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七

○别集类中

△《赵韩王遗稿》十卷

丞相韩忠献王范阳赵普则平撰。普开国元臣,不以文著,而《彗星》、《班师》二疏,天下至今传诵。末有刘昌言所撰《行状》。案:《馆阁书目》惟有《奏议》一卷,今麻沙书坊刊本,奏议止数篇,余皆表状之属也。

△《徐常侍集》三十卷

左散骑常侍广陵徐铉鼎臣撰。其二十卷,仕江南所作;余十卷,归朝后所作也。所撰《李煜墓铭》,婉媺有体,《文鉴》取之。

△《咸平集》五十一卷

右谏议大夫汉嘉田锡表圣撰。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二人。范文正公志其墓。东坡序其奏议十篇,所谓忧治世而危明主者也。今首卷有奏议十二篇,即东坡所序。锡之子孙亡显者。端平初,南充游似景仁为成都漕,奏言朝廷方用端拱,咸平之旧纪元,而臣之部内乃有端拱、咸平之直臣,宜褒表之以示劝,愿下有司议谥。博士徐清叟直翁、考功黄朴诚甫议谥曰献翼,云:今汉嘉田氏子孙,不知存亡,而文集板之在州者,亦毁于兵烬矣,可为永慨!

△《广平公集》一百卷

翰林学士文安公大名宋白太素撰。

△《柳仲涂集》十五卷

如京使大名柳开仲涂撰。开,开宝六年进士,历知常、润州,以殿中侍御史换崇仪使,又历八郡以卒。门人张景为《行状》及集序。本朝为古文自开始,然其体艰涩。为人忼慨,喜功名,急义。史亦称其傲狠强愎云。

△《穆参军集》三卷

泰州司法参军东平穆脩伯长撰。脩,祥符二年经明行修进士。仕不遇,困穷以死。师事陈抟,传其《易》学,以授李之才,之才传邵雍。而尹洙兄弟亦从之学古文,且传其《春秋》学。或曰《太极图》亦脩所传于陈抟、种放者。今其遗文传世者仅如此。门人祖无择为之序。

△《江南小集》二卷

工部侍郎终南种放明逸撰。淳化中有李介者,序之于九江,故以为名。《馆阁书目》别有正集十卷,大略与此同。

△《小畜集》三十卷、《外集》二十卷

知制诰济阳王禹偁元之撰。自为之序,略曰:阅平生所为文,类而第之,得三十卷。将名其集,以《易》筮之,遇《乾》之《小畜》,象曰“君子以懿文德”,未能行其施,但可懿文而已。《外集》者,其曾孙汾裒辑遗文,得三百四十首。又有《承明集》十卷、《奏议集》三卷、《后集诗》三卷,未见。

△《乖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极密直学士忠定公鄄城张咏复之撰。乖崖其自号也。钱希白为《墓志》,韩魏公为《神道碑》。近时郭森卿宰崇阳刻。此集旧本十卷,今增广,并《语录》为十二卷。

△《武夷新集》二十卷、《别集》十二卷

翰林学士文公浦城杨亿大年撰。案本传:所著《括苍》、《武夷》、《颍阴》、《韩城》、《退居》、《汝阳》、《蓬山》、《冠鳌》等集,及《内外制》、《刀笔》,共一百九十四卷。《馆阁书目》犹有一百四十六卷。今所有者,惟此而已。《武夷新集》者,亿初入翰苑,常景德丙午,明年,条次十年诗笔而序之。《别集》者,祥符五年避谗,佯狂归阳翟时所作也,《君可思赋》居其首,亦见本传。余书疏皆作其弟倚酬答。倚亦景德中进士。

△《中山刀笔集》三卷

翰林学士大名刘筠子仪撰。皆四六应用之文。筠与杨大年同时,号“杨刘”,诗号“西昆体”。别有《册府应言集》十卷、《荣遇集》十二卷、《表奏》六卷、《淝川集》四卷,见《馆阁书目》。

△《滑稽集》四卷

翰林学士吴越钱易希白撰。多谲讽之词。淳化癸巳自序。

△《拥旄集》五卷、《伊川集》五卷

枢密使思公吴越钱惟演希圣撰。易,倧之子;惟演,俶之子也。惟演文集甚多,此特其二集尔,出镇河阳、河南时所作也。全集未见。

△《临川集》三十卷、《二府集》二十五卷、《年谱》一卷

丞相临淄元献公临川晏殊同叔撰。其五世孙大正为《年谱》,言:先元献尝自差次起儒馆至学士,为《临川集》;起枢廷至宰席,为《二府集》。今案本传,有《文集》二百四十卷,《中兴书目》亦九十四卷,今所刊止此尔。《临川集》有自序。

△《夏文庄集》一百卷

枢密使郑国文庄公九江夏竦子乔撰。竦父死王事,身中贤科,工为文辞,复多材术,而不自爱重,甘心奸邪。声伎之盛,冠于承平。夫妇反目,阴慝彰播。皆可为世戒也。

△《吕文靖试卷》一卷

丞相许国文靖公寿春吕夷简坦夫撰。咸平二年,寿州应举,此其程文也。真本藏范太史氏,前有《家状》,大略与今同。其所习曰《春秋何论大义》。“何论”者,当是何晏《论语》也。其所问各十条,皆非深义,逐条所答,才数句,或止一言,或直称未审。考官二人,花书其上,并批通不。又《礼行于郊赋》、《建侯置守孰优论》。其所习又称《杂文时务策》,则不复存。此可以见国初场屋事体,文法简宽,士习淳茂,得人之盛,后世反不能及。文盛则实衰,世变盖可观矣。

