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八十 集部三十三

○别集类存目七

△《太古堂集》·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高宏图撰。宏图字子犹,号硜斋,胶州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东阁大学士,南京破后,不食死。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文经兵燹之后,多散佚不存。是集诗一卷,文一卷,为其同里法坤厚及族孙敬业所蒐辑,盖仅存其什一矣。

△《泊水斋文钞》·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张慎言撰。慎言字金铭,号藐山,《千顷堂书目》作号藐姑,疑其自号“藐姑山人”,而称者各省其文也。阳城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初慎言官御史时,以论“三案”谪戍肃州,撰《悔草》;后官刑部侍郎时,谳狱失旨,罢官家居,著《泊水诗文集》。皆已散落。此集仅存奏疏三首,馀皆序记及杂著。卷首有康熙庚辰陈廷敬《序》,谓慎言在其乡,有兴起文学之功云。

△《妙远堂集》·四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马之骏撰。之骏字仲良,新野人。万历庚戌进士,官户部主事。是集凡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万历季年,文体渐变,竟陵锺惺、谭元春,倡尖新幽冷之派,以《诗归》一编,易天下之耳目。之骏於锺惺为同年,亦与王稚登之子留造作新声,务以鲜警秀异相倡和,均别派也。锺、谭之名最盛,后来受诟亦至深;之骏与留,名不甚盛,故所作亦如花香草媚,不久而自萎,谈艺者遂不复抨击,此集盖偶尔得存耳。

△《东极篇》·(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文翔凤撰。翔凤有《太微经》,已著录。是集皆官莱阳令时所作。尝自制五岳冠,并以“五岳”为号,“东极”亦其号也,故以之名篇。是集不分卷数,诗总目曰《海云集》,文总目曰《日门稿》。其中子目,有所谓《蓬莱诗》者,以登州之蓬莱阁也;《日华诗》者,以听讼之日华堂也;《九青诗》者,以游大泽山,遂易大泽为九青也;《入院诗》者,奉檄入棘闱前后题咏也。诗文率多怪僻。《纪梦诗》无非自为夸诩,尤狂而近於诞矣。

△《文太青文集》·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文翔凤撰。此本为其七代孙三捷所手钞。上卷为《讲章》,下卷为《诗赋杂作》,乃偶然选录之本,非完帙也。

△《慧阁诗》·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翼飞撰。翼飞字元明,平河人。万历庚戌进士,官宜兴县知县。所著有《慧阁》、《长梧》二集,己未、庚申、辛酉、壬戌行卷,此特其中一种。大抵墨守七子流派,音节宏壮而切响甚稀,间附以四六序,尚颇工整。

△《漆园卮言》·二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庄起元撰。起元字仲孺,武进人。万历庚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集大抵应酬之作,下至吏牍公移、告示,靡不汇录;且多编次丛脞,目中列目,如启类之中分宰执、翰林诸门,已可不必,乃又列交际、通用一门,殆近类书。《昭明文选》之分类,与杜诗、苏诗之分类,均无是也。

△《铜马编》·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杨德周撰。德周有《澹圃芋记》,已著录。是集乃其崇祯中为古田知县入觐京师,往返记程之作。上卷冠以《北征记》,次以《北行诸诗》;下卷冠以《南征记》,次以《南旋诸诗》。文格颇历落自喜,诗则庸音也。

△《许灵长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光祚撰。光祚字灵长,陕西人。是集刻於万历壬子。诗格平易,罕逢警策。刊本不分卷数,而各体之首,必题曰《初集》,盖犹未竟之本也。

△《无欲斋诗钞》·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鹿善继撰。善继有《四书说约》,已著录。此乃所作诗稿,称《成云洞定本》。诗后间有评语,不知何人所选辑也。案李光地有《成云洞诗韵》,或光地所评欤?善继成仁取义,大节凛然,诗笔亦有遒劲之气,而不耐苦吟,未免失之觕率。

△《明德堂文集》·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吕维祺撰。维祺有《四礼约言》,已著录。维祺晚殉闯难,以节义显。其生平盖主於笃实践履,而不求以文章名世,然所论建多朴实,亦异乎空谈经济之流。集为崇祯庚辰吴伟业所编,一名《慎独堂集》。凡文十七卷,诗三卷,《会约》二卷,《语录》四卷,后载《制艺》三首;又张鼎延所作《全城定变记》一篇,纪崇祯庚辰维祺家居平土寇王之典事,则康熙二年维祺子兆璜刻集时,所附入也。

△《逸园新诗》·一卷,《咏怀诗》·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耿志炜撰。志炜字明夫,逸园其别处也,武功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提督四译馆少卿。是编乃志炜归田后所作,於诗境未能深造,至於《咏怀诗》一卷,追和步兵,且一一次其原韵,尤为攻所必不能胜矣。

△《文敏遗集》·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国撰。国字元冶,号绩溪,高阳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李标传》。国遗文,明季佚於兵燹。国朝顺治己亥,其子大学士霨掇拾残阙,缉为一编;康熙丁未,始获其刻本於同里张亦纯,删除重复,得文二十二篇、诗一百一十四首。辛酉纂修《明史》,复於书局得其奏疏十三篇,因重编为三卷,而以《志铭》、《墓表》、《碑》附焉,即此本也。其诗文多馆阁酬应之作,盖霨所得於亦纯者,本其官翰林时课稿,故所存止是云。

△《丰麓集》·七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吴兆璧撰。兆璧字文焕,一字子穀,丰麓其别号也,金谿人。万历乙卯辛酉两中副榜,卒不第,以廪贡生官连州学正。是集皆所著杂文,末附圹志,而以门人周懋文所作《家传》,冠於卷端。

△《博望山人稿》·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曹履吉撰。履吉字元甫,当涂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是集诗六卷,文十一卷,尺牍三卷,刻於崇祯戊辰,乃履吉归田以后所自编。卷首别载书目一叶,称未刻者有《渔山堂稿》、《携谢阁稿》、《青在阁稿》、《辰文阁稿》,则此犹非其全集矣。

