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解 李鼎祚 卷十四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干宝曰:衍,合也。

崔觐曰: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既言蓍数,则是说大衍之数也。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六,不取于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数也。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阴,其数六。八卦之数,总有五十。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不取天数一、地数四者,此数八卦之外,大衍所不管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法长阳七七之数也。六十四卦既法长阴八八之数,故四十九蓍则法长阳七七之数焉。蓍圆而神象天,卦方而智象地,阴阳之别也。舍一不用者,以象太极,虚而不用也。且天地各得其数,以守其位,故太一亦为一数,而守其位也。

王辅嗣云: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即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者。但言所赖五十,不释其所从来,则是亿度而言,非有实据。其一不用,将为法象太极,理纵可通。以为非数而成,义则未允,何则?不可以有对无,五称五十也。

孔疏释赖五十,以为万物之策,凡有万一千五百二十,其用此策大推演天地之数,唯用五十策也。又释其用四十九,则有其一不用,以为策中,其所揲蓍者,唯四十有九。其一不用,以其虚无,非所用也,故不数矣。

又引顾欢同王弼所说,而顾欢云:立此二十数以数神,神虽非数而著,故虚其一数,以明不可言之义也。

案:崔氏探玄:病诸先达,及乎自料,未免小疵。既将八卦阴阳以配五十之数,余其天一地四无所禀承,而云八卦之外在衍之所不管者,斯乃谈何容易哉。且圣人之言,连环可解,约文申义,须穷指归。即此间云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结大衍之前义也。既云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即将五合之数配属五行也。故云大衍之数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者,更减一以并五,备设六爻之位,著卦两兼,终极天地五十五之数也。自然穷理尽性,神妙无方,藏往知来,以前民用,斯之谓矣。

分而为二以象两,

崔觐曰:四十九数合而未分,是象太极也。今分而为二以象两仪矣。

挂一以象三,

孔颖达曰:就两仪之中,分挂其一于最小指间,而配两仪,以象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崔觐曰:分揲其蓍,皆以四为数,一策一时,故四策,以象四时也。

归奇于扐以象闰,

虞翻曰:奇所挂一策,扐所揲之余,不一则二,不三则四也。取奇以归扐,扐并合挂左手之小指,为一扐,则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故“归奇于扐,以象闰”者也。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虞翻曰:谓已一扐,复分挂如初揲之。归奇于初扐,并挂左手次小指间,为再扐,则再闰也。又分扐揲之如初,再挂左手第三指间,成一变,则布挂之一爻。谓已二扐,又加一,为三,并重合前二扐,为五岁,故“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此参伍以变,据此,为三扐。不言三闰者,闰岁余十日,五岁闰六十日尽矣。后扐闰余分,不得言三扐二闰。故从言“再扐而后挂”者也。

天数五,地数五,

虞翻曰:天数五,谓一、三、五、七、九。地数五,谓二、四、六、八、十也。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虞翻曰:五位谓五行之位。甲乾、乙坤相得,合木,谓天地定位也。丙艮、丁兑相得,合火,山泽通气也。戊坎、已离相得,合土,水火相逮也。庚震、辛巽相得,合金,雷风相薄也。天壬、地癸相得,合水,言阴阳相薄,而战于乾。故“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或以一六合水,二七合火,三八合木,四九合金,五十合土也。

天数二十有五,

虞翻曰:一、三、五、七、九,故二十五也。

地数三十,

虞翻曰:二、四、六、八、十,故三十也。

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虞翻曰: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数见地此,故大衍之数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荀爽曰:在天为变,在地为化,在地为鬼,在天为神。

姚信曰:此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分为爻者,故能成就乾坤之变化,能知鬼神之所为也。侯果曰:夫通变化,行鬼神,莫近于数,故老聃谓子曰:汝何求道?对曰:吾求诸数。明数之妙通于鬼神矣。

