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孝经 孝感章第六

【原文】

帝君曰:吾征道果,奉吾二亲,升不骄境,天上聚首,室家承顺,玉真庆宫,逍遥自在。吾今行化,阐告大众:不孝之子,百行莫赎;至孝之家,万劫可消。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殛①,魔煞祸侵;孝子之门,鬼神护之,福禄畀之。惟孝格天,惟孝配地,惟孝感人,三才化成。惟神敬孝,惟天爱孝,惟地成孝。水难出之,火难出之,刀兵刑戮,疫疠凶灾,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厄中,处处祐之。孝之所至,地狱沉苦,重重救拔;元祖宗亲,皆得解脱;四生②六道,饿鬼穷魂,皆得超升;父母沉疴,即时痊愈。三十六天③,济度快乐;七十二地④,灵爽⑤逍遥。是以斗中,有孝弟王,下有孝子,光曜乾坤,精贯两仪⑥,气协四维,和遍九垓⑦,星斗万象,莫不成熙⑧。神行河岳,海波不扬;遐荒⑨是奠,遐迩均孚⑩。孝之为道,功德普遍。

【注释】

①殛(jí):诛灭;杀死。

②四生:佛教将世界众生分为四大类:一、胎生,如人畜;二、卵生,如禽鸟鱼鳖;三、湿生,如某些昆虫;四、化生,无所依托,唯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与地狱及劫初众生。

③三十六天:道家谓神仙所居天界有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共三十六天。

④七十二地:道教认为,在大地名山之间,上帝命真人治理,其间多得道之所。

⑤灵爽:指神灵,神明。

⑥两仪:指天地,谓宇宙本体太极分而为天地,天地则生春夏秋冬四时。

⑦九垓(ɡāi):道教中指九重天,即中央与八极之地。又称九陔、九阂。

⑧熙:兴起;兴盛。

⑨遐(xiá)荒:边远广阔的地方。

⑩遐迩(ěr):远近。孚(fú):信服;为人信服。

【译文】

帝君说:我征得道果,侍奉我的双亲,升入不骄帝境,家人在天上聚首,妻妾遵奉顺从,在玉真庆宫里,逍遥自在。我今天施行教化,阐述告知大众:不孝的子女,百种善行都不能救赎他的罪过;达到至孝的人家,万般劫难都能够消除。不孝的子女,天地不容,雷霆怒击,魔鬼恶煞用各种灾祸侵袭他;孝子之家,鬼神保护他,福禄赐予他。唯有孝能够感通天,唯有孝能够配享地,唯有孝能够感化人,天地人三才得以化生长成。唯有神敬重孝,唯有天热爱孝,唯有地成就孝。无论是出现水灾,出现火灾,刀兵刑戮,疾病瘟疫,毒药毒虫,冤家谋害,一切灾厄中,处处都能得到神灵的佑护。孝所到之处,沉沦于地狱的苦难,都会得到解救;始祖宗族,都会得到解脱;四生六道中的恶鬼穷魂,都能得到超升;父母的重病,即时痊愈。三十六天中,以济度为快乐;七十二福地,魂灵逍遥自在。所以在斗星之中,有孝悌王,在下界有孝子,光耀天地,精气贯通天地,协调四方,协和九重天之内的万物,星斗万象,无不兴盛。神行遍江河山岳,海波不扬;遥远的地方进献贡物,远近的人们都信服可见。孝作为道,其功德广布,遍及一切。

【原文】

偈曰:迹显心亦显,感应①固神妙。若有心不孝,盗名以为孝,假以欺世人,中实难自道。迹或似不孝,身心实尽孝,世人竞黜之,心惟天可告。独此两等人,感不漏纤毫。天鉴②不可欺,祸福时昭报。