△《蘧园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简撰。简字默孙,自号“蘧园居士”,归安人。万历戊午举人,不乐仕进,年仅五十而卒。其婿钱鸿裒录遗稿,编为是集。凡诗五卷,文五卷。

△《白下集》·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黄姬水撰。姬水(字淳父)有《贫士传》,已著录。是集诗六卷,赋一卷,文四卷。姬水自吴门徙居金陵所作,故以“白下”为名。王世贞《序》,谓姬水始务以清丽宏博自喜。中年游白下,稍趋澹辞雅调,晚节益自喜为工语,东南诸诗人,不能先淳父而指屈也,其文则不复置论。然观姬水《自序》,似所编实止各体诗,其馀数卷,为其子后来增入也。姬水本五岳山人省曾子,而世贞《序》谓省曾为姬水之“王父”,同时之人不应有误,殆刊本衍一“王”字欤。

△《高素斋集》·二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姬水撰。是集凡赋一卷,诗十二卷,杂文十六卷。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诗如“北里名姬作酒纠”,时出俊语,褒中寓贬,已足见其一斑矣。

△《黄淳父集》·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黄姬水撰。是编乃万历乙酉,其婿顾大思裒《白下》、《高素斋》二集及所未刊者并梓之,凡赋颂赞诗十六卷,杂文八卷。

△《元盖副草》·二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吴稼竳撰。稼竳字翁晋,孝丰人。官南京光禄寺典簿,累迁云南通判。稼竳素与吴应旸、臧懋循游,故是集之《序》,应旸撰而懋循书之。其称《元盖副草》者,应旸《序》谓“元盖”,天目山别名。其藏书有在,姑谓之副。盖夸大之词,谓尚非其名山之正本耳。稼竳少年,以诗见称於王世贞,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称其乐府如“健儿骑骏马,左右驰突,靡不如意”。近体颇合西昆,然摹古终太有痕也。

△《皆非集》·二卷、附《一枝轩吟草》·二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万达甫撰。达甫字仲章,号纯初,鄞县人。都督佥事表之子,少袭世职,官至广东海防参将。表虽将家子,而笃好词翰,达甫承其渊源,亦善吟咏,此集其诗稿也。末附《一枝轩吟草》,乃其子邦孚所作,仅五十馀首。邦孚亦以世荫官至福建总兵官、左军都督府佥事。

△《瞿冏卿集》·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瞿汝稷撰。汝稷字元立,常熟人。礼部侍郎景淳子,用父荫,官主事,仕至太仆寺少卿。事迹附见《明史·景淳传》。是集为眉州张养正所编,凡诗五卷,文九卷。前有叶向高所作《墓志铭》,称汝稷最不喜温陵李贽,以为得罪名教,其识实出明季士大夫上,其诗文则未能凌跨流辈也。

△《梅颠稿选》·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周履靖撰。履靖有《夷门广牍》,已著录。所著有《闲云稿》、《泛泖吟》、《咏物诗》、《螺冠子诗馀》、《茹草编》诸集。陈继儒汇而选之,以成此编,盖二人气类相近也。

△《雅尚斋诗草二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高濂撰。濂字深甫,号瑞南,仁和人。其诗先有《初集》,今未之见。此其二集也。前有万历辛巳《自序》,大旨主於得乎自然,以悦性情,故往往称心而出,无复锻炼之功,其时山人、墨客多此派也。

△《甬东山人稿》·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吕时撰。时一名时臣,字仲父,鄞县人。游衡王、沈王诸邸,亦当时所谓山人者也。时年六十,即治生圹於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铭》,述所著有“诗文集”及“乐府”等稿。此集刻於万历辛巳,皆诗无文。陈子龙《明诗选》,称其颇有高、岑遗调。盖万历以后,公安、竟陵交煽伪体,幺弦侧调,无复正声,时诗在淫哇嘈囋之秋,尚为不坠风格。故子龙见近似者而喜也。

△《李山人诗》·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李生寅撰。生寅字宾父,鄞县人。是集为其邑人杨承鲲所选。诗皆短章,音节颇谐,而乏深警之思,亦颇窘於边幅,盖思清而才弱者也。前有万历壬午,鄞县知县杨芳《序》,称其名可得而闻,人不可得而见,则其品在当时山人上,宜其诗之不俗矣。

△《复初集》·三十六卷(庶吉士戴震家藏本)

明方承训撰。承训号鄈邖,徽州人。是集乃承训所自编,前有万历癸未《自序》,称家世役什一,不乐仕进,盖贾人子。又称间以玉献,即被摈斥弗用。盖终於不遇之士也。集首冠以《原初漫谈》七条,大抵扬、何、李之馀波,而变本加厉。於唐以来诗文,如李、杜、韩、柳,无不排击,然核其所作,乃了不异人。

△《玩画斋杂著编》·八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姚翼撰。翼字翔卿,归安人,由岁贡生官广济县知县。是集皆所著杂文,编年排次。翼为茅坤妇弟,其文格亦略相近。第八卷内附以瞿九思评语。前有其门人沈位《序》,作於隆庆丁卯,而所录文至万历乙亥,盖自三卷以下,皆作《序》后所续刻也。

△《性灵稿》·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师孔撰。师孔字时行,徽州人,家於武昌。万历中岁贡生。是集名以“性灵”,盖欲抒写襟抱,不落窠臼之意,然师孔为吴国伦弟子,究不能出七子之轨辙。

△《石秀斋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莫是龙撰。是龙有《画说》,已著录。是龙书画皆有名,而为诗不屑深思。《明诗综》载有《莫廷韩遗稿》,不著卷数。此本前有“传”一篇,於是龙平生事迹不甚详备,又无“序”、“跋”及目录,其末卷亦有阙佚。然《明史·艺文志》云:莫是龙《石秀斋集》十卷,与此本合。岂彝尊所见又别一本欤?

