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六 子部六

○儒家类存目二

△《后渠庸书》·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崔铣撰。铣有《读易馀言》,已著录。此其笔记之文。如论春王正月为周正;幽赞於神明而生蓍为用策;论《易》不本於先天图,在今日为已定之论,在明人则为卓识矣。又曰:图象繁而《易》荒矣,小序废而《诗》芜且浅矣,左氏轻而《春秋》虚矣。喜新变古,君子无乐乎斯焉耳。又曰:宋人之说古事也,多以其意亿之。始犹昭然也,习之久,遂若真者,诬矣哉!尤讲学家所不肯言者。铣独不巧言回护,亦绝无门户之私。然诸条皆见所作《士翼》中。殆后人摘抄,伪立此名,曹溶不及详核,误收入《学海类编》耳。

△《同异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采汉以来名臣奏疏、杂文有关於典章政事之大者,节而录之,分为二卷。上篇曰典常,下篇曰论述。每条之末,各附以论断。大旨欲取古人成说,相其缓急,而通之於当世之务。其书始脱稿於闽中,及提学山西,重加诠次,欲奏上之。既而不果。其进书原序,犹存卷首。书中凡原文有陛下云云者,俱空白二字,而注其下云:前朝臣子尊称君上之文,义当避阙。然古来传写旧文,实无此例。世所见石经《尚书》,於帝字王字均未有避阙者也。

△《心性书》·(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湛若水撰。若水有《二礼经传测》,已著录。是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说。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锺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为之注与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以发明之。盖欲仿周子《太极图说》、《通书》也。

△《杨子折衷》·六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湛若水撰。宋儒之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最号得传者莫如杨简。然推衍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遂至全入於禅。所著《慈湖遗书》,以心之精神是谓圣一语,为道之主宰。而以不起一意,使此心虚明洞照,为学之功夫。其极至於斥《大学》非圣言,而谓子思、孟子同一病源,开后来心学之宗。至於窅冥恍惚,以为独得真传,其弊实成於简。若水因当时有梓其书者,乃即其所言,条析而辨之。凡书中低一格者简之说,平格者若水之论也。

△《遵道录》·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湛若水撰。所辑皆明道程子之说。其曰遵道者。自序为遵明道也。若水从陈献章游,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初与王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守仁言若水之学求之於外,若水亦谓守仁格致之说不可信者四。学者遂分王、湛之学。若水得力于献章,每教人静坐,其学洒然独得。故於宋儒中独推尊明道。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也。此本凡八卷,衍圣公孔昭焕所进本则作十卷,盖当时原有两刻,《明史·艺文志》作十卷,所据即孔氏本也。

△《甘泉新论》·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湛若水撰。若水之学以虚明为宗,故其论心则以为主一而无物,其论性则以宋儒理气对举为非,视程、朱所论颇殊。《千顷堂书目》载《甘泉明论》十卷,又《甘泉新论》一卷。其《明论》今未见,此本则曹溶《学海类编》所载也。

△《论学要语》·一卷、《洞语》·一卷、《接善编》·一卷、《人伦外史》·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阳撰。阳字一舒,安福人。由举人授砀山县知县,官至监察御史。阳初从族人刘晓受经。晓告以王守仁之学,遂往谒守仁於赣州。故《要语》、《洞语》大率不离良知之旨。其《接善编》多采先儒粹语,非所自作。其《人伦外史》即墓志、传状、诗咏等作,以其人系於孝弟忠义贞节之大,故以外史为名。旧总题曰《刘两峰集》,然实非诗文之属,未可著录于集部。故分列其目,隶之儒家类焉。

△《闲辟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程曈撰。曈有《新安学系录》,已著录。是编录朱子集中辨正异学之语,以辟陆、王之说,凡九卷,其末一卷则杂取《宋史》以下诸家之论朱、陆者。其说不为不正,而门户之见太深。词气之间,激烈已甚,殊非儒者气象,与陈建《学蔀通辨》均谓之善骂可也。《江南通志》载曈所著尚有《新安文献》、《紫阳风雅》二书,今并未见,然大略可睹矣。

△《苑洛语录》·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韩邦奇撰。邦奇有《易学启蒙意见》,已著录。是书皆平日论学之语,及所记录时事,辑为一编,本名《见闻考随录》,已编入所著《苑洛集》中。惟集本五卷,此本作六卷,所载虽稍有出入,而大略皆同。盖此本乃邦奇门人山西参议白璧所刊。前有璧序,称刻而题之曰《苑洛先生语录》,疑又为璧所重编也。

△《愿学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缵宗有《安庆府志》,已著录。此编乃其讲学之语。成於嘉靖甲寅,时缵宗已七十五矣。关中之学,大抵源出河东三原,无矜奇吊诡之习。缵宗又师罗钦顺而友魏校、湛若水、何瑭、吕柟、马理,故所论颇为笃实。其解《大学》用古本,而不废朱子格物之说,虽与王守仁异趋,而称其如程门之有游、杨,亦无门户诟争之习。然核其全书,大抵皆先儒所已言也。

△《近取编》·二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胡缵宗撰。是编取《朱子要语》厘成二卷,名曰《近取》者,谓取诸切近日用,以救宗金谿者之弊。殆为王守仁发也。

△《海樵子》·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编仅二十六则,多摹仿王通《中说》,周子《通书》,张子《正蒙》之体,大抵老生常谈。末一条论为将必用儒者,谓有张良之楚歌,则项羽之魂自褫;有诸葛之云鸟,则南人之反自定。夫渡泸之役,未必徒恃阵图。至於四面楚歌出自张良,《史记》、《汉书》皆不载,不知其何所本矣。

△《东石讲学录》·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蓂撰。蓂有《忠义录》,已著录。是集为其门人黄文龙所编,皆平生讲学之语。蓂与陆九渊为乡人,故其说一以九渊为本云。

△《心学录》·四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王蓂撰。是编乃蓂养亲家居之时,取陆九渊之言,择其发明心学者,汇为一编。凡五百二十条,而以己意推阐之,大旨亦主王守仁晚年定论。

△《大儒心学语录》·二十七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蓂撰。是编亦其归养之时所辑诸儒语录。凡周子、程子、张子、邵子、杨时、谢良佐、吕大临、尹焞、罗从彦、李侗、胡宏、朱子、陆九渊、张栻、吕祖谦、黄榦、蔡沈、陈淳、真德秀、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二十四家,皆论心学之语也。

△《性理群书集览》·七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但题琼山玉峰道人集览,不知为谁。其书取永乐《性理大全》中人名、地名、年号、训诂之类,依王幼学《通鉴纲目集览》之例,各为注释,有增注者,即别标为附录。然浅陋殊甚,如《太极图说》后遂宁傅耆伯成句,於遂宁下则详注,傅耆下则注未详出处。又如《律吕新书》内,於梁武帝之通则注,於晋荀勖之笛则不注。盖出不学者所为。卷尾有大德辛未刊行字,尤为舛谬。是书本注《性理大全》,安得大德中先有刊本?考辛未为明正德六年,此售伪者以版式近麻沙旧本,故削补正字,伪冒元刻也。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三者甚难,因取以名轩。而徵集同时士大夫所赠诗词、序记、论说、铭赞汇成是编。然学在实践,既知三者之难,则自勉而已矣,徵文刻集何为也。且以是三者为难,虽圣贤不以为非。本无疑义,又安用质正乎?

