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八

○别集类下

△《演山》集六十卷

端明殿学士延平黄裳冕仲撰。元丰二年进士第一人,贵显于崇、观,死于建炎,年八十有七。方三舍法初行,裳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世传以为口实。

△《景迂集》二十卷

徽猷阁待制晁说之以道撰。又本止刊前十卷。说之平生著述至多,兵火散逸。其孙子健裒其遗文,得十二卷,续广之为二十卷。别本刊前十卷而止者,不知何说也。刘跂斯立墓志,景迂所撰,见《学易集》后,而此集无之,计其逸者多矣。说之,元丰五年进士。元祐初,苏文忠、范太史、曾文昭皆荐之。坐元祐邪等,废弃,靖康末始为从官。卒于建炎三年。慕司马温公为人,自号景迂生。

△《龟山集》二十八卷

工部侍郎延平杨时中立撰。时及从明道,死当建炎四年,年八十有七,于程门最为寿考。

△《梁谿集》一百二十卷

丞相忠定公昭武李纲伯纪撰。父夔,进士起家,至右文殿修撰,黄右丞履之甥也。纲娶吴园先生张根之女,亦右丞外孙。“梁谿”名集者,修撰葬锡山,忠定尝庐墓云。

△《襄陵集》二十四卷

尚书右丞襄陵许翰崧老撰。元祐三年进士,靖康初入西府,建炎为丞辖,与黄潜善辈不合而去。

△《后湖集》十卷

丹阳苏庠养直撰。其父坚伯固,亦有诗名。庠以遗泽畀其子,而自放江湖间。东坡见其清江曲,大爱之,由是得名。僧祖可正平号癞可者,其弟也。庠中子扶,亦工诗,有清苦之节。庠,绅之后,颂之族。

△《初寮集》四十卷、《后集》十卷、《内外制》二十四卷

尚书左丞中山王安中履道撰。安中年十四荐于乡,凡四举乃登第。为中司受旨,攻蔡京,京子攸入禁中,日夕泣涕,告于上,安中亟改翰苑,事遂止。其自政府出守燕,京父子排之也。然安中之进,亦本由梁师成。始,东坡帅定武,安中未弱冠,犹及师事焉,未卒业而坡去。其后,晁以道为无极令,安中既第,修邑子礼用长笺自言以新学窃一第为亲荣,非其志也。以道曰:“为学当谨初,何患不远到?”安中筑室,榜曰“初寮”。其议论闻见,多得于以道,既贵显,遂讳晁学,但称成州使君四丈,无复先生之号矣。甚哉!籍、湜不畔之难也。

△《刘给事集》五卷

给事中刘安上元礼撰。绍圣四年登第,历台谏、掖垣、琐闼,以次对历三郡而终。集中有《弹蔡京疏》。

△《横塘集》三十卷

尚书右丞瑞安许景衡少伊撰。亦尝从程氏学。建炎初为执政,与黄、汪不合罢。建议渡江幸建康,言者以为非是,及下还京之诏,景衡以忧卒于瓜洲。未几,敌骑奄至淮扬,仓卒南渡。

△《章贡集》二十卷

秘书监章贡李朴先之撰。绍圣元年进士。坐言隆祐之贤,废二十年,蔡京欲强致之,不屈。靖康、建炎之间,半岁五迁,而病不能行以死。其教授西京国子监也,程伊川与之甚厚,然谓其太直,以洛中风波为戒。朴笑曰:“不意此言发于先生之口。”伊川为之改容愧谢,其风节可畏也。

△《欧阳修撰集》六卷

崇仁布衣赠秘阁修撰欧阳澈德明撰。澈死时年三十一。环溪吴沆裒其诗为《飘然集》三卷,而会稽胡衍晋远取其所上三书,并刻之临川倅廨。

△《空青遗文》十卷

直宝文阁南丰曾纡公卷撰。纡,布之子,有异材。建中靖国初,布在相位,奉诏为《景灵西宫碑》,纡之笔也。建炎、绍兴之际,将漕江浙,入为司农少卿,知信、衢州以卒。汪彦章志其墓,孙仲益序其文。王铚性之,其婿也。

△《石林总集》一百卷、《年谱》一卷

尚书左丞吴郡叶梦得少蕴撰。绍圣四年进士。崇观间骤贵显,三十一岁掌外制,次年遂入翰林。中废,至建炎乃执政,然财数日而罢。平生所历州镇,皆有能声。胡文定安国尝以其蔡、颍、南京之政荐于朝,谓不当以宿累废。晚两帅金陵,当乌珠临江,移三山平群寇,其功不可没也。秦桧秉政,欲令帅蜀,辞不行,忤桧意,以崇庆节度使致仕。其居在卞山,奇石森列,藏书数万卷。既没,守者不谨,屋与书俱烬于火。“石林”二字,本出《楚辞》天问。