【注释】

①感应:众生因礼拜供养祈念观修等机缘,感通佛菩萨,以神通法力加被,满足愿求,给予利益,称为感应,也称为感通。

②天鉴:上天的鉴视。

【译文】

偈说:行迹显现,人心也就会显现,善恶感应也固然神妙。如果心里不孝,而为了窃取声名而行孝,这是假借孝之名欺骗世人,中间的道理实在难以说明。有人行为好像是不孝,而身心却实在是尽孝,世人竞相贬低攻击他,其心思只能告知上天。唯独这两种人,感应不漏一丝一毫。天的鉴察不可欺瞒,祸福报应时常昭显。

【原文】

真君曰:凛哉!凛哉!今劝世人,遵吾修行。感应之机,速于众善。背吾所言,天条①不赦,万劫②受罪。夫人之生,养亲有缺,且难为子,何况世人,毁骂父母,腹诽③父母。亲且毁骂,殴叔詈伯,弑君凌师,无所不为。子在怀抱,气不忍吹。及其长也,爱之者真,训之者严。以爱子心,用之挞楚④,挞亦是爱,嗔亦是爱。即有盛怒,子惟柔顺。欲再杖时,手不能下。何尔世人,拒亲责己,如抗大敌。天怒地变,岂容大逆。子有病厄,亲处不安。何于亲疾,绝不关心。子有劳苦,亲关痛痒。何况我体,犯法极刑。子苟不育⑤,泪不曾干,冀其重生,伤入七情⑥。何尔世人,父母终天,未及三年,思慕中衰。飨祭失时,亲骨不葬,且干不孝。何尔世人,贫发亲冢,卖穴暴露。嗟尔父母,念念及子。何尔世人,凡事用心,独于父母,有口无心⑦,不肯实为。人之一身,诸般痛楚,何处可受?何尔化外⑧,火焚亲尸,全无隐恻,美名火葬,于心最忍。夫人之死,口不能言,肢体难动,心实未死,犹知痛苦。过七七⑨日,心之形死,其形虽死,此心之灵,千年不死。火焚而炽,碎首裂骨,烧筋炙节,立时牵缩,心惊肉跳,若痛苦状。俄顷之间,化为灰烬。于人且惨,何况我亲?抑知冥狱,首重子逆。阎罗本慈,人自罪犯,多致不孝,自罹冥法。人尽能孝,多致善行,地狱自空。一节之孝,冥必登记,在在超生。诵是经者,各宜省悟。苟无父母,乌有此身。报恩靡尽,衔⑩慈莫极。人果孝亲。惟以心求。生集百福,死列仙班;万事如意,子孙荣昌;世系绵延,锡自斗王。是经在处,可镇经藏,可概万行,厌诸魔恶,成大罗仙,长保亨衢,何乐不从?

【注释】

①天条:上天的律令、法规。

②万劫:佛经谓世界有成、住、坏、空四期,皆称为劫。万劫为万世。

③腹诽:亦作“腹非”。口里不言,而内心里反对。专制时代有所谓“腹诽之法”。

④挞(tà)楚:鞭打。楚,落叶灌木,枝干坚劲,可以做杖。古代多指刑杖,或学校责罚学生的小杖。

⑤不育:夭折。

⑥七情:人的感情。中国伦理史上有儒家与佛教两种七情说。儒家把喜、怒、哀、惧、爱、恶、欲作为七情(见《礼记·礼运》)。佛教把喜、怒、忧、惧、爱、憎、欲作为七情。

⑦有口无心:指没经过认真考虑地随便乱说,或者嘴上爱说而心里没什么。

⑧化外: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唐律疏议·名例·化外人相犯》:“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⑨七七: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⑩衔:含在心里。蔡琰《胡笳十八拍》:“衔悲畜恨兮何时平。”仙班:天上仙人的行列。亨衢(qú):亨,通达,顺利。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官运亨通。