乾之册二百一十有六,

荀爽曰:阳爻之册,三十有六。乾六爻皆阳,三六一百八十,六六三十六,合二百一十有六也。阳爻九,合四时,四九三十六,是其义也。

坤之册百四十有四,

荀爽曰:阴爻之册,二十有四。坤六爻皆阴,二六一百二十,四六二十四,合一百四十有四也。阴爻六,合二十四气,四六二百四十也。

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陆绩曰:日月十二交会,积三百五十四日有寄为一会。今云三百六十当期,则入十三月六日也。十二月为一期,故云“当期之日”也。

二篇之册,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侯果曰:二篇谓上下经也。共六十四卦,合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各半。则阳爻一百九十二,每爻三十六册,合六千九百一二册。阴爻亦一百九十二,每爻二十四册,合四千六百八册。则二篇之册合万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

荀爽曰:营者,谓七、八、九、六也。

陆绩曰:分而为二以象两,一营也;挂一以象三,二营也;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三营也;归奇于扐以象闰,四营也。谓四度营为,方成易之一爻者也。

十有八变而成卦。

荀爽曰:二揲策挂左手一指间,三指间满,而成一爻。又六爻,三六十八,故“十有八变而成卦”也。

八卦而小成,

侯果曰:谓三画成天地、雷风、日月、山泽之象。此八卦未尽万物情理,故曰“小成”也。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虞翻曰:引谓庖牺引信三才,兼而两之以六画。触,动也。谓六画以成六十四卦,故“引而信之,触类而长之”。其取类也大,则发挥刚柔而生爻也。

天下之能事毕矣。

虞翻曰:谓乾以简能,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故“能事毕”。

显道神德行,

虞翻曰:显道神德行,乾二五之坤,成离日坎月,日月在天,运行照物,故“显道神德行”。默而成,不言而信,存于德行者也。

是故可与酬酢,可与右神矣。

《九家易》曰:阳往为酬,阴来为酢,阴阳相配,谓之右神也。孔子言大衍以下,至于能事毕矣。此足以显明易道,又神易德行,可与经义相斟酌也。故喻以宾主酬酢之礼,所以助前圣发见其神秘矣。礼饮酒,主人酌宾,为献;宾酌主人,为酢;主人饮之,又酌宾,为酬也。先举为酢,答报为酬,酬取其报,以象阳唱阴和,变化相配,是助天地明其鬼神者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虞翻曰:在阳称变,乾五之坤;在阴称化,坤二之乾。阴阳不测之谓神,知变化之道者,故知神之所为。诸儒皆上子曰为章首,而荀马又从之,甚非者矣。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崔觐曰:圣人德合天地,智周万物,故能用此易道。大略有四:谓尚辞、尚变、尚象、尚占也。

以言者尚其辞;

虞翻曰:圣人之情,见于辞,系辞焉,以尽言也。

以动者尚其变;

陆绩曰:变谓爻之变化,当议之而后动矣。

以制器者尚其象;

荀爽曰:结绳为网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

以卜筮者尚其占。

虞翻曰:乾蓍称筮,动离为龟。龟称卜,动则玩其占,故“尚其占者”也。

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

虞翻曰:有为谓建侯,有行谓行师也。乾二五之坤成震,有师象。震为行,为言问。故“有为有行”。凡应九筮之法,则筮之,谓问于蓍龟,以言其吉凶。爻象动内,吉凶见外。蓍德圆神,卦德方智。故史拟神智以断吉凶也。

其受命也如响。

虞翻曰:言神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言善应。乾二五之坤成震巽,巽为命,故“受命”。同声相应,故如响也。

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虞翻曰:远,谓天。近,谓地。深,谓阳。阴,谓幽。来物,谓乾坤。神以知来,感而遂通,谓幽赞神明而生蓍也。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精,谓乾纯粹精也。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虞翻曰:逆上称错。综,理也。谓五岁再闰,再扐而后挂,以成一爻之变,而倚六画之数,卦从下升。故“错综其数”,则三天两地而倚数者也。

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

虞翻曰:变而通之,观变阴阳始立卦。乾坤相亲,故“成天地之文”。物相杂,故曰文。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虞翻曰:数六画之数。六爻之动,三极之道,故定天下吉凶之象也。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谓参伍以变,故能成六爻之义。六爻之义,易以贡也。

易无思也,无为也,

虞翻曰:天下何思何虑,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故无所为。谓其静也专。

寂然不动,

虞翻曰:谓隐藏坤初,几息矣。专,故不动者也。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虞翻曰:感,动也。以阳变阴,通天下之故,谓发挥刚柔而生爻者也。

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虞翻曰:至神,谓易隐初入微,知几其神乎!

