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二 集部二十五

○别集类二十五

△《升庵集》·八十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杨慎撰。慎有《檀弓丛训》,已著录。此集为万历中四川巡抚张士佩所订。凡赋及杂文十一卷、诗二十九卷,又杂记四十一卷。盖士佩取慎《丹铅录》、《谭苑醍醐》诸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其诗文之后者也。慎以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於明代独立门户。文虽不及其诗,然犹存古法,贤於何、李诸家窒塞艰涩,不可句读者。盖多见古书,薰蒸沉浸,吐属自无鄙语,譬诸世禄之家,天然无寒俭之气矣。至於论说考证,往往恃其强识,不及检核原书,致多疏舛,又恃气求胜,每说有窒碍,辄造古书以实之,遂为陈耀文等所诟病,致纠纷而不可解。孝《因树屋书影》有曰:“《丹铅》诸录出,而陈晦伯正杨继之,胡元瑞笔丛又继之。当时如周方叔、谢在杭、毕湖目诸君子集中,与用修为难者不止一人。然其中虽极辨难,有究是一义者,亦有互相发明者。予已汇为一书,颜曰翼杨”云云。其语颇为左袒,然亦未始非平心解斗之论也。诸书本别本各行。士佩离析其文,分类排纂,合而为一,较易检寻。而所分诸目,较《丹铅总录》亦尚有条理。故仍录之集中,备互考焉。

△《东岩集》·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夏尚朴撰。尚朴字敦夫,东岩其号也,永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尚朴初师吴与弼,后师娄谅,故《明史·儒林传》附见《谅传》中。惟史於《薛瑄传》末又称瑄之门人有周蕙,蕙之门人有薛敬之、李锦、王爵、夏尚朴,与《谅传》不合。考《传》末惟叙敬之、锦、爵三人事迹,一字不及尚朴。则《瑄传》列尚朴之名,殆衍文欤。谅以勿忘勿助为敬,胡居仁、罗钦顺多讥其近禅。而史载尚朴常言“才提起便是天理,才放下便是人欲”。魏校亟称之。王守仁少时亦学於谅。然守仁《赠尚朴诗》有“舍瑟春风”之句,尚朴则答曰“孔门沂水春风景,不出虞廷敬畏中”,至谓心所以穷理,未足以尽理。又谓学不难於一贯,而难於万殊。则与王守仁即心即理之说迥异。又《与湛若水书》“斤斤以厌常喜新”为戒。其语录中复取陈献章与论学诗一一为之笺疏,指其谬误。正、嘉之际,学问渐岐,而尚朴独恪守先儒,不为高论,可谓笃实之士矣。至其论《中庸》分八节,独不用朱子之说,则见仁见智,各有所得,其不为苟同,即其不为苟异者也。史载所著有《中庸说》、《东岩文集》。此本为其婿刘宾所编。以语录《中庸说》为第一卷,与《文集》并为一编。史盖据其初出各行之本也。尚朴本讲学之士,不以文章为工,然其言醇正,固亦不乖於大雅焉。

△《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孙承恩撰。承恩字贞父,南直隶华亭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谥文简。是集为其门人杨豫孙、董宜阳、朱大韶所编。七卷以前为疏、表、讲章,皆进呈之作。八卷以后为赋、诗、词、曲。二十七卷以后为杂文。承恩於嘉靖之初,以庶子充经筵讲官。今集中所载《正始箴》、《鉴古韵语》及《讲章》即是时所作。及官礼部时,斋宫设醮,承恩独不肯黄冠,遂乞致仕。较之严嵩诸人青词自媚者,人品卓乎不同。其文章亦纯正恬雅,有明初作者之遗。卷首《陆树声序》有曰:“国初之文,淳厚浑噩,彬彬焉质有其文。迨关西、信阳两君子出,追宗秦汉,薄魏晋而下,海内艺学之士,咸愿执鞭弭从之。标品、位置,率人人自诡先秦两汉,以希方轨。虽体尚一新,国初淳庞浑厚之气或少漓焉。公生长宪、孝朝,博稽宏览,邃诣渊蓄。故出之撰述,类皆深厚尔雅,纡徐委密。论者谓公平生立言,类其为人”云云。承恩文章宗旨,尽是数十言矣。

△《方斋诗文集》·十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林文俊撰。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人。正德辛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湛若水撰《文俊神道碑》,载所著有《方斋存稿》,世无刊本。此本乃其家藏旧抄,凡疏表、序文、杂著九卷,诗一卷。史称其文章醇雅,今观其诗,亦从容恬適,不事雕琢。国朝朱彝尊辑《明诗综》,乃独不载。当由未见此本,非黜之不录也。又近人郑王臣辑《莆风清籁集》,所录文俊诗尚有《彭城夜泊》七言律诗一首、《送黄主簿赴蕲水》七言绝句一首,为是集所未收,未知王臣何自得之。王臣即莆田人,於文俊为乡里,或墨迹流传,据以载入欤。今世传明北监板《二十一史》,即文俊所梭刊,窜改舛讹,颇为后人訾议。然文俊为祭酒,已在雕版将竣之日,陈骙《馆阁续录》所谓经进不经修者,未可以是并訾其诗文也。

△《考功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薛蕙撰。蕙有《西原遗书》,已著录。正、嘉之际,文体初新,北地、信阳,声华方盛。蕙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古体上挹晋、宋,近体旁涉钱、郎。核其遗编,虽亦拟议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其《戏成》五绝句,取何景明之俊逸,而病李梦阳之粗豪,所尚略可见矣。又蕙与湛若水俱为严嵩同年。嵩权极盛之时,若水年已垂耄,不免为嵩作《钤山堂集序》,反覆推颇,颂为盛德之累。蕙初亦爱嵩文采,颇相酬答。迨其柄国以后,即薄其为人,不相闻问,凡旧时倡和,亦悉削其稿。故全集十卷,无一字与嵩相关。人品之高,迥出流辈。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

△《云邨文集》·十四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许相卿撰。相卿有《史汉方驾》,已著录。是集为相卿所自定,简择颇精。《自序》谓弃其脱遗不可读者,存其馀可读者。其《自题》绝句有曰:“云村病老语多哤,造次诗成绝宋腔。还溯开元论风格,拾遗坛上树旌幢。”盖自以所学为未足,欲进而求之唐人也。今观其诗,大抵近体居多,五言有大历之调,七言出入於陈师道、陈与义间,可谓自知之审矣。章疏切实,杂文体裁雅洁,亦多有道之言,无明季士大夫求名若渴之习。殆笃实君子欤。其归田后《与王子扬书》,称“时虑更切,不敢以归为幸。乃今传闻日骇,事势日危,旦夕念北,如昔之思南”。其惓惓君国之意,视所谓“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於山”者,相去盖不啻倍蓰也。

△《小山类稿》·二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岳撰。岳字维乔,惠安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掌都察院事,复出总督湖广、四川、贵州,卒谥襄惠,事迹具《明史》本传。岳初授行人,即以疏谏南巡廷杖,调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初,牵复原官,又以议礼忤张璁。继忤夏言,忤严嵩父子。而卒得以功名终,若有天幸然。其刚正之操,天下推之。集中奏议,分《行人司稿》、《廉州稿》、《粤藩稿》、《督抚郧阳稿》、《巡抚江西稿》、《督抚两广稿》、《总督湖广川贵稿》,皆据其历官年月,次第编类。虽文义朴直,而经济大业,亦可据以考见。又史称岳博览,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今观集中《草堂学则》及诸书牍内辨学之语,大都推阐切至,归於笃实近里。盖有体有用之言,固与空谈无根者异也。

