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八 子部八

○儒家类存目四

△《大学辨业》·四卷、《圣经学规纂》·二卷、《论学》·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已著录。是编发明古《大学》之法,以辨俗学之非,大旨与其《大学传注》同。首总论《大学》,次辨后儒所论《小学》、《大学》,次论《小学》,次辨后儒改易《大学》原本,次《大学》原文及全篇解,次《大学》之道至致知格物解,次辨后儒格物解,次其本乱至此谓知之至也解,次申论格物,次所谓诚其意者至末解,次申解全篇。其所争在以格物为周礼三物。其谓孔子之时,古《大学》教法所谓六德、六行、六艺者,规矩尚存,故格物之学人人所习,不必再言。惟以明德、亲民标其宗要,以诚意指其入手功夫而已。格物一传,可不必补。其说较他家为巧,故当时学者多称之。《圣经学规纂》二卷,则摘录四书、五经之言学者,申明其说。《论学》二卷,则录朋友问难之语。其凡例所谓《辨业》意有不尽者入之《学规》,《学规》意有不尽者入之《论学》是也。

△《小学稽业》·五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塨撰。其序谓朱子《小学》所载天道、性命,上达也;亲迎、朝觐,年及壮强者也。以及居官、告老诸条,皆非幼童事,且无分於《大学》。乃别辑此编。卷一为小学四字韵语,括其总纲,以便诵读。卷二为食食能言,六年教数方名,七年别男女,八年入小学教让,九年教数目,十年学幼仪诸条。卷三为学书。卷四为学记。卷五为十有五学乐,诵诗,舞勺。大旨以礼、乐、书、数为纲。其中如引曲礼履不上堂一节,在今日并无解履之事。引王制道路男子由右,妇人由左,车从中央一节,在今日亦跬步不可行。此虚陈古礼者也。又诵诗一条自造诗谱,舞勺一条自造舞谱,此又杜撰古乐者也。惟学书一篇,辨篆楷之分,极为精核。然亦非童子之所急,其郛廓正与亲迎、朝觐等耳。

△《性理纂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前四卷为性理纂要附训,五卷至八卷为性理纂要附评。自序谓,附训者,周子《太极图》、《通书》,张子《西铭》、《东铭》,程子《定性书》五者之训诂。《太极图》、《通书》、《西铭》本朱子之注,诸儒之说,《东铭》、《定性书》则杂考朱子及诸儒之说而参以己意。附评者,以程子之言为经,朱子之言为传,诸儒为之羽翼,而以己意为之评。推觐祖之意,盖以《性理》所载《太极图》诸书为周、张、程所手著,故尊为经典,名之曰训。其性理诸条以下则胡广等裒集之言,故侪诸文史,目之曰评。然同一先儒之言,何必分疆别界。况评中所引程子之说不一而足,何所见忽尊而训,忽卑而评也。

△《天理主敬图》·一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国朝冉觐祖撰。其图上标天理二字,明性道之重。中列存养、省察、讲学、力行四项,为体道之功。下书一敬字,以示心法之要。盖为姚江之学言超悟者而发。然古人著书,必言不能尽其意者乃图以明之。若体认天理,而存养、省察、讲学、力行以归於主敬,此可以言诠者也。何必托诸绘画乎?

△《程功录》·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杨名时撰。名时有《周易札记》,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札记。体例全仿薛瑄《读书录》,然中间颇涉杂论。第四卷中剖析铅汞之说,尤於儒理无关。其亦邹?注《参同契》意耶?以大旨醇实,故仍列之儒家焉。

△《嵩阳学凡》·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景日昣撰。日昣有《嵩岳庙史》,已著录。是书依《大学》八条目,排纂诸家语录。意取通俗,故言皆浅近,盖曹端《夜行烛》之类。每门中分析子目至数百余,亦不免於芜杂。

△《续小学》·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叶鉁编。鉁号潜夫,嘉善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朱子《小学》一书所采至宋淳熙而止,因续采自宋迄明诸儒言行可为师法者,仍以内外篇目分条类叙,自为之注。其立教第一篇末附幼仪三十则,则鉁所自撰也。

△《心印正说》·三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台硕撰。台硕字位三,嘉定人,陆陇其之门人也。是书成於康熙壬申,以学术治功之要分立篇目,而各为论以发明之。凡三十四类,每类又各有子目。於洛、闽绪言及历代史论多所徵引。又间有注释,不知何人所增入也。其曰心印,当取心心相印之义,然二字乃佛语,非儒语也。其说序二篇,则仿《序卦传》体,述其次第,亦涉拟经。陆陇其为之作序,不一纠正,何耶?

