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子思名言搜索的搜索结果
书者,述也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子思《中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子思《中庸》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子思《中庸》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子思《礼记中庸》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大育。子思《中庸》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执中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执中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子思《中庸》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子思《中庸》

从事于斯,无少间断
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子思《中庸》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子思《中庸》

何谓文笈?盖经典之所藏
何谓文笈?盖经典之所藏。华夏文明悠悠数千载,以聿成箸,以文述典,存天地浩然气于寸方间,自有一分感召,一种精神在里面。子思《中庸》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
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子思《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子思《中庸》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循着内在的诚性行事叫做道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循着内在的诚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子思《中庸》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
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子思《中庸》

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
对喜怒哀乐能按应有状态掌握,无所偏倚,这就叫中。平时能持中,一旦表现出来,就能有所节制,这就叫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都能各安其位、生生不息了。子思《中庸》


共 1000 个站点,每页 30 个,分页:1 [2] [3] [4] [5] next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