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八 集部三十一

○别集类存目五

△《北虞先生遗文》·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邵圭洁撰。圭洁字伯如,一字茂齐,号北虞,常熟人,嘉靖己酉举人。其诗妥適而乏警策,惟散文笔力颇纵宕;然史论诸篇,纵横曼衍,已启后来顾大韶等之风。是集为其子兵部主事釐所编,分为二帙,前一帙凡六卷,缮写多脱误,后一帙凡二卷,与前帙间有重复,岂编次未定之本欤?

△《平山文集》·八卷、《诗集》·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何涛撰。涛字仲平,江西广昌人,嘉靖己酉举人。据集中所言,盖尝官於安庆,不知为安庆何官也。诗文皆率其所欲言,诗集第五卷,有《读白集卒业》一首,可以知其宗尚矣。

△《子威集》·三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刘凤撰。凤有《续吴中先贤赞》,已著录。其文皆僻字奥句,尤涩体之饾飣者,《江左脞谈》载:刘侍御子威,好为诘屈聱牙之文,吴人推服之无敢后。袁卜士景休,字孟逸,每向人抉摘其字句钩棘,文义纰缪者以为姗笑。子威闻之怒,诉於邑尉,摄而笞之。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是亦可资笑噱者矣。

△《素园存稿》·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方宏静撰。宏静字定之,歙县人,嘉靖庚戌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功当叙,中蜚语归,卒赠工部尚书。据集内《山中稿小序》称,自抚浙待命凡十载,自留京归田经廿载。叶向高《序》亦云然。是宏静实自南京罢归,《通志》所记偶误也。是集目录只十六卷,而书实十八卷,其目录之次序,前后参互,亦与卷内不合,皆校刊之疏漏。又《千顷堂书目》载,是集作二十卷。殆初刻十六卷,后增至十八卷,又增至二十卷,而目则未改欤。

△《云山堂集》·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魏裳撰。裳字顺甫,蒲圻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济南府知府。《明史·文苑传》附载《王世贞传》中。是集前三卷皆诗,后三卷为杂文。当嘉、隆之际,李攀龙、王世贞方负盛名,而裳与南昌余曰德德甫、铜梁张佳允肖甫、新蔡张九一助甫,实左右之。当时称为“四甫”。裳才地稍弱,尤为墨守不变。集首佳允《序》,谓其文非左、国、两司马,诗非建安、大历,则不以寓目。此即其力持王、李馀论之证,故世贞《艺苑卮言》,亦称其不失门宗云。

△《大雅堂摘稿》·(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况叔祺撰。叔祺有《考古词综》,已著录。是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李之学盛行,有后五子、广五子等目,而不及叔祺。《大雅堂集》世亦罕有传者,则明代已不行於世矣。此本题云《摘稿》,则尚非叔祺之全集,诗止近体无古体,叔祺尤不应若是之陋,或选录者不谙古体,惟取其所能解耶?

△《居来山房集》·六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张佳允撰。佳允字肖甫,铜梁人,初号山,以其家在居来两山之间,更号居来山人。(案:居来,一作崌崃,盖字之别体。)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事迹具《明史》本传。佳允为郎时,与王世贞诸人相酬和,七子仕宦多不达,而佳允镇雄边,定大变,以功名始终。论者谓其诗文才气纵横,而颇乏深致。盖雄心大略,不耐研思於字句间也。是集赋一卷,诗二十八卷,杂文三十五卷,末一卷附录行状、墓志,后又载同时诸人所作序、记等文十一篇。

△《天目山堂集》·二十卷、《附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徐中行撰。中行字子与,号龙湾,长兴人。读书天目山下,故自称“天目山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明史·文苑传》附见《李攀龙传》中。中行为后七子之一,王世贞《艺苑卮言》亟称之,以为左准右绳,靡所不合。胡应麟《诗薮》则惜其少深沈之致;陈子龙《明诗选》复有摹古太似之讥。是非恩怨,辗转相争。要之,或褒或贬,各有所当,合而观之,则中行之定评出矣。杂文亦有意矫揉,颇失浑雅,盖当时风尚,七子同一轨辙,非如是不能预坛坫也。

△《青萝馆诗》·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徐中行撰。是集乃隆庆中,其婿汪时元所刻。其守汝宁以后之诗,居三分之一。汰其古文,又汰其少作,较前集为精简。然中行於北地之学,渐染既深,时元能删其枝蔓,不能变其根柢也。

△《余德甫集》·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余曰德撰。曰德初名应举,字德甫,南昌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与魏裳、汪道昆、张佳允、张九一,所谓“嘉靖后五子”也。世贞称其诗,古近体无所不佳,近体独超;近体五七言无所不超,七言独妙。《静志居诗话》则谓其诗尚未见门户,元美冠诸后五子之首,未免阿其所好。今观是集,彝尊所论公矣。

△《丰阳集》·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冯皋谟撰,皋谟字明卿,海盐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是集凡诗四卷,文八卷。皋谟在粤平大盗张琏,击败倭寇,皆有功;又创议立“条鞭投柜之法”,至今称便。其经济颇可观,而诗文则但有浮声,殊乏切响。许闻造《行状》,称皋谟官刑部时,与梁有誉、宗臣、吴国伦、徐中行相善,切劘为诗,故其趋向亦相近云。

△《采薇集》·四卷、《幽贞集》·二卷、《邕歈集》·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董传策撰。传策有《奏疏辑略》,已著录。此三集乃传策以嘉靖戊午遣戍,至隆庆丁卯召还,前后十年之诗也。《采薇集》为四言、乐府、歌行、绝句等体;《幽贞集》为五言古体;《邕歈集》为七言律体。诗多激烈如其为人。案《千顷堂书目》,《采薇集》作十四卷,《幽贞集》作十一卷,《邕歈集》作七卷,与此互异。明人集多随作随刊,卷帙无定。未知为此本不完,或黄虞稷误载。又有《廓然子稿》二卷,《蘧庐稿》七卷,此本不载,殆偶佚矣。

△《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续稿》·二十七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吴国伦撰。国伦有《陈张本末略》,已著录。初,国伦为兵科给事中时,以倡众赙杨继盛,忤严嵩,左迁,世称其义。在后七子中最为老寿,初与王世贞、李攀龙唱和;后与李维桢、汪道昆辈,狎主诗盟,其著述颇富。然在当时,胡元瑞作《诗薮》,已讥其用句多同,一篇而外,不耐多读。国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王、李既没,《甔甀》几与四部争富,而海内之为真诗者寡,则文章不逮其行谊矣。此《甔甀洞稿》,国伦所手定;《续稿》则其子士良所校刊。《明史·艺文志》,此二集外,又载其诗稿十五卷,今未之见,意其散佚欤。

△《苏山集》·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陈柏撰。柏字子坚,一字宪卿,沔阳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井陉兵备副使。是集凡诗十卷,文十卷,诗颇宕逸有姿,而失於薄弱,文又不及其诗。《千顷堂书目》别载,柏《见南山集》八卷,不载此集,殆偶未见欤?