韩康伯曰: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则无以极数。至精者无筹策而不可乱,至变者体一而无不周,至神者寂然而无不应。斯盖功用之母,象数所由立。故曰:非至精、至变、至神,则不能与于此也。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荀爽曰:谓伏羲画卦,穷极易幽深;文王系辞,研尽易几微者也。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

虞翻曰:深谓幽赞神明。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故“通天下之志”,谓蓍也。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虞翻曰:务,事也。谓易研几开物,故“成天下之务”。谓卦者也。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虞翻曰:神,谓易也。谓日月斗在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从天西转,故“不疾而速”。星寂然不动,随天右周,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侯果曰:言易唯深唯神,蕴此四道。因圣人以章,故曰“圣人之道”矣。

天一,

水甲。

地二。

火乙。

天三,

木丙。

地四。

金叮

天五,

土戊。

地六。

水已。

天七,

火庚。

地八。

木辛。

天九,

金壬。

地十。

土癸。此则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蓍龟所从生,圣人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此上,虞翻义也。

子曰:夫易何为而作也?

虞翻曰:问易何为取天地之数也。

夫易开物成务,

陆绩曰:开物谓庖牺引伸八卦,重以为六十四。触长爻策,至于万一千五百二十,以当万物之数。故曰“开物”。圣人观象而制网耒耜之属,以成天下之务,故曰“成务”也。

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虞翻曰:以阳辟坤,谓之“开物”。以阴翕乾,谓之“成务”。冒,触也。触类而长之如此也。

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

《九家易》曰:凡言是故者,承上之辞也。谓以动者尚其变,变而通之,以通天下之志也。

以定天下之业,

《九家易》曰:谓以制器者尚其象也。凡事业之未立,以易道决之,故言以定天下之业。

以断天下之疑。

《九家易》曰:谓卜筮者尚其占也。占事知来,故定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

崔觐曰:蓍之数七七四十九,象阳。圆,其为用也。变通不定,四之以知来物,是蓍之德圆而神也。卦之数八八六十四,象阴。方,其为用也。爻位有分,因之以藏往知事,是卦之德方以知也。

六爻之义易以贡。

韩康伯曰:贡,告也。六爻之变易以告吉凶也。

圣人以此先心,

韩康伯曰:洗濯万物之心者也。

退藏于密,

陆绩曰:受蓍龟之报应,决而藏之于心也。

吉凶与民同患。

虞翻曰:圣人谓庖牺。以蓍神知来,故以“先心”。阳动入巽,巽为退伏,坤为闭户,故藏密。谓齐于巽以神明其德。阳吉阴凶,坤为民,故“吉凶与民同患”。谓作易者有忧患也。

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虞翻曰:乾神知来,坤知藏往。来谓出见,往谓藏密也。

其孰能与于此哉!

虞翻曰:谁乎能为此哉?谓古之聪明睿知之君也。

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虞翻曰:谓大人也。庖牺在乾五。动而之坤,与天地合聪明。在坎则聪。在离则明。神武谓乾。睿知谓坤。乾坤坎离,反复不衰,故“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虞翻曰:乾五之坤,以离日照天,故“明天之道”。以坎月照坤,故“察民之故”。坤为民。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陆绩曰:神物,蓍也。圣人兴蓍以别吉凶,先民而用之,民皆从焉,故曰“以前民用”也。

