良瑞家齐芳书舍所刻。原本选录周子、程子以至王柏、王偘等四十八人之诗,而冠濂洛诗派图。但以师友渊源为统纪,初不分类例。良瑞以为濂、洛诸人之诗固皆风雅之遗,第风、雅有正变、大小之殊,颂亦有周、鲁之异。於是分诗、铭、箴、诫、赞、咏四言者为风雅之正,其楚辞、歌骚、乐府、韵语为风雅之变,五、七言古风则风雅之再变,绝句、律诗则又风雅之三变云云,具见良瑞所作序中。盖选录者履祥,排比条次者则良瑞也。昔朱子欲分古诗为两编而不果。朱子於诗学颇邃。殆深知文质之正变、裁取为难。自真德秀《文章正宗》出,始别为谈理之诗。然其时助成其稿者为刘克庄,德秀特因而删润之。故所黜者或稍过,而所录者尚未离乎诗。自履祥是编出,而道学之诗与诗人之诗千秋楚越矣。夫德行、文章,孔门即分为二科;儒林、道学、文苑,《宋史》且别为三传。言岂一端?各有当也。以濂、洛之理责李、杜,李、杜不能争,天下亦不敢代为李、杜争。然而天下学为诗者,终宗李、杜,不宗濂、洛也。此其故可深长思矣。

△《中州启劄》·二卷(永乐大典本)

元吴宏道撰。宏道字仁卿,金台蒲阴人,江西省检校掾史。是书作於大德辛丑。前有许善胜序,称吴君裒中州诸老往复书尺,类为一编,凡若干卷。体制简古,文词浑成。其上下议论,率於政教彝伦有关。风流笃厚,典型具存。今考其所载,有赵秉文、元好问、张斯立、杜仁杰诸人劄子,大抵皆一时名流。《永乐大典》载宋、元启劄最夥,其猥滥亦最甚。惟此一编,犹稍稍近雅。以文多习见,故亦仅存其目焉。

△《唐诗说》·二十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释圆至撰。圆至有《牧潜集》,已著录。此书盖取宋周弼所选三体唐诗为之注释。前有大德九年方回序。其书诠解文句,颇为弇陋。坊本或题曰《碛沙唐诗》。考都穆《南濠诗话》曰:“长洲陈湖碛沙寺,有僧魁天纪者居之,与高安僧圆至友善。至尝注周伯弼所选唐三体诗,魁割其资,刻置寺中,方万里特为作序。”由是三体诗盛传人间,今吴人称《碛沙唐诗》是也。则其来已久矣。

△《元朝野诗集》·(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一名《元风雅》,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首贯酸斋,终熊涧谷。不分时代,亦不分体制,次序殊为杂乱。案当时别有《元风雅》二十四卷,乃傅习孙存吾所辑,视此较为完备。是编残阙舛错,几不可读,疑为未全之帙。顾嗣立《元诗选序》例,载有蒋易《元风雅》一书,或即其残本欤?

△《武夷山诗集》·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总录一篇,述山之得名及历代兴建封号之事。后杂录诗二卷,皆游人题咏之什。唐惟李商隐一首,馀皆宋、元人作也。前有后至元三年旧序云,万年宫提举张一村携示。似即一村所纂辑,其人无可考矣。

△《庚辛唱和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元缪思恭等撰。乃至正庚子、辛丑间思恭等分韵唱和之作。庚子为张士信乱后,辛丑则游景德寺作也。先后共诗二十八首。重见者二人,共二十六人。明郁嘉庆因考其爵里,为考世编附於后。其名公手翰二十二条,则嘉庆以意附编,非原书所有。后朱彝尊亦尝编订是书,於每诗之前,人各为传,所述与考世编相出入。其跋云:“旧本姓名之下概无爵里事迹,特一一考而补之。”盖未见嘉庆本也。中有王纶字昌言,槜李人,为嘉兴教授。见《刘基集》及邵复孺《怀友诗注》。而嘉庆与彝尊皆未之及,信乎考证之难矣。又鲍恂字仲孚,彝尊作字仲子。以其名推之,盖彝尊笔误云。