△《段黄甫诗稿》·(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段黼撰。黼字黄甫,别号“景山樵客”,曹州人。万历中诸生。是集为其友人王士龙所编。朱彝尊《明诗综》称:黼所著有《抱璞集》。未知为此稿之别名。抑或别有一编也。

△《汪遗民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汪逸撰。逸字遗民,歙县人。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一篇,为内黄司乃疆作。称友声两卷,余得而展玩之,独抒如展绮縠,合奏如答笙簧。是其诗本编入《友声集》中。此本乃录出逸诗,别为一卷耳。末附汪以俊诗二首,以俊字用章,亦与马氏兄弟为诗友者也。

△《环翠堂坐隐集选》·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廷讷撰。廷讷字无如,休宁人。是集古今体诗一卷,词一卷,南北曲一卷,随录一卷。萧和中《序》称,廷讷本有《环翠堂集》三十卷,与此本多重见。盖坐隐乃其园名,故别自摘选为此集,而仍以“环翠堂”冠之。集中酬唱,皆陈继儒、方于鲁之流,又与李贽赠答,至称其“著书皆了义,评古善诛心。”旨趣如此,其渐於当时气习者深矣。

△《笑拙墅稿》·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金建中撰。建中字仲立,海阳人,万历中国子监生。笑拙墅者,其别业名也。是编前列诸人序记、传赞,次为建中所作诗,多咏园中景物,后附其子麟祥《跋》并《志感诗》。

△《古雪斋近稿》·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朱多颎撰。多颎字以昭,号斗斋,南昌人,宁藩裔也。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倡和,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馀,而短於精诣。

△《荪堂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吴文奎撰。文奎字茂文,歙县人。是集凡诗六卷,杂文四卷。文奎受业於兴国吴国伦,故所作全效国伦之体,李维桢《序》,亦称其渊源如是云。

△《江皋吟》·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刘师朱撰。师朱字仲文,号嵩潭,大名人,万历中由贡生官至庐州府同知。是集原序称作於庐州,故名曰:《江皋吟》。然集中有都门所作,有出塞所作,有超然台所作,则亦不尽庐州诗,特刻於庐州耳。诗多浅语,原序亦称其由兖州闲曹改庐江剧任,有顾盼自喜之意云。

△《潘象安诗集》·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潘纬撰。纬字仲文,一字象安,歙县人,家於白岳之下。万历中,以赀官武英殿中书舍人,归田以后,有《养疴》、《游淮》、《园居》诸集,此其汇刻之本也。五言古体多摹文选,七言古体,学初唐,近体亦颇有大历诸人风调,然音节畅而性情少,所谓得皮而未得髓者也。中间颍阳许国、岭南区大相二人评语,如批点时文之法,亦非古人体例。

△《白云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昂撰。昂字尔瞻,一字云仲,莆田人,自号“白云先生”。是集前有锺惺所作传,称集本十六卷,又《排律》一卷。昂没后,散佚无存。万历戊午,其同里宋珏重加裒集,仅得五言律诗七百首,七言律诗十二首。其诗颇学少陵、右丞,得其形似。

△《黄元龙诗集》·八卷、附《尺牍》·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黄奂撰。奂有《元龙小品》,已著录。其诗意主独造,而失之生硬,集中诸体皆备,独无七言律诗,盖流俗唱和,多以七言律诗,故奂薄而弗为。然诗之雅俗在格韵,不在体裁,苟词旨凡近,即四言亦属庸音;苟兴象深微,即七字亦成高调。必禁此一体不作,是又山林畸士,矫枉过直之失也。

△《张太初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汝元撰。汝元字太初,江宁人。万历中诸生,以诗受知於学使陈文烛。文烛为序而刊之,其七言短歌,间有作意,而陶冶未精,他体则更减色,文烛《序》中多引二谢以下诗人拟之,盖奖成后进之意,不必甚确也。

△《吾野诗集》·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克晦撰。克晦字孔昭,号吾野,惠安人。少工绘事,《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列之画家传中。其诗有《金陵游稿》、《匡庐集》、《北游草》、《金台诗》、《宛城集》、《五羊草》、《西山唱和编》、《观风录》等,凡四十卷。其《金陵稿》则张仲立刊之,《西山唱和编》则李于美刊之,《金台诗》则林登卿刊之。殁后二年,同里黄克缵复刻其遗诗六卷於聊城,岁久皆散佚。此本乃康熙壬午其五世孙象潜摭家藏遗帙,裒而重鋟,其编次颇多未善,如《小金山诗》本五言律诗二首,而联为一篇,列之五言古体中,殊为失检。然克晦诗别无传本,亦赖此刻以传。其诗亦出历下、太仓之门户,而渐染稍轻。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青溪社集诸人,允当推克晦为祭酒,盖以此也。

△《梦草堂稿》·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胡镇撰。镇字子重,歙县人。万历中贾人,其诗以宫、商、角、徵、羽,分五集,每卷又以《天时》、《园圃》等门分类,各有圈点评识,皆坊刻俗本之体例,即诗可知矣。

△《程仲权诗集》·十卷、《文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可中撰。可中字仲权,休宁人。是集每体为一卷,每卷不过数页;其六言律、七言排律,及赋、颂诸体,至以一首为一卷,编次殊为繁碎。其诗亦七子末派也。

△《丰正元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丰越人撰。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也。尝自号“天放野人”故《千顷堂书目》作《天放野人集》,所载卷数与此本相合,盖即一书而异名也。后有其子建《跋》,称其遭逢骨肉之难,故往往有凄咽之音云。

△《甜雪斋集》·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单思恭撰。思恭字惠仍,扬州人。是编凡诗十卷,文十卷,气格纤琐,皆无足取,前有思恭《自序》,大旨以竟陵为宗。