圣人以此斋戒,

韩康伯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以神明其德夫。

陆绩曰:圣人以蓍能逆知吉凶,除害就利,清絜其身,故曰“以此斋戒”也。吉而后行,举不违失其德,富盛见称神明,故曰“神明其德”也。

是故阖户谓之坤,

虞翻曰:阖,闭翕也。谓从巽之坤,坤柔象夜,故以闭户者也。

辟户谓之乾,

虞翻曰:辟,开也。谓从震之乾,乾刚象昼,故以开户也。

一阖一辟谓之变,

虞翻曰:阳变阖阴,阴变辟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

往来不穷谓之通。

荀爽曰:谓一冬一夏,阴阳相变易也。十二消息,阴阳往来无穷已,故“通”也。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荀爽曰:谓日月星辰,光见在天而成象也。万物生长,在地成形,可以为器用者也。

制而用之谓之法,

荀爽曰:谓观象于天,观形于地,制而用之,可以为法。

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陆绩曰:圣人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遗,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所由来,故谓之“神”也。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干宝曰:发初言“是故”,总众篇之义也。虞翻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

两仪生四象,

虞翻曰:四象,四时也。两仪,谓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离、震、兑。震春兑秋,坎冬离夏。故“两仪生四象”。归妹卦备,故《彖》独称天地之大义也。

四象生八卦,

虞翻曰:乾二五之坤,则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则生巽离兑。故“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兑生夏,震巽生秋,坎离生冬者也。

八卦定吉凶,

虞翻曰:阳生则吉,阴生则凶。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已言于上,故不言生,而独言定吉凶也。

吉凶生大业。

荀爽曰:一消一息,万物丰殖,富有之谓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

翟元曰:见象立法,莫过天地也。

变通莫大乎四时,

荀爽曰:四时相变,终而复始也。

县象著有莫大乎日月,

虞翻曰:谓日月县天,成八卦象。三日莫,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已,戊已土位,象见于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县角著明,莫大乎日月”者也。

崇高莫大乎富贵;

虞翻曰:谓乾正位于五,五贵坤富,以乾通坤,故高大富贵也。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虞翻曰:神农黄帝尧舜也。民多否闭,取乾之坤,谓之“备物”。以坤之乾,谓之“致用”。乾为物,坤为器用。否四之初,耕稼之利;否五之初,市井之利;否四之二,舟楫之利;否上之初,牛马之利。谓十三盖取以利天下。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圣人作而万物睹,故“莫大乎圣人”者也。

探啧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娓娓者,莫善乎蓍龟。

虞翻曰:探,龋啧,初也。初隐未见,故“探啧索隐”。则幽赞神明而生蓍,初深,故曰“钩深”。致远谓乾。乾为蓍,乾五之坤。大有离为龟。乾生,知吉。坤杀,知凶。故“定天下之吉凶”,“莫善于蓍龟”也。

侯果曰:亹,勉也。夫幽隐深远之情,吉凶未兆之事,物皆勉勉然愿知之,然不能也。及蓍成卦,龟成兆也。虽神道之幽密,未然之吉凶,坐可观也。是蓍龟成天下勉勉之圣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

孔颍达曰:谓成蓍龟,圣人法则之,以为卜筮者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陆绩曰:天有昼夜四时变化之道,圣人设三百八十四爻以效之矣。

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荀爽曰:谓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也。

宋衷曰:天垂阴阳之象,以见吉凶。谓日月薄蚀,五星乱行,圣人象之。亦著九六爻位得失示人,所以有吉凶之占也。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郑玄曰:《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成,“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也。孔安国曰:“河图”则八卦也,“洛书”则九畴也。侯果曰:圣人法“河图”、“洛书”,制历象以示天下也。

易有四象,所以示也;

侯果曰:四象,谓上文神物也、变化也、垂象也、图书也,四者治人之洪范。易有此象,所以示人也。

系辞焉,所以告也;

虞翻曰:谓系《彖》、《象》之辞,八卦以象告也。

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虞翻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八卦定吉凶,以断天下之疑也。