△《正学编》·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陈琛撰。琛有《易经浅说》,已著录。是书已编入所著《紫峰集》中,此其别行之本。凡二十一篇,各立篇名,全拟《通书》、《正蒙》之体,未免刻画之嫌。然依傍先儒,不敢出入,持论尚无疵谬。末附秋夜感兴诗十绝句,亦力摹康节击壤之派,其宗尚可知矣。

△《说理会编》·十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季本撰。本有《易学四同》,已著录。本为王守仁门人。自序谓亲闻姚江之传,而同门之士传布师说遍天下。恐其为说既长,或乖典则,故辑此书。凡疑难之说,悉辨明之。其意盖拟守仁於濂、洛,而此书则仿《近思录》而作。《近思录》分类十四,此分类十二。其先之以性理、圣功者,犹录之首及道体论也。继之以实践、贤才者,犹录之次及於致知、存养、克治也。推之於政治者,犹录之有治道、治法也。终之以异端诸子者,犹录之辨别异论、总论圣贤也。其间巧借程、朱之言以证良知之说,则犹守仁、朱子晚年定论之旨耳。

△《困辨录》·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聂豹撰。豹字文蔚,永丰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贞襄。事迹具《明史》本传。豹之学出於姚江。是编乃其嘉靖丁未系诏狱时所札记,分辨中、辨易、辨心、辨素、辨过、辨仁、辨神、辨诫八类。罗洪先为之批注。

△《燕居答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戴经撰。经,德清人,聂豹之门人也。是编皆述豹讲授之语,下卷又别题日疑总问、日见条问、日见条注、疑问诸目。大抵《困辨录》中所已具,经特以己所获闻者别加编缀,故往往复出焉。

△《研几录》·(无卷数,河南巡抚采进本)

明薛侃撰。侃有《图书质疑》,已著录。是书乃侃门人郑三极所编。侃承姚江馀绪,故屡称引良知之说。其儒释辨,谓世之疑先生之学类禅者三,曰废书,曰背考亭,曰虚。侃一一辨之。黄宗羲《明儒学案》,谓此浅於疑阳明者,皆不足辨也。况言元寂,言虚无,愈辨愈支,并王氏本旨亦为侃所累矣。

△《庸言》·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黄佐撰。佐有《泰泉乡礼》,已著录。是编乃其致仕后讲学语录。分学道、修德、求仁、游艺、制礼、审乐、政教、事业、著述、象数、天地、圣贤十二类。

△《慎言集训》·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敖英撰。英字子发,清江人。正德辛巳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是书上卷二十二目,二百四十二条,以戒多言为首。下卷十目,九十二条,以言贵简为首。采经史子集分类编次,而间附己说於其下。盖英督学陕西时刊以示诸生者也。

△《辨惑续编》·七卷、《附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顾亮撰。亮字寅仲,长洲人。正德中况钟为苏州府知府,尝聘致幕中。是书以世俗养生送死,大抵为吉凶拘忌师巫之说所惑,因辑古今书传,分为七门。首曰原理,言人之所以为邪说所惑者,由於此理之不明。次曰事生,言事亲之要。曰应变,曰奠祭,曰择墓,曰送葬,曰拘忌,则皆论丧葬之事也。又为附录二卷,论生死、轮回、寿夭、贫富、贵贱、吉凶、祸福诸事,及师巫邪术之害。专为乡俗之弊而作,故注释字义,词皆浅近,取其易晓。其称《辨惑续编》者,元谢应芳先有《辨惑编》,此申明其说也。

△《拟学小记》·六卷、《续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尤时熙撰。时熙字季美,自号西川居士,洛阳人。嘉靖壬午举人。官国子监博士。事迹具《明史·儒林传》。时熙师事刘魁,传王守仁良知之学,有所心得,辄为笔记。其壻李根,与其杂著编次之。时熙自序谓,名拟学者,言拟如此为学,而未知其是否也。书中於魁称晴川师,於守仁则称老师,不忘所本也。凡分六目,一经拟,二馀言,三格训通解,四质疑,五杂著,六纪闻。末有附录数则。《明史》称时熙议论切於日用,不为空虚隐怪之谈。今观其书,大抵以心为宗。即董仲舒道之大原出於天语,亦以为舍心言天,即为义外。而《中庸》之中,直训为中外之中,以与心学相比附。又谓《中庸》论道理多分两截,具两景,不如《孟子》之直截。又谓子夏、子游之言,皆主务本,皆有支离之病。又谓危行言逊及文质彬彬,皆非圣人之言。犹是姚江末派,敢为高论者也。

△《心斋约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艮撰。艮字汝止,泰州人。王守仁之门人。《明史·儒林传》附载王畿传中。此书皆发明良知之旨。中有称先生者,皆指守仁。《明史·艺文志》载《心斋语录》二卷,此本改其名曰《约言》,又止一卷,亦《学海类编》之节本也。

△《一菴遗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栋撰。栋字隆吉,号一菴,泰州人。嘉靖中由岁贡生补江西南城训导,迁深州学正。初,王守仁良知之学有泰州一派,始於王艮。栋为艮从弟,故独得其传。所至皆以讲学为事。集分二卷,上卷曰会语正集、续集,下卷曰论学杂吟及各体诗文,并其门人李梴所记诚意问答之语。黄宗羲《明儒学案》尝称,栋意非心之所发一语,为独得宗旨。而又谓泰州之学时时不满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致跻阳明而为禅云。