【译文】

真君说:畏惧啊!畏惧啊!现在我劝化世人,遵照我所说的去修行。天人感应的征兆,快于孝之外的各种善行。违背我的教导,上天的法则也不会赦免他,就会万劫不复,永远受到罪罚。人生在世,不能圆满地奉养双亲,尚且难以成为合格的子女,更何况现今之人,诋毁咒骂父母,嘴里虽不说,而在心里非议父母。双亲都敢诋毁咒骂,更不用说殴打咒骂叔伯,弑害君主,凌辱老师,以至于无所不为。子女在父母怀抱中时,父母都不忍心气息吹到他们。等到子女长大,对他们爱得真切,教训得也很严厉。从爱护子女的心出发,鞭挞教训子女,这样的鞭挞是对子女的爱,嗔怒也是对子女的爱。父母就是对子女勃然大怒,子女也只有婉柔顺从。父母再想痛打时,也下不了手。为什么现今之人,拒绝双亲责备自己,与父母抗衡,如面临大敌一样。此时,天地也会动怒,岂能容忍这样大逆不道的人。子女有了病痛灾难,父母坐立不安。奈何对于父母的疾苦,子女却完全不放在心上。子女有了劳苦,都事关父母的痛痒,何况我犯了王法,身体受了极刑。子女如果夭折,父母眼泪就未曾干过,希望他能够获得重生,伤心痛彻心扉。为什么现今之人,在父母亡故后,还不到三年,对父母的思念敬慕就已经中断了,供奉祭祀不及时,父母的骨骸久停不葬,并且干不孝的事情。为什么现今之人,贫穷后就发掘双亲的坟墓,出卖墓穴,使父母的尸骨暴露。可叹你们的父母,念念都想到你们。为什么现今之人,对事关自己的一切事情都非常用心地去做,唯独对事关父母的事情,有口无心,不肯实在用力去做。人的一身,对于各种痛苦,哪一处能够承受?为什么没受教化的化外之人,用火焚烧父母的尸体,一点都没有恻隐之心,并且还冠以火葬的美名,这样的心肠是最狠毒的。人死之后,口不能说话,肢体不能活动,但人的心却实在还没有死,仍然能够感知痛苦。过了七七之后,心的肉体死去。虽然心的肉体已经死去,但心的灵魂,千年不死。用火焚烧地非常炽烈,头颅碎裂,骨骼破裂,燃烧筋脉,炙焚关节,尸体立刻就收缩,心惊肉跳,就好比是痛苦的形况。转瞬之间,化成灰烬。这对于人来说都是凄惨的,更何况是我的父母?可知道,地狱首先重责忤逆之罪。阎罗王本来是慈悲的,只是人自己主动犯罪,从而导致不孝,触犯冥界律法。如果人都能够尽孝,多做各种善行,地狱自然就空了。每一件孝的行为,冥神必会登记,从而处处超生。诵读此经的人,各自都应当反省觉悟。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身,报答父母的恩情没有尽头,感激父母的慈爱没有终极。人们果真孝敬父母,只有用心去求取。活着就会百福聚集,死后就能位列仙班;万事如意,子孙尊荣昌盛,祖宗的血脉绵延永存,这都是得自北斗星君的恩赐。有这部经所在的地方,可以镇守佛藏道经,可以概括各种行为,镇压一切魔鬼恶神,成为大罗神仙,长久保持通达顺利,为什么不乐于听从呢?

【原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①禔啝,人子心曲,仰事俯育②,一家气和。飞鸾广度,乐恺先歌,如意宝光,普照长怤③。禔唎禔啝,尽孝靡他,解尽亲厄,消尽亲过,罪灭福生。孝思不磨,超脱九幽④,永离网罗。欲报亲慈,惟心常慕。禔唎禔啝,至孝诚孚,亲生福禄寿增多,归去逍遥升天都,孝思不磨,乐永,佗娑唵娑诃。但愿人子心,常如在母腹,一呼一吸中,吮血茹膏液;一血一脉间,俱属在父怙⑤。情虽性发,依为命府,阴阳日月从此龢⑥,乾坤翕辟从此龢,五声六律五行龢,五伦妙道从此稣。太虚⑦有尽处,孝愿无嗟磨。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注释】