△《苏山选集》·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柏撰。是集为莆田黄谦所选定,凡诗四卷,文三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卷,传写误也。

△《小渔遗稿》·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汝楫撰。汝楫字思济,兰谿人,吏部尚书龙之子。龙号渔石,故汝楫自号小渔。嘉靖庚戌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谕德。事迹附见《明史·唐龙传》。史称龙与严嵩相善,汝楫又以素附嵩得第一人及第,后坐嵩党夺官,则其人不足重,其文章亦不为世所称。是集为万历乙卯,兰谿知县庄起元所编,皆应俗之文。起元称其著作甚夥,散佚不传,仅从其孙宗本、曾孙明照,索得残稿,就而编次云。

△《春明稿》·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徐学谟撰。学谟有《春秋亿》,已著录。是编皆其以尚书召起,再入都时所作,故以“春明”为名。凡文编十卷,诗编三卷,续编一卷,文编末四卷为《齐语》,皆所著杂说。《千顷堂书目》作八卷,盖除《齐语》计之也。其《论诗》一条云:近来作者,缀成数十艳语,如黄金、白雪、紫气、中原、居庸、碣石之类,不顾本题应否,强以窜入,专愚聋瞽,自以为前无古人。小儿效颦,引为同调。南北传染,终作疠风,诗道几绝。其语盖为王、李而发。学谟与王世贞里闬相近,而立论如此,颇不为习俗所染。然诗多懦响,终不能副所言也。

△《徐氏海隅集》·四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徐学谟撰。《明史·艺文志》载,《学谟文集》四十三卷,《千顷堂书目》亦载,《学谟海隅集》四十三卷。此本仅四十卷,前无序、目,盖奸黠书贾,以残阙之本,割去序、目,冒为完书也。开卷即列《宝殿》、《主芝》诸颂,盖当时风气类然。至其书《易名始末》一篇,与世传学谟初名学诗,以其时有上虞徐学诗疏劾严嵩,惧以同名罹祸,故改名学谟者,说又不同。盖莫得而详焉。

△《归有园稿》·二十九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学谟撰。是集文二十二卷,诗七卷,乃其归田后所作。学谟尝谓昔人有云:近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於归。故自早岁罢荆州守,即构一园,名曰“归有”,因以名其诗文。中多酬应之笔,其杂著《中麈谐》、《镜戒》二卷,尤未免失之於俚。

△《留馀堂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潘季驯撰。季驯平生功业,著於治河,所作《河防一览》,已著录,是集诗一卷,文三卷,皆不见所长。《千顷堂书目》作五卷,或尚佚一卷欤?

△《李温陵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李贽撰。贽有《九正易因》,已著录。是集一卷至十三卷,为答书、杂述,即《焚书》也。十四卷至十七卷为《读史》,即摘录《藏书》史论也。十八、十九二卷,为《道原录》,即《说书》也。第二十卷则以所为之诗终焉。前有《自序》,盖因刻《说书》而并摘《焚书》、《藏书》,合为此集也。贽非圣无法,敢为异论,虽以妖言逮治,惧而自刭。而焦竑等盛相推重,颇荧众听,遂使乡塾陋儒,翕然尊信,至今为人心风俗之害。故其人可诛,其书可毁,而仍存其目,以明正其为名教之罪人,诬民之邪说,庶无识之士,不至怵於虚名,而受其簧鼓,是亦彰瘅之义也。

△《周禹川集》·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周大章撰。大章字章之,号禹川,吴江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瑞安县知县。是编为《文艺集》二卷,皆所作杂文;《御倭武略》三卷,前二卷载《防倭方略》,后一卷附录投赠诗文。嘉靖中,江以南屡被倭寇,大章以书生佐守吏,调兵食,所至克捷,乡里实受其利。然生平本不以文章名,其《御倭武略》中,多载公移、札付之类,尤为丛杂。

△《羽王先生集略》·(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鸣凤撰。鸣凤有《桂故》,已著录。是集为僧超拨所刻,超拨即鸣凤之孙也。自称家遗镌集七种,值兵火幸存,因从全稿内录其十分之二,付之剞劂。然《桂故》等三书,亦在其内。惟诗文集及《漕书八论》,世无别行之本,而超拨删削无识,往往去其菁华,搴其萧艾,已非复鸣凤之旧矣。

△《子相文选》·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宗臣撰。臣有《宗子相集》,已著录。是编止诗一卷,文四卷,为郑二阳所选评,姜承宗、姜缵宗所编辑,於集外别行者也。

△《九愚山房诗集》·十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何东序撰。东序字崇教,号肖山,猗氏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其诗未能入格,而尤喜作古乐府,凡郭茂倩乐府诗集古题,拟之几遍,甚至郊庙乐章,亦仿为之。然唐人已不能拟汉、魏,而东序欲为唐人所不能,不亦难乎?

△《惺堂文集》·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史桂芳撰。桂芳字景实,号惺堂,鄱阳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两浙盐运使。桂芳与罗汝芳、耿定向讲学,其语录称,诵陈献章“未分无极源头在,谁画先天样子来?碧玉楼中闲隐几,十千川绕又山回”之句,谓数十年不似今夕了悟,其宗旨可见。而文章颇朴实,不为虚渺之谈。集末附《书经补说》三卷,多与先儒立异。其谓周武王无封箕子事,说亦甚辩。然史传炳然,古无异论,安可悬断其诬也?

△《曹太史含斋集》·十六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曹大章撰。大章字一呈,号含斋,金坛人。嘉靖癸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以废疾罢。是集凡文十三卷,诗三卷,多庆祝哀輓之篇,应试策论,亦悉载焉。

△《姜凤阿文集》·三十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姜宝撰。宝有《周易传义补疑》,已著录。是集分十稿:《初稿》一卷,《中秘稿》一卷,《读礼稿》一卷,《史馆稿》三卷,《西川稿》二卷,《周南稿》二卷,《八闽稿》二卷,《银台稿》二卷,《南雍稿》二卷,《家居稿》十一卷,《留部稿》十一卷。宝少从学於唐顺之,其行文步骤开阖,颇得力於师说,而学力根柢不及顺之之深厚,故论明代之文者,不及焉。王世贞《序》谓:弘、正而后,士大夫祢檀、左而晜先秦,及其流弊而为似龙,出之无所自,施之无所当,六季之习,巧者猴棘端,侈者绣土木。而极推宝之学,为能深造自得。盖世贞晚年亦深厌字剽句窃之病,而折服於归有光诸人,故其说如此也。

△《虚籁集》·十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

明刘尧诲撰。尧诲号凝斋,临武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为其六世孙心忠所编,凡文九卷,诗五卷,词三首、偈四首,共为一卷。其《论性》、《论格物》,颇拾姚江绪馀;“书启”、“序记”中,皆赠答应酬之作,标题多称:父母、郡祖、都台、乃堂之类,亦颇嫌太质。

△《绿波楼诗集》·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张九一撰。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新蔡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世贞诗亦谓吾党有“三甫”,盖余曰德字德甫,张佳允字肖甫,与九一字助甫,为“三甫”也。(案此与四甫之说不同,盖作诗之时,魏裳犹未入社也。)论者,谓其诗高华雄爽,振宕不羁。於七子齐盟,风气雷同之时,自称拔俗。然今观其集,实未能於七子之外,别开门径。盖九一服膺王世贞,曾因世贞父忬故,触忤严嵩,遭迁谪而不悔,即其生平规橅可知矣。九一官湖广参议时,尝构绿波楼,后遂以名其集。旧版已毁,此本国朝康熙中,新蔡知县吕民服所重鋟也。