△《梅禹金集》·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梅鼎祚撰。鼎祚有《才鬼记》,已著录。是集乃其诗,凡分《庚辛草》四卷,《与元草》八卷,《予宁草》八卷。鼎祚辑《八代诗乘》,又辑《古乐苑》,於诗家正变源流,不为不审,而所作止此,则囿於风气,委曲谐俗之过也。

△《牒草》·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赵宧光撰。宧光有《说文长笺》,已著录。此集皆其尺牍。有明中叶以后,山人墨客,标榜成风,稍能书画诗文者,下则厕食客之班,上则饰隐君之号。借士大夫以为利,士大夫亦借以为名。观於是集,可以见当时风气矣。此本标目参差,前两卷题曰《寒山藏》,而以《牒草》为子目;一卷题曰《附录》,皆他人之作,又一卷题曰《牒草》卷之八,则当不止此四卷。盖随时刊刻,以为赠遗之具,故不得而画一也。

△《益斋存稿》·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翁正春撰。正春初名允瑃,字克生,金华人。明季纵游江湖间,其诗颇多哀厉之音。是集诗凡一百十三首,其子煊、煐录之,附编宋翁卷《西岩集》后,疑为卷之后裔也。

△《谢耳伯诗集》·八卷、《文集》·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谢兆申撰。兆申字伯元,号耳伯,邵武人。万历中贡生,兆申好深沉谿刻之思,又多杂以奇字,其文蹇棘幽晦,至使人蜇口惨腹而不可句。其乡人曹能始《序》,谓为远溯扬子太元之脉以为文;黄居中《序》,谓其平生喜交异人,购异书,摭异闻异见,盖好奇而过者也。诗稍可成诵,皆四言、五言古体,因不屑唐以后语,故不为律诗。昔欧阳修柄文,斥刘几为险怪,兆申险怪,殆甚於几,当时省闱、京兆,试辄报罢,宜矣。其诗题曰《全集》,文则题曰《初集》,当尚有二集,今未之见也。

△《雪浪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洪恩撰。洪恩字三怀,上元人。居长干寺,尝说法雪浪山中,故以名集。上卷为诗,下卷为偈语、杂著。朱彝尊《明诗综》载其诗二首,然未离世法之僧,不能语带烟霞也。

△《空华集》·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释如愚撰。如愚字蕴璞,江夏人。祝发后行脚四方,寻居金陵碧峰寺,从诗僧洪恩学。周汝登、曹学佺、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是集凡四种,初曰《空华集》,诗二卷;次曰《饮河集》,诗二卷;次曰《止啼集》,文一卷;次曰《石头庵集》,诗三卷、文二卷。《明诗综》但称有《饮河》、《石头》二集,盖未睹其全也。据《自序》,最后有《宝善堂集》,今亦未见。《序》言:文无定质,诗不必有唐,文不必六经、秦、汉,自许甚高,然材地粗疏,徒好为大言耳。

△《幻华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释斯学撰。斯学字悦支,号瘦山,海盐慈会寺僧。是集为万历丁酉,斯学殁后,屠隆裒其遗稿,与姚士粦同编。斯学天分绝高,故吐词多自然秀拔,五言古体多用排偶,欲摹三谢而力所不逮,遂落中唐,《燕山述怀》其最也;七言古体如《赠钱参军诗》,落落有气;《敬亭山歌》,即散漫颓唐。乐府如《任侠行》一篇,几成笑具,更非所长。五言律诗,篇什颇多,中间如“空林人打栗,深树鸟惊蝉,客来黄叶雨,鬼啸白杨风,山光诗句得,湖色酒杯开”之类,则多近四灵。如“薄衾寒入梦,深雨远沉钟。一别春山渌,几经秋叶黄。海门生片月,江寺入残阳。一片孤峰影,青浮水面来。风雨山中榻,兵戈海外村。檐花飞片雨,庭草带微霜。碧云深夕院,黄叶隐寒灯。入门寒月出,扫石暝云开。扫榻分寒雨,然灯破暝烟”之类,则颇近九僧。其七言律诗及绝句,皆不能及,盖所长在此体,然首首格意略同,又多沾染公安、竟陵习气,故时有可采之句,而终不能自成一家也。

△《嬾园漫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寰洽撰。寰洽字仁子,亳州人。年十五,饩於庠,九试不第。天启元年,以恩贡赴吏部试,拟授知县,未补官而卒。此集诗二卷,文三卷,率多应酬之作,诗以纤丽为工,文亦平弱。

△《檀雪斋集》·四十卷(内府藏本)

明胡敬辰撰。敬辰字直卿,馀姚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江西驿传道,终光禄寺录事。是集以所著诗赋、杂文及官县令时谳牍,共为一编。其文故为涩体,几不可句读,诗格亦公安之末派。

△《白雪堂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李嵩撰。嵩有《按晋疏草》,已著录。是集乃其巡按湖广时所刻,故以“郢中白雪”为名。凡古律体诗一百馀首,有莱阳董嗣朴等四人评点,皆如时文之式。

△《赭留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黄文焕撰。文焕有《诗经考》,已著录。是集诗文共为一卷,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故以“赭留”为名。词多感慨,而不能甚工,旧附刻《陶诗析义》后,以所注陶诗,亦多借以寄意,与此集若相发明也。然追步渊明,谈何容易,合为一帙,未免拟不於伦,故析之别著於录焉。

△《岳归堂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元春字友夏,天门人,天启丁卯举人。《明史·文苑传》,附见《袁宏道传》中。隆、万以后,公安三袁始攻击王、李诗派,以清巧为工,风气一变。天门锺惺更标举光新、幽冷之词,与元春相倡和,评点诗归,流布天下,相率而趋纤仄,有明一代之诗,遂至是而极弊。论者比之诗妖,非过刻也。元春之才较惺为劣,而诡僻如出一手,日久论定,徒为嗤点之资,观其遗集,亦足为好行小慧之戒矣。