△《梦泽集》·二十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王廷陈撰。廷陈字稚钦,黄冈人,正德丁丑进士,选庶吉士,以言事廷杖,出知裕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其集一刻於惟安,再刻於苏州。此本为其从孙追淳知颍州时所刻,乃第三本也。廷陈少年高第,以恃才傲物,致放废终身,其器量殊为浅狭。至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其如良马走坂,美女舞竿,五言尤是长城。又称王稚钦、吴明卿之五言律各集,妙境专至而有馀。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谓其音高秋竹,色艳春兰,乐府古诗,殊多精诣。盖在正、嘉之间,何景明最为俊逸。廷陈之天骨雄秀,抑亦骖乘矣。若杂文则藻采太多,华掩其实,等诸自郐无讥,无庸深论也。

△《泰泉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此集乃佐官南京国子监祭酒时手自编定,其门人李时行刊版於嘉兴者也。佐少以奇隽知名。及官翰林,明习掌故,博综今古。生平著述至二百六十馀卷。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柢。文章衔华佩实,亦足以雄视一时。岭南自南园五子以后,风雅中坠,至佐始力为提倡。如梁有誉、黎民表等,皆其弟子。广中文学复盛,论者谓佐有功焉。其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於时茶陵之焰将熸,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惟其《春夜大醉言志诗》有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自注以为欲尽理还之喻。是将以嘲风弄月之词,而牵合於理学,殊为无谓。王世贞《艺苑卮言》谓此乃佐为儒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有此语。当得其情。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是亦昭明太子深惜於靖节者矣。

△《甫田集》·三十五卷、《附录》·一卷(内府藏本)

明文徵明撰。徵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长洲人,以岁贡荐授翰林院待诏,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凡诗十五卷、文二十卷。附录《行略》一卷,其仲子嘉所述也。徵明与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徵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其《告何良俊之言》曰:“吾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音也。”此所谓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皎然不诬其本志。然周天怀坦易,其画雄深而苍莽,诗格如之。徵明秉志雅洁,其画细润而萧洒,诗格亦如之。要亦各肖其性情,不尽由於所仿效也。朱彝尊《明诗综》录徵明诗十五首。其《池上》一诗,得诸墨迹,为本集所不载。且称其集外流传者甚多,惜无广搜为续集者。然缣素流传,半真半赝。与其如吴镇、倪瓒诸集多收伪本,固不如据其家集,犹不失本来面目矣。

△《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朴撰。朴字元素,海盐人。当正德、嘉靖间,与文徵明、孙一元相唱酬。是集为其孙彩所编,分上、下二卷;下卷附以集句、诗馀;又别辑《补遗》一卷。其近体格调清越,超然出群。古诗差逊,然亦不坠俗氛。以不为王世贞等所奖誉,故名不甚著。然当太仓、历下坛坫争雄之日,士大夫奔走不遑,七子之数,辗转屡增。一时山人墨客,亦莫不望景趋风,乞齿牙之馀论,冀一顾以增声价。盖诗道之盛,未有盛於是时者,诗道之滥,亦未有滥於是时者。朴独闭户苦吟,不假借嘘枯吹生之力。其人品已高,其诗品苕苕物表,固亦理之自然矣。

△《天马山房遗稿》·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朱淛撰。淛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人。嘉靖癸未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会兴国太后诞节,诏命妇朝贺,而慈寿太后诞节转不令命妇朝贺。淛上疏争之,廷杖斥归,终於家。事迹具《明史》本传。其诗文不事铅华,独抒怀抱。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诗无俗韵,诵之想见其人。盖泽畔行吟,沉沦没世,而未尝有一穷郁怨尤之语,是为难也。至家居三十馀年,於民生国计,切切不忘。集中所载南洋水利之议,山寇海寇之防,皆指陈利病,斟酌时宜,委曲以告当事,不以罢黜而膜视,抑又难矣。其《争诞节朝贺疏》,史仅删存大略,集中尚载其完本,用以压卷。盖自议礼诸臣获罪后,举朝皆附新局,淛与马明衡独惓惓故君,尤其一生大节。故编录遗文者,别为一卷,弁於集首云。

△《苏门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高叔嗣撰。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凡诗四卷、文四卷。其诗初受知於李梦阳,然摆脱窠臼,自抒性情,乃迥与梦阳异调。王世贞《艺苑卮言》曰:“高子业诗如空山鼓琴,沈思忽往,木叶尽脱,石气自青。又如卫洗马言愁,憔悴婉笃,令人心折。”王世懋《艺圃撷馀》亦曰:“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如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我明其徐昌穀、高子业乎。二君诗有不同,而皆巧於用短。徐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以深情胜,有深闺愁妇之态。更千百年,李何有时兴废,二君必无绝响。”世贞、世懋谈诗颇有异同,而品题叔嗣,则两相符契,盖论至当则无以易也。至其杂文四卷,特附缀以行。陈束原《序》言其诗优於文,抑亦确论矣。

△《愚谷集》·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李舜臣撰。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山东乐安人,嘉靖癸未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是集诗四卷,曰《部署稿》,曰《金陵稿》,曰《江西稿》,曰《归田稿》。文六卷。前有王世贞、孔天允二《序》。诗格雅饬,而颇窘於边幅,所长所短,皆在於斯。文皆古质,而稍觉有意谨严,或剷削太过,故王世贞尝有体制纤小之讥。然於时北地、信阳之学盛行於世,方以钩棘涂饰相高,而舜臣独以朴直存古法。其序记多名论,而《西桥逸事状》一篇,触张璁、桂萼之锋,直书不讳。文出之日,天下咋舌,抑亦刚正之士矣。据集所载诸序,所著有《易卦辱言》、《诗序考》、《毛诗出比》、《礼经读》、《春秋左传考例》、《穀梁三例》、《左传读古文考》、《三经考》、《籀文考》、《六经直音》诸书,今皆未见,然亦足见其文有根柢也。

△《遵岩集》·二十五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王慎中撰。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参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正、嘉之际,北地、信阳声华籍甚,教天下无读唐以后书。然七子之学,得於诗者较深,得於文者颇浅。故其诗能自成家,而古文则钩章棘句,剽袭秦汉之面貌,遂成伪体。史称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於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壮年废弃,益肆力於文,演迤详赡,卓然成家,与顺之齐名,天下称之曰“王唐”。李攀龙、王世贞力排之,卒不能掩也。其诗则初为藻艳之格。归田以后,又杂入讲学之语。颓然自放,亦与顺之相似。朱彝尊《明诗综》乃谓其五言文理精密,嗣响颜、谢。而论者辄言文胜於诗,未为知音。今考集中五言,如《游西山普光寺》、《睡起》、《登金山》、《游大明湖》诸篇,固皆邃穆简远;七言如“每夜猿声如舍里,四时山色在城中”,“万井遥分初日下,群山微见远烟中”,“琴声初歇月挂树,莲唱微闻风满川”,亦颇有风调。然综其全集之诗,与文相较,则浅深高下,自不能掩。文胜之论,殆不尽诬。彝尊之论,不揣本而齐其末矣。慎中集旧有《玩芳堂摘稿》、《遵岩家居》诸刻,率杂以少作。是本乃隆庆辛未慎中子同康及婿庄国祯稍为芟削重鋟,较为精整。惟简端《洪朝选序》称诗文四十卷。此本止二十五卷,《目录》卷数亦多改补,未喻其故,或刻成之后又为简汰欤?