△《范文正集》二十卷、《别集》四卷

参政文正公吴郡范仲淹希文撰。祥符八年进士曰朱说者,即公也。幼孤,从其母适朱氏。其为兖州推官,始复姓更名。

△《范文正尺牍》五卷

其家所传。在正集之外。

△《安阳集》五十卷

丞相魏国忠献公安阳韩琦稚圭撰。

△《文潞公集》四十卷、《补遗》一卷

丞相介休文彦博宽夫撰。

△《富文忠集》二十七卷

丞相韩国文忠公河南富弼彦国撰。《奉使录》亦在其末。

△《武溪集》二十卷

集贤院学士襄公曲江余靖安道撰。

△《徂徕集》二十卷

国子监直讲鲁国石介守道撰。集中有《南京夏尚书启》及《夫子庙上梁文》,皆为夏竦作。此介所谓“大奸之去如距斯脱”者也。岂当是时,竦之奸犹未著耶?陆子遹刻于新定,述其父放翁之言,曰“老苏之文不能及”,然世自有公论也。欧公所以重介者,非缘其文也。

△《沧浪集》十五卷

集贤校理苏舜钦子美撰。舜钦,易简之孙,杜祁公衍之婿。坐进奏院用公钱会客,为王拱辰辈所挤,坐以深文,废逐而死。置园苏州,为沧浪亭,水竹之胜,冠于吴下,至今犹存。尝答韩持国书,具见其意趣,本传载之。欧阳公序其文,言: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同时得罪者,未几复显用,舜钦独先没,可哀也。

△《宛陵集》六十卷、《外集》十卷

都官员外郎国子监直讲宣城梅尧臣圣俞撰。凡五十九卷为诗,他文赋才一卷而已。谢景初所集,欧公为之序。《外集》者,吴郡宋绩臣所序,谓皆前集所不载。今考之首卷诸赋,已载前集,不可晓也。圣俞为诗,古澹深远,有盛名于一时。近世少有喜者,或加毁訾,惟陆务观重之,此可为知者道也。自世竞宗江西,已看不入眼,况晚唐卑格方锢之时乎?杜少陵犹有窃议妄论者,其于宛陵何有?

△《尹子渐集》六卷

太常博士知怀州河南尹源子渐撰。待制家彦明,其孙也。

△《尹师鲁集》二十二卷

直龙图阁尹洙师鲁撰。源之弟也。其父仲宣,明经入仕。父子皆欧阳公志其墓。洙与穆伯长同为古文,范文正公为作集序。欧公亦称其文简而有法。以刚直数仵时,卒以贬死。死时精明不乱,有过人者。

△《书判》一卷

尹洙撰。洙,天圣二年进士。后以安德军节推试书判拔萃科,中之。前十道是程文,余当为拟卷。本朝惟余安道亦中是科。集中有《判词》二卷,《文鉴》亦载一二。又有王回判二道,而回不以此科进。余未有闻。

△《宋元宪集》四十四卷

丞相郑国元宪公安陵宋庠公序撰。本名郊,字伯庠。天圣二年进士第一。后有忌者谗之,以姓符国号,名应郊天,仁宗命改焉。忌者之力止此,后卒大用,为名臣。

△《宋景文集》一百卷

翰林学士景文公宋祁子京撰。庠弟也。自布衣名动场屋,号二宋。天圣二年同登第,祁本首唱,章献谓弟不可以先兄,以为第十人,而庠遂魁天下。兄弟后皆贵显。景文清约庄重不逮其兄,以此不至公辅。所撰《唐书》列传,不称良史。景文《笔记》:“余于为文似蘧瑗,年五十,知四十九年非;余年六十,始知五十九年非,其庶几至于道乎!”每见旧所作文章,憎之必欲烧弃。梅尧臣喜曰:“公之文进矣。”景文未第时,为学于永阳僧舍,或问曰:“君好读何书?”答曰:“余最好《大诰》。”故景文为文谨严,至修《唐书》,其言艰,其思苦,盖亦有所自欤。

△《六一居土集》一百五十二卷、《附录》四卷、《年谱》一卷

参政文忠公庐陵欧阳修永叔撰。本朝初为古文者,柳开、穆修,其后有二尹、二苏兄弟。欧公本以辞赋擅名场屋,既得韩文,刻意为之。虽皆在诸公后,而独出其上,遂为一代文宗。其集偏行海内,而无善本,周益公解相印归,用诸本编校,定为此本,且为之《年谱》。自《居士集》、《外集》而下,至于《书简集》,凡十,各刊之家塾。其子纶又以所得欧阳氏传家本,乃公之子棐叔弼所编次者,属益公旧客曾三异校正,益完善无遗恨矣。《居士集》,欧公手所定也。

△《李泰伯退居类稿》十二卷、《续稿》八卷、《常语》三卷、《周礼致太平论》十卷、《后集》六卷

太学说书南城李觏泰伯撰。其自序曰:天将寿我欤,所为固未足也,不然,斯亦足以藉手见古人矣。《类稿》,庆历所录。《续稿》,皇祐所录。《后集》则门人傅野编。泰伯不喜《孟子》,《常语》专辨之。尝举茂材,不中。世传阁试论题,有全不记所出者,曰:此必《孟子注》也。掷笔而出。