△《尊道集》·四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朱搴撰。搴字良一,黄陂人。是书成於康熙丁丑。第一卷为圣贤前编,自孔子至孟子事迹,及后人论说。第二卷节取《伊洛渊源录》。第三卷节取《伊洛渊源续录》。第四卷为前明五子录,纪薛瑄、胡居仁、罗钦顺、顾宪成、高攀龙五人行谊,而兼及其言论。大指主於攻击陆、王。

△《近思续录》·四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刘源渌撰。源渌字昆石,自号直斋,安邱人。是书因朱子《近思录》篇目,采辑朱子《或问》、《语类》、《文集》分门编辑。前有康熙辛巳其门人陈舜锡、马恒谦二序。舜锡序称其每祭朱子,品物丰洁,极其诚敬。恒谦序称其於《朱子文集》、《或问》、《语类》三书,沉潜反覆,撮辑纂叙,席不暇暖,手不停笔,二十馀年,凡三创草,三脱稿,乃成是书云。

△《冷语》·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国朝刘源渌撰。其门人马恒谦编。其书仿语类之体,大旨本朱子之说而衍之。其三卷中一条诋刘安世为邪人,谓其害甚於章惇、邢恕,以其与伊川不协也。然《宋史》具在,安世《尽言集》亦具在,果章惇、邢恕之不若乎?不问其人品之醇疵,但以附合道学者为正,稍相龃龉者为邪,则蔡京之荐杨时,当为北宋第一正人矣。佛家以敬信三宝与否定人之罪福,儒者不当如是也。

△《读书日记》·六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源渌撰。凡记疑五卷,冷语一卷,皆读书札记之言。其记疑本二十四卷,冷语本五卷,后归安陆师为之删定,更以今名。然《冷语》又有三卷一本。盖天下之至易作者,莫如语录。偶逢纸笔,即可成编。故诸本错出如是也。

△《性理辨义》·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建衡撰。建衡有《读史辨惑》,已著录。是书分二十篇,而列目凡十有五,曰原理、原气、原天、原生物、原性、原命、原道、原德、原伦、原学、原鬼神、原人鬼、原祭、原妖厉、杂论。其第一篇与十二篇皆题曰原理,自注谓前统论天地之理,后以在物之理言。第二篇、第三篇皆题曰原气。第四篇、第五篇、第六篇皆题曰原天,而不自言其所以分。推究其文,则原气二篇,一言阴阳,一言五行。原天三篇,一言天行及日月,一言星辰及推算,一言风雨露雷诸事也。大旨皆复衍宋儒而加以胶固。其原天三篇,则纯述欧罗巴语而讳所自来焉。

△《静用堂偶编》·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涂天相撰。天相字燮菴,号存斋,一号迂叟,孝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天相从熊赐履讲学,所著有《谨庸斋札记》、《守待录》、《存斋闲话》等书,兹编又从诸书之中撮其大略。上编为学言、政言、学辨,凡五卷。下编为家训、幼仪、杂箴、杂铭、杂诫、古今体诗、存斋诗话,亦五卷。

△《广字义》·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叔璥撰。叔璥有《南征记程》,已著录。初,宋陈普作《字义》,凡一百五十三字,孙承泽尝为增订。叔璥复取陈淳《北溪字义》及程远《原字训》合承泽所订裒为一书。每条之首题原字者,晋之旧。题广义者,皆续增也。