△《石林建康集》十卷

皆帅建康时诗文。其初,以所莅官各为一集,后其家编次,总而合之,此集其一也。

△《石林审是集》八卷

其门人盛光祖子绍所录。亦已入总集。

△《浮溪集》六十卷

翰林学士婺源汪藻彦章撰。四六偶俪之文,起于齐、梁,历隋、唐之世,表章、诏、诰多用之。然令狐楚、李商隐之流号为能者,殊不工也。本朝杨、刘诸名公犹未变唐体,至欧、苏,始以博学富文,为大篇长句,叙事达意,无艰难牵强之态,而王荆公尤深厚尔雅,俪语之工,昔所未有。绍圣后置词科,习者益众,格律精严,一字不苟措,若浮溪尤其集大成者也。

△《翟忠惠集》三十卷

参政丹阳翟汝文公巽撰。汝文制诰古雅,多用全句,气格浑厚,近世罕及。夫人邢氏,恕之女。居实,其弟也。长子耆年,实邢出,好古博文,高尚不仕。忠惠者,私谥也。

△《鸿庆集》四十二卷

户部尚书晋陵孙觌仲益撰。大观三年进士,政和四年词科。《代高丽谢赐燕乐表》,脍炙人口。生元丰辛酉,卒乾道己丑,盖年八十有九,可谓耆宿矣。而其平生出处,至不足道也。尝提举鸿庆宫,故以名集。

△《吕忠穆集》十五卷

丞相济南吕颐浩元直撰。后三卷为《燕魏录》,杂记古今事。卷末言金人败盟始末甚详。

△《忠正德文集》十卷

丞相闻喜赵鼎元镇撰。四字,高庙所赐宸翰中语也。

△《北山小集》四十卷

中书舍人信安程俱致道撰。俱父祖世科,而俱乃以外祖邓润甫荫入仕,宣和中赐上舍出身,为南宫舍人,绍兴初入西掖。徐俯为谏议大夫,封还词头,罢去。后以次对修史,病不能赴而卒。

△《陵阳集》五十卷

中书舍人仙井韩驹子苍撰。自幼能诗,黄太史称其超轶绝尘,苏文定以此储光羲。游太学不第,政和初献书召试,赐出身,后入西掖。坐苏氏乡党曲学罢。

△《丹阳集》四十二卷、《后集》四十二卷

显谟阁待制江阴葛胜仲鲁卿撰。绍圣四年进士,元符三年词科。洪庆善序其文,有所谓“绝郭天信、拒朱勔、惭盛章而怒李彦”者,盖其平生出处之略也。再知湖州,后遂家焉。

△《尹和靖集》一卷、《附集》一卷

徽猷阁待制河南尹焞彦明撰。子渐之孙。年十九举进士,策问欲诛元祐党籍,不对而出,遂罢举。靖康赐号和靖处士。敌陷洛阳,阖门遇害,死而复苏,门人潜载以逃。客涪州,以范元长荐入经筵,擢列侍从。葬会稽山。

△《綦北海集》六十卷

翰林学士北海綦崈礼叔厚撰。工于四六。秦桧初罢相,崈礼当制,有御笔词头藏其家。桧再相,下台州追索,时崈礼已死,幸不及祸。

△《云龛草堂后集》二十六卷

参政钜野李邴汉老撰。明受之变,以兵部侍郎直学士院叱责凶渠,朝廷赖焉。既复辟,首擢执政。周益公作神道碑,言《前》、《后集》一百卷,今惟《后集》,盖皆南渡后所作也。朱文公为之序。汉老,乐静右史之侄。五世祖涛,五代时宰相。石晋之乱,弟澣在翰林,陷于敌。及邴立节于建炎,而其弟邺守会稽,亦随金人北去,世以为异。

△《龟谿集》十二卷

知枢密院忠敏吴兴沈与求必先撰。建炎、绍兴之间,历三院、翰苑以至执政,尝奏言王安石之罪,大者在于取杨雄、冯道,当时学者惟知有安石,丧乱之际,甘心从伪,无仗节死义之风,实安石倡之。此论前未之及也。绍兴七年终于位。

△《胡忠献集》六十卷

端明殿学士晋陵胡世将承公撰。文恭公宿之曾孙。以兵部侍郎为川陕副宣,金人败盟,继吴玠之后,经画守御,以迄和议再成,分疆未定,死于河池。世将好古博雅,有《资古绍志录》,仿《集古录》,跋尾亦见集中。谥忠献。