△《静安八咏诗集》·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元释寿宁编。寿宁字无为,号一庵,上海人。居於邑西之静安寺。寺建於吴赤乌中,最称古刹。名迹有七:曰赤乌碑、曰陈桧、曰虾子潭、曰讲经台、曰沪渎垒、曰涌泉、曰芦子渡。寿宁又手植桧竹桐柏,积十年而参天。自号曰绿云洞,以续古迹为八,因作《静安八咏》。并汇诸家之作,请序於会稽杨维桢。维桢复各为之评点,卷首有吴兴钱鼐所作事迹述一篇,后嘉靖中邑人伊府纪善张抑及其兄参议纮重校刊之,末载纮八咏诗,盖即其时所附入也。

△《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元谭金孙编。金孙字叔金,号存理,自称古云人。不知古云为何地也。是编杂选宋人议论之文,分类编辑,以备程试之用。凡后集八卷,续集七卷,别集五卷,而阙其前集。盖不完之本。原本又以陈释、曾文筌、石桓诗小谱冠於卷首,而总题曰《新刊诸儒奥论策学统宗》。增入文筌、诗谱,文理冗赘,殆麻沙庸陋书贾所为,今析文筌、诗谱别入诗文评类,而此书亦复其本名,庶不相淆焉。

△《赠言小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题画之作。末有旧跋,称元季诗文之盛,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赠言之集,昔寓金陵邵氏,见其藏本,为帙颇多。甲申兵燹之后,遂不复覯。適从孙青选,留心蒐秘,略备数种,惜仅十之二三云云。考其词意,殆指为顾瑛《玉山草堂雅集》所佚。考《玉山草堂雅集》,传本甚多,不应云“竟不复覯”。且此集所收诗二十九首,词一首,皆不见《玉山草堂雅集》中。不应与瑛赠答之什,瑛自佚脱,转待后人收之。又瑛但以诗名,其书仅朱珪《名迹录》中载其自书墓志。李日华《六研斋笔记》称其行楷楚楚,奄有洛神、画赞风轨。画则从无片楮。而诸家收藏跋尾,亦无一字及之。此集忽竞题其画,已不相符。且瑛本昆山人,而秦约序中称云间顾子,皆不可解。考《画史会要》,顾禄字谨中,松江人,官太常典簿。善杂画,亦能钩勒竹石。其人在元末、明初,与顾瑛同时。殆当时赠禄之作,后人以瑛与同姓,而名为较重,故移掇於瑛,复以伪跋实之耶。其序三首,皆题画之作,非序此集。而亦移掇以冠卷,其伪益见矣。