△《绪山会语》·二十五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

明钱德洪撰。德洪有《平濠记》,已著录。《明史·儒林传》称四方士从王守仁学者,皆德洪与王畿先为疏通其大旨,而后卒业於守仁。事守仁四十年。尝刻《阳明文录》。故称王氏学者以钱、王为首。又称德洪彻悟不及畿,畿持循亦不如德洪。然畿竟入於禅,而德洪犹不失儒者矩矱。是编为其子应乐所刊。前四卷为会语讲义,五、六两卷为诗,七卷以下为杂文,第二十五卷则附录墓表志铭。虽其诗文全集,而大致皆讲学之语,故仍总名曰《会语》。今亦著录於儒家焉。

△《东溪蔓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曹煜撰。煜,浮梁人。嘉靖丙戌进士。其仕履未详。据书中自言,则尝为县令者也。其书皆讲学之语,持论颇淳正。然多抄撮二程之言,以乡曲之私,推吴与弼过甚。於石亨一事,至以孟子称孔子者称之,殊为曲笔。又如居家友爱,居官德感,及近来进益诸条,皆自暴所长,殆浅之乎为人矣。

△《诸儒语要》·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顺之编。顺之有《广右战功录》,已著录。是编采诸儒之言。十四卷以前以人分,凡周子、二程子、张子、谢良佐、杨时、胡宏、朱子、张栻、陆九渊、杨简、王守仁十有二家。十五卷以下以类分,其为某人之言或注或不注,阅之殊不甚了了。

△《洨滨语录》·二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蔡叆撰。叆字天章,号洨滨,宁晋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河南。叆少从韩邦奇湛若水游,故讲学宗旨,不出二家。其论周礼,谓遗公孤而详细职,详略失宜。又谓六卿之上皆有惟王建国,体国经野数语,亦觉繁复。则一隅之见也。

△《廉矩》·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王文禄撰。文禄字世廉,海盐人。嘉靖辛卯举人。此编凡十八章,皆以训廉为主。其文似箴似铭,欲摹古而适成赝体。其义则了不异人。其必十八章者,殆欲合《孝经》之数,为《忠经》之重佁,特未敢自题曰经耳。

△《道林诸集》·(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蒋信撰。信字卿实,常德人。嘉靖壬辰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尝师王守仁,又师湛若水。《明史·儒林传》附载湛若水传末。是编乃其卜筑桃冈时与诸弟子讲学之书,而其门人章评所刊者。首古大学义,专释《大学》。次桃冈讲义,摘取论孟诸条,附以论断。又桃冈日录,则与门人问答语录也。桃冈训规,则读书日程也。传疾录,则疾痛时记也。史称信初从守仁游,时未以良知教。后从若水游最久,其学得之若水者为多。又称其践履笃实,不尚虚谈,盖犹未尽入於禅者。卷末有附谈一则,称评为斗阳子,读书九山者二十年,有太乙丈人者哂之,无名先生者论之,惝恍无凭,斯则末流放失,全入於二氏者矣。

△《西田语略》·二十三卷、《续集》·二十九卷(内府藏本)

明樊深撰。深有《河间府志》,已著录。此书皆杂抄先儒语类,以多为贵,无所发明。

△《识仁定性解注》·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何祥撰。祥字克斋,内江人。嘉靖甲午举人。是编后有罗节跋,称祥以丁未入太学。时欧阳德为祭酒,传阳明之学。祥获师事之,日究奥义。尝阅性理,得明道先生识仁论,定性书,好之不忘,遂为注解。今检此书,卷一为识仁定性解,卷二则自警语十条,自警箴七则,南野语录七段,太洲语录六段,复麻城刘鲁桥书一篇。据王任重序,尚有恤刑、弹劾、反观诸论,及五官问答等篇,而书中无之。盖非完本,其总名惟称《识仁定性解注》,亦不该括,莫详其义也。祥之学出於姚江,此书所论,皆发明心学。

△《薛方山纪述》·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薛应旂撰。应旂有《四书人物考》,已著录。此其平日所钞先正格言。前有自识,称凡所闻於师友,辄为纪之。间有自得,亦附书焉。置之几案,少裨循省。曰述者,明非己作,不敢冒立言之责。书分上、下二篇,上篇皆论性命之理,下篇则论治道也。

△《薛子庸语》·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薛应旂撰。是编乃其讲学之语。分二十四篇,各以首二字为篇名,而每条冠以薛子曰,大意欲如扬雄之拟《论语》。其门人向程为之音释。

△《二谷读书记》·二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侯一元撰。一元字舜举,乐清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此编乃其读书杂记。多推阐四书之义,大抵前人所已言。中间谓阳明之学遗却格致本旨。又谓朱子谈理过於分析,阳明起而病之,由於相激而成,亦颇有见也。

△《礼要乐则》·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阮鹗撰。鹗,桐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事迹附见《明史·胡宗宪传》。此书乃其以御史督学直隶时所作,以教诸生者。礼要分冠、昏、丧、祭、饮、射六门,引三礼原文於前。凡四书中涉及礼制者,亦酌取之,皆人所共知,别无发明之处。乐则分五伦为五门,取《诗经》数章以实之。如君臣则载鹿鸣、皇华诸篇,父子则载凯风、小弁诸篇,先列经文,而节取集传数语附其下。后又有所颁僚属吏民约一篇。

△《学蔀通辨》·十二卷(内府藏本)

明陈建撰。大旨以佛与陆、王为学之三蔀,分前编、后编、续编、终编。每编又自分上、中、下,而采取《朱子文集》、《语类》、《年谱》诸书以辨之。前有嘉靖戊申自序云:专明一实,以抉三蔀。前编明朱、陆早同晚异之实,后编明象山阳儒阴释之实,续编明佛学近似惑人之实,而以圣贤正学不可妄议之实终焉。按朱、陆之书具在,其异同本不待辨。王守仁辑《朱子晚年定论》,颠倒岁月之先后,以牵就其说,固不免矫诬。然建此书痛诋陆氏,至以病狂失心目之,亦未能平允。观朱子集中与象山诸书,虽负气相争,在所不免,不如是之毒詈也。盖词气之间,足以观人之所养矣。

△《格物图》·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丕扬撰。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分四篇,一曰格物图,二曰明物解,三曰原物辨,四曰人物镜。意其原有总名,传写佚之,而以第一篇为总名也。其图分物始、物格、物终为三。物始、物终皆画一圆圈,如周子之无极。物格则大圈中画一小圈,小圈之中书圣人成能字,小圈四旁分列天清、地宁、物阜、民安八字。大旨辟王守仁良知之说,而谓道无可名,名之曰物。然守仁求之无定之心,而丕扬又求之无物之道,其说虽变,其实一也。