△《少微集》三十卷

职方员外郎会稽齐唐祖之撰。齐澣之后。天圣八年进士。两应制科,皆为首选,以切直报罢。居鉴湖东北,去城五里。名其山曰少微。其集,顾临为之序。

△《乐全先生集》四十卷、《玉堂集》二十卷

参政文定公南都张方平安道撰。初举茂材异等,再举贤良方正,皆中其科。识略过人,知苏洵父子于布衣,恶王安石于考试进士之日,皆人所不能及也。寿至八十五,薨于元祐中。于当时最为耆德,然颇为司马温公所不喜。

△《胡文恭集》七十卷

枢密副使文恭公晋陵胡宿武平撰。晋陵之胡,自文恭始大,其犹子宗愈仍执政,子孙为侍从、九卿者以十数。绍兴初,世将承公,亦其后也。至今犹名族。

△《临川集》一百卷

丞相荆国文公临川王安石介甫撰。后改封舒王。方嘉祐以前,名重一世,迹其文学、论议、操守,使不至大位,则光明俊伟,不可瑕疵矣。老苏曰:“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其祸之至此哉!”何其知之明也。

△《王魏公集》二十卷

尚书左丞王安礼和甫撰。近时厚之顺伯,其曾孙也。

△《王校理集》六十卷

秘阁校理王安国平甫撰。安国虽安石亲弟,而意向颇不合,尤恶吕惠卿,卒为所陷。坐郑侠事,夺官归田里,亦会惠卿方叛安石故也。寻复之,命下而卒。

△《华阳集》一百卷

丞相岐国文恭公龙舒王珪禹玉撰。本成都人,故称《华阳》。典内、外制十八年。集中多大典册、诏令。其诗号“至宝丹”,以其好为富贵语也。在相位无所建明,人目为“三旨”:于上前曰取圣旨,曰领圣旨,退谓吏则曰已得旨。元丰末命,珪本无异论,亦缘其备首相,不能早发大议,依违迁延,以召谗贼,卒为本朝大祸。需,事之贼也,岂不然哉!珪一身追贬,不足道也。

△《传家集》一百卷

丞相温国文正公涑水司马光君实撰。生于光州,故名。今光州有集本。

△《丹渊集》四十卷

集贤校理潼川文同与可撰。东坡与之厚善,《墨君堂记》、《筼筜竹记》皆为同作也。司马温公称其襟韵潇洒,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则其为人可知矣。其为湖州,盖未至而卒。

△《蔡忠惠集》三十六卷

端明殿学士忠惠莆田蔡襄君谟撰。近世始刻于泉州。王十朋龟龄为之序。余尝官莆,至其居,去城三里。荔子号“玉堂红”者,正在其处。矮屋欲压头,犹是当时旧物。欧公所撰《墓志》,石立堂下。真迹及诸公书帖多有存者。京、卞同郡晚出,欲自附于名阀,自称族弟,本传云尔。襄孙佃,唱名第一,京时当国,以族孙引嫌,降第二,佃终身恨之。

△《元章简玉堂集》二十卷

参政章简公钱塘元绛厚之撰。绛之祖德昭,相吴越。本姓危氏,临川人。唐末危全讽,其伯父也。德昭父曰仔倡,聚众保乡里,兵败,自临川奔杭州,易姓元。至今建昌抚州邵武多危姓。绛能文辞,晚岁以王介甫荐入翰林,甚称职,遂柄用。

△《吕正献集》二十卷

丞相东莱吕公著晦叔撰。

△《刘状元东归集》十卷

大理评事铅山刘煇之道撰。煇,嘉祐四年进士第一人,《尧舜性仁赋》,至今人所传诵。始在场屋有声,文体奇涩,欧公恶之,下第。及是在殿庐得其赋,大喜,既唱名,乃煇也,公为之愕然。盖与前所试文如出二人手,可谓速化矣。仕止于郡幕,年三十六以卒。世传煇既黜于欧阳公,怨愤造谤,为猥亵之词。今观杨杰志煇墓,称其祖母死,虽有诸叔,援古谊以适孙解官承重服,又尝买田数百亩,以聚其族而饷给之。盖笃厚之士也。肯以一试之淹,而为此俭薄之事哉?

△《古灵集》二十五卷

枢密直学士长乐陈襄述古撰。襄在经筵,荐司马光而下三十三人,皆显于时。绍兴诏旨,布之天下。集序,李忠定纲作也。《年谱》载其世系,出陈夷行之弟夷实。自光州固始从王绪入闽,家于福州。考之《唐世系表》,有不合者。尝怪闽之士族推本家世,辄言出自固始。光在唐为下州,固始又其一县,当时不闻显人,安得衣冠望族如许?就令有之,王绪以寿春屠者为盗,王潮从之为部曲,转斗万里,而后入闽,士大夫何缘随逐不置?盖尝思之,王氏初建,国人不自保,谩言乡人,幸其不杀,后世子孙承袭其说,世祀绵邀,并与其初而忘之尔,若陈氏尤不应云然。当永嘉之乱,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林谞为《闽中记》,明著之矣,尚得以一时脱死贼手之说,守之而不变乎?