①禔啝(zhī hé):禔,安定,福祚。啝,顺。此处“提啝”为咒语,不作词义解。

②仰事俯育:即仰事俯畜。意为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抚育妻小。

③怤(fū):喜悦;快乐。

④九幽:道家所称九地之下、九方幽暗之处,是为人死后鬼魂所居之地。共南为幽阴、西为幽夜、北为幽酆、东北幽都、东南幽冶、西南幽关、西北幽府、中为幽狱。

⑤怙(hù):依靠;依仗。

⑥龢(hé):“和”的异体,调和的意思。

⑦太虚:指无垠的宇宙。

【译文】

孝感神应咒:禔啝禔啝,人子的心事是,对上能奉养父母,对下能抚育妻小,一家人和气。神人驾着鸾鸟普度众生,欢快的乐曲到处飘荡,如意的祥光,普照永远喜乐之人。禔啝禔啝,尽孝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要解除双亲的所有的灾厄,消除双亲所有的过错,从而罪过灭尽,福气多生。孝的心念不灭,就能超脱鬼域,永离灾难的罗网。想要报答双亲的慈恩,只有心里常常慕恋孝道。禔啝禔啝,尽孝诚信,可以使父母的福禄滋生,寿命增长,死后能够逍遥升至天府,孝亲之思不灭,福乐永远,佗娑唵娑诃。但愿子女的心,常常像在母亲腹中一样,一呼一吸,吸食母亲的脂膏和血液;一血一脉,都倚仗父亲的扶持。情虽然是发自心性,是命的依靠,阴阳日月都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天地的运行是从这里得到调和,五声六律五行和谐,五伦妙道也是从这里得到协调。宇宙有尽头,孝的心愿不磨灭。佗娑佗娑娑佗娑佗唵唎娑啝。

【原文】

孝子文印偈曰:至文本无文,韫之孝道中,发现自成章,司之岂容泄。天聋与地哑,非聋亦非哑,特将天地秘,不使人尽解。朱衣①与魁光,变幻文人心。遇彼不孝子,塞其聪明路;遇彼纯孝子,开其智慧途。凡才作仙品,仙品作凡才。文虽有高下,黜陟岂人操。或因前生报,或因今生报,今生或后报,必当为孝显。文章作证明,阐扬在大道。

【注释】

①朱衣:官员。有“朱衣点头”的典故,指穿着朱衣的神人点头;借指科举考试得中。也指试卷被考官看中。

【译文】

孝子文印偈说:非常好的文章本自无文,蕴藏在孝道中,发现它的道理就能自然成章,实行起来是不能有一点泄露。天聋和地哑,并不是真的聋,也不是真的哑,是特别为了使天地的秘密,不尽被人所解知。朱衣神和魁星,变幻文人心智。遇到不孝的子女,就会阻塞其聪明的道路;遇到纯洁的孝顺子女,就会开辟其智慧的道路。平凡才智的人可以列入仙品,具有仙品的人也会成为凡才。文章的好坏虽有高下之分,贬斥和提升都不是人所能操控的。或者是因为前生今报,或者因为今生今报,今生报或后世报,都必定是通过孝而得到显扬。用文章作证明,说明和宣扬在于大道。