△《风林类选小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朱升编。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皆录五言绝句,始於汉、魏,终於晚唐。分三十八体:曰《直致》、曰《情义》、曰《工緻》、曰《清新》、曰《高逸》、曰《富丽》、曰《艳冶》、曰《凄凉》、曰《衰暮》、曰《旷达》、曰《豪放》、曰《俊逸》、曰《清润》、曰《沉著》、曰《边塞》、曰《宫怨》、曰《闺情》、曰《客况》、曰《离别》、曰《悲愁》、曰《异乡》、曰《感旧》、曰《寤想》、曰《寄赠》、曰《慨叹》、曰《消遣》、曰《讽谏》、曰《颂善》、曰《戏嘲》、曰《怀古》、曰《景物》、曰《风土》、曰《时事》、曰《乐府》、曰《风人》、曰《问答》、曰《摘句》。而附录《闺阁》、《仙鬼诗》於末,实三十九门。分类颇为琐屑,有似於《瀛奎律髓》。盖宋末、元初,方回称诗於新安,升其乡人,故尚沿其故法。其序中文之精者为诗语,亦本回《瀛奎律髓》序,可以证也。所列诸诗,如富丽类中《昆仑子》,乃王维五言律诗前半首。边塞类中《盖嘉运伊州歌》,乃沈佺期五言律诗前半首。《戎浑》亦王维五言律诗前半首。客况类之《长命女》,乃岑参五言律诗中四句。盖当时采以入乐,取声律而不论文义。故郭茂倩《乐府诗集》各载於本调之下。今因而录之,殊失考证。凄凉类中《芜城曲》,韦縠《才调集》删前四句,实无端绪。升因之取为绝句,亦殊未协。至乐府类中以《白头吟》前三解分为三首,悲愁类中以李商隐《夜饮诗》割中二联为绝句,则自我作古,更无稽矣。又直致类中“夜雨滴空阶”诗题曰何逊,案“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句见逊本集。此诗词气不类,莫详所据。清新类中《江行》六首题曰钱起,案《江行》一百首乃起孙钱珝之作,因附刻起集之后,遂以孙易祖。王维《山中书事》二首,乃苏轼所戏拟,本集不载,乃竟以为维诗。近人补入维集,实由此误。至风人类中《相思》一首,实王维诗,见於本集,而乃别题曰雍陶,疏舛尤甚。他如序称女流灵异之作亦附见焉,集中崔莺莺二诗附於卷末,盖即其例。而武曌之《将游上苑》,张文姬之《溪上云》,姚玉京之《咏燕》、南海女子之《送兄》,侯夫人之《自感》,元宗宫人之《题梧叶》、宣宗宫人之《题红叶》、刘采春之《啰唝曲》、卓文君之《白头吟》、龙安佳人之《阿最歌》,皆属女流,乃散见各类,亦未免自乱其例。均未足以言善本也。

△《尺牍筌蹄》·三卷(永乐大典本)

明陈桱编。桱有《通鉴续编》,已著录。是书选录宋代书简,其标目有曰要套、曰书式、曰具位、曰具礼、曰官称。又曰合用故事,可於《事文类聚》、《翰墨全书》、《书言故事》内随意择用。则村塾俗书,未必真出於桱也。

△《麟溪集》·二十二卷、《别篇》·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明郑太和编。太和字顺卿,浦江人。世所称为义门郑氏者也。是集成於元至正十年。裒辑宋以来诸家题赠诗赋及碑志序记题跋之类,为表扬义门而作者,共为一编。前十卷以十干纪卷,后十二卷以十二支纪卷。末为别篇二卷,则续入者也。前有潘庭坚、程益二序,又有王祎后序。其曰《麟溪集》者,郑氏所居在婺州东二十八里,地名麟溪故也。

△《馀姚海隄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叶翼编。翼,宁波人。其祖恒,字敬常。元天历间,为馀姚判官,筑堤捍海,民赖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祀之。其子晋,为南台掾,尝辑当时名人序记诗文为一集,未及刊而毁於火。宣德中,翼复裒缀散佚,以成是编。

△《残本光岳英华》·十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许中丽编。中丽爵里未详。朱彝尊《明诗综》称明初操选政者有许中丽云云,则洪武中人也,此书传本残阙,仅存七言律体一门。唐后即接以元、明,不录宋金。然则李攀龙撰《诗删》,并废宋、元,其来亦有渐矣。

△《五伦诗》·五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沈易编,易字翼之,华亭人。是编前有洪武己未钱惟善序,称易游学北方,南还乡里,为童子师,得束修以奉二亲。其教之也,一以躬行为主。尝编《五伦诗集》,俾知人之所以为人,在乎此五者云云。则此集本为课蒙而作,故所录皆浅近通俗之作。据其原目,共内集五卷、外集七卷。内集五伦分五卷,外集则睦族、并言(案易自注,并言者一诗并及五伦者也,其立名殊鄙,谨附订於此)、务本、尚志、比喻、警省、诗馀分七卷,此本但有内集,盖不完之本。卷末有跋,称钞自朱彝尊家,原阙后七卷。则其佚久矣。