△《郧溪集》五十卷

翰林学士安陆郑獬毅夫撰。皇祐五年进士首选。坐知开封府不肯用案问新法,为王安石所恶而出。廷试《圜丘象天赋》,时獬与滕甫俱有场屋声,甫赋首曰“大礼必简,圜丘自然”,自谓人莫能及。獬但倒一字,曰“礼大必简,丘圜自然”,甫闻之大服,果居其次云。

△《广陵集》二十卷

扬州布衣王令逢原撰。令少年有盛名,王介甫尤重之。年二十八而卒。其妻吴氏,安石夫人之女弟也,守志不嫁。一女遗孕,嫁吴师礼;其子曰说,所谓吴传朋也。令之墓,安石铭之。后有刘发者为之传。吴氏之墓,其侄王云铭之,奉使死磁州者也。

△《公是集》七十五卷

侍读学士新喻刘敞仲逯父撰。号公是先生。

△《彭城集》六十卷

中书舍人刘攽叔赣父撰。号公非先生。敝兄弟俊敏博洽,同登庆历六年进士第。敞本首冠,以内兄王尧臣为编排官引嫌,遂得第二人。仕早贵而不永年,年财五十。攽历州县二十年,晚乃游馆学,元祐中始掌外制。敞子奉世仲冯亦有名,官至执政,世称三刘。

△《老苏嘉祐集》十五卷

文安主簿编修礼书眉山苏洵明允撰。洵初入京师,益帅张文定荐之欧阳公,世皆知之,而有雷简夫者,为雅守,以书荐之张、欧及韩魏公尤力。张之知洵由简夫,世罕知之。雷之书文,亦慷慨伟丽可观。

△《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内制集》十卷、《外制集》三卷、《奏议》十五卷、《和陶集》四卷、《应诏集》十卷

端明殿学士文忠公苏轼子瞻撰。一字和仲。自谪黄州,始号东坡居士。杭、蜀本同,杭无《应诏集》。

△《乐城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第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

门下侍郎文定公苏辙子由撰。一字同叔。栾城,真定府县也,苏氏望赵郡,栾城元魏时属赵郡,故云。晓居颍滨,自号颍滨遗老,故集或名。

△《三苏年表》三卷

右奉议郎孙汝听撰。汝听当是蜀人,叙述甚详。

△《东坡别集》四十六卷

坡之曾孙给事峤季真刊家集于建安,大略与杭本同。盖杭本当坡公无恙时已行于世矣。麻沙书坊又有《大全集》,兼载《志林》、《杂说》之类,亦杂以颍滨及小坡之文,且间有讹伪剿入者。有张某为吉州,取建安本所遗尽刊之,而不加考订,中载《应诏》、《策论》,盖建安本亦无《应诏集》也。

△《陈都官集》三十卷

都官员外郎嘉禾陈舜俞令举撰。舜俞,庆历六年进士,嘉祐四年制科。以言新法,谪官南康,与刘凝之骑牛游庐山,诗画皆传于世。舜俞居湖秀境上,初从安定胡先生学。熙宁中六客,其一也。其墓在城南之苏湾。子孙犹宅于乌镇。

△《濂溪集》七卷

广东提刑营道周敦颐茂叔撰。遗文才数篇,为一卷,余皆附录也。本名敦实,避英宗旧名改焉。其仕以舅郑向任。晚年以疾求知南康军,因家庐山,前有溪,取营道故居濂溪名之。二程所从学也。又本并《太极图》为一卷,《遗事》、《行状》附焉。

△《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

监察御史河南程颢伯淳撰。三司使羽之后也。其父曰?向。颢之没,文潞公题其墓曰明道先生。

△《伊川集》九卷

崇政殿说书程颐正叔撰。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

二程共为一集。建宁所刻本。

△《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四十卷、《年谱》一卷

中书舍人南丰曾巩子固撰。王震为之序。《年谱》,朱熹所辑也。案:韩持国为巩《神道碑》,称《类蒿》五十卷,《续》四十卷,《外集》十卷,本传同之。及朱公为《谱》时,《类蒿》之外,但有《别集》六卷。以为散逸者五十卷,而《别集》所存其什一也。开禧乙丑建昌守赵汝砺、丞陈东得于其族孙潍者,校而刊之,因碑传之旧,定著为四十卷。然所谓《外集》者,又不知何当,则四十卷亦未必合其旧也。