△《朱子晚年全论》·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绂编。绂字巨来,号穆堂,临川人。康熙己丑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朱、陆之徒,自宋代即如水火,厥后各尊所闻,转相诟厉,於是执学问之异同,以争门户之胜负。其最著者,王守仁作《朱子晚年定论》,引朱以合陆。至万历中,东莞陈建作《学蔀通辨》,又尊朱以攻陆。程曈,朱子之乡人也,因作《闲辟录》以申朱子之说。绂,陆氏之乡人也,乃又作此书以尊陆氏之学。大旨谓陈建之书与朱子之论,援据未全,且语录出门人所记,不足为据,乃取朱子正、续、别三集所载,自五十岁至七十一岁与人答问及讲义、题词之类,排比编次,逐条各附考证论辨於下,以成是书。其说甚辨。案韩愈送王秀才序,称孔子之道大而能博,学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故子贡之敏悟,曾子之笃实,皆得闻一贯之旨,而当时未尝相非。后之儒者,各明一义,理亦如斯。惟其私见不除,人人欲希孔庭之俎豆,于是始于争名,终于分党,遂寻仇报复而不已,实非圣贤立教之本旨。即以近代而论,陆陇其力尊程、朱之学,汤斌远绍陆、王之绪,而盖棺论定,均号名臣。盖各有所得,即各足自立,亦何必强而同之,使之各失故步乎?绂此书皆以朱子悔悟为言,又举凡朱子所称切实近理用功者,一概归之心学。夫回也屡空,焦竑以心无墨拟,空诸所有解之矣,颜子其果受之乎?仍各尊所闻而已矣。

△《陆子学谱》·二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李绂撰。是编发明陆九渊之学。首列八目,曰辨志,曰求放心,曰讲明,曰践履,曰定宗仰,曰辟异学,曰读书,曰为政。次为友教。次为家学。次为弟子。次为门人。次为私淑。而终之以附录。考陆氏学派之端委,盖莫备於是书。惟其必欲牵朱入陆,以就其晚年全论之说,所列弟子如吕祖俭之类,亦不免有所假借。是则终为乡曲之私耳。

△《学舫》·(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云撰。云有《云谷寺志》,已著录。是编每条标目,各载门人某述,而玩其文辞,乃出一手。大抵云有所讲论,辄笔於书,特分署门人之名,以摹仿程、朱语录体例耳。其议论颇多迂诞。如论河图,谓婴儿首有发漩,为人之河图;黄河居中,众水分流,为地之河图;三垣五行,日月列宿,为天之河图;未免穿凿。论《周易》大旨,谓易字从日从月,日月往来即易。圣人非作易,乃抄易耳。阴取《参同契》之说,又未免剿袭。至诗学一条,谓诗必以赓歌、击壤为归,尤万不可行之高论也。

△《白鹿洞规条目》·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澍撰。澍有《禹贡谱》,已著录。是编取朱子《白鹿洞规》为纲,而分类条析,证以经史百家之语。自序云:始自戊寅四月,迄癸未十月,中更六年,凡三易稿云。

△《集程朱格物法》·一卷、《集朱子读书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王澍撰。陆、王之学主於静悟,故以读书为粗迹,而所谓格物者亦以为格去物欲,还虚明之本体。故澍取程、朱格物之要语与朱子读书章程,排比联络,融会其意,各为一篇,以救其弊。其词澍所自撰,其理则洛、闽之绪言,故皆谓之集焉。

△《经书性理类辑精要录》·六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王士陵撰。士陵有《易经纂言》,已著录。是编采五经、四书与《性理大全》之文,分类编次。凡道体一卷,为学一卷,为政二卷,实履一卷,圣贤一卷。别为子目四十三,子目之中又别为子目二十,各杂采坊本讲章之文,而附以己见。

△《谋道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谭旭撰。旭字东白,新建人。康熙丁酉副榜贡生。是书末有其门人吕步青跋,称旭先有《谋道录》,故此称《续录》。其学恪守程、朱,持论甚正,而不免於好辨,每争竞於一字一句之间,其细已甚。又朋友以书相质,详为批阅是也。所见不合,两存以待论定亦可也,乃往往注其人已改而仍载其原本之疵谬,以见驳正之功。此近於暴己之长,形人之短矣。

△《读周子札记》·(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崔纪撰。纪有《成均课讲周易》,已著录。是书以《中庸》之旨发明《太极图说》、《通书》之理。大意谓太极即《中庸》上天之载,其阴中有阳者,是太极之静,而中即《中庸》所谓人心未发之中。阳中有阴者,是太极之动,而和即《中庸》所谓人心已发之和。其变四象而言五行,用意尤在於土,以明太极即不贰之诚。盖本明薛瑄之说而益推衍之。纪所解《中庸》,以主静为主,亦此意也。

