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传 宝唱 卷一 晋

○晋竹林寺净捡尼传一

净捡,本姓仲,名令仪,彭城人也。父诞武威太守,捡少好学,早寡家贫。常为贵游子女教授琴书,闻法信乐,莫由谘禀。后遇沙门法始,经道通达,晋建兴中于宫城西门立寺,捡乃造之。始为说法,捡因大悟,念及强壮,以求法利,从始借经,遂达旨趣。他日谓始曰:“经中云,比丘、比丘尼,愿见济度。”始曰:“西域有男女二众,此土其法未具。”捡曰:“既云比丘、比丘尼,宁有异法?”始曰:“外国人云,尼有五百戒,便应是异,当为问和上。”和上云:“尼戒大同细异,不得其法,必不得授。尼有十戒得从大僧受,但无和上尼无所依止耳!”捡即剃落从和上受十戒,同其志者二十四人,于宫城西门共立竹林寺。未有尼师,共谘净捡,过于成德。和上者,西域沙门智山也,住罽宾国,宽和有智思,雅习禅诵。晋永嘉末,来达中夏,分卫自资,语必弘道。时信浅薄,莫知祈禀,建武元年还反罽宾。后竺佛图澄还述其德业,皆追恨焉!捡蓄徒养众,清雅有则,说法教化,如风靡草。晋咸康中沙门僧建,于月支国得《僧祇尼羯磨》及《戒本》。升平元年二月八日,洛阳请外国沙门昙摩羯多为立戒坛,晋沙门释道场以《戒因缘经》为难云,其法不成,因浮舟于泗。捡等四人同坛止从大僧,以受具戒。晋土有比丘尼,亦捡为始也。当其羯磨之日,殊香芬馥,阖众同闻,莫不欣叹,加其敬仰。善修戒行,志学不休,信施虽多,随得随散,常自后己,每先于人。到升平未,忽复闻前香,并见赤气,有一女人,手把五色花自空而下。捡见欣然。因语众曰:“好持后事,我今行矣!”执手辞别,腾空而上,所行之路,有似虹,直属于天,时年七十矣。

○伪赵建贤寺安令首尼传二

安令首,本姓徐,东莞人也。父忡仕伪赵为外兵郎。令首幼聪敏好学,言论清绮,雅性虚淡,不乐人间,从容闲静,以佛法自娱,不愿求娉。父曰:“汝应外属,何得如此。”首曰:“端心业道,绝想人外,毁誉不动,廉正自足,何必三从,然后为礼?”父曰:“汝欲独善一身,何能兼济父母?”首曰:“立身行道,方欲度脱一切,何况二亲耶!”忡以问佛图澄。澄曰:“君归家洁斋三日,竟可来。”忡从之,澄以茵支子磨麻油傅忡右掌,令忡视之。见一沙门在大众中说法,形状似女,具以白澄。澄曰:“是君女先身,出家益物,往事如此。若从其志,方当荣拔六亲,令君富贵,生死大苦海向得其边。”忡还许之。首便剪落,从澄乃净捡尼受戒,立建贤寺。澄以石勒所遗剪花,纳七条衣,及象鼻澡罐与之。博览群籍,经目必诵,思致渊深,神照详远,一时道学莫不宗焉。因其出家者,二百馀人。又造五六精舍,匪惮勤苦,皆得修立。石虎敬之,擢父忡为黄门侍郎、清河太守。

○司州西寺智贤尼传三

智贤,本姓赵,常山人也。父珍扶柳县令,贤幼有雅操,志概贞立,及在缁衣,戒行修备。神情凝远,旷然不杂。太守杜霸笃信黄老,憎疾释种,符下诸寺,克日简汰。制格高峻,非凡所行,年少怖惧,皆望风奔骇。唯贤独无惧容,兴居自若,集城外射堂皆是耆德,简试之日,尼众盛壮,唯贤而已。霸先试贤以格,格皆有余。贤仪观清雅,辞吐辩丽,霸密挟邪心,逼贤独住。贤识其意,誓不毁戒法,不苟存身命,抗言拒之。霸怒,以刀斫贤,二十余疮,闷绝躄地。霸去乃苏,倍加精进,菜斋苦节。门徒百余人,常如水乳。及符坚伪立,闻风敬重,为制织绣袈裟,三岁方成;价直百万。后住司州西寺,弘显正法,开长信行。晋太和中年七十余,诵《正法华经》,犹日夜一遍,其所住处,众鸟依栖,经行之时,鸣呼随逐云。