△《曲阜集》四十卷、《奏议》十二卷、《西垣集》十二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五卷

翰林学士文昭公曾肇子开撰。肇,元祐中为西掖,元符末再入,故别名《庚辰外制集》。肇制诰温润典雅,其草兄布拜相制,汪玉山称之,以为得命次相之体。

△《王直讲集》十五卷

天台县令南城王无咎补之撰。无咎,嘉祐二年进士,曾巩之妹夫。从王安石游最久,将用为国子学官,未及而卒,为之志墓。曾肇序其集云二十卷,今惟十五卷。

△《南阳集》二十卷

门下侍郎颍昌韩维持国撰。封南阳郡公,故以名集。沈晦元用,其外孙也。卷首载鲜于绰所述《行状》,而晦跋其后。南涧元吉无咎,其四世孙。

△《无为集》十五卷、《别集》十卷

礼部郎濡须杨杰次公撰。嘉祐四年进士。元祐中为郎。杰善谈禅,《别集》皆为释、老,而释又居十之九。

△《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中书舍人新淦孔文仲经父、礼部侍郎武仲常父、户部郎中平仲毅父撰。实先圣四十八世孙。嘉祐六年、八年、治平二年,连三科兄弟以次登第。文仲举贤良,对策切直忤时,罢,举官范镇景仁因求致仕,而制科亦自此废。武仲为礼部第一人,中甲科。平仲亦尝举制科。其著述各数十篇,多散逸弗传。今其存者,文仲才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而已。庆元中濡须王■〈辶蕭〉少愚守临江,裒辑刊行,而周益公必大为之序。序略曰:“遗文虽存一二于千百,然读之者知其为有德之言,非雕篆之习也。昔黄太史颂当时人才,有曰‘二苏联璧,三孔分鼎。’张丞相天觉,在元符中诋元祐词臣,极其荒唐,谓两苏为狂率,则刚直也,谓公兄弟配之,文行如何哉!”

△《西溪集》十卷

翰林学士钱塘沈遘文通撰。初以郊社斋郎举进士第一,执政谓已宦者不应先多士,遂居其次。实皇祐元年,自是为故事。文通吏事精明强敏,为杭州、开封府,皆有能名。从容闲暇,夙兴治事,及午而毕。卒时年四十余。其孙晦元用,宣和中亦魁天下。

△《长兴集》四十一卷

翰林学士沈括存中撰。括于文通为叔,而年少于文通,世传文通常称括叔。今《四朝史》本传以为从弟者,非也。文通之父扶,扶之父同,括之父曰周,皆以进士起家,官皆至太常少卿。王荆公志周与文通墓,及文通弟辽志其伯父振之墓可考。括坐永乐事贬。晚居京口,自号梦溪翁,自叙甚详。

△《云巢集》十卷

审官西院主簿沈辽欢达撰。遘亲弟也。以兄任为京官,坐法流贬,事见《挥麈录》。自永徙池,筑室齐山,号云巢,竟不复起。以上三集刊于括苍,号《三沈集》,其次序如此,盖未之考也。

△《苏魏公集》七十二卷

丞相魏国公温陵苏颂子容撰。绅之子也。绅在两禁,人称其险诐。而颂器局闳厚,未尝与人较短长。其为相在元祐末,大臣奏事,多禀宣仁,独颂必再以白哲庙,其后免于迁谪,盖上以为识君臣之礼故也。年逾八十,薨于建中靖国之初。自草遗表,却医屏药,死生之际了然。集前、后序,汪藻、周必大撰。

△《傅献简集》七卷

中书侍郎献简公河阳傅尧俞钦之撰。

△《赤城集》十卷

两浙提刑宁海罗适正之撰。治平二年进士。学于四明楼郁。为吏健敏,颇为苏子瞻、刘贡父诸公所知。台士有闻于世,自适始。

△《西塘集》二十卷

监安上门三山郑侠介夫撰。治平四年甲科。小臣劘上。言人所不敢言,上为之感动,略施行其言,不惟不怒而已。既而竞堕深谴,良由吕惠卿欲倾王安石,而侠与安国游从厚善,遂起狱并陷之。侠既得罪,新法遂不罢,而本朝之祸本成矣。小人勿用之戒,可不畏哉?安石亲惠卿而疏侠,岂惟误国,亦以危身。后之君子可以鉴矣!

△《范忠宣集》二十卷

丞相忠宣公吴郡范纯仁尧夫撰。文正公之次子也。文正子四人,长纯佑尤俊,有贤行,早年病废以死,富文忠志其墓,近时礼部尚书之柔者,其四世孙也。次纯礼、纯粹,皆显用,至大官。

△《刘忠肃集》四十卷

丞相忠肃公东光刘挚莘老撰。凡四举于乡,试礼部为第一,登嘉祐四年甲科。刘元城为集序,述其出处大概。

△《画墁集》一百卷

吏部侍郎邠国张舜民芸叟撰。舜民初用于元祐。至元符末,为谏议大夫。居职七日,所上事六十章。崇宁初,坐谢表言绍圣逐臣,有曰“脱禁锢者何止一千人,计水陆者不啻一万里”,又曰“古先未之或闻,毕竟不知其罪”,以为讥谤,坐贬。自号浮休居士。