《易》曰:自天右之,吉无不利。

侯果曰:此引大有上九辞以证之义也。大有上九履信思顺,自天右之,言人能依四象所示,系辞所告,又能思顺,则天及人皆共右之,吉无不利者也。

子曰:右者,助也。

虞翻曰:大有兑为口,口助称右。

天之所助者顺也,

虞翻曰:大有五以阴顺上,故为“天国者顺也”。

人所助者信也。

虞翻曰:信,谓二也。乾为人,为信,庸言之信也。

履信思乎顺,有以尚贤也。

虞翻曰:大有五应二而顺上,故“履信思顺”。比坤为顺,坎为思。乾为贤人,坤伏乾下,故“有以尚贤者”也。

是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也。

崔觐曰:言上九履五厥孚,履人事以信也。比五而不应三,思天道之顺也。崇四匪彭,明辩于五,又以尚贤也。以自天右之,吉无不利,重引易文,以证成其义。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虞翻曰:谓书易之动,九六之变,不足以尽易之所言。言之则不足以尽庖牺之意也。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侯果曰:设疑而问也。欲明立象可以尽圣人言意也。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崔觐曰:言伏羲仰观俯察,而立八卦之象,以尽其意。

设卦以尽情伪,

崔觐曰:设卦谓因而重之为六十四。卦之情伪,尽在其中矣。

系辞焉以尽其言,

崔觐曰:文王作卦爻之辞,以系伏羲立卦之象。象即尽意,故辞亦尽言也。

变而通之以尽利,

陆绩曰:变三百八十四爻,使相交通,以尽天下之利。

鼓之舞之以尽神。

虞翻曰:神,易也。阳息震为鼓,阴消巽为舞,故“鼓之舞之以尽神”。

荀爽曰:鼓者,动也,舞者,行也。谓三百八十四爻,动行相反其卦,所以尽易之神也。

乾坤其易之缊邪?

虞翻曰:缊藏也。易丽乾藏坤,故为“易之缊”也。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侯果曰:缊,渊隩也。六子因之而生,故云“立乎其中矣”。

乾坤毁,则无以见易。

荀爽曰:毁乾坤之体,则无以见阴阳之交易也。

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侯果曰:乾坤者,动用之物也。物既动用,则不能毁息矣。夫动极复静,静极复动,虽天地至此,不违变化也。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崔觐曰:此结上文,兼明易之形器变通之事业也。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假令天地圆盖方轸为体为器,以万物资始资生为用为道;动物以形躯为体为器,以灵识为用为道;植物以枝干为器为体,以生性为道为用。

化而裁之谓之变,

翟元曰:化变则柔而则之,故“谓之变”也。

推而行之谓之通;

翟元曰:推行阴阳,故谓之通也。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陆绩曰:变通尽利,观象制器,举而措之于天下,民咸用之以为事业。

《九家易》曰:谓圣人画卦,为万民事业之象,故天下之民尊之,得为事业矣。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啧,

崔觐曰:此重明易之缊,更引易象及辞以释之。言伏羲见天下深渍,即易之缊者也。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陆绩曰:此明说立象尽意,设卦尽情伪之意也。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侯果曰:典礼有时而用,有时而去,故曰“观其会通”也。

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崔觐曰:言文王见天下之动,所以系象而为其辞,谓之为爻。

极天下之啧者存乎卦,

陆绩曰:言卦象极尽天下之深情也。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宋衷曰:欲知天下之动者,在于六爻之辞也。

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

崔觐曰:言易道陈阴阳变化之事耐用裁成之,存乎其变。推理达本而行之,在乎其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荀爽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

崔觐曰:言易神无不通,明无不照,能达此理者,存乎其人。谓文王述《易》之圣人。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九家易》曰:默而成谓阴阳相处也;不言而信谓阴阳相应也。德者有实,行者相应也。崔觐曰:言伏羲成六十四卦,不有言述,而以卦象明之。而人信之,在乎合天地之德,圣人之行也。
资源编号:ZY154697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周易集解 李鼎祚 卷十五

下 一 条: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

其它收录: 大路随你走,别踩在我头
会欣赏小丑笑容的人太多,可只有看到她眼泪的人
习惯一个人在寂寞的夜晚上唱情歌
因为你,我爱上了这座城市
干裂造句
2017国庆给朋友的祝福短信, 国庆年年有
张奶奶拉着玉云姐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她从头望到脚
春运买票,你需要拿出高度的热情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9.102.227.*美国 弗吉尼亚州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194.13.27.*荷兰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188.90.211.*英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241.244.66.*IANA保留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静思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