△《学孔精言舍汇稿》·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孙应鼇撰。应鼇有《淮海易谈》,已著录。《明史·艺文志》载,《应鼇汇稿》十六卷。此本十二卷,前有万历己卯刘伯燮《序》,言集首奏疏,终於古风、绝、律。今第十二卷止於五言律诗,而绝句、七言律诗皆阙,知非足本矣。

△《百可亭摘稿》·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庞尚鹏撰。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天启初,追谥惠敏,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奏疏四卷,杂文三卷,诗二卷,凡分三编。《千顷堂书目》作三卷,盖仅据其杂文一种也。诗文皆朴实,惟奏议颇为明畅,其《与张居正小简》尤切直,居正复书附焉。盖论万历四年九月居正夺情事也。史称居正深衔之,嗾吏科给事中陈三谟“以给由岁月有误”劾之,遂罢去。家居四年而卒云。

△《石泉山房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郭汝霖撰。汝霖字时望,号一厓,永丰人。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汝霖从邹守益、欧阳德诸人讲学,故其议论与罗汝芳一派相近。古诗颇规模陈子昂、李白诸人,得其形似,近体则又次焉。

△《李子田文集》·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李蓘撰。蓘有《黄谷琐谈》,已著录。所选《宋元艺圃集》,颇有别裁,而文章沿历城、太仓之派,未能自辟门庭。其持论务合儒、释为一,遂并孟子而非之。如曰:“孟子非排告子也,排告子而自异於孔氏诸圣人也;诸儒非尊孟氏也,尊孟氏而自别於孔氏诸圣人也。”可云大缪。

△《近溪子文集》·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罗汝芳撰。汝芳有《孝经宗旨》,已著录。其学出於颜钧,承姚江之末流,而极於泛滥。故其说放诞自如,敢为高论。著述最易成编,多至四五十种,即其集亦非一刻。有《近溪子集》,其门人杜应奎编;有《近溪子全集》,其孙怀祖刊;有《批点近溪子集》,耿定向所编;有《批点近溪子续集》,杨起元所编;有《明德公文集》、《近溪先生诗集》、《近溪子附集》、《近溪子外编》,有《从姑山集》、《续集》,并其孙怀智所编;有《明德诗集》,其门人左宗郢刊。今多散佚。此集则其曾孙万先所刊也。

△《愧非集》·十四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马攀龙撰。攀龙字冲霄,号“愧非子”,阳信人。嘉靖乙卯举人,官礼部主事。是编凡《谈略》四卷,《乾坤逆旅集》一卷,《漫稿》一卷,《游涉稿》一卷,《游林稿》一卷,《邯郸学步集》四卷,《忙忙亭稿》二卷。《明诗综》称其博学雄才,著述甚富,惜年不称寿。今以集考之,攀龙为学官时,有院试诗云:“五十老文学,低头窃自羞。”自注云:余赴试许州,自伤老大,犹滞学博云云。其后迁邯郸令,转京邑,入为主事,有《早春入朝》诗句云:“书生庆际遇,白首得为郎。”又《长安除夕》,有“为客已三载,壮志灰颓龄”等句。则年不称寿之说非也。《谈略》所引,多小说俚语。诗用《洪武正韵》,又与《诗馀杂编》,亦乖体例。

△《震堂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养端撰。养端字茂成,遂昌人,嘉靖乙卯举人。是集为其乡人何钅堂所删定,而遂昌知县池明刻之。其时王、李并驰,海内响应,故养端所作,亦沿二家之波。大都一字一句必似古人,而意趣则罕所自得。冠以拟古乐府一卷,望其标目,古色斑然,核其文章,乃多无取。如《李延年歌》、《汉武帝李夫人歌》,皆偶尔神来,遂成绝调,即作者亦不能再为,而皆衍为长篇,味如嚼蜡;《焦仲卿妻诗》、《木兰诗》,正以委曲琐屑入妙,而缩为数句,又似断鹤;至於乐府诸篇,古词仅在,如曰摹其音节,则无诏伶人,事谢丝管,刘勰言之矣。非夔非旷,谁能於千百年后得其律吕?如曰阐其意义,则标名既每难详,词句尤多讹阙。吴兢所解,已多在影响之间,今安得知其本旨?《钓竿》、《朱鹭》之类,尚可缘题成文,至《东光》、《翁离》诸篇,题既不明,词又不解。一概描摹不已,实不知何所见而云然矣。

△《潜学稿》·十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邓元锡撰。元锡有《三礼绎》,已著录。此其所作杂文及语录也。其语录力辟心学,在当时尚为笃实,文章则颇为朴僿,未足擅长。

△《耿天台文集》·二十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刘元卿所编。凡“诗赋”一卷,“杂文”十九卷。末一卷为“时艺”,盖用《宋文鉴》收张才叔经义例也。定向之学,归宿在王守仁。故集中第十三卷以薛瑄诸人为列传,而以守仁为世家。此盖阴用《史记·孔子世家》之例,不但以守仁封新建伯也。黄宗羲《明儒学案》,列之泰州王艮派下。摘其与张居正论赵用贤、吴中行等书,以为虽欲少杀其祸,亦近於诵六艺以文奸言;又摘其《劾御史王藩臣疏》,以为钳制言官。考《与居正书》在第六卷中,核其词意,盖求宽言者之罚,不得不先解居正之怒;求解其怒,不得不先顺其意,而使之喜,於是借伊尹之任,以献谀颂,遂为天下口实。(案《明史》定向本传,称居正夺情,定向贻书友人誉为伊尹,而贬言者,时议訾之,盖偶未检此集,误以与居正为与友人,谨附识於此。)《纠王藩臣疏》,今在第二卷中,大旨愠藩臣劾巡抚周继,未以揭帖送都御史,使藩臣所劾不实,定向纠其妄奏可也。乃因遗误送揭,阅一月之后,始纠其不实。此争私愤,非争公论矣。顾允成作《客问》以诘定向,定向不能答,厥有由欤。大抵定向之学,兼讲作用,观其全集,大略可知。宗羲所论,虽责备贤者之言,要不可谓之无因。

△《济美堂集》·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吴文华撰。文华有《粤西疏稿》,已著录。是集凡诗文四卷,颇沿台阁旧体。后四卷即《粤西奏议》及《留都奏议》,其初别本各行,后又编入集中也。

△《屏居集》·八卷、《浪游集》六卷、《耕馀集》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姚汝循撰。汝循字叙卿,江宁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大名府知府,终於嘉州知州。汝循自大名罢官归田,著《屏居集》;及嘉州罢后,历游燕、赵、楚、蜀间,著《浪游集》;晚年退耕秦淮,著《耕馀集》。王穉登序其《耕馀集》,谓其冲若陶、韦,然陶、韦不在其貌也。

△《济美堂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陈瓒撰。案:世宗时有两陈瓒:其一献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即尝为杨继盛奏请恤典者;此陈瓒字廷祼,常熟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庄靖,事迹附见《明史·魏时亮传》。是编首列疏一卷,词颇伉直,馀多酬应之文,六卷之末,附诗二十八首、词一首,亦非所长。