△《胡文定公武夷集》十五卷

给事中崇安胡安国康侯撰。绍圣四年进士第三人。仕四十年,实历不及三载。著《春秋传》,行于世。本喜为文,后笃志于学,乃不复作。其辞召试,曰:“少习艺文,不称语妙。晚捐华藻,才取理明。既觉昨非,更无余习。”故其文集止此。

△《毗陵集》五十卷

参政文靖毗陵张守全真撰。一字子固。崇宁进士、词科。绍兴执政,张魏公在相位,荐秦桧再用,守有力焉。一日,与魏公言:“某误公听,今朝夕同班列,得款曲,其人似以曩者一跌为戒,有患失心,宜自劾谢上。”魏公为作墓志,著其语。

△《张章简华阳集》四十卷

参政金坛张纲彦正撰。大观中舍法,三中首选,释褐承事郎,辟雍正,盖专于新学者。绍兴初,在琐闼忤张俊求去,复与秦隙,遂引年。秦亡乃召用。乾道初,年八十四而终。自号华阳老人,“华阳”者,茅山也。

△《非有斋类藁》五十卷

给事中吴兴刘一止行简撰。宣和三年进士。居琐闼仅百余日,忤秦桧罢去,闲居十余年,以次对致仕。桧死。被召,力辞,进杂学士而终,年八十二,实绍兴庚辰。

△《竹西集》十卷、《西垣集》五卷

兵部侍郎维扬王居正刚中撰。宣和三年进士。绍兴初入词掖。西垣集者,制草及缴章也。其篇目,凡缴章皆云“封还词头”,盖其子孙编次者之失也,除授则有词头,政刑庶事,何词头之有?

△《张巨山集》三十卷

中书舍人光化张嵲巨山撰。嵲为司勋郎官,金人再取河南,秦相惶恐,上章引伊尹“善无常主”及周任“不能者止”之文以自解:嵲之笔也。秦德之,遂擢修注掌制,而其具藁仓卒,误以伊尹告太甲为告汤,及周任之言为孔子自言,时密书省寓传法寺,有书其门曰:“周任为孔圣,太甲作成汤”,秦疑诸馆职为之,多被逐。然嵲亦以答桧“三折肱”之语,谓其贰于己,无几亦罢。

△《默成居士集》十五卷

中书舍人潘良贵子贱撰。一字义荣。刚介之士也。朱侍讲序其集,略见其出处大致。

△《默堂集》二十二卷

宗正少卿延平陈渊知默撰。一字几叟。了翁之侄孙,杨龟山门人,绍兴初尝为谏官。

△《筠谿集》二十四卷

户部侍郎连江李弥逊似之撰。大观三年上舍第一,知冀州,能抗金敌,摄江东帅,与李忠定平周德之乱。晚为从官,沮和议,坐废而终。

△《鄱阳集》十卷

徽献阁直学士鄱阳洪皓光弼撰。皓奉使金国,守节不屈。既归,为秦所忌,谪英州。死之日与秦适相先后。三子登词科,俱贵显。

△《东窗集》四十卷

中书舍人鄱阳张广彦实撰。与吕居仁为诗友,其在西掖,当绍兴十一年。

△《雪谿集略》八卷

汝阴王铚性之撰。国初《周易》博士昭素之后也。其父莘乐道尝从欧公学。铚为曾纡婿,尝撰《七朝国史》,绍兴初,常同子正荐之,诏视秩史官,给札奏御,会秦氏柄国中止,书竟不传。其子明清,著《挥麈录》。

△《致堂斐然集》三十卷

礼部侍郎胡寅明仲撰。文定公长子也。本其兄子,初生弃不举,文定于水盆内收育之。既长,俾自绝于本生,不为心丧,止服世父之服,寅遵行之。集中有《与秦丞相书》,言之甚详。人伦之变,古今所未有也。寅,宣和初进士,绍兴初已为从官,不主和议,秦本与其父子有契分,竟谪新州。桧死北归,没于岳州。

△《五峰集》五卷

右承务郎胡宏仁仲撰。文定季子。不出仕,笃意理学。南轩张栻,其门人也。别本不分卷。

△《竹轩杂著》十五卷

太常少卿永嘉林季仲懿成撰。以赵元镇荐入朝,奏疏沮和议得罪。仲熊、叔豹、季貍,其弟也,皆知名。

△《北山集》三十卷

端阴殿学士金华郑刚中亨仲撰。绍兴二年进士亚魁。受知秦相,擢使川陕,后忤意,贬死封州。

△《澹庵集》七十八卷

端明殿学士忠简庐陵胡铨邦衡撰。建炎甲科第五人。既上书乞斩秦桧,谪岭海,秦死得归。孝宗即位,始复官召用,又以沮再和之议得罪去。乾道中入为丞郎,亦不容于时,奉祠,至淳熙七年乃终,年七十有九。

