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卷三 北山经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多机木①,其上多华草②。漨(fēng)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茈)石、文石③。

①机木:即桤(qī)木树,长得像榆树,把枝叶烧成灰撒在稻田中可作肥料用。②华草:不详何草。③茈石:紫颜色的漂亮石头。文石:有纹理的漂亮石头。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囱比](Pí)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鱼单](shàn)①,赤背,其音如梧②,食之已疣③。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①[鱼单]:即鳝鱼。俗称黄鳝,体形如蛇,又长又圆又光滑,肉味鲜美。②梧:枝梧,也作“支吾”,用含混的言语搪塞。③疣:皮肤上的赘生物,俗称瘊子。

又北二百里,曰带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①,其名曰[月雚](huān)疏,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鵸(yī)[余鸟](yú),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jǔ)。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儵(yóu)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目,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①错:“厝”(cuò)的假借字。厝:磨刀石。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有兽焉,其状如貆(huán)而赤毫①,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①狟:豪猪。毫:细毛。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嚻(xiāo)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xí)之鱼,其状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橿,其兽多麢(1íng)羊,其鸟多蕃。

①蕃:不详何鸟。也有认为可能是猫头鹰之类的鸟。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gu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qū)①。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tuó)驼②,其鸟多寓③,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④。

①椐:椐树,也就是灵寿木,树干上多长着肿节,古人常用来制做拐杖。②橐驼:就是骆驼,身上有肉鞍,善于在沙漠中行走,知道水泉所在的地方,背负千斤重物而日行三百里。③寓:即蝙蝠之类的小飞禽。④御兵:即辟兵。兵在这里是指各种兵器的锋刃。辟兵就是兵器的尖锋利刃不能伤及身子。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其上多樗(chū)柏,其草多韭薤(xié)①,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tù)首麋身②,其音如嗥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月采](cǎi)③,又可以御百毒④。

①薤:也叫蕌头,一种野菜,茎可食用,并能入药。②菟:通“兔”。③[月采]:臌胀。④百:这里表示多的意思,非实指。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①,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①文:花纹。这里指野兽的皮毛因多种颜色相间杂而呈现出的斑纹或斑点。题:额头。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①。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é),其鸣自呼。

①葱:山葱,又叫茖葱,一种野菜。茎生有枝格,一边拔取一边又生长起来,食之不尽。冬天也不枯萎。桃:山桃,又叫榹(sī)桃,也叫毛桃,一种野果木。果子很小,核与果肉粘结一起,桃仁多脂,可入药。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zǐ),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鵁(jiāo),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咤①,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②。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yé),食之已嗌(yì)痛③,可以已痸(zhì)④。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①咤:怒声。这里是大声吼叫的意思。②蟠:盘曲而伏。③嗌:咽喉。④痸:痴病,疯癫病。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①(zhé),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jiào)②,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sǔ)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③。

①柘:柘树,也叫黄桑,奴柘。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子可以食用,树皮可以造纸。②訆:同“叫”。大呼。③磁石:也作“慈石”,一种天然矿石,具有吸引铁、镍、钴等金属物质的属性。俗称吸铁石,今称磁铁石。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利用磁石制做成的。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zhēn)楛(hǔ),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①,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tuō)②。

①长蛇:传说有几十丈长,能把鹿、象等动物吞入腹中。②鼓:击物作声。柝:是古代巡夜人在报时间时所敲击的一种木梆子。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hōng)之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其中多赤鲑(guī)①。其兽多兕、旄牛,其鸟多鸤鸠②。

①赤鲑:身体呈流线型,有小圆鳞,口大而斜,锥状牙齿,是一种冷水性的经济鱼类。②鸤鸠:即尸鸠,也就是布谷鸟。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zhá)窳(yǔ),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鱼市][鱼市](péi)之鱼①,食之杀人。

①[鱼市][鱼市]:据古人说就是江豚,黑色,大小如同一百斤重的猪。

又北二百里,曰狱法之山。瀤(huái)泽之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鱼巢](zǎo)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有兽焉,其状如犬而人面,善投,见人则笑,其名山[犭军](hún),其行如风,见则天下大风。

又北二百里,曰北岳之山,多枳棘刚木①。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诸怀,其音如鸣雁,是食人。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嚻水,其中多鮨(yì)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②。