△《兰晖堂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屠应埈撰。应埈字文升,刑部尚书勋之子。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谕德。《明史·文苑传》附载《王慎中传》中。应埈为文,善比事属辞,诗法汎滥诸家,时有独造,一时名出其父右。然牵於华藻,蕴蓄未深。是编凡诗二卷,文二卷,与其父集本别行,后其曾孙绳德等,又取勋所著《太和堂集》,与是集合刻,名曰《屠氏家藏二集》云。

△《怡云堂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蔡国珍撰。国珍字汝聘,奉新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靖。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乃其从曾孙尚才所编,凡诗四卷,文六卷,诗皆近体,尚才《序》谓:从败簏中得其归田后所作诗一帙,分类编次,盖非全稿也。卷四后附其子若孙之诗;卷五、卷六,乃国珍所作奏疏、序记诸文;又卷七、卷八,附以敕命、墓表、及寿文、祭文;卷九又为国珍所作书启、小词;卷十又附刻他人书启,编次殊为无绪。且诗实四卷,而《序》云二卷,尤为不检矣。

△《心泉集》·二十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何源撰。源字仲深,号心泉,江西广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源官吏部文选司主事时,张居正以亲故托之,拒弗应,缘是引疾归。及为南京吏部侍郎,京察黜陟公允,为海瑞所称,以为士人致身报主当如是。后卒於官,贫几不能殓,盖以气节自负者。是集为其子孔贤、孔宾所编,凡文二十二卷,诗赋、歌词三卷。大抵非公牍即应酬之作。然源之足以不朽者,固不在此也。

△《张浒东集》·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张卤撰。卤字召和,号浒东,仪封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以忤张居正、冯保,左迁南京太常寺卿,旋乞休归,终於家。是集凡诗六卷,文八卷,初刻於天启五年,为其子永忠及门人王安仁所订定。版久毁,此本为其后人重刊。其中如《庆成宴》、《代巡》、《赠别》诸作,本五言长律,而杂之古体中;《题鹿鸣宴图》,本七言古诗,而列之词内。编次颇为舛误。且考卤在谏垣时,陈奏颇为侃直,其后三领节钺,能歼叛卒,修边备,与中朝权贵相抗,多有政绩可纪;而集中章疏,乃无一篇,意者尚别有奏议,自为一集乎?

△《华阳洞稿》·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张祥鸢撰。祥鸢字道卿,别号虚斋,金坛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编文十三卷,诗九卷。祥鸢多与嘉靖七子相往还,而诗能不涉其窠臼,然所造则尚未深也。

△《王奉常集》·六十九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王世懋撰。世懋有《却金传》,已著录。是集赋、诗、词十五卷,文五十四卷,第五十二卷曰《澹思子》,第五十三卷曰《艺圃撷馀》,第五十四卷曰《经子臆解》、《易爻解》,皆所作杂说、笔记,附编集内者也。世懋名亚於其兄世贞,而澹於声气,持论较世贞为谨严。厥后《艺苑卮言》为世口实,而《艺圃撷馀》,论者乃无异议,高明、沉潜之别也。但天姿学力,皆不及世贞,故所作未能相抗耳,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敬美才虽不逮哲昆,习气犹未陷溺,斯持平之论也。

△《关洛记游稿》·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世懋撰。是集乃万历辛巳,世懋官陕西提学副使,旋以昙阳子事,为台谏所弹,乃移疾自洛阳东归时作。上卷游记三篇,下卷诗七十七首。屠隆为之《序》,亦全作二氏支离语,盖一时士大夫习气如斯也。

△《赐闲堂集》·四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申时行撰。时行有《书经讲义会编》,已著录。是集赋、诗共六卷,文及杂著共三十四卷,其相业无咎无誉,诗文亦如其为人。

△《王文肃集》·五十二卷、《附录》·二卷(检讨萧芝家藏本)

明王锡爵撰。锡爵有《王文肃奏草》,已著录。是集为其孙时敏所编,凡杂文十二卷,书十八卷,奏疏二十二卷,附载《荣哀录》一卷,志状碑传一卷,前有申时行《序》,然时行乃序其奏疏,非序其全集,时敏刊刻之时,取以冠编耳。时敏《跋》称:汇集文稿,不能十之五六,诗稿经年广搜,未能成帙,又称:入阁以后参军代笔,奉有先命,不敢混入云。

△《观我堂摘稿》·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李材撰。材有《李见罗书》,已著录。其学出於姚江,而稍变其说。遂开止修一派,与良知一派并传。然制行颇率意自恣,官巡抚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功,逮问坐系十馀年,谪戍福建,乃仍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耳。是集凡《大学古本义》一卷,《书问》十卷,《杂著》一卷,皆其讲学之文也。

△《敬和堂集》·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孚远撰。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具《明史·儒林传》。孚远之学虽出於唐枢,然史称其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故与罗汝芳、杨起元、周汝登龂龂相争,在姚江末派之中,最为笃实。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是集前,有叶向高《序》,盖万历甲午,孚远为福建巡抚时所刊,每卷之首尚空其次第,未镌以版心号数,计之凡序一卷,记一卷,杂著一卷,书一卷,疏二卷,公移二卷云。

△《卫阳集》·十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周世选撰。世选字文贤,故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以卫阳为名,盖故城在卫河之阳,世选以自号,因以名集也。世选以风节著,文章非所留意,然集中章奏,如《谏穆宗驰马於禁掖》、《神宗讲武於宫中》,皆不知明之积弱,由於朝廷之宴安,朝廷之宴安,由於诸帝之不知兵事,持论殊为迂阔。又姚希孟《序》谓:大学士高拱构祸华亭,将引世选效指臂,弗应,遂被逐去。复引其祭拱文中隐显参商语,以证之。然世选出拱之门,不受指嗾,具见特立之操。乃拱既卒,而必特彰其事於祭文,是又不如置之不辨之,为厚矣。

△《海亭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郑普撰。普字汝德,海亭其号也,南安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云南府知府。是集文三卷,皆应酬之作,诗一卷,仅二十馀首,亦殊寥寥。据王慎中所作《墓志》,谓普精於经学,观集中《复林次崖二书》,亦凭虚理断之学,非元元本本之学也。

△《覆瓿草》·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林烴撰。烴字贞耀,闽县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事迹附见《明史·林瀚传》。集首有王穉登《序》,言烴官未逾藩镇,既告归,几二十年,乃以荐为太仆,俄复请归。与史不合。盖史举其所终之官,穉登所称则其刻集时官也。穉登《序》极论七子末流之弊,而独称烴诗为有道之言,然是集为胡应麟所编,应麟故依附七子者,集中所录,大抵旧调居多,新意殊少,仍七子之支派而已。

△《逍遥园集》·二十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穆文熙撰。文熙有《七雄策纂》,已著录。是集为南师仲所编。凡诗十卷,文十卷。《明史·艺文志》作《逍遥园集》十卷,疑刊本误脱“二”字也。

△《处实堂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凤翼撰。凤翼有《梦占类考》,已著录。是编诗四卷,文三卷,末一卷曰《谈辂》,则其笔记也。凤翼才气亚於其弟献翼,故不似献翼之狂诞,而词采亦复少逊。生平好填词,集中多论传奇之语。《千顷堂书目》载:凤翼《处实堂前集》十二卷,《后集》六卷,与此本皆不符,未喻其故。

△《文起堂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张献翼撰。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集凡赋一卷,诗六卷,杂文三卷。其诗文多参以俳偶,盖献翼虽颇与李攀龙笔札往还,而与皇甫涍尤契,故学其含咀魏、晋,而未能成家云。

△《纨绮集》·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张献翼撰。乃自录其早岁所作,於《文起堂集》外,别行者也。

△《狎鸥子摘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崇节撰。崇节有《古史要评》,已著录。此其为武冈知县罢归后,所为文也。前有《狎鸥亭赋》及《霞塘八景》绝句,后则杂文,寥寥仅十数篇,皆词意浅薄。中有《悟蘧生传》,详其词意,乃崇节自谓,而其《狎鸥亭赋》又自称“豫石子”,随地易号,殆仿元结之例欤?