△《陆子馀集》·八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明陆粲撰。粲有《左传附注》,已著录。是集凡文七卷、诗一卷。粲早入词馆,负盛名。洎官工科,以劾张璁、桂萼,偃蹇终身。然亦缘是息意邱园,研心经史,学问具有根柢。又为王鏊门人。《明史》粲本传称其少谒鏊,鏊异之曰:“此子必以文名天下。”其授受亦有端绪。《徐时行序》称其出入左氏、司马迁,无论魏晋。《彭年序》以为专法马、班,雄深雅健,东汉诸家所不及。推奖颇为太过。至黄宗羲《明文海》云:“贞山文秀美平顺,不起波澜,得之王文恪居多,乃欧阳氏之支流。”则平心之论,当之无愧色矣。其《忆父诗》一首,《明诗综》云七岁所作,然风格老成,不应至是,疑或有所夸饰。至於《担夫谣》之类,有香山新乐府遗音。《赠别王直夫二首》之类,亦绰有风格。尤未可以篇什无多,遂谓曾子固不能诗也。

△《念庵集》·二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罗洪先撰。洪先有《冬游记》,已著录。洪先不及见王守仁,而受学於其乡人李中。中之学出於杨珠,故其说仍以良知为宗。后作守仁年谱,乃自称曰门人,不免讲学家门户之习。其学惟静观本体,亦究不免於入禅。然人品高洁,严嵩欲荐之而不得,则可谓凤翔千亻刃者矣。其集初刻於抚州,再刻於应天。最后诸门人编为此本,而门人胡直序之。称其学凡三变,文亦因之。初效李梦阳;既而厌之,乃从唐顺之等相讲磨;晚乃自行己意。其《答友人书》取譬於水,谓“古之人有能者,必其中有自得实见,斯道之流行,无所不在。虽欲不为波涛湍澜之致不可得”。斯亦有见之言也。此本为雍正癸卯其六世孙继洪等重刻。洪先之裔,乃名继洪,理不可晓,岂误解不逮事则不讳耶。

△《皇甫司勋集》·六十卷(内府藏本)

明皇甫汸撰。汸有《百泉子绪论》,已著录。其诗文有《政学》、《还山》、《奉使》、《寓黄》、《家居》、《南都》、《禅栖》、《澶州》、《栝州》、《南中》、《山居》、《副京》、《来凫》、《司勋》、《北征》、《南署》、《赴京》、《浩歌亭》、《安雅斋》诸集。晚年手自删削,定为赋一卷、诗三十二卷、杂文二十七卷,冠以《集原》一篇。其诸集之名仍分注各卷之末。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汸集六十卷,即此本也。《集原》自述其诗,始为关、洛之音,一变为楚音,又一变为江左之音,又一变为燕、赵之音,又一变为蜀音,缕举其师友渊源甚详。今统观所作,古体源出三谢,近体源出中唐。虽乏深湛之思,而雅饬雍容,风标自异,在明中叶不失为第二流人。冯时可《雨航杂录》云:“皇甫百泉与王弇州名相埒,时人谓百泉如齐、鲁,变可至道。弇州如秦、楚,强遂称王。”王士祯《香祖笔记》以时可所评为确论云。

△《杨忠介集》·十三卷、《附录》·三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爵撰。爵有《周易辨录》,已著录。是编第一卷为奏议,二卷为序、碑、记,三卷为传,四卷为书,五卷为家书,六卷为语录,七卷为祭文、志铭、杂著,八卷至十二卷则皆诗。世宗时斋醮方兴,士大夫率以青词取媚,而爵独据理直谏。如所陈时雪之不可为符瑞,左道之不可以惑众,词极剀切。下狱以后,犹疏谏以冀一悟。其忠爱悱恻,至今如见。家书二十五则,谆谆以忠孝勖其子孙,未尝一言及私。语录皆不为高论,而笃实明白,真粹然儒者之言。按爵与罗洪先、钱德洪诸人游,以讲学相勖。然德洪等源出姚江,务阐良知之说。爵则以躬行实践为先,关西道学之传,爵实开之。迹其生平,可谓不负所学者。所作诗文,大抵直抒胸臆,虽似伤平易,然有本之言,不由雕绘,其可传者正不在区区词采间矣。

△《荆川集》·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唐顺之撰。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顺之学问渊博,留心经济。自天文、地理、乐律、兵法以至勾股、壬奇之术,无不精研,深欲以功名见於世。迨晚年再出,当御倭之任,不能大有所树立,其究也仍以文章传。然考索既深,议论具有根柢,终非井田、封建之游谈。其文章法度,具见《文编》一书。所录上自秦汉以来,而大抵从唐宋门庭沿溯以入。故於秦汉之文,不似李梦阳之割剥字句,描摹面貌;於唐宋之文,亦不似茅坤之比拟间架,掉弄机锋。在有明中叶,屹然为一大宗。至其末年遁而讲学,文格稍变。集中如《与王慎中书》云:“近来将四十年前伎俩,头头放捨;四十年前见解,种种抹杀,始得见些影子”云云。则薰蒸语录,与之俱化,分别观之可矣。其集为无锡安如石所编,王慎中为之序。盖二人早年论文不合,及其老也,客气渐尽,乃互相倾挹云。

△《皇甫少元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皇甫涍撰。涍字子安,长洲人,嘉靖壬辰进士,除工部主事,官至浙江按察使佥事,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是集凡赋一卷、诗十九卷、文六卷。又涍没之后,其子枢等裒辑賸稿,得诗八卷、赋及杂文二卷,编为《外集》。古文非涍所刻意,亦不擅场。其诗则宪章汉魏,取材六朝,古体多於近体,五言多於七言。其持论,谓“王、宋反元习之靡,而不能不病於声。李、何矫一时之弊,而不能不泥其迹”,可谓笃论。盖涍与黄省曾为中表兄弟,早年袭其绪论,亦宗法北地之学。及其造诣既深,乃觉摹拟之失,故其论如此。然其鉴李、何之弊,则云诗可无用少陵;取法迪功,则云诗可无用近体;又云七言易弱,恐降格为钱、刘;亦类於惩羹吹齑者矣。王世贞《艺苑卮言》尝谓其如轻缣短幅,不堪裁翦。陈子龙《明诗选》亦谓其无纵横荡逸之致。岂非以取径太狭,故窘於边幅欤。要其婉丽之词,绵邈之神,以骖驾昌穀、苏门,固无愧色也。

△《瑶石山人稿》·十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黎民表撰。民表字维敬,从化人,嘉靖甲午举人,授翰林院孔目,迁吏部司务,以能文用为制敕房中书,后加官至参议,《明史·文苑传》附见《黄佐传》中。史称佐弟子多以行业自饬,而梁有誉、欧大任及民表诗名最著。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民表诗读之似质闷,而实沉著坚韧。王世贞所取“续五子”,无愧大小雅材者,仅此一人。是集前有万历戊子《陈文烛序》,称民表请老以归,话别三山,曾序其诗,镇江锺太守刻焉。又称民表已下世,其子吏部郎君华裒刻此集,复属以序。盖民表诗凡再刻也。其初刻今未见。此刻冠以赋三首,馀皆古近体诗。虽错采镂金,而风骨典重,无绮靡涂饰之习。盖与太仓、历下同源而派稍异。故虽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同列为“续五子”,而终非四人所可及也。

△《南行集》·四卷、《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山中集》·十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邱云霄撰。云霄字凌汉,号止山,崇安人,官柳城县知县。《南行集》四卷,盖自崇安至省会之作,分《建安》、《延津》、《晋安》三稿。《东游集》二卷,盖游处州之作,故二卷皆题曰《栝苍稿》。《北观集》四卷,乃其入京时所作,自南游北,故有《楚稿》、《越稿》、《吴稿》、《宋稿》、《鲁稿》、《齐稿》、《燕稿》之分。以上三集,皆有诗而无文。独《山中集》诗四卷外,又有文六卷,皆居武夷止止斋时所作也。四集之中,惟《南行集》编次最早。首有《丰熙序》云:“邱子年方富,而引志在远,吾见其进,未见其止,当数十年后,乃可论定。”其作序之岁,盖嘉靖十一年甲午也。《东游集》无序,不知何时所编。《北观》、《山中》二集《序》皆题曰嘉靖丁未,则最后矣。案朱彝尊《明诗综》载云霄所著名《止止斋集》。又引《徐梦阳评》,称其诗雅澹劲古,景真情得。今读之信然。要之,不肯蹈袭前人,异乎七子之派者也。又据云霄门人《李献忠跋》,称云霄所著尚有《西居集》。《西居》者,殆其官柳城时所作。今诸集俱在,惟阙是集,或藏弆者偶佚欤。