①枳棘:枳木和棘木,两种矮小的树。枳木像橘树而小一些,叶子上长满刺。春天开白花,秋天成果实,果子小而味道酸,不能吃,可入药。棘木就是丛生的小枣树,即酸枣树,枝叶上长满了刺。刚木:指木质坚硬的树,即檀木材、柘树之类。②狂:本义是说狗发疯。后来也指人的神经错乱,精神失常。

又北百八十里,曰浑夕之山,无草木,多铜玉。嚻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海。有蛇一首两身,名曰肥遗,见则其国大旱。

又北五十里,曰北单之山,无草木,多葱韭。

又北百里,曰罴差之山,无草木,多马①。

①马:指一种野马,与一般的马相似而个头小一些。

又北百八十里,曰北鲜之山,是多马。鲜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涂吾之水。

又北百七十里,曰隄(tí)山,多马。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首,名曰狕(yāo)。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①。

①龙龟:也有把龙龟看作是一种动物的,即龙种龟身的吉吊。

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隄山,凡二十五山,五千四百九十里,其神皆人面蛇身。其祠之:毛用一雄鸡彘瘗(yì),吉玉用一珪,瘗而不糈。其山北人,皆生食不火之物。

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 其名曰管涔(cén)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少阳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银①。酸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汾水,其中多美赭②。

①赤银:最精最纯的银子。这里指天然含银量很高的优质银矿石。②赭:即赭石,一种红土中含着铁质的矿物。

又北五十里,曰县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lǔ)麋①,其鸟多白翟白[有鸟](yóu)②。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鮆(zī)鱼,其状如儵(yóu)而赤麟③,其音如叱④,食之不骄。

①闾:据古人讲,是一种黑母羊,形体似驴而蹄子歧分,角如同羚羊的角,也叫山驴。②白[有鸟]:据古人讲,就是前面已说过的白翰鸟。③儵:通“鯈”,这里指的是小鱼。④叱:大声呵斥。

又北二百里,曰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水,其中多苍玉。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白沙山,广员三百里,尽沙也,无草木鸟兽。鲔(Wěi)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又北四百里,曰尔是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狂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浮水,其中多美玉。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诸余之山,其上多铜玉,其下多松柏。诸余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旄水。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敦头之山,其上多金玉,无草木。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印)[邛(qióng)]泽。其中多[马勃-力](bó)马,牛尾而白身,一角,其音如呼。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páo)鸮(xiāo)①,是食人。

①狍鸮:传说中的一种怪兽,非常贪婪,不但吃人,而且在吃不完时,还要把人身的各个部位咬碎。

又北三百里,曰北嚻之山,无石,其阳多碧,其阴多玉。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白身犬首,马尾彘鬣,名曰独[犭谷](gú)。有鸟焉,其状如乌,人面,名曰[般/鸟](bàn)[冒鸟](mào),宵飞而昼伏,食之已暍(yē)①。涔(cé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邛(qióng)泽。

①暍:中暑,受暴热。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梁渠之山,无草木,多金玉。脩水出焉,而东流注于雁门。其兽多居暨(jī),其状如彙(wéi)而赤毛①,其音如豚(tún)。有鸟焉,其状如夸父②,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嚻,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dòng)③。

①彙:据古人讲,这种动物长得像老鼠,红色的毛硬得像刺猬身上的刺。②夸父:即前文所说的举父,一种长得像猕猴的野兽。③衕:腹泻。

又北四百里,曰姑灌之山,无草木。是山也,冬夏有雪。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湖灌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碧、多马。湖灌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海,其中多[鱼旦](shàn)①。有木焉,其叶如柳而赤理。

①[鱼旦]:同“鱓”。即黄鳝。

又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洹(huán)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其高百仞①,百果树生之。其下多怪蛇。

①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

又北三百里,曰敦题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是錞(chún)于北海①。

①錞:依附。这里是座落、高踞的意思。

凡北次二经之首,自管涔之山至于敦题之山,凡十七山,五千六百九十里。其神皆蛇身人面。其祠:毛用一雄鸡、彘瘗;用一璧一珪,投而不糈。

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归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碧。有兽焉,其状如麢(líng)羊而四角,马尾而有距①,其名曰[马军](huī),善还(xuán)②,其名自訆(jiào)。有鸟焉,其状如鹊,白身、赤尾、六足,其名曰[贲鸟](bēn),是善惊,其鸣自詨(jiào)③。