△《鲁望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袁尊尼撰。尊尼字鲁望,吴县人,佥事袠之子。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是集纯为七子之体,故王世贞《序》极称之。

△《天池草》·二十六卷(编修吴典家藏本)

明王宏诲撰。宏诲字绍传,琼州安定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宏诲初释褐时,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又尝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为居正所衔,盖亦介特之士也。是集,文二十卷,诗六卷,集首载谕祭文及本传,犹古人附录之例。又载其三世诰命,已为破格。至以万历己丑,宏诲为会试副总裁,遂并载是科题名录,则从来编别集者,无此变体矣。

△《谢山存稿》·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吾德撰。吾德字有斋,广东新会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吾德传陈献章之学,居官忤张居正,屡遭贬谪,其气节亦铮铮者,诗文则直述胸臆而已。

△《震川文集初本》·三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归有光撰。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编为其子子祐、子宁所辑。前有万历三年周诗《序》,所谓昆山本者是也。其中漏略尚多,故其曾孙庄又裒辑为四十卷,而有光之文始全。相传子宁改窜父书,有光见梦於贾人童姓,其事虽不足信,而字句之讹舛,诚有如庄所指摘者。末载行述一篇,子祐所作,又序略一篇,子宁所作也。

△《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陈文烛撰。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其诗分八集:曰《汉阴诗》、曰《廷中诗》、曰《淮上诗》、曰《嵩和诗》、曰《西蜀诗》、曰《东岱诗》、曰《金焦诗》、曰《黄蓬诗》。陈思育、王乔桂、皇甫汸、袁福徵、黄省曾、沈明臣、李先芳、孙斯亿、任瀚、高启愚、熊敦朴、陈宗虞、曾可耕、吴国伦、方沆、黄一正、李维桢、屠隆、周光镐,十九人“序”之。文曰《五岳山人前集》、《五岳山人后集》,王世贞、归有光、汪道昆、茅坤“序”之,后总编为《二酉园文集》,道昆、世贞又“序”之。《续集》则文烛身后,其孙之蘧所辑。皆文无诗,亦无当时名士“序”。惟之蘧自“序”之,又与文烛之婿龙膺各为一“跋”而已。斯亦生死之际,交游盛衰之验,而文坛标榜,其不足尽据可知矣。

△《杨端洁集》·(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时乔撰。时乔有《周易古今文全书》,已著录。是集为其子圣践所编。江右之学,惟时乔一本程、朱,故集中《大学》、《周易》诸“序”,及孔、朱二像“碑”,皆力辟心学之误云。

△《洪洲类稿》·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王圻撰。圻有《东吴水利考》,已著录。是集,凡诗一卷,文三卷,乃其提学湖广时所自编,其孙谟又为重刻。圻所著述,如《续文献通考》、《三才图会》、《稗史类编》诸书,皆篇帙浩繁,动至一二百卷,虽庞杂割裂,利钝互陈,其采辑编排,用力亦云勤笃。计其平日,殆无时不考古研今;其於诗文,殆以馀事视之,故寥寥如此,存而不论可矣。

△《宝善堂稿》·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旧本题庆成王宗川撰,不著其名。考《明史》晋王?第四子济炫封庆成王,其子孙袭封者,无宗川之名。集中孔天允《序》,称王纂世十叶,赵讷《跋》亦云:王祖考安穆王,以世次推之,宗川盖即荣懿王慎锺之号。穆文熙《诗话》称荣懿王以贤孝称,器质敦厚,诗亦有体裁,足相证也。然《明诗综》载,有慎锺《夏日登万佛楼次朱使君韵》诗一首,而此集中不载,则又未详其故矣。

△《山居集》·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栗应宏撰。应宏字道甫,长子人。嘉靖中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祥符高叔嗣谢病归,应宏往与订交,叔嗣作《紫团山人歌》赠之,是集即叔嗣所“序”也。集中惟五言近体,颇有隐秀之致,馀体则自郐无讥。《千顷堂书目》载是集,作六卷,疑字之误。又载有《太行集》十六卷,今未见传本。

△《吾野漫笔》·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许炯撰。炯字吾野,新会人,嘉靖中举人。是集凡文七卷,诗六卷。前有《自序》,谓少时不慧,从群儿骑竹马,粘蜻蜓,捕鸟雀为戏。未几病痁忽剧,梦一父老出袖中书授之,俄坠而觉,自是遂能把笔作诗。其一卷首篇《述戒》,称有“通元先生过而诲之”云云。盖才高而无所师法者,故其漫书各篇内,谓范仲淹、扬雄之流也,胥於僣矣;苏洵、荀卿之流也,邻於诈矣。又谓苏洵《辨奸》,訾王安石也,吾以为洵亦安石之徒云云。皆率意一往,不复絜以规矩者也。

△《俞仲蔚集》·二十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俞允文撰。允文初名允执,仲蔚其字也,昆山人,嘉靖中诸生。年四十即弃去举子业,一意为诗。《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穉登传》中。允文与王世贞善,故与卢柟、李先芳、吴维岳、区大任、世贞目为广五子,然允文论诗,乃深不满李攀龙,特才地差弱,终不能与之抗衡耳。大抵广五子中,柟最挺出,大任次之,先芳、维岳及允文又其次也。

△《天隐子遗稿》·十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严果撰。果字毅之,震泽人,嘉靖时布衣。是集,诗七卷,文十卷。首有王思任《序》云:弇州盱衡海内,才子俱上贽贡,所不能致者,会稽徐文长、临川汤若士,其乡则严毅之。可谓卓然自立之士。然其诗文则尚非徐渭、汤显祖匹也。

△《汪山人集》·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汪少廉撰。少廉字古矜,休宁人,嘉靖中布衣。其集第一卷为赋,二卷至十六卷为诗,末二卷为杂文。诗於分体中又各分类,名目繁细,每类中又注编年於其下,丛碎弥甚,所作音节高伉,而神理不具,往往失之蹈袭。其《边愤》一诗,朱彝尊《明诗综》独取之,然究不出少陵《诸将》蹊径也。

△《大鄣山人集》·五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吴子玉撰。子玉字瑞穀,休宁人,嘉靖中贡生。其文规橅李攀龙,集中分体二十,皆以某部为题,其《叙事》、《志略》、《说谱》等目,并出臆造。