△《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是编乃明季苏州张泽合元春诗文而刻之,一卷至五卷为《岳归堂新诗》,六卷至十四卷为《鹄湾文草》,十五卷至二十三卷为《岳归堂已刻诗选》。每篇各有批评,皆刻意摹仿元春语。

△《谭子诗归》·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谭元春撰。此集乃其选本,题曰卶庵订定,不知何许人。前有《自序》,并载诸稿自题之文,如《西陵草》、《秋寻草》、《客心草》之类,凡十馀种,盖其诗之别刻者尚多云。

△《寸碧堂稿》·二卷(内府藏本)

明汪膺撰。膺字元御,号玉淙,长洲人。天启丁卯举人,童年即喜为诗,年四十馀而卒。所存遗稿无多,康熙中其子琬始为编次,刻於所作《钝翁类稿》之首,名之曰《汪氏家传集》云。

△《此观堂集》·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罗万藻撰。万藻有《十三经类语》,已著录。万藻与同邑章世纯、陈际泰、东乡艾南英,并以制义名一时,号江西四家。《明史》以是收之《文苑传》中。此集制义之《序》居三分之一,盖其平生精力所萃也。四家之中,南英最好立门户,近与南城张自烈互诟,远与华亭陈子龙相争;又最袒护严嵩,务与公论相反。以是终南英之身,无日不叫嚣跳踉,呶呶然与天下辩,虽世纯、际泰,后亦隙末。惟万藻日与南英游,而泊然一无所与,盖其天性静穆,不以声气为名高,故其文气焰不及南英,而恬雅则胜之云。

△《编篷集》·十卷、《后集》·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询撰。汝询字仲言,华亭人。五岁而瞽,父兄抱膝上,授以三百篇及唐诗,无不成诵;旁通经史,尝撰《唐诗解》、《唐诗十集》等书,援据赅博,当时目为异人。惟其兄汝谔,笃嗜王、李之学,故汝询所作,亦演七子流派,开卷即拟古十九首,次以拟古百篇,感怀四十六首,皆沿袭窠臼,貌似而神非,后集附杂文数十篇,其三五七言、四六八言、一字至十字诸杂体,尤伤纤巧也。

△《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凌濛初撰。濛初有《圣门传诗嫡冢》,已著录。是集以皆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也。二集并於诗末附杂文数篇,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之作云。

△《贞元子诗草》·(无卷数,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项穆撰。穆有《书法雅言》,已著录。穆生於博古赏鉴之家,藉文雅交游之盛,耳濡目染,都无俗事。故其诗皆楚楚有清致。所谓谢家子弟,虽复不端正者,亦自有一种风气也,惟偶然寄意,不似书法之精耳。

△《绮咏》·一卷、《绮咏续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汝谦撰。汝谦字然明,歙县人。《江南通志》称其移居武林,招集胜流,为湖山诗酒之会,故是集大抵徵歌选妓之作。然其前集陈继儒《序》之,后集又继儒所选定。濡染薰蒸,久而与化。朱彝尊《明诗综》不录一字,盖有由矣。

△《栖老堂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殷仲春撰。仲春字方叔,秀水人。尝慕王绩为人,自号东皋子。隐居教授,又精於医,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集首载赋骚,次古今体诗,次引辞赞疏,仅二十馀叶。末有顺治丁酉其孙观国《跋》,称原集诗千馀首,此本仅存什一,今核所作,不出明季山人之派,故其《墓志》,亦陈继儒作也。

△《上生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秦燢撰。燢字日上,一字广斋,无锡人,万历中诸生,上生其号也。是集乃崇祯初,其子堈、坊所刊,前四卷为诗,后四卷为文,前有小传,称其长斋绣佛,趺坐焚修,盖耽於禅悦之士。故所作韵语,多近偈颂,文集自寿序、祭文外,亦募缘疏引为多。

△《自娱斋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黄应徵撰。应徵字君求,江都人。天启中诸生,偃蹇不第以卒。其子裒其遗诗,为此集。前有冒愈昌《序》,称取数未多,为体差备,浸假中年亡恙,而晚不苦於无年,所篹结何以加焉,盖颇有微词矣。

△《天启宫中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悰撰。悰字次杜,常熟人。是集前有悰《自序》。其诗仿王建“宫词”,杂咏天启轶事,凡一百首,自注亦极详悉,颇足以广异闻。朱彝尊尝录入《明诗综》。其《静志居诗话》述徐昂发之言,以为本秦徵兰撰,悰攘而有之。徵兰字楚芳,亦常熟人也。

△《曲涧遗稿》·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奎撰。奎字启文,南城人。生平以讲学为事,故诗文多杂理语,盖非所长。至溺信堪舆之说,反覆辨明,不一而足。其《风水评》一篇,援引营洛卜兆事,及驳朱彦修语,尤为未允矣。

△《赍志斋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陈泰交撰。泰交有《尚书注考》,已著录。是集中有《自述》一篇,言初字穉孚,更字同倩,号鲽海,少时名元侃,字三缄,其后三缄称独著,遂以为号。是集为其子鋐所刻,凡诗一篇,杂文九卷。泰交尝与修《秀水志》,志文多载集中。诗文俱无以异人。至《优童志》一篇,尤过於放诞风流矣。

△《玩梅亭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柴惟道撰。惟道字允中,号白岩山人,严州人。是集前有原序,而此本阙其末页,遂不知谁作。《序》自称山人,以才不遇,而所抱有以自乐,游公卿间,泊然无所求,乃称其高,然其诗则未成家也。

△《丛桂堂全集》·四卷、《诗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颜廷榘撰。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官岷府右长史,其诗文挥洒千言,颇多率易,其稿亦多散佚,盖不甚经意於是也。国初,其孙尧揆、曾孙镰始搜辑遗篇,编为此集。

△《芜园诗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葛徵奇撰。徵奇字无奇,号介龛,海宁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告归遨游湖山间,故其诗颇有闲適之致。集中多及其家姬是庵。是庵者,徵奇妾李因之字,善画花草禽鸟,亦颇能吟咏,徵奇尝与酬和,其颇伤纤弱,或以此欤?