△《姑苏杂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希孟、周希夔同编。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启诗凡古今体一百三十六首。南老复因其题,各赋五言六韵。末又增叠韵吴官词一首,补遗四首,续附词二首。按启所作已具见本集中。南老追其后尘,未能联步,合而刊之,殆有蒹葭玉树之目。南老字正道,自号拙逸子,亦明初人也。

△《金兰集》·三卷、《附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徐达左编。达左所编《颜子》(案是书已为高阳所窜乱,改名颜子鼎编。然鼎编非达左之旧名,故仍称以颜子),已著录。达左当未仕以前,家苏州之光福里,於所居筑耕渔轩。一时名流往还,多为题咏。此集乃其所辑同时酬赠之作。又附录一卷,则达左兄子济出守邵武及归田后与友朋相倡和之诗。其十一世孙为之校梓以行。前附载正统九年徐珵所作《耕渔子传》。珵即有贞初名也。

△《文章类选》·四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考之,盖庆王也。为太祖第十六子,好学有文。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宁夏,三十年始建邸。是书刊於三十一年,则在建邸后矣。序称暇日会诸儒,将昔人所集文选、文粹、文鉴、翰墨全书、事文类聚诸书所载之文,类而选之。分五十八体。然标目冗碎、义例舛陋,不可枚举。如同一奏议也,而分之为论谏、为封事、为疏、为奏、为弹事、为劄。诗不入选,而曲操、乐章仍分二类。又如序事类载《左传》隐、桓本末,郑庄公、叔段本末,及子产从政,凡三篇,而《战国策》范睢见秦王反刊於前。颠倒失次,其甄综之无识,又概可知矣。

△《虎邱诗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宾编。宾有《光庵集》,已著录。是编专录虎邱题咏,自楼钥至顾阿瑛,得诗一百八十八首。然止及宋、元两朝,不免多所遗漏。末有朱彝尊跋云:“此编为项氏万卷楼藏书。”中有邾经诗云:“虎邱山前新筑城,虎邱寺里断人行。”虎邱筑城当属淮张时事,吴人鲜有知者。末云:“竹垞老人识,时年七十有三。”观其笔迹,乃从原本影抄者,非即项氏万卷楼所藏也。

△《燕山八景图诗》·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永乐十二年左春坊、左中允、吉水、邹缉等倡和之作也。燕山八景,始见於金《明昌遗事》。《永乐大典》载《洪武北平图经》,亦具列其目。然如“琼岛春云”作“琼岛春阴”、“太液晴波”作“太液秋风”、“蓟门烟树”作“蓟门飞雨”、“金台夕照”作“道陵西照”,皆与此编所载名目不符。元陈孚《刚中稿》有《神京八景诗》,所列八题惟“金台夕照”与此编同,馀并与《北平图经》相合,疑图经所载,本元时旧名,而此编则明初诸人所改,至今沿之。其道陵二字,近畿无此地名,或《永乐大典》缮录之误也。此本凡诗百二十首,皆缉首倡,而翰林学士胡广,国子祭酒胡俨,右庶子杨荣,右谕德金幼孜,侍讲曾棨、林环,修撰梁潜、王洪、王英、王直,中书舍人王绂、许翰等十二人和之,广独再和焉。前有广序,后有杨荣跋,称写八景图,并集诸作置各图之后,裱为一卷,藏之箧笥。则此集乃后人从图卷中录出者也。