△《知非录》·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邓锺岳撰。锺岳字东长,号悔庐,聊城人。康熙辛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是编盖其晚年讲学所记,故取蘧伯玉事为名,犹其自号悔庐之意也。

△《馀山遗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劳史撰。史字麟书,号馀山,馀姚人。是书谓易之为道,细无不该,远无不届。故多本易理以推人物之性,其说亦或偶似近理。然如推飞禽上升属阳,阳象圆,圆者径一而围三。故鸟足三爪,为围三,除去上一旱爪为径一。本乎地者为植物,故走兽不能飞,属阴。阴象方为坤,坤为牛,牛之蹄爪四,四合而二偶,故除去上二小旱爪,惟大爪,著地,是两地而为二。万物众矣,恐不能一一准数而生也。

△《虚谷遗书》·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何国材撰。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人。是编凡分四种,祖陆九渊求放心之说而为《心学释疑》,本王守仁致良知之说而为《格物质疑》,采魏伯阳《参同契》之说而著《易图测》,仿岳元声研几私乘之说而为《研几录》。大旨坚护陆、王,为门户而著书,非为学问而著书也。

△《笔记》·二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国朝程大纯撰。大纯字汉舒,孝感人。康熙中由贡生官黄冈县教谕。是书皆讲学之语。其谓陆、王之学虽矫枉过正,然用以救口耳之学,不为无功。所见颇为平允。若以程子配孔子,朱子配孟子,则圣贤之於大儒,自有分际,未必二子所敢居矣。

△《日省编》·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冯昌临撰。昌临有《易学参记》,已著录。是书取《太极图说》、《西铭》及刘宗周《人极图》三篇,以为体道修身之本。后有玩《日省编》附语,取先儒旧说,间以己意附释焉。

△《圣学辑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潘继善撰。继善有《音律节略考》,已著录。是书为目凡六,论致知、力行、存养、慎独为一篇,论诚一篇,论仁义礼智为一篇,论学思知行为一篇,论主敬存省为一篇,论生质气象为一篇。前有江永序,称其学以敬为主。盖新安为朱子之乡,无不宗法洛、闽者,继善亦随其土俗云。

△《载道集》·六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许焞编。焞字纯也,海宁人。雍正癸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此编录历代之文,大旨以道学诸儒为主,而其馀类及焉。冠以大学圣经一章,中庸哀公问政一章。次以家语三章。次为孔子弟子门人子思、孟子、孟母、乐克、东周贤士之言。又次为东周论著,自汉至唐,大体分王言、臣言、论著三类,而隋则增王门弟子之言一类,尊王通也。宋、元、明则论著之外增言行一类,以有讲学诸儒也。终以张履祥之书。其凡例谓千古之圣人,莫尊於洙泗;有明之儒者,莫醇於杨园。以孔子始,以张子终,垂希圣希贤之则也。然於百世之下,尊一人与孔子相终始,谈何容易乎?

△《耻亭遗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周宗濂撰。宗濂字简菴,华亭人。雍正癸卯拔贡生。官潜山县教谕。是书於《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仪礼》偶有所得,皆随笔记录,末附《日省录》一卷。其说经诸条,多讲章习见之语。至斥《礼记》祭法王立七庙凡有六谬,祭义天子巡狩先见百年,於理难通,尤为臆见。惟《日省录》语多切实,盖疏於考古而熟於讲学者也。

△《棉阳学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雍正戊申鼎元以普宁县知县署理潮阳。因经理其学校,作是编以训士。卷一曰同人规约,卷二曰讲学礼仪、丁祭礼仪,书田志,卷三、卷四曰闲存录,卷五曰道学源流、太极要义、西铭要义。棉阳者,潮阳古地名也。

△《女学》·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蓝鼎元编。鼎元以周礼天官有九嫔掌妇学之法,谓妇人不可不学。然自班氏《女诫》以外,若刘向《列女传》,择而不精;郑氏《女孝经》,精而不详;至《女训》、《女史》、《闺范》、《女范》等书,尤为鄙陋浅率。因采经传格言,参摭史传,分为德、言、容、功四篇,章区类别,间缀论断,其体例皆本之朱子《小学》。