【原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曰:我有蟾宫①桂,仙品真足贵。禀蕴斗星灵,包含月华精。元和钟②妙蕊,枝根挺天衢③。苍龙④覆七曲,光辉连玉宇⑤。栽得大灵根,吐兹百宝芬。一萼自天逗,大地万花稠。流化在人间,所到无不周。纷纷世上胄,植香岂不茂。易茂亦易落,暂而不能久。无如天上桂,一萼盛千薮。愈散觉愈远,愈久觉愈悠。香随九天翔,浩荡风清飙⑥。馨怀万会秋,真妙永无量。名之为金粟,载之在奎斗。珍贮庆宫中,高占璧楼头。不是擎元叟,莫得主其有。若非植善手,莫得攀兹秀。勿与轻薄子,必以孝为首。莫下害良笔,莫使亵字手。孝子之所为,我当赍赐厚。千祥凝聚处,早把天香授。果是诚孝子,不求而自授。不孝不弟人,求攀终莫有。变孝妄行逆,有必夺其有。悔逆猛从孝,无仍赐其有。圣人孝天地,大位⑦帝眷佑。须知世所贵,必从天上酬。祈游桂苑⑧者,宜认此来由。中间莫错路,自有非常遘。亿色花香里,重重宝光覆。洞明万户玲,天天叠文秀。凝成篆籀⑨章,结合五霞构。秘策列缤纷,仙韵不停流。悉在光中过,遍照大神洲。盘旋观不尽,群仙晤且逅。花随步履扬,馥自冠裳透。略嗅云霄桂,洗尽尘俗垢。千孔与百窍,感香俱灵牖。心腑也充满,福缘无不偶。入圃独推元,垂芳能不朽。宝哉勿轻锡,慎重待孝友。

【注释】

①蟾宫:月宫。

②元和:金浆玉醴。钟:积聚。

③天衢:天街。形容天地广阔。

④苍龙:四象之一,东方七宿的合称,即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⑤玉宇:传说中神仙的住所。

⑥飙(biāo):暴风、疾风。

⑦大位:显贵的官位。

⑧桂苑:古代文人以“桂苑”借喻科举考场,能遨游桂苑,也即能通过科举取得功名,享有清誉。

⑨籀(zhòu):籀文,古代一种字体,即大篆。

【译文】

孝子桂苑天香心印偈说:我有蟾宫的桂枝,仙品是非常珍贵的。禀藏着斗星的灵气,包含月亮的精华。元和之气聚集在奇妙的花蕊,枝根挺向广阔天空。苍龙覆含着东方七宿,光辉连着宇宙。栽培大灵根,吐出百宝的芬芳。一个花萼就能看到天的尽头,大地万花稠密。流化于人间,所到之处无不周全。尘世上众多的后代,种植后怎能不繁茂。容易繁茂,也容易衰落,只能暂时而不能长久。不如天上的桂枝,一萼就胜过尘世的成千上万个。越发散就越觉得远,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悠香。香气在九天飞翔,随着清风飚风浩浩荡荡。馨香包藏万秋,真实奇妙永远不可限量。以金粟为名,装载在奎斗。珍藏在玉真庆宫中,高高地占据璧楼顶。不是持受善的长者,是不能主宰它的。如果不是行善人的手,是不能攀摘这样的美丽花朵的。不能给予轻薄的人,必定给以行孝为首的人。不要下笔损害忠良,不要使用亵渎文字的手。对于孝子的所作所为,我必定对其厚加奖赏。在千祥凝聚的地方,早点把芳香的桂花授给他。如果真是至诚的孝子,不用祈求我自然就会授给他。不孝不悌的人,就是攀求也不会得到。改变孝行,倒行逆施,即使有了也必定会被剥夺。悔改违逆而大力行孝,即使原本没有这福分,上天也会赐予。圣人孝敬天地,文昌帝君就会眷顾保佑他得到显贵的官位。必须知道尘世所贵重的东西,必定来自上天的酬报。祈望遨游桂苑的人,应当认清楚这个缘由。在里面不要认错道路,自然会有非常的遭遇。裹身在亿种花香里,覆盖在重重宝光中。照亮千家万户,每天都增加文才。凝结成各种文章,结成五彩云霞。奥妙文书缤纷排列,神仙的声韵不停地飘流。全都在光明中流过,遍照神州大地。徘徊停留而看不完,群仙不期而遇。花朵随着脚步纷扬,芳香从衣帽中透散出来。略微闻过天上的桂香,就能洗尽尘俗的污垢,千孔百窍,感受到香味都获得灵气。心肝脏腑也充满灵气,福分没有不成双成对而至的。入圃被推为魁首,流芳万世而不朽。宝贵的东西啊,不轻易赐予,慎重地等待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人。