△《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讷编。讷有《祥刑要览》,已著录。是编采辑前代至明初诗文,分体编录,各为之说。内集凡四十九体,大旨以真德秀《文章正宗》为蓝本。外集凡五体,则皆骈偶之词也。程敏政作《明文衡》,特录其叙录诸体,盖意颇重之。陆深《谿山馀话》亦称《文章辨体》一书,号为精博,自真文忠《文章正宗》以后,未有能过之者。今观所论,大抵剽掇旧文,罕能考核源委,即文体亦未能甚辨。如内集纯为古体矣,然如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赋》已纯为骈体,但不隔句对耳。至骆宾王《讨武曌檄》纯为四六,而列之内集;又孔稚圭《北山移文》亦附之古赋。是皆何说也。《古乐府》备列吴声歌曲、西曲歌、江南曲诸体,淫词艳语,并登简牍。而独斥律诗为变体,非耳食欤?外集收及词曲,已为泛滥。而以王维《渭城曲》、刘禹锡《竹枝词》、白居易《杨柳枝》词缀於简末,谓之附录。夫《渭城曲》本题为《送元二使安西》,当时伶人采以入乐耳。遽别之於绝句之外,已为愦愦。且唐歌曲乃宋、元词曲之先声,反附录於宋、元人后,直本末倒置矣。其馀去取,亦漫无别裁,不过取盈卷帙耳,不足尚也。

△《桥门听雨诗》·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金庠编。庠,苏州人。永乐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永乐七年会试,得陈燧等九十五人。时值巡幸北京,诸贡士寓居太学俟廷对,雨中取杜甫“好雨知时节”及“落日放船好”二律,人各一韵,赋诗见志。庠因汇而成帙,凡九十五人。中除前科已经冠带及肄四裔书者不与。馀八十人,又以忧去者二人。诗凡七十八首,内阙史安、邓昌二首,盖编录之时,已偶失其稿也。

△《鼓吹续编》·九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朱绍、朱积同编。绍字善继,积字善庆,江阴人。二人兄弟也。是编成於永乐二十二年,盖续《唐诗鼓吹》而作,故所录仍皆七言律诗。凡宋诗一卷,元诗二卷,钜手名篇,率不一选。而明人之诗乃多至六卷。其去取乖方,可以想见。明初风气犹淳,而已有后来坊刻社稿之习,殆不可解。

△《士林诗选》·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怀悦编。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是集所载,皆一时友朋之作。近体最多,持择亦未精审。

△《兴观集》·一卷、附《山村遗诗、杂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瞿暹编。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常以兴观二字题卷端,故暹名之曰《兴观集》。宣德三年,暹又乞其伯父长史佑书所为七律五十首於卷后。故魏骥序曰:“《兴观集》者,钱塘瞿暹集其乡人先达仇山村、瞿存斋二先生所著七言近体八十八首。”世或专称《仇远兴观集》,误也。后缀《山村逸诗》一卷,凡诗五十四首,《杂著》二首,不知何人所附。今《山村遗稿》已有新本,而远《金渊集》复从《永乐大典》中裒集成帙,刊刻以行。此不完之本,不足为重,故仅存其目焉。

△《柳黄同声集》·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杜桓编。桓字宗表,徽州人。是编刻於宣德己酉。以柳贯、黄溍皆其乡人,因采贯延祐庚申以国子监助教分教上都诗三十二首,至治癸亥考试进士於上都时诗九首,溍至顺辛未以翰林应奉扈从上都诗十二首,合为一集。其时溍集未刻,故所载虞集诸人题跋,较贯诗独详云。

△《存存稿》·十卷、《续稿》·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存存稿》,明周泰编。《续稿》周寀编。皆其先世遗集也。《存存稿》凡《石初集》五卷,周霆震撰;《达止集》三卷,霆震子庄撰;《提举集》一卷,庄长子静撰;《蹄涔集》一卷,庄次子庸撰。泰合编之为十卷,泰即庸之孙也。其书成於正统丙寅。至万历十九年,其裔孙寀又益以周永锡《愚直存稿》一卷,周正方《佩韦存稿》二卷,名曰《续编》,合订成帙。案霆震《石初集》有单行之本,已别著录。其馀五集特子孙自珍其手泽,为一家之书耳,实皆非霆震比也。其曰《存存稿》者,寀序称或取绵绵之义,或取存其所存。是其命名,其子孙已不得详之矣。