△《张子渊源录》·十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张镠编。镠号紫峰,乐陵人。雍正壬子举人,官内阁中书是书以仪封张伯行所刻《张子全书》不无讹谬,因仿《近思》、《渊源》二录之遗意,择张子粹言以程、朱论定者汇为一集。间有删节,皆从程、朱所辨,而张子晚年所未及改者也。凡西铭一卷,正蒙二卷,经学理窟二卷,语录文集一卷,遗文一卷,拾遗文一卷,遗事一卷,弟子一卷。

△《女教经传通纂》·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任启运撰。启运有《周易洗心》,已著录。是编仿朱子《小学》之例,采诸经传及《女诫》、《女训》、《女史箴》等书,分十三类。曰立教,曰敬身,曰笄礼,曰昏礼,曰事父母舅姑,曰谨夫妇,曰辨内外,曰逮妾媵,曰生子,曰勤职,曰祭礼,曰丧礼,曰贞节。其子翔为之注。末有其门人傅洛等跋,称尚有《女教史传通纂》一书,仿《小学·外篇》之意。今未之见。据翔所附记,此书立教等十一门,乃启运之妻所辑,笄礼、丧礼二门乃其妻没后启运所补。然启运序中不及之,且其妻名氏翔亦未著,故仍以启运之名著录焉。

△《躬行实践录》·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桑调元撰。调元有《论语说》,已著录。调元初以文章驰骤一时,晚乃讲学,作为语录。其门人沈世炜及其侄经邦编而次之,以成是书。本名《夜炳录》,大旨以程、朱为宗,言敬言仁,辟仙辟佛。持论极为醇正,而大抵皆先儒所已言。

△《朱子为学考》·三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童能灵撰。能灵有《周易剩义》,已著录。是编考朱子为学之次第,分年记载,而於讲学诸书,各加案语以推阐辨论之,盖继《学蔀通辨》而作也。同时宝应朱泽澐亦有是书,大致皆互相出入。

△《理学疑问》·四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童能灵撰。首卷言心,二卷言性,三卷言仁,四卷言情。其论心曰:气之精爽为神明,神明之渣滓为气,气之渣滓为形,心其精,而形气其渣滓也。其论性,谓气质中亦有义理。其论仁,谓仁先须理会爱之理,未发之爱是为爱之本体,而得名之曰仁。其论情,谓思虑是心之用,而情行其中。又以《孟子》四端为逆触吾性而发者,其情属阴;《中庸》喜怒哀乐为顺吾性而发者,其情属阳。自序谓专心於圣贤先儒之旨,阅十馀年日用体验,间有所见,辄自札记而成是编。然多师心臆说,不能一一惬理也。

△《读书小记》·三十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范尔梅撰。尔梅字梅臣,号雪庵,洪洞人。雍正中贡生。是编乃其随笔札记,教授生徒者。其弟尔楫颜之曰《读书小记》。其目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札记者,凡六卷。为周易札记、易论、易卦考者,凡七卷。为尚书札记者,一卷。为毛诗札记者,二卷。为春秋札记者,五卷。为礼记、周礼札记者,三卷。又乐律考一卷,琴律考一卷,语录一卷,明儒考一卷,诗文三卷。据卷首凡例,谓《易》、《尚书》、《诗》为完书,《春秋》、《礼记》、《周礼》等皆有残佚重复,盖其书非手订,故多阙略。其所为诸经札记,皆随意缀语,初非依经立训。易论、易卦考则专主图书卦变之义,乐律、琴律考则采自明郑世子《载堉乐书》,无他发明。

△《南阿集》·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康吕赐撰。吕赐有《读大学中庸日录》,已著录。是编以集为名,实则札记。一为论易问答,一为慎独斋日录,皆题曰卷一。据雍正壬子王心敬序,称问答语录凡十册,则非全书矣。

△《淑艾录》·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祝洤撰。洤字人斋,原名游龙,海宁人。乾隆丙辰举人。是书本张履祥《备忘录》而增删之,凡三百九十五条,仿朱子《近思录》例,分十四门,持论颇为纯正。而其后序则门户之见尚坚持而不化,必欲灭尽陆、王一派而后已,如不共戴天之雠。是未免於已甚矣。