△《洞麓堂集》·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尹台撰。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诗综》称其有《洞山集》。此作《洞麓堂集》。考集首《邹元标序》,称“《洞麓堂稿》,大宗伯洞山尹公所撰,去公家里许,有奇洞,峰峦卓诡,遂以名堂,且名其稿”。然则“洞山”其号,“洞麓”则其堂名,实一集也。台以护持杨继盛一事,为清议所归。集中如《与罗念庵书》,谓近世宗良知家者,心说沸扬,只缘金谿错认“孟子先立乎其大者”一语。又极论即心即理之非,谓即实有所得,亦只此心灵觉之妙,盖非所见之理。释氏有见於心,无见於性。陆氏之学,大率类是。又谓程子之徒当时且有失传,如吕氏、游氏,浸入禅学。朱子没后,勉斋、汉卿仅足自守,不再传尽失其旨。如何、王、金、许,皆潜畔师说,不止草庐一人。其攻击姚江之学甚力,亦可谓屹然不移。惟集中有《祭陆东湖》文一首,推其“望重朝廷,功盛社稷”云云。东湖,陆炳号也。炳名列《明史·佞倖传》中,与台殊非气类。考史称炳岁入不赀,待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世宗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台之假借,或以是故欤。然君子论公义,不论私交,究不免为白璧之瑕也。集凡文六卷、诗四卷。《元标序》称“其诗数百首,力推唐雅。制疏书序记铭状表数百篇,出入汉、宋,阐绎名理,不屑绮语。虽乡曲之词,例皆溢美”。今核其所作,尚不尽诬云。

△《张庄僖文集》·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永明撰。永明字锺诚,乌程人,嘉靖乙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谥庄僖,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原分六集,以《礼》、《乐》、《射》、《御》、《书》、《数》为目,盖编次者之陋。《礼集》为诰命、祭文、赞诔、碑志之类。《乐集》、《射集》皆南垣谏草,为南京给事中时所作。《御集》、《书集》为中州疏略及部院弹奏事。《数集》为家训、语录、杂著、诗文。附《外纪》二篇,则去思碑、赠序也。其文平实质朴,不尚雕华,而多有用之言。其为给事中时劾严嵩交通郭勋,朋比渔利,闻者震悚。为河南巡抚时,伊王典楧肆虐一方,势横甚,所司稍挠之,辄中以酖,莫敢谁何。永明亦抗疏劾之,卒伸国法。其风节有足多者,则发为文章,固与无物之言异矣。永明人自可传,不以赠言为重。今削去《礼集》及《外纪》,编为五卷云。

△《具茨集》·五卷、《补遗》·一卷、《文集》·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遗稿》·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立道撰。立道字懋中,无锡人,嘉靖乙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诗虽微嫌婉弱,而冲容淡宕,不为奇险之语,犹有中唐钱、刘之遗。文则纵横自喜,颇於眉山为近。其《论文书》有云:“兵无常形,以正胜者什九。文无常体,以奇善者什一。盘诰之文则六经之什一耳。效而似者犹未可为常,而况其万不类也哉。”其言深中当时北地诸人摹仿周、秦之弊,即其所为文可识矣。原目列《诗集》五卷、《文集》七卷、《附录》一卷。今《诗集》之末复载《补遗》附录二十馀首。《文集》七卷之后亦增《论表》等十馀篇为一卷,载於《附录》之前。而《附录》后又别载《遗稿》一卷。盖其后人掇拾续刊,零星增入,故书与目不相应耳。

△《青霞集》·十一卷、《年谱》·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炼撰。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戊戌进士。除溧阳知县。后官锦衣卫经历,疏论俺答请贡事,并劾严嵩。廷杖谪戍,复为嵩党路顺构入蔚州妖人阎浩案中弃市,天下冤之。隆庆初,赠光禄寺少卿。天启初,追谥忠愍。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本文三卷、赋一卷、诗三卷、《论草兵说尺牍》四卷,合十一卷。自十二卷至十六卷则年谱、事纪、祠记。前有《茅坤序》及炼子襄《刻集纪原》。襄言方炼被祸时,藉其家,毁其著述,又榜禁毋许藏匿副本。是编盖襄所口诵而心记者。然人子即能读父书,不应字句无讹至十一卷之夥。此必别有藏本,不欲实言之耳。其文章劲健有气,诗亦郁勃磊落,肖其为人。以词藻论,虽不及《钤山堂集》之工。然《嵩集》至使天下不欲读,当时为作集序者如湛若水诸人,至以为文章之玷。而诵《炼集》者至今肃然起敬。此则流芳遗臭,视所自为,人心是非之公,有不知然而然者矣。今录其原本集十一卷,而以《年谱》一卷附之。至炼之事迹,彰彰史册,日月争光,不假后人之表章。其赞记诸作则概从删薙焉。

△《沧溟集》·三十卷、《附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李攀龙撰。攀龙有《诗学事类》,已著录。是集凡诗十四卷、文十六卷、《附录》志传表诔之文一卷。明代文章,自前后七子而大变。前七子以李梦阳为冠,何景明附翼之;后七子以攀龙为冠,王世贞应和之。后攀龙先逝,而世贞名位日昌,声气日广,著述日富,坛坫遂跻攀龙上。然尊北地,排长沙,续前七子之焰者,攀龙实首倡也。殷士儋作《攀龙墓志》,称“文自西汉以来,诗自天宝以下,若为其毫素污者,辄不忍为。故所作一字一句,摹拟古人。骤然读之,斑驳陆离,如见秦、汉间人;高华伟丽,如见开元、天宝间人也”。至万历间,公安袁宏道兄弟始以赝古诋之。天启中,临川艾南英排之尤力。今观其集,古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杂文更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攀龙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汰其肤廓,撷其英华,固亦豪杰之士。誉者过情,毁者亦太甚矣。

△《山海漫谈》·三卷、《附录》·二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任环撰。环字应乾,号复庵,长治人。嘉靖甲辰进士。历任广平、沙河、滑县三县知县,迁苏州府同知。以御倭功,擢按察司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道。进山东右参政。事迹附见《明史·曹邦辅传》。是集为乾隆丁丑其乡人庾玙所刻。凡文二卷、诗词一卷。其后两卷则所附谕祭文、本传、墓志及诸家题咏诗文也。环御倭颇著奇绩,当时皆以为赏薄不足酬劳。其遗集久散佚。其子孙搜求辑录,所得不及十之一,仍名曰《山海漫谈》,从其初也。其文既得诸残毁之馀,故有见即收,不暇铨择,多潦草应酬之作。然就其存者论之,古文皆崭崭有笔力,且高简有法度。其中如《苏门双节记》、《重修白云茅屋记》、《重修文庙祭器记》、《启明山先生书》,虽不免参杂俗格。至於《送萧西泉、朱蒲西二序》、《德风亭、滑县行馆二记》、《与王南崖》、《答王东台》二书,皆绝非明人文集以时文为古文者。虽置之作者间可也。诗如“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之类,亦间有可观,而冗俗者多。则其后人编次,失於删汰之过。然环之为人,无愧忠孝,亦不以韵语绳之矣。