△《相山集》二十六卷

朝奉大夫濡须王之道彦猷撰。宣和六年,兄弟三人同登科。建炎寇乱,率众保明避山,从之者皆得免。以功改京官,沮和议得罪。晚乃历麾节,其子蔺被遇阜陵,贵显。

△《韦斋小集》十二卷

吏部员外郎新安朱松乔年撰。侍讲文公之父也。文公尝言,韦斋先生自为儿童时,出语已惊人,及去场屋,始致意为诗文。其诗初亦不事雕饰,而天然秀发,格律闲暇,超然有出尘寰之趣。

△《关博士集》二十卷

太学博士钱塘关注子东撰。绍兴五年进士。尝为湖州教授。自号香岩居士。

△《石月老人集》三十五卷

朝议大夫致仕鄱阳余安行勉仲撰。安行累举不第。其子应求以童子登崇宁五年进士科,为御史,历麾节,所至迎养其父,至九十六乃终。著书号《至言》,盖纯笃之士也。

△《王著作集》四卷

著作佐郎福清王蘋信伯撰、从程门学,以赵忠简荐,召对,赐出身。秦桧恶之,会其族子坐法,牵连文致,夺官以死。

△《屏山集》二十卷

通判兴化军崇安刘子翚彦沖撰。父韐,兄子羽。子翚以荫入仕。年甫四十八而卒。朱文公,其门人也,尝谓朱曰:“吾少闻佛老之说,归读吾书,然后知吾道之大,体用之全如此。《于易》得入德之门焉。作《复斋铭》、《圣传论》,可以见吾志矣。”

△《东溪集》十二卷

幂迪功郎漳浦高登彦先撰。考试潮州,策问忤秦相,谪死。

△《繙经堂集》八卷

知盱眙军东平毕良史少董撰。文简公士安五世孙。尝陷敌,有从之游者,因为图,名《繙经》,写其访问紬绎之状。

△《药寮丛藁》二十卷

太常少卿上蔡谢伋景思撰。参政克家之子。

△《岩壑老人诗文》一卷

左朝请大夫洛阳朱敦儒希真撰。初以遗逸召用,尝为馆职。既挂冠,秦桧之孙埙欲学为诗,起希真为鸿胪少卿,将使教之,惧祸不敢辞。不久秦亡,物论少之。合有全集,未见。

△《鹤溪集》十二卷

辟雍博士青田陈汝锡师予撰。绍圣四年进士,持节数路,帅越而卒。青田登科人自汝锡始。希点子与,其孙也。

△《岳武穆集》十卷

枢密副使邺郡岳飞鹏举撰。飞功业伟矣,不必以集著也。世所传诵其《贺和议成》一表,当亦是幕客所为,而意则出于岳也。

△《汉滨集》六十卷

参政襄阳王之望瞻叔撰。周益公为集序。

△《玉山翰林词草》五卷

尚书玉山汪应辰圣锡撰。绍兴五年进士首选。本名洋,御笔改赐。天材甚高,而不喜为文,谓不宜弊精神于无用,然每作辄过人。以天官兼翰苑近二年,所撰制诏温雅典实,得王言体,朱晦翁称为近世第一。

△《太仓稊米集》七十卷

枢密编修宣城周紫芝少隐撰。自号竹坡居士。

△《白苹集》四卷

右文林郎单父庞谦儒祐甫撰。庄敏公籍之曾孙。用季父恩仕,不遂而死,韩南涧志其墓。尝客居吴兴,故集名“白苹”。

△《南涧甲乙藁》七十卷

吏部尚书颍川韩元吉无咎撰。门下侍郎维之玄孙。与其从兄元龙子云皆尝试词科不利。居广信溪南,号南涧。

△《艇斋杂著》一卷

南丰曾季貍裘父撰。巩之弟曰湘潭主簿宰,宰之孙曰大理司直晦之,季貍其子也。少从吕居仁、徐师川游,尝一试礼部不中,乾淳间名公多敬畏之,具见其子潍所集《师友尺牍》。此编盖其议论古今之文,辞质而义正,可以得其人之大略。

△《溪园集》十卷

蕲春吴亿大年撰。其父择仁为尚书。亿仕至静江倅,居余干,有溪园佳胜。世传其“楼雪初销”词,为建康帅晁谦之作。

△《于湖集》四十卷

中书舍人历阳张孝祥安国撰。甲戌冠多士,出思陵亲擢,秦相孙埙遂居其下。秦忌恶之,以他事下其父子大理狱。明年秦亡,上既素眷,不五年登法从。阜陵尤眷之。不幸不得年,死时财四十余。上尝有“用不尽”之欢。其文翰皆超逸天才也。