△《淇水集》八十卷

门下侍郎大名李清臣邦直撰。清臣,韩魏公侄婿。治平二年中制科。欧阳公爱其文,以此苏轼。其为人亦宽博有度,而趋时嗜权利,首主绍述之论,意规宰相,亦卒不如其志。

△《范太史集》五十五卷

翰林学士成都范祖禹淳甫撰。

△《灌园集》三十卷

乡贡进士吕南公次儒撰。熙宁初,试礼部不利,会以新经取士,遂罢举,欲修《三国志》,题其斋曰衮斧,书将成而死,其书亦不传。元祐初,诸公欲荐进之,不及。

△《伐檀集》二卷

知康州豫章黄庶亚夫撰。自为序。庭坚,其子也。世所传“山魈水怪著薜荔”之诗,集中多此体。庭坚诗律,盖有自来也。庶,庆历二年进士。

△《豫章集》五十卷、《外集》十四卷

著作郎黄庭坚鲁直撰。自号山谷道人。

△《豫章别集》二十卷

皆集中所遗者,如《承天塔记》、《黄给事行状》、《毁璧》,其显显者也。诸孙■〈?田〉子耕集而传之。

△《宛丘集》七十卷、《年谱》一卷

起居舍人谯国张耒文潜撰。宛丘,陈州其所居也。蜀本七十五卷。

△《后山集》十四卷、《外集》六卷、《谈丛》六卷、《理究》一卷、《诗话》一卷、《长短句》二卷

秘书省正字彭城陈师道无己撰。一字履常。蜀本但有诗文,合二十卷。案:魏衍作集序云离诗为六卷,类文为十四卷,今蜀本正如此。又言受其所遗甲、乙、丙稿,诗曰五七,文曰千百,今四明本如此。此本刘孝韪刊于临川,云未见魏全本,仍其旧十四卷为正集,盖不知其所谓十四卷者,止于文,而诗不与也。《外集》诗二百余篇、文三篇,皆正集所无。《谈丛》、《诗话》或谓非后山作。“后山”者,其自号也。

△《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

秘书省正字高邮秦观少游撰。一字太虚。观才极俊,尝应制举,不得召。终以疏荡不检,见薄于世。后亦不免贬死。

△《鸡肋集》七十卷

吏部员外郎钜野晁补之无咎撰。

△《济南集》二十卷

乡贡进士华山李廌方叔撰。又号《月岩集》。东坡知贡举,得试卷,以为廌也,置之首选,已而不然,赋诗自咎,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方迷日五色”之句。后竟不第。

△《豫章集》四十四卷、《宛丘集》七十五卷、《后山集》二十卷、《淮海集》四十六卷、《济北集》七十卷、《济南集》二十卷

蜀刊本,号《苏门六君子集》。

△《何博土备论》四卷

武学博士浦城何去非正通撰。去非以累举对策称旨,授左班殿直,教授武学,后以东坡荐,授承奉郎、司农寺丞,通判庐州。别有文集二十卷,未见。

△《呻吟集》一卷

原武邢居实敦夫撰。恕之长子。幼有俊才,名声藉甚,一时前辈皆爱之。年十九而卒。宣仁之诬谤,恕为之也。居实未死,或能当不义而争万一,有补于世道,是以诸贤尤痛惜焉。晁以道追为其墓表,尤反覆致意。

△《姑溪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朝请大夫赵郡李之仪端叔撰。尝从东坡辟中山幕府,后代范忠宣作《遗表》,为世传诵。然坐是得罪,编置当涂,遂居焉。其弟之纯,官至尚书。

△《大名集》四十卷

签书枢密魏郡王岩叟彦霖撰。韩魏公客也。

△《钱塘韦先生集》十八卷

主客郎中钱塘韦骧子骏撰。骧,皇祐五年进士。元祐中,以近臣荐为监司数路,知阴州,以左朝议大夫致仕。崇宁中乃卒。少以辞赋有声场屋,王荆公喜其《借箸赋》,颇称道之。陈师锡志其墓。

△《强祠部集》四十卷

三司户部判官余杭强至几圣撰。亦韩魏公客也,在幕府,表章、书记多出其手。曾南丰作集序,称其文备古今体,兼人所长云。

△《节孝集》二十卷

楚州教授山阳徐积仲车撰。治平四年进士。以耳聩,不能仕。事其母极孝,行义纯笃,古所谓卓行也。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政和中赐谥节孝处士。

△《乐静集》三十卷

起居舍人巨野李昭玘成季撰。元丰二年甲科。所居有乐静堂,故以名集。其侄邴汉老为书其后。

△《学易集》二十卷

朝奉郎东平刘跂斯立撰。忠肃公挚之长子也,与其弟蹈同登元丰二年进士第。元祐初,以其父在言路,政府不得用。绍圣以后复坐党家,连蹇终其身,晁景迂志其墓,比孙明复、石守道之徒。为文无所不长,《宣防宫赋》、《学易堂记》,世传诵之。

△《田承君集》三卷

大宗正丞阳翟田画承君撰。画,枢密况之侄也,与邹道乡善,邹之贬,画曰:愿毋以此举自满,士所当为者,未止此也。

△《道乡集》四十卷

吏部侍郎晋陵邹浩志完撰。浩既谏立刘后坐贬,徽宗初,召还对,上首及之,奖叹再三,问:“谏草安在?”曰:“焚之矣。”分告陈瓘,瓘曰:“祸其始此乎?异时奸臣妄出一缄,则不可辨矣。”蔡京素忌之,使其党作伪疏。言刘后杀卓氏而夺其子,遂得罪。其在昭州,作青词告上帝,有“追省当时奏御之三章,初无杀母取子之一字”云。

△《婆娑集》三十卷

右正言阳翟崔鶠德符撰。鶠坐元符上书邪等,废于家,治圃号婆娑。靖康初召为谏官,力论冯澥之罪。忽得挛疾,不能行而卒。无子,其壻卫昂裒辑遗文。

△《潏水集》四十卷

集英殿修撰长安李复履中撰。元丰三年进士。博学有气节。其为熙河漕,有旨造战舰、战车,复奏斥议者之谬妄,以为儿戏。遂罢其役,时论韪之。

△《马子才集》八卷

镇南节度推官鄱阳马存子才撰。元祐三年进士第四人。

△《崇福集》三十五卷、《四六集》十五卷

朝请郎晁詠之之道撰。景迂弟也,为作集序、詠之初以荫为扬州法曹,未上,时东坡守扬,族兄无咎为倅,以其文呈东坡。及至扬,咏之具参军礼趋谒,坡走下庭,携手以上,谓坐客曰:“此奇才也。”绍圣元年登第,继中词科,坐元符邪等,罢废。后奉崇福祠,故以名集。