△《论学篇》·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明孙丕扬撰。丕扬既撰《格物图》,复为讲学三篇。一为格物工夫,一为良知明辨,一为心学始终,皆申明《格物图》中之意也。

△《耿子庸言》·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耿定向撰。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著录。是编为所著语录。凡七篇,首绎经,次冲言,次辑闻,次比弦,次学筌,次牧要,次切偲。定向之学出於泰州王艮,本近於禅。然有鉴於末流之狂纵,不甚敢放言高论。故初请李贽至黄安,既而恶之,而贽亦屡短定向。然议论多而操履少,遂不免有迎合张居正事,为清议所排。讲学之家,往往言不顾行,是亦一证矣。

△《胡子衡齐》·八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

明胡直撰。直字正甫,泰和人。嘉靖丙辰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直之学出於欧阳德及罗洪先,故以王守仁为宗。尝与门人讲学螺水上,辑其问答之语为是书。分言末、理问、亡锢、博辨、明中、徵孔、谈言、续问、申言凡九篇,篇有上下。其名《衡齐》者,意谓谭理者视此为均平云尔。其大要以理在心不在天地万物,意在疏通守仁之旨。然守仁本谓我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无有碍隔,故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而直乃谓吾心所以造天地万物,匪是则黝没荒忽而天地万物熄矣。是竟指天地万物为无理,与守仁亦不相合,未免太失之高远。其文章则纵横恢诡,颇近子书,与他家语录稍异。盖直少攻古文词,年二十馀始变而讲学,故颇能修饰章句,无弇陋粗鄙之状云。

△《大儒学粹》·九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魏时亮编。时亮字敬吾,南昌人。嘉靖己未进士。官至工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本传。史称时亮初好交游,负意气;中遭挫抑,潜心性理。是书取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及陆九渊、薛瑄、陈献章、王守仁九家之言,人各为卷。大旨谓孔子之道,颜以敏悟,曾以鲁得,濂溪、明道、象山、白沙、阳明则颜子之入道可几焉,伊川、横渠、晦菴、敬轩则曾子之入道可几焉。要之,道无二,学无二,其所至亦无二也。盖主调停之说者。本传称其官兵科给事中时,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仁并从祀文庙,犹是志也。

△《三儒类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用检编。用检字鲁源,兰溪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是书汇录薛瑄、陈献章、王守仁语录,分类排纂,厘为五门,曰志学,曰为仁,曰政治,曰性命,曰游艺,其大旨亦与魏时亮同。

△《李见罗书》·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李复阳编。皆其师李材讲学之书。材字孟诚,丰城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事迹具《明史·本传》。材尝患世之学者每以朱、王两家格物致知之说争衡聚讼,因揭修身为本一言,以为孔、曾宗传。而谓知止即知本,又谓格物之功散见八条目中,以朱子补传为误。其学较姚江末派稍为近实,故顾宪成颇称之。然材在郧阳,侵营地为书院,至於激变诸军,狼狈弃城,仅以身免。及被劾遣戍,犹用督抚仪从赴谪所,为当代所非。黄宗羲《明儒学案》记之最详,则亦何贵乎讲学耶?是编凡大学古义一卷,道性善编一卷,论语大意四卷,书问九卷,门人记述四卷,而以旧本序别缀於末为一卷。复阳为无锡知县时所刊也。

△《心学宗》·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方学渐撰。学渐有《桐彝》,已著录。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於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而附以己注。其自序云:吾闻诸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闻诸孟子,仁,人心也。闻诸陆子,心即理也。闻诸王阳明,至善,心之本体。一圣三贤,可谓善言心也矣。盖学渐之说本於姚江,故以陆、王并称。而书中解人心惟危为高大意,解不愧屋漏为喻心曲隐微,解格物为去不正以归於正,大意皆主心体至善,一辟虚无空寂之宗。而力斥王畿《天泉证道记》为附会。故其言皆有归宿。宪成序其首曰:假令文成复起,亦应首肯。盖虽同为良知之学,较之龙溪诸家犹为近正云。

△《日言》·一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

明孔承倜撰。承倜字永冠,曲阜人。先圣六十代孙。官保定县知县,终於荆王府长史。是书乃承倜札记之文。其学出於王守仁,故以钟柝喻性,明其本空。又云:朱晦翁中年学尚未悟,至晚年则甚悔。今人不於悟处用功,却於其悔处执迷,惑矣。是即守仁晚年定论之说也。

△《性理图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徐中撰。中字成中,鄱阳人。是书分无极、天道、性命诸类。语多陈因,无足采录。

△《一书增删》·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俞邦时撰。邦时号敬轩,新昌人。是编名曰《一书》者,以一为本也。第一卷曰元卷,为传四,曰一元、两仪、三才、四象。第二卷曰副卷,为传四,曰一天、两地、三人、四物。第三卷曰参卷,为传四,曰一期、两至、三和、四时。第四卷曰辅卷,为传二。曰河洛、律吕。总三百六十六章,以当周天之数。大意欲配张子《正蒙》、邵子《皇极经世》,而刻画皮毛,去之转远。书成於隆庆丁卯,刊於万历癸酉,再刊於国朝康熙壬子,皆名一书。此本为第三刻,乃康熙己卯吕夏音所增删,故题曰一书增删云。

△《性理抄》·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杨道会撰。道会字惟宗,晋江人。隆庆戊辰进士。历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是编取《性理大全》删节繁冗,前有万历戊子王道显序,称其更定者十之一,而裁割者十之九。然去取多未得当,盖亦书帕本耳。

△《诸儒学案》·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刘元卿撰。元卿有《大象观》,已著录。是书辑周子、二程子、张子、邵子、谢良佐、杨时、罗从彦、李侗、朱子、陆九渊、杨简、金履祥、许谦、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罗钦顺、王守仁、王艮、邹守益、王畿、欧阳德、罗洪先、胡直、罗汝芳二十六家语录,而益以耿定向之说。元卿,定向弟子也。其学本出於姚江,於程、朱一派特择其近於陆氏者存之耳。

△《宪世编》·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唐鹤徵撰。鹤徵有《周易象义》,已著录。是编发明心性之学,首列孔子、颜子、仲弓、子贡、曾子、子思、孟子,次列周子、二程子、张子、邵子、杨时、朱子、张栻,次列陆九渊、杨简、薛瑄、陈献章、王守仁、王艮、罗洪先、唐顺之、罗汝芳、王时槐,各述其言行而论之。大旨主於牵朱就陆,合两派而一之。