△《双桂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墺编,墺,无锡人。是集录其祖环父允之诗。环字伯枢,元兵部侍郎宪之子,洪武间,常以茂才荐,擢上元县主簿,终临桂县丞。所著有《临桂集》。允字邦孝,所著有《水南集》。墺合为一集刊之,统名曰《双桂》。朱彝尊《明诗综》蒐罗至三千四百馀家,而环父子之诗不载一字。然其诗皆未成家,疑彝尊删之,未必不见也。

△《诗学权舆》·二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黄溥编。案明有两黄溥。其一鄞县人,有《简籍遗闻》,已著录。此黄溥字澄济,自号石厓居士,弋阳人。正统戊戌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是书兼收众体,各为注释。定为名格、名义、韵谱、句法、格调诸目,复杂引诸说以证之。然采摭虽广,考证多疏。如卷首《董少平歌》,不知鸣平为韵,古多此格,乃误以为七言一句之歌,甚至以《楚辞》与《骚》分为二体。可谓不知而作矣。

△《二麓正议》·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汤光烈及其子頀所著也。光烈号西麓,新建人,官海丰县教谕。頀号小麓,尝受业於张元祯。元祯携之入都,欲荐於朝。会元祯卒,不果。光烈於正统时尝上《御戎》、《勤王》、《择官养民》、《开科取士》四疏;頀尝作《野史辨诬》,以纠李贤《天顺日录》之舛。其郡人艾璞合刊之,名《二麓正议》,而以诗歌杂著及同时赠答之作,各附载於后。前有宏治戊午张元祯序,盖刊於頀未北上之日也。光烈所作凡一卷,以《御戎疏》为冠。其第一条,欲於沿路多掘陷穽,架以二木,中置长锥,覆以草土,待敌自入。坑其一骑,则十骑错愕,坑其十骑,则百骑惊疑,坑其百骑,则万骑犹豫,自不敢长驱,殆毫不晓事之腐儒。頀所作凡二卷,其辨李贤诬景帝而谀英宗,是固不免。至於以夺门之功比之汤武征诛;又力为石亨辨冤,事事为之回护,以为社稷纯臣,功高受戮,乃韩信、岳飞之匹,则殊乖公论。考张元祯之学出於吴与弼,而頀之学出於元祯。或因亨尝荐与弼,以门户之故,感而修报欤?

△《齐山诗集》·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二人并齐山寺僧。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有十馀峰,以其正相齐等,故曰齐山。或云唐刺史齐映有善政,尝好游之,因而得名。宋李壁曰“《唐书》载映为江西观察使,不言其作池州守,池州郡牧题名有齐照,当是以此得名也。”自唐杜牧齐山登高有诗,后之游者多继作。此集汇采成帙,并杂著记序附焉。书成於弘治甲寅。

△《雍音》·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缵宗有《安庆府志》,已著录。是编专辑秦中之诗。始於泰伯、文、武、周公、成王、宣王诸逸篇,下迄於元,凡百五十人。分体排纂,以合於雅音者为内编二卷,未尽雅驯者为外编二卷。然李陵、苏武诸诗概列之外编中,其进退殊不甚可解也。

△《石钟山志》·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恕撰。案是时有二王恕。一为三原人,《明史》有传;一即此王恕,字尚忠,湖口人,景泰甲戌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苏轼作记者。恕以其为邑名胜,因辑古今题咏、赋、传、记、跋等文,都为一编。虽以志为名,实总集也。

