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王阳明经典语录搜索的搜索结果 |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 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邓文迪经典语录 宋卫平经典语录 董卿经典语录
人心天理浑然 人心天理浑然。圣贤笔之书,如写真传神,不过示人以形状大略,使之因此而讨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气,言笑动止,固有所不能传也。后世着述,是又将圣人所画摹仿誊写,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远矣。
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 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如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情奉养的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里,不须外面添一份。以此存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是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 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 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问立志。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 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
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 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说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若后世所讲,欲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
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吾与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谓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他日又曰:圣如尧、舜,在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字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 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勿留,方可种植嘉谷。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共 1000 个站点,每页 30 个,分页:1 [2] [3] [4] [5] nex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