△《群书归正集》·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林昺撰。昺号方塘,鄞县人。隆庆中诸生。此书为昺八十四岁时作,本四十二卷,其从孙御史祖述删为十卷,其十六门则仍其故。书中皆援引旧文,断以正理,然不过老生常谈,人所共知者也。

△《呻吟语》·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吕坤撰。坤有《四礼质疑》,已著录。此编上三卷为内篇,下三卷为外篇,盖万历壬辰刊本也。晚年又手自删补为《呻吟语摘》二卷,弥为简要。故此本附存其目焉。

△《吕子节录》·四卷、《补遗》·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陈宏谋编。宏谋有《大学衍义辑要》,已著录。此编亦《呻吟语》之节本,初刻於乾隆丙辰,后於戊午八月复得坤原书,知从前所据乃摘钞之本,多所挂漏。因采录初刻所遗者,复为补遗二卷,然摘抄之本实坤所自定也。宏谋掇拾其所弃,盖未考也。

△《哤言》·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范氵来撰。氵来有《两浙海防类考》,已著录。是编随笔札记,亦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记二十卷,起辛巳,迄戊申,以年为次。每年有哤言附其后,因录出别为一册,凡八卷。其后二卷起己酉,迄癸丑,盖续所增入也。

△《中铨》·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汪应蛟撰。应蛟有《古今彝语》,已著录。是编皆其讲学之语。起万历丁亥,至乙卯,凡二十年。多详於儒释之辨,而於王守仁所云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语,论之尤详。以当日诸儒各立门户,应蛟欲无所偏倚,故以中诠为名云。

△《王门宗旨》·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周汝登编。汝登有《圣学宗传》,已著录。是编首载王守仁讲学之语,并其奏疏、杂著、诗文,而以王艮、徐曰仁、钱德洪、王畿之说次焉。盖督学陈大绶之意,而汝登编次之。书成之后,陶望龄又为校定。汝登尝供罗汝芳像,节日必祭祀之。南都讲会,拈天泉证道一篇相发明。又尝作《九解》以伸无善无恶之说。首载汝登自序云:首称宗者,明为千圣之嫡嗣也。数门人语附见,而概系之王门者,统於宗无二旨之义也。然姚江再传以后,去其师之本旨益远。汝登是编,徒争王学之门户,实不足以发明王学也。

△《信古馀论》·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三重撰。三重有《馀言》,已著录。是编乃其讲学语录。《江南通志》称所著《庸斋日记》及此书皆可垂世范俗。然理气性命之说几居其半,以道之大原言之,固属推究根本;以学者之实践言之,又不免为枝叶矣。

△《庸斋日记》·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徐三重撰。是书前一卷说《易》,后七卷说四书,皆随意标举,非循文笺注。盖借经义以发挥其讲学之旨耳。

△《邹南皋语义合编》·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邹元标撰。元标字尔瞻,吉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忠介。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其门人所辑,以讲学者曰会语,说经者曰解义,故总名曰《语义合编》。元标以气节重一时,其立首善书院。卒酿门户之争,功不补过。其学亦源出姚江,不能一一淳实。然其人则不愧於儒者,故仍存其目於儒家焉。

△《道学正宗》·十八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赵仲全撰。其子健校补。前列河洛诸图,而以古今圣贤分正宗、羽翼两门。大旨以道德纯粹,功业并隆,及学术醇正者,尊为正宗。首伏羲、神农以迄明罗钦顺、罗洪先诸人;其造诣未至,见道未的,功业虽隆而所学未纯者,附为羽翼。首颛顼、高辛以迄明湛若水,吕柟诸人;其平时言论有片语涉禅寂者,皆削置弗存,持择似乎甚严。然实则随意分别,绝无义例。他姑无论,如罗洪先、罗钦顺等俱列之颛顼、高辛之上,而伯夷、伊尹、子夏、子贡、子游、子路反不及杨时、胡安国,此果不易之评乎?仲全字梅峰,泾县人。仕履未详。健字行吾,万历丁丑进士。官至通政司使。是编乃其为太仆寺卿时所作,标题称后学管窥不肖男,亦可异也。

△《小心斋札记》·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顾宪成撰。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庚辰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削籍归。起南京光禄寺少卿,移疾不赴,终於家。崇祯初,赠吏部右侍郎,谥端文。事迹具《明史》本传。宪成里居,与弟允成修宋杨时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声气既广,标榜日增。於是依草附木之徒,争相趋赴,均自目为清流。门户角争,递相胜败,党祸因之而大起。恩怨纠结,辗转报复,明遂以亡。虽宪成等主持清议,本无贻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春秋责备贤者,宪成等不能辞其咎也。特以领袖数人,大抵风节矫矫,不愧名臣,故于是书过而存之,以示瑕瑜不掩之意云尔。是书於万历戊申同安蔡献臣始为刻版。其后刻於昆山。然两本皆始於万历甲午,终於乙巳,止十二卷。此本乃其子与渟所刻,益以丙午至辛亥所记,增多四卷。卷数与《明史·艺文志》合,当为足本矣。

△《顾端文公遗书》·三十七卷、附《年谱》·一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顾宪成撰。是编为其曾孙贞观所汇刻。首即小心斋札记十八卷,次证性编六卷,次东林会约一卷,次东林商语二卷,次虞山商语三卷,次经正堂商语一卷,次志矩堂商语一卷,次仁文商语一卷,次南岳南语一卷,次当下绎一卷,次还经录一卷,次自反录一卷。末附年谱四卷,则其孙枢所编,而贞观订补者。外别有《以俟录》、《泾皋藏稿》、《大学重订》、《大学质言》、《大学通考》五书,在初刻十种内者,与未刻之桑梓录皆不列於是编。以卷帙颇繁,尚待续刻故也。

△《黾记》·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学,罕谈朝政,不甚与天下争是非,故亦不甚为天下所指目。是编乃其随手札记,取诗黾勉从事之义,故题曰《黾记》。自万历甲午以迄癸丑,凡二十年,意有所得,辄笔之於书。其发明性道,排斥二氏,颇为深切。其中间有过当者,如引学记求之也佛句以辟佛,未免附会。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谓,曲礼献鸟者佛其首句注,训佛为违戾,辟佛先生得之大喜云云。二人同时,似闻一本之论,故有此戏。虽文人轻薄之词,亦讲学者好为异说有以召其侮也。