△《南轩集》三十卷

侍讲广汉张栻敬夫撰。魏忠献公浚之长子。当孝宗朝,以任子不赐第入西掖者,韩元吉、刘孝韪,其入经筵则栻也。

△《王司业集》二十卷

国子司业宛丘王逨致君撰。建炎初,其家避乱,沿汴南下,逨年十一,偶小泊登岸,敌适至,亟解维不暇顾,遂失之。在金十年,间关得归。其父,工部尚书俣也,既归,入太学,登癸未科,为谏官、御史,历麾节,终于少司成。

△《浮山集》十六卷

左朝请大夫江都仲并弥性撰。绍兴壬子进士。晚丞光禄寺,得知蕲州。并尝倅湖,籍中有所盼,为作生朝青词,好事者传诵之,遂漏露,坐谪官,其训词略曰:“尔为渎侮之词,曾弗知畏天,其知畏吾法乎?”吾乡前辈能道其事如此。

△《小丑集》十二卷、《续集》三卷

直秘阁眉山任尽言元受撰。元符谏官伯雨之孙,绍兴从臣申先之子。乙卯甲科,仕为太常寺主簿,终于闽宪。

△《拙斋集》二十二卷

校书郎侯官林之奇少颖撰。之奇学于吕本中,而太史祖谦学于之奇。其登第当绍兴辛未,年已四十,未几郎入馆。方乡用,而得末疾。

△《霜杰集》三十卷

德兴董颖仲达撰。绍兴初人。从汪彦章、徐师川游。彦章为作序。

△《妙笔集》四十卷

中书舍人福清林遹述中撰。元符三年甲科。苗、刘之变,在西掖不失节,思陵嘉之。终龙图直学士。

△《贸阝峰真隐漫录》五十卷

丞相文惠公四明史浩直翁撰。

△《詅痴符》二十卷

御史临海李庚子长撰。“詅”之义,炫鬻也。市人鬻物于市,夸号之,曰“詅”。此三字本出《颜氏家训》,以讥无才思而流布丑拙者,以名其集,示谦也。庚,乙丑进士,以汤鹏举荐辟入台,家藏书甚富。

△《梯云集》二十五卷

中书舍人资川赵逵庄叔撰。辛未大魁。有气节。四十一岁卒。

△《海陵集》三十二卷

同知枢密院海陵周麟之茂振撰。乙丑进士,戊辰词科。既执政,被命使金亮,辞行得罪,去。

△《胡献简词垣草》四卷

礼部尚书会稽胡沂周伯撰。

△《介庵集》十卷

左司郎官赵彦端德庄撰。乾淳间名士也。尝宰余干,赵忠定其邑人,初冠多士,德庄在朝,往谒谢,德庄语之曰:“谨勿以一魁先置胸中。”可谓名言。

△《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

参政吴郡范成大致能撰。初以起居郎使金,附奏受书事,抗金主于其殿陛间,归而益被上眷,以至柄用。石湖在太湖之滨,姑苏台之下,去城十余里。面湖为堂,号镜天阁,又一堂扁“石湖”二字,阜陵宸翰也。今日就荒毁,更数年,恐无复遗迹矣。顷一再过之,为之慨然。

△《周益公集》二百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

丞相益文忠公庐陵周必大子充撰。一字洪道。其家既刊《六一集》,故此集编次一切视其凡目,其间有《奉诏录》、《亲征录》、《龙飞录》、《思陵录》凡十一卷,以其多及时事,讬言未刊,人莫之见。郑子敬守吉,募工人印得之,余在莆田借录为全书,然犹漫其数十处。益公自号平园叟。

△《渭南集》三十卷、《剑南诗藁》、《续藁》八十七卷

华文阁待制山阴陆游务观撰。左丞佃之孙。绍兴末召对,赐出身。隆兴初为枢密院编修官,乡用矣,坐漏泄省中语,阜陵以为反复,斥远之。后以夔倅入蜀,益自放肆,不护细行,自号放翁。在蜀九年乃归。晚由严陵召为南宫舍人。将内禅,益公荐直北门,上终不用。及韩氏用事,游既挂冠久矣,有幼子泽不逮,为侂胄作《南园记》,起为大蓬。以次对再致仕。嘉定庚午年八十六而终。游才甚高,幼为曾吉父所赏识。诗为中兴之冠,他文亦佳,而诗最富,至万余篇,古今未有,故文与诗别行。“渭南”者,封渭南县伯。