○弘农北岳妙相尼传四

妙相,本姓张,名珮华,弘农人也。父茂,家素富盛,相早习经训。十五适太子舍人、北地皇甫达,达居丧失礼。相恶之,告求离绝,因请出家。父并从之。精勤蔬食,游心慧藏,明达法相。住弘农北岳荫林面野,徒属甚多,悦志闲旷,遁影其中,二十余载。励精苦行,久而弥笃。每说法度人,常惧听者不能专志,或涕泣以示之。是故其所启训,皆能弘益。晋永和中,弘农太守请七日斋,座上白衣,谘请佛法,言挟不逊。相正色曰:“君非直见慢,亦大轻邦宰,何用无礼,苟出人间耶!”于是称疾而退。当时道俗咸叹服焉。后枕疾累日,临终怡悦。顾语弟子曰:“不问穷达,生必有死,今日别矣!”言绝而终。

○建福寺康明感尼传五

明感,本姓朱,高平人也。世奉大法经,为虏贼所获,欲以为妻,备加苦楚,誓不受辱。谪使牧羊,经历十载,怀归转笃,反途莫由。常念三宝,兼愿出家。忽遇一比丘,就请五戒,乃以《观世音经》授之。因得习诵,昼夜不休,愿得还家,立五层塔。不胜忧念,逃走东行。初不识路,昼夜兼涉,径入一山,见有斑虎,去之数步,初甚恐懅,小却意定,心愿逾至。遂随虎而行,积日弥旬,得达青州。将入村落,虎便不见。至州复为明伯连所虏,音问至家,夫儿迎赎。家人拘制其志,未谐苦身。勤精三年,乃遂专笃禅行,戒品无愆,脱有小犯,辄累晨忏悔,要见瑞相,然后乃休。或见雨花、或闻空声、或睹佛像、或夜善梦。年及桑榆,操行弥峻。江北子女,师奉如归。晋建元元年春,与慧湛等十人,济江诣司空公何充。充一见甚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充以别宅,为之立寺。问感曰:“当何名之?”答曰:“大晋四部,今日始备,檀越所建,皆造福业,可名曰建福寺。”公从之矣。后遇疾,少时便卒。

○北永安寺昙备尼传六

昙备,本姓陶,丹阳建康人也。少有清信,愿修正法,而无有昆弟,独与母居。事母恭孝,宗党称之。年及笄,嫁徵币,弗许。母不能违,听其离俗,精勤戒行,日夜无怠。晋穆皇帝礼接敬厚,常称曰:“久看更佳。”谓章皇后何氏曰:“京邑比丘尼,鲜有昙备之俦也。”到永和十年,后为立寺于定阴里,名永安(今之何后寺是)。谦虚导物,未尝有矜慢之容。名誉日广,远近投集,众三百人。年七十三,太元二十一年卒。弟子昙罗,博览经律,机才赡密,敕续师任,更立四层塔、讲堂房宇,又造卧像及七佛龛堂云。

○建福寺慧湛尼传七

慧湛,本姓彭,任城人也。神貌超远,精操殊特,渊情旷达,济物为务,恶衣蔬食,乐在其中。尝荷衣山行,逢群劫,欲举刃向湛,手不能胜。因求湛所负衣,湛欢笑而与曰:“君意望甚重,所获殊轻。”复解其衣内新裙与之。劫即辞谢,并以还湛,湛舍之而去。建元二年渡江,司空何充大加崇敬,请居建福寺住云。

○延兴寺僧基尼传八

僧基,本姓明,济南人也。绾发志道,秉愿出家。母氏不听,密以许嫁,秘其聘礼,迎接日近,女乃觉知。即便绝粮,水浆不下,亲属共请,意不可移。至于七日,母呼女婿。婿敬信,见妇殆尽,谓妇母曰:“人各有志,不可夺也。”母即从之!因遂出家,时年二十一,内外亲戚,皆来庆慰,竞施珍华,争设名供。州牧给伎,郡守亲临,道俗咨嗟,叹未曾有。基净持戒范,精进习经,数与昙备尼名辈略齐。枢机最密,善言事议。康皇帝雅相崇礼,建元二年,皇后褚氏为立寺于都亭里、运巷内,名曰延兴。基居寺住,徒众百余人,当事清明,道俗加敬。年六十八,隆安元年卒矣。

○洛阳城东寺道馨尼传九

竺道馨,本姓羊,太山人也。志性专谨,与物无忤。沙弥时,常为众使,口恒诵经。及年二十,诵《法华》、《维摩》等经。具戒后,研求理味,蔬食苦节,弥老弥至。住洛阳东寺,雅能清谈,尤善《小品》。贵在理通,不事辞辩,一州道学所共师宗。比丘尼讲经,馨其始也。晋太和中,有女人杨令辩,笃信黄老,专行服气,先时人物,亦多敬事。及馨道王,其术寝亡。令辩假结同姓,数相去来,内怀妒嫉,伺行毒害。后窃以毒药内馨食中,诸治不愈。弟子问往谁家得病?答曰:“我其知主,皆籍业缘,汝无问也。设道有益,我尚不说,况无益耶。”不言而终。