△《陇首集》·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王与允撰。与允字百斯,山东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以劾总兵邓玘,降补光禄寺署正,明亡,与妻于氏、子士和,同自经。是集乃其巡视陕西茶马时所作,故名《陇首》。其侄士祯编次之,仅诗四十二首,又《劾邓玘淫掠疏》一篇,自撰《墓志》一篇,而以“传”及“墓表”、“逸事状”附焉。

△《瑶光阁集》·十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黄端伯撰。端伯有《易疏》,已著录。端伯生平好佛,尝镌私印曰“海岸道人”,取《楞严经》引诸沈冥出於苦海之语,及晚年,磨去印文,改镌“忠孝廉节”四字,终以殉国流芳,可谓不负其志。是集古近体诗二卷,杂文十卷,为僧作者居其大半,其措词如偈、如疏、如禅家语录,非欲以词章名世者,甚至“五经”、“四书”颂,亦以禅语阑入,如《春秋颂》云:“通身手、通身胆,句中有眼定乾坤,识者须从声外凿”云云。盖其性癖如是,其人足重,其学则不可训也。别附《外篇》一卷,李绂《序》谓:其当明季古文大坏之时,独安雅无迂怪之习,惟时时杂佛氏语,因别择编为《外编》,以明其先迷后悟之旨,无使世俗之人以佛溷先生,亦不令学佛者,借先生以张佛云云。亦委曲回护之言耳。

△《涂子一杯水》·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涂伯昌撰。伯昌字子期,南昌人,崇祯庚午举人。是集名《一杯水》者,《自序》云:取澹然无味之义也。集中多杂释、老之说,其《书唐武宗毁佛复僧后》一篇,以三才三教并称,其《格物述》及古本《大学》通序数篇,颇以朱子为非,盖江右之学,多从陆氏,自宋、元已然也,诗多染竟陵末派,惟五言律诗间有可观。

△《敬亭集》·十卷、《补遗》·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姜埰撰。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辛未进士,授仪真县知县,擢授礼科给事中,以建言,廷杖,谪戍宣州卫。国亡后,流寓苏州,镌私印曰“宣州老兵”,临殁遗命葬宣城,以明帝未有赦命,不敢归也,事迹具《明史》本传。埰少以气节著,自得罪流窜后,始学为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风格一本杜陵,今观所作,大抵才本清刚,气尤激壮,故诗文皆直抒胸臆,自能落落不凡,然纵笔所如,不暇锻炼,故粗獷之语,亦时时错杂其间,盖性情用事居多也。集本埰所自定,分《敬亭》、《馎饦》二集,其子安节等刊行,乃并合为一,统名《敬亭集》。后有补遗一卷,又埰殁后,安节掇拾而成,其《扬州诸子燕集次韵》一首,已见第四卷,乃更收入,殆偶然失检欤?

△《更生吟》·(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高名衡撰。名衡字平仲,号鹭矶,沂州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以城守功,晋兵部左侍郎。崇祯壬午,大兵破沂州,名衡死之,事迹具《明史》本传,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节。是编乃名衡巡按河南时,值李自成攻开封,在围城中所作。自成凡三攻开封,此其初攻解去之时也,前有《自序》,末有其元孙淑曾“跋”,称其生平著述甚夥,屡经兵燹,拾之灰烬之馀者,类多残阙,惟此诗粗备首尾,因抄藏之云云。考《汉书·艺文志·诗赋类》,虽一二篇亦著录,而世传张巡守睢阳作亦仅二篇,是编虽止七言律诗八首,不成卷帙,而忠义之气,凛然简外。今圣朝大公至正,扶植纲常,凡胜国死节之臣,咸邀褒祀,名衡亦在其中,则此零章断简,实千古名教之所寄,谨特存其目,以昭表章之义焉。

△《章格庵遗书》·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章正宸撰。正宸字羽侯,号格庵,晚号“偁东饿夫”,会稽人。崇祯辛未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事迹具《明史》本传。正宸为刘宗周弟子,生平以气节自负,是书所载凡奏疏七十九篇,论著十八首,记传九首,诗赋四十一首,又补遗一首,则偁东饿夫自传也。正宸於明亡之后,不知所终,遗稿亦多散佚。此本盖其族孙诇掇拾残阙,补缀成帙云。

△《鹤和篇》·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闪仲侗撰。仲侗字士觉,永昌人。其仕履未详,考明天启乙丑进士有闪仲俨,官至少詹事,亦永昌人,当即其兄弟。仲侗自称崇祯辛未下第,则亦举於乡矣,然《云南通志·乡举》中不载其名,所未详也。是集一卷为杂文,一卷为诗,一卷为制义,皆明末儇佻之派,曰《鹤和篇》者,仲侗时侍其父游吴、越间,故取中孚九二爻词,以名所作也。

△《花王阁賸稿》·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明纪坤撰。坤字厚斋,献县人,崇祯中诸生。是集后有其孙容舒“跋”,称坤少有经世志,久而不遇,乃息意逃禅,晚榜所居曰“花王阁”,盖自伤文章无用,如牡丹之华而不实也。崇祯己卯,尝自编其诗为六卷,殁后尽毁於兵燹,此本为其子钰所重编,盖於败簏中,得藉物残纸,录其可辨识者,仅得一百馀首,非原帙矣。其诗大致学苏轼,而戛戛自造,不循蹊径,惟遭逢乱世,坎壈以终,多感时伤俗之言,故刻露之语为多,含蓄之致较少焉。