①距:雄鸡、野鸡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这里指鸡爪子。②还:通“旋”。旋转。③詨:叫,呼。

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決(決)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帝](tí)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

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訆。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qǔ)鶋(jū),其鸣自詨(jiào), 食之不饥,可以已寓①。

①寓:古人认为寓即“误”字,大概以音近为义,指昏忘之病,就是现在所谓的老 年健忘症,或老年痴呆症。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指疣病,就是中医学上所谓的千日疮,是因病毒感染而在皮肤上生出小疙瘩。

又东北七十里,曰咸山,其上有玉,其下多铜,是多松柏,草多茈草。条菅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长泽。其中多器酸①,三岁一成,食之已疠。

①器酸:据古人讲,大概是一种可以吃而有酸味的东西,就像山西解州盐池所生产的盐之类的东西。因为泽水静止而不流动,积的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酸味的物质。

又东北二百里,曰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渑(shéng)水出焉,潜于其下,其中多黄垩(é)。

又东三百里,曰阳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铜。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尾,其颈[竪/肉-立](shén)①,其状如句(gōu)瞿②,其名曰领胡,其鸣自詨,食之已狂。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五采以文,是自为牝牡,名曰象蛇,其鸣自詨。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鱼陷-阝](xiàn)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①[竪/肉-立]:肉瘤。②句瞿:斗。

又东三百五十里,曰贲闻之山,其上多苍玉,其下多黄垩,多涅石①。

①涅石:一种黑色矾石,可做黑色染料。矾石是一种矿物,为透明结晶体,有白、黄、青、黑、绛五种。

又北百里,曰王屋之山,是多石。[氵取](niǎn)水出焉,而西北流于泰泽。

又东北三百里,曰教山,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是水冬干而夏流,实惟干河。其中有两山,是山也,广员三百步,其名曰发丸之山①,其上有金玉。

①发丸之山:据古人讲,发丸山居于水中,形状像似神人所发射的两颗弹丸,所以这样叫。

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其上多草、藷薁(yú)①,其草多秦椒②,其阴多赭,其阳多玉。有鸟焉,其状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与,其鸣自詨,见则其邑有恐。

①藷薁:一种植物,根像羊蹄,可以食用,就是今天所说的山药。②秦椒:一种草,所结的子实像花椒,叶子细长。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孟门之山,其上多苍玉,多金,其下多黄垩,多涅石。

又东南三百二十里,曰平山。平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是多美玉。

又东二百里,曰京山,有美玉,多漆木,多竹,其阳有赤铜,其阴有玄[石肃](sǔ)①。高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①玄:黑色。[石肃]:砥石。就是磨刀石。

又东二百里,曰虫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多青碧。丹水出焉,南流注于河。薄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黄泽。

又东三百里,曰彭[囱比](pí)之山,其上无草木,多金玉,其下多水。蚤(zào)林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河。肥水出焉,而南流注于床水,其中多肥遗之蛇。

又东百八十里,曰小侯之山。明漳之水出焉,南流注于黄泽。有鸟焉,其状如乌而白文,名曰鸪(gū)[習鸟](xī),食之不灂(jiào)①。

①灂:眼昏矇。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泰头之山。共水出焉,南注于虖(hū)沱(tuó)。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①。

①箭:一种生长较小的竹子,坚硬可做箭矢。

又东北二百里,曰轩辕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竹。有鸟焉,其状如枭而白首,其名曰黄鸟,其鸣自詨,食之不妒。

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其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婴侯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氾水。

东三百里,曰沮洳之山,无草木,有金玉。濝(qì)水出焉,南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神囷(qǔn)之山,其上有文石,其下有白蛇,有飞虫①。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洹。滏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欧水。

①飞虫:指蠛(mié)蠓、蚊子之类的小飞虫,成群成堆地乱飞,满天蔽日。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é)木①。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②,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③。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①柘木:柘树,是桑树的一种,叶子可以喂养蚕,果实可以吃,树根树皮可作药用。②炎帝:号称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③堙:堵塞。