△《杨忠愍集》·三卷、《附录》·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杨继盛撰。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以疏劾严嵩,为所构陷弃市。后追赠太常寺卿,谥忠愍。事迹具《明史》本传。继盛本以经济气节自许,不屑屑於文字。后人重其人品,掇拾成编,仰蒙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文,表其忠荩。一经褒予,旷世犹生。故虽朽蠹陈编,弥深宝惜。此本乃康熙间萧山章钰所校。凡奏疏一卷、杂文一卷、诗一卷,行状碑记别为一卷附焉。其《论马市》、《劾严嵩》二疏,史传限於体裁,仅存大略,集本乃其全文。披肝沥胆,伉直之气如生。自作《年谱》一篇,学问人品,具见本末,尤史传所不能详。《遗嘱》一篇,作於临命前一夕,墨迹至今世守。仓卒之际,数千言无一字涂乙,尤足见其所养。词虽质朴,而忠孝之意油然,尤足以感动百世。惟《年谱》中自记从韩邦奇学乐律,夜梦虞舜一事,颇涉怪异。然继盛非妄语者,盖覃思之极,缘心构象。《世说》载卫玠以梦问乐广,广云是想。《管子》曰:“思之思之,鬼神通之。”固亦理之所有。昔吴与弼作日录,自称梦见孔子,人疑其伪。继盛此语,颇与相类,明以来无疑之者。此则系乎其人,有不待口古争者矣。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世贞撰。世贞有《弇山堂别集》,已著录。此乃所著别集。其曰“四部”者,《赋部》、《诗部》、《文部》、《说部》也。《正稿·说部》凡七种,曰《劄记内篇》,曰《劄记外篇》,曰《左逸》,曰《短长》,曰《艺苑卮言》,曰《卮言附录》,曰《宛委馀篇》,皆世贞为郧阳巡抚时所自刊。《续稿》但有《赋》、《诗》、《文》三部,而无《说部》。则世贞致仕之后,手裒晚岁之作以授其少子士骏,至崇祯中其孙始刊之。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於世贞者。其摹秦仿汉,与七子门径相同。而博综典籍,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无论广续诸子也。惟其早年,自命太高,求名太急,虚憍恃气,持论遂至一偏。又负其渊博,或不暇检点,贻议者口实。故其盛也,推尊之者遍天下;及其衰也,攻击之者亦遍天下。平心而论,自李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故艾南英《天佣子集》有曰:“后生小子不必读书,不必作文,但架上有《前后四部稿》,每遇应酬,顷刻裁割,便可成篇。骤读之,无不浓丽鲜华,绚烂夺目;细案之,一腐套耳”云云。其指陈流弊,可谓切矣。然世贞才学富赡,规模终大。譬诸五都列肆,百货具陈,真伪骈罗,良楛淆杂,而名材瑰宝,亦未尝不错出其中。知末流之失可矣。以末流之失而尽废世贞之集,则非通论也。

△《读书后》·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世贞撰。此书本止四卷,为世贞《四部稿》及《续稿》所未载,遂至散佚。其侄士骐得残本於卖饧者,乃录而刊之,名曰《附集》。后吴江许恭又采《四部稿》中书后之文为一卷,《续稿》中读佛经之文为一卷、读道经之文为二卷,并为八卷,重刻之。而陈继儒为之序,称其如吕氏《读书记》、晁氏《读书志》。案晁公武《读书志》每书皆详其卷数撰人,以及源流本末。世贞此书则九十五篇之中,为跋尾者四十二,为史论者五十三;而四十二篇之中又皆议论之文,无一考证之语,与晁氏书南辕北辙。继儒殆未见《郡斋读书志》,而偶闻其名,妄以意揣度之,谓亦如此书之跋尾耳。《书影》记世贞初不喜苏文,晚乃嗜之,临没之时,床头尚有苏文一部。今观是编,往往与苏轼辨难,而其文反覆条畅,亦皆类轼,无复摹秦仿汉之习。又其跋《李东阳乐府》与《归有光集》、《陈献章集》,均心平气和,与其生平持论不同。而《东阳乐府跋》中自称“余作《艺苑卮言》时,年未四十,方与于鳞辈是古非今,此长彼短,未为定论。至於戏学《世说》,比拟形似,既不切当,又伤儇薄。行世已久,不能复秘。姑随事改正,勿令多误后人而已”云云。然则此书为晚年进境,以少许胜多许矣。其第五卷为《四部稿》中题跋二十五篇。其中如《读亢仓子》,不知为王士元所作,则未考《孟浩然集序》;《读三坟》,以为刘炫作,则未考《隋书·经籍志》;《读元命苞》一篇所言乃卫元嵩之元包,尤为荒谬,则犹早年盛气,不及检校之作。许恭摭续此编,毋乃非世贞意欤。以原刻所有,姑并存之。至是编杂论古书而究为杂著,非目录之比。无类可附,今仍著录《集部》焉。

△《方麓集》·十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樵撰。樵有《周易私记》,已著录。其集凡有二本,一为文九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一即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劄记》一卷,较初本颇为完备。樵研思著述,於《易》、《书》、《春秋》及《四书》皆有解诂。《江南通志》称其性素简默,至谈经则娓娓不倦,故文章具有根柢。又《通志》述樵之言曰:“士大夫以留心案牍为俗吏,文墨诗酒为风雅。夫饱食官禄,受成吏胥,谓之风雅可乎?”故其文章颇切实际,非模山范水,嘲风弄月之词。其诗虽不能自辟门径,而冲和恬澹,要亦不失雅音。盖当七子争驰之日,尤能守成、弘先正之典型焉。

△《存家诗稿》·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杨巍撰。巍字伯谦,号梦山,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事迹具《明史》本传。巍扬历中外,居官有能声。《自跋》称“幼习举子业,不知诗。至嘉靖乙卯,补晋臬,提举曹忭始导之为诗。归田后,与山人吕时臣相倡和,得诗六百馀篇,属邢侗、邹观光评骘而存之”。盖其中岁学诗,与唐高適相类。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独发清音。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其五言简古得陶体,为明人所少。又举其“前年视我山中病,落日独骑骢马来。记得任家亭子上,连翘花发共衔杯”一绝。盖其神韵清隽,与士祯论诗宗旨相近,故尤赏之。然其他高旷简古之作,尚复不少,固与当时嘈杂之音相去远矣。士祯常选订其诗为三卷,属谢重辉刻之,今未之见。此即邹观光删定之本,犹全集也。

△《海壑吟稿》·十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赵完璧撰。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晚号海壑,胶州人,由岁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是集诗五卷、文五卷。其第一卷为《目录》,入之卷数。盖唐以前例,经典释文尚然也。王三锡序其诗集,谓嘉靖间筮宦司城,抗职忤权奸,与杨椒山公同厄。案集中《北司狱中》七言律二首《序》云:“嘉靖甲寅,秋曹檄捕豪校,某因获罪东湖翁,劾执坐死。赖元老科台之力,仅复瓦全”云云。东湖者,陆炳别号也。时炳为锦衣卫都督,与严嵩表里为奸,其势张甚。完璧以指挥末秩,能与之抗。其狱中与杨继盛倡和诸诗,有“辛苦不妨淹日月,授书喜有汉良臣”等句。继盛死西市,完璧作《杨烈妇词》以哀之,有《小雅》怨诽之遗,可谓志节之士矣。其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绝无叫嚣怒张之态,亦与有明末造矫激取名者有殊。徒以名位未高,史不立传,遂几於湮没不彰。仅赖此集之存,犹得略见其始末,亦足见正直之气有不得而销蚀者矣。