○新林寺道容尼传十

道容,本历阳人,住乌江寺。戒行精峻,善占吉凶,逆知祸福,世传为圣。晋明帝时,甚见敬事,以花布席下,验其凡圣,果不萎焉!及简文帝,先事清水道师。道师,京都所谓王濮阳也。第内为立道舍,容亟开导,未之从也。后宫人每入道屋,辄见神人,为沙门形,满于室内。帝疑容所为也,而莫能决。践祚之后,乌巢太极殿,帝使曲安远筮之云:“西南有女人师,能灭此怪。”帝遣使往乌江,迎道容。以事访之。容曰:“唯有清斋七日,受持八戒,自当消弭。”帝即从之。整肃一心,七日未满,群乌竞集,运巢而去。帝深信重,即为立寺,资给所须,因林为名,名曰“新林”。即以师礼事之,遂奉正法。后晋显尚佛道,容之力也。逮孝武时,弥相崇敬。太元中,忽而绝迹,不知所在。帝敕葬其衣钵,故寺边有冢云。

○司州令宗尼传十一

令宗,本姓满,高平金乡人也。幼有清信,乡党称之。家遇丧乱为虏所驱,归诚恳至,称佛法僧,诵《普门品》,拔除其眉,托云恶疾,求诉得放。随路南归,行出冀州,复为贼所逐。登上林树,专诚至念,捕者前望,终不仰视,寻索不得,俄尔而散。宗下复去,不敢乞食,初不觉饥,晚达孟津,无船可济,慞惶忧惧,更称三宝。忽见一白鹿,不知所从来,下涉河流,沙尘随起,无有波澜。宗随鹿而济,曾不沾濡,平行如陆,因得达家。乃即入道,诚心冥诣,学行精恳,开览经法,深义入神。晋孝武闻之,遣书通问。后百姓遇疾,贫困者众,宗倾资赈给,告乞人间,不避阻远,随宜赡恤,蒙赖甚多。忍饥勤苦,形容枯悴,年七十五,忽早召弟子说其夜梦。见一大山,云是须弥,高峰秀绝,上与天连,宝饰庄严,晖耀烂日,法鼓铿锵香烟芳靡语令吾前,愕然惊觉。即体中忽忽,有异于常,虽无痛恼,状如昏醉。同学道津曰:“正当是极乐耳!”交言未竟,奄忽迁神。

○简静寺支妙音尼传十二

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善为文章。晋孝武皇帝、太傅、会稽王道子、孟顗等并相敬信。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谈论属文,雅有才致,藉甚有声。太傅以太元十年,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余人。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嚫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两。荆州刺史王忱死,烈宗意欲以王恭代之。时桓玄在江陵,为忱所折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时为黄门侍生,玄知殷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遣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既而烈宗问妙音,荆州缺外,问云谁应作者?答曰:“贫道道士,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外内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帝然之。遂以代忱。权倾一朝,威行内外云。

○何后寺道仪尼传十三

道仪,本姓贾,雁门娄烦人,慧远之姑。出适同郡解直,直为寻阳令,亡。仪年二十二,弃舍俗累,披著法衣。聪明敏哲博闻强记,诵《法华经》,讲《维摩》《小品》,精义妙理,因心独悟。戒行高峻,神气清邈。闻中畿经律渐备,讲集相续,晋太元末,乃至京师,住何后寺。端心《律藏》,妙究精微。身执卑恭,在幽不惰,衣裳粗弊,自执杖钵,清散无矫,道俗高之。年七十八,遇疾已笃,执心弥励,诵念无殆。弟子请曰:“愿加消息,冀蒙胜损。”答曰:“非所宜言。”言绝而卒。
资源编号:ZY1537310;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书卷多情通其意,诗酒年华入梦来

上 一 条: 比丘尼传 宝唱 卷二 宋

下 一 条: 比丘尼传 宝唱 序

其它收录: 上丞相寿
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
当年雄心夺天下,如今退隐只为他
为你炒份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
偷东西是罪恶的,但偷了一个人的心是快乐的
每次以为烟突然变大了,却又稍微熄了一点
如果没有实际演出来看,你是绝对不会知道一个演员的表演能力的
人生就是一个个赛程,谁都有机会拿自己的冠军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21.213.167.*美国 DoD网络信息中心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很好的
167.77.119.*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83.165.74.*欧洲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不错。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成功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坚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良药苦口,利于病
滴水穿石,不是因其力量
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
做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别人的光
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流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