△《陶山集》二十卷

尚书左丞山阴陆佃农师撰。

△《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

祠部郎江山毛滂泽民撰。滂为杭州法曹,以乐府词有佳句,受知于东坡,遂有名。尝知武康县,县有东堂,集所以名也。又尝知秀州,修月波楼,为之记。其诗文视乐府颇不逮。

△《溪堂集》二十卷

临川谢逸无逸撰。

△《竹友集》十卷

临川谢薖幼槃撰。逸从弟也。吕居仁题其后曰:“逸诗似康乐,薖诗似玄晖。”

△《了斋集》四十二卷

司谏延平陈瓘莹中撰。江应辰为集序,以为出死力攻权奸者,天下一人而已矣。非虚语也。

△《约论》十七卷

陈瓘撰。起战国,至后汉安帝。盖读《通鉴》,随事有所发明者也。

△《浮沚先生集》十六卷、《后集》三卷

秘书省正字永嘉周行己恭叔撰。十七入太学,有盛名。师事程伊川。元祐六年进士。为博士太学,以亲老归,教授其乡,再入为馆职,复出作县。永嘉学问所从出也。乡人至今称周博士。集序,林越撰,言为秘书郎,则不然。先祖妣,先生之第三女,先君子其自出也,故知其本末。所居谢池坊,有浮沚书院。

△《斜川集》十卷

通直郎苏过叔党撰。世号小坡。坐党家不得仕进,终于通判中山府。晁以道志墓,称其纯孝。给事中峤,其孙也。

△《九峰集》四十卷

太常少卿眉山苏元老在廷撰。东坡从孙也。坡在海上,尝有书往来。其罢奉常归颍昌,正坐元祐邪说。未几辽卒,年四十七。

△《清真集》二十四卷

徽猷阁待制钱塘周邦彦美成撰。元丰七年,进汴都赋,自诸生命为太学正。邦彦博文多能,尤长于长短句,自度曲,其提举大晟府亦由此。既盛行于世,而他文未传。嘉泰中,四明楼钥始为之序,而太守陈杞刊之,盖其子孙家居于明故也。《汴都赋》已载文鉴。世传赋初奏御,诏李清臣读之,多古文奇字,清臣诵之如素所习熟者,乃以偏傍取之尔。钥为音释,附之卷末。

△《清真杂著》三卷

邦彦尝为溧水令,故邑有词集。其后有好事者,取其在邑所作文记诗歌,并刻之。

△《宝晋集》十四卷

礼部员外郎襄阳米芾元章撰。其母阎氏,与宣仁后在藩时有旧,故以后恩补试衔入仕。其上世皆武官,盖国初勋臣米信之后也,视芾为五世孙。酷嗜古法书,家藏二王真迹,故号宝晋斋,盖由得谢东山、二王各一帖,遂刊置无为,而名斋云。

△《玉池集》十二卷

考功郎湘阴邓忠臣慎思撰。熙宁三年进士。坐元符党,废不用。言者论其议范忠宣谥过实,又坐罚铜。崇观间卒。平生著述至多,尝和杜诗全帙,又尝献《郊祀庆成赋》及原庙诗百韵,裕陵喜之,擢为馆职。今昔轶弗传,所存一二而已。“玉池”,其所居山峰名。

△《橘林集》十六卷、《后集》十五卷

密州教授石■〈矛上心下〉敏若撰。崇宁壬午以同进士出身中词科。其文雕琢怪奇,殊乏蕴藉。压卷策问,言王金陵配飨先圣事,谓其“以百圣刍豢甘四海口,以六经河汉洗四海心,以九达夷路破四海迷,以万金良药起四海病。”读之不觉大笑。其人与文皆不足道也。集仅二册,而卷数如此,麻沙坊本往往皆然。

△《龙云集》三十二卷、《附录》一卷

著作佐郎庐陵刘弇伟明撰。元丰进士,绍圣词科。曾慥《诗选》以比石敏若,非其伦也。“龙云”,安福县乡名,弇所居也。

△《唐子西集》二十卷

宗学博士眉山唐庚子西撰。张商英拜相,庚作内前行。后坐贬惠州,归蜀而卒。其文长于论议,所著《名治》、《存旧》、《正友》、《议赏》诸论,皆精确。

△《东观余论》二卷

秘书郎昭武黄伯思长睿撰。伯思,右丞黄履之孙,吴园张根之婿,于李忠定纲为中外襟袂,故忠定志其墓。伯思元符庚辰进士,年四十而卒。好古博雅,喜神仙家言,自号云林子,别字霄宾。有集一百卷。此书止《法帖刊》误及序跋古书画器物,故名《余论》。

△《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

直秘阁知虢州富川吴则礼子副撰。其父中复,以孙抃荐为御史,不求识面台官者也。中复弟几复、嗣复、子立礼及嗣复子审礼,皆登科:有名誉。则礼以父泽入仕,晚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