△《江南春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也。时吴中有得瓒手稿者,因共属和成帙。首有作者姓氏,自周以下共五十人。嘉靖十八年,袁表序而刻之。后有袁袠跋。二人亦皆有和作。又有张凤翼、汤科、陈瀚三人之作。卷首不载姓氏,疑刻成后所续入也。瓒原倡题三首,而其后和者皆作二首。祝允明跋云:“案其音调是两章,而题作三首,岂误书耶?”袁表则云:“细观墨迹、本书二首,后人以词一阕谬增为三也。”今考《云林诗集》,惟《春风颠》一首载入七言古体,题作《江南曲》,而无《汀州夜雨》一首。则后一首是七言诗,而前一首是词耳。然文徵明《甫田集》云:“追和倪元镇江南春,亦载入诗内。”则当时实皆以诗和之,盖唐人乐府,被诸管弦者,往往收入诗集。自古而然,固非周之创例矣。

△《新安文粹》·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金德玹撰。苏大重订正之。其第十五卷则苏大自载其诗文也。德玹字仁本,大字景元,皆休宁人。此书成於景泰、天顺间。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成於弘治初。《文献志》载此书之目於事略。此书补遗之内亦出敏政名。则二书同时所作,略有先后耳。中间所录之文,不及《文献志》之博,而颇有《文献志》所不载者。二书固互相表里也。

△《联句录》·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李东阳编。东阳有《东祀录》,已著录。此其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同游士大夫联句之作。东阳自为序,而丹徒知县江夏王溥刊行之。侍读学士莆田吴希贤复辑题名一通冠於前,凡六十有九人。诗不尽工。又焦芳、李士实之流亦厕其间,交游未免稍滥。然其时馆阁儒臣,过从唱和,以文章交相切劘。说者谓明之风会,以成、宏为极盛,即此亦可以想见也。

△《雅音会编》·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康麟编。麟字文瑞,广东顺德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是书以平声三十韵为纲,以诸诗案韵分隶。盖因宋人十二先生诗宗之体,稍变通之。所列始音、正音、遗响亦沿杨士宏唐音之例,无所发明。

△《咏史集解》·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敏政编,林乔松注。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乔松,晋江人,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景宁县知县时也。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止七言绝句一体。采辑颇备。然亦有本非咏史而因类编入者,又有改窜原题者,体例颇为冗杂。乔松之注,亦多就事铺叙,依文训义,不足以资考证也。

△《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程敏政编。凡唐元筠《轩集》诗八卷,文五卷;唐桂芳《白云集》诗五卷,文二卷;唐文《凤梧冈集》诗四卷,文四卷。前列诸集原序,后附以传记、铭志之文,稿成而毁於火。正德戊寅,唐氏裔孙泽濂、得其副於程师鲁,因重为补辑,徽州知府张文林刊之。今三集已别著录,存其总目於此,以不没搜辑之功焉。

△《明珠玉》·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谔编。谔字秉忠,江阴人。是编成於成化甲午。选明一代之诗,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盖用《唐诗鼓吹》例也。然猥杂殊甚,不及元好问书多矣。

△《海钓遗风集》·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萧鸣凤编。鸣凤字子雝,浙江山阴人。正德九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本传。鸣凤父显,字文明,别号海钓。永乐甲申进士,官至给事中。其卒也,李东阳等各为诗以哀之,题曰《海钓遗风》。鸣凤因取显遗诗及东阳等所作序传,并为此集,而仍其旧名。体例糅杂,编次殊为无法。

△《春秋词命》·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王鏊撰,王彻注。鏊有《史馀》,已著录。彻自署松江人,始末未详。是书杂采左氏所载应对之词,释以通俗之语,似非鏊之所作。疑为书肆所托名,然序文乃载鏊集中。朱彝尊《经义考》亦著录,则事之不可解者也。所录虽源出春秋,而於经义无关,於传义亦不相涉。今以其辑录旧文,为童蒙诵读之用,姑附之总集类中。
资源编号:ZY154125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九十二 集部四十五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其它收录: 朋友之间不用言歉
周尹潜以仆有郢州之命作诗见赠有横槊之句次
不赴宴赠丘妓
天台书事十三首
5月20
你是否也曾这样,明明很想和某个人聊天
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
千万不要跟比你悲观的人做朋友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53.108.166.*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113.215.98.*中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