△《圣学范围图》·(无卷数,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明岳元声撰。元声字之初,号石帆,嘉兴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此书一名《范围象教图》。大旨以儒教统摄二氏。以易中一阳一阴之卦并入剥复卦,为剥复图以范释;二阳二阴之卦并入坎离卦,为坎离图以范老;三阳三阴之卦并入否泰卦,为否泰图以为儒宗。其自序谓昉於孟子指点杨、墨归儒之意。盖宗王氏良知之学,而好为新奇者耳。

△《南雍诫勖浅言》·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傅新德撰。新德字玄明,又字商盘,定襄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恪。是编乃其官南京国子监司业署祭酒时训导诸生之文。凡诫言八条,曰淫荡、酗酒、斗狠、罔利、词讼、诡服、党比、傲惰。勖言八条,则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也。

△《冯子节要》·十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冯从吾撰。从吾有《元儒考略》,已著录。从吾以风节著,而亦喜讲学,无锡高攀龙、高邑赵南星皆称之。时官京师,会讲都城,至环听者院宇不能容。终亦以此招谤。是编即其各地会讲之语也。

△《残本文华大训箴解》·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吴道南撰。道南有《河渠志》,已著录。初,宪宗成化十八年十二月,以御制《文华大训》二十八卷赐皇太子。嘉靖八年,世宗御制序文颁行。道南因按其篇章,前为之序,次为之解,次为之箴,以嘉靖十四年正月表上。此本仅存三卷,已非完书。

△《荷薪义》·八卷(内府藏本)

明方大镇撰。大镇字君静,桐城人。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始大镇父学渐,讲学桐川。大镇追述父训,及与同社诸人问答之语,诠次成帙,名曰《荷薪》。盖亦不忘继述之意。其大旨在辟良知之说,於儒释分别,辨论极详。

△《增订论语外篇》·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潘士达编。士达字在闻,安吉州籍,乌程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是书取诸子百家所载孔氏之言,分类排纂,仿《论语》二十篇之数。以皆《论语》所不载,故曰《外篇》。以因南昌李栻旧稿而葺之,故曰增订。所采既罕异闻,又《庄》、《列》寓言亦复阑入。《朱子语录》尝称,孔门弟子留下《家语》,至今作病痛,况杂家依托之言乎?

△《龙沙学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王在晋撰。在晋有《历代山陵记》,已著录。是编辑宋儒程、朱以下及明王守仁、罗汝芳诸人之说而注释之。大率抄撮语录,无所发明。其论良知格致仍以姚江为宗,特假程、朱为重耳。在晋误国庸臣,而亦著书讲学。明季风气,观此可知矣。

△《圣学启关臆说》·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龙遇奇撰。遇奇字才卿,号紫海,吉安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是编乃其巡按陕西时与诸生讲学之语。分为八关,一曰迷悟,二曰浓淡,三曰剥复,四曰穷达,五曰死生,六曰圣凡,七曰内外安勉,八曰门户异同。又於八关之中别为子目,杂引诸儒语录以证之。虽众说兼陈,而大旨则姚江一派也。

△《经书孝语》·(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鸿编。鸿字子渐,仁和人。万历间诸生。是书摭五经、四书中言孝之语为一帙,而各为之发明。附录曾子孝实於末。文既饾飣,论亦凡近,殊无可取。鸿尝刻《孝经》而以此附之。今既别本单行,不可复溷於经部,姑置之儒家类焉。

△《证人社约言》·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刘宗周撰。宗周有《周易古文抄》,已著录。宗周初以顺天府尹罢归,与陶奭龄讲学王守仁祠。以证人名堂,此其所为条诫也。首冠以社学檄,题辛未三月,盖崇祯四年所作;次为约言十则,次为约戒十则,所载凡三十条,题曰癸未秋日,为崇祯十六年;次为社会仪七则,不题年月;次为宗周自书后,而附以答管而抑论迁改格书。其书中后所称石梁子者,即奭龄之别号。奭龄字君奭,国子监祭酒望龄弟也。

△《刘子节要》·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惲日初编。日初号逊菴,武进人,刘宗周之门人也。宗周生平著述曰《刘子全书》。曰仪礼经传,曰古学经,曰家语考次,曰古易钞义,曰读易图说,曰论语学案,曰曾子章句,曰十三字,曰古小学集记,曰古小学通记,曰孔孟合璧,曰五子联珠,曰圣学宗要,曰明儒道统录,曰人谱,曰人谱杂记,曰中兴金鉴录,曰保民要训,曰乡学小相编。其子汋汇而订之,凡百馀卷。以篇帙繁富,未易尽观,因仿《近思录》例,分类辑录。一道体,二论学,三致知,四存养,五克治,六家道,七出处,八治体,九治法,十居官处事,十一教人之法,十二警戒改过,十三辨别异端,十四总论圣贤。每一类为一卷。其排纂颇为不苟,然亦有一时骋辨之词,不及详检而收之者。如曰天命一日未绝则为君臣,一日既绝则为独夫。故武王以甲子日兴,若先一日癸亥,便是篡,后一日乙丑,便是失时违天云云。此语非为臣子者所宜言,且癸亥师在商郊矣?实非甲子兴师。即甲子灭纣先一日之说,亦未免过於求快。如斯之类,其去取尚未当也。

△《宋先贤读书法》·一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所采宋儒之说凡十二家,而朱子为多。其法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明万历丙午,莆田训导江震鲤序而重刊之,亦不云谁所辑也。

△《诸儒要语》·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王化振编。化振字宇春,滁州人。万历己酉举人。官至户部主事。周汝登之门人也。是编节取诸儒语录,编次而成。於宋则周、程、张、朱而外,取陆九渊、杨简二人,於明则取薛瑄、罗汝芳及汝登三人而已。其宗旨则不出於姚江一派,盖汝登本传王氏学也。

△《存古约言》·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吕维祺撰。维祺有《四礼约言》,已著录。是书凡十二篇,首敦本,次闲家,次厚俗,次冠昏丧祭,次服式,次宴会,次交际,次揖让,次柬札。大略以《朱子家礼》为主,并采择诸家之言为条例注释,而以箴诫格言附於后,亦《司马氏书仪》、《吕氏乡约》之支流也。

△《真儒一脉》·(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吴桂森编。桂森有《周易像象述》,已著录。是编前列从祀四先生语录,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王守仁也;后列东林三先生语录,顾宪成、钱一本、高攀龙也。前有天启丙寅桂森自序。《千顷堂书目》载桂森著述二种,《江南通志》载四种,皆无是书。殆偶然钞录,当时未著於世耶?