△《雅似堂文·集》十卷、《诗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文德翼撰。德翼有《宋史存》,已著录。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未能精邃,所作《佣吹录》之类,大抵以饾飣为工,故诗文亦未能超诣。

△《文嘻堂诗集》·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芾煌撰。芾煌字子衷,又字玉瑠,自号“濡须江渔”,无为州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郎中。是集大都蒿目时艰,语多感慨,七言律诗中如《秋怀》、《春愁》诸篇,纪明末朝政纷纭乱亡之象,亦可见其大概。末有其孙端跋,称芾煌尝自题四语於诗稿卷首云:“诗须有为而作,文至无心乃传”。又云:“从前各梦事,见我箧中诗”。其生平作诗之旨,具见於是矣。

△《心远堂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王永积撰。永积字穉实,无锡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是编文十四卷,诗六卷,末附诗馀四阕,前后无“序”、“跋”。永积在兵部时,尝以推举迟延事,获谴。今以集中自记观之,盖太监王之心,欲用其弟之仁为浙江总兵官,永积持不肯从,而之心以是中之者也。

△《野获园集》·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欧阳铉撰。铉字子玉,江西龙泉人。崇祯丁丑进士,官休宁县知县,其诗意境颇浅,《自序》谓:“宁淡毋缀,宁洁毋芜,安在今人不如古人”。盖酝酿未深而欲骤语平淡,故所就止此。题曰《野获园》者,谓性耽野趣,其诗半於野得之也。

△《文斋文集》·十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余祚徵撰。祚徵字符之,永丰人,文斋其号也。崇祯癸未会试副榜,授凤阳府推官。时唐王聿键锢高墙,祚徵待之有礼,及聿键自立,而祚徵已卒,因赠应天府丞,谥曰忠贞。次子玠,后为僧,名洪瀚,蒐集其遗文刻之,凡杂文三卷,诗六卷,书启二卷,皆不见所长,惟《请诛刘良佐疏》,载其跋扈之迹极详,为史所不尽载云。

△《云樵文集》·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程士鲲撰。士鲲字天修,号“云山樵叟”,永丰人。崇祯癸未副榜,官至乐平府推官。是集杂文二百馀篇,所纪物产珍异之类,体或同於稗官,其编次体例,亦颇无绪。

△《罗溪阁韵语》·(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董养河撰。养河字叔会,闽县人。崇祯中,黄道周以钩党下狱,所波累并逮者,有黄文焕等七人,养河其一也。集中《在狱对簿》诸诗,颇有气格,而粗豪则所不免,又多狭斜赠答之作,盖明季士大夫多以风流相尚,养河亦沿其习耳。养河名载《福建通志》,此本卷首题名董卷阿,殆传写之误。至罗溪乃闽中地名,而《通志》乃作罗汉,则《志》误也。中多阙落不可读,亦未分卷,盖残稿仅存,未及校正编次,故错乱如是矣。

△《画响》·(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永昌撰。永昌字周生,自署曰黄海,盖徽州人。林古度为之《序》,则当明末也。其书皆自题所画之作,分为四册,俱五言绝句,而不著题,气韵亦未能潇洒。

△《采菊杂咏》·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马宏道撰。宏道字人伯,号退山,苏州人。是编诗止一十五首,刻於群芳清玩中,毛晋识其后云:五岳山人制治菊月令,故吴下艺菊家颇得三昧,吾友人伯发为诗歌,高平、京兆二谱,收拾锦囊尺幅中。今观其诗,乃明季山人,刻为投贽结社之具者耳。

△《射堂诗钞》·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吴梦旸撰。梦旸字允兆,归安布衣,射堂其所居室也。是集乃其曾孙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等輓诗。大复自注:称梦旸年老气衰,颇有文通之尽,殁后友人检其遗稿,大半散失云云。则知梦旸之诗,尽在此编,虽曰“诗钞”,实即其全集矣。胡应麟《甲乙賸言》极称其《春草诗》十首。闵景贤集明布衣诗,称梦旸为明季布衣之冠,未免阿其所好。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与程嘉燧,政则鲁、卫,风同曹、桧,真二家之定论矣。

△《诚斋文集》·二卷、附《西铭问答》·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施璜撰。璜字虹玉,休宁人。是编乃所著杂文,皆讲学之语,排斥陆、王,不遗馀力,末附《西铭问答》,别为一卷。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西铭注》,已别著录,故璜亦不编入文集中,见郑重之意云。

△《榴馆初函集选》·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思本撰。思本有《笔史》,已著录。是集首为《释道十笺》一卷,中佚二篇,已非完本。其中如《形神篇》云:“君子静对於无,动观诸有,不劳形以坏神之舍,不伤神以竭形之君”诸语,宗旨颇杂於二氏。次为《经国十书》一卷,其《荣气》、《集虚》、《尊神》诸篇,亦同清净之旨。又《续经国十书》一卷,其《化盗篇》言:“盗与民互相消长,有一定之民,而无一定之盗。”《钧俗篇》言:“奢侈之费甚於天菑”,皆切明季时事以立言。次为《古疑义》一卷,大抵臆断之语,至谓《西厢》一曲,实具一大公案,世误认为淫词,但观西厢二字,则知王实甫从声色场中、转大法轮云云。尤不可为训。次为《太平三策》,次为文五卷,赋一卷,诗词二卷,皆以藻缋为宗,世俗所谓才子之文也。

△《东江集钞》·九卷、《别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谦撰。谦字去矜,仁和人。崇祯末,杭州有“西陵十子”之称,谦其一也。所著文集数十卷,晚年手自删汰,仅存诗文八卷,杂说一卷,名曰《集钞》。末附填词《南北曲》为别集一卷,大半皆香奁之作。其《杂记》末一条云:“彭金粟在广陵,见余小词,及董文友《蓉渡集》,谓邹程村曰:泥犁中皆若人,故无俗物。(案此盖指宋僧法秀戒黄庭坚,小词诲淫,当入泥犁狱事。)夫韩偓、秦观、黄庭坚及杨慎辈,皆有郑声,既不足害诸公之品,悠悠冥报,有则共之”云云。其放诞可见矣。