△《下学编》·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祝洤撰。洤以蔡氏所纂《朱子近思续录》及近代《朱子近思续录》、《朱子文语纂》、《朱子节要》诸书皆为未善,乃掇取文集、语类,分十四门编次之,门为一卷,凡六百九十二条。其去取颇有苦心,然多窜易其原文。虽所改之处皆注其下曰原作某句,然先儒之书,意有所契,简择取之可也。意所不合,附论是非,破除门户,无所曲阿亦可也。学未必能出其上,而遽改古书,其意虽善,其事则不可训矣。

△《东莞学案》·(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鼎撰。鼎有《易训举要》,已著录。是书大旨以陈建《学蔀通辨》全为阿附阁臣,排陆以陷王,甚至取象山语录,割裂凑合而诬之以禅。因条列其说,为之诘难。一曰诬朱子学禅,二曰撰禅名色,三曰以遮掩禅机咎象山,四曰撰养神二字诬象山,五曰删节象山文字诬象山,六曰错解象山语罪象山,七曰嘲象山辟禅,八曰自禅,九曰骂先儒,十曰自誉,十一曰誉朝贵,十二曰总论《学蔀通辨》三十谬,十三曰诸儒评《学蔀通辨》,末附象山读书法五十七条,论三鱼堂答秦定叟书一则。陈建为东莞人,故题曰《东莞学案》。案明以来,朱、陆之徒互相诟厉,名则托於卫道,实则主於寻雠。建之书以善骂为长,既非儒者气象。鼎又从而报复之。盖门户之争,非一朝一夕之故矣。

△《逸语》·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庭栋撰。庭栋有《易准》,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谓虑群书沿袭,疑信相参,用是殚心潜体,削诬正误,以传其信云云。夫自秦、汉而后,百家多述孔子之言,真伪参半,庭栋虽称削诬正误,亦未见一一必出於孔子。又其序说行款,及每节注文分圈内圈外,俨然朱子《论语集注》体例。亦未免过於刻画也。

△《困勉斋私记》·四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

国朝阎循观撰。循观有《尚书读记》,已著录。是编乃其札记之文。初为三书,一曰《困勉斋私记》,一曰《困勉斋记忘》,一曰《求心录》。循观殁后,其同学韩梦周删除繁复,定为四卷,总名之曰《私记》。其学主於主敬克己,时时提醒此心,刻苦自立,而谆谆致戒於近名,於河津之派为近。

△《思通集》·二卷、《随意吟》·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秦望撰。望字元宫,无锡人。《思通集》皆杂论义理,自太极、阴阳、天地、鬼神、飞潜、动植之类,凡有会悟,随笔记之。《随意吟》乃所作杂诗,皆五言古体,亦多涉理路。

△《叙天斋讲义》·四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窦文炳撰。文炳字质民,长安人。是书首纯一图说,次学约,次中庸撮总,次礼乐绪言,凡四种。其说简略殊甚,因乾隆三十三年其稿曾咨送五朝国史馆,遂题曰进呈《叙天斋讲义》。且备录文牒,累牍连篇,几乎末大於本,可谓村塾迂儒,毫不知朝廷体制者矣。

△《明儒讲学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程嗣章撰。嗣章字元朴,号南耕,上元人。明代儒者,洪永以来多守宋儒矩矱。自陈献章、王守仁、湛若水各立宗旨,分门别户,其后愈传愈远,益失其真。入主出奴,互兴毁誉。嗣章为综括大略,合为一篇,而各注仕履於其下。於源流授受,宗派甚明。然如贝琼等本明初文士,於六经无所发明,未足当儒林之目,乃概加牵引,不免失之汜滥矣。

△《业儒臆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国朝陶圻撰。圻字甸方,秀水人。是编皆论学之语。末有其弟越跋语,称其生平於性命之学最所究心。然观所论议,大率仍明人讲学之习,务以空谈相胜者也。