△《论语逸编》·三十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明锺韶编。韶字牙台,海盐人。是编集诸书所载孔子问答之语,分三十一篇。前有其甥郑心材序,称其根据六经,节取百家。然《家语》自有全书,《礼记》列於经典,重为割裂,殊属床上之床。《孔丛子》既属伪书,《韩诗外传》、《说苑》、《新序》亦多依托,未可据为典要。至於承蜩、弄丸乃《庄子》寓言,而执为实事;赤虹、黄玉尤谶纬诞语,而信为古书。他若杨简《先圣大训》亦裒合诸书而成,乃引为出典,尤非根柢之学也。

△《闲道录》·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沈寿民撰。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人。崇祯中行保举法,巡抚张国维以寿民应诏。甫入都,即劾杨嗣昌夺情,熊文灿抚贼,留中不报。乃移疾归。疏中语侵阮大铖。福王时,大铖柄国,必欲杀之。变姓名遁迹以免。事迹附见《明史·田一俊传》。是书为排斥佛老而作,故名以《闲道》。取先儒格言分条节录,凡不惑於二氏者咸载之,以为世训,不能无惑者亦录以示戒。雍正戊申,其孙廷璐校刊之,复取寿民诗文、杂记等条补诸卷末。

△《印正稿》·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张信民撰。信民,渑池人,孟化鲤之门人也。传姚江良知之学,从游者颇众,其门人冯奋庸等录其平日问答议论为是书。国朝雍正丙午,渑池县知县王箴舆为校订而刊之。

△《衡门芹》·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辛全撰。全字复元,号天斋,绛州人。万历末贡生,以特荐授知府,未及赴官而卒。全为曹于汴门人,故亦喜讲学。是书皆论治天下之法,分治本三纲、治具八目。三纲曰君治、君心、君学,八目曰选贤才以转士习,破资格以定臣品,行限田以足民生,定里甲以防奸宄,驱游民以务生业,正礼乐以兴教化。其宗藩、军政二目则有录无书。自序称屏伏衡门芹曝之献,不能自已,故名其书曰《衡门芹》。然全意主匡救时弊,而实剿袭旧文。其限田之法於事理尤断不可行,亦只儒生之迂论而已。

△《经世硕画》·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

明辛全撰。此书辑前代事迹议论之有关治道者,分为二门:一曰圣典采据,皆纪明太祖至英宗五朝善政;二曰定论采据,皆宋明诸儒之说而以北魏至唐共四条附焉。书为其门人所刊,故卷末并载全试策一首。其论取士不过调停於科目保举之间,别无创见。当事者遽称其学术经济俱於是见,殆未必然。

△《思聪录》·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贺时泰撰。时泰字叔交,一字阳亨。陈鼎《留溪外传》作字叔文。以时泰之名推之,交字有义,文字误也。江夏人。少为诸生。以聋废,因自号曰聋人。是书为其子大学士逢圣所编,皆其讲学语录,大旨宗良知之说。

△《作师编》·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贺时泰编。首列易蒙卦,次列大学圣经一章,次列礼记学记一篇,次列白鹿洞规五节六十九字,次列程董学则一节九十一字,终以兴文会条件两页有奇。皆无一字之发明,又属天下所习见,亦何必为此钞胥也。

△《人模样》·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

明贺时泰撰。是编以人身五官四体之类分目标题,往往牵强。如元气一条,引唐柳公权语,是摄养之法,非学问之事。两肘一条,引杨时两肘不离案语。脚一条,引宋璟有脚阳春事。皆关合字面而已。其骨头一条,引陈献章除却此心此理,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块骨头语,亦是论心,非论骨也。不及刘宗周《人谱》远矣。陈鼎《留溪外传》乃称一时学者俱奉此书为法则,因称时泰为人模样先生。盖讲学家标榜之谈,不足据也。

△《传习录论述参》·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王应昌编。其子錟续成之。应昌有《宗谱纂要》,已著录。是编皆发明《传习录》之旨。盖姚江之学弊於明末,至国初而攻之者弥众,故应昌父子力为之回护云。

△《留书别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章世纯撰。世纯有《四书留书》,已著录。是编内集一卷,分四十三篇,篇各有名,多摹仿周秦诸子。散集一卷,皆内集之绪馀,不立篇名,故谓之散。前有世纯自序总谓之别集,以有说四书者故也。两书自序甚明,《明史》合为一编,殊非世纯之意。今分载之。又此书内集、散集各一卷,合四书六卷仅得八卷,而《明史》乃作十卷。然四书六卷无所阙佚。内集列有目录,无所散失,散集亦首尾完具。盖是集初名已未留,亦编为二卷,周锺序之。张炜如以刊本未善,因为编定先后,考正标题,定为此本,虽有小异,实即一书。《明史》殆以两本并行,故合之称十卷欤?

△《己未留》·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章世纯撰。此本前有周锺序。其文与张炜如所编《留书别集》相出入,但次序小异,又不标篇名。炜如所谓坊刻贸讹,零失篇目者,盖即此本也。

△《性理综要》·二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明詹淮辑,陈仁锡订正。而前有凡例一条云:性理有詹柏山、诸理斋、黄葵阳、李九我、董思白诸刻。或病其太简略,兹刻从大全增益之云云。柏山即詹淮之号,则凡例必非淮语,殆仁锡取淮原本稍增辑之。又卷首并存李廷机、詹淮及仁锡序,皆称其所自辑,而仁锡序中亦不称为据淮本,即其开卷数页,已自相牴牾,则是书为庸俗坊本决矣。书中各加标识,於可作闱试题者从○,可作小试题者从、,可作策题者从△,并见之凡例序中。大抵为场屋剽窃之用,於性理本旨实无所关也。淮自署新安人。仕履未详。仁锡有《系辞十篇书》,已著录。

△《性理标题汇要》·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旧本亦题明詹淮、陈仁锡同编。核检其文,与《性理综要》相同。盖坊贾以原刻习见,改新名以求速售,非两书也。

△《家诫要言》·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

明吴麟徵撰。麟徵字来皇,号磊斋,海盐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明亡殉难,世祖章皇帝赐谥贞肃,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皆麟徵居官时寄训子弟之书。其子蕃昌摘录其语,辑为一帙,故曰要语。蕃昌字仲木,刘宗周之门人也。

△《读书札记》·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乔可聘撰。可聘字君徵,一字圣任,宝应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是书自序谓始读《王文成全书》,知有知行合一之学。又与润山叶子、几亭陈子互相切劘,知有居敬穷理之学。晚年读《性理大全》、《近思录》、《诸儒语录》,知有理一分殊之学。盖可聘之学初从陆、王入,晚乃兼信程、朱,故其说出入於两派之间。然生於明季,颇染佻薄之习。如其中一条云,中庸其至矣乎,无极而太极。又一条云,中庸首言天命之谓性,终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太极而无极。此其词气,与丛林方丈掉弄机锋何异乎!