△《弹剑草》·(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邦仪撰。邦仪字开甫,高安人。崇祯中诸生。是编分为二集,《前集》刻於崇祯庚午,《续集》则崇祯壬午至甲申作也。邦仪生当乱世,奔窜於兵火之间,故所作语多悲楚,然如《闻乱饮酒诗》所云:“今日也饮酒,明日也饮酒,饮得醉时天地宽”云云,殊伤觕率也。

△《乐府》·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周道仁撰。道仁字以修,乌程人。所作拟汉、魏乐府凡一百三章,原附於所刊孙一元《太白山人稿》后。《自序》谓,道不师孔、颜,学不则经史,性不本忠孝,法不宪天王,岂伊无才,致讥寡识。其论甚正,其诗则仍摹拟形似而已。盖乐府音节,唐人已不能考矣。

△《王冠九文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王业撰。业字蔚上,号冠九,其里贯未详。明末尝为诸生,寻弃去。吴楚材《序》称其所著有《五经释义》、《性理约言》及《文集》八卷。是书仅杂文数十首,不分卷数,其史论诸篇,大抵为明季秕政而发,而文多冗赘。

△《仁节遗稿》·(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陶琬撰。琬字稚圭,号别峰,昆山人,崇祯末诸生,明亡,殉节死。是集为其邑人柴源岷所编,其学以佛为宗,诗文多类禅偈,不出李贽、屠隆旧习,而捐生殉国,节概凛然,其殆黄端伯之流欤。

△《七十二候诗》·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顾德基撰。德基字用晦,常熟人。是集以月令“七十二候”各为七言律诗一首,词旨凡鄙,殆不足观,以古人从无此题,姑存以备一体耳。

△《绣佛斋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冯元鼎妻陈氏撰。陈氏,天台人。年二十馀,夫亡,守节。其诗多幽怨之音。国朝康熙初,其孙刑部侍郎甦为刊行之。

△《祝子遗书》·四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祝渊撰。渊字开美,海宁人,崇祯癸酉举人。初,崇祯壬午,刘宗周以劾周延儒下狱,渊与宗周不相识,上书救之。逮治拷掠几殆,卒抗词不挠。既而延儒败,流寇逼京师,始有诏赦出,而城已陷。会吴麟徵殉节死,渊与相善,乃乘间护其丧以归。时马士英乱政,又拟具疏劾之,未及上而南都破,乃函葬其母,自经而死,事迹附见《明史·刘宗周传》。柴绍炳《省轩集》载其始末甚详,乾隆乙未,赐谥忠节。是集为其友陈确,吴蕃昌所编。卷一为《问学录》,卷二为《传习录》,皆与宗周讲学之语。盖渊初上书时,尚未被罪,故得与宗周同舟南归,因而受业。后周延儒欲罗织吴麟徵,乃票严旨,遣缇骑追摄赴京。此皆其上书以后,未逮以前所记也。三卷为奏疏书札,其《劾马士英疏》,仅残稿半篇,以福王时已就擒,而辍笔未竟也。四卷为诗及所记吴麟徵殉节事实及祭文,而终以《自警条规》十六条。附录一卷,则刘宗周疏及所作别渊序、赠渊诗,而以谈迁等所作“小传”缀其后焉。

△《徵古堂类稿》·十八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陈文涛撰。文涛字涛生,广济人。是集凡论六卷,《经解》二卷,《史议》二卷,《子略》一卷,《书序》、《传记》、《志林》各一卷,诗二卷。前有《自序》及《徵古堂书目》,序列生平著述凡七十五卷,谓诸书编辑成帙,赀贫务谬,不能悉以问世,仅梓其略云云。即四卷至十一卷是也。

△《黉中草》·一卷、《蜀中草》·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董应扬撰。应扬字于廷,武进人,官翰林院待诏。《黉中草》乃其司铎铜陵时所作,《蜀中草》乃其蜀闱分校时所作。《自序》谓,五载署铜,一朝聘蜀是也。其诗寄托颇浅,往往牵率成篇。

△《采芝堂集》·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益祥撰。益祥字履吉,侯官人,崇祯末贡生。所著有《潜颍》、《鹿草》、《摭星》、《锦囊》等集,此乃合编之本,中间《木钺》一卷,杂记时事,意取警世而颇失之俚;诗则有意奇放,纵笔挥洒,不复裁以古法也。

△《西溪百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大善撰。大善号虚闻道人,其始末未详。以其诗考之,盖崇祯初人也。西溪在武林西北钦贤乡,宋高宗欲都其地。后卜迁凤凰山。在南渡时,梵刹甚盛,宋人旧有《西溪百咏》,此复追咏古迹,每题七律一首,凡百首,《拾遗》五首,又附《福胜庵》八咏,《曲水庵》八咏,《梅花十绝》於末。

△《石屋山居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题曰石屋禅师撰,不著其名。《明史·艺文志》、《浙江通志》,亦不载其目。诗中有“吾家住在霅溪西”之语,盖明代湖州僧也。是集前为山居各体诗,后附偈颂九十首,首署参学门人至柔编,新安吴明春校正。其诗不脱释家语录之气,不足以接迹吟坛。
资源编号:ZY1541268;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八十一 集部三十四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九 集部三十二

其它收录: 邹惇礼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
林壑亭
月亮代表我的心
我时常难以入睡,时常喝酒买醉
如果能再见,我是说如果
有些人属于你的时光很短很短,但是要忘记他
开拍造句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71.223.201.*未知物理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good!
207.194.65.*美国/加拿大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162.149.72.*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完美!
97.190.1.*欧洲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哈...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