△《伐檀斋集》·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张元凯撰。元凯字左虞,吴县人。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自免归。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寄情诗酒。王世贞尝序其诗,比之於沈庆之、曹景宗。及元凯没后,世贞曝书,得其行卷,自叹知之未尽,复作诗以酹之,今并载《四部稿》中。其诗大抵推陈出新,不袭窠臼。而风骨遒上,伉壮自喜,每渊渊有金石声。所作《西苑宫词》,《静志居诗话》谓其高出世贞之上。他如《北游》诸律,亦多不失矩矱。盖其才华本富,又脱屣名利,胸次旷夷。故当琅琊、历下之派盛行,而能不囿於风气,宜世贞之心折不置矣。

△《备忘集》·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海瑞撰。瑞有《元祐党人碑考》,已著录。案《明史·艺文志》载《海瑞文集》七卷。国朝广东盐运使故城贾棠与《邱濬集》合刻者,止六卷。是编载瑞所行条式、申参之文,较为全备,乃康熙中瑞六代孙廷芳重编。《原跋》云,共一十二卷,分为十册。今考此本册数与《跋》相合。然每册止一卷,实止十卷。较《原跋》尚阙二卷,未喻其故也。瑞生平学问,以刚为主,故自号刚峰。其入都会试时,上《平黎疏》。为户部主事时,上《治安疏》。戆直无隐,触世宗怒,下诏狱。然世宗覆阅其疏,亦感动太息,至拟之於比干。后巡抚应天,锐意兴革,裁抑豪强,惟以利民除害为事。而矫枉过直,或不免一偏,如集中《毕战问井地论》,力以井田为可行,谓天下治安,必由於此。盖但睹明代隐匿兼并之弊,激为此说,而不自知其不可通。然其孤忠介节,实人所难能。故平日虽不以文名,而所作劲气直达,侃侃而谈,有凛然不可犯之概。当嘉、隆间士风颓苶之际,切墨引绳,振顽醒聩,诚亦救时之药石。涤秽解结,非大黄芒硝不能取效,未可以其峻利疑也。

△《石洞集》·十八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叶春及撰。春及字化甫,归善人,嘉靖壬子举人,官至户部郎中,事迹附见《明史·艾穆传》。是编首载《应诏书》五篇,共二卷。史所谓授福清教谕,上书陈时政,纚纚三万言者是也。次载《惠安政书》十二篇,其官惠安知县时作,共五卷。次公牍二卷。次志论二卷,为所修府县志书之论,用《鄂州小集》例也。次诗二卷。其第十九卷《目录》作《崇文榷书》,而注一“阙”字。其曾孙纶跋语谓此书奉旨所刊。版藏部署,不得而见,盖有录无书者也。春及为学宗陈献章,治绩为当时第一。艾穆官四川巡抚时,春及为宾州知州,尝举以自代。所著政书,井然有条。朱彝尊称其诗宗杜陵,不落程、邵门户,故音节亦殊清亮。文章差近平直,而亦明畅。惟作令时符帖具载不遗,颇伤丛碎。至其在郎署时因遣使至日本,遂上言请多方购求《古文尚书》。是又误信欧阳修《日本刀歌》,不核事实者矣。

△《宗子相集》·十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宗臣撰。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移吏部文选司,进稽勋司员外郎。以赙杨继盛,忤严嵩,出为福建参议,迁提学副使,卒於官。年仅三十有六。《明史·文苑传》附载《李攀龙传》中。盖攀龙、徐中行、吴国伦、梁有誉及臣有“前五子”之称也。朱彝尊《明诗综》称臣所著有《方城集》,而此本实题《宗子相集》,其卷目与《明史·艺文志》相合。王世贞志臣墓,称其寝瘵疾亟,门人稍次生平著述凡十馀卷梓之。则其集乃臣未没时所订定也。臣常与吴国伦论诗不胜,归而精思累日月,卒能卓然成家,为“嘉靖七子”之一。其诗跌宕俊逸,颇能取法青莲,而意境未深,间伤浅俗。《静志居诗话》谓“使其不遇王、李,充之不难与昌穀、苏门伯仲。自入七子之社,渐染习气,日以窘弱,最可惋惜”。所言诚切中其病。然天才婉秀,吐属风流,究无剽剟填砌之习,本质犹未尽漓也。惟《竹间》诸篇,体近纤仄,未免汩没於时趋耳。至其《西门》、《西征》诸记,指陈时弊,反覆详明。盖臣官闽中时,御倭具有方略,故言之亲切如是,是又不可以文字论矣。

△《衡庐精舍藏稿》·三十卷、《续稿》·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直撰。直有《胡子衡齐》,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郭子章所刻。凡赋一卷、乐府一卷、古近体诗四卷、文十九卷、杂著四卷。又《续集》诗赋一卷、文十卷,不知何人所编。卷首《盛才赋》下注“少作”二字,殆其后人取初集简汰之馀,与晚年未刻之作裒为一帙也。直家泰和,东距衡山不千里,北距庐山亦不千里,故取二山之名名其书室,因以名集。直初从欧阳德游,又从罗洪先游,其学一以姚江为宗。故所作《胡子衡齐》八卷,大抵阐明心学。然《明儒学案》称:“其少骀宕,好攻古文词。年二十六,始讲学。故其文章颇雅健有格,无抄撮语录之习。又其宗旨谓释氏主於出世,故其学止於明心,明心则虽照乎天地万物,而终归於无有。儒者主於经世,故其学在於尽心,尽心则能察乎天地万物,而常处於有。”故其文章亦颇笃实近理,未至王学末流之诞放。至於杂著诸篇,如《设罿》、《猎人》之类,诋諆薄俗,未免少伤忠厚。直初见欧阳德时,德病其疾恶太严,一切愤愤不平,是已先失仁体。殆亦其夙见未融,故嬉笑怒骂,不觉言之过欤。

△《薜荔园集》·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佘翔撰。翔字宗汉,号凤台,莆田人。嘉靖戊午举人。官全椒县知县。与巡按御史牴牾,投劾弃官去,放游山水以终。其诗以雄丽高峭为宗,声调气格,颇近七子。故王世贞赠诗云:“十八娘红产荔支,蛎舌嫩比西施。更教何物夸三绝,为有佘郎七字诗。”屠隆作传,亦称“闽产足珍贵者不独荔支、西施舌”,盖即指此。然人品颇高,故诗有清致,不全为七子之肤廓,未可全斥之也。传称所著有《薜荔园诗》、《佘宗汉稿》、《游梁新编》、《金陵纪游文》。考翔游踪所经,至大梁、金陵为最后,今集中俱已载及。则合而编之,仍以《薜荔园诗》名也。《明诗综》不著其名,殆仅存钞本,流传尚少欤。

△《郭鲲溟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郭谏臣撰。谏臣字子忠,长洲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初,谏臣为袁州推官时,愤严嵩父子乱政,乃密籍严世蕃奸逆不道事,因御史林润上之。世蕃遂伏法。及转吏部主事,迁员外郎,数上书论列时事,语多切直,遂与张居正忤,乃有江西之命,甫三月即自劾归。其生平伉直,不愧其名与字。而其诗乃婉约闲雅,有范成大、陆游之遗。虽十首以外,不免语意略同,如高仲武之论刘长卿者。然当太仓、历下主持坛坫之时,能毅然自为,不随风气,亦足见其孤介矣。是集为其子元望所编。凡诗六百七十一首,又附奏疏二篇。集中无与王世贞倡和诗。故世贞作序,谓交久而几失之。复称其词咸调畅清丽,句稳而字安,不露蹊径,而近体尤沨沨可咏。盖亦重其为人,不以门户之异为嫌也。世贞谓其诗可千馀首。此集不知谁所刊定,其亦出世贞之手欤。