△《复斋制表》二卷

刑部侍郎王秬嘉叟撰。初寮安中之孙,绍兴、乾道间名士也,陆放翁与之厚善。

△《盘洲集》八十卷

丞相文惠公鄱阳洪适景伯撰。忠宣之长子。方奉使时,文惠甫十三岁,后与其弟遵同中壬戌宏博科。本名造,后改焉。又三年乙丑,弟迈继之,世号三洪。其自淮东总领入为太常少卿,一年而入右府,又半年而拜相,然在位仅三阅月,为林安宅所攻而去。尝一帅越,闲居十六年而终。

△《小隐集》七十卷

枢密文安公洪遵景严撰。其进用最先于兄弟,而得年不永,薨于淳熙元年。

△《野处类藁》一卷

二翰林学士文敏公洪迈景庐撰。其全集未见。

△《诚斋集》一百三十三卷

宝谟阁学士文节公庐陵杨万里廷秀撰。当淳熙末为大蓬,论思陵配飨不合,去。及韩侂胄用事,召之,卒不至。自次对迁至学士,闻开禧出师,不食而死。自作《江湖集》序曰:“予少作有诗千余篇,至绍兴壬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今所存曰《江湖集》者,盖学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

△《程文简集》二十卷

吏部尚书新安程大昌泰之撰。每卷分上下,其实四十卷也。博学,长于考究,著述甚多,皆传于世。

△《樵隐集》十五卷

信安毛大选平仲撰。礼部尚书友之子。负才傲世,仕止州倅。与尤遂初厚善,临终以书别之,嘱以志墓,延之既为铭,又序其集。

△《梁谿集》五十卷

礼部尚书锡山尤袤延之撰。家有遂初堂,藏书为近世冠。

△《郑景望集》三十卷

宗正少卿永嘉郑伯熊景望撰。

△《归愚翁集》二十六卷

秀州判官郑伯英景元撰。近世永嘉学者推二郑。伯熊,绍兴乙丑进士,自隆兴初为馆职、王府、东宫,官至少司成、宗正,乡用矣,每小不合,辄乞去,卒于建宁守。伯英癸未甲科第四人,以亲养,三十年不调,竟不出。二人皆豪杰之士也。

△《晦庵集》一百卷、《紫阳年谱》三卷

待制侍讲文公新安朱熹元晦撰。《年谱》,昭武李方子公晦所述,其门人也。

△《习庵集》十二卷

户部侍郎曾逮仲躬撰。文清公几之子。

△《东莱吕太史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附录》三卷

著作郎东莱吕祖谦伯恭撰,其弟祖俭编录。凡家范、尺牍之类,总之《别集》;策问、宏词、程文之类,总之《外集》;年谱、遗事则见《附录》。太史,曾文清外孙,隆兴癸未锁厅甲科,宏词亦入等。仕未达,得末疾,奉祠,年财四十五,卒于淳熙辛丑。平生著述皆略举端绪,未有成书者,学者惜之。

△《大愚叟集》十一卷

太府寺丞吕祖俭子约撰。祖谦弟也。庆元初上封事,论救祭酒李祥,谪高安以没。寓居大愚寺,故以名集。

△《千岩择藁》七卷、《外编》三卷、《续编》四卷

知峡州三山萧德藻东夫撰。尝宰乌程,后遂家焉。杨诚斋序其集曰:“近世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谿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皆余所畏也。”

△《济溪老人遗藁》一卷

通判明州济源李迎彦将撰。永嘉周浮沚先生之婿,与先大父为襟袂;集中有送先君子赴戊子秋试诗,首句“籍甚人言《易》已东”,盖先君治《易》故也。集序周益公作。

△《沂庵集》四十卷

新津任渊子渊撰。绍兴乙丑类试第一人,仕至潼川宪。尝注山谷、后山诗,行于世。新津有天社山,故称天社任渊。

△《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资阳李石知几撰。石有盛名于蜀。少尝客苏符尚书家。绍兴末为学官,乾道中为郎,历麾节,皆以论罢。赵丞相雄,其乡人也,素不善石,石以是晚益困,其自叙支云“宋魋、鲁仓今犹古”也。

△《归愚集》二十卷

吏部侍郎葛立方常之撰。胜仲之子,丞相邲之父也。以郎官摄西掖,忤秦相得罪。更化召用,言者又以为附会沈该,罢去,遂不复起。

△《绮川集》十五卷

太常寺主簿归安倪称文举撰。绍兴八年进士。齐斋之父。

△《象山集》二十八卷、《外集》四卷

知荆门军金谿陆九渊子静撰。与其兄九龄子寿,乾淳闻名士也。象山在贵溪,结茅其上,与土友讲学,山形如象,故名。

△《施正宪集》六十七卷、《外集》二卷

知枢密院广信施师点圣与撰。其在政府六年,上眷未衰,慨然勇退引去不可回。识者壮其决。赵南塘汝谈,其婿也,为序其集而传之。

△《适斋类藁》八卷

奉新袁去华定卿撰。绍兴乙丑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赋《长沙定王台》,见称于张安国,为书之。