【原文】

吾奉九天元皇帝君律令,乃说赞曰:纯孝本性生,无不备于人。体之皆具足,践履无难循。以此瞻依志,无忝①鞠育心。在地自为纪,在天即为经。生民安饮食,君子表言行,父母天亲②乐,无奇本率真。人人若共遵,家国贺太平。放之充海字,广之塞乾坤,孝行满天下,尘寰即玉京③。

【注释】

①忝(tiǎn):辱;辱没。引申为愧;惭愧。

②天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

③玉京:指白玉京。

【译文】

我奉九天元皇帝的律令,就此说赞:纯粹的孝来自人的本性,人人无不具备。用心体究,人人具备,实践起来也不难遵循。从这里看其心志,无愧于父母养育的用心。在地就成为法度法则,在天就成为纲纪准则。人民安然饮食,君子彰显言行,父母天伦之乐,这些都平淡无奇,而是本自率真的心性。如果人人都遵守,家国共贺太平。放之则可以充塞宇内,广布则可以塞满天地。孝行布满天下,尘世即是仙境。

【原文】

说赞未毕,声周三界①。惠日蔼风,一时拥护。尔时,有朱衣真君,恭敬稽首②,深会妙旨,演为慈孝钧天③大罗妙乐,以广圣化。爰命金童玉女④,著五色霞衣,按歌起舞,奏曰:教孝有传经,奏恺成声。母慈昱昱⑤,父爱甄甄⑥,子色循循。妻婉婉,夫訚訚⑦;兄秩秩⑧,弟恂恂⑨,姑仁媳敬承。父携子,祖携孙,恩勤⑩。室蔼蔼,家溱溱,俱是父母一般心。乐衎衎,何地不生。至性中笃,实天情。欢腾普天下亿兆馨蒸,气洽门屏,俱如家人父母一般心。有身有亲,始信有君有臣有民。师弟良朋,成归于贞,邦家总孝成。愿人生过去父母,旱升紫庭;现在父母,祺禄享遐龄。化遍乾坤,中和瑞凝,九光雯,百和音。漠漠天钧,瀜瀜六字,听雝鸣,并坐长春,并坐鸾笙,直上瑶京,达帝闻。尔时,乐舞三寻,天龙凤族,声和翔集,众籁腾空,香花围绕。真君喜悦,手举如意,更示大众:我方演教,宣扬妙道。慈孝感洽,化应曛征。遂如是观。众等宝之,传写广劝。劝一人孝,准五百功。劝十人孝,准五千功。自身克孝,当准万功。事后母孝,准万万功。亲亡事祖,如孝父母,准万万功。善哉善哉!谛听吾言。于是朱衣魁星,天聋地哑,及诸仙众,欢喜踊跃,命诸掌籍,载之玉册,信受奉行。

【注释】

①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合称。

②稽首:古人最恭敬的一种礼节。行礼时,跪直,双手合抱至胸前,头低到手上,后双手掌朝上放在膝前地上,头也至地。

③钧天:天的中央。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④金童玉女:道教把供仙人役使的童男童女称为“金童玉女”。