△《亦玉堂稿》·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鲤撰。鲤有《文雅社约》,已著录。鲤常辑其诗文为《亦玉堂稿》十卷、《续稿》八卷,明末版毁不存。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载其家有鲤正续两集,三复其文,叹其经术湛深,议论正大。然士祯没后,池北书库所藏散佚皆尽,今亦未见其本。此本乃康熙庚午刘榛裒辑残阙所重刊。集中有文无诗,盖已非原稿之旧矣。鲤在神宗时,立朝侃直,称为名臣。晚入政府,毅然特立,与沈一贯相龃龉。一贯借妖书事以倾之,几至不免,然天下知为正人也。虽沮於奸邪,不获尽究其用。而集中所载如《谏止矿税》一疏,实国脉民生之所系,其功甚伟。他如议复建文年号、改《景帝实录》、停取麒麟、请并封恭妃、请宥议礼诸臣,以及正文体、阻秦王服内请封、释诏狱官犯诸事,皆关朝廷大体,知无不言。至於封还成命,不惮再三削牍,以冀一悟,恳款恻怛之意,至今犹可想见之。文章之工拙,抑其末矣。惟亦“玉堂”之名颇不可解。推求其意,盖鲤尝为翰林掌院学士,归里之后,欲以廊庙山林视为一致,若曰此亦玉堂云尔。然考沈括《梦溪笔谈》,称“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銮殿皆在其间”。则玉堂乃宫殿之名,非私家所可称。鲤盖考之未审也。

△《温恭毅公集》·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温纯撰。纯字希文,三原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恭毅,事迹具《明史》本传。纯在隆、万之际,正色立朝。初忤张居正,罢官。再起,又与中使争矿税。卒以忤沈一贯致仕。可谓毅然自立,不负君国。虽厄於群小,无一日安於其位,而日久论定,究称名臣。其奏疏皆切中情事,字句或失之太质,而明白晓畅,易於观览,盖期於指陈利弊,初不以文字为工。其他序记铭传诸体,则多雅饬可诵。诗凡八卷,大抵沿溯七子之派而稍失之粗。尺牍五卷,亦多关时政。末一卷为《理学六十一则》,皆论学语录,大旨以程、朱为本,不宗姚江,而亦不甚驳姚江。盖纯一生惟以国是为己任,所争者不在此也。言以人重,其此集之谓欤。

△《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通行本)

明归有光撰。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编为其曾孙庄所订。首经解,终祭文,凡二十四体。别集首论策,终古今体诗,凡十有一体。初,太仓王世贞传北地、信阳之说,以秦汉之文倡率天下,无不靡然从风,相与剽剟古人,求附坛坫。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二三弟子讲授於荒江老屋之间,毅然与之抗衡。至诋世贞为庸妄巨子。世贞初亦牴牾,迨於晚年,乃始心折。故其《题有光遗像赞》曰:“风行水上,涣为文章。风定波息,与水相忘。千载惟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趣,久而自伤。”盖所持者正,虽以世贞之高名盛气,终无以夺之。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不但以制艺雄一代也。文集旧本有二,一为其族弟道传所刻,凡二十卷,为常熟本;一为其子子祜、子宁所刻,凡三十二卷,为昆山本,去取多不相同。庄以家藏钞本互相校勘,又补入未刻之文,汇为全集,刻於国朝康熙间。前有王崇简、徐乾学二《序》。庄自作《凡例》,极言旧刻本之讹,诋斥不遗馀力。然考汪琬《尧峰文集》有《与庄书》二篇,又反覆论其改窜之非,至著《为归文辩诬》以攻之。是庄所辑亦未为尽善。然旧本文多漏略,得庄掇拾散佚,差为完备。既别无善本,姑从而录之。有光诗格殊不见长,汪琬乃为作笺注,王士祯颇以为讥。今未见传本,殆当时众论不与,即格不行欤。

△《四溟集》·十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明谢榛撰。榛字茂秦,临清人,事迹具《明史·文苑传》。榛早工词曲。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歌之。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李攀龙、王世贞辈结诗社,推榛为长。及攀龙名盛,榛与论生平,颇相刻责。攀龙辈遂怒相排挤,削其名於七子、五子之列。然当结社之始,尚论有唐诸家,定称诗三要,皆自榛发,诸人实心师其言也。后薄游诸藩邸,并为上客。虽终於布衣,而声价重一代。赵康王至辍侍姬以赠之,如姜夔小红故事。其救卢柟一事,尤见气谊。攀龙《送榛西游诗》所谓“明时抱病风尘下,短褐论交天地间”者,颇肖其实。其诗亦不失为作者,七子交口诋诃,乃一时恩怨之词,固不足据为定论矣。是编刻於万历壬子,乃临清州知州盛以进得赵邸旧本,重为补订。又以榛所撰《诗家直说》二卷,附於卷首。案榛诗足以传,而论诗之语则多迂谬。今惟录此集,其《诗家直说》则别存目於诗文评焉。

△《蠛蠓集》·五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

明卢柟撰。柟字少楩,濬县人。以赀为国子监生。负才忤县令。令诬以杀人,榜掠论死,淹系数年,临清谢榛走京师为称冤,適县令已罢,平湖陆光祖代之,乃平反其狱,得不死。《明史·文苑传》附载於《榛传》中。是集为嘉靖癸卯柟所自编,凡杂文二卷、赋一卷、诗二卷。前有《自序》,称“蠛蠓者,醯鸡也。取其洁於自奉,介於自守,不如蚊蚋之侵秽强啖。又以事系狱,类蠛蠓之厄燕吭、罹蛛网,振其音而喑喑者。故以名集”。史称其骚赋最为王世贞所称,诗亦豪放,如其为人。今观其集,虽生当嘉、隆之间,王、李之焰方炽,而一意往还,真气坌涌,绝不染钩棘涂饰之习。盖其人光明磊落,藐玩一时,不与七子争声名,故亦不随七子学步趋,然而榛救之,世贞称之,柟反以是重於世,亦可谓毅然自立,无所依附者矣。

△《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胡应麟撰。应麟有《笔丛》,已著录。应麟藉王世贞以得名,与李维桢、屠隆、魏允中、赵用贤称“末五子”。所作诗薮,类皆附合世贞《艺苑卮言》。后之诋七子者,遂并应麟而斥之。考七子之派,肇自正德,而衰於万历之季,横踞海内百有馀年。其中一二主盟者虽为天下所攻击,体无完肤,而其集终不可磨灭。非惟天姿绝异,笼罩诸家,亦由其学问淹通,足以济其桀{敖马}。故根柢深固,虽败而不至亡也。末俗承流,空疏不学,不能如王、李剽剟秦汉,乃从而剽剟王、李。黄金白雪,万口一音。一时依附门墙,假借声价,亦得号为名士。时移事易,转瞬为覆瓿之用,固其所矣。应麟虽仰承馀派,沿袭颓波,而记诵淹通,实在隆、万诸家上,故所作芜杂之内尚具菁华。录此一家,亦足以为读书者劝也。是编前有王世贞所撰《石羊生传》,称应麟有《寓燕》、《还越》、《计偕》、《岩栖》、《卧游》、《抱膝》、《三洞》、《两都》、《兰阴》、《畸园》诸集,凡二十馀卷。朱彝尊《明诗综》所载,别有《邯郸》、《华阳》、《养疴》、《娄江》、《白榆》、《湖上》、《青霞》等集,而无《三洞》、《畸园》之名。盖应麟在日,诸集皆随作随刻,别本单行。世贞、彝尊各据所见,故名有异同。此集为万历戊午金华通判歙县江湛然所刊,乃其合编之本也。