△《何翰林集》·二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何良俊撰。良俊有《四友斋丛说》,已著录。是集乃其诗文、杂著,并语林之《小序》亦载焉。朱彝尊《明诗综》载,其有《清森阁集》。《千顷堂书目》载,良俊《清森阁集》无卷数,又载其《柘湖集》二十八卷。据集首莫如忠《序》,称是集二十八卷,盖即所谓《柘湖集》者。此本仅二十二卷,目录亦复残阙,则已非完书矣。良俊在当时,颇有文名,所作纵横跌宕,亦时有六朝遗意,而落笔微伤太快,殆亦才人轻脱之习欤。

△《芸晖馆稿》·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茅翁积撰。翁积字穉延,归安人,副使坤之子也。豪荡不羁,以任侠自负,故所作多文酒宴会之词。是集凡诗十卷,文二卷,乐府二卷,而以“行状”、“墓志铭”、“小传”,附其后。

△《兔园草》·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曹乾学撰。乾学字叔骥,太仓人。与王世贞为姻家,又与赵宧光辈友善,故集中多游览酬赠之作,其诗不尽落娄东窠臼。然边幅窘束,则才地限之也。

△《黄说仲诗草》·十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黄惟楫撰。惟楫字说仲,天台人。其诗多与王世贞、区大任等唱酬之作,盖亦沿七子之流波者。

△《被褐先生稿》·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华善述撰。善述字仲达,无锡人。是集惟末一卷为杂文,馀卷皆诗也。王世贞为作《序》云:其诗或并比兴而忘之,大概不可为典要。是深不满之矣。

△《童子鸣集》·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童佩撰。佩字子鸣,龙游人。世为书贾,佩独以诗文游公卿间,尝受业於归有光,其殁也,王世贞为作“传”,王穉登为作“墓志”,盖亦宋陈起之流也。诗格清越,不失古音,而时有累句。如《读李博士集》:“绕屋梅花然”句,盖用沈约“诗山樱红欲然”语,以之品梅殊不类。又如《观魏知古告身歌》:“高斋试展竹满墙”句,上四字下三字,邈不相贯。他如“囊琴挟水流,客鬓带山苍”之类,皆失之纤巧。“公牍无盈案,私钱不入囊”之类,皆失之拙俚。“川原呈伎俩”之类,尤失之儇佻。旧《序》称,其闭户属草,必屡易而后出,出则使人弹射其疵,往往未惬,并其稿削之,不留一字,殊不尽然也。

△《松韵堂集》·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孙七政撰。七政字齐之,常熟人。与王世贞诸人游,故诗亦类七子之体,而字句时伤於笨滞。

△《王世周集》·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伯稠撰。伯稠字世周,昆山人。是集,卷首有王世贞兄弟《序》,颇相推许。然考其所作,似过於标榜。

△《壮游编》·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叔承撰。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晚更字子幻,自号昆仑山人,吴江人。《明史·文苑传》附载《王穉登传》中。叔承早弃举子业、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入楚。其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叔承以王无下士实意,赋诗以行。有“壮心欲别逢知已,羞向侯门待晚餐”之句。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亦以使酒偃蹇谢去。史称其与王锡爵为布衣交,锡爵再召时,有《建三王并封议》者,叔承遗书数千言,谓当引大义以去就争,不当依违两端负主恩,辜物望。盖其气节怀抱,亦非当时山人墨客以诗句为市者比。最后从顾养谦於塞上,无所成就而归,乃不复出。此集即其初入都时作也。

△《吴越游》·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王叔承撰。是集前六卷为诗,无锡陈以忠所刻,后二卷为杂文,乌程范应期所刻。《千顷堂书目》作十卷,与此本不合,或字误欤?

△《涉江诗选》·七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潘之恒撰。之恒有《黄海》,已著录。之恒初以文词受知於汪道昆、王世贞,既而赴公车不得志,渡江历浔阳、武昌,从公安袁宏道兄弟游。宏道称其出汪、王之门,而能不入其蹊径。然当时论者又谓之恒依傍汪、王,终不能有所解驳。宏道徒以其论与己合而收之,迹其生平,盖始终随人作计者也。集本二十卷,宏道删定为此本。凡甲、乙集各三卷,丙集一卷。

△《翏翏集》·四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俞安期撰。安期有《唐类函》,已著录。是集骚一卷,赋二卷,诗三十七卷,杂文一卷。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故诗亦不出其流派。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赋景有馀,言情不足,如观翦采花,青红碧绿,非不烂然,即而视之,总与根株不相符。可谓定评矣。

△《江山人集》·七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江瓘撰。瓘有《名医类案》,已著录。是集凡诗五卷,文二卷,汪道昆为作“传”,称其少补诸生,以病谢举子业,专事吟咏。故其诗较胜於文,特稍嫌薄弱。别有《武夷游稿》、《游金陵诗》二集,今皆未见。独此集之末,附存其原“序”二篇而已。

△《尚元草》·八卷、《咏物诗》·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姚兖撰。兖字叔信,号元岳,秀水人。何三畏为作小传,称其少以事系狱,与诗僧同羁,因得其诗法,盖其派出自山林,故所作终无俗气。王穉登《序》,称其诗清真古淡,不事藻缋,犹春岫孤霞,寒林片月。则稍过其实矣。

△《少岳集》·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项元淇撰。元淇字子瞻,秀水人。以赀为光禄寺署丞。是集乃其弟元汴所刊。凡元汴与元淇唱和诸作,亦附入焉;近体颇妥適,古体则力不逮矣。

△《蛣蜣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郑若庸撰。若庸有《类隽》,已著录。“蛣蜣生”其所自号,因以名集。凡文七卷,诗一卷。其诗与谢榛齐名,然材力逊榛之富健,文又其馀事矣。

△《北游漫稿》·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郑若庸撰。是集为歙人汪良迪所辑。前有王锡爵《序》,称山人今年已八十,违赵而居清源,又已数年。故今集中,清源之诗不一而足,乃其晚年作也。《明诗综》载若庸有《蛣蜣集》,不及此稿。然所录诸诗具在兹集。盖《蛣蜣集》诗止一卷,良迪并入此稿耳。

△《越草》·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沈明臣撰。明臣有《通州志》,已著录。明臣屡试不第,与山阴徐渭同入胡宗宪幕。宗宪逮系卒於狱,宾客星散,独明臣持所作诔词遍为讼冤,其行谊为世所重。诗则才气坌涌,得之太易。此集乃万历己卯,明臣適盐官时所作,留其稿於钱氏者。盐官地近御儿,故越境也,因以“越草”为名。《元日》以下数首,乃其家居所作。以同为是年之诗,故并附录焉。

△《丰对楼诗选》·四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明臣撰。明臣生平所作诗凡七千篇,属其犹子九畴选定为四百篇,今未见传本。是集为广陵陈大科所校梓,凡为诗四千四百八十九首,较九畴所选增十倍。白居易诗尚以所存太富,有沙中金屑之憾,则不及居易者可知矣。