又东北百二十里,曰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

又东北二百里,曰锡山,其上多玉,其下有砥。牛首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滏水。

又北二百里,曰景山,有美玉。景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泽。

又北百里,曰题首之山,有玉焉,多石,无水。

又北百里,曰绣山,其上有玉、青碧,其木多栒(xún)①,其草多芍(shuó)药、芎(xiōng)?(qiōng)②。洧(wěi)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鳠(hù)、黾(mǐn)③。

①栒:栒树,古人常用树干部分的木材制做拐杖。②芍药:多年生草本花卉,初夏开花,与牡丹相似、花朵大而美丽,有白、红等颜色。③鳠:鳠鱼,体态较细,灰褐色,头扁平,背鳍、胸鳍相对有一硬刺,后缘有踞齿。黾:蛙的一种,形体同虾蟆相似而小一些,皮肤青色。

又北百二十里,曰松山。阳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河。

又北百二十里,曰敦与之山,其上无草木,有金玉。溹(suǒ)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泰陆之水;泜(dǐ)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槐水出焉,而东流注泜泽。

又北百七十里,曰柘山,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历聚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洧水。

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lěi)石①。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

①礨石:礨的本义是地势突然高出的样子。礨石在这里指河道中的大石头高出水面许多,显得突兀。

又北百八十里,曰白马之山,其阳多石玉,其阴多铁,多赤铜。木马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虖(hū)沱(tuó)。

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空桑之水出焉,东流注于虖沱。

又北三百里,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羊东][羊东](dòng),其鸣自訆。虖沱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lóu)水。液女之水出于其阳,南流注于沁水。

又北三百里,曰石山,多藏金玉。濩濩(huò)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虖沱;鲜于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

又北二百里,曰童戎之山。皋涂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溇液水。

又北三百里,曰高是之山。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沱。其木多棕,其草多条。滱(kòu)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又北三百里,曰陆山,多美玉。[炎阝]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又北二百里,曰沂(qí)山。般(pán)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北百二十里,曰燕山,多婴石①。燕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①婴石:一种像玉一样的带有彩色条纹的漂亮石头。

又北山行五百里,水行五百里,至于饶山。是无草木,多瑶、碧,其兽多橐(tuó)橐①,其鸟多鹠(liú)②。历虢(gu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有师鱼③,食之杀人。

①橐駞:就是骆驼。②鹠:即鸺鹠,也叫做横纹小鸮,头和颈侧及翼上覆羽暗褐色,密布棕白色狭横斑。③师鱼:即鲵鱼,就是前面所说的人鱼。

又北四百里,曰乾(gān)山,无草木,其阳有金玉,其阴有铁,而无水。有兽焉,其状如牛而三足,其名曰(獂)[豲](huán)其鸣自詨。

又北五百里,曰伦山。伦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麋,其川在尾上①,其名曰罴。

①州:古人注“州”为“窍”。上窍谓耳目鼻口,下窍谓前阴后阴。这里的窍是指后阴而言,就是肛门的意思。

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蒲夷之鱼①。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

①蒲夷之鱼:古人认为就是冉遗鱼,它的形体似蛇,有六只脚,眼睛像马的眼睛,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做恶梦。

又北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无草木。

又北水行四百里,至于泰泽。其中有山焉,曰帝都之山,广员百里,无草木,有金玉。

又北五百里,曰錞于毋(wú)逢之山,北望鸡号之山,其风如[风力/力力](lì)①。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焉。是有大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

①[风力/力力]:急风的样子。

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无逢之山①,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状皆马身而人面者廿(niàn)神②。其祠之:皆用一藻茝(zhǐ)瘗之③。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④。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tú)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

①无逢之山:即上文所说的錞于毋逢山。②廿:二十。③藻:聚藻,一种香草。茝:香草,属于兰草之类。④载:通“戴”。

右北经之山志,凡八十七山,二万三千二百三十里。
资源编号:ZY1541918;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山海经 卷四 东山经

下 一 条: 山海经 卷二 西山经

其它收录: 醉蓬莱·向蓬莱云渺
东皋弹琴
拟咏怀诗 五
人生的需要是索取,最大需要是被需要
打了电话给外婆,问我怎么了
时间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
傻瓜,你怎么不听话 笨蛋
记忆的深处藏着未来,单纯的儿时盼着未来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37.49.128.*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收到...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