⑤昱昱:明亮。

⑥甄甄:小鸟飞的样子。

⑦訚(yín)訚:谦和恭敬的样子。

⑧秩秩:肃敬的样子。

⑨恂恂:恭顺的样子。

⑩恩勤:指父母抚育子女的慈爱与辛劳。

衎(kàn)衎:和乐的样子。中笃:即深中笃行。谓内心廉正,行为淳厚。

天情:人自然具有的情感。犹是天理,天意。

紫庭:神仙所住宫阙。

路逢老人九光:五光十色,形容光芒色彩绚烂。

瀜(rónɡ)瀜:和畅的样子。

雝(yōnɡ):同“雍”,和谐。曛(xūn):昏黑。

天聋地哑:道教民俗神梓潼帝君的陪侍神童。据称,天聋名叫玄童子,地哑名叫地母。掌籍:掌经籍、教学、笔纸、几案等事。

【译文】

说赞尚未完毕,声音已传遍三界。和煦的阳光与轻风,立即围上拥护。这时,有个朱衣真君,恭敬地跪拜作礼,深深地领会了其中的精深旨意,演绎为慈孝钧天大罗妙乐,以广泛传播圣人的教化。于是命令金童玉女穿上五色霞衣,闻歌起舞,演奏唱道:教化孝道有相传的经典,奏出动听的乐曲。母亲的慈爱放出光明,父亲慈爱飞扬涌动,子女循规蹈矩。妻子委婉和顺,丈夫谦和恭敬;兄长肃敬,弟弟恭顺;婆婆仁爱,媳妇恭顺。父亲提携子女,祖父提携孙子,恩爱勤劳。家庭和睦繁盛,都与父母一样的心。和和乐乐,无处不在。内心廉正,行为淳厚的品性,是与生俱来的。欢腾遍及天下亿兆人民,家家和气融洽,都如家人父子一般心。有己身有双亲,才开始相信有君主、臣子、人民。老师、弟子和好友,同归于正直,家国总是由孝而成就的。希望人们去世的父母,早日升到天庭;现时的父母,福禄双全,享有长寿。教化遍及天地,中和祥瑞之气凝聚,有五光十色的云彩,和谐的乐音。云蒸霞蔚的天空,和畅的天地四方,听和谐音乐和鸣声。同坐长春宫,听笙的乐声,直升到玉京仙境,知晓帝君的说法。当时,音乐歌舞演了三遍,天龙凤鸟,声音和在一起,飞集在一处。各种声响升空,香花围绕。文昌帝君欢心喜悦,手举如意,再次开示大众:我正致力于弘扬教义,宣扬高妙的道法,慈孝互相感通融洽,随顺化除昏暗。就作如此看法。大家珍爱这部经书,广泛地传写劝化。劝一人行孝,准有五百功德。劝十人行孝,准有五千功德。自己能够恪守孝道,应该准有万个功德。孝敬后母,准有万万个功德。双亲亡故后事道见病卧奉祖先,如同孝敬父母一样,准有万万个功德。好啊!好啊!注意听我说的话。于是朱衣魁星,天聋地哑,及众多神仙,欢喜雀跃,命令各位掌籍,记载在玉册之上,相信接受,并且遵照实行。

【原文】

又赞:元皇孝道,万古心传,通天彻地妙行圆,仙佛亦同然。化度①无边,中和②位育全。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注释】

①化度:指感化众生,使之过渡到佛道乐土。

②中和:儒家伦理思想。指不偏不倚的谐调适度。用来形容具体事物谐和的性质或状态。

【译文】

又赞源自元皇的孝道,万古以来心心相传,通天彻地妙行圆满,仙佛也都是与此相同。感化救度众生法力无边,中正平和,万物都能够各得其所而生长发育。南斗文昌元皇大道真君。

【评析】

孝感,言人尽孝所产生的种种神奇感应。孝道为天地鬼神所敬重,并以此为根据,降授福禄灾祸。“尽孝”可以使自己超度成仙,免于沉沦苦海;宗亲父母亦可获得解脱。本章借文昌帝君之口,对世人悚以地狱,诱以天堂;劝导世人尽孝行善,以期家国安宁,天地和谐。
资源编号:ZY1546937;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文昌孝经 附录《文昌孝经》

下 一 条: 文昌孝经 教孝章第五

其它收录: 观妓人入道二首
鸡犬不留
向来
留题左顾亭二首之一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任何真正的意识都是完全自由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很难在执行过程中通过精神手段去改变
都说流星可以有求必应,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
我们不要时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别人,而要有一种关爱的心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63.138.112.*加拿大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好...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