△《梅溪集》三十二卷、《续集》五卷

詹事乐清王十朋龟龄撰。丁丑大魁,立朝刚正。刘珙作序。

△《酒隐集》三卷

宣州司理赵育去病撰。其父鼎臣承之,号竹隐畸士者也。

△《四六类藁》三十卷

起居郎建安熊克子复撰。皆四六应用之文也,亦无过人者。克以王丞相季海荐骤用。王时在枢府,赵温叔当国,莫知其所从来,颇疑其由径,沮之,而上意乡之,不能回也。

△《拙庵杂著》三十卷、《外集》四卷

工部侍郎东平赵?老渭师撰。门下侍郎野之侄。以妇翁欧阳懋待制泽入仕,从范石湖使金。虞丞相并父亦荐之,遂擢用知临安。坐殿司招兵事,谪饶州。

△《双溪集》二十卷

知郴州东阳曹冠宗臣撰。由舍选登甲科,世为秦埙假手,夺官,再赴廷试,得初品。

△《止斋集》五十三卷

中书舍人永嘉陈傅良君举撰。三山本五十卷。

△《水心集》二十八卷、《拾遗》一卷、《别集》十六卷

吏部侍郎永嘉叶适正则撰。淮东本无拾遗,编次亦不同。《外集》,前九卷为制科进卷,后六卷号“外藁”,皆论时事,末卷号“后总”,专论买田赡兵。

△《丘文定集》十卷、《拾遗》一卷

枢密江阴丘崈宗卿撰。隆兴癸未进士第三人。其文慷慨有气,而以吏能显,故其文不彰。

△《赵忠定集》十五卷、《奏议》十五卷

丞相福公赵汝愚子直撰。别本总为一集,亦三十卷。

△《龙川集》四十卷、《外集》四卷

永康陈亮同父撰。少入太学,尝三上孝庙书,召诣政事堂,宰相无宏度,迄报罢。后以免举为癸丑进士第一,未禄而卒。所上书论本朝治体本末源流,一时诸贤未之及也。亮才甚高而学驳,其与朱晦翁往返书,所谓“金银铜铁混为一器”者可见矣。平生不能诗,《外集》皆长短句,极不工而自负,以为经纶之意具在是,尤不可晓也。叶适。未遇时,亮独先识之,后为集序及跋皆含讥诮,识者以为议。

△《轩山集》十卷

枢密使献肃公濡须王蔺谦仲撰。淳熙乙未,驾幸太学,蔺为武学谕,在班列中,人物伟然,上一见奇之,自是擢用,驯至执政。其在经帷,论官僚攀附而登辅佐者,挟数用术,道谀济私,陈义凛然。嘉定以来,其子孙不敢求仕,亦不敢请谥,至端平乃得谥。

△《合斋集》十六卷

秘书少监永嘉王楠木叔撰。乾道丙戌进士。在永嘉诸老最为先登。其容貌伟然,襟韵洒然,虽不以文自鸣,而诸老皆推敬之。

△《兼山集》四十卷

端明殿学士剑门黄裳文叔撰。在嘉邸最久,备尽忠益,甲寅御极,未及大用,病不能朝,士论惜之。

△《攻愧集》一百二十卷

参政四明楼钥大防撰。隆兴癸未省试考作赋魁,以犯讳当黜,知举洪文安遵奏收置末甲首。

△《齐斋甲藁》二十卷、《乙藁》十五卷、《翰林前藁》二十卷、《后藁》二卷、《掖垣词草》二十卷、《兼山论著》三十卷、《附益》五卷、《年谱》一卷

礼部尚书归安倪思正父撰。丙戌进士,戊戌宏词。受知阜陵,蚤登禁直。绍熙间遂位法从,立朝刚介不苟合。庆元、嘉定,屡召屡出,尝言“与其为有瑕执政,宁为无瑕从官”,由是名重天下。端平初,诏以先朝遗直,得谥文节。

△《晦岩集》十二卷

密书丞盐官沈清臣正卿撰。尝为国子录,有荐于朝,欲得召试,执政有发笑者曰:“安有张子盖女婿,而可为馆职者乎?”遂罢。欲为奇节以盖之,会王希吕为谏官,上书力言其不可,孝宗大怒,时相虞允文恶沈介,下清臣大理,风使引介,不从,谪封州。晚乃召用,劝孝宗力行三年丧,为翊善嘉邸,以直谅称。初从张无垢学,后居霅川。自岭南归,开门受徒,动以圣贤自命,效禅门入室规式,与其徒问答,下语不契,辄使再参,颇为人所讥。