△《穀城山馆诗集》·二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明于慎行撰。慎行有《读史漫录》,已著录。慎行於李攀龙为乡人,而不沿历城之学。其《论古乐府》曰:“唐人不为古乐府,是知古乐府也,不效其体而特假其名以达所欲言。近世一二名家,至乃逐句形模,以追遗响,则唐人所吐弃矣。”其《论五言古诗》曰:“魏晋之於五言,岂非神化,学之则迂矣。何者,意象空洞,朴而不敢琱。轨涂整严,制而不敢骋。少则难变,多则易穷。若原本性灵,极命物态,洪纤明灭,毕究精蕴,唐讵无五言古诗哉。”其生平宗旨,可以概见。然其诗典雅和平,自饶清韵。又不似竟陵、公安之学,务反前规,横开旁径,逞聪明而偭古法。其矫枉而不过直,抑尤难也。

△《宗伯集》·十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孙继皋撰。继皋字以德,无锡人。万历甲戌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当陈太后梓宫发引时,神宗称疾不肯送,继皋疏争忤旨。及三殿灾,大臣自陈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后追赠礼部尚书。此编题曰《宗伯集》,从所赠官也。凡杂文九卷、诗一卷。第二卷末有其子源文跋语,称其父“生平不敢自居於名。以故谏草都焚,箧中只存辞疏十八,又求得其三,其留中者无从觅稿。即其他著述,亦多不存。今所刻碑铭志传之文,皆源文杂得之其子若孙暨朽缣败扇与行於世者”云云。故集中所录,多应制及酬赠之作。然当继皋之时,士习佻而文体亦弊。七子之风未艾,三袁之焰方新。或棘句钩章,或矜奇吊诡。操觚者出此入彼,大抵随波而靡。继皋诗文独雍容恬雅,有承平台阁之遗风,亦可谓不移於俗矣。

△《临皋文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杨寅秋撰。寅秋字义叔,号临皋,庐陵人。万历甲戌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司副使、左江兵备道。其为贵州参议,平答千苗之乱。迁云南副使,平土夷普应春斩之。为广西副使,克五山,绥安南定、府江。并赐金加秩。及征杨应龙,命为左监军,离安、杨之党,卒平播乱。其经济有足取者。其文章在当时不著名,是集《千顷堂书目》亦不著录。则明末传本已稀,故谈艺家罕所称述。然寅秋为杨士奇之裔孙,故家典型,流风馀韵,犹有存者。故所作大抵和平典雅,有明初前辈之风,奏议尤委曲尽致。其《五山纪略》、《平播条议》等篇,於边略亦多裨益,非徒托之空言者也。

△《淡然轩集》·八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余继登撰。继登有《典故纪闻》,已著录。是集分奏疏二卷、序记三卷、志铭及杂文二卷、诗一卷。继登卒后,其友人冯琦序而刻之。继登当神宗朝,以灾异屡见,上疏极称一切诛求开采之害民者。又请神宗躬郊庙,册元子,停矿税,撤中使。时将讨播州杨应龙,因请罢四川矿税以佐兵食。复上言“近者天地人皆不和,怨毒凝结,臣子不能感动君父,故天以非常之变警悟陛下,不可恬不为意”云云。语皆切中时弊,其疏具载此集中。诗文则应酬之作,未免失於刊削。然大抵平正淳实,无万历中佻薄之习,亦尚不失典型。《明史·冯琦传》称“时士大夫多崇释氏教,士子作文,每窃其绪言,鄙弃传注。前尚书余继登奏请禁约”。则所学之根柢可知也。

△《泾皋藏稿》·二十二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顾宪成撰。宪成有《小心斋劄记》,已著录。明末东林,声气倾动四方。君子小人,互相搏击,置君国而争门户。驯至於宗社沦胥,犹蔓延诟争而未已。春秋责备贤者,推原祸本,不能不遗恨於清流。宪成其始事者也。考宪成与高攀龙初不过一二人相聚讲学,以砥砺节概为事。迨其后标榜日甚,攀附渐多,遂致流品混淆,上者或不免於好名,其下者遂至依托门墙,假借羽翼,用以快恩雠而争进取。非特不得比於宋之道学,并不得希踪於汉之党锢。故论者谓攻东林者多小人,而东林不必皆君子,亦公评也。足见聚徒立说,其流弊不可胜穷,非儒者闇修之正轨矣。惟宪成持身端洁,恬於名利,且立朝大节,多有可观。其论说亦颇醇正,未尝挟私见以乱是非,尚非后来依草附木者比。故姑录其集,并论其末流之失,以示炯戒焉。

△《小辨斋偶存》·八卷、附《事定录》·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顾允成撰,允成字季时,无锡人,宪成弟也,万历丙戌进士,官礼部主事,谪光州州判,事迹具《明史》本传。允成於癸未举会试,丙戌始殿试,以对策攻嬖幸,抑置末第。今集中以是篇为冠,次为《救海瑞疏》,次为《争三王并封疏》,次为《代翟从先论救李材》及《拟上惟此四字编》二疏。沈思孝作《允成墓志》,称其以论救赵南星谪官,而集无此疏,疑传写佚也。次劄记;次说义,则允成自光州归田后与宪成讲学东林所作;次为书简杂文;次为《吾与吟》,则所作诗,凡七十首。末附《事定录》三卷,为沈思孝所为墓志铭、高存之所为行状及宪成所为行述。允成文皆论诗讲学之语,书简居十之九,直抒胸臆,不事修饰。诗为击壤集派,亦不入格。然大节凛然,其对策奏疏,皆真气流溢,发於忠爱之诚。其不朽千古者,固在此不在彼也。

△《高子遗书》·十二卷、《附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高攀龙撰。攀龙有《周易易简说》,已著录。攀龙出赵南星之门,渊源有自。其学以格物为先,兼取朱、陆两家之长。操履笃实,粹然一出於正。初自辑其语录文章为《就正录》。后其门人嘉善陈龙正编为此集,凡分十二类。一曰语,二曰劄记,三曰《经说辨赞》,四曰备仪,五曰语录,六曰诗,七曰《疏揭问》,八曰书,九曰序,十曰碑传记谱训,十一曰志表状祭文,十二曰题跋杂书。附录志状年谱一卷。其讲学之语,类多切近笃实,阐发周密。诗意冲澹,文格清遒,亦均无明末纤诡之习。盖攀龙虽亦聚徒讲学,不免渐染於风尚。然严气正性,卓然自立,实非标榜门户之流。故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发为文章,亦不事词藻,而品格自高。此真之所以异於伪欤。

△《冯少墟集》·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冯从吾撰。从吾有《元儒考略》,已著录。其集初刻止於万历壬子。此本乃其次子嘉年益以癸丑以后至天启辛酉作,类序重刻。自卷一至卷十二皆语录,卷十三至卷十八皆诗文,卷十九至卷二十为族谱家乘,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为《关学编》。盖生平著作,汇於此集。其中讲学之作,主於明理;论事之作,主於达意,不复以辞采
资源编号:ZY154127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三 集部二十六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一百七十一 集部二十四

其它收录: 颂古十八首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晚晴野望
我是那匹野马,你又怎么舍得施舍我一个草原
离开你以后并没有更自由《退后》
荣辱廉耻记在心,文明礼仪身践行
那些我埋藏在最最深处,那些我最最小心保护的连接你我的介质
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改变别人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01.97.117.*巴西 Vivax公司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路过
12.36.61.*美国 ATT用户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32.132.16.*英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学习了...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志在千里,始于足下
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学习的机...
路虽远,行则将至
唯有行动,才能改变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梦想不会逃跑,只是看你是否去...
自律带来自由
永不言败,直至成功
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
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