△《徐文长集》·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徐渭撰。渭有《笔元要旨》,已著录。陶望龄作渭小传,载渭尝自言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今其书画流传者,逸气纵横,片楮尺缣,人以为宝。其诗欲出入李白、李贺之间,而才高识僻,流为魔趣。选言失雅,纤佻居多,譬之急管么弦,凄清幽渺,足以感荡心灵,而揆以中声,终为别调。观袁宏道之激赏,知其臭味所近矣。其文则源出苏轼,颇胜其诗,故唐顺之、茅坤诸人皆相推挹。中多代胡宗宪之作,《进白鹿》前后二表,尤世所艳称,其《代宗宪谢严嵩启》云:凡人有疾痛疴痒,必求免於天地父母,然天地能覆载之,而不能起於颠挤;父母能保全之,而未必如斯委曲。伏惟兼德,无可并名。名且不能,报何为计?云云。虽身居幕府,指纵惟人,然使申谢朝廷,更作何语。录之於集,岂止白圭之玷乎?盖渭本俊才,又受业於季本,传姚江纵恣之派。(案:渭师季本,见《明史·文苑传》)不幸而学问未充,声名太早,一为权贵所知,遂侈然不复检束,及乎时移事易,侘傺穷愁,自知决不见用於时,益愤激无聊,放言高论,不复问古人法度为何物,故其诗遂为公安一派之先鞭,而其文亦为金人瑞等滥觞之始。苏轼曰:非才之难,处才之难,谅矣。渭所著有《文长集》、《阙篇》、《樱桃馆集》三种,锺瑞先合刻之,以成此集。又有商濬所刻,题曰《徐文长三集》者,亦即此本,前有陶望龄、袁宏道所作二传。宏道以为一扫近代芜秽之习,其言太过。望龄以为文长负才性,惟不能谨防节目,迹其初终,盖有处士之气,其诗与文亦然,虽未免瑕类,咸成其为文长而已,是则平心之论也。

△《徐文长逸稿》·二十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徐渭撰。此本为其乡人张汝霖、王思任所同选。如末卷所载《优人谑》、《吃酸梨偈》、《放鹞图偈》、《对联》、《灯谜》诸作,鄙俚猥杂,岂可入之集中,鲍照集中载《字谜》,恐非当时旧本,未可援以为例。况照词犹雅,不似渭所作:“摸著无节,看著有节,两头冰冷,中间火热”之类也。

△《朱邦宪集》·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朱察卿撰。察卿,上海人,福州知府豹之子,邦宪其字也。为太学生,慷慨任侠,与沈明臣、王穉登友善。集凡诗二百五十四首,文一百五十六首,即明臣所订定也。

△《白阳集》·(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陈淳撰。淳字道复,后以字行,别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人。以诸生援例入北监,卒业归,不复就选。《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淳少从徵明游,以书画擅名,为世宝重,诗则寄意而已,非其所长。是集其五世从孙仁锡所编,以同时赠答之篇附之卷末,与沈周集合刻之,以两人之诗皆为画掩也。

△《隆池山樵集》·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彭年撰。年字孔嘉,长洲人,“隆池山樵”其号也。《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年书名亚於徵明,然当时鲜有称其诗者。独王世贞《序》称,徵明诗以韵胜,而年诗以边幅胜;其词亦颇有抑扬矣。又据世贞《序》,称徵明孙子悱乃年女婿,年死后,其家取其诗文草鬻於某甲,得缗钱以资葬。后有永嘉王公者,从某甲购得之。然已佚其大半,其存者仅十之三,故此编有诗无文。《明史·艺文志》载:《隆池山樵集》三卷,与此不合,疑刊本偶误“二”字为“三”云。

△《止止堂集》·五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戚继光撰。继光有《练兵实纪》,已著录。《千顷堂书目》载:继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编首总题《止止堂集》。前有万历二年工部尚书郭朝宾《序》,而集中有万历庚辰纪年,在朝宾作“序”之后,盖又尝续有增益。知虞稷所见《愚愚稿》一卷,乃初刻之本,非著录之误也。继光有平倭功,当时推为良将,诗亦伉健近燕、赵之音,而杂说中乃多及阴骘果报、神怪之事,不免偏驳。考继光有《登盘山绝顶》七律一首,格律颇壮。今石刻尚存,而两集中皆不收,殆作於刻集之后欤?

△《句漏集》·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顾起纶撰。起纶字更生,号元名,无锡人,官郁林州州判。是集即在郁林所作,前二卷皆游览诗,三四卷名《感知篇》,乃历叙素所相知者,各赋一诗,系以《小序》,凡四十首,中间人品亦甚为杂糅。如於赵文华乃称其雅志豪迈,名冠英流;“序”其罪废事,则曰感激罢官去。而於方士陶仲文亦以风神端恪,恭诚一至称之。皆不免阿私所好也。

△《赤城集》·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顾起纶撰。是集乃万历戊寅起纶游赤城所作。上卷为诗六十一首,下卷为游记一篇,而以赠答倡和之作间於上下卷之间,别为中卷。似别集而非别集,似总集而非总集,体例颇为未善。然中卷有附录字,知以起纶为主矣。故仍入之别集类焉。

△《卯洞集》·四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徐珊撰。珊号三溪,馀姚人,官辰州府同知。卯洞在盘顺中里,介於楚、蜀之交。嘉靖间,珊以庙工采木於是,积其二年中所作公牍、杂文为二卷,诗歌为二卷,因以其地名集。中有《读高苏门集诗》,盖宗法所在,大致不失风格,而深微则不及叔嗣也。

△《傅山人集》·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傅汝舟撰。汝舟本名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一曰磊老,侯官人。晚慕仙家服食之术,舍乡井遨游山水,其诗刻意学郑善夫,喜为荒诞诡谲之语。王世贞比之:言《法华》作风语,凡多圣少。然奇崛处亦颇能独造,特旁门曲径,不入正宗耳。

△《包参军集》·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包大中撰。大中字庸之,别号三川,宁波人。官建阳县县丞,以尝预征倭之役,故称曰“参军”。是集随事立名,曰《薄游集》,曰《武夷集》,曰《归来集》,曰《台雁集》,各一卷,曰《东征漫稿》二卷。然《薄游集》题卷之一,则当有佚卷矣。

△《沧沤集》·八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张重华撰。重华字虞侯,华亭人。是编前有张位、姜宝“二序”。位《序》称其有集百卷,先梓八卷;宝《序》称其文言言欲奇,其诗首首欲出尘清新,然大抵拉杂不入格。如称“九峰三泖”曰“九三”,虽《绛守居园池记》,亦不至於斯矣。

△《栗斋文集》·十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金瑶撰。瑶有《六爻原意》,已著录。是集乃其外孙江从龙所梓。文颇有轶宕之致,其阐发经义之作,大抵空言多而实际少,盖其《说易》、《说周礼》,即多以臆断云。

△《檗庵集》·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汪禔撰。禔字介夫,别号檗庵,祁门人。《江南通志》称,所著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其学盖深於《礼》。故集中《与胡天叙书》、《论王生二书》、《与汪子立书》、《赠叶生新娶序》、《胡氏初堂记》、《新居告祖文》、《奉主还宗子祠文》、《宗法议》,皆本礼以立言;惟卷端《上学使者》一书,犹明代学校之旧习,可以不作耳。其诗则全作《击壤集》体,不以声律论矣。

△《湛然堂诗稿》·(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汝玚撰。汝玚字席珍,高安人,官广昌县知县。其自叙诗注云:望五贡荐,盖由贡生起家也。是集为其子邦纶属陈起元所选定,格意颇为平实,然不足自名一家。