△《砭身集》·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刘鸣珂撰。鸣珂有《易图疏义》,已著录。《陕西通志》谓鸣珂有志圣贤之道,随处体认,有所得辄录之,凡六卷。即此书也。其书虽以集名,实则语录。持论亦颇醇正,然其中多驳经之说。如疑仪礼丧服传父在不得为母三年,妾生之子适母在不得为其母服,及叔嫂无服,皆逆於人心自然之理。又疑《礼记》抱孙不抱子为厚於孙而薄於子,祭必立户是伪为祖父,非百世不易之典。凡此之类,皆据臆见以测圣人,执后世以疑前代,盖讲学而未能穷经者耳。卷首有临潼教谕王修所作《鸣珂传》,其标题曰《大茂才理学名儒伯容刘公传》,亦不知文章体例。至称鸣珂学行载於大清国史,尤乡曲陋儒妄相夸耀,不知国家典制者矣。

△《愚斋反经录》·十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宠撰。王宠字愚斋,陕西人。是书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中庸、两孟指要四种,卷六为孝经述朱,卷七为忠经择要,卷八为明伦录,卷九为理学入门,卷十为知性录,卷十一为寻孔颜乐处,卷十二为易学指要,卷十三为善利图说补,卷十四为学要,卷十五为治要,卷十六为荒政录,总名为《反经录》。皆陈因之说,无所发明。

△《讲学》·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国朝陈祖铭编。皆其师李培讲学语也。培号此菴,嘉兴人。其说皆阐姚江馀绪。上卷曰溯源委,同人我,端学术,定志趣,认本体,议功夫,求悟门,先默识,崇实际,重悟轻修,脱世味,凡十一条。下卷则皆杂论性理四书大旨。观其立论,以悟为宗,而又讥世之讲学者重悟而轻修。特巧掩其迹,杜人攻诘而已矣。

△《三立编》·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梓编。梓字琴伯,郃阳人。官崇宁县知县。是编取明王守仁著述,分类编辑。以讲学者为立德,以论事者为立功,以诗文为立言。立德编摘述《传习录》及文录,立功编载奏疏咨文,行牒、批呈告谕,立言编载古今体诗、杂文。末附年谱。

△《性理析疑》·十五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国朝蔡洛撰。洛武平人。此书皆举宋儒之说,摘条设问,分二十七门。或引先儒之言,或出己意以解之。引伸触类,辨析颇详。然大抵如坊刻高头讲章之说也。

△《童子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文澍撰。文澍有《经解经义杂著》,已著录。是编刊本题《石畦集》,《童子问》盖其集中之一种也。设为《童子问》,而文澍答以驳王守仁之学。凡十四章。

△《敬义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文澍撰。亦《石畦集》中之一也。大旨述程、朱之绪言,驳陆、王之高论,无所发明,亦无所乖剌。惟其中一条云,庄子尚有见地,荀子则茫然无所见,止识得一个学字。乃转似金谿姚江所说,与全书南辕北辙,则不解其何故也。

△《理解体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黄为鹗撰。为鹗,宜黄人。其书凡一百三十八条。绘图列说,皆杂采宋人讲学之语,融贯成篇。

△《读白鹿洞规大义》·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任德成撰。德成字象元,吴江人。是书取朱子《白鹿洞规》原文,各分段落,标於每卷之首,而引历代诸儒名言附於后,凡二百四条。前有读白鹿洞规文约,举邵、周、程、张、吕、陆诸子之说以冠之,则一篇之纲领也。

△《朱子书要》·(无卷数,两江总督采进本)

不著编辑人名氏。取朱子《语类》、《文集》抄撮成帙。前无序目,每条下又各以朱笔注道体、天命等子目。盖欲分类编排,手录未竟之本也。

──右“儒家类”三百七部,二千四百七十三卷,内二十部无卷数,皆附《存目》。
资源编号:ZY1541349;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九 子部九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七 子部七

其它收录: 任何你的不足,在你成功的那刻
挽族父承务郎衡之三首
世上没有永远的秘密
金黄色的蒲公英在路边耀目,蜜蜂在粉红色的杏花间歌唱
要我怎么安慰你,我只能轻轻的告诉你
新年一份不渝的爱情,执着千万个祝福
夜幕降临了,街道两边的店铺楼房亮起了各色各样的灯
在给出我的观点之前,我想看看双方的观点是重要的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45.145.21.*荷兰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学习了...
216.132.159.*美国/加拿大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84.120.251.*西班牙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