△《弟经》·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林允昌撰。允昌有《易史象解》,已著录。是书仿《孝经》分十八章,篇末引诗亦仿《孝经》之体。大抵掇拾陈言,徒供覆瓿,又伪《忠经》之重佁矣。

△《经史耨义》·二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林允昌撰。莆田有金石社,乃林氏宗人讲肄之所。允昌集子弟月三会於其中之栖绿堂,每会讲五经及诸史。自崇祯庚辰四月始为第一期,至十一月止,凡二十二期,而经史义俱讲毕。门入张拱宸等因辑而成编。允昌以请学为圃自题所居,故复引礼讲学以耨之之语,名之曰《耨义》。

△《消闲录》·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成勇编。勇字仁有,乐安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崇祯十一年以劾杨嗣昌逮治,戍宁波卫。福王时起为原官,不赴。披缁而终。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乃其讲学之语,皆纂辑诸儒论说而发明以己意。史称勇初授饶州府推官,谒邹元标於吉水,从之受业,故多传其绪论云。

△《颜子绎》·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星撰。星,永城人。崇祯甲戌进士,官光禄寺署丞。是编取《论》、《孟》中所载颜子事实语言厘为十则。每标题下系以四言四句,若释家之偈。每则之下系以绎说、颂语,谓之内篇。又取《家语》中所载厘为八则,谓之外篇。取《韩诗外传》所载十四则,谓之绎馀。均有绎无颂。复取诸家之论颜子者四十则,谓之统绎。末以陶宗仪所辑《颜子》九篇附焉,谓之旧本。其大旨皆入於禅。盖自心斋坐忘之说倡於《庄子》,皇侃《论语义疏》遂以屡空为心虚无累,焦竑因之,颜子之学为异端所假借久矣。星当心学横决之时,又著为此书,言之加详耳。此所谓阳儒阴释,讲学之极弊也。於理当入释家,以所载皆颜子言行,姑附之儒家类,而纠正其谬焉。

△《性理会通》·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锺人杰撰。人杰字瑞先,钱塘人。是书成於崇祯甲戌,即《性理大全》而增以明人之说。袁宏道、陈继儒皆跻诸理学儒先之列,则其去取可知矣。

△《学脉正编》·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李公柱编。公柱初名松,字子乔,嘉善人。崇祯庚辰进士,官歙县知县。是书取薛瑄,胡居仁、顾宪成、钱一本、高攀龙五人语录,汇辑成帙,人各一卷,末各系以传赞。盖欲标笃实之学以抗姚江之末派。然如曹端之学,其醇正不减薛瑄,何以又独遗之乎?则亦意为进退而已矣。

△《道学迥澜》·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王尹撰。尹字莘民,号觉斋,安福人。尝从邹元标、高攀龙讲学於首善书院。会党祸起,乃归里。崇祯末,大学士陈演欲荐之,辞不就,盖薄演之为人也。是编乃其门人所录,大旨力辟心学,辨阳儒阴释之误。所取惟薛瑄、胡居仁、罗钦顺、霍韬四家,而於王守仁《朱子晚年定论》,则反覆掊击。虽邹元标为所信从,而於其完养吾心到纯熟处,义理自然流出之说,亦不少假借。其持论甚正,但文繁不杀,意重语复,衍至百六十二条,未免冗蔓耳。末附觉斋诗编一卷,皆谈理之作。又附录李长春所作尹传,其时尹尚无恙,仍未免明末标榜之习矣。

△《西畴日抄》·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顾枢撰。枢字庸菴,无锡人。天启中举人。顾宪成之孙,高攀龙之门人也。此书主程、朱而辟陆、王。又谓考亭之学得姚江而明,又谓文成之学从程子来,惜矫枉过正,遂启后来之弊,皆不甚确。各条之下间有其子贞观识语,盖刊版时所附入也。

△《求仁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潘平格撰。平格字用徵,慈谿人。是书共分七目,曰学脉,曰格致,曰性理,曰孝悌,曰读书,曰学问,曰笃志力行。而其立说大纲,总以吾性浑然,天地万物一体为求仁之宰。毛文强为作小传,称其少时念程、朱、王、罗之学皆不合於孔孟,因竭力参求,惭痛交迫者四十日,始得亲证孔、孟之学。然圣门大旨,惟尊德性、道问学二途。平格一概弃置,别辟门径,则所云证孔、孟之学者,亦仍流入禅宗而已。文强乃谓其功不在孟子下,何其傎欤!

△《卓菴心书》·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张自勋撰。自勋有《纲目续麟》,已著录。其论学以求放心为本。谓阳明言良知,是偶有所见,故从此推出,遂主张立说不若言正心,尤为探本穷源之论。然自勋之学实沿阳明之馀波,观其自跋可见。故书中於象山、白沙、甘泉、龙溪之说多所采掇也。

△《罍菴杂述》·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朱朝瑛撰。朝瑛有《读易略记》,已著录。兹编则随其所偶得,杂书成帙,每喜以数言理。盖其学本出黄道周也。

△《孔子遗语》·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不著编辑者名氏。皆裒集群书所引孔子之言。观其孔子卜得贲一条,自记云,已见漆雕氏,第与此少异。孔子曰吾志在《春秋》一条,自记云,已刻再查。鲁哀公使人穿井一条,自记云,已见《集语》五卷。盖欲补宋薛据《孔子集语》之遗,而尚未成。书中引杨慎《丹铅录》,则近代人也。
资源编号:ZY1541351;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七 子部七

下 一 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纪昀 卷九十五 子部五

其它收录: 蝶恋花 杏庄为莫景行题
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支撑一个民族和一个人能够健康有力地发展下去,精神的力量永远都是非常重要的
奇迹出现了:鸭子上了架
愚人节到,祝你愚健康同行
牛郎恋刘娘刘娘恋牛郎牛郎年年念刘娘刘娘年年恋牛郎郎念娘来娘恋郎任命是任命,人名是人名
生生不息,永不停息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9.35.112.*美国 弗吉尼亚州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205.45.68.*美国/加拿大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静思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