△《刘左史集》四卷

起居郎永嘉刘安节元承撰。与从弟安上皆尝事二程,同游太学,号二刘。安节元符三年进士,为察官左史,晚知宣州以没。

△《箕颍集》二十卷

颍昌曹组元宠撰。组本与兄纬有声太学,亦能诗文,而以滑稽下俚之词行于世得名,良可惜也。谢克家任伯为集序,其子勋跋其后,略见其出处。盖宣和三年始登第,郊礼进《祥光赋》,有旨换武阶,阁合职,诏中书召试,仍给事殿中,未几而卒。然集中有《谢及第启》,自序云:“蚤预诸生,竟叨右列。”则未第之前,已在西班,未知何以也。曾慥《诗选》云:六举不第,宣和中诏赴廷试,赐第。《启》中所谓“特举孱微,许从俊造”,慥之言良是。序跋不著其实尔。

△《梅文安集》十五卷

户部尚书浦江梅执礼和胜撰。执礼死于靖康之祸,人固哀其不幸,而不知吴革、赵子昉之谋,执礼实主之。事既泄,范琼杀革,徐秉哲以子昉遗金,金知执礼预谋,以根括金银为罪,问谁为长官,意在执礼也。安扶恐其坐之,进曰:“皆长官也。”遂俱死。“文安”者,所封开国县也。

△《李忠愍集》十二卷

吏部侍郎临洺李若水清卿撰。后二卷为《附录》。其死事时财三十五岁。本名若冰,以靖康出使,改今名。诗文虽不多,而诗有风度,文有气概,足以知其所存矣。

△《夷白堂小集》二十卷、《别集》三卷

考功员外郎括苍鲍慎由钦止撰。元祐初以任子试吏部铨第一,复登六年进士乙科。甫脱选即为郎,然自是数坐累,官竟不进。其父粹始居吴,故葬于吴兴。

△《清溪集》十卷、《附录》一卷

楚州教授临川汪革信民撰。绍圣四年试礼部第一,遂登甲科。蔡京当国,召为宗子博士,力辞不就。年财四十卒。吕原明志其墓,晁以道为辞以哀之。革尝有言曰:“咬得菜根,则万事可做。”诚名言也。

△《玉溪集》二十二卷

左司员外郎永嘉倪涛巨济撰。其父始徙居广德。涛,大观三年进士。燕山之役,诵言其非,以沮军罢,谪衡州茶陵以死,年三十九。吕居仁志其墓,曾吉父为作集序。

△《竹隐畸士集》四十卷

右文殿修撰韦城赵鼎臣承之撰。元祐甲科,绍圣宏词。又自号苇溪翁。其孙纲立刊于复州。本百二十卷,刊止四十卷而代去,遂止。

△《傅忠肃集》三卷

待制济源傅察公晦撰。尧俞从孙也。宣和七年,以吏部郎接伴金使。金人入寇,使人不来,为敌驱去斡里布,胁使拜,不屈见杀。

△《丁永州集》三卷

知永州吴兴丁注葆光撰。元丰中余中榜进士。喜为歌词,世所传《催雪无闷》及《重午庆清朝》,皆有承平闲雅气象。有女适乐清令富春李素见素,实先妣之大父母也。

△《石门文字禅》三十卷

僧高安喻德洪觉范撰。一作惠洪。其在释门,得法于真净克文,而于士大夫,则与党人皆厚善,诵习其文,得罪不悔。为张商英、陈瓘、邹浩尤尽力。其文俊伟,不类浮屠语。韩驹子苍为塔铭云尔。
资源编号:ZY1541456;资源类别:(国学学习图书);收集时间:2020-05-09;资源参考链接
最新收录: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相信自己

上 一 条: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八

下 一 条: 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 卷十六

其它收录: 对酒歌
失败了,你可能会失望
挽郑判官
暮色
当你需要找人帮忙时,你才知道
青春是一个梦,让你抚去任何虚妄的痕迹
胴体造句
快乐从广场舞开始,越学越热爱

相关评论:
(欢迎网友发表评论,请注意网络文明)
(不支持 HTML 显示,请勿发HTML代码)
(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
190.183.77.*未知物理地址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沉思...
118.166.115.*台湾省 中华电信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喜欢。
96.160.47.*美国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思考中
151.13.119.*意大利 网友 于 发表评论 :
呵呵

【爱学语言】我们致力于分享国内互联网优秀语言学习资源,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爱好,请把你收集的语言学习资源推荐给我们,我们会择优在爱学英语中刊登您的资源。

推荐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爱学英语】所有资源都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或网友推荐,如果侵权或损害您的利益了,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联系邮箱:401650071###qq.com (请将###换成@)
资源搜索   【手机版入口
站长推荐
高中常见动词的错误用法
表语从句用法讲解
主谓一致
倒装结构
引导的主语从句的what
不定式一般式用法
法苑珠林 释道世 卷八十五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将来完成时的定义、用法、结构...
英语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典型...
18种名词做主语时的主谓一致...
不能用被动语态的情况
other, the oth...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讲解
最新收集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不在...
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
人生没有绝对的成功与失败,只...
梦想是远方的灯塔,照亮我们前...
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有准备,有毅...
生命的真谛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实现真...
梦想不会逃跑,逃跑的永远是自...
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
人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才...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


Copyright (c) 2024 aix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进入旧版本

粤ICP备15078687号