△《龟川诗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董绪撰。绪字禹方,乐安人。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故其诗不求工於声律,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也。其子刑部尚书裕初刻於东莞,岁久版漶;其裔孙又为重刻。然此本亦字多残阙,殆难卒读。据其目录,尚有附录志状之属,亦佚之矣。

△《田子艺集》·二十一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田艺蘅撰。艺蘅有《大明同文集》,已著录。此为文选、诗选十八卷,乃其为诸生时所刊。《北观初稿》、《二稿》三卷,则以岁贡入京廷试时所作。艺蘅在嘉、隆间,犹为博洽,而诗格颇嫌冗漫。

△《方建元诗集》·十二卷、《续集》·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方于鲁撰。于鲁有《方氏墨谱》,已著录。是编前集以各体分编,总名《佳日楼集》;续集仅诗二十九首,文一首,题曰《师心草》,则其子嘉树所续刻也。于鲁初以制墨名,后与汪道昆唱和,遂招入丰干社中,然世终称其墨也。

△《石西集》·八卷、附《崇礼堂诗》·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汪子祜撰。子祜字受夫,别号石西,石门人。性喜为诗,自二十岁至七十岁,皆编年为集。后其元孙宗豫蒐辑遗稿,属汪懋麟等定为是编。凡诗六卷,赋一卷,文一卷,后附《崇礼堂诗》一卷,则崇豫父伯荐之作。伯荐字士倩,崇祯戊辰恩贡生。

△《石盂集》·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汪坦撰。坦字仲安,号识环,鄞县人。是集为其子长文所刊。凡诗赋十卷、杂文七卷,前有屠隆《序》,称其诗自三百篇、骚、选、汉、魏、六朝、唐、宋,文自左、马、班、扬、崔、蔡、韩、柳、苏、王诸体,靡所不诣,然核其所作,不出七子之体。

△《石门诗集》·一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一名《霞居集》。明高瀫撰。瀫字宗吕,号石门,又号髯仙,侯官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少谷郑善夫居鼇峰北,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瀫居首,傅汝舟次之。今卷首林向哲《序》,称其俊而不刻,清而不矫,亦非虚语。然竟以为与少谷相伯仲,则溢美矣。瀫诗向未付梓,流传俱属钞本。《明诗综》载其《岳阳楼》一诗,有“残雨数声衡岳晓”句。今检原集,“数声”实作“数峰”瀫较“声”字为工。考徐熥《晋安风雅》所载亦同。盖《诗综》刊本偶误耳。

△《东厓遗集》·二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王襞撰。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叟,泰州安丰场人。是集其门人林讷所辑。上卷为《像赞》、《墓图》、《年谱》、《语录》及同时赠答杂文;下卷为所作诗、赋,附载行状、铭志、祭文、世系、门人姓氏,刊集始末。襞少从其父王艮至会稽,传王守仁之学,沈桐赠之诗云:“念子贤者后,至理早已融,譬彼三世医,指授宁无从。”盖其父子皆刻意讲学,非以文章为事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襞诗如“一室风过雨,三更月到窗”,“好雨应宜早,秋花不恨迟”,“坐雨新亭晓,闻潮落月时”,“老携杖履归山谷,闲看儿孙种水田”等句,亦有活脱之趣,然终非专门也。

△《僦寮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古杭月堂宗贤撰,不著时代。考之《志乘》,亦不载其名氏。据其题名,似乎衲子。故所与唱和者亦衲子为多。集中有《和沈石田鹊桥仙词》,知为正、嘉间人也。诗笔清旷,颇近自然。特边幅少狭,不免伤於寒瘦。

△《松菊堂集》·二十四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孙鏊撰。鏊字端峰,馀姚人。江西巡抚燧之孙,工部尚书升之子也,官上林苑丞。是集凡诗二十卷,杂文四卷,诗句清隽,不入前后七子之派。文则不免於平衍。鏊晚归烛湖,於宅东构漆园居之,作《漆园供事别传》。如《滕六司农》、《玉羽仙翁》、《食苹仙子》、《秦大夫》、《清修子》、《姑射仙诸传》,皆以文为戏之笔也。

△《郑京兆集》·十二卷、《外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郑心材撰。心材字敬仲,号思泉,海盐人。刑部尚书晓之孙,光禄寺少卿履淳之子。以荫生官至应天府治中。是集为其婿项皋谟所校,凡诗文、杂著,十二卷,其外集二卷,则附录“墓碑”、“行实”之类也。考其子端允所作《行实》中,称所著文集以外,有《昭明文选钞》、《唐人列传》、《见闻纪钞》三书。今本《唐人列传》乃编在第六卷。其外集别题曰《葬录》,与目录不相应。盖随意编次,故无体例也。心材老於场屋,必欲一第而卒不可得,年五十始就铨,平生精锐之气,已消磨於时文中,诗、古文特偶试为之耳。

△《冬谿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释方泽撰。方泽字云望,号冬谿,嘉善人,秀水精严寺僧也。《明诗选本》载方泽诗,俱作《冬谿内外集》。据此本实作《冬谿外内集》。上卷为外集,下卷为内集,以诗为外,以文为内,盖诗多涉文字,而文皆关禅义,故其下卷之诗,亦不谓之诗而谓之偈。则其外内之义,即程氏之外学、内学,作内外者,误也。集中文笔觕率,不出方丈语录之格,诗稍近雅而亦不工。

△《徐花潭集》·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嘉靖中朝鲜生员徐敬德撰。敬德贫居讲学,年五十六,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逸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於花潭,因以为号。是集杂文、杂诗共二卷。其文《中原理气》一篇,末有附记,称曰“先生”。《鬼神生死论》一篇,末亦有附记,称以上四篇,皆先生病亟时作。诗中《次申企斋韵》一首,附录原作,称企斋赠先生诗。盖其门人所编也。敬德之学,一以宋儒为宗,而尤究心於《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集中杂著,皆发挥二书之旨。其《送沈教授序》,全然邵子之学也。其《论丧制疏》、《答朴枝华书》,亦颇究心礼制。盖东士之务正学者。诗则强为《击壤集》派,又多杂其国方音,如所谓“穷秋盛节换,木落天地瘦”,体近郊、岛者不多见也。他如《无弦琴铭》:不用其弦,用其弦弦,律外宫商,吾得其天;非乐之以音,乐其音音;非听之以耳,听之以心。彼哉子期,曷耳吾琴。稍得苏、黄意者,亦偶一遇之。然朝鲜文士,大抵以吟咏闻於上国,其卓然传濂、洛、关、闽之说,以教其乡者,自敬德始。亦可谓豪杰之士矣。故诗文虽不入格,特存其目,以表其人焉。
资源编号:ZY154127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九 集部三十二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七 集部三十

其它收录: 石安期
阳光灿烂六月天,喜讯传来笑开颜
一人消费没拖累,独立自主拍板干脆
真爱无敌,让我们永远在一起
童话里的结局永远都是美好的,而我的童话结局永远只有我一个人和你离去背影
青年是祖国最新鲜的血液
明星去演叫客串,你们去演叫跑龙套
我心里已经有了你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39.51.182.*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路过
20.138.128.*美国 Computer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路过
159.205.213.*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路过
28.251.111.*美国 弗吉尼亚州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