△《静安作具》十四卷、《别集》十卷

清江徐得之思叔撰。与其子筠孟坚同甲辰进士,次子天麟仲祥亦乙丑甲科。其家长于史学。

△《定斋集》四十卷

宝谟阁直学士蔡戡定夫撰。君谟四世孙,丙戌甲科。

△《东江集》十卷

丞相临海谢深甫子肃撰。

△《小山杂著》八卷

知枢密院龙泉何潜自然撰。

△《慈谿甲藁》二十卷

宝谟阁直学士慈谿杨简敬仲撰。

△《钝斋集》六十卷

著作郎唐安杨济济道撰。淳熙五年进士。京镗帅蜀,上巳出遨,济为乐语,首云:“三月三日,岂无水边丽人;一咏一觞,亦有山阴禊事。”又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崇山峻岭,脩竹茂林,群贤毕至。”一时传诵。京为相,召入馆权郎,出知果州而终。

△《周氏山房集》二十卷、《后集》二十卷

秘书省正字吴郡周南南仲撰。南有声学校,庚戌登甲科,而仕不偶,再入馆,再罢,以殿廷所授文林郎终焉。

△《二松集》十八卷

庐陵王子俊才臣撰。周益公、杨诚斋客,以列荐补官入蜀,为成都帅幕。

△《横堂小集》十卷

右司郎中枢清林桷子长撰。

△《洁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

礼部侍郎四明袁燮和叔撰。

△《北山集略》十卷

直龙图阁三山陈孔硕肤仲撰。全集未传。

△《育德堂外制集》八卷、《内制集》三卷

兵部尚书永嘉蔡幼学行之撰。成童颖异,从同郡陈傅良君举学治《春秋》,年十七,试补上庠,首选,陈反出其下。明年,陈改用赋,冠监举而幼学为经魁。又明年,省闱先多士,而傅良亦为赋魁。一时师弟子雄视场屋,莫不歆艳。

△《止安斋集》十八卷

太府寺丞三山陈振震亭撰。

△《西山集》五十六卷

参政浦城真德秀希元撰。

△《平斋集》三十二卷

翰林学士于潜洪咨夔舜俞撰。

△《退庵集》十五卷

提辖文思院龙泉陈炳撰。

△《梅轩集》十二卷

奉化丞山阴诸葛兴仁叟撰。

△《遁思遗藁》六卷、《事监韵语》三卷

永康吕皓子阳撰。“遁思”,其庵名,后溪刘光祖德修为作记。当淳熙中投匦救父兄之难,朝奏上,夕报“可”。一时非辜,尽得清脱。其书辞甚伟,然非孝庙圣阴,安能照覆盆之下哉?

△《刘汝一进卷》十卷

谏议大夫吴兴刘度汝一撰。度尝应大科,此其所业也。策曰《传言》、论曰《鉴古》,各二十五篇。

△《唯室两汉论》一卷

吴郡陈长方齐之撰。绍兴八年进士。

△《鼎论》三卷、《时议》一卷

三山何万一之撰。隆兴元年进士。仕为都司,知漳州。

△《治述》十卷

从政郎郑湜绍熙元年撰进。按:丙戌榜有三山郑湜溥之,是年已为秘书郎,面对劄子,剀切通练,于今传诵。此当别是一郑湜耶。

△《庐山杂著》一卷

知南康军钱闻诗撰。

△《闲静治本论》五卷、《将论》五卷

知枢密院广陵张岩肖翁撰。

△《闺秀集》二卷

建安徐氏撰。徐林稚山之从姑,祥符敕头。奭之侄孙女,嫁括苍祝玑,玑为部使者。有子曰永之,尝知滁州。
资源编号:ZY1541455;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communicate with sb 和某人交流

上 一 条: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九

下 一 条: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七

其它收录: 虎溪
来知客慈峰之乳窦瞻礼明觉塔
姑娘 你现在不好好学习 那什么去见你爱的人
我的世界里,你宣判了我的一切
答兄平原诗
和二十六日雪晴
如果大家发现姐变温柔了,别震精
伴侣是常常想起,是把关心放在心里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49.77.222.*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94.79.69.*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见识...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come up with 提...
come over to 过...
come in 进
chat with sb 和...
catch up with ...
care 关心 eg : D...
call sb sth eg...
by the end of ...
bother 打扰 both...
学习是情感的提升和智慧的碰撞...
学习是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寻找答案的过程,是思维...
学习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冒险精神
学习